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8年我國經濟發展有哪些利好政策
現在行業比較多人關注,那其實已經處於一個較高的點,那就容易遇到瓶頸。回
但是大多數行業還不答算到了瓶頸期,特別是比較基礎的行業,類似服務業,吃的、醫葯等,有需求的行業,不管怎麼變遷,都是有市場的。
現在很多從業者確實也感覺到吃力了,其實所有行業都有飽和的時候,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壯大,主要還是要自己身硬,從服務、管理、內容上不斷加強自己,有了扎實的基礎後,自己不怕競爭不怕對比,那麼不管什麼行業都能逆流而上。
當然現在比較流行的行業更多偏重設計、服務行業,重體驗感,關心客戶的感受,口碑的傳播。所有很多設計行業隨之興起,個性化的商品也比較吃香,還有傳統手工藝品。
如果有一定技能的話在市場競爭下,就比較吃香,畢竟現在網路技術的發達,人們可以更多選擇,自然是好的。
⑵ 國家有什麼新政策在東北三省實行,投資,直銷,或是其它經濟發展的
東北三省抄應充分利用自身優襲勢,加快同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打造為東北亞交通樞紐,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可以為這些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融資。通過這些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可以帶動東北地區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發展,同時,將打造自己的區位優勢,帶動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務業的發展,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⑶ 東北現在低迷的經濟狀態,其出路在何方
東北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在建國初期為國家輸送了很多的能源,不單是鋼鐵煤炭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東北的很多城市都是以重工業為主,企業轉型困難,因此在最近這一些年經濟出現巨幅下滑,國家已經重視到了對於東北經濟方面的援助,因此給予很多的政策來吸引,企業家的投資在東北現在已經成立了很多的經濟示範區,對於一些企業落戶之後能夠給予很多稅務的減免,因此在未來東北的經濟復甦,這是一種必然。
國家政策的扶持地方也要做出一些政策的改變,讓更多的投資者在東北投資落戶在2019年下半年,騰訊科技、廣州恆大、華為科技,都已經有意向在東北科技園進行投資落戶,這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勢頭,這樣的龍頭企業也會引領更多的小中型企業落戶於東北,東北的經濟即將好轉。
⑷ 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利與弊分析
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遭遇到不少預期內和預期外的沖擊與挑戰,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實施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政策組合,使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民生持續改善。預計2015全年GDP增長6.9%,CPI漲幅1.5%。展望2016年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受結構性、周期性因素疊加影響,明年經濟運行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需要採取積極有力的宏觀政策和加快推進改革加以應對,仍可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全年經濟運行總體特徵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特徵是穩中趨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結構性衰退和結構性繁榮並存。前三季度,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1.4%,較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高於二產10.8個百分點。工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快,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增長較快,產業結構加快向中高端水平邁進。但行業景氣度差異較大。一是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十分困難。資源類、重化工業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鋼鐵、水泥等產品產量明顯下降,行業總體庫存壓力較大,仍處在調整探底發展階段,要徹底走出困境尚需時日。二是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計算機通訊、新能源、新材料醫葯製造等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增長速度大幅快於傳統製造業。三是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延續近兩年高增長態勢,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行業表現尤為搶眼。三大需求趨於平衡發展,內部分化逐步凸顯。2015年以來,消費增長保持穩定,投資增長速度持續放緩,出口增速換擋,三大需求趨向平衡發展。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8.4%,高於投資15個百分點,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從三大需求內部看,分化逐步凸顯,蕭條與旺盛並存。投資方面,房地產投資持續回落,月度投資已現負增長,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快增速,製造業投資緩中趨穩。消費方面,網上商品零售、通訊類商品、旅遊等領域消費高速增長,而石油及製品類消費大幅衰退。出口方面,一般貿易出口保持正增長,而加工貿易出口大幅下降,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明顯下降。區域經濟增長差距顯著,多速增長格局出現。一些產業基礎好、結構多元化、調整步伐快、開放程度高的地區,經濟仍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而一些產業結構落後單一、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下行速度較快。重慶和貴州兩地逆市上行,實現了10%及以上的超高速增長,領跑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相對平穩,保持在7%—9%中高速增長區間;遼寧、山西等資源型、重化工業大省下行壓力較大,減速幅度大,增速低於3%,甚至其省內部分地市出現負增長,情況極不樂觀。企業景氣分化,同一行業內冰火兩重天。一方面,一些大型企業、上市企業緊抓市場、政策機遇,發揮其規模、品牌等優勢,發展相對較好。另一方面,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依然普遍面臨生存難、轉型難的困境。民生持續改善,收入就業指標表現較好。前三季度,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1%—5.2%。居民收入實現了「兩個高於」的要求,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達到16367元,同比實際增長7.7%,高於同期GDP增速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8.1%,高於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1.3個百分點。價格水平總體平穩,結構性通縮壓力加大。受新拉漲因素不足,及季節、氣候因素的影響,全年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均低於2%,個別月份低於1%,物價總水平平穩。但受國內需求總體偏弱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生產領域中原材料、燃料價格持續下降,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45個月負增長,且降幅較大,工業領域結構性通縮風險已較為突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投資增長後勁不足。1—11月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增長4.7%,較上年同期下降8.8個百分點。特別是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速更低,新開工大項目不足問題比較突出。主要是由於地方政府受到融資平台清理、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及經濟增速下降導致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項目尤其是大項目的資金來源受限,致使部分穩增長措施難以落地。同時,盡管國家大力推進簡政放權,但是改革措施尚未完全到位,主動服務意識差,仍然存在投資項目需要各部門串聯會簽審批現象,審批環節多、行政效率低也影響穩增長措施的落實。二是市場出清困難。截至11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已經連續45個月負增長,超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負增長記錄,且伴隨經濟增速下行,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產能過剩局面緩解難度進一步加大,過剩行業有擴展之勢。產能過剩導致企業經營效益持續惡化。1—10月份,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到386.38億元,其中主營業務虧損720億元,101家大中型鋼鐵企業中48家虧損,虧損面擴大至47.5%。10月份,全國22個城市5大類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環比有所上升。其中鋼材市場庫存總量830.81萬噸,比上月增加26.93萬噸,上升3.35%。當前急需通過市場出清恢復市場供需平衡。但受過剩產能行業重資產技術經濟特徵、地方政府保護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化解產能過剩和清除「僵屍企業」仍面臨種種困難。大量資源固化於產能過剩行業,抑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發展。三是就業壓力逐步凸顯。今年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促進了就業穩定,但受資本市場波動、總需求低迷影響,非製造業的景氣度也在下行,10月份非製造業PMI指數已較7月份的年內高點降低了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減弱。且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進一步加大,部分傳統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目前勉力維持的就業局面可能會被打破,部分隱藏性失業可能會顯性化,就業壓力將進一步凸顯,可能將對明年的就業穩定造成影響。同時盡管網上商品零售、快遞等新興業態創造了部分新的就業崗位,但也必須注意到網店對實體店帶來的沖擊和顯著的替代效應。調研中反映,圖書、服裝、家電等產品的實體店受到沖擊最大,部分實體店經營困難甚至出現了關閉潮。部分傳統的百貨商場也受到較大沖擊,經營景氣度持續下降,這對相關群體就業帶來較大影響。四是金融風險加大。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企業效益惡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清理等實體經濟的問題開始向金融領域傳導。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呈現逐季上升趨勢,目前已經連續16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由2012年第一季度的0.94%上升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1.50%,三季度進一步升至1.59%,環比上升0.09%,同期撥備覆蓋率由287.40%下降到190.79%。融資難融資貴也導致部分地區非法集資問題抬頭。這些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傳導,加大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導致金融風險上升。●2016年經濟增長趨勢分析2016年投資增長可能降至9%左右。製造業投資增速可能下降1.5個百分點,約拉低投資增速0.5個百分點。一是企業經營景氣度下降影響投資積極性。研究發現,製造業投資增長速度變化的60%可由上一年的企業利潤增長速度解釋。2015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持續負增長,較上年下降約5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利潤惡化抑制企業擴大投資。且上半年受益於股票市場持續活躍,企業非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若去除其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比利潤數據顯示的還要差。二是產能過剩依然突出,新增投資動力不足。從今年行業統計數據來看,產能過剩問題仍然突出,且伴隨經濟下行,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產能過剩行業有擴展之勢。三是高新製造業規模尚小,難以提供足夠投資支撐。全國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高出全部製造業投資近4個百分點,但其佔比不足10%,對製造業投資增長拉動較弱。房地產投資可能降至零增長。一是當前的資金來源結構難以支撐房地產投資增長。雖然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3%,增速連續多月提高。但從資金來源看,國內貸款、外資、自籌資金都連續多月負增長,僅有定金及預收款和個人按揭貸款正增長。二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負增長。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3.1%。三是當前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仍未全面恢復。當前房地產市場景氣上行是結構性上行而非整體上行。從區域看,一二線城市景氣上行,三四線城市低迷。從房屋購買結構看,改善型住房景氣度高,而剛需房和高端房類的景氣度相對較低。10月份以來房地產銷售增速已經出現下降。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可能回落2個百分點。一是資金來源受到限制。受經濟下行影響,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且若明年房地產市場景氣度再次下降,則地方政府的資金來源將受到極大約束。二是部分改革措施短期內可能抑制地方政府投資擴張。新預演算法、限制地方招商引資競爭和地方司法、紀委體系改革強化對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制衡約束,短期內可能抑制地方投融資擴張。消費可能進入個位數增長。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持續減速。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7%,高於經濟增速0.8個百分點。但年度比較來看,卻是持續減速。二是受失業顯性化等因素的影響,消費信心可能有所減弱。三是一些熱點消費可能減速。首先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的效應減弱。其次,今年受黃金價格波動及股市波動引發的避險情緒增強的影響,三季度以保值增值為目的金銀珠寶類消費大幅走強,平均增速達到13%,但不具有可持續性。出口可能略高於今年。一是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份報告預計2016年發達經濟體復甦會有所減弱,但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速度在2016年有所回升。二是政策環境優化和低基數可能提高出口增速,進口可能低速增長。今年進口之所以出現負增長,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所致,進口數量降幅不大。預計明年進口數量將窄幅下降,價格影響降低,進口實現低速增長。總體來看,明年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進一步回落。2016年宏觀政策選擇2016年宏觀政策的重點仍是要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和防風險的平衡,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供需兩側發力。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有力度。第一,建議進一步擴大赤字規模,提高赤字率,新增赤字主要用於國家重大工程,跨地區、跨流域的投資項目以及外部性強的重點項目。第二,建議考慮加大中央國債發行規模,並適當提高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繼續適時推進債務置換工作,減輕地方政府償債壓力,為地方騰出部分空間用於其他領域支出,保障地方公共服務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穩定供給,拉動經濟增長。第三,進一步加大力度盤活存量資金,統籌用於交通、水利、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第四,適當加大針對東北地區及其他困難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並配合其他相關政策,增強其自主增長動力。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松緊適度。第一,建議繼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和基準利率,在資本外流增多的情況下保持流動性充裕,並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在保持匯率總體走勢基本穩定的大局下,根據市場情況,繼續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進一步減輕出口部門壓力。第二,穩定股票市場,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寬進嚴出,防範資本大規模流出風險。第三,發揮好定向調控作用,進一步擴大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運用規模,支持重點領域建設。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和清理僵屍企業,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降低各類企業成本,引導「雙創」活動走向縱深,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建立地方政府在改革和發展中的正向激勵機制,克服不作為傾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地方政府的新型競爭機制,既要保障公平公正,也要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
⑸ 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的政策措施
圍繞實現東北地區振興的目標和重點任務,完善加快東北地區振興的政策措施,健全規劃實施機制,保障規劃順利有效實施。
(一)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貫徹落實
進一步抓好現有政策的落實。加快解決廠辦大集體問題和企業歷史欠稅問題,妥善解決東北地區原中央下放煤礦企業棚戶區改造問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完善振興經濟政策
加大對東北地區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政策支持。調整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對國內企業為開發製造國家重點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而進口的部分關鍵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徵進口關稅或實行先征後返,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後返。鼓勵訂購和使用國產重大技術裝備。對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型國有裝備製造企業和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所需的重大技術裝備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重大影響的技術研究開發和改造項目,給予支持。
銀行機構對東北地區符合信貸條件的項目,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區域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再擔保機構。改善信用環境,支持國有商業銀行靈活處置不良資產。加速企業股票上市步伐。支持東北地區符合條件的發行主體進行債券融資。
(三)建立區域協調機制
按照平等互利、加強合作、資源優化、共同發展的原則,加強東北與東中西部地區的聯系和協作,形成區域合作、互動、多贏的協調機制。鼓勵發達地區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加強東北地區與京津冀、山東半島、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經濟聯系,支持東北企業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
構建跨行政區的公共平台和協作網路。建立東北四省區高層協調會議制度,協商解決制約區域發展的重大問題。在東北地區高層協調會議制度的大框架下,設立不同領域和層次的協調機構,推進區域合作和協作。
鼓勵跨區域的企業聯合與重組,國家對跨區域資產重組企業的項目給予優先核准,優先安排扶持資金。支持東北三省與蒙東地區的合作,聯合開發、利益共享,共同推進蒙東大型煤炭、石油等能源基地建設。
(四)健全規劃實施機制
加強規劃的實施。國家有關部門和東北各級地方政府要合理分工,共同推進規劃的實施。加強各部門之間、各級政府之間的溝通協調。地方政府要研究制定規劃實施意見和具體工作方案,把各項任務落實到年度計劃中,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切實把規劃落到實處。
強化對規劃實施的監督指導。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完善政府與企業、民眾的信息溝通和反饋機制,形成全社會支持東北地區振興的良好氛圍。
組織開展規劃中期評估。根據國內外環境變化和規劃實施進展情況,針對實施中出現的重大問題,適當調整規劃內容和實施步驟,切實保障規劃的有效實施。
⑹ 關於國家對東北的政策
新一屆領導人上台後發布「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乾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國發〔2014〕28號),內容涵蓋激發市場活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方位擴大開放合作等11個方面。
補充:
一、《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乾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部分)
1、激發市場活力:在東北試點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
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在東北地區開展民營經濟發展改革試點,創新扶持模式與政策,壯大一批民營企業集團;
在東北地區試點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外資以及各類新型社會資本,以出資入股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
2、加快推進重大基建:渤海跨海通道工程上馬
貫通東北東部鐵路,研究建設黑龍江省沿邊鐵路;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哈爾濱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等等。
構建多元清潔能源體系。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切實解決東北地區「窩電」問題;
大力發展水利設施。重點推進黑龍江、松花江、嫩江等主要幹流、支流綜合整治,完善防洪減災體系,等等。
3、全方位擴大開放:推動哈爾濱、長春機場等對部分國家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
擴大向東北亞區域及發達國家開放合作。加強東北振興與俄遠東開發的銜接,啟動中俄遠東開發合作機制;
打造一批重大開放合作平台。支持大連金普新區建設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
完善對外開放政策。給予東北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賦予黑龍江農墾糧食自營進出口權。優先支持東北地區項目申請使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
4、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現有棚戶區改造計劃
要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2014年東北地區開工改造70萬套,力爭再用2-3年,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現有棚戶區改造計劃。
鼓勵開發銀行進一步加大對東北地區棚戶區改造支持力度,
二、資料來源:中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ttp://www.sdpc.gov.cn
⑺ 2018年將如何改善東北的營商環境
據報道,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舉行的新聞發版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期「雪鄉權宰客」和「企業家質疑亞布力管委會」事件引發對東北營商環境的關注,2018年將深化改革改善東北營商環境。
三是開展國有企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四是深入推進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及時總結典型經驗和做法,引導和帶動區域改革發展。
希望東北振興的目標可以早日實現!
⑻ 東北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轉型有哪些政策
東北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轉型的政策:
1、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轉化戰回略。
2、工答業結構升級和新型工業化。
3、裝備製造業發展與振興戰略。
4、產業鏈的構建與集群化戰略。
5、產業帶和大通道發展。
6、新型城市化與城市群發展;
7、資源型城市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
8、國有企業改造與制度創新,民營經濟發展及政策導向。
9、科技創新和人才開發戰略;利用外資和對外開放戰略。
⑼ 振興東北的扶持政策
2014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乾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抓緊實施一批重大政策舉措,鞏固擴大東北地區振興發展成果、努力破解發展難題、依靠內生發展推動東北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意見》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臨新的挑戰。支持東北地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是新時期新階段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對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大意義。
《意見》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引領,提出11方面35條政策措施。一是著力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
二是進一步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支持東北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先行先試。進一步深化地方國有企業改革,大力推進中央國有企業改革,支持中央企業與地方共建產業園區。妥善解決國有企業改革歷史遺留問題,在東北地區全面推進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物業管理)工作。
三是緊緊依靠創新驅動發展。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改革試驗。完善區域創新政策,研究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關試點政策向東北地區推廣,研究在東北地區設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強創新基礎條件建設,支持東北地區建設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台,在東北地區率先啟動創新企業百強試點工作。
四是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國家集中力量扶持東北地區做大做強智能機器人、燃氣輪機、高端海洋工程裝備、集成電路裝備等產業,形成特色新興產業集群。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東北地區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和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建設。
五是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鞏固提升商品糧生產核心區地位。創新現代農業發展體制,加快推進黑龍江「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加強糧食倉儲和物流設施建設。
六是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全面推進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從2014年起擴大中央預算內投資相關專項規模,每年安排20億元專門用於東北地區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支持力度,在東北資源型城市建設一批接續替代產業園區和集聚區。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改造。
七是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綜合交通網路建設。構建多元清潔能源體系,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切實解決東北地區「窩電」問題。大力發展水利設施,重點推進黑龍江、松花江、嫩江等主要幹流、支流綜合整治,完善防洪減災體系。
八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2014年東北地區開工改造70萬套,力爭再用2-3年,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現有棚戶區改造計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中央財政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投入繼續向東北地區傾斜。努力促進就業穩定,鼓勵高校畢業生到東北地區就業和創業。
九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支持東北地區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推進工業廢棄地和老礦區環境治理。
十是全方位擴大開放合作。擴大向東北亞區域及發達國家開放合作,打造一批重大開放合作平台,完善對外開放政策。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推動東北地區與環渤海、京津冀地區統籌規劃、融合發展。
十一是強化政策保障和組織實施。強化財政金融投資政策支持,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東北地區一般性和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東北地區支農再貸款和支小再貸款支持力度,鼓勵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探索支持東北振興的有效模式。抓好組織實施,加強督促檢查。
《意見》強調,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指導,密切配合,抓緊研究出台實施細則。對於重點建設項目要給予重點支持。東北四省區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採取有力舉措,制定具體方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⑽ 國家對東北地區發展的政策有哪些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決策的出台,給解決東北問題帶來了一次新機遇。東北地回區製造業的基礎優答勢和巨大潛力,是東部沿海地區所不具備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現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與西部開發不同,採取直接面對一個個企業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內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技術,用市場化的先進管理取代傳統管理模式,所需資金採取多渠道籌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資和民間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