㈠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發展形勢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我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為什麼必須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日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等單位在北京舉辦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論壇(2013)」,來自高等院校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這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提出了一些頗有啟發的見解和思路。
我國經濟短期「弱回升」,長期潛在增長率下移
與會者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呈現「弱回升」態勢。2012年9月起,我國經濟運行的多項重要指標結束了兩年多的探底下滑,開始出現企穩回升態勢。但2013年頭幾個月,各項經濟指標回升態勢出現分化:一些指標在回升中出現輕微下滑;一些指標繼續呈回升態勢,但回升幅度不大。這說明,經濟上行動力和下行壓力相互交織,經濟上行動力並不強勁,經濟回升基礎並不穩固。
導致我國經濟「弱回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
1、首先,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大背景的深刻變化。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已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經濟走勢錯綜復雜,充滿不確定性,危機的影響還在不斷發酵,國際市場需求仍然低迷不振。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期進入潛在增長率下移的增長階段轉換期。在這樣的大環境、大背景下,我國經濟很難進入強回升狀態。其次,宏觀調控政策放鬆力度不大。本輪宏觀調控沒有採取大力度的刺激政策,而是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考慮穩增長、控物價、防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另外,受居民消費價格和住房價格上漲壓力的影響以及產能過剩的制約,目前宏觀調控政策放鬆的空間較為有限。
3、各級領導班子處於換屆期。各地、各部門要形成新的決策和規劃,需要有一個調研、醞釀、決策及實施的過程,難以一下子形成助推經濟迅速回升的力量。
4、經濟周期波動處於低谷。企業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困難,生產經營和固定資產投資的預期前景都不被看好,企業擴大生產以及銀行放貸都非常謹慎,使得經濟回升的啟動比較困難。尤其是在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經濟回升就更加乏力。
從長期經濟增長態勢看,隨著我國經濟總量越來越大,經濟潛在增長率將逐步下降。2013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7%,低於市場預期,也是自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連續4個季度低於8%,表明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時期。這與發達國家和拉美國家工業化階段向城鎮化階段轉變期間潛在增長率下降的變化一致。
從目前出現的一些明顯跡象諸如資本彈性下降和勞動彈性上升、人口轉型加速、生產率提高放緩、碳排放限制更嚴、節能減排標准提高、資本效率遞減來看,我國經濟出現減速趨勢是必然的,現有的投資驅動經濟增長模式難以持續。與會者認為,我國中長期經濟潛在增長率降為7%—8%符合經濟規律。
工業化和城鎮化潛力巨大,將推動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准,我國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經濟增速下降引起了我國是否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擔憂。與會者認為,按照中央提出的未來一段時期經濟年均增長7.5%的預期目標,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將超過1萬美元,就會勝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7.5%的經濟增速是有保障的,主要根據如下。
工業化深入發展。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但區域差異較大,東部發達地區工業化程度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化水平仍然偏低;從地區工業結構來看,各地區在技術水平、產品層次上存在同構性,這種雷同的工業結構有待優化。由此可見,我國工業化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特別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將極大提高我國工業化的水平和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城鎮化加速推進。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2.57%,與發達國家70%的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不僅如此,在這52.57%的城鎮化水平中還包括2億多沒有真正成為城市居民的農民工。根據國際經驗,城鎮化水平在30%—70%之間是城鎮化加速推進的時期。因此,未來20年,我國城鎮化將持續較快發展,從而拉動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從投資需求看,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城鎮基礎設施投資繼續擴大,房地產投資以及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資也會相應擴大。從消費需求看,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轉入城鎮,連同其家屬,將有三四億人由農民變為市民,這必將顯著擴大消費需求,有力拉動經濟增長。
面臨諸多經濟難題,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與會者認為,我國經濟發展既有巨大潛力,也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面臨以下突出難題。破解這些難題,必須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 政府幹預替代市場機制的負效應顯現。我國經濟作為趕超型經濟,在一些領域政府幹預替代市場機制,在動員儲蓄和投資、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中發揮了作用。但長期下來,市場擇優機制被人為阻隔,導致低效率邊緣企業不斷增加,進而拉低了整體投資報酬率;還導致壟斷現象廣泛存在,尤其是服務業中的壟斷問題比較突出,使得產業升級的高關聯度、高勞動生產率准則難以發揮作用,因而市場對於經濟轉型升級的促進機制難以發揮作用。 城鎮化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在過去30年中,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但佔用的土地資源增長過快。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但並未產出相應的GDP,城鎮化質量和經濟發展效益不高。
消費體制有待完善。我國投資率不斷提高,消費率不斷下降,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消費體制不完善。消費體制是消費領域中各種消費關系包括消費權益、消費組織、消費教育、消費信用、消費信息、消費安全以及消費運行機制和調控手段等的總稱,其核心問題是消費權益。消費體制不完善,制約了居民消費,扭曲了收入、儲蓄、消費三者的關系,導致內需難以擴大,不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經濟轉型的微觀基礎還不健全。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由於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欠發達地區仍然具有土地、勞動力等方面的要素稟賦優勢,企業通過增加要素投入進行外延式擴大再生產仍然有利可圖,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有一定發展空間;二是由於市場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代替企業承擔了相當多的經濟職能,而地方政府受政績目標的激勵,具有推動經濟粗放擴張的動力和條件,投資沖動比企業更為強烈。
後發優勢空間縮小。發達國家為了實施再工業化,更加嚴格地控制高技術出口,我國靠引進高端技術發揮後發優勢的空間趨於縮小,我國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的難度加大。特別是一些中高端製造企業迴流發達國家,使我國產業升級的道路更加艱難。
另外,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強化,不僅對我國現有製造業發展構成巨大挑戰,而且制約發達國家高端製造環節向我國轉移。一些沿海發達地區產業發展近幾年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就反映了這種變化,也反映了我國經濟急需轉型升級,以獲得新的競爭優勢。
㈡ 怎樣看待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亞熱帶風光,創業者英姿。謝謝。
㈢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發展
有利環境:
1、每年有大量的大學生與博士碩士數量畢業。就算是不如國外的教育好,但是,說一句不中聽的話,矬子里拔將軍,其基數大啊!!千分之一的人才也不是誰都有的。
2、改革開放30多年了,打下了深厚的物質、人才、技術儲備。
3、祖宗積德,跟非洲的國家關系保持發展的不錯。
4、軍事欠賬正在還,哈哈!還賬的速度還可以吧!!加速!!加速!!
不利環境:
1、環境污染的代價太大,對資源的依賴太大。
2、成長的煩惱,很多國家紅眼病犯得厲害,日、越、菲、美、印、病入膏肓。
3、即使沒有打算侵略我們的國家,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慫恿與教唆之下對中國是否會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產生了懷疑。如何既讓他們相信我們我們永遠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又得有效威懾那些對我國資源心懷不軌國家是不好拿捏的尺寸。
4、綜合更改的成果,這個話題比較敏感。請另請高明吧!!
5、國人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以後要經常出門了,旅遊、商務、交流、韓國人組團來我國撿拾垃圾、加拿大人更歡迎日本等……(加拿大人說你們中國來這里只買樓不辦工廠幫助我們解決工作問題!!)也別太惱火那個地方畢竟是西方文化嗎。
有個中國人在日本偏不信日本人不可深交的觀點。
自己捏了餃子,給鄰居端了一碗送去。鄰居很有禮貌的連聲道謝。還給深深的鞠躬,就是不讓進門,接過碗來咣當不門就給關上了。弄得這位國人好不尷尬。回家吧,別傻等了。回到家裡不一會兒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那位鄰居,把碗刷的乾乾凈凈,裡面還有幾個新鮮的水果。他不往屋裡讓人咱得讓人啊。於是這位國人使勁往屋裡拽鄰居。但是,人家還是不進去。日本人的這個心裡非洲的朋友很是煩感。所以不光是錢的問題。心裡也要和非洲的朋友交心。非洲朋友的熱情與淳樸豈容日本的心態。
我只是希望滿盤通吃的中國才有綜合較量的資本。日本最近不是在非洲到處撒錢希望得到這個票倉的支持,幸好我們跟非洲的關系根深蒂固。短時間內很難發揮作用。
哎呀!!很多很多的有利與不利啊!!一時間不知道從哪裡說起了!!就到此吧!!預祝一切都好!!!!
㈣ 如何看待當前的中國經濟發展形勢
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大背景的深刻變化。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已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經濟走勢錯綜復雜,充滿不確定性,危機的影響還在不斷發酵,國際市場需求仍然低迷不振。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期進入潛在增長率下移的增長階段轉換期。在這樣的大環境、大背景下,我國經濟很難進入強回升狀態。其次,宏觀調控政策放鬆力度不大。
㈤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形勢
中國經濟目前的形勢其實不容樂觀,中國市場經濟非常缺乏公平性,出現極貧內極富的兩極分化。
因為容整個國家市場經濟已經在殺雞取卵式的運行,幾大電商平台拚命的壓價讓人暫時還可以買得起東西,但是過於壓迫廠商,整個經濟運行實際上在飲鴆止渴,全面的低價意味著市場的萎縮,廠家受到的壓迫越多破產倒閉的企業就越多,與之對應的就是失業率的大幅度上升,東西越便宜人們反而越買不起東西,但是普通民眾的自私的利己心總認為壓迫廠商才好呢,買東西便宜了,但是不會考慮自己收入不斷降低的問題,人們其實越來越掙不到錢。就像這次的京東與神舟電腦的官司,京東強迫廠商支付返利,當這些廠商都很難生存的時候我們其實什麼東西都買不到了,就像這些年其實京東淘寶上面商品種類已經少了一半以上,但是人們並不關注這些。
㈥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論文
通常人們總會認為盜賊,黑社會,j女必定承認自己的行業很壞,感到羞恥。實際上完全相反,凡是由於命運的安排觸發錯誤的觀念主宰這些人頭腦而趨使走進歪路的人,無論他們處於多麼不正當的地位,卻總是本能地去依附那些承認他們對生活保持相同看法,承認對他們的生活地位不可缺少的交際人群。每逢事情涉及盜賊誇耀他們的本領,黑幫誇耀他們的暴力,j女誇耀他們的淫盪。這樣的事情就會使得我們感到震驚。然而,這所以會使得我們感到驚訝,無非是因為這些人的生活圈子和生活氣氛局限在狹小的范圍,而我們卻處在局外罷了。不過,每逢富翁誇耀他們的財富,也就是他們對生活的炒作和掠奪。果加誇耀他們的稅收,也就是他們制定的合法強暴,統治者誇耀他們的權力,也就是他們的隨從和2奶。這樣的事情就不會使得我們感到意外。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由祖輩那兒傳承下來的思想意識不但吻合了生活現狀,而且我們也都是生活在這個圈子裡的人而已。
無階級社會分為三個階段,作為現代的人類社會來說,共產主義社會和機械產力社會都已經看到了一些曙光。共產主義呢,就是每種東西就一個生產和維護模式,普及到這個社會范圍各地,這種社會下,錢幣這種衡量各種物質價值的東西已經消失了,而且沒有所謂的果夾證券植物之類說法。機械產力社會呢,是建立在共產主義思想之上更為科技一些的社會,簡單的說,就是非人力為主要勞動力的社會,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人享樂,由人創造的能源和機械代替勞動。這樣的社會有一定范圍和人口限制。不過可以像蒙古包一樣大量建造共同的環境。當然,作為生命來說,還有一個最高等的特殊化階段,那就是獨立化時代,又稱為無社會時代,蟻後時代,UFO時代。是目前人類的科技和腦力無法想像的時代,這相當於打破了牛頓的萬有引力論點,打個比喻來說就是地球離開太陽還能一直生存下去。這時人類能夠以家庭為最大團體,實現獨立去尋找並開發外星球,征服宇宙各地,一家人一個星球並能存活發展並繁衍下來的時代。當然,說不定到時候的人類是兩性同體化了,像蟻後一樣,生出各種後代並且不同分工。人類如果能夠在地球滅亡前發展到可以實現這種近似科幻化的時代,那麼就可以和宇宙同存,生命永久不息了。總的來說,整個人類社會,就是由思想分裂到合作進步,然後再到擺脫對其他同類依賴,實現完美個人主義的必然過程。
㈦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1000字以上)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 劉錚)在世界經濟低迷不振的不利環境中,中國經濟增速在二季度畫出一道漂亮的上行線。如何判斷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下一步應採取怎樣的宏觀調控政策?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信息中心的專家們近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經濟回升的態勢基本確立 「我的基本判斷是,中國經濟回升的態勢基本形成和確立。」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指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刺激下,我國成功扭轉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經濟增速快速下滑的趨勢。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1%,特別是二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呈上升態勢,經濟增速回升到7.9%,比一季度增速提高了1.8個百分點,扭轉了2007年三季度以來連續七個季度同比增速下滑的勢頭。 王一鳴認為,綜合起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基本觸底,二季度由「前低」向「後高」轉換。隨著一攬子計劃逐步落實到位,經濟回升的態勢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和確立。 當前,國內需求特別是投資需求快速增長是經濟回升的主要驅動力,農業和農村形勢良好對穩定全局發揮了重要作用,工業生產逐步恢復標志著供給面出現了積極變化,就業形勢逐步走出谷底。 隨著經濟形勢的向好,市場預期和信心正在回升。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5個月超過50%的臨界點,股市繼續呈上行走勢,房地產銷售快速增長。王一鳴指出,這預示著市場驅動作用逐步增強。 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一些結構性問題有所改善。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認為,投資、工業、區域協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進展。 祝寶良指出,從投資結構上看,農業、基礎設施、水利、環境和第三產業投資增長較快,為增強經濟增長的後勁奠定了基礎;在工業內部,高耗能行業增速放緩,高技術行業、抗周期行業增速較快,製造業結構有所調整;從區域結構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速度明顯快於東部;從收入分配結構上看,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跑贏了」GDP增速,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仍面臨不確定因素不能盲目樂觀 「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我持謹慎樂觀態度。回升態勢比較明顯,但顯然沒有恢復到正常水準的程度,還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不能盲目樂觀。」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速是9.8%。而從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7.1%的數據看,與歷史平均水平還是有明顯差距的。更重要的是,與上一輪經濟上升期外需強勁的環境相比,如今的世界經濟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 牛犁認為,世界經濟情況不僅直接影響中國出口,還影響中國經濟中為出口服務的相當一部分產業。如果沒有新的意外發生,國際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世界實體經濟負增長的程度也有所緩解,但世界經濟的狀況不可能在較短時期內顯著改善,需要時間調整。發達國家的失業率持續攀升,會明顯減弱這些國家的消費能力和需求,對中國經濟長期形成的出口導向的發展方式構成嚴峻挑戰。 中國經濟內部的問題與矛盾也需要消化解決。祝寶良指出,突然的外需嚴重不足,使得這一輪產能過剩的矛盾比亞洲金融危機時要深刻得多。過去一個時期外需主導型發展形成的很多產能並不屬於落後產能,調整起來是相當困難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雖然市場驅動作用正逐步恢復,但經濟回升的內生動力仍顯不足。王一鳴認為,當前經濟回升在相當程度上還是依靠政府擴大投資帶動,內生動力還不夠強。 通脹預期明顯上升也是一個不確定因素。王一鳴指出,雖然年內出現通脹可能性非常小,但貨幣信貸的迅速擴張和資產價格的迅速上升,強化了人們對通脹的預期。在經濟還沒有復甦的情況下,通脹預期上升使宏觀政策同時面臨促進經濟穩定回升和防範通脹風險的雙重壓力。 推動經濟進入穩定回升的通道 正處於企穩回升「關鍵時期」的中國經濟,下一步究竟應當採取怎樣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專家們認為,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鞏固和發展經濟回升的好勢頭。 「要推進經濟進入穩定回升的通道,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經濟平穩增長趨勢。在當前內生動力還不足的情況下,必須堅持實施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個基本立場不能動搖。」王一鳴強調。 他同時也指出,短期政策對扭轉經濟下滑趨勢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要實現經濟根本復甦和持續平穩增長,必須把短期政策與中期調整戰略結合起來,下一步要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培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為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期創造條件。 對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通脹預期和貨幣信貸供應量問題,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認為,未來通脹壓力雖有所增強,但不必過度擔心。 宋立說,上半年7萬多億元的信貸總量雖然比較大,但要看到去年貸款偏緊了一些,今年上半年有恢復補償的性質,尤其是危機時期需要一定的「超額」貨幣信貸供應。通脹預期對經濟復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通脹預期和現實通脹壓力比較難把握。總體來看,既有貨幣信貸造成的上行因素,也有產能過剩的下行因素,兩種因素抵消之後的現實通脹壓力不會太大,因此,不宜過度渲染通脹。 宋立建議,下一步在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的自主增長,同時消除可能存在的泡沫。還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加對中小企業、非公經濟、中西部地區的貸款支持。 對於增強未來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方面,祝寶良建議,要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未來消費增長的關鍵領域,還是在住和行方面。同時,要加快城市化進程,使得農民工能夠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這將開拓出巨大的消費增長空間。 王一鳴建議,從深層次上解決擴大消費的動力問題,還要推進形成合理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著力提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同時,產業結構調整上要加大對新興經濟增長點的培育,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葯、信息通信等對未來競爭力有重要影響的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而無論是收入分配結構調整,還是產業轉型升級,都要通過深化改革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