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環境污染的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E%DB%C8%BE&z=0
『貳』 有關環境污染的圖片辯詞
開篇立論:大家好!地球環境的污染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第一、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第二、由於各方外因,發現的環境污染問題總是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改善,所以環境污染越演越烈。
公辯
問題1、我要提一個問題,請會游泳的小朋友舉手。在游泳池裡游泳的小朋友請舉手。
原來小朋友現在都是在游泳池裡游泳,天門河已不適合游泳了。而我常常聽爸爸說,他們小時候,河裡的水可干凈啦!清澈得可以看見魚兒在水中歡快的玩耍.夏天,他們就在水中游泳;請問對方同學,這樣的變化難道不能說明環境已經污染了嗎?
問題2、請坐車回家的小朋友舉手?請走路回家的小朋友舉手?
現在小朋友大多數都是坐車回家。這樣既會造成噪音污染,也會造成尾氣污染。雖然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讓我們的出行條件變得優越,但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重也是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自由辯論
事例:
一、綠洲淪為荒漠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已經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的1/4,成為全球生態的「頭號殺手」,而且每年仍以5萬至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擴展。
二、水土大量流失
每年約有600多億噸肥沃的表土流失,其中耕地土壤流失250多億噸。
三、一次性用品的產生使環境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我國年需各種快餐盒200億個以上,方便杯等一次性水具300億只,其他塑料包裝產品數十萬噸,單我國鐵路客車每年耗用白色餐盒約7億只,在我國的一些大城市的垃圾中,一次性塑料用具占垃圾總數的8%以上。這正是因為一次性用品的產生,使我們周圍的環境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四、大氣污染
每天平均有800人因吸受污染的空氣而死亡。全球約有4億輛汽車每年將大約18.3億噸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氣層。有10億多人口生活在煙塵和灰塵等顆粒物的超標環境中。
五、我國有4000萬畝農田遭遇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在15億元以上。
六、國際環境保護專家艾烈先生說:「中國差不多是世界上環境污染程度最嚴重的國家。」
七、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國內生產總值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所以環境污染難以得到有效治理。
八、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環保執法難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
總結陳詞:同學們,我們並不能夠掌握所有自然環境發展的規律,所以不能避免環境的惡化,在自然面前,我們年輕渺小。我們只有承認環境已經污染這個事實,才能選擇走一條更明智和諧的道路.
『叄』 經濟發展必然導致環境污染嗎
不是的。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零和博弈論」這種普遍認識,是存在邏輯錯誤的,兩者之間是一種「可能性」的問題,而不是一種「必然性」的問題。
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並不矛盾,發展經濟要算環境保護的大賬。因此,無論是發展鄉村工業還是開發鄉村自然資源,應該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建立完善的環境保護與發展機制。
應用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把綠水青山這個最大的自然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吸引更多的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形成完善的綠色產業鏈,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3)發展經濟造成的環境污染的圖片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
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並不矛盾,發展經濟要算環境保護的大賬。因此,無論是發展鄉村工業還是開發鄉村自然資源,應該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建立完善的環境保護與發展機制,應用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把綠水青山這個最大的自然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肆』 中國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
很多研究都證明了經濟增長不僅會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還是穩定的、長期的,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如果忽視環境污染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那麼環境污染就會吞噬經濟增長的成果,甚至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因此我國必須及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協調環境質量和經濟增長這一對矛盾,發揮環境政策的實效性。
一、我國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與之相伴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這對我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威脅。以我國的廢水排放總量來看,2000年時我國的廢水排放總量是415.2億噸,1995年僅為373億噸,5年來的增長率超過了10%。1995年我國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104.1萬噸,到2000年竟然已經達到了1995.1萬噸,增長率將近15%。對比1995年和2000年我國的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工業粉塵排放量和工業煙塵排放量,增長率達到了26.6%、70.9%和13.8%[1]。
進入21世紀之後,雖然我國大力強調環境保護工作,並採取了一定的措施,經濟增長也保持著較快的速率,但是由於長期處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具有較大的能源消耗量,我國的環境污染形勢仍然比較嚴峻。鑒於環境污染給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治理環境污染。2005年我國投入的工業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資就比2000年幾乎翻了一倍,達到了458.21元,當年的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超過了2000億元,到2007年就已超過了3000億元,幾乎每年的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都占當年GDP的1.3%左右,而且比例還在不斷增加。但是我國的經濟增長仍然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我國每年由於環境污染而帶來的損失高達GNP的8%。
自從黨和政府提出節能減排、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號召以來,我國各級政府都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積極轉變經濟增長的觀念,開始實行主動減排,這些措施都對我國環境污染的治理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2008年開始我國的環境質量出現了一定的改觀,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將近9%,盡管當前我國的廢水排放總量仍有增加,但增加幅度已經減小到了3%以下,其中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已經開始降低。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超過了80%和90%,二氧化硫排放量也降低了將近6%,其中工業粉塵排放量、煙塵排放量、工業二兩化硫排放量均有所降低。當前我國每年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在GDP中的比例已經超過了1.4%[2]。
二、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方面的研究
關於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世界各大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大多數的發展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遇到了環境污染制約經濟增長的問題。一方面要發展經濟就必須開采和利用自然資源、排放工業污染物,必然會導致一定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隨著環境的惡化和自然資源的消耗,也會對經濟的長期、持續增長造成制約。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有研究者對這二者的關系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在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環境影響進行研究時,美國環境學家Kruege和Grossma分析了環境污染和人均國民收入之間的關系,並將其繪制稱為你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根據2人的研究成果,在沒有採取環境政策干預的情況下,隨著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其環境污染水平也會逐漸提高。而當國民收入達到一個轉折點時,經濟增長又會對環境質量的改善起到促進作用,這個轉折點一般為人均4000-5000美元[3]。
三、治理環境污染推動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可行化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非常迅速,但是環境污染問題也始終困擾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黨和政府對其予以了高度的重視。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總體上仍然依靠勞動力、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的投入,控制環境污染對我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整合政策
為了達到控制環境污染的目的,應該將科技創新和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整合起來,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對環境的積極作用,這樣也可以使我國的科技進步保持環境友好的方向。我國應該在政策方面鼓勵科技創新,並對科技創新的環境後果進行評價,對於開展自主創新的企業,政府應該為其提供一定的政策優惠,推動我國經濟向內涵型發展。
(二)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
要對第二產業進行優化,主要的對策是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以及大力開展污染產業的技術改造。與此同時我國應該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揮其低污染、低消耗、高就業和高產出的優勢,進一步對我國的經濟結構進行調整。我國的中西部地區應該大力發展旅遊業、能源工業和生態農業,我國的東部地區則應該大力開展產業升級,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型產業,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前提下保持我國經濟增長的良好態勢。
四、結語
環境污染的治理問題任重道遠,我國決不能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必須正確地處理環境治理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妥善地解決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這對矛盾,走持續發展道路,創建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
『伍』 發展經濟和污染是成正比的,只要經濟發展了,環境污染也是值得的,這樣對不對
這樣的看法是不對的。
1、發展經濟,未必一定要存在有證比例的環境污染;現在的宗旨是「綠色經濟」;
2、經濟發展了,環境污染也是值得的,應該說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要統一、
『陸』 中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各種影響有哪些舉例
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影響有很多:首先自然環境方面,一是以自然資源的消耗為代價帶來的經濟增長;另一個是在發展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如國內的多個資源型城市環境的破壞跟當地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如山西的煤礦、大慶油田、鄂爾多斯的破產,暴富經濟等如神木縣危機都屬非健康不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受諸多因素導向,以致國民價值觀以GDP增長論成敗,是經濟發展對人文環境最大的破壞,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一味追求財富、忽視道德危機、冷漠社會。如在中國無健康安全食品等很多都是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可以說利大於弊;很多發展思路都是不可持續發展的短視行為。
『柒』 求一些關於戰爭和環境污染給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圖片
http://env.people.com.cn/GB/8220/75134/78053/5367159.html (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出爐 86%公眾...)
http://www.jcnews.com.cn/Html/guojinzixun/2007-4/7/091247434_2.html (世界衛生日:構建安全未來--太行日...)
http://www.gz33zx.com/webschool/teachers/7/baojian.htm (為了保持健康)
http://www.hot88.cn/live/dwell/science/list_605_62.htm (生活網路知識-生活網路知識-熱播網...)
http://www.ls3x.cn/hljzc/ShowArticle.asp?ArticleID=90 (白色污染的危害與治理)
『捌』 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也是經濟系統運行的基礎,是經濟發展必要的前提條件。生態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長期的生產和生活等社會經濟行為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而反作用於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的不良影響,其實質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調。環境作為經濟發展所必須的一種資源,其具有資源的特性——稀缺性。自然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環境效益具有公共性,其收益分為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或正的外部效應和負的外部效應。判斷環境對經濟發展是外部經濟還是外部不經濟的標準是社會成本與私人成本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