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洲的經濟特點以什麼為主,這樣的缺點是什麼
非洲經濟以初級產品出口為主,大量出口熱帶經濟作物、礦產品、活牲口、木材等。這樣的經濟結構導致利潤大量流失,糧食問題嚴重,不利於經濟發展。
祝你學習進步!
2. 簡答題: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經濟特點是什麼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經濟特點是單一商品經濟。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版候為主,大面積種權植熱帶經濟作物。許多國家出口熱帶經濟作物、礦產品、木材、活牲畜等,形成單一商品經濟或者稱為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這樣的發展方式不利於經濟發展,利潤大量流失。
3. 非洲的經濟特徵表現為什麼
非洲是一個自然資源非常富饒的大陸,無論是農礦資源、水力資源,還是生物資源都具有種類多、數量大、分布集中的特點。在礦產資源中,黃金和金剛石儲量及產量一向佔世界首位;銅、鈾、鈷、鉭、鍺、鋰、鋁土、錳、鉻、銻、石棉、磷灰石、石油、天然氣等也佔世界重要地位。礦產主要集中分布於非洲南部、中部、幾內亞灣沿岸和地中海沿岸。農業資源在幾內亞灣沿岸主要有可可、油棕、花生;坦尚尼亞主要產劍麻、丁香;衣索比亞主要產咖啡;埃及和蘇丹主產長絨棉花。非洲水力資源的蘊藏量佔世界總藏量的20%以上,剛果河是世界上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之一。尼羅河、尼日河、贊比西河等,急流瀑布也很多,贊比西河上的莫西奧圖尼亞瀑布著名世界。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有檀木、花梨木等珍貴木材,熱帶草原中有波巴布樹。非洲又是咖啡、棗椰、油棕和香蕉的故鄉;特有的珍奇動物在熱帶森林中有大猩猩、河馬、非洲象,熱帶草原中有斑馬、長頸鹿,熱帶沙漠中有駝駱、駝鳥等。另外,非洲還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海洋資源等,為本洲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非洲是世界上僅次於亞洲的第二大洲,自然資源豐富,但非洲的工業化水平卻一直處於落後地位。過去1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工業產值只佔全球的0.7%,如果不包括南非則僅為0.5%。非洲落後的工業現狀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自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相繼獲得獨立的非洲國家曾為發展工業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但由於當時缺少必要的資金和技術,始終未能建立起自身完整的工業體系。此外,前宗主國繼續對非洲實行單一經濟政策,把非洲當作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上述因素使非洲經濟結構單一,絕大多數出口產品為附加值較低的資源型產品。經濟結構單一還直接導致非洲工業發展緩慢。另外,戰亂不斷、外債沉重、管理不善、腐敗和人才流失等諸多不利因素進一步限制了非洲各國工業的發展。許多國家發揮各自在礦產,森林,畜產和熱帶經濟作物方面的優勢,生產一兩種工業發達國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級產品,用於出口作為本國經濟的支柱.一、非洲的區域經濟近況,非洲經濟基礎薄弱,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非洲一直是世界上貧困國家最集中的地區。在聯合國確認的全球49個最不發達國家中,非洲佔有34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義的全球40個重債窮國中,33個地處非洲。長久以來,非洲的經濟結構單一,大多數國家經濟倚重於「靠天吃飯」的農業和初級產品出口,經濟發展缺乏核心競爭力。周期性的自然災害和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波動對其經濟表現影響顯著。
4.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經濟特點是______
長期的殖民統治,使非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洲.回非洲國家在政治上取得答獨立以後,民族經濟取得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大多數國家的工業基礎仍很薄弱,片面發展一種或幾種面向出口的農礦初級產品,成為發達國家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市場,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形態還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轉.非洲實現經濟獨立並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故答案為:初級產品生產為主的單一商品經濟.
5. 非洲的社會經濟狀況
非洲基本都是些發展中國家,除了南非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都很低下專。工業不發達屬,主要依靠出口農產品獲得外匯收入。城市環境惡劣,污染嚴重,房費很高,人民消費水平低下。教育水平也很低,上學孩子很少。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也高。
6. 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經濟:非洲分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北非,但由於兩者之間的自然特徵回和人文地理特徵答有著明顯的差異,因而常常將其作為兩個獨立的單元。 主要講一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它是黑色人種的發源地,也是目前和人最集中的地區,其中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是世界最貧窮的地區之一,普遍存在日益嚴重的人口、糧食、環境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這一地區是受益最少的地區之一,面臨著不斷被邊緣化地威脅。 區域經濟特點: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經濟最不發達的區域,雖然擁有豐富的資源,但因長期的殖民統治等原因,致使其獨立後經濟社會的發展仍然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是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落後的地區。近年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經濟增長率已達到全球經濟平均增長率。農業是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支柱部門,工業基礎薄弱,且多為農、礦原料的初加工。 2)區域內部發展差異顯著,按區位可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為東非、西非、中非、南非四個地區。從區域發展水平來看,南非最高,其次是西非、中非和東非,這在生產力分布上表現得十分明顯,形成了明顯差異。
7. 你對未來非洲經濟發展的看法
非洲國家曾經一度作為西方殖民國家長達幾百年,國家制度、經濟、社會等等方回面相對比較落後,其想到達答到質的改變,就不得不引用我國的「改革開放」戰略,一方面比較國家內部堅持獨立自主,而國際則必須加強友好合作,通過頒發一些可行的經濟發展策略,才有可能逐步脫貧致富。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希望採納
8. 非洲的經濟結構特徵~
非洲的礦產資源抄開采和出口在經濟和貿易中占絕對優勢,成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產初級產品為主的單一商品經濟地區。
形成原因:1.殖民主義的長期統治。2.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包括礦產資源、草場資源、熱帶經濟作物和動物資源等等。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平等貿易關系。4.經濟文化落後,加工工業薄弱,個別面向出口的農礦產品得到片面發展。
9. 非洲的經濟特徵是 歷史原因是 採取措施是
在國內非洲學研究中,文化與發展問題尚屬一個有待深化的研究領域。由於這個問題很大,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所以在展開之前,需要對該選題作出幾點限定和說明。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非洲國家獨立後在發展問題上的曲折經歷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文化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第二,文化與發展關系問題,在非洲,實際上亦可以歸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關系的問題。由於文化和現代化所包容的內容都十分廣泛,本文偏重於從宏觀視角談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傳統,尤其是文化特性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以便為日後具象地解析傳統價值觀念對非洲現代化過程的影響做一鋪墊。其四,鑒於國內學界對非洲文化與發展問題的研究現狀,本文著重介紹非洲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過程。最後需要申明的是:非洲國家眾多,各國國情不同,所面臨的問題亦各異;但鑒於非洲國家存在著諸多共性,同時也是出於行文方便,筆者在文中將非洲視為一個整體。
一、關於文化與發展的關系
文化的重要性及其與發展的密切聯系,無論怎麼強調都是不過分的。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文化與發展的關系、發展與文化的關系及非洲國家現代化過程的特殊性三個角度來談。
1.文化與發展的關系
在學術發展史上,文化一直是最復雜的術語之一;有關文化概念的定義亦不勝枚舉。這蓋因文化所包容的含義即寬泛而又狹窄所致。在狹義上,即站在觀念論的視角,人們往往習慣於將文化囿於觀念或精神層面。在廣義上,特別是從人本身作為歷史主體發展過程的視角出發,文化並不僅僅局限於社會的某個部分、領域和層面,而是涵蓋了人的全部社會活動:它既包括人類物質形態的活動和精神形態的活動。
正是鑒於文化是滲透、貫穿政治、經濟、精神生活各個領域的現象,因此,文化必然與發展問題發生聯系。 非洲著名思想家、塞內加爾前總統桑戈爾認為,「文化不僅是社會的核心,而且也是社會的細胞、軀殼和紐帶,甚至是社會存在的理由」;因為「如果人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文化不僅是政治、經濟發展的始與終,而且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內涵與外延,是人類一切發展的始與終」;因此,只有文化發展了才能帶動其他一切方面的發展,即實現「真正的發展」。 成形於70年代的蒙博托「真實性」學說也是圍繞著文化與發展這一主題而展開的。在蒙博托看來,文化與發展之間的關系,不僅相互作用、互為因果,而且文化構成了發展的前提條件。為了強調和突出這一觀點,蒙博托甚至將文化的作用拔到絕對的高度,提出文化已成為人類發展的主旋律和「各民族(國家)發展的唯一道路」;「文化既是發展的理由,同時也是發展的目的」;因而,「沒有文化就沒有發展」。
桑戈爾和蒙博托的上述觀點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其一,文化環境對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其二,「發展的維度」已超出了時下流行的政治經濟等狹隘的物質或權益的范疇,而拓展到文化、精神等人道領域,並且後者已成為發展的趨向和特徵。是故,扎伊爾(今民主剛果)學者、「真實性」學說的理論權威薩孔比•伊農戈在詮釋文化與發展的關系時將文化抬升到哲學和價值論的高度,強調文化問題是非洲國家所面臨解決的首要問題,非洲國家對發展道路的選擇,實質上就是對文化的選擇。
2.發展與文化的關系
如同文化並不局限於觀念領域一樣,發展也並不僅僅局限於經濟增長。上文已經談及,非洲國家所面臨的發展問題實際上亦可以歸結為現代化問題。而現代化之所以與文化發生聯系,系由現代化的內涵所決定。
現代化運動發韌於西方。二次世界大戰後,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新興」國家為了尋求自身的發展,也紛紛掀起了現代化浪潮。60年代以來,聯合國主持的「兩個發展十年」(1960—1980)計劃的實施,使現代化運動進一步國際化。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現代化」理論不斷發展並在一些基本問題上達成共識,諸如:現代化是起源於西方工業化的全球現象;現代化的性質是從傳統社會轉化為法理社會的理性化過程;現代化的內容包括工業化、城市化、社會結構的分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價值觀念的世俗化和理性化,等等。簡而言之,現代化作為一種新型文明,並不是某些現代性因素的簡單集合,而是整個社會機體的全面現代化;確切地說,現代化過程是一個包括經濟增長、政治變革、社會轉型和文化變遷等在內的復雜過程。
由此可見,文化變遷也是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重要內容。就非洲而言,其現代化大致經歷如下歷程:首先是迫於外部的壓力或在外力的刺激下,從物質層面啟動現代化;由於物質技術的發展有賴於社會制度的變革與完善,於是現代化進程又推進到制度層面;然而無論技術的進步還是制度的變革,最終都離不開人的思想觀念的更新,因而現代化必然要深入到文化層面。這樣一來,發展問題,或者說現代化問題就與文化發生了碰撞。美國學者英格爾斯在《走向現代化》一書中,從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的視角揭示了發展與文化的關系。他認為,「落後和不發達不僅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會經濟圖畫的統計指數,也是一種心理狀態」。一個國家可以從國外引進現代的或先進的政治體制模式、經濟管理機制、科學技術、教育制度及至全部課程內容等等,這在非洲國家並不罕見。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缺乏一種能賦予這些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的現代心理基礎,如果執行和運用這些現代制度的人,自身還沒有從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上都經歷一個現代化的轉變,失敗和畸形發展的悲劇結局是不可避免的。」 肯亞文化人類學家奧薩加•奧達克(Osaga Odak)在《讓歷史服務於未來》一文中認為,為了使人類健全的發展,換言之,「欲使發展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必須將人類各個領域的活動,包括文化活動在內,全部納入其中。」 塞內加爾學者阿馬杜—馬赫塔爾•姆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1974—1987)亦認為,隨著國際社會,包括非洲人自己對發展、發展的途徑和目標的理解的逐漸擴大和加深,人們已不再把發展與經濟的簡單線性增長等量齊觀;而將之視為一個復雜得多、全面得多、而且包羅萬象的過程。關於這方面的內容,中外學者已有大量的論述,本文就不再贅述。
3.非洲國家現代化過程的特殊性
盡管每一個國家都面臨如何處理文化與發展的關系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在非洲表現得尤為突出與尖銳。這蓋因非洲國家現代化過程的特殊性所致。許多事例表明,非洲國家的現代化過程既不同於西方國家,亦有別於其他發展中國家。
與西方國家相比,首先是現代化的起點不同。西方國家的社會轉型大多起步於資本積累和政治變革,並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洗禮,從而為現代化奠定了物質和思想基礎並提供了制度保障。而非洲社會(不是全部)的現代化則起始於現代國家生成之前的殖民時期,可謂是「白手起家」。其二是現代化的導因不同。就現代化的原初動力而言,西方國家(特別是被稱之為列強的歐洲殖民國家)的現代化因素是內生的和逐步培育起來的。而非洲堪稱是由外力刺激而引發現代化的極端例證:在非洲,不僅現代性的「中心地帶」最初是由殖民列強所建立的,甚至非洲社會的「現代性」階層也是由外力培植的。其三,現代化的主體和推進方式不同。西方國家的現代化是社會長期積蓄而成的,其推進方式一般是自下而上的。非洲的情況則相反,由於非洲的現代化因素是「外植的」,缺乏內驅力,因而現代化的推進方式一般是通過「自上而下」來進行的:在殖民時期,宗主國和殖民當局不自覺地充當了這一角色;在獨立後,這一角色則主要由非洲國家的政府來擔負。但是,由於非洲國家大都缺乏自主發展所必需的手段,加之,西方國家的范示作用,使得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已不可能象西方國家那樣從容有序。在過渡性的社會環境中,傳統因素與現代因素同時存在並相互沖突;這無疑是造成非洲國家文化與發展問題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並註定了其現代化過程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二、非洲發展問題的文化反思
關於這個問題,本文主要講三點內容:其一是「非洲現代化理論」的由來與流派;其二是非洲人自己對文化與發展問題的認識過程;其三是文化特性及文化變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非洲現代化理論」歷史回顧
從歷史發展的視角來考察問題,應當說,「非洲現代化理論」萌發於殖民時期。誠然,非洲與異域文明的接觸可以追溯到7世紀與伊斯蘭世界的交往;但是,正如奈及利亞學者博鄧林所言,真正對非洲傳統價值觀念構成挑戰並對非洲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則源於與西方文化的接觸,非洲的現代化過程也是伴隨殖民化而起步的。 盡管這種文化接觸是在非洲處於完全被迫和被動的情況下進行的,但它對非洲社會的影響則是廣泛而持久的。從那時開始,非洲社會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這是非洲知識分子所必須回應的問題。事實上,所謂「非洲現代化理論」系指在現代化過程中涌現的「知識精英」對待非洲社會未來發展的理念與設計。他們對待上述問題的態度、抉擇和價值取向對早期和日後「非洲現代化理論」的形成具有頗大的影響力。雖然在廣大民眾之中,這些知識「精英」居於少數,但是他們是掌握了現代知識的一代並在思想領域處於時代的前沿;因而,無論其價值取向如何,他們無疑是其所處的那個時代非洲社會最具生氣、活力和革命性的群體,「非洲民族主義」思想也是從這些「少數人」中孕生的。據此,筆者將他們在處理非洲傳統價值觀念與西方現代思想這對矛盾時的不同反應及其價值取向,視為非洲「現代化理論」的不同流派。
就整個非洲大陸而言,非洲人對待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關系的態度始終存在歧議,這種爭論幾乎貫穿非洲的近、現代史,在此過程中形成的「非洲現代化理論」,就價值取向而言,大致可歸納為文化「西化」、文化「非洲化」、文化融合或文化「混血」等。由於本文容量有限,筆者對上述幾種非洲現代化理論不做展開敘述,但有幾點需要作出說明:其一,上述幾種「非洲現代化理論」並不存在嚴格的時序界限:其中有的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期居於主導地位,有些則是同時並存,難分伯仲。其二,上述幾種理論有的在非洲具有普遍性,有的則帶有地域或國別的局限性。其三,某特定一理論的倡導者的價值取向並非一成不變,不少人兼有兩種或數種觀點。這一方面與非洲特殊的歷史遭遇及非洲形勢和國際環境的變化有關;另一方面,蓋因非洲國家眾多,情況不盡相同所致,同時也受到了處於動態變化中的文化人類學理論、世界現代化理論及各國現代化實踐等因素的影響。
2.非洲人對發展問題的文化反思
傳統文化對非洲國家現代化進程,特別是對非洲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並且越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早在非洲國家獨立之初,塞內加爾學者卡內便以哲人特有的敏感發出了警世之言。 不過,非洲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並為此付出了不匪的代價。
誠然,非洲老一代政治家、思想家和學者也論及了文化與發展的關系,但是,他們的理論和學說更多的是出於回應西方文化的挑戰,並旨在為非洲文化正名及為黑人恢復名譽。縱觀19世紀以來盛行於非大陸的各種文化、政治思潮,無不帶有濃厚的「真實性」即民族性或特殊性色彩。 在相當長時期內,非洲的「知識精英」和「政治精英」對文化與發展問題的關注基本上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和囿於文化領域;至多是輻射到政治層面,關注得更多的是捍衛非洲文化特性及其對非洲社會,特別是政治發展的影響;而並沒有真正與經濟發展問題相聯系。可以說,「真實性」構成了近現代非洲思想的主旋律。遺憾的是,非洲國家的現代化努力在相當大程度上也正是被這種「民族主義」的「反動」所抵消。因為現在回過頭來看,非洲老一代政治、思想家的理論和學說大多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或是基於各自的政治理念和政治需要(有些人甚至完全是出於維系個人統治的需要),而沒有處理好在現代化過程中的文化變遷問題,特別是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問題。盡管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非洲的有識之士,如桑戈爾就提出了文化與發展,特別是文化在發展中的作用問題,並認為「非洲政治家過去存在著忽視文化作用的傾向,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但並在非洲未引起共鳴。 後來被非洲學術界廣泛引證的《非洲經濟心理學》一書於1970年問世後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未在非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一事例亦可印證這一點。
在非洲,關於發展問題的新一輪反思始於20世紀80年代,確切地說是伴隨非洲經濟結構調整遭受挫折而展開的。 在經歷了70年代的經濟衰退,特別是到了80年代中後期,隨著國際金融機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非洲推行的經濟結構調整計劃的社會負效應日漸凸顯, 並在幾乎窮盡了阻礙非洲經濟發展的種種弊端和不利因素之後, 非洲經濟界的一些有識之士才真正開始關注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並通過文化途徑,即從非洲傳統文化中來尋求解析經濟不發展的症結所在。
1986年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非洲問題特別會議上,非洲開發銀行總裁巴巴卡爾•恩迪亞耶鄭重提出了非洲社會經濟發展中所存在的文化問題。 此後,有關文化對非洲現代化進程,特別是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的論著不斷問世。 衣索比亞社會學家澤尼比沃克•塔德斯在《非洲:來自非洲內部的新看法》一文中,將非洲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之稱為「傳統發展理論的危機」。馬里學者阿米納塔•特拉奧雷在《沉默的文化》一文中認為,導致這種「危機」的原因一方面在於「發展」一詞在非洲的地方語言中沒有對應詞,它主要是一種進口的理論框架;另一方面,非洲國家的領導人對發展缺乏真正的了解。
進入20世紀90年代,有感於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對由此而可能導致的非洲進一步被邊緣化的擔憂,非洲的有識之士再度敲響了「非洲文化危機」的警鍾,並由此將「非洲現代化理論」的爭鳴推向高潮。剛果社會學家約瑟夫•東達對許多非洲國家的領導人熱衷於外部的發展理論而非植根於非洲固有的文化傳統並從中汲取發展的動力而深感不安。但他同時也不諱言,非洲的傳統價值觀念確給現代人帶來了的沉重負擔 非洲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委會主席塞爾波提出了「發展的文化模式」(modèle culturel de développement)問題。因為「文化不僅僅是既得的經驗和記憶,而且也是非洲人民改變其自身命運和創造未來的內驅力。因此,如果我們忽視文化因素在非洲發展中的作用,那將一事無成。」 象牙海岸學者阿爾方斯•蒂埃魯最近在接受采訪時在論及文化對發展的作用時亦指出,文化不是發展的「旁觀者」,而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和真正動力。因此,如果忽視文化,如果將文化排斥在發展思想的核心之外,文化因素就可能會搖身變成不可逾越的障礙。世界銀行非洲地區機構發展和管理處處長,塞內加爾經濟學家馬馬杜•迪亞則比較具象地分析了非洲傳統價值觀念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較之以往關於「非洲現代化理論」的爭鳴,80年代以來的爭鳴具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徵:其一,參與者的身份有所不同。如果說「非洲現代化理論」的主體在早期即在獨立前主要是由「社會精英」構成,中期即獨立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由「政治精英」構成的話;那末,「非洲現代化理論」的新一輪爭鳴則首先並且主要是由「經濟精英」發起的。其二,爭鳴的主題雖然依舊是老話題,即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的關系;但側重點發生了變化:由於時過境遷的原因,即在經歷了經濟調整(自由化),政治變革(民主化)之後,並有感於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壓力,非洲人更關注傳統文化自身的變遷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其三,在處理文化與發展的關系問題上,與以往的那種或是突出文化特性或是強調發展需要的偏頗做法相比;現時的主流觀點更傾向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3.文化特性及文化變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文化所固有的社會、政治、經濟屬性,使得它可通過一定的形式和途徑參與並影響社會的政治、經濟生活。然而,一般而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是一種悖論關系。法國社會學家阿蘭•圖雷納在1992年出版的《現代化批判》一書中指出,在今天世界的許多地方,經濟現代化與忠於信仰之間存在著公開的抗爭;因而,只要現代化和特性被如此視為是矛盾對立的,發展變無從談起。以色列學者S.N.艾森斯塔德在《現代化:抗拒與變遷》一書中也專門談到了現代化的「文化抗拒的主題」。
傳統文化對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反映在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其一是「實體性」影響;其二是的觀念性影響。就後者而言,由於傳統價值觀念一直沿襲至今並廣泛地作用於非洲國家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因此如何處理文化特性與發展的關系,始終是非洲國家領導人和學者關注的問題。出於對非洲會因現代化而失去自身個性的擔憂,非洲國家第一代領導人在處理文化特性與發展的關系時,往往將兩者對立起來或側重於強調捍衛非洲文化特性的重要性。許多領導人都表露出這樣一種觀點:即發展的模式因文化特性的不同而各異。「發展的維度」不應超出其「文化特性的半徑」,並將非洲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挫折歸咎於一味地效仿他人。非洲老一代政治家的擔憂及其對非洲傳統偏愛的觀點是無可厚非的,它與非洲特殊的歷史遭遇及其現代化過程的特殊性是不無關系的。
不過,非洲人也不必為此過分擔心。誠如非洲著名學者謝克•安塔•迪奧普在80年代初發表的《形成文化特性的因素》一文中所言:「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同它的歷史、語言和心理三大因素分不開的」,但由於心理因素在其間起著主要作用,因而,「每一種文化在對待思想觀念的問題上都具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它的特定性,也可以說這是得到本民族獨特的心理壁壘保護的一個方面,是只有從內部才能理解的一個方面;並且構成了整個現有文化和整個文明的核心、源泉和靈魂。第二個方面是它的普遍性,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一般思想觀念,在這一方面,一種文明能夠影響另一種文明。」 而且,越來越多的事例表明,現代化過程中的「文化抗拒」並不意味著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是一種不可調和的悖論關系。隨著現代化理論的發展,那種將現代化等同於「全盤西化」的觀點已經越來越沒有市場。「後現代主義」從文化哲學的高度來探討現代化問題,反對將任何文化傳統絕對化並強加於人,主張異質文化之間應彼此寬容、相互溝通;認為現代化並不等於「西化」,各國可以不按照歐美模式來設計自己的未來,而依據自身的文化選擇自己獨特的現代化道路。事實上,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並未因現代化而失去其固有的文化特性,政治民主在非洲所發生的變異亦從反面印證了這一點。
傳統文化(或民族文化)與全球化的關系亦如是,因為對非洲而言,問題的性質並未發生變化,而只是將非洲的現代化進程置於全球化這樣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下。盡管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國家體系之上進行的,代表了一種超越空間和邊界的聯系,但全球化並不意味著文化一體化,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是並行不悖的。只要非洲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價值取向定位得當,「非洲個性」依然可以在全球化進程中存續與發展。
問題的關鍵是:在文化變遷的過程中,非洲人必須具有文化建設的主體意識,只有這樣才能處理好文化的「源」與「流」、民族性與時代性之間的關系。塞內加爾學者姆博認為,「肯定和捍衛文化特性,不等於倒退到一成不變、閉關自守的過去,恰恰相反,而是要培育出一個生動的、具有創造性、不斷更新的綜合體。」 我國學者羅榮渠先生在論述兩者的關系時指出:「背棄了傳統的現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現代化的傳統則是自取滅亡的傳統。適應現代世界發展趨勢而不斷革新,是現代化的本質,但成功的現代化運動不但善於克服傳統因素對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於利用傳統因素作為革新的動力。」
在這方面,非洲新生代知識分子的視野要比其前輩寬廣的多。喀麥隆經濟學家芒古埃爾可謂是他們之中的代表。這位畢業於巴黎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學者型企業家不僅有淵博的學識和寬闊的視野,而且有著敏銳的目光。他所提出的「文化結構調整」即「文化重建」並非要摧毀非洲文化,而是希冀通過對非洲文化的「會診」,在繼承非洲文化的優秀遺產的同時,以開放的胸襟有選擇地吸納世界先進的文化,並經過改造,化為非洲的「新文化」,以此轉變非洲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 芒古埃爾認為,非洲人只有通過文化自救,非洲國家方能擺脫邊緣化的厄運,非洲人方可獲得新生;反之,無異於自甘墮落。芒古埃爾的可貴之處在於,他並不盲目地陶醉於對古老的非洲文明的懷舊情懷,當非洲和非洲以外的學者潛心於描述非洲淳樸而奇異的傳統文化以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時,芒古埃爾勇敢地觸及了非洲文化的缺陷並大聲疾呼,如果非洲人還不警醒,還不自覺地進行「文化自救」並藉此改變非洲人的精神面貌,就難逃脫美洲印地安人的厄運。 或許也正因為如是,在《非洲是否需要進行一次文化結構調整?》一書發表後,芒古埃爾並未受到非洲同行的責難。
誠然,文化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並非孤立、僵化之物,它也可以為人類社會物質生活的發展所豐富、所修正。而在文化變遷的過程中,商品經濟的發展將起到引擎的作用。因為,商品經濟絕非是一種單純的經濟行為,它還蘊藏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非洲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封閉性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上所形成的傳統價值觀念會逐步淡化;與此同時,自主、平等、競爭、開放、效率、秩序、創新等意識會逐步為其所認同,進而全面推動非洲社會的現代化進程。誠如馬克思所言:「那些發展著自己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換的人們,在改變自己的這個現實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和思維產物。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 我們從中國自身的變化中已經深刻地體驗到了這一點。當然也應該注意到,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傳統的變遷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歐洲從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到近代的啟蒙運動大約經歷了400年。在中國,始於「五四」的新文化運動也仍在繼續。同樣,非洲的文化變遷,鑒於其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10. 非洲的經濟特點是什麼
單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