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概括1868年至1914年,日本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戰後西歐國家到處是殘磚斷瓦,需要在廢墟上重建,經濟的恢復困難重重。但西歐國家利用美國的援助,發揮本國高素質勞動力的優勢,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採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0世紀50年代初,各國的工業生產已經大體達到甚至超過了戰前水平。50——70年代,西歐經濟持續繁榮。 日本在給亞洲人民帶來災難的同時,本國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戰後美國在日本進行了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20世紀50年代,美國開始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美軍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資,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同時日本政府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的近20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日本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同時每年把全部財政預算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入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通過比較不難得出西歐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點有:1)都得到了美國在經濟上的援助或扶持;2)都大力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教育,培養人才;3)都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Ⅱ 日本的經濟發展
在明治維新後開始走上工業話道路,並成為亞洲地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現在是亞洲惟一的發達國家
Ⅲ 日本經濟發展過程
1 經過1945年至1955年10年的艱苦努力,從戰後一片廢墟中恢復到戰前水平。
2 60年代,日本經濟以10%的速度迅猛發展,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時期.
3 70至8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穩定增長期,經濟平均增長速度5%,經濟取得了飛躍發展,迅速跨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並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4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出現"泡沫經濟",經濟過熱。
5 90年代初"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進入持續衰退期。
6 2000年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2%,但是,進入2001年後,又開始放慢了增長的步伐。
Ⅳ 求日本經濟的發展史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人口大國,資源小國,原料、燃料大量依賴進口。其國土面積37.2萬平方公里,與中國的雲南省基本相當。但就是這樣一個要素資源稟賦極其稀缺、1870年人均GNP不足英國的四分之一,美國的三分之一的國家,到1989年其人均GNP卻已是英國的1.6倍,美國的1.1倍。日本經濟的發展史,特別是二戰以後日本經濟的奇跡令人著迷,發人深思。在諸多研究日本經濟發展的書中,日本學者南進亮的《日本經濟發展史》一書算是一本代表作,其豐富的內容和翔實的資料向我們展示了日本的現代經濟增長之路。更為重要的是,書中對日本經濟發展成功經驗的總結,對於我們一個處於經濟轉型、社會轉型和政府轉型的國家而言,相信也會有諸多借鑒與啟示。在此本人歸納了以下幾點,也算是一些心得吧。
1、教育是民族之本。很多人把日本經濟的起步歸因於明治時期政府所採取的開明政策,但在本書的研究中卻認為,從江戶時代繼承下來的優秀勞動力,對明治經濟及其以後的大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口素質是全民教育普及的成果。日本的「私塾在1868年達到12000-13000所,學生人數達到837000人,估計在維新時期接受私塾教育的男子佔43%,女子佔10%左右。根據R.P道爾的推測,維新時期日本的讀寫普及率比現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還高出很多。」「道爾還引用了1877年一個法國人所寫的話:日本的初等教育已達到使我們羞愧的程度。」,「日本早在1872年就實行了義務教育制度。」(第14-15頁)事實證明,正是基於發達初等教育的全民素質提高,才使得維新時期新發令、新的土地制度及後期技術引進得以快速而又圓滿的實施。
2、發展戰略與競爭環境是經濟實現追趕的關鍵。日本是格申克隆意義的相對後進性國家,工業化初期經濟存在緊張狀態,技術落後。但日本通過選擇符合自身要素稟賦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以要素稟賦結構的升級帶動產業和技術升級,最終實現經濟追趕。同時,日本國經濟的奇跡是與競爭機制與環境密不可分的。德川時代的日本,日本處於幕府地方分權式的統治之下,全國經濟與市場處於完全分割的狀態。自明治維新後,隨著一系列舊制度的廢除和西歐先進制度及技術的引進,日本現代的政治、金融和財政體系逐步確立。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日本民間資本的發展的歷史經驗。書中表明,無論是戰前還是戰後,在日本民間投資活動都比政府的活躍,活躍的民間投資與政府投資相互補充,一方面通過資本增加提供了潛在的生產力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消費和出口創造了有效需求結果。
3、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源泉。日本經濟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創新史,包括制度與技術創新。明治時期的地租改革既增加了政府收入,而且貨幣地租的實施為農村勞動力從落後的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創造了條件;造船獎勵法、航海獎勵法極大地促進了日本造船業和海運業的發展,並為以後工業化走鋼鐵國產化道路奠定了基礎;外資法的通過,使得國外先進技術潮水般涌進日本,學習效應與技術溢出極大地縮短了日本和西歐國家的技術差距。在技術革新方面,日本十分重視研發投入,50年代後期實際研究費用增加率就幾乎和技術引進率相等。事實證明,創新活動是日本經濟發展奇跡的重要源泉。
4、企業家精神是經濟的靈魂。企業是經濟的微觀主體,而企業家精神則是企業的靈魂。日本的企業家是熊比特意義的,具有創新思維,冒險精神。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的創業史是日本經濟發展史的濃縮,日本企業的集團化和國際化的歷程是日本經濟巨變的真實寫照。
日本的發展史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要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全面提高人口素質,防止兩極分化,自強不息。中國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借鑒日本的發展經驗
日本擁有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積和極為匱乏的自然資源,卻創造了17%的世界財富。筆者隨團到日本研修和考察,在領略世界經濟大國的富裕、發達和文明程度的同時,切身感受到我們在許多方面需要向日本學習。其中,最讓我們感慨和深思的是日本低起點、快速度的發展史!
19世紀中葉之前,和中國一樣,日本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沒有接觸到歐洲的新興文明。1853年,美國軍艦開進了日本港,日本國門從此被打開。日本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成為被壓迫的國家和民族。自此,國內矛盾觸發,幕府統治結束,明治維新開始。明治政府推行「富國強兵」政策,迅速提高了日本的綜合國力,也將日本引上了與西方列強為伍、競相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945年,日本戰敗,整個國家經濟陷入崩潰邊緣。其後,在以美國為主的外力下,日本開始了國家改造和經濟復甦。1960年開始,日本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今天,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我們不能否認,日本創造了一個奇跡。考察日本的發展史,結合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筆者認為以下幾點經驗對中國的發展應當有所啟示。
改革和創新是發展的靈魂
不斷改革和創新,為日本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歷史上,日本曾為中華文明所折服,虛心向中國學習,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當國門被西方列強打開後,日本看到了西方文明,又虛心向西方學習。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了100餘人的考察團,赴歐美進行了歷時22個月的考察訪問,對西方各國的政治制度、司法機構、教育體系等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研究。我們參觀日本參議院時,見到大廳里矗立著當年的考察團團長,後來的四任首相、三任樞密院議長的伊藤博文的銅像,日本人民至今沒有忘記他。西方取「經」後,日本開始了深層次、全方位的自我革新,很快走上了發達的資本主義道路。二戰後,日本又開始向美國學習。20世紀50年代,日本派出大批青年赴美留學,多數學生學成後回國。從當今的日本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們已將東方和西方文化融為一體,善於兼收並蓄,勇於變革創新,虛心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使日本最終確立了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
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是發展的戰略選擇
日本是個非常重視人口素質的國家,總人口1.27億左右,人口密度是我們的2.5倍。在東京等大城市,購物、就餐等生活都需要排隊。日本人無論在車站、超市或其他地方都自覺地排隊,這種意識體現了日本國民的素質。日本把國民教育放在突出地位,把功夫下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質上,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構建以人為本的社會體系。日本的教育制度與我國相似,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初中以下為義務教育,入學率為100%,高中升學率為96%,大學升學率為50%。20世紀80年代,日本就提出了終身教育的問題。1990年日本制定實施《終身教育法》,以促進形成學習型社會。日本教師的地位很高,公立學校的教師列入公務員行列,其工資高於政府一般的行政官員。筆者認為,與日本相比,中國人口多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但不能把它看成一個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把一切問題都歸於此,怨天尤人;而應當在毫不鬆懈地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同時,下大力氣抓好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義務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質。
防止兩極分化是日本始終堅持的發展道路
有數據顯示,與美、英、德、法等國比較,日本的犯罪率最低。這與日本注重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有關。日本戰後的飛速發展階段,雖然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但由於國家採取的措施得當,社會沒有形成兩極分化,並逐步消除了城鄉差別和區域差別。據有關機構調查,日本居民認為自己的生活狀況與別人比較處於中檔的比例,其滿意度1958年為72%,1979年為91%,1989年為87.3%。多數日本人認為,自己所處的是一個「平等社會」、「無階層社會」、「同質社會」。日本消除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維護社會公平是日本二戰後始終堅持的發展道路。日本戰後的發展史很注重社會成員收入差距的縮小。日本解決收入差距的途徑主要有:一是建立比較平等的工資體系,企業內部的管理層與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較小;二是對農戶、個體戶、中小私營企業的個人所得征稅率較低;三是個人所得稅遞增率高,在日本,你如果擁有1億日元,實際上只有3000萬可以支配。
自強不息是日本的民族精神
忍辱負重、自強不息,已經固化為日本民族的優良品格。許多日本人對軍國主義侵略史已經「淡化」,這已經引起國際公憤;但是,他們對自己戰敗時的慘狀卻記憶猶新。江戶東京博物館內,不僅存有當年東京等地被炸情況的圖片和錄相,還有專門製作的一些場景模型,他們教育後代不要忘記「悲慘的過去」。與日本人交談,提到日本歷史,他們總會滔滔不絕地講述被美軍轟炸的情景。可見,這些已經深深紮根於他們的思想和情感,成為激勵其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翻開日本近代史,可以看到這個國家變化發展的軌跡:閉關鎖國導致了民族屈辱,由民族屈辱而富國強兵,富國強兵之後便對外侵略,對外侵略險些造成國家破碎,戰後的日本又在廢墟上再次騰飛。50多年來,日本因戰敗而迎來了和平,被佔領而實現了民主改革,失去了在國際事務的發言權而取得了經濟高速增長的成功。這些變化發展盡管有外力在起作用,但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其面向未來、忍辱負重、自強不息的精神,不能不讓人贊嘆。
中國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正處於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國在積極發展自身的同時,需要積極借鑒日本發展中的有益經驗,我們要學會從日本的發展史中獲得重要啟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要吸收日本發展模式中的帶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作者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文經管學院碩士研究生]
資料鏈接
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階段
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發展在戰後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這主要可分為四個階段。
經濟恢復期(1945—1955年)。戰爭毀滅了日本42%的國民財富,經濟混亂,物價飛漲,大量失業,通貨膨脹。藉助佔領軍的巨大影響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產以平息通貨膨脹,穩定國民生活」的政策,進行了經濟和社會的民主化改革。1949年基本穩定了通貨膨脹,經濟開始恢復,1953年接近戰前水平。
高速增長期(1955—1973年)。18年間國民生產總值(GDP)增加了12.5倍,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0倍多,年均增長9.8%。1966年追超英國,1967年追超法國,1968年追超西德,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美國,成為亞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經濟界的注目,被稱為「世界經濟奇跡」。
中速增長期(1974—1991年)。受兩次石油危機的打擊,日本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靠貿易立國的日本經濟被迫加快產業結構的重組和調整,重化工結構轉向知識密集型產品結構。這期間GDP年均增長4.3%,比高速增長期下降一半。
經濟危機並走出困境期。進入1992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出現經濟危機,1992—1998年實際GDP年均增長率僅為1%,其中1997、1998兩年出現負增長,但目前仍是世界經濟大國。受到企業效益恢復的刺激,設備投資逐漸復甦,僱傭及收入環境正在逐漸得到改善。由於企業的推動,日本經濟復甦的前景越來越明朗
Ⅳ 日本的經濟發展史
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階段
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發展在戰後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這主要可分為四個階段。
經濟恢復期(1945—1955年)。戰爭毀滅了日本42%的國民財富,經濟混亂,物價飛漲,大量失業,通貨膨脹。藉助佔領軍的巨大影響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產以平息通貨膨脹,穩定國民生活」的政策,進行了經濟和社會的民主化改革。1949年基本穩定了通貨膨脹,經濟開始恢復,1953年接近戰前水平。
高速增長期(1955—1973年)。18年間國民生產總值(gdp)增加了12.5倍,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0倍多,年均增長9.8%。1966年追超英國,1967年追超法國,1968年追超西德,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美國,成為亞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經濟界的注目,被稱為「世界經濟奇跡」。
中速增長期(1974—1991年)。受兩次石油危機的打擊,日本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靠貿易立國的日本經濟被迫加快產業結構的重組和調整,重化工結構轉向知識密集型產品結構。這期間gdp年均增長4.3%,比高速增長期下降一半。
經濟危機並走出困境期。進入1992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出現經濟危機,1992—1998年實際gdp年均增長率僅為1%,其中1997、1998兩年出現負增長,但目前仍是世界經濟大國。受到企業效益恢復的刺激,設備投資逐漸復甦,僱傭及收入環境正在逐漸得到改善。由於企業的推動,日本經濟復甦的前景越來越明朗。
Ⅵ 日本經濟發展史
這個是歷史問題吧?
起步應該是在明治維新,然後就是一戰勝利,二戰失敗,通過美國幫助重新發展,然後經濟危機,到現在的萎靡不振
Ⅶ 日本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和劣勢
一、日本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在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日本有實力的大企業紛紛搭上經濟全球化快車,加大對外並購、建廠等海外投資力度。
二、日本經濟發展中的劣勢:
1、日本勞動力人口下降、消費市場飽和也是制約經濟發展後勁的重要原因。
據日本總務省最近發表的2018年勞動力狀況調查,現有就業人口5596萬人,比2012年增加435萬人。
但新增就業中四分之三屬於派遣工、鍾點工等臨時就業人員,且多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或婦女,勞動力結構中非正規僱用人員佔到37.9%,這些人工資低、無獎金,甚至還要自己承擔上下班交通費。
2、勞動生產率下降,也是阻礙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據統計,2017年日本單位時間的勞動生產率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35個成員中排名第20位,在西方七國中排名最後。
(7)日本經濟發展的事例擴展閱讀:
2018年的日本經濟狀況:
日本內閣府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速報,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質經濟增長率環比增長0.3%,摺合年增長率為1.4%。
日本經濟界在慶幸2018年夏天自然災害沖擊個人消費的情況得到緩解、內需回升拉動經濟的同時,也對國際經濟形勢前景表現出較大隱憂。
具體看2018年四季度經濟變化情況,內需拉升GDP總量0.6%,特別是佔GDP近60%的個人消費環比增長0.6%,與上一季度0.2%的負增長形成明顯反差,餐飲、住宿、航空、娛樂等服務業恢復明顯,汽車消費等也有所增加,說明2018年夏天自然災害對個人消費的負面影響已經消除。
住宅投資增加1.1%,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增長,民間設備投資增長2.4%,其中製造業的機械設備投資貢獻較大。
Ⅷ 戰後日本經濟發展
戰後的日本經濟通常可分為:1945-1955的戰後復興時期,接著是高速發展時期,然後是1973年石油危機後的穩定發展時期。
戰後日本經濟通過佔領軍實施的經濟民主化,為自己奠定了嶄新的騰飛基礎。這個經濟民主化指的是「財閥解體」、「農地改革」、「勞動改革」。
另一方面,在產業方面。1947年起採用了集中物力、財力、人力投入到煤炭、鋼材生產上去的「傾斜生產方式」,1948年起日本經濟雖然伴有通貨膨脹,但終於走上了經濟復興的軌道。在這被稱為「穩定中的恐慌時期」,廣大人民被迫儲蓄,大量資金流入大企業。正是這樣,扶助了此後大企業的發展,卻導致了中小企業的倒閉,失業率增加,社會日趨不安。就在這個時候,1950年6月爆發了朝鮮戰爭,日本的生產活動因戰爭特需飛躍增長,並且很快在1951年度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恢復到戰前水平。
1951年9月簽訂了媾和條約,佔領軍時期就此告終。隨之朝鮮戰爭也宣告結束,產業界一時陷入了動亂頻頻發生的逆反性不景氣局面。但是,這僅僅是過度到經濟高速發展的小小間歇而已。
從1955年開始之後的10年間,日本經濟實際平均增長率為8%,幾乎在長達1/4個世紀內,日本經濟以世界最高的增長率持續發展。1955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尚居第7位,而12年後的1967年卻躍居至第2位,過去的「中等發達國家」日本,如今已經被稱為「經濟大國」。
關於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大約可以列舉出以下幾種:
1、戰後的民主化改革。
2、企業的積極投資。
3、豐富的優質勞動力。
4、高儲蓄率。
5、積極的技術引進。
6、高質量的教育水平。
7、較輕的軍費開支。
8、勞資關系、社會及政治上的穩定等。
誠然,除去了上述原因以外,也不能忽視人們立志「趕超發達國家」的雄心壯 志。
Ⅸ 日本經濟危機案例分析
1、日本1990年危機的背景是什麼?
(一)美國的「滯脹」與「里根經濟學」。
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羅納德·里根宣誓就任美國第49屆總統時,美國經濟正為嚴重的「滯脹」所困擾。1980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為13.5%,失業率為7%,經濟增長率為-0.2%,財政赤字高達738億美元。里根指出:「我們正餡入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國家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中,我們必須開辟一條改革和重振經濟的道路。」(里根,1991)為此,里根政府以供給經濟學派、貨幣主義和新古典綜合派等作為理論基礎,制定了美國「經濟復興計劃」,史稱「里根經濟學」。
「里根經濟學」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1)削減聯邦政府支出;(2)降低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3)放鬆政府管制,減少政府幹預;(4)反通脹的貨幣政策。其中,降低稅率和減輕納稅人負擔是「里根經濟學」的核心。里根認為,「稅率低則國庫盈;稅率高則國庫空」。要想國民富裕、國家富強,應該從減稅開始。只有降低所得稅率,人們收入增加了,才會更多地去消費、去儲蓄、去投資,才能刺激生產。生產規模擴大了,就能克服「滯」;市場供應增加了,就能克服「脹」,從而實現無通脹的經濟增長。同時,「我們不只是希望通過減稅來刺激經濟,而且還要通過減稅來減少政府開支、壓縮政府規模、減少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里根,1991)。
(二)美國的財政赤字和高利率。
以「里根經濟學」為基礎的,里根政府的經濟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就,在里根總統的任期內,美國經濟走出了「滯脹」。1980~1988年,美國經濟增長率上升到3.3%,失業率降到6%,平均通脹率大幅降低到4%。但是,由於國防費用和社會福利費用的不斷增加,里根政府關於削減聯邦政府開支的計劃沒有能夠實現。1980年,里根入主白宮時,美國私人部門的盈餘和政府部門赤字尚能大體保持平衡,兩者抵消仍能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其凈儲蓄額還能為政府的過度開支提供融資支持。1980年以後,美國私人部門的儲蓄和投資持續縮小,政府支出不斷擴大,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1980年,美國的財政赤字為790億美元,佔GDP的比例為2.9%。1985年,里根總統第一屆任期結束時,美國的財政赤字為2120億美元,佔GDP的比例為5.2%
在里根政府實施減稅計劃、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美聯儲則通過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提高利率,來抑制通貨膨脹。1979年夏天,保羅·沃爾克就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上任之初,他就連續三次提高利率。當時,美國的官方利率達到兩位數,明顯高於大多數工業化國家;市場利率高達20%左右,比主要發達國家大都高4個百分點。
(三)美元持續升值與巨額貿易赤字。
美國巨額的財政赤字啟動了「美元利率上升→美元升值→美國經常賬戶逆差擴大」的過程。美聯儲的高利率政策增加了美元對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大量海外資金流入美國,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升值。1979~1985年2月,美元與其他10個發達國家貨幣的比率上升了73%,美元對這些國家的匯率甚至已經超過了布
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前的水平。
美元升值使美國的貿易赤字進一步擴大。1980年,美國貿易赤字為150億美元,1982年增加到360億美元,1983年增加到670億美元,1984年增加到1130億美元。巨額的貿易赤字使美國從1981年的擁有1410億美元國外凈資產的債權國,轉變成1985年的擁有1110億美元負債的債務國。在4年時間里就發生了高達2500億美元財富的轉移。到1986年末,美國對外凈債務總額達2636億美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凈債務國。
對於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里根政府的經濟顧問委員會認為,貿易赤字是過度投資的必然結果,而過度投資又是巨額預算赤字造成的。著名經濟學家馬丁·費爾德斯坦當時擔任里根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他一再向里根解釋,只減少貿易赤字、不減少預算赤字不利於國民收支平衡和國民經濟運行。但是,里根政府始終沒有把削減預算赤字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保羅·沃克、行天豐雄,1996)。
1985年初,美元漲風席捲了整個國際貨幣市場,美元匯率已經達到了極端高價。盛極必衰,從1985年2月起,美元開始走低。由於美元是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和貿易計價貨幣,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元的貶值過程也就是非美元貨幣的升值過程。因此,也是從1985年2月起,世界主要國家的非美元貨幣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升值,日元對美元的雙邊匯率也開始走強,並從此進入了一個持續升值的通道,後來的「廣場協議」只是加快了日元的升值進程。
(四)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受日益擴大的貿易赤字和出口衰退的影響,美日之間的貿易摩擦升級。1985年初,美國國會通過了《美日貿易決議案》和《緊急貿易及促進出口法案》,提出凡對美出口超過從美進口額65%的國家,將對其進口產品一律徵收25%附加稅。日本首當其沖。1985年9月,里根總統首次援引《貿易法》301條款,授權對日本進行貿易報復。
(五)「國際經濟協調」和詹姆斯·貝克。
「國際經濟協調」是指在無法保證協調參與國福利最大化的前提下,通過各國財政和貨幣政策,尤其是匯率政策合作,尋求最佳政策組合,以提高參與國的福利水平。1973年以前,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西方主要國家實行本幣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協調雙邊匯率問題。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從1976年起,在牙買加體系下,西方主要國家的經濟協調,尤其是多邊匯率政策協調,主要通過七國首腦會議或七國財長會議的形式進行。
1975年,在法國朗布依埃舉行的第一次七國首腦會議,標志著以大國會議方式進行國際經濟協調的開始,不過,這次會議主要強調各國內部事務管理的重要性,沒有討論國際經濟協調問題.1978年的德國波恩會議,第一次提出,七國政府應該聯合行動,共同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帶動世界經濟復甦。這次會議是國際經濟協調的真正開端。1982年,法國凡爾賽會議建立了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參加的五國財長會議制度。1986年,加拿大和義大利加入,成為七國財長會議。其中 「廣場會議」是匯率政策協調的典型例子;1987年的「盧浮宮會議」增加了包括利率、經濟增長速度、失業率等在內的有關宏觀經濟指標內容,成為利率政策協調的一個典型例子。 1985年初,詹姆斯·貝克成為第二任里根政府的財政部長。他是一個強硬、務實的政治家,主張採取實用性貿易政策來解決美國的國際收支問題。為了降低美
元匯率,減少美國經常項目逆差,他要求召開五國財長會議,並提出了就多邊匯率問題進行聯合行動的「國際經濟協調新措施」。
(六)日本的1985年。
在日本歷史上,尤其是在日本泡沫經濟形成與破滅的過程中,1985年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一系列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廣場協議」和日元升值只是其中的一環。
1. 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的步伐加快。二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曾帶有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日本政府逐步放寬了利率限制,修訂了《外匯與外貿管理法》,開放了日本金融市場,並積極拓展日本銀行海外業務。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2. 隨著日本經濟國際化步伐加快,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也在加快。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政府一直希望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政策協調行動;擴大國際影響、提升國際地位,實現其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的理想。1983年,中曾根康弘提出了日本的「大國思維戰」戰略,並把對美關系作為這一戰略的基石。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後來的「廣場會議」和「盧浮宮會議」等國際經濟政策協調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3. 1985年前後,日本還醞釀著一場更深刻的變革,即日本的經濟增長模式由「外需主導型」向「內需主導型」轉變。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輿論更是指責日本政府封閉市場,輸出失業。這些輿論給了日本政府以強烈的震懾。1985年,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也就是說,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非常重大的戰略轉變:(1)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的轉變;(2)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的轉變;(3)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的轉變。顯而易見,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同一個年份,本身就縮小了宏觀政策的迴旋空間。當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問題、國內經濟目標與國外經濟目標問題、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增加了宏觀政策選擇和調整的困難。
(七)日本貿易盈餘的積累。
1985年前後,在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債務國的同時,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與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貿易盈餘的積累。從1964年開始,日本出現了貿易盈餘,並逐年擴大,由此引發了長期的日美貿易沖突。1980年以後,美國與日本的貿易差額進一步擴大,兩國的貿易矛盾激化、貿易摩擦升級。1980年日本對美貿易順差76.62億美元,1985年為461.5億美元,5年時間增加了5倍。
(八)「中曾根主義」。
1982年,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內閣首相。1983年,他提出了日本的「大國
思維」戰略,從此日本進入了「中曾根主義」時代,即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協調,提升國際地位,改善國際形象,以實現日本的政治大國理想。
早在1964年,日本加入西方「發達國傢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時,日本政府就提出,「日本只有爭取成為與其經濟實力相適應的政治大國,直接參與解決國際重大問題,才能更有效地保持和發展日本經濟大國的地位,才能真正成為世界大國」。1983年和1984年,中曾根在七國首腦會議上反復強調,日本將加強宏觀經濟管理,實現以內需為中心的穩定增長,維護世界經濟自由貿易體制,通過加強經濟政策協調,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並通過穩定外匯價格,擴大世界貿易。當時的國際輿論認為,「這些講話均是從全球戰略的角度闡述日本立場的,大國思維躍然其中」。
2、日本1990年危機的誘因是什麼? 日經指數看跌期權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首先,政府及政策部門決策失誤與泡沫經濟直接相關。美國的高壓迫使日元快速升值,與大幅降低利率一起誘發了金融資產泡沫的產生。而股市泡沫迅速膨脹之時,日本銀行卻一直採取觀望態度,直至1989年5月,才將維持了兩年零三個月的超低利率提高,延誤了使過熱經濟軟著陸的時機。之後日本銀行連續五次加息,至1990年8月,2.5%的再貼現率已提高至6.0%,同時出台了土地融資的總量控制、土地稅制改革等嚴厲的緊縮政策,最終刺破了泡沫。
其次,來自國際市場金融衍生商品的沖擊,給日本證券市場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力。日本於1984年實施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措施,放鬆政府管制,開放了外國資本和國內資本的自由流動,為投機資本的入侵打開了大門。外國銀行和證券公司運用諸如股指期貨這一嶄新的投資手法,與現貨指數之間進行套利交易,對大牛市的破滅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而高盛發明的「日經指數看跌期權」最終要了日本股市的命。日經指數看跌期權做為一種權證很容易買賣,普通投資者交易時很方便,看空的力量大增。同時日本人沉迷在股價上揚的夢幻中,認為股價怎麼可能下降呢?所以日本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在誘惑之下紛紛與高盛對賭,簽訂巨額對賭合同。衍生品的交易使得泡沫加速破滅。
最後,銀行和投資者風險意識淡薄。1990至1991年,日本證券公司、銀行丑聞頻發,如野村、日興等證券公司為大客戶填補損失,富士、東海銀行等以假名義提取存款等欺詐事件,嚴重影響了金融機構的信譽,動搖了投資者信心。在大牛市面前,追逐資本增值的投機目的使投資者狂熱地投入到股市,投資者信心過度膨脹,風險意識薄弱。
3、日本1990年危機的有哪些前兆?可能的原因和經驗教訓是什麼?
(1)危機前的徵兆:
1985年的「廣場協議」成為日本股市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日本股市由之前的經濟發展和盈利推動轉向估值提升。日本央行由於擔心日元升值對經濟的緊縮作用,採取了低利率的擴張政策,結果導致日本國內貨幣供應明顯增速,M2佔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迅速增長的財富使廣大投資人將大量資金投向了房地產市場和股市,催生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也為日後的泡沫破滅埋下了伏筆。
在這一階段,日本實際GDP僅增長17.19%,但匯率升值了72.17%,股市上
漲了456%,市場估值水平由20倍左右提升到70倍左右。
(2)經驗教訓:
a) 宏觀政策的失誤
1985年9月七國財長會議之後,日本一味迎合美國的需求,放縱了銀根,以刺激國內需求,降低居高不下的貿易收支盈餘。此外,由於80年代重建財政、減少財政赤字和減少國債發行量成為日本最優先的課題,使得刺激經濟的工具完全靠央行的再貼現率的下調。
b) 金融自由化的負面效應
隨著日本金融自由化的推進,企業開始積極利用證券市場籌資,中小金融機構的經營環境惡化。外匯市場的過早以及衍生工具的發展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沖擊,國際投行與本國金融機構過度追求利益而忽視風險的監控與管理。
4、日本1990年危機時美日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態度如何,各採取了哪些措施?
1990年2月27日,日本財務省出台了限制房地產貸款的措施,由於市場對政府的限制措施將會損及地價的擔心,導致此後的股市下滑更為劇烈---戳破資產泡沫的利刺
日本央行並未意識到泡沫破滅,反而認為股市和地價仍會居高不下,日本經濟依然過熱,因此在1990年8月將政策利率從5.25%急升至6.0%。
1991年7月,日本央行將政策利率從6%下調至5.5%,同年12月財務省宣布廢除對房地產貸款的限制措施,但這些舉措並未阻止股市走低和地價下滑。
1992年2月,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經濟將陷入衰退,日經指數當年3月跌破2萬點大關,並在8月跌破1.5萬關口。政府在隨後幾年都在大規模增加財政支出以刺激經濟,促進股市回穩。同時,央行也階段性降低政策利率,並在1995年 年9月降至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