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堅持

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堅持

發布時間:2021-02-18 00:41:13

1. 為了實現低炭生活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應堅持哪些基本國策堅持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

冬天基本靠抖 通訊基本靠喊 交通基本靠走 這樣一年可以節約不少煤炭 石油 空氣環境也要好狠多是吧?!哈哈

2.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堅持什麼樣的質量統一觀

質量是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必須強調質量振興戰略,質量是立足之本,更是未來強國之策。

3. 我國在經濟發展中要做到的五個堅持是什麼

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

4. 鐵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鐵路是國家重要的交通設施,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加快鐵路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各方面的共識。這就決定了它是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也決定了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骨幹主導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作用,絕對是運輸行業中的中流砥柱。

鐵路運輸具有安全正點的巨大優勢,安全系數遠高於公路,鐵路運輸受氣候影響非常小,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晝夜地進行定期的、有規律的的運轉,鐵路運輸速度越來越快。隨著動車時代的到來,鐵路有著陸地航空的美稱,鐵路運輸量巨大。

鐵路一列貨物列車一般能運送5000噸貨物,一列旅客列車能搭乘旅客2千人,遠遠高於航空運輸和陸路運輸。鐵路運輸能源消耗較低。鐵路運輸耗油約是汽車運輸的二十分之一。

(4)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堅持擴展閱讀:

優勢:

我國鐵路系統目前已經達到世界鐵路先進水平,我國發揮後發的優勢,汲取各國之長,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後再創新的方針,在短短的幾年內,我國高速鐵路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高鐵技術最前列。

高速鐵路是高新技術水平的最主要標志,它使交通運輸結構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在各項技術經濟及指標中具有明顯優勢。速度是高速鐵路技術水平的最主要標志,最高時速可超過350Km,在100到1000Km范圍內都具有時間優勢。

運輸能力大,輸送能力大是高速鐵路的主要技術優勢之一。目前各國高速鐵路幾乎都能滿足最小時間間隔4分鍾,或者更低。

高速鐵路年客運能力可達1.65億次以上,遠比航空、汽車輸送能力大。此外,通過實現客貨分線運輸時,還可提高既有線貨運能力。安全可靠,高速鐵路在運行過程中,處於全封閉環境,相比於一般鐵路擁有更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統,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受外界環境影響小。

相比於飛機而言,高速鐵路自主操控性更強,受環境影響更小,准點率更高,即使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下,由於有先進的設備做保障,高速列車只需要減速運行,而無需停運。此外由於高速鐵路系統的可靠性和較高的運輸組織能力水平,可以做到旅客列車極高的正點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鐵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導地位

5. 在新常態下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必須堅持以什麼為中心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面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金融系統必須觀念上要適應,認識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對路,工作上要得力。在科學認識當前形勢,准確研判未來走勢的基礎上,牢牢把握明年經濟工作的核心要求,堅持穩中求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努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堅持穩中求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要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新常態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對此,我們要正確看待,既要保持一定發展速度,在發展中解決諸多難題,同時,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在這樣的發展理念下,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就必須要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突出創新驅動,著眼提質增效。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動力,又要致力於傳統產業「挖潛開荒」,促進「老樹發新芽」。如此,中國經濟才能保持在合理區間,才能以結構的優化托舉發展躍上新台階。堅持穩中求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要加快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深化包括金融在內的重點領域改革。能不能適應新常態,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當前,新一輪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疾開刀。金融系統要堅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快推出既有年度特點、又有利於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舉措,激發市場內在動力和活力。同時,面對對外開放出現的新特點,必須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穩中求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實現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需要一個穩定有效的政策環境。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並確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依然延續「積極+穩健」的組合。「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註重松緊適度」這一要求,兼顧了當前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符合主動適應新常態的客觀實際。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意味著將繼續實施結構性減稅,意味著會保持適當的赤字規模。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沒有發生變化,將繼續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基調,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6. 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②聯系具有普遍性,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全面發展。
③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④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抓主要矛盾,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⑤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⑥堅持辯證否定觀(每點2分,任意答出四個點即可給滿分8分)

7. (32分)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

(1)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人口的增長和無節制的生產生活消耗造成環境惡化,使人們認識到減少排放的必要性。(3分)
②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人們在「低碳意識」的指導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倡導低碳生活。(4分)
③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通過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倡導低碳生活,生態環境會日益改善,「低碳意識」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3分)
(2)①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二者是親密友黨。( 4分_)
②民主黨派人士廣泛地參政議政,能及時反映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要求;有利於黨和國家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3分)
③中國共產黨聽取各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表明堅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則。(3分)
(3)①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地位決定的。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3分)
②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決定的。強調宏觀政策取向不能改變,是根據當前經濟發展狀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堅持科學執政和政治領導的體現。(3分)
③這是由黨的宗旨和執政理念決定的,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堅持宏觀政策不變能更好為人民謀取利益。(3分)
④有利於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

8. 如何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公平性原則:

本代人之間的公平、代際間的公平和資源分配與利用的公平。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機會、利益均等的發展。

它既包括同代內區際間的均衡發展,即一個地區的發展不應以損害其它地區的發展為代價。也包括代際間的均衡發展,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的發展能力。

該原則認為人類各代都處在同一生存空間,他們對這一空間中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財富擁有同等享用權,他們應該擁有同等的生存權。

因此,可持續發展把消除貧困作為重要問題提了出來,要予以優先解決,要給各國、各地區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發展權。

2、持續性原則:

人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

即在滿足需要的同時必須有限制因素,即發展的概念中包含著制約的因素;在「發展」的概念中還包含著制約因素。

因此,在滿足人類需要的過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數量、環境、資源,以及技術狀況和社會組織對環境滿足眼前和將來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

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與環境。

因此,持續性原則的核心是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從而真正將人類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機結合。

3、共同性原則:

各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雖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續性原則是共同的。地球的整體性和相互依存性決定全球必須聯合起來,認知我們的家園。

可持續發展是超越文化與歷史的障礙來看待全球問題的。它所討論的問題是關繫到全人類的問題,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

雖然國情不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模式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無論富國還是貧國,公平性原則、協調性原則、持續性原則是共同的,各個國家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都需要適當調整其國內和國際政策。

只有全人類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從而將人類的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

(8)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堅持擴展閱讀:

1、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是:

堅持以人為本,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線,以經濟發展為核心。

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科技和體制創新為突破口,堅持不懈地全面推進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協調,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競爭力。

為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2、基本原則:

持續發展,重視協調的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重視解決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堅持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持續協調發展。

科教興國,不斷創新的原則。充分發揮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和教育的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大力發展各類教育,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的緊密結合。

政府調控,市場調節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四方面的積極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強化監管,發揮主導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充分運用市場機制,調動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

積極參與,廣泛合作的原則。加強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參與經濟全球化,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在更大空間范圍內推進可持續發展。

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原則。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選擇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進行突破,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9.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什麼為中心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指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中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作重點。是興國之要,是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中共八大鑒於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這一論斷,已含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但不久就為毛澤東所否定,直至提出「以階級斗爭為綱」。鄧小平在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間,強調: 全黨講大局,把國民經濟搞上去。1980年1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幹部會議上正式指出: 要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

拓展內容:

簡介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介紹: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改革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對外開放,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為搞活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開辟廣闊的道路。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否則,就會失去正確的思想指導和政治保證,就會走到邪路上去。只有勞動生產率的極大提高,社會主義大生產的極大發展,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強大的力量源泉。同時,惟有如此,才能使國家和人民擺脫貧窮落後,逐步強盛和富裕起來,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時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經濟建設內容:

1952年下半年,在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即將完成時,黨中央按照毛澤東的建議,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與此同時,黨中央又著手主持編制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它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以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經過這一系列的部署,我國工業化建設開始穩妥起步,並逐漸取得了一些成果。為了反映這些成果,郵電部於1954年5月1日發行了這套《經濟建設》特種郵票。

10.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什麼為中心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指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中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作重點。是興國之要,是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中共八大鑒於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這一論斷,已含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但不久就為毛澤東所否定,直至提出「以階級斗爭為綱」。鄧小平在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間,強調: 全黨講大局,把國民經濟搞上去。1980年1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幹部會議上正式指出: 要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

拓展內容:

簡介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介紹: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改革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對外開放,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為搞活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開辟廣闊的道路。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否則,就會失去正確的思想指導和政治保證,就會走到邪路上去。只有勞動生產率的極大提高,社會主義大生產的極大發展,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強大的力量源泉。同時,惟有如此,才能使國家和人民擺脫貧窮落後,逐步強盛和富裕起來,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時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經濟建設內容:

1952年下半年,在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即將完成時,黨中央按照毛澤東的建議,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與此同時,黨中央又著手主持編制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它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以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經過這一系列的部署,我國工業化建設開始穩妥起步,並逐漸取得了一些成果。為了反映這些成果,郵電部於1954年5月1日發行了這套《經濟建設》特種郵票。

與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堅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