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都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同時要求,要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要推進公平準入,改善融資條件,破除體制障礙,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要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要放寬市場准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2009年和2010年,國務院先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12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又制定了44個民間投資36條實施細則,基本消除了民間投資在市場准入方面的政策障礙。但是民間投資「玻璃門」、「彈簧門」現象仍未根本消除,同時一些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增長方式和管理粗放,結構不合理,創新能力弱、人才缺乏,企業誠信度較低,惡性競爭嚴重。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還是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深化改革,落實政策,加大幫扶和政策落實力度。
今後要著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按照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進一步更新觀念,加強協調配合,選擇重點,把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對已出台的實施細則及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有針對性地進行細化、實化,增強可操作性。二是進一步深化鐵路、電信、金融等行業的管理體制改革,為民間資本投資這些領域創造更加有利條件。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進入壟斷行業的競爭業務領域。避免國企利用政策資源優勢強勢擴張而對民企的「擠出」,通過存量調整和環節拆分為民企騰出發展空間。在石油、電信、電力、鐵路等市場集中度過高的行業,探索培育省級控股國企,由民資對省級國企參股或聯營。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領域。加強反壟斷法的執法力度,防範壟斷國企限制競爭或不正當競爭行為,切實保障新進入弱勢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三是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建立健全服務體系,營造有利於非公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機制和體系。完善商業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給予貼息支持或風險補償的方法。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宜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簡化貸款審批程序,制定合理的中小企業信貸比重。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到境內外上市,完善創業板市場建設。完善創業投資機制,支持和規范中小企業投資公司的設立和發展。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完善信用擔保機構的行業准入、風險控制和補償機制,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和再擔保機構。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完善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信息徵集和評價體系,及失信懲罰機制,完善中小企業信用系統和信用檔案資料庫。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行業自律和服務功能,積極開展企業管理咨詢等技術服務活動。加快培養一批具有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經營管理水平的企業家隊伍。四是要切實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轉變發展方式和產業升級上取得進展。加快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走上節約資源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技術先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著力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立足結構優化升級,實現新發展。重點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兼並重組和技術創新等加大工作力度。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以產學研相結合為支持體系,以聯合創新為特點,引導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為重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五是著力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產權制度,全面提高企業管理的科學性,提高企業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發展的能力,切實轉變粗放的管理。正確處理黨、政、企關系。更加註重企業民主管理建設。六是加強信息平台建設。及時發布產業政策、發展規劃、行業動態等相關信息,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圍繞信用擔保、投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管理咨詢、市場開拓、國際合作等領域培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綜合服務組織和專業服務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作用,引導各類服務機構轉變觀念,改進服務作風,提高為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服務的質量。
Ⅱ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不談體制,只談經濟的話:
1.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通過銀企對接活動增加銀行業與專非公經濟主體的接觸,促屬成貸款意向合成。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非公經濟的關注,能從海量貸款主體中遴選出高科技、低能耗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放寬貸款准入門檻。對於一般中小企業,可以建立培育機制,增加了解程度,便於今後開展業務。
2.加快非信貸融資進程。大力發展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短期融資券等非信貸融資工具,用市場的資金解決市場的問題,利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平衡各種經濟主體。利用區域集優模式,建立政府+擔保+銀行+企業的模式,降低投資風險。
3.適當放鬆監管指標容忍度。對於有發展潛力的中小非公企業,要放寬銀行的監管指標
Ⅲ 我縣應如何加快非公經濟發展
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加快非公經濟發展
l、各級黨委、政府要站在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縣調整所有制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我縣非公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2、今後一段時期,我縣發展非公經濟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放心、放膽、放手、放寬、放活」的方針,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領域,完善機制,優化環境,提高素質,抓住機遇,集中力量,全面推進非公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力爭到2005年末,非公經濟增加值佔全縣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百分之五十以上。
3、鄉(鎮)人民政府及縣直各部門,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消除一切妨礙非公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管理體制、政策法規和不符合發展要求的做法,在市場准入、產業政策、投資方向、法律咨詢、社會保險、安全生產、質量保證、環境保護、勞動人事等方面依法管理,提高優質服務,公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努力營造非公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在法律上有保障,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與國有和集體企業平等競爭、共同發展的良好環境,開創我縣非公經濟突破性發展的新局面。
放寬市場准入和投資領域
4、依法進行審批。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外,任何部門對非公企業的設立不得實行前置審批。部門規章和行業管理規定不得作為前置審批條件,要公開辦事程序,減少審批環節,提高服務效率。
5、降低設立成本。降低公司制企業注冊資本金限額,資本金不能一次到位的,可分期注入,首期注入資本金可放寬到注冊資本金的10%,允許人力資本、智力成果等無形資產經有資質的中介部門計價入股;清理注冊登記收費項目,除工本費和法定收費外,一律不得收取其他費用。
6、統一行業准入。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外的行業、領域及商品,均允許各類民間資本經營,鼓勵非公企業投資教育、醫療、衛生、體育等行業;參與山區、農業產業化等綜合性開發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以及市政工程建設的投資經營;凡對外開放的行業,投資領域均對非公企業開放;對非公企業利用自有資金和貸款投資建設的一般基建項目,不再進行投資審批;超出限額的,實行備案制。
7、放寬進出口經營資質。達到國家規定標准和注冊資本金在50萬元以上人民幣的非公企業,即可申請和辦理自營進出口權,並在對外經貿業務及出口退稅、配額分配、外經貿發展促進資金的使用、出國考察和商務活動、出口退稅帳戶質押融資等方面,享受與國有企業同等的待遇。
實行稅費優惠鼓勵政策
8、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的增值稅起征點:銷售貨物的由原規定月銷售額2000元提高到5000元;銷售應稅勞務的由原規定月銷售額800元提高到3000元;按次納稅的由原每次(日)80元提高到每次(日)200元。提高個體工商業戶和其他個人的營業稅起征點:按期納稅的,由月營業額800元提高到1200元;按次納稅的,由每次營業額50元提高到100元。新辦企業、確定為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和兼並收購國有、集體企業的非公企業,自新企業生產經營之日起,免徵企業所得稅3年,免稅期滿後至2010年期間,減按稅率15%徵收企業所得稅。外省、市、縣來我縣投資企業凡符合注冊資本金中省外投資佔51%以上或省外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條件的,享受我省許可權范圍內給與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政策。為非公經濟貸款提供擔保的擔保機構,擔保收費低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50%、擔保業務收入超過企業總收入50%的,自營業之日起,免徵企業所得稅3年,免稅期滿後至2010年,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和對社會公益性事業的捐款,允許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9、實行收費優惠政策。非公企業可享受國家和省的國有、集體企業收費優惠政策,兼並和收購國有、集體企業的,享受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各項收費優惠政策。非公企業有償開發國有、集體未利用土地,從事林業、種植、養殖業及其輔助設施建設的,從簽訂出讓、承包、租賃合同之日起,返還頭5年土地出讓金、承包金或租金。農用地轉用、土地徵用涉及的費用應依法測算。對非公有制企業兼並、收購國有、集體企業的,享受省國有企業改革中土地資產處置的優惠政策。新辦市場自開業之日起,1年內免收各種行政事業性費用,凡進入新辦市場的經營者2年內免收各種行政事業性費用。
10、實行稅收由財政補助和獎勵政策。所有非公企業繳納的地方稅收5萬元以上的,比上年增長部分由財政返還30%。凡在我縣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非公企業,從企業開始經營的年度起,經批准3年內繳納的營業稅、增值稅地方分享部分和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由同級財政扣除體制上解部分後補助給企業。非公企業投資新辦確認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從開始經營起3年內所繳納增值稅中的地方分享部分和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由同級財政扣除體制上解部分後補助給企業。非公企業從事荒山開發、易地扶貧的,3年內經批准免徵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除荒山開發、易地扶貧外,利用非耕地辦的農業開發項目,從有收入的年度起3年內,所繳納的農業特產稅由同級財政扣除體制上解部分後補助給企業。對非公企業當年吸納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超過本企業從業人員總數30%,並簽訂2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批准,可在3年內將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由同級財政扣除體制上解部分後返回給企業。凡開發生產有利於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企業,享受國家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11、補充專項扶持資金。從2003年起3年內,縣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資金,補充我縣非公經濟專項扶持資金;各鄉(鎮)財政也要逐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扶持發展資金,並列入預算,主要用於建立非公經濟信用擔保體系。
12、積極支持信用擔保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盡快建立起我縣非公經濟或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基本框架。在我縣注冊的擔保公司資本金達到500萬元的,即可登記注冊。要支持社會團體、行業協會、自然人等牽頭出資組建多元化、多層次、不同類型的擔保機構。企業貸款中涉及的資產抵押和產權登記收費,一律按下限收取。金融機構要加大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誠實守信企業等非公經濟的借貸支持力度。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用於扶持非公經濟的發展。
保障企業發展用地
13、滿足用地需求。非公企業用地要統一納入當地土地開發和年度用地計劃,要滿足企業在新建、改造和擴建中的合理用地需求。其土地使用的審批程序、稅費繳納要與國有、集體企業一視同仁。
14、降低用地成本。對需以出讓等有償方式提供用地的,屬房地產開發等經營性用地應通過招標、拍賣和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屬國家和省鼓勵的投資項目,在出讓金等方面給予優惠,即200萬元以下的投資項目,出讓金扣除征地成本費給予優惠50%;200—500萬元的投資項目,出讓金扣除征地成本費給予優惠75%;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只收取征地成本費;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所需土地費用由縣政府承擔。凡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劃撥供地目錄》(國土資發[2001]9號)的城市基礎設施、科技、教育、文化、衛生設施等社會公益性項目及國家和省鼓勵投資的生產項目用地,可按劃撥方式提供。對有償獲得土地使用權的非公企業,土地出讓金中的政府收益部分,可採取兩種方式支付:一是掛帳付息;二是分期付款,即辦證時支付10%,其餘在5年內付清。對原集體企業、鄉鎮企業改制為非公有制企業的,只要土地用途不發生改變或土地使用權不發生轉讓、出租、抵押等行為的,可維持原有的用地方式,改制時不辦理土地徵用和轉用手續。改制後土地用途改為經營性用地的或土地使用權發生轉讓、出租、抵押等行為的,應依法辦理土地徵用、出讓等有關手續。對非公有制企業租用的集體建設用地,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經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可辦理有關手續。
15、簡化用地審批。對非公企業提交的用地申請和土地使用權處置方案,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在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符合條件的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或上報手續;獲得土地使用權、申請辦理登記手續的,在30天內完成登記發證工作。
保護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16、規范經營行為。非公企業要切實加強管理,努力提高企業素質,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自覺遵守市場規則;安全生產,誠信經營,依法納稅。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大市場經濟秩序整治力度,堅決取締無證照經營,打擊制假售假、坑蒙拐騙、逃稅騙稅等違法違章和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保護合法經營,維護公平競爭。
17、改善法治環境。根據公平、公正原則,進一步制定和完善保護非公企業合法權益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對非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堅持以教育為主,盡量用經濟和行政手段解決。公安機關要加強對非公企業生產經營場所的社會治安管理;政法部門要嚴厲打擊危害非公企業生產經營秩序、侵犯非公企業家合法財產和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涉及金額大、影響惡劣的案件實行掛牌督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積極公正地受理涉及非公企業的案件,維護司法公正。
18、實行掛牌保護。努力為非公企業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在我縣投資100萬元以上或年納稅額在10萬元以上的非公企業和列入省、市的重點非公企業,由縣監察部門實行掛牌保護。行政部門和執法部門對非公企業的檢查必須經同級監察部門同意後進行。
19、加強執法監督。要把服務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作為政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法律支持。政法機關對非公企業法定代表人需採取強制措施或對非公企業、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財產進行扣壓或查封,若涉及年納稅額在10萬元以上的非公企業和縣確定的重點非公企業,必須報縣委政法委協調同意後執行;其他行政部門對非公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經營權及財產進行扣壓或查封,必須報送縣監察部門同意後執行。
堅決整治「四亂」行為
20、強化監管。調整充實縣治理整頓「四亂」和投訴工作機構,負責全縣治理整頓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工作的指導、督促、協調。縣鄉兩級各有關部門每半年必須開展自查自糾,並向同級黨委、政府書面報告。
21、規范收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全縣涉及非公經濟的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凡省以下制定的收費項目一律取消,統一收費項目、收費標准,並向社會公布,不在公布范圍內的收費項目,任何部門不得收取;對必須的收費項目,一律按下限收取,嚴格執行收費登記卡制度。
22、減少檢查。嚴禁對非公企業進行重復檢查,同一部門對同一企業的同一項目例行檢查,原則上一年不能超過一次,檢查必須持有縣以上部門領導簽署的檢查文件或證件。
23、嚴管罰款。各級政府不得對所屬部門、上級單位不得對下級下達罰款指標。各行政執法部門依法對個體工商戶和非公企業罰款時,必須開具由國家或省級財政統一印製的票據。所有罰款,一律實行「部門開票、銀行收款」制度,統一上繳財政,不得對行政執法部門實行提留、分成、返還或獎勵。
24、杜絕攤派。嚴禁任何職能部門和個人利用職權強行安排非公企業接待或報銷不應由經營者開支的費用;嚴禁強行向非公企業推銷商品、定點購買物品、訂購報刊雜志和強制非公企業開展達標、評比、競賽活動;嚴禁強制非公企業參加學術研討會和收費性質的業務培訓班;嚴禁強行向非公企業拉贊助、拉廣告;嚴禁搞搭車收費。
25、追究過錯。實行治理「四亂」部門領導責任制,各部門主要領導對本部門發生的「四亂」行為負主要責任。對有令不行,違反本《意見》的執法人員,一經查實,要調離原崗位,性質嚴重的給予除名;凡出現3次以上違規行為的部門,主要領導必須向黨委和政府作出檢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性質嚴重的,給予部門領導降職或撤職處分。
26、加強社會監督。實行社會評議部門行風制度,各級人大、政協要把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行政執法部門的執法行為納入對部門行風評議和領導幹部述職評議內容。設立「四亂」治理整頓辦公室,每年組織非公企業對政府職能部門的履職行為進行民主公開評議,評議結果向社會公布,對滿意率低的部門主要領導要進行調整。
強化政府服務職能
27、健全社會保障。加快把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的覆蓋面擴大到非公經濟,保證其從業人員享受國家統一的社會保障待遇,確保員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從國有、城鎮集體企業中退出,從事個體經營、創辦非公企業或到個體工商戶和非公企業就業的人員,按規定交納社會保險費後,交費年限可連續計算,檔案由勞動、人事部門或中介組織託管。
28、提供綜合服務。外來非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者子女入托、入園和接受義務教育,憑營業執照給予享受本地居民的同等待遇,其收費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擅自或變相提高收費標准。入幼兒園的,由家長選擇入園;入小學、初中的,憑營業執照由縣教育局統籌安排,在投資所在地(居住地)全日制公辦中小學就讀。需要選擇學校的,收取擇校費。對擇校費實行優惠,非公企業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年納稅額在10萬元以上的,免收擇校費;投資額在25萬元以上,年納稅額在5萬元以上的半價收取擇校費(教育部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稅務部門出具的證明為准)。申請入學的程序:外來非公企業經營者子女確需在投資所在地(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由家長持相關有效證明(營業執照、原戶籍所在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轉學意見),向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入學申請,手續完備即可安排就讀並建立臨時學籍。己取得我縣常住戶口的,其子女就讀普通高中的,如原就讀學校同意,可向教育局申請辦理有關成績核轉手續,經同意可在我縣就讀普通高中,並取得高中學籍;戶籍不在我縣的非公企業經營者子女,需在我縣就讀普通高中的,經同意可借讀,收取借讀費,高考按當年的招生政策辦理。戶籍管理按思署發[2002]31號文件辦理。
29、建立縣鄉有關領導掛鉤聯系私營企業制度,為私營企業排憂解難。建立非公經濟發展目標責任制,對縣鄉年度非公經濟發展實行目標考核,並作為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內容之一,對促進非公經濟發展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Ⅳ 促進非公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簡單 ,物美價廉,誠信公平公道
Ⅳ 促進非公經濟或中小微型企業發展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金融如果不能夠服務於產業,這樣的金融就是曇花一現,危害企業和社會。銀行貸款很難發專放給中小屬企業,因為中小企業資信狀況差,財務制度不健全,抗風險能力也弱,銀行為了減少呆賬壞賬,往往惜貸,懼貸,即使放貸也是成本高昂。所以,供應鏈金融已經成為各個產業尋求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管理變革的研究對象。但是這一趨勢的背後有很多值得警惕和關注的問題,特使是在實踐中出現很多「偽供應鏈金融」現象,或者說是打著互聯網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的旗號,干著套利套匯的事情。好的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難找,雲圖@供應鏈金融%算是不錯的。關注「雲圖金融」每天獲取供應鏈金融干貨。
Ⅵ 政府在加快非公經濟發展政策導向應關注哪些方面
目前,我國95%以上的中小企業是非公有制經濟,95%以上的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互為主體。2009年,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實施,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在全球經濟復甦過程緩慢曲折,國內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的情況下,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2010年,要全面落實國家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第一,全面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為重點,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抓緊研究制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法,加快修訂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制定中小企業發展規劃。繼續清理不利於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擴大市場准入范圍,降低准入門檻,進一步營造公開、公平的市場環境。抓緊出台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意見。第二,加大財稅等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擴大中央預算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開拓市場、擴大就業以及改善對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加快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提高采購中小企業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比例。落實和完善對中小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要把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全面清理和整頓涉及中小企業的收費,嚴格執行收費項目公示制度,進一步規范執收行為,凡未按規定許可權和程序批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政府性基金項目,均一律取消,進一步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嚴肅查處對中小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各種侵權行為,切實保護中小企業及其職工的合法權益。第三,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全面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重點完善小企業金融服務,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體制機制,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和貸款抵押方式,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擴大對小企業的貸款規模和比重。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融資租賃企業,穩步擴大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積極推進區域性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試點,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綜合運用資本注入、風險補償和獎勵補助等多種方式,提高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能力。改進對擔保機構抵押登記服務,推進銀保平等互利合作。推動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徵集機制和評價體系。第四,大力推進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支持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聯合和資源整合,提高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擴大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規模,支持中小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進行技術改造。按照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要求,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綜合運用金融、環保、土地、產業政策等手段,推進中小企業節能減耗、減排治污,實現節約生產和清潔生產。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的發展路子,與大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協作配套關系。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用地集約、生態環保、資源共享的原則,引導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加強東中西部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實現產業有序轉移。大力發展軟體、物流、服務外包、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擴大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和規模,支持中華老字型大小等民間特色工藝、傳統商貿服務業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第五,健全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規劃指導,健全投入機制,形成層次合理、分工明確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方向,建立和完善財政分級補助機制,引導和支持各類中介服務機構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能力,開展信息、培訓、技術、創業、投融資、質量檢驗、企業管理等服務。通過引導社會投資、財政資金支持等多種形式,重點支持帶動能力強、具有共性服務功能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統計監測制度,加強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監測和分析。第六,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加強管理。廣泛開展管理咨詢等活動,引導中小企業加強基礎管理,健全經營機制,完善治理結構,推進管理創新。積極引導各類中小企業採用先進管理方法和技術,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繼續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完善中小企業信息服務網路,提高中小企業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保障員工安全健康,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繼續實施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提高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素質。
Ⅶ 如何推動非公經濟發展
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認為,隨著國有經濟布局調整的推進、隨著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隨著財政體制向公共財政體系的轉軌、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將更加重要,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融合的成分,並將在以後相當長時期內發揮一些特殊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將是國民經濟發展強勁穩定的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經濟的平均增長率遠遠超過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增長率,對二十多年來的經濟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後我國經濟相對困難的幾年裡,非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是明顯的。由於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將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非公有制經濟將會成為國民經濟強勁穩定的發展動力。
非公有制經濟將是創造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將是各級政府的一個較為長期和艱巨的任務。在過去幾年裡,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就業人數持續減少,而正是非公有制經濟每年創造了數百萬的就業機會,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業人員,也吸收了從國有企業分流出來的人員。以後,非公有制經濟仍將會是創造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
非公有制經濟將會是越來越重要的稅源。盡管國有經濟目前在整體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稅收來源,但非公有制經濟直接和間接創造的稅收將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特別是在增量上會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
非公經濟將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直接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我們盡管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非公有制經濟將是平等競爭、厲行法治等基本規則的直接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
Ⅷ 肥東縣人民政府的一改進三服務
各鄉、鎮黨委,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相關規定,打造服務型的基層黨組織,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開展「一改進三服務」(改進工作作風服務群眾、改進工作作風服務基層、改進工作作風服務企業)活動。現將《關於開展「一改進三服務」活動的若干規定》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省委、省政府「三十條規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十項規定」,結合即將開展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把各級部署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各地各部門要主動按照「改」的要求,提升服務意識,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落實措施,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以及抓落實的長效機制,做到在改進工作作風中提升服務水平,在深化服務中增強宗旨意識,在狠抓落實中提高工作效能。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要適時開展督查;縣紀檢監察部門要把監督執行中央和省市縣規定作為改進作風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及時制定督查問責辦法,確保各項規定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改進工作作風服務群眾
1、扎實開展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的要求,根據上級部署安排,認真謀劃開展好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努力幫助群眾解決困難,使幹部在活動開展中得到鍛煉、讓群眾從活動開展中得到實惠。
2、持續抓好「1+1結親」工作。認真落實《關於建立黨員和群眾「1+1結親」工作的實施辦法》(東發〔2012〕4號),以持續開展「1+1結親」為抓手,形成聯系群眾長效機制。嚴格按照「五個一」的工作要求,把黨員群眾「1+1結親」工作開展情況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內容,作為各項評先評優重要依據。加強輿論引導,注重成果運用,把幹部結親工作落實情況包括《結親工作記錄簿》記錄情況,作為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考核考察必查材料。
3、探索建立「兩代表一委員」民意收集反饋機制。在縣委組織部設立「黨代表聯絡工作辦公室」,在縣人大、縣政協相關內設機構分別增設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聯絡處,注重發揮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地位特殊、聯系廣泛的優勢,暢通反映社情民意的「綠色通道」,掌握和了解「兩代表一委員」所代表的選區和聯系界別廣大群眾的意見、想法。每季度召開一次「兩代表一委員」社情民意座談會,由縣委專職副書記擔任召集人,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相關負責同志和縣委組織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聽取「兩代表一委員」意見和建議,整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報送縣委、縣政府,並督促相關單位抓好解決落實。
4、擴大社情民意徵集渠道。進一步發揮「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中國·肥東」門戶網站民意徵集欄目作用,公開縣委書記、縣長電子郵箱。對群眾留言和反映事項,由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目標辦跟蹤督辦,並及時反饋結果。進一步發揮政風行風監督員作用,從離退休幹部、黨外人士、社會進步人士及企業、群團組織中選聘一批政風行風及社情民意監督員,由縣委、縣政府發放聘書。監督員定期深入各地尤其是具有行政執法和公共管理職能的單位,聽取、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促進部門及公務人員轉變職能、依法行政、規范服務。
5、整合扶貧濟困各類資源。成立由縣委專職副書記任組長的扶貧濟困工作領導組,在縣民政局設立領導組辦公室,將分散在組織、民政、工會、婦聯、團縣委、殘聯、工商聯等單位的扶貧濟困資金及社會愛心人士捐助資金進行整合,由領導組辦公室統籌協調,分類施策,及時救助。使用時由領導組公開評議、專人審批,避免出現多頭管理、資源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等現象,杜絕人情救助、重復救助、隨意救助,將扶貧濟困資源及時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分配給最困難的群眾,體現社會公平正義,贏得廣大群眾擁護。
6、全面加強村級為民服務代理室建設。健全完善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體系,嚴格實行首接、首問負責制並承諾限時辦結,依法依規代理群眾信訪事項和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積極拓展為民服務范圍,結合美好鄉村「11+4」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求,增加郵政、金融、農資等服務項目。探索建立「為民服務村企一體」工作機制,通過增加服務內容,提高村幹部薪酬和養老保險標准,為村級組織服務群眾注入新的活力。
7、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按照「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准則,健全志願者注冊和管理機制,加強志願者隊伍建設,組建社區志願者服務隊。堅持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便民化、有形化、陣地化、常態化,積極組織開展義務勞動、助學助困、公共服務等貼近民生的志願服務活動,鼓勵志願者服務隊成員以「一助一」、「多助一」形式,結對幫扶特困孤寡老人、病人及殘疾人和特困學生,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困難,弘揚社會公德,體現人文關懷。
8、充分發揮道德模範和肥東好人示範引領作用。積極開展「鄉鎮道德模範」、「村級道德模範」和肥東好人評選活動,大力弘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精神,引導廣大群眾「學模範、講道德、做好人」。加強對典型事跡和好人好事的宣傳報道,定期走訪慰問生活困難的道德模範和肥東好人,建立健全「好人有好報」機制,努力營造「學身邊模範、樹道德新風」良好風氣。
二、改進工作作風服務基層
9、切實加強調查研究。縣委常委會每年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性和重點問題,在上、下半年各開展1次以上的集體調研。縣級負責同志每年至少確定1個重點課題開展調研。縣四大班子負責同志每年下基層調研時間不少於90天、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年下基層調研時間不少於120天。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每年撰寫1—2篇調研報告,其他縣級負責同志、鄉鎮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年向縣委提交1篇以上調研報告。
10、嚴格執行走訪制度。進一步深化「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縣四大班子負責同志每年蹲點鄉鎮、村(居、社區)不少於12天,每次蹲點走訪5戶以上企業或農家等。嚴格走訪紀律,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隨行人員限定3人以下,其他縣級負責同志隨行人員限定2人以下,車輛不超過1台;陪同人員僅限相關鄉鎮、開發園區和村(居、社區)與解決具體問題有關的同志,人數不超過2人。不得以日常工作檢查、現場辦公、項目調度等代替走訪。縣級負責同志走訪一般不安排新聞報道。縣直單位要採取多種形式,組織幹部深入基層、走進鄉村。
11、不斷提高縣級負責同志和縣直單位聯系鄉鎮工作實效。堅持和完善縣級負責同志和縣直單位聯系鄉鎮工作制度。根據縣委、縣政府對全縣工作的決策部署,縣級負責同志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結合調研、走訪活動,每月深入聯系點1-2次,出席和列席聯系點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等重要會議,向基層宣講中央和省市縣的各項政策,幫基層結合實際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規劃和舉措,為基層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把基層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在全縣進行總結和推廣。探索建立縣級負責同志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與聯系鄉鎮責任捆綁機制,鄉鎮每年年終向縣委、縣政府報送聯系縣級負責同志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幫助解決問題具體內容的總結報告(分別報至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目標辦)。結合鄉鎮年度目標管理考核結果,給予聯系縣級負責同志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相應獎懲。
12、持續推進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縣直機關單位黨組織結對聯系一個村級黨組織,每年開展共上黨課、共同座談、共同培訓、共創先進活動3次以上。共建單位整合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優勢和農村資源條件,每年確定1-2個項目,多途徑幫助結對村增強「造血」功能;幫助結對村黨組織加強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推動城鄉黨組織活動場所雙向開放。深化「80後」駐村黨建指導員作用,組織開展扶貧、扶困、扶技活動,每年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活動不少於2次;每年為結對村辦1-2件實事、好事。
13、嚴格落實包案息訪和帶案下訪制度。健全信訪聯席會議和領導幹部接訪約訪、帶案下訪以及包案包點等制度。縣四大班子負責同志要經常聽取聯系鄉鎮、開發園區、村(居、社區)信訪案件化解情況的匯報,認真解決在調研、走訪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堅持開展「周六大接訪」活動。縣四大班子負責同志按照分管、分工工作責任包保信訪案件,深入實地,幫助協調解決重點信訪案件。
14、全面提升機關行政服務水平。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市縣關於精簡文件簡報的規定,優化提升電子政務平台功能,除密件外,各類文件、簡報、信息原則上通過政務平台傳送,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切實減少會議數量,每月第一個完整周為「無會周」。嚴格控制會議活動規模,改進形式,提高實效。部門召開的全縣性會議,不安排鄉鎮、開發園區主要負責人參加;嚴格控制部門到基層召開全縣性會議。精簡和規范各類檢查評比考核表彰活動。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支出,調研、走訪或會議活動不安排就餐或者僅安排工作簡餐。嚴格執行省紀委「十條禁令」和「禁酒令」。
15、繼續開展民主考評活動。進一步完善考評方案,擴大考評范圍,逐步實現全覆蓋。強化日常檢查,增加暗訪頻次,進一步加大治庸治懶治散治奢力度,以服務基層項目是否落實、服務是否到位、效果是否明顯、基層是否滿意等為主要內容,不斷創新載體,豐富測評形式。加強考評結果運用,嚴格落實有關獎懲規定。
16、以重基層、憑實績為導向抓好乾部隊伍建設。繼續面向基層做好科級領導崗位公選和縣直機關工作人員遴選工作。完善鄉鎮和縣直單位雙向交流機制,將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優秀幹部交流到縣直單位工作,選拔縣直單位優秀年輕幹部到鄉鎮掛職、任職。注重培養、選拔鄉村優秀年輕幹部。結合全省選派幹部工作,每兩年下派一批優秀年輕幹部任村級黨組織第一書記。試點推行村級黨組織書記職業化管理。
三、改進工作作風服務企業
17、堅持和完善包聯企業(項目)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縣四大班子負責同志與商會、協會及非公企業負責人聯系制度,每年召開一次非公經濟發展座談會。以縣四大班子負責同志和重點鄉鎮、開發園區、縣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主體,以全縣所有企業(項目)為對象,以規上企業和重大項目為重點,實行包聯企業制。建立「1+X+1」包聯機制,即1名縣四大班子負責同志+縣直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企業項目所在地鄉鎮(開發園區)主要負責人「點對點」包聯1個企業(項目)。重點做到包聯「4個50戶」,即包聯50戶規上工業企業、50戶商貿物流企業、50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個簽約或在建項目。負責包聯的縣四大班子負責同志每年至少深入包聯企業(項目)6次,鄉鎮、開發園區、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每月至少深入包聯企業(項目)1次,並保持與企業主要負責人的經常性聯系。包聯的主要任務是服務企業生產、服務項目建設、幫助解決問題,不得干預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不得增加企業負擔。縣經委負責牽頭擬定具體包聯名單,建立包聯考評獎懲機制,獎懲結果在全縣三級幹部會議或相關專題會議上通報。
18、建立完善「工商聯直通車」機制。充分發揮工商聯的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建立工商聯專報制度,及時收集整理非公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和共性問題、工商聯系統的重要調研成果、非公經濟人士的重大情況反映和合理建議,形成快速高效的工商聯遴選反映、領導批示、部門辦理、督查反饋工作機制,促進相關問題的解決,不斷優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
19、扎實推進行政服務中心服務方式改革。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找准摸清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單位在服務企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加以解決,確保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進一步明確服務項目、明晰窗口辦理許可權,嚴格落實「首席代表制」、「AB崗制」等行之有效的服務措施,最大限度提高即辦率,杜絕「兩頭」辦件,實行一次性辦結。建立窗口單位主要負責人「坐班制」,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周確保一天在窗口領銜值班。探索在肥東經濟開發區、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設立行政服務分中心,負責項目的歸集和代理,做到服務窗口前移。
20、完善涉企公共政策發布平台。由縣經委牽頭,在「中國·肥東」門戶網站開通「涉企公共政策網上發布台」,組建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縣直涉企服務單位主要科室負責人「政企互動QQ群」。縣直涉企服務單位要確定專人,及時搜集整理國家和省市縣及上級業務部門最新出台的涉企公共政策,及時發送到「涉企公共政策網上發布台」和「政企互動QQ群」。對企業在網上提出的政策咨詢類問題,要及時回復。同時,縣直涉企服務單位還要通過舉辦政策解讀會、入企宣傳、群發手機簡訊等形式,把國家和省市縣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最新政策送進企業,指導企業掌握和用好用活相關政策。
21、加強對企業的金融服務。將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注冊資金從5000萬元增資至1億元,探索實行城鄉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努力緩解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和城鄉創業者融資難。鼓勵金融企業增設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支持肥東農村合作銀行改制為商業銀行。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大型銀企對接活動,加強政銀企互動。進一步修改完善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辦法,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產品創新,擴大縣內放貸,為縣內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22、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縣工商聯等相關部門配合,研究制定企業人才引進培育的專項政策,力求政策有創新、有突破,務實管用。建立企業人才信息庫,全面掌握企業現有人才狀況。嚴格拔尖人才的選拔程序,把好拔尖人才的入口關,評選拔尖人才要進一步向企業傾斜,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幹不少於縣拔尖人才總量的50%。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加強對現有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每年有重點地選送一批企業經營管理者到高等院校深造,到省內外學習、考察、培訓,到大型國企、上級涉企服務部門進行掛職鍛煉、跟班學習。設立企業技改、科研創新專項資金,支持企業轉型升級。
23、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問題。制定出台企業用工財政補貼政策。對高等學校和中職學校組織當年畢業生在縣內企業就業達到一定比例,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審核確認,由縣財政給予一次性補貼;對職業中介機構介紹技能型人才和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高校畢業生在縣內企業就業,簽訂6個月以上用工證明或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一定職業介紹補貼。勞動者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給予一定培訓補貼;企業新錄用人員並與其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進行上崗前技能培訓的,給予一定補貼;企業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職工培訓後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給予相應補貼。
24、建立企業疑難問題集中會商辦結機制。由縣委專職副書記牽頭,縣直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通過深入企業調研、召開企業或項目負責人座談會、網路平台徵集等形式,廣泛收集整理企業在開工、建設、發展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及久拖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每季度進行一次會商,對企業反映集中的共性問題,整理報送縣委、縣政府研究處理辦法,對個性問題督促相關責任單位限期解決,切實幫助企業掃清發展中存在的各種障礙。
25、建立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落實督辦機制。縣招商局要加強對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多渠道收集整理兌現落實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收集整理的情況,根據工作需要,由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牽頭,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參與,縣招商局具體承辦,會同縣直有關部門,對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招商合同約定條款進行逐項對照檢查,形成處理意見,報縣委、縣政府研究,並督促相關責任單位逐項落實,維護政府信譽,增強政府公信力。(牽頭責任單位:縣招商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國稅局、縣地稅局、縣規劃局、縣國土資源局、縣房產局、縣人防辦等縣直有關單位,各鄉鎮、開發園區)
26、完善幫扶企業的政策體系。嚴格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意見》和《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根據宏觀經濟環境變化情況,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年度性幫扶企業具體辦法。縣直相關單位、公共服務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部門職責,研究制定行政審批、財稅金融、技術創新、項目建設、人力資源、開拓市場、糾風治亂、水電氣公共服務及企業職工子女入學等具體措施。(牽頭責任單位:縣政府辦公室;責任單位:縣直相關單位,公共服務單位)
27、嚴格規范涉企檢查行為。建立涉企檢查報告審批登記制度和涉重點企業檢查網上備案制度。禁止無審核收費、罰款,禁止粗暴執法,禁止選擇性執法。(牽頭責任單位:縣紀委監察局;責任單位:縣糾風辦,縣直各行政執法單位)
28、建立企業投訴舉報快查快處機制。由縣紀委監察局牽頭,縣糾風辦具體落實,開通企業投訴熱線電話、在線網路投訴平台,並做到每月一次電話訪問、兩月一次深入企業、半年一次問卷調查、一年一次集中座談,對涉企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在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庸懶散、推諉扯皮、失職瀆職的人和事,依據《肥東縣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問責辦法》,嚴肅查處、嚴格問責。
Ⅸ 2012年11月2日,浙江省委召開非公有制經濟座談會,浙江正原電氣股份公司創始人尤曉輝說到:從黨的十六大
小題:D 小題2:D 小題3:C 小題4:C 與非公經濟發展座談會安排意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