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趨勢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金融經濟國際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主要趨勢,也體現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這些趨勢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發展中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共同形成對世界經濟、政治及國際關系的巨大影響。如何適應以這三大主要趨勢為特徵的世界經濟發展及國際關系格局的變動,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重要課題;而且,三大主要趨勢對世界范圍的合作與發展所賦予的新的內涵,對於未來的世界經濟及國際關系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B.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和彼此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1.經濟區域集團化 2.世界經濟全球化
關系;世界經濟全球化是實現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步驟和途徑,經濟全球化則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最終歸宿。
(我剛好做到這題,希望能幫到你)
C. 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
自己看著節選吧。
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主要趨勢
世界經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外部大環境;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是世界的內在組成部分。在新世紀將要到來的時候,以和平與發展這個當今時代主題為大背景,世界經濟諸主要趨勢呈現為新的發展狀況,這些趨勢同時並存、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邁向21世紀的世界經濟發展圖景。觀察和分析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形勢,對於正在從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我國,是十分重要的。這里僅就當前世界經濟主要發展趨勢的狀況,作一個概要的闡述。
一、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名詞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經出現,很快風靡全球。對其意義作怎樣高的估價都不過分。有人說,全球化是「一場為期50年不可逆轉的世界經濟變革。」還有人說,「在現代國際關系中,沒有哪一種關系比世界全球化進程更為突出」。「全球化」的提法也開始出現在中國領導人的正式報告中——***總書記在中共十五大的報告中提出,「面對經濟、科技全球化趨勢,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一個關繫世界經濟全局的、長期的發展大趨勢。諸如東亞金融風波,以及今後可能出現的其他世界經濟重大事件,都離不開經濟全球化這個大背景。試想,若無貿易、投資自由化,何來東亞國家的出口導向、大進大出、經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狀況?若無金融自由化、信息化,何來大量資金(特別是「游資」)出入自由的方式和劃撥便捷的手段?若無生產、資本的國際化、一體化,何來觸動一點,牽及其他,金融風波迅速蔓延、擴大的傳導機制?諸如世界經濟兩極分化、多極化、區域化等等趨勢的新發展,都與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有著這樣那樣的關系。因此,各國都要正視和加深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認識。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一,是經濟資源愈益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這種流動是愈益自由的,即弱化國家界限的障礙,實行經濟自由化。例如,就以關稅率大幅下降為主要特徵的貿易自由化而言,二戰結束後初期,世界各國進口關稅平均水平為40%,而現在工業品的加權平均關稅水平,發達國家降至3%,發展中國家降至14%。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二,是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是愈益全面的,即包括商品、勞務、技術等在內;是愈益大量的,即流動速度加快、規模容量增大。這具體體現在資源國際流動的各個領域的擴張上。世界商品貿易額在1948至1998年年均增長6%,遠高於同期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年均增長3.8%)。1998年世界商品貿易額高達5.8萬億美元。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70年的64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1.3萬億美元。世界跨國直接投資額(年流量)從1970年的40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200億美元;世界跨國銀行的國際貸款額(累積量)從1970年的455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8萬多億美元;全球外匯市場日交易額從1973年的15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7年的1.5萬億美元。特別是作為國際分工、跨國生產和資源流動主體力量的跨國公司,在當代有了迅速的發展和壯大,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其產值、對外直接投資、國際貿易和專利、技術國際轉讓,已分別佔世界相應總額的1/3、70%、2/3和70%。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三,是把世界各國經濟更緊密地聯結為一個全球經濟的各種資源流動方式、紐帶愈益相互結合、影響,而非各自互不相乾地平行、孤立發展。這種諸資源國際流動方式、領域相互結合、一體化發展,主要表現為促進、轉換、互補三個方面。相互促進,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自身發展的同時,兼及促使其他方式、領域也得到發展。譬如資本流動帶動商品流動(出口信貸支持商品出口)。相互轉換,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發展的動機,既可以通過自身的發展來實現,也可以轉換為其他方式、領域的發展來實現。譬如商品貿易轉換為對外投資,技術貿易轉換為對外投資。相互彌補,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發展的不足,由其他相近的方式、領域的長足發展所彌補。譬如,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的互補。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四,是世界各國經濟日益相互開放和融合。具體而言,各國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與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的相互依賴一般用「貿易依存度」來體現,戰後幾十年中世界經濟的貿易依存度迅速上升。全球貨物與服務的出口佔全球總產出的比重,1950年僅為7%,而到1998年已達23%;而且不僅世界各國平均的外貿依存度超過了20%,諸如美國、日本等經濟大國的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傳統界限。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五,是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與整個世界經濟的變動愈益相互影響和制約。世界各國經濟相互融合、依賴愈益加強的狀況,決定了兩個方面的影響和制約。一方面,一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深受外部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影響和制約。譬如美國,近年來其經濟狀況不錯。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較低的失業率,與此同時通脹率沒有上升,這是25年來獨一無二的。美國經濟狀況較好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和美國對外經貿的發展,是美國目前經濟「一高二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經濟增長而言,據美國前總統福特、卡特等人寫的一份報告,美國近4年來的經濟增長中有1/3來自外貿出口,就失業降低而言,據美國商務部的經驗數字,每年美國有1800萬人的就業是靠商品和勞務的出口解決的;就通脹降低而言,連美國總統柯林頓都在說,經濟全球化以及美國「相對開放的經濟」正在抑制著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一國國家經濟的發展狀況,也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產生影響和制約。譬如1997年泰國發生金融危機,引起東南亞金融危機,又波及到韓國、日本,使佔世界經濟1/5比重的東亞經濟體出現嚴重衰退,從而使整個世界經濟增長下降。
二、世界經濟兩極分化趨勢
發展不平衡,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重要規律和趨勢。這一趨勢在當今世界,表現在西方國家之間,那就是由大戰結束之初的美國一極獨霸演變成美、歐、日三足鼎立;表現在南方國家之間,那就是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分成了「最不發達國家」、「中等水平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高收入石油生產國」四種類型;表現在南北之間,那就是世界經
濟南北鴻溝的擴大。特別是其中的南北不平衡,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意義尤為重大。
(一)世界經濟的南北靜態不平衡——實力地位懸殊
在當代世界體系中,原來的殖民地、附屬國,已成為政治獨立的主權國家,但仍是經濟上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而原來的帝國主義國家,盡管殖民地喪失殆盡,但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是發達國家,並且在世界經濟中始終處於優勢地位。這種形成於60年代不結盟運動產生、第三世界興起的南北兩方的世界經濟「域格局」,伴隨著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東劇變而最終得以確立。從靜態觀察的角度,世界南北不平衡可從目前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優勢地位體現出來。
第一,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實力中處於主體地位。發達國家其國家數僅佔世界的一成,人口佔一成半,但體現經濟實力的主要指標它佔世界的比重卻很高——GNP佔七成半,外貿佔七成,國際投資佔八成,信貸佔九成。
第二,發達國家在世界產業結構和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優勢地位。
西方國家第三產業比重大(60%以上),製造業、特別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發達,使其經濟的應變能力較強,財富的增值幅度較大,並在國際經濟交換中攫取較大的利益。
第三,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處於制約地位。西方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世界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
第四,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事務中處於支配地位。西方國家在相當程度上支配著國際經濟機構的活動(例如世界銀行的五大常任執行董事由美英、法、德、日各居其一;該5國的投票權佔全部投票權的近40%);支配著世界經濟主要因素(如國際價格、利率、匯率等)的變動。
(二)世界經濟的南北動態不平衡——貧富兩極分化
世界經濟發展不僅是不平衡的,而且這已不是一般的不平衡,它已帶來世界的兩極分化,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換言之,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趨勢衍生出另一個趨勢——兩極分化趨勢。
從經濟增長率來看,近十多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確要比發達國家高一些;人們一般預測未來的經濟增長率發展中國家仍會高於發達國家(例如1998年底世界銀行預測1998、1999、2000年三年的經濟增長率,發達國家分別為1.7%、1.6%和2.3%,發展中國家分別為2.0%、2.7%和4.3%)。但是,考慮到經濟粗放性、基礎差等因素,發展中國家需在經濟增長速度上有較大的優勢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像非洲這樣的經濟落後地區,盡管在1994到1998年連續5年經濟增長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它的1998年3.7%的增長率雖然比世界平均增長率1.8%高,但不足以縮小差距,改變世界經濟的兩極分化趨勢。再者,發展中國家自身發展很不平衡。在過去的十多年,只是東亞(主要是中國、四小龍、東盟)和南亞(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的增長率高於發達國家許多,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普遍低於發達國家或與發達國家差不多。可以說,過去十多年3%的發展中國家總體平均的增長率,以及未來更高的增長率(世界銀行1997年9月9日發表的《1997年全球經濟前景和發展中國家》的報告預測,從現在到2020年期間發展中國家的年均增長率可能達到5%—6%),主要是反映發展中國家的佼佼者在以較快的速度追趕發達國家,並不說明世界經濟兩極分化趨勢的減弱。再考慮到人口因素,世界兩極分化趨勢更為明顯。由於貧富兩極分化主要是指人均經濟水平而非經濟總量,而發展中國家不僅人口多而且人口增長過快。因此,對比一下世界兩端的人均水平的貧富差距狀況,可以看到兩極分化趨勢在加強。1950年世界銀行統計的人均收入,發達國家為低收入國家的24.3倍,這個差距在世界銀行1998年的統計中,擴大為70多倍。
三、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
目前的多極化世界經濟格局表現為美歐日三極並存。在進入90年代以來至21世紀初的一個可預見的時期,不僅三極之間發生著實力地位消長的新變化,而且新的經濟力量中心也在崛起著。
1.多極之首的美國的實力地位主要表現為:
第一,速度優勢。自1991年3月美國經濟走出低谷至今,已連續增長逾8年。相比於歐、日,美國經濟增長率居三極之首;1993—1998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發達國家總體為2.2%,其中,美國為3.1%,歐盟為2.0%,日本為1.1%。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優勢主要基於其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技術及高技術產業化的發展,在這方面,歐、日落後於美國。
第二,經濟總量優勢。據世界銀行「1998年全球經濟指數報告」所列各國國民生產總值,美國為74335億美元,居世界首位,日本為51492億美元居第二,德國為23646億美元居第三。
第三,市場優勢。美國擁有一個巨大的(日本不如)、統一的(歐盟不如)的國內市場,內需是發展的主要動力;美國也有一個龐大的,對經濟發展日益重要的國外市場(1998年美國商品出口6711億美元,佔世界出口貿易的12%);美國還有一個世界最大的進口市場(1998年美國商品進口8000多億美元),這個市場在世界消費不振特別是日本進口不振的今天,尤顯出其對世界市場、世界各國經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第四,金融優勢。東亞金融風波及而後相繼發生的一些金融危機使得美國在金融領域的美元貨幣優勢、金融體制優勢和金融手段優勢尤為突出。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作為惟一世界貨幣的地位無存,但美元的第一世界貨幣地位和「有毒的特權」仍是獨一無二的。「美國的中央銀行是世界央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政策、措施影響著整個國際金融的運作;「世界銀行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的「游戲規則」、政策、措施偏離了美國的利益,意圖就難以制定和實施。
第五,地緣經濟優勢。美國的地緣經濟關系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本身所處的北美(組織框架為「北美自由貿易區」)以至整個美洲(1998年4月正式啟動建區談判的「美洲自由貿易區」),也包括西向亞洲、大洋洲(「亞太經合組織」)和東向歐洲(擬議中的「歐美自由貿易區」),這使得美國的對外經濟聯系和影響力在世界任何地區都舉足輕重的。相比之下,歐盟、日本的地
緣經濟重心基本是單一的,前者在於東西歐和歐洲大陸鄰近地區,後者在於亞太地區,從而經濟影響力更多地帶有地區性的色彩。無疑美國也有其自身的矛盾和缺陷。例如赤字的削減、通脹的降低轉化為高國債的凸現;國內儲蓄率較低和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靠高外債(目前美國對外債務已逾1萬億美元)替代;相對於生產能力擴大而國際市場有限的矛盾表現為貿易赤字(1998年美國商品貿易逆差達1686億美元)居高不下;實際經濟中勞動成本的上升
使勞動生產率增長不力;虛擬經濟中股市、房地產正在「冒泡」,等等。
2.泡沫破裂的日本的實力地位
進入90年代的三極中,日本的經濟發展勢頭、狀態與美國發生了此消彼長的位置互換。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每一個10年,日本的經濟發展速度都是既快於西歐、更快於美國的,從而使日美經濟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國民生產總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約相當於美國的6%上升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然而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經濟達到高峰的同時,其經濟泡沫也達到了頂點。1989年末,日本的資產價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資產的價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5倍;日本的國土面積僅為美國的4%而其市場價值卻是美國的5倍多。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長期膨脹的。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到1992年,其股價跌落60%以上,房地產價格跌落70%以上。泡沫經濟破裂使得在這之前大量貸出資金的日本銀行陷入巨額壞帳的泥潭而不能自拔(1998年初數據顯示,日本146家銀行持有的不良債權高達76萬億日元),並使日本經濟在90年代以低於美國經濟增長率2個百分點的劣勢陷入經濟停滯,這是日本自戰後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個時候又遇上了東亞金融危機的發生,這對日本經濟是再糟糕不過的事情了。這場風波既充分顯露了日本實力地位的下降和對世界經濟的消極影響,反過來又對不振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現0.7%的負增長,1998年進一步惡化為2.8%的負增長,1999年開始有所好轉,但仍不能說已走出衰退。然而,如果根據近年來日本經濟不振的狀態,得出日本經濟就此衰落的結論,尚為時過早,根據不足。日本的經濟實力、影響力只是相對於美國而減弱或相對於泡沫經濟高漲時而收縮,而非基礎上的元氣大傷和實際經濟的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國民生產總值比排世界第三、四、五的西歐三大國德、法、英的國民生產總值之和還要多;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逾4萬美元,高居於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7大國之首;日本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並擁有居世界第一位的高達22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日本的國內儲蓄率大大高於其他發達國家,同時其銀行海外融資金融佔全球國際資本市場融資余額的20%;日本自1985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凈債權國,這個地位一直繼續至今,連美國國庫券的10%以上(約為3200億美元)都被其海外最大買家的日本所掌握。
總之,「21世紀是日本世紀」或「日美合霸主宰世界經濟」已屬氣泡之語,受泡沫經濟破裂和東亞金融危機雙重打擊的日本經濟也困難重重,但目前日本經濟實力猶存,邁向21世紀的日本經濟仍是多極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一極。
3.一體化的歐盟的實力地位
西歐的經濟發展態勢在美歐日三者中始終處於中間的位置。80年代以前,西歐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如日本,但快於美國;進入90年代後,西歐的經濟增長速度超過日本,但落後於美國。以一個國家集團的實力計,歐盟的一些主要實力指標不僅大大高於日本,甚至超過美國。例如,國內生產總值,歐盟佔世界的29%,美國佔25%,日本佔18%。然而,不能簡單地據此認為歐盟的實力地位世界第一。
歐盟是一個國家集團,15個國家的集合,盡管其一體化程度較高(即不是15國簡單相加之和),可以作為一個實體與美、日並立,但畢竟不像美、日那樣作為單一國家立於世界。歐盟的地緣經濟關系的地區重點決定了其對外經濟影響力與日本一樣帶有更多的區域性質,這不同於美國的全方位地緣經濟關系從而全球性的經濟影響力。例如當1992年、1993年發生英鎊、義大利里拉危機時,西歐傾全力千方百計平息風波的沖擊;而當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時,雖不能說歐盟完全側身其外,但其作為不大。
歐洲貨幣一體化倒是歐盟的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重要所在。作為一個15國組成的國家集團,一體化進程是決定歐盟在世界格局中實力地位增強的一個關鍵。而目前的貨幣一體化,既會使歐盟一體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為歐盟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創造更好的條件,也會在動盪不已、危機迭起的世界金融領域,為歐洲貨幣地位的提高增加一個新的籌碼。作為美國、歐盟、日本三極世界經濟格局的組成部分的美元、歐洲的貨幣、日元三極世界貨幣格局,隨著1999年1月1日歐元的問世,發生了新的變化。歐元比之原本就地位最弱,現又受到東亞危機打擊的日元,其地位會進一步增強;就是比之雄風猶在且在東亞危機中大逞威風的美元,從長遠看歐元也會構成挑戰(盡管歐元誕生大半年來,其表現並不如原來預想的那樣好),這種挑戰的結果不一定是歐元取代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之王,很可能是歐元搶佔美元的一些地盤,縮小在地位上與美元的差距,形成「兩強(美元、歐元)一弱(日元)」的三極世界貨幣格局。
總之,歐盟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並在不前不後、不高不低的較為平穩的經濟發展態勢中加強了自身的一體化,盡管其經濟發展面臨著高失業等等困難,一體化也並非一帆風順,但在一個統一的歐洲中央銀行和統一的歐元貨幣條件下,歐盟在多極格局中的地位,可能會進一步增強。
四、世界經濟區域一體化趨勢
區域一體化,即地理相近的國家相互採取比對區域外國家更為開放、自由的政策,並在體制框架上結成經濟聯合組織以至國家集團的進程。區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按其一體化程度排序主要有:①「特惠關稅區」:其特點是區內成員相互給予第三國不能享受的關稅特別優惠待遇。②「自由貿易區」:其特點是對區內取消關稅,對區外不統一關稅標准。③「關稅同盟」:其特點是對內取消關稅,對外統一關稅。④「共同市場」:其特點是成員之間不僅商品貿易,其他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也都取消。⑤「經濟聯盟」:其特點是除了共同市場的要求,還要統一經濟政策,建立超國家的權力機構等。
區域一體化趨勢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尤顯其強勁的勢頭。據聯合國、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的統計,目前全世界區域性經濟組織已逾100個,其中約70%是90年代以後建立的。在這眾多的區域組織中,「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是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的代表。該三大區域組織的貿易額佔了世界貿易總額的85%左右,GNP約佔世界總值的
80%。
區域一體化趨勢的主要動因有兩個:一是對內可使區域組織的成員享有區域一體化的好處。因為任何一種形式的區域一體化組織內部都有其特殊的優惠待遇。如果區域一體化的市場優惠從而帶來的好處低於全球性一體化、全球多邊安排,那就失去了意義。正是這些好處使得區域內資源流動更方便自由。例如目前歐盟國家60%的出口是在歐盟內部進行的;二是對外可以增強區域集團及其成員的實力地位。在國際舞台上,以單獨一個國家的面目出現畢竟不如以一個國家集團或集團的成員的面目出現更有分量。例如東盟以其集團的身份就可以倡導和組織「亞歐會議」。正是在上述動因趨動下,世界經濟區域化成了相對於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另一大趨勢,並行發展。全球化帶來的三個問題在經濟全球化蓬勃發展,世界經濟政治局勢復雜多變之際,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與其他趨勢的關系就必須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全球化是否等同於資本主義化
在西方國家把全球化等同於資本主義化是十分流行的觀點。美國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羅伯特·海爾布隆納曾經聲稱「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體制的競爭,在其正式開始後不到75年時間內已經結束,資本主義獲得了最終勝利。」這種觀點在「全球經濟變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後,尤其顯得具有「說服力」,似乎全球化的發展已經使資本主義脫離了特定的歐洲歷史的淵源,成為普遍認可和接受的「全球的抽象」。這種看法首先就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對不同社會形態或不同社會生產方式本質特徵的總結,是分別涵蓋不同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范疇在內的社會制度集合。而經濟體制只是對經濟調控形式和運行機制的抽象,是整個社會制度解決資源配置的具體方法。它不僅受到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的制約,同時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現實國情也決定著經濟體制的各種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由於社會制度具有相對穩定性,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卻處在變化之中,所以在既定的社會制度內經濟體制調整在所難免。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經濟體制可以脫離社會制度獨立存在,但以經濟體制的調整作為判定社會制度成敗的依據難以站得住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當生產關系不再是生產力的促進要素,反而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時,根據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生產力)對舊有的經濟體制(生產關系)進行修正,是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小平同志說得好,只要不觸及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避免兩極分化,經濟體制的改變就不會改變社會主義的性質,況且市場經濟體制本身並不專屬於資本主義。(這一點將在下面論述)全球化進入資源全球配置,國際分工精細化,全球統一市場完善的階段是社會生產力循序漸進發展的內在要求,試圖以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推翻人類社會發展史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邏輯順序,不是沒有常識,就是別有用心。
其次,之所以會加深全球化等於資本主義化的錯覺,是因為長期以來社會主義國家對計劃和市場的關系、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關系、社會主義國家能否搞市場經濟等一些重大理論問題認識模糊,把市場這種經濟調節手段和社會主義制度人為地對立起來,把屬於全人類的生產方式片面地理解為資本主義的「專利」。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分別與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掛鉤,賦予階級內涵。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的「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事實上,資本主義國家在國民經濟計劃管理、國民收入分配調節、在集中資源進行重大科技項目開發等方面也都借鑒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社會主義國家學習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經濟杠桿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利用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一切經濟建設成果,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同樣不應該狹隘地被視為資本主義化。
第三,這種觀點的要害在於根植於西方社會骨子裡的「資本主義中心論」,在他們看來「第一世界」所處的中心地帶控制著世界的政治、經濟命脈,大肆推行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實行全球資本主義戰略。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誠然,從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看來,全球化的動力緣於西方國家,後來廣大的邊緣國家並沒有選擇的餘地,被迫參與其中。然而誰也無法否認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一度使資本主義全球體系前所未有地受到強烈地沖擊,盡管社會主義運動暫時陷入低潮,但並不能因此而抹殺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化歷史上寫下的厚重一筆。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兩種體制斗爭的形式已經由冷戰時代劍拔弩張激烈對抗轉向後冷戰時代的發展之爭。全球化導致的資本主義蔓延同時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生產資料私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固有矛盾的傳播,由此造成的無序與混亂必將成為人類尋求更理想社會制度的現實基礎。而社會主義強調公有制為基礎,強調按勞分配,它所倡導的平等、效率、反對剝削與壓迫的理念不會因為具體社會歷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真理,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事實證明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非西方社會力量強大,「資本主義中心論」正在遭到來自各方的挑戰,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化的觀念遭到越來越多的反對。既然雙方交鋒不會完結,也就不能把全球化簡單地看作資本主義一元化的過程。
D. 房地產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規律,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由於美國次債危機越演越烈,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巨大殺傷力,讓國人必須正視房地產泡沫對於經濟的巨大影響。「房地產泡沫」也成為近一段時間內許多專家和學者提到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事實上,處於不同發展周期的房地產泡沫對經濟的發展影響也是不同的,需要加以甄別對待。
根據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四個階段,我們可以將房地產泡沫分成兩種類型,即上行周期的房地產泡沫和下行周期的房地產泡沫。房地產市場繁榮前期和繁榮後期也就是復甦和擴張期稱為房地產的上行周期階段,房地產危機爆發和蕭條階段稱為房地產下行周期階段。對這兩個周期階段的房地產泡沫效應分別進行考察。
一、上行周期房地產泡沫的影響
一是房地產泡沫對居民而言的財富效應。房地產泡沫的財富效應很明顯,在泡沫上升階段,房地產價格持續上升,消費者在短期內可能認為這種上漲只是暫時的,但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的趨勢會成為消費者的一種信念,即認為自己的財富確實增加了,其邊際消費傾向也隨之提高,消費上升產生的乘數效應又會刺激生產,導致生產增加。由於房價要長期上漲的預期存在,導致了大量居民超前消費,提前支取自己的消費能力來強化住房消費,也會導致消費提前釋放,導致房地產市場畸形繁榮。同時,由於房地產價格上漲很快,遠遠的超出同期生產資料的上漲速度,帶來了其他商品相對於其價格下降的效應,導致消費支出增大。但是這種效應由於比價復歸規律的存在,其他商品價格也將出現持續上漲,可能會導致由於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上漲引發的全面通貨膨脹。
二是房地產泡沫對企業而言的投資引導效應。由於房地產泡沫的財富效應,影響了居民對住房的消費預期和傾向,也就影響了廠商的生產,從而影響了某些產業的產出總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動。在房地產泡沫形成時期,房地產價格呈上升趨勢,通過財富效應的影響,增加了對某些產品的消費,影響了相關企業的產出,按照消費者的偏好調整產業結構。因此,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鋼材、水泥、建材、家裝市場持續繁榮。同時,房地產泡沫會通過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來影響企業的投資能力。對於將房地產作為抵押品或直接進行房地產投資、投機的企業來說,在房地產價格上升時,這種資產價格的變化影響到了企業的清償能力以及企業的凈財富,改善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使企業的貸款能力、清償能力上升。一方面,通過企業間資產債務鏈條關系,支持了債務的支付。另一方面,企業信用不斷上升,使其融資費用下降,導致資本成本降低,刺激了企業的投資。
三是房地產泡沫對宏觀經濟而言的強周期效應。房地產泡沫的經濟周期效應分析就是分析房地產泡沫是否會擴大經濟波動幅度還是縮小波動幅度,是強化經濟周期還是削弱經濟周期。假定隨著房地產價格的上升,開發商所開發的物業抵押價值明顯上升,他預期未來房價會更高,同時銀行也會有相同的預期,把房地產貸款當作優質貸款,使得開發商繼續開發新樓盤時較容易獲得再貸款,又進一步增強了開發商再開發新項目的動機。房地產市場中項目、土地和資金是有限的,這種開發動機最終會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價格上升,這就從供給方面推動房地產泡沫程度不斷加深。同時,消費者預期房價會不斷上升,購置房地產可以獲得較高的資本收益,導致房地產市場上存在大量的投機行為,由於房地產供給短期無彈性,在市場中存在大量需求的情況下房地產價格也在上升,這就從需求方面推動了房地產泡沫程度進一步加深。從供給角度來看,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時會導致房地產供給增加,由於房地產業具有極高的產業關聯度,房地產供給增加會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擴張。這一系列經濟活動促進了並強化了宏觀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也可能由此導致經濟過熱。
四是房地產泡沫對資源而言的配置效應。房地產泡沫扭曲了價格信號,形成了不合理的資源配置。社會大量的過剩資本、銀行貸款甚至企業資金被吸引到房地產市場上,會使生產投資相對萎縮,形成「產業空洞化」現象。社會經濟也會呈現出兩個特徵:一方面是名義財富的急劇增長,另一方面是實際生產部門產值的緩慢增長。即資產市場和實際生產市場出現「一熱一冷」現象,過熱的持續過熱,過冷的持續偏冷。20世紀80年代末期,日本房地產泡沫時期大量的銀行貸款轉向了房地產業,導致房地產市場出現過度投機現象,房地產價格暴漲。日本在這一時期對房地產業的貸款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而對製造業的貸款卻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房地產業過多地吸納了銀行貸款,使得製造業投資增長速度下降,房地產泡沫造成了兩部門間資源的非均衡配置。
二、下行周期房地產泡沫的影響
一是對與居民而言的財富負效應。財富效應就是指消費者的資產凈值變化對於消費者需求的影響。財富效應包括兩方面的影響:當消費者的資產價值增加,其消費能力增加,消費偏好也會增加。反之,資產價值貶值,消費者消費偏好下降,人們花錢謹慎。前者為正財富效應,後者為負財富效應。在整體經濟中,正反饋機理往往擴大了財富效應。負的財富效應出現時,消費需求萎縮,供給大於需求,投資增長受到影響,導致經濟增長乏力,其結果是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下降。房地產具有實物資產與虛擬資產的雙重屬性,對於多數居民而言,房地產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消費品,也是一種重要的資產。房地產泡沫破滅會造成居民資產價值的大幅縮水,直接減少居民的財富,住房貸款沒有還完的家庭還有可能出現負資產。
二是對於金融系統而言的風險效應。資本—抵押機制是信貸市場正常運轉的最重要的微觀機制。當貸款已有抵押品做抵押而且企業有貸款限制時,借款數量是由其抵押品的價值決定的。生產性資產的價格下降將對企業的投資產生負面的影響。由於資本—抵押機制的存在,在泡沫形成初期,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會促使信貸市場進一步擴張並形成一個累積的、自我增強的過程。隨著信貸規模的膨脹,銀行體系和經濟系統變得脆弱,當出現一個反向的外部沖擊時(如房地產價格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就會形成反向的累積過程,資產價格急劇下降,銀行資產負債表惡化,信用流量減少,信貸規模迅速萎縮。資產價格下降和總需求下降之間出現惡性循環,即所謂的「金融加速器」。正是由於「金融加速器」的影響,一個小的外部沖擊有可能造成實際產出大幅波動,而房地產市場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由於資本—抵押機制的存在,房地產泡沫通過作用於企業和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而對信貸供給和投資需求產生影響,從而對金融系統產生影響,同時在泡沫經濟崩潰時產生的影響具有很強的非對稱性。現在正在美國上演的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佐證。
三是房地產泡沫對資源的錯配導致嚴重後果。房地產價格上升時包括公眾、開發商和金融機構在內的各方的一致預期其上漲,公眾必然把房地產價格升值空間與儲存股票或基金等金融資產進行比較。金融機構在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和住房按揭貸款時也必然考慮所抵押房地產的未來價值。因此,在整個過程中,各方預期價格都存在一個不斷提升的空間。如當房地產的升值與均衡價格不一致時,就會產生價格泡沫。在泡沫的形成過程中,隨著實體經濟的衰竭,房地產會變成純粹的投機工具,人們會利用資金杠桿加大投機規模,在從眾心理和價值增值的動機驅使下,人們本已扭曲的預期長期得不到糾正,更加強了已有的信息扭曲,導致資源配置錯誤。房地產價格高漲期內很高的投資回報率吸收了剩餘資本、實體經濟內的資本和其他要素流入,從而使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被配置到與增加人類財富無關的純粹投機活動中去。這種扭曲的資源配置導致市場失衡,會損害社會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減少整個社會對經濟的要素投入,導致整個經濟缺乏增長的基本動力而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總之,房地產泡沫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十分巨大。香港、日本、美國已經給我們展現了殘酷的教訓。中國自1998年結束了福利分房制,開始實行貨幣化分房,這成為房地產業走向市場化的分水嶺。自1998年開始我國房地產行業經過了十年的高速發展,有人將之稱為「黃金十年」。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筆者認為2007年以後我國房地產已經步入下行期,房地產行業已經蘊藏了巨大的泡沫:房價居高不下,偏離實際價值,遠遠超過居民購買力,住房結構不合理,商品房空置率過高……正如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所指,中國過去幾年的房地產泡沫程度相比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需要採取適度緊縮的貨幣政策,否則泡沫破滅將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美國的次級債危機還在擴散,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後遺症還在蔓延,希望我國相關決策層能客觀分析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當前現狀,理性認識房地產泡沫存在的危害,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宏觀調控,使房地產盡快步入健康的發展周期。
E. 根據經濟發展的速度看,房地產發展趨勢可以從____、 ____ 、____ ____三個方面
懶得速度看房地產發展趨勢,可以從多樣化和那個新進發,然後還有時代化三個方面分析
F. 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為什麼原因是什麼
其實引發信貸危機的原因很多,但目前主流說話是所謂的房代危機.
信貸危機的現狀為銀行資金貯備不夠 無法為實體經濟企業提供貸款 因而引發資金鏈周轉不開的企業倒閉. 一家企業的倒閉引起相關產業的其他企業的蕭條最終走向倒閉的惡性循環
舉個例子, 一個生產齒輪的A企業向銀行貸款生產,銀行無法放貸,A企業資金周轉不開無法生產導致倒閉,B企業是生產發動機的企業,A企業原是它的零部件供應商.現在A企業倒了,B企業也無法完成生產,導致最終生產汽車的C企業也無法完成生產而相繼倒閉.
信貸危機的引發可以說是因為歐美人所謂的超前消費意識,說白了這是種透支行為,美國人民意識都很"超前",可以說是國民集體玩透支,未來的錢都花完了,向世界借,世界的錢也不夠了,再向世界的未來借,這雪球越滾越大 終會有爆發的一天.
現在中國國內房地產市場也不景氣.因此銀行目前也處於尷尬階段,政府之所以救市,其根本目的也是維護中國的市場金融體制. 為什麼這么說呢? 假如一個人買了個100萬的房子,首付30萬,那麼等於剩餘的70萬是由銀行墊付的.這個人只要每個月給銀行還3000元就可以了.但是現在房價掉了 原本100萬的房子跌破70萬了 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放棄月供而重新買房子 因為即便不要回首付的30萬了 那麼他花的錢也會小於100萬. 這樣的話 等於給銀行挖了個70萬的坑 這也就是為什麼房價則呢們也掉不下來 政府是肯定要維護金融體制的 因為一旦銀行破產 那麼惡果是不堪設想的
至於今後經濟發展的策略,國家領導人已經去參加全球金融峰會去了,之於如何發展政治家們說了算 你留心最近的金融峰會新聞就好了
G. 房地產和國家的經濟關系
我國房地產的開發投資額、商品房銷售額也呈持續上升趨勢,而且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商品房銷售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一直呈上升趨勢。在當代中國,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國經濟的關系密切,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從總體上說,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處於先導性、基礎性、支柱產業的地位。房地產業的上述地位,決定了它在國民經濟中,特別是在推動城市建設、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居住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積極作用。從一般意義上說,房地產業與國民經濟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辨證關系。從國民經濟總體的角度考察,房地產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產業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但又不僅僅是局部與整體的簡單關系,而是有著內在的密切聯系的相關性。國民經濟的總體狀況是房地產業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宏觀基礎,制約或帶動房地產業的發展程度;另外,房地產業又是國民經濟的新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其發展規模和速度也會制約或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和產業的協調。如何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僅是房地產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關鍵,而且也是關繫到宏觀調控中能否實現國民經濟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的重大問題。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中,房地產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房地產業也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首先,房地產業是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物質前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保證。房地產是社會一切產業部門不可缺少的物質空間條件,更是構成各個產業部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人口素質的提高、社會全面進步、以及城市經濟和城市現代化都是以房地產業為基礎。這些都顯示出房地產業基礎產業的地位。
第二,房地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大則直接或間接地引導和影響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房地產業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在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中處於平均水平之上。據一些發達國家統計,房地產業的產值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能使相關產業的產值增加1.5到2個百分點。在我國,每增加1億元的住宅投資,其他23個相關產業相應增加投入1.479億元,被帶動的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較大的產業有60多個。
不僅如此,住宅消費,還能帶動諸如鋼鐵、建材、化工、汽車、交通、家電、裝飾、傢具和文化市場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消費的相應增長,其比率大約是1: 6。
H.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是什麼
世界經濟全球抄化趨勢。
經襲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I. 房地產業經濟的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 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經濟全球化的提出與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認可,但目前沒有統一概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1.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2.生產國際化。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
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特·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的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也有人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推動了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了世界經濟增長,為少數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與此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多了國際投機,增加了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沖擊。更為嚴重的是,在經濟全球化中,由於實力不同,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將得利最多,而發展中國家所得甚少。因此,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將被排除在經濟全球化之外,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新技術殖民地」。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