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滿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究竟是怎樣的
滿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最早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素慎新開流文化與茶啊沖時期。自1635年皇太極定名“滿洲族”至今也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滿族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也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直至今天滿族文化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但隨著多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合,滿族文化正在逐漸消融,加快對滿族文化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滿族是我過第三大少數民族,形成於明朝末期,但其先民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滿族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滿族的先民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奠定了滿族文化的基本內涵。先秦時期北方的肅慎文化是今天滿族文化的先祖,肅慎人以洞為居,飲食單一,性格兇悍善戰,有自己的婚姻觀、貞潔觀與喪葬風俗,但此時的肅慎文化依然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狀態。
滿族入關之前以漁獵生活為主,農業為輔,入關之後生產方式轉變成以農業生活為主,生產方式的轉變帶動整個民族文化由單一的漁獵文化升級為漁獵文化與農業文化相結合的二元文化。與漢族接觸之後,漢族文化融入其中,首滿文化的影響日益明顯,滿族借鑒漢族的政治制度,兩族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也日漸相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各地軍閥以“返清逐滿”為旗號,社會上返滿情緒嚴重,對滿族文化產生了震動,滿族文化的差異更加明顯,北京的滿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東北地區的滿族文化更為完整一些。新中國成立後各民族平等,消除了民族的歧視,滿族人口劇增,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政治地位的提高,使滿族族包對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新的認識。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滿族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文化體系不復存在,但是豐富多樣的文化特質以不同的方式的一保留,呈現出了不同以往的全新樣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擁有更強的生命力與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