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發展的三個層次的含義是什麼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三個轉變"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三個轉變」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黨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在產業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在要素投入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增長主要是指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它以產出量的增加作為衡量尺度,而發展較之增長具有更廣泛的含義,既包括產出擴大,也包括分配結構的改善、社會的變遷、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選擇范圍的擴大和公平機會的增加。經濟增長強調財富「量」的增加,而經濟發展強調經濟「質」的提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包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即從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和消耗來實現經濟增長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為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的集約型增長方式,而且包括結構、質量、效益、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轉變。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發展初期技術水平低,主要依靠資源投入來提高產量。當工業化進入一定階段、經濟總量達到一定規模、明顯受到資源供給約束時,就必然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化日益面臨規模擴張與資源、環境、技術、人才和體制等方面的約束,面臨「三農」問題和西部發展問題等難題,迫切需要轉變傳統的增長模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符合世界性經濟增長方式變革的一般規律,更關繫到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確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的方針以來,我國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總體上還沒有轉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有效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必須長期堅持的重大戰略方針。
2. 經濟發展 含義
經濟發展的含義
2001年09月03日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
人人都希望發展,每個國家都在為發展而奮斗。但什麼是發展?存在著眾說紛紜的解釋。
從嚴格的經濟學意義上說,發展一直是意味著一個原來或多或少長期處於停滯狀態的國民經濟,具有能夠產生和支持每年5%~7%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的能力。另外一種常用的發展指標是人均GNP的增長,這意味著發展是指快於人口增長率的產量增長。在廣義上,人均實際GNP(水平或增長率)被用來衡量一國人民的經濟福利水平。
一些理論也強調發展中國家與國民經濟結構變動的關系,也就是說,發展是指在生產和就業中,農業部門份額減少,工業(製造業)和服務業上升的現象和過程。工業化是這一結構變動過程的核心。當然,經濟學家們也並非都忽視了非經濟方面。一些「社會指標」,如識字率、教育、衛生保健條件等因素也為人們談論。但總的說來,在20世紀50—60年代,發展基本上被視為一種經濟現象,人均GNP的增長或GNP總量的增長會為國家帶來好處,這些好處會通過創造就業和其他經濟機會的形成使國民自然受惠。
雖然許多國家在20世紀50和60年代出現了增長,但大多數民眾的生活卻沒有發生顯著變化。70年代,對發展的不同解釋出現了。發展不僅僅是增長,在一個增長著的經濟中,貧困、不平等和失業的減少或根除也是發展的重要內容。西爾斯指出: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所提出的問題是:貧困發生了什麼變化?失業發生了什麼變化?(收入)不平等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如果這三方面都從原來的高水平下降了,這個國家無疑正經歷著發展時期。如果這天項中的一種或兩種,甚至全部三項都在惡化,即使這個國家人均收入翻了番,也不能說它在發展。這樣一種對發展含義的界定已較傳統的定義更為廣泛和深刻,然而它們仍然局限於純粹的經濟學范圍。不發達不僅僅是國家貧困問題,它也是一種精神狀態,是在疾病與死亡面前一種個人的和社會的軟弱無力感,是當一個人摸索著理解變動不定時的困惑和無知,是對控制事態進程起決定作用的人物的屈從,是面對飢餓和自然災害時的絕望。不發達狀態是一個整體,發展因此也必須理解為整體,它是一個多方面的變化過程,既包括經濟增長,不平等和貧困的減少或消除,也包括社會結構的變遷,大眾心態和國家制度的改變。繆爾達爾曾將發展定義為「全部社會體系的向上運動」,聯合國前秘書長吳丹在制訂第二個十年(1970—1980)國際發展戰略時,將發展概括為「經濟增長+社會變革」,正是反映了對發展作為一個多方面變化過程的認識。
托達羅(M.P.TM)在其《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一書中,將發展定義為「一個社會或社會體系向著更加美好和更為人道的生活的持續前進」。美好需要定義,人道也沒有統一的標准,但以下三個基本方面或核心觀念還是可以作為討論的基礎的。首先,人類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維持生存所必需的。這些需要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護。這些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的情況可以稱為「絕對不發達」。全部經濟活動的基本功能無非是向盡可能多的人提供滿足這些基本需要的手段。
其次,美好生活第二個公認的基本元素是自尊——一種覺得自己有價值、有尊嚴的感覺,一種覺得自己不僅僅是他人實現其目的的工具的感覺。所有的民族、所有的社會都在尋求某種基本形式的自尊。這種自尊的性質和形式可能因時因地有所不同,但一旦社會流行的觀念將物質福利當作美好生活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物質上欠發達的人們要感到有尊嚴就變得困難了。發展因此是一個重要的、甚至必不可少的獲得尊嚴的途徑。
第三,發展的含義中還應包括自由的概念。這里的自由並不是政治或意識形態意義上的,而是一種更基本意義上的自由,是指擺脫異化的物質生活條件的束縛,擺脫自然界、愚昧、他人、苦難、風俗習慣和教條主義的奴役。劉易斯曾強調指出:「經濟增長的好處不在於財富增進幸福,而在於財富擴大了人類選擇的范圍。」財富能使人獲得他在貧困中所不具有的對自然環境的更大控制能力。財富也可以使人們獲得更多的閑暇,擁有更多的產品和勞務,或者使人否定這些物質需要的重耍性,過一種沉思冥想的生活。
概括起來說,發展是改進入民生活質量的過程,其基本目標是滿足基本需要、提高人類尊嚴、擴大選擇自由。(《發展經濟學》)
3. 經濟的含義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因為有「十二五」規劃內容,所以無論在體例結構上,還是在政策表述上,都與以往有所不同。其中有些重要數據,需要綜合起來,仔細分析研究。比如,有兩個數字就特別引人關注,一個是關於經濟增速的指標,一個是關於物價的指標。 關於經濟增速,有兩個表述。一是「十二五」期間的增速,報告稱,「今後五年,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55萬億元。」一個是今年的增速,報告表述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關於物價指標,報告稱,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而在「十一五」期間,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2%。到去年年底,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39.8萬億元,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經初步計算,去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10.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約在3.3%。 怎麼來看這一組數據呢?尤其是8%和7%的未來經濟增速,以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這意味著什麼?可以從兩方面來觀察。一是這些數字的政策指向,二是在這些數字下面蘊藏的挑戰。 首先,從中國經濟增長的軌跡看,「十一五」期間,中國的GDP年均增速為11.2%。這是一個超出潛在增長速度近1.7個百分點的高速度,這個速度本身是不能持續的。所以去年的經濟增速在10.3%,便是一種回歸的反映。而今年的GDP增速定在8%,未來五年定在7%,也是順應這種內在趨勢的要求。 所以,現在提出這樣的增速是有道理的。而一旦政策有了調降的取向,它的經濟含義就值得品味了。 從國際層面看,來自中國的經濟增速略有調降,意味著中國對外部資源的需求會與以往有所不同,這將對資源及大宗商品市場有降溫作用,使扭曲的資源市場有所清醒。比如,以往鐵礦石談判都是一年一談,但最近聽說,現在只能隨行就市了,沒有年度談判了。這種用賣「時鮮貨」的做法賣鐵礦石真是少見。現在降一點溫,有好處。 因為中國現在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對資源的需求量依然很大。而由於中國經濟的基數大,一旦降溫將會對大宗商品市場以及工業品和消費品市場都有影響。這樣一來,就會抽掉市場中一塊最熱的炒作鐵板,讓價格回歸到合理區間。從長期來看,這樣做對中國也有利。 從國內層面看,這種主動性調降,一方面是為了順應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讓經濟增速回到更穩健、更合理的區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緩解各地對於經濟增速的壓力,讓經濟增長從快向好轉化,同時也更加註重質量、注重長遠效益,而不是眼前利益。這實際上也是為各地的經濟轉型爭取時間與空間。 比如,東部地區的北京、上海等,現在經濟基數已經很大,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地區水平,再要提10%左右的經濟增速,除了搞形象工程,沒別的出路。尤其是在這些地區轉型還沒有完成,還沒有新的、可持續增長點出來的時候,提出過高增速,只能是勉為其難。所以今年北京、上海的兩會,把當地的GDP降下來,是有道理的。 但從全國的情況看,事情沒那麼簡單。中西部地區及東北老工業區的發展還在提速階段,基數比較低,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換句話說,中國的潛在增長力還沒有發生大的改變,因此,中國經濟的未來實際增長情況,恐怕要比8%和7%高一點,比如,高出1到2個百分點。而這種高一點也不是冒進,也是有現實依據的。 比如,去年經濟增速設為8%,實際執行下來是10.3%。今年預設為8%左右,實際執行下來,可能也在9%到10%。如果考慮價格上漲4%的因素,經濟增速肯定不能太低。比如,如果增速是8%或7%,扣除價格因素,就可能低於這個速度。這顯然也不符合經濟運行的現實要求。因為如果出現較高通脹、較低增長,就有可能陷入滯脹的困境。而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好的結果。 由此觀之,在這8%、7%和4%後面,還真有著不小的挑戰呢。
4.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含義是什麼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含義是:
5. 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與壯大有什麼意義
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與壯大有什麼意義,新興的市場一般來說很多地方都是有新的發現,或者新的一些技術與發展中的經濟有著很大的區別。
6. 如何理解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含義
經濟發展注重的是經濟體整個的趨勢或傾向,經濟增長則可以用GDP等量化指標進行描述分析。
7. 世界上三大經濟體是哪三個國家,為啥能進前三經濟體是咋個意思
美 國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全年JDP為12.95萬億美元,人均超過4.4萬美元。
日 本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年為4.9萬億美元,人均超過3.85萬美元。
中 國為第三大經濟體;
改革開放30年來,中 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使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於中國的和平發展,一個復雜的世界也喊出了復雜的聲音,表現在世界上不時出現多種"中國論"
但是,按照人均GDP計算,中 國在世界的排名還很靠後,和西 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過分誇大和強調中 國在世界中的分量和責任不符合事實,唱多中 國不可取。
與此同時,貶低中 國經濟成就及其對世界經濟所做出的積極貢獻,也不符合事實,唱衰中 國也不可取。特別是當前,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全球化的世界使各國經濟緊密相連,各國無法"脫鉤"。此時此刻,西方一些人士唱衰中國,對西方沒有任何好處。根據聯合國最新發布的2009年世界經濟報告,今年全球經濟增幅將只有1%,而中國仍是"亮點",即中國有望保持8%的速度增長,將給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一半的力量。
在歷史上,中 國曾長期是世界最大經濟體。按照西 方的普遍預測和看法,中 國還將逐步超越日 本和美 國,重登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寶座"。
經濟體」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若干個國家為了達到優惠的貿易政策從而實現共同的經濟利益而組建的經濟共同體,可以簡稱為經濟體,目前全球比較知名而且具有相當規模的三大經濟體分別是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亞太經和組織和北美共同貿易區
8. 經濟體系是什麼含義
經濟體系:一群經濟個體之間具有相互聯系關系,個體間的通貨可以互相版兌換,任權一個體的變動都會對總體造成影響,如歐盟即是一個經濟體系。這個地區性組織在促進該地區的經濟合作和一體化,以及在維護拉美國家的合法利益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它反對美國對拉美國家實行經濟封鎖和制裁,要求美國取消對古巴的經濟和貿易封鎖,並譴責美國旨在懲罰同古巴進行貿易、投資的國家和企業的赫爾姆斯—伯頓法。該組織同中國的經濟貿易關系發展順利。
(8)發展中經濟體含義擴展閱讀: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改革開放所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2、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從自由競爭過渡到壟斷階段,進而在一般壟斷基礎上形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先後出現了自由競爭型、壟斷競爭型 和國家干預下的壟斷競爭型三種模式。
9. 真正的世界經濟的含義
世界經濟從出現至今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
第一個時期,從18世紀中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統一的無所不包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時期。這個時期,一方面表現為資本主義用其殖民地、半殖民地相互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明顯地表現為未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東方從屬於西方,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存在極度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貿易關系。
第二個時期,從20世紀初期俄國十月革命到20世紀80年代,由於出現了新社會主義經濟,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被打破,世界經濟一分為二,形成兩個對立的經濟體系。在這不到100年間,世界經濟的前後經歷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十月革命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同資本主義經濟相互並存、相互斗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世紀80年代末為第二階段。在此期間,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形成了社會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大批新興的民族國家經濟開始興起,它們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相互滲透,相互斗爭,世界經濟關系錯綜復雜。
第三個時期,20世紀90年代初「冷戰」結束之後,世界經濟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隨著世界范圍內「冷戰」的結束和科技革命向縱深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各國經濟按照其自身的規律向全球化、集團化的方向發展,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識經濟初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