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個沒有變

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個沒有變

發布時間:2021-02-18 10:45:27

① 如何理解"三個沒有變

提出「三個沒有變」的時代背景
(一)現實依據
「三個沒有變」是對我國現狀的歷史性定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可支配從2007年的13786元增加到2011年21810元,年均實際增長11.6%;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從2007年的4140元提高到2011年的6977元,增加2837元,名義增長68.5%,年均增長13.7%。現在的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公共事業迅速推進。據統計,2008年中央財政用在與人民群眾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支出合計5603.64億元,增加29.2%,到2012年支出合計13848億元,增加19.8%。可以說,總體上實現了保增長,控物價,惠民生,促和諧的目標,因為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有人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做出新的判斷,認為中國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物質文化與社會生產的不一致矛盾」;有的人認為中國社會主義步入更高一級的社會階段;不再向以前一樣處於初級階段,甚至有人預言「中國是發達國家」。面對這些言論,作為執政黨必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國際地位,最主要是中國國情做出正確判斷。若我國矛盾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那麼就應該轉移矛盾注意力,如果我國不再處於初級階段,那麼執政黨就應該樹立更高的社會發展目標,如果我國真的步入發展國家的行列,那麼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就應該擔負起更多的責任。然而,事實不是如此,隨著改革力度的不斷深入、國際形勢的嚴峻,人民群眾對政府的期待,經濟發展的新要求,會使社會主要矛盾更為突出,挑戰也越來越多,比如:思想文化發展與社會核心價值觀不一致的問題,環境的消耗與經濟發展速度不平衡的問題,教育文化問題,以及法律法治問題,還有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層出不窮。正是當前中國還面對著這么多的挑戰和問題,我們必須從中國現狀現實出發,所以,胡錦濤在十八大中強調,「我們必須很清醒認識到,我國處於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物質文化和社會生產不一致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二)理論依據
1.是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總結幾十年來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建設教訓和經驗,提出「我國將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它告訴我們,必須以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為保證。制定正確的思想路線方針政策,又必須以正確的思想路線為基礎。而正確思想路線的確立,又以對中國國情的正確判斷為前提,所以十八大報告強調堅定「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的判斷,是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升華,是對十七大報告的「兩個沒有變」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十八大報告「三個沒有變」理論形成的根本依據和立論基礎。
2.鄧小平理論的精髓要求我們在看待問題和做事過程中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實事求是精神的實質。它告訴我們,雖然在現階段我國經濟實力顯劇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但是依舊要堅持中國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及國際地位「三個沒有變」的原則,這有利於我們更加清楚了解中國現狀和現實,從中國目前的實際出發,從而堅定社會主義建設的方向。
3.堅持「三個沒有變」的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具體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具體內容。黨的根本建設是思想理論建設,是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在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中,我們黨以踐行理論創新為基礎,科學的指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形成了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中國道路」,創造了中國的新篇章。
所以,無論從現實還是理論的角度而言,「三個沒有變」的強調,讓我們不能只著眼於已經取得的發展成就,要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各種的問題;以社會生產力為起點,堅持改革開放,加快改革和調整不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因素;讓我們不要重心不穩,不要頭腦發熱,必須把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貫徹到底,堅持繼續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謀發展,搞建設,使國家進一步繁榮富強、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所以,「三個沒有變」是基於對我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以及國際地位正確而清醒的認識,也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前提。
二、正確把握「三個沒有變」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的前提下,提出「三個沒有變」的理論,是具有深刻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三個沒有變」是認清當前形勢和任務的出發點
前文中提到,正確分析和判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清醒認識和把握我國的基本國情,正確定位我國國際地位,是黨治國理政的基本前提,是我國推進改革、謀劃發展的根本依據,是保證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平穩發展的關鍵。改革開放之前,很長一段時期內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出現一些很大的失誤,根本原因就在於提出的一些任務和政策不僅超越了了初級階段范疇,而且對國家的主要矛盾做出形勢錯誤的判斷,對基本國情把握不夠,對國際地位定位不準。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一些錯誤意識觀念,比如:超越階段和錯誤估計國情。確定並實踐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需要很多代人付出的艱辛努力。十八大報告中提到繼續將我國的形勢定位到「三個沒有變」上來,說明我國領導人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准備,這也是保證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堅定方向且不脫離實際的前提和保證。所以說,堅持「三個沒有變」的立場,對我們認清當前的形勢有方向性指導意義,也是我們當前任務的出發點。 (二)「三個沒有變」體現了我們黨執政規律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三個沒有變」是我們黨在十八大報告中特意強調和提出的,我們黨是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執政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強調「三個沒有變」,體現了我們黨注重加強政黨自身的建設,對自身的理念、目標和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以適應社會矛盾、政治、國際環境的變化,遵循了黨科學的執政規律,體現了我們黨執政能力,適應了中國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發展理念。
(三)提出「三個沒有變」是基於中國共產黨維護社會穩定的視覺和發展和諧社會的目標
把握「三個沒有變」的判斷,有利於排除國際思潮的干擾、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有利於防止在現代化建設中脫離實際的盲動行為;有利於規避敵對勢力設置的戰略陷阱。雖然我國現階段出現了矛盾凸顯的特點,但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基礎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大政方針仍然是我們必須實踐的。越是在社會狀況復雜多變、經濟急劇變化時期,我們越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故「三個沒有變」是基於維護社會穩定的視角和構建社會和諧的目標。
(四)堅持「三個沒有變」對我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先驅,政治體制改革的良好運行會促進整個改革進程的積極穩妥進行,使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更重要是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基本形成,政治總體上是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目前我國政治體制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急切的改善,在把握基本國情正確方向前提下,對社會主要矛盾進行正確理解,對我國國際地位判斷准確定位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擴大人民民主范疇,改善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環節,進而進一步的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看,我國經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取得了長足發展,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但是我國總體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落後,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過大,環境污染沒有得到有效治理。在「三個沒有變」的基礎上,不超越生產力發展階段,不強爭國際地位,了解中國基本國情,實現經濟的可持續,長足的發展。
從文化建設方面看,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文化建設雖然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多方面拓展。但同時要看到,文化建設的總體水平與社會生產以及經濟發展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某些程度不能完全滿足人民需要。所以,堅持「三個沒有變」理論,更好的指導文化的建設,實現文化的大繁榮和大發展。
(五)「三個沒有變」的提出,警醒政府各級機構以及人民大眾注重我國發展現狀的實際情況,協調好發展的步伐
據中國統計局,國際貨幣只基金組織以及世界銀行提供我國1978年-2012年GDP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GDP以飛速速度上漲,同時人均GDP也在穩步攀升,這說明我國經濟在蓬勃發展,國際地位的攀升。但是在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飛速發展帶來的問題,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浪費嚴重以及文化道德意思發展的不協調等一系列問題,如今年年初出現的全國范圍內的霧靄事件、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等。堅持「三個沒有變」警醒我們要注重發展的質量,而不是速度,放慢發展的腳步,解決發展過程中出新的實際問題,讓政府各級機構「接地氣」地採取各項方針政策,而不只是追求GDP的高速發展。
(六)「三個沒有變」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未來明確了奮斗的方向
「三個沒有變」的科學判斷,無疑給我們注入了一支「清醒劑」。十八大報告告訴我們既不要自甘落後,也不要脫離實際,堅持把中國真實國情和實際地位作為根本依據,推進改革和謀求發展,牢牢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謀發展,搞建設,加強創新,進一步使國家繁榮富強、各族人民幸福安康。勉勵我們,只要胸懷強大的理想、堅定信念,不妥協、不懈怠,頑強艱苦奮斗,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目標,就一定能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三個沒有變」,告訴我們在認清現實的同時,把准發展的脈搏,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堅持科學發展的指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小康社會目標。

② 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什麼是"三個沒有變" "三個世所罕見

第一,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任重道遠。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們取得了偉大成就,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影響和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尚未徹底破除。
第二,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當前,我國正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前邁進。同時,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出現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呈現出境外國外因素與境內國內因素相互交織,網上互動與網下互動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聯繫到我國13億的人口規模,就更能看出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難度。對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第三,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和挑戰難以避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對其規律我們還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透;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需要繼續奮斗十幾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繼續奮斗幾十年,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許多風險和挑戰,如何有效應對這些風險和挑戰,是對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嚴峻考驗。

③ 為什麼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一直強調「三個沒有變」

科學認識「三個沒有變」的重要論斷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的「三個沒有變」,是立足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得出的科學結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水平上對我國國情作出的總體判斷.我國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條件下進入社會主義的,當前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仍然是我國的最大實際.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實現了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我國生產力水平總體不高且發展不平衡,一些民生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還存在不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環節和方面,這些仍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改變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落後狀況、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水平仍比較靠後;雖然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總體達到小康,但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雖然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國際力量對比出現「南升北降」態勢,但發達國家在國際社會的主導地位沒有改變;雖然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有了較大提升,但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

④ 為什麼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一直強調「三個沒有變」

科學認識「三個沒有變」的重要論斷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的「三個沒有變」,是立足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得出的科學結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水平上對我國國情作出的總體判斷。我國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條件下進入社會主義的,當前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仍然是我國的最大實際。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實現了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我國生產力水平總體不高且發展不平衡,一些民生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還存在不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環節和方面,這些仍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改變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落後狀況、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水平仍比較靠後;雖然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總體達到小康,但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雖然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國際力量對比出現「南升北降」態勢,但發達國家在國際社會的主導地位沒有改變;雖然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有了較大提升,但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

⑤ 怎樣認識我國的三個沒有變

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與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有機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新的專偉大實踐。黨的報告關於當屬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的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與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間的內在,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建設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初級階段理論,既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也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體現了高舉旗幟同與時俱進的統一、解放思想同實事求是的統一、立足當前同著眼長遠的統一。我們要深刻認識和全面把握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與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進一步增強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⑥ 十八大當中提到「三個沒有變」是哪三個

十八大當中提到「三個沒有變」是:

1、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專沒有變;

2、人屬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

3、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報告中還提到,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此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同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與十七大報告的表述也有區別,十七大報告當中指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6)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個沒有變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這次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大會作了報告。

十八大報告是回顧成就、總結經驗的報告,是高舉旗幟、科學發展的報告,是解放思想、推進改革的報告,是制定藍圖、引領未來的報告,是凝聚力量、增強信心的報告。報告對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八大報告

⑦ 如何理解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四個沒有變

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中國的經濟改革面臨新的挑戰。概括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量依然可觀,但穩定經濟增長任務繁重。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體量已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就相當於1994年全年經濟總量,可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從經濟總量看,我國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從發展速度看,3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高速發展,創造了經濟增長的「中國奇跡」。經濟新常態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能夠有效保障國家財政實力不斷增強,而財力的增加能夠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經濟和社會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自然災害的沖擊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從我國的發展實際看,依靠依然可觀的實際增長,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是能夠實現的,也將為中國經濟帶來「大國紅利」。但客觀講,經濟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的挑戰亦十分明顯,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採取各種措施綜合施策,使經濟增長運行在合理區間。二是經濟增長動力更為多元,但核心動力源正在培育中。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從城鎮化角度看,我國正在經歷世界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過程,城鎮化伴隨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將推動消費持續增長,這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2013年我國的名義城鎮化率僅為53.73%,戶籍城鎮化率則低得多,僅為36%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工業化角度看,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沒有完成,除東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業化外,中部、西部等省區工業化的發展還不是很充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但也應當看到,我國的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創新挑戰和技術瓶頸依然存在,離依靠「技術紅利」創造經濟增長核心動力源還有較遠的距離。三是發展前景更加穩定,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有很大空間。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的統計公報顯示,這一比例攀升至48.2%,這是非常好的經濟結構優化跡象。在支撐我國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內需結構中投資佔比相對較高,但2010年消費率和投資率達到各佔50%之後,消費率出現較快增長趨勢,在經濟結構中佔比再次超過投資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逐步得到體現。由於地理條件、發展基礎、歷史文化等因素,我國區域經濟結構中,東中西部發展差距較大,隨著「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區域結構亦在逐步得到優化,將為中國經濟帶來「發展紅利」。但同時應看到,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還面臨著諸多挑戰,產業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顯得較為落後,需求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等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這些因素在制約著中國經濟質量的整體提高。四是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但轉變政府職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經濟新常態下,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新一屆政府將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當頭炮」,目的就是要從體制機制上給各類市場主體松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2013年以來,國家先後取消和下放了共700餘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涉及到將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等一系列具體舉措。2014年前3個季度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920萬戶,新增企業數量較2013年增長60%以上。這些舉措既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機遇之一。同時我們也要承認,當前地方一些職能部門過度干預企業經營管理,吃拿卡要、「紅頂中介」、尋租腐敗等現象依然存在,建立法治政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也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挑戰之一。

⑧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為什麼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沒有變

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復特徵是穩中趨制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
1、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結構性衰退和結構性繁榮並存。
2、三大需求趨於平衡發展,內部分化逐步凸顯。
3、區域經濟增長差距顯著,多速增長格局出現。
4、企業景氣分化,同一行業內冰火兩重天。
5、民生持續改善,收入就業指標表現較好。
6、價格水平總體平穩,結構性通縮壓力加大。

⑨ 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個沒變」是

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個沒變」是: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版有變,我們權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⑩ 為什麼說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

李總理指出,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正向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這一表態,無疑向全球傳遞了重要信號,即對中國經濟無需擔憂,中國依然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就在各方對中國經濟前景心生疑慮之際,國務院總理李給出了積極樂觀的回應。
在瑞士達沃斯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李指出,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正向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李的這一表態,無疑向全球傳遞了重要信號,即對中國經濟無需擔憂,中國依然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此前幾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去年經濟數據,其中全年GDP增長7.4%,四季度增長7.3%,這讓外界對中國經濟走勢有所擔憂。但本次李卻底氣十足地表示,「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很多人一定會問,這一底氣從何而來?
底氣來自國內市場需求的巨大潛力。在拉動經濟的三大需求中,盡管出口受外部需求變化,去年沒有完成預定目標,但國內最終消費的比重卻在提升,特別是隨著未來城鎮化步伐加快,大量農民轉為市民,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消費需求。同時,盡管在經濟新常態下,投資增速逐漸放緩,但也要看到,我國城鄉之間、東西部區域之間差別依然較大,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依然不完善,其中蘊涵著巨大的投資需求。去年底,國家發改委連續批復一系列投資金額巨大的基建項目,未來配套投資將達到數萬億元,這必將拉動未來投資增長。此外,對投資下行拖累較大的房地產行業,在經過調整分化後,目前正出現一些積極變化,房地產銷售降幅在持續收窄,不少人預計下半年將企穩回升。
底氣來自產業結構向好釋放的巨大動力。從產業結構看,去年服務業比重繼續提升,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去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1%,快於第二產業與第一產業,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48.2%.也正是由於產業結構的優化,服務業比重的提升,在穩住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穩住了就業。去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22萬人,超額完成原定1000萬人的全年任務。此外,在提質增效的結構優化調整中,我國工業中的高技術產業增速較快,成為工業結構調整的亮點與發展的新動力。在結構調整中,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得到提升,比如全年勞動生產率在提升,而單位GDP能耗在下降。
底氣來自改革所激發的市場巨大活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本屆政府上任以來,著手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改革開放。通過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還給市場,通過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通過增加金融供給、改善金融服務等,為企業發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營造出公平良好的市場環境,激發了市場發展活力與潛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經濟領域中與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有關的新興業態快速發展,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正在加速成長,新的動力正在加快孕育。一個令人驚訝的數據是,2014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快遞業務量增長51.9%.
當然,盡管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也要看到仍然面臨著不少挑戰與困難。要確保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讓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對此,李分別從宏觀政策、結構性改革以及激發市場活力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這也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政策路線圖的一部分。
此前,就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各界已經有充分解讀,本次達沃斯論壇開幕致辭中,李如此闡述:繼續保持戰略定力,不會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註重預調微調,更好地實行定向調控。可以說,更加強調「預調微調」與「定向調控」,再度為宏觀政策定調,也回應了很多期待全面放鬆的聲音。
在宏觀政策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推動結構性改革,成為新常態下更為重要的舉措。實際上,自去年至今,結構性改革已經邁出重要的步伐,國務院也多次強調要通過結構性改革促進結構性調整,要更多從供給端出發,通過結構改革,既改造傳統引擎,補齊短板,優化結構,又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市場活力。

閱讀全文

與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個沒有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