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

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2-18 10:46:27

1. 烏克蘭危機對俄美關系的影響

首先確定關系:有毛關系。。。。其次是
烏克蘭危機啟示錄

烏克蘭政局並沒有隨著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並交出世界第三大核武庫而消停,恰恰相反,這些年來成為冷戰最後的戰場,甚至在引發第二次冷戰。烏克蘭又倒向了西方,克里米亞地區則公投要重回俄羅斯。俄西地緣政治拉鋸戰進入最後階段,帶給我們諸多啟示:
啟示一、政治斷裂帶易引發大國政治的悲劇。俗話說,弱國無外交。但烏克蘭是歐洲第二大國家,並非弱國,為何自古以來難以獨立自主?正如地殼板塊連接處常常爆發地震一樣,洲際板塊交接處和文明斷裂帶,也常常導致政治地震的爆發。烏克蘭就不幸坐落在天主教與東正教文明的交界處,烏克蘭西部大多數居民為天主教徒,東部大部分居民信奉俄羅斯東正教,經濟危機引發文明的沖突,導致國家處於破產和分裂的邊緣,為大國插手提供可能,並最終以自身悲劇引發大國政治的悲劇。這再次折射出歐洲分與合的宿命。歐洲的邊界——政治邊界、經濟邊界、(文化)宗教邊界不重疊,始終是歐洲動盪、碎片化的根源。何處是歐洲的政治邊界?烏克蘭危機難以給出明確答案。

啟示二、基督教文明的擴張性從未停息。作為西方世界最具宗教色彩的美國,如何搞垮蘇聯,又如何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再清楚不過地表明這一點。烏克蘭危機是美國肢解俄羅斯帝國夢想的戰略舉措。在歐盟調停下,烏國內局勢一度出現轉機,但不符合美國徹底排擠掉俄的戰略構想。美國助理國務卿特別是努蘭德承認,美國已經為此「投資」50多億美元,並用粗話咒罵准備與俄國妥協的歐盟,表明美國試圖通過烏克蘭政變達到以下戰略目的:

首先、消除俄羅斯從文明道統上挑戰基督教文明的合法性。俄羅斯敢於向西方叫板,不只是普京的彪悍作風,或俄羅斯注重軍事、能源等硬力量使然,更在於俄羅斯作為第三羅馬帝國的底氣。這從其宗教「正教」(「東正教」是誤譯)名稱即可見一斑。何況東正教不受教皇管制,有自己的獨立而分散的教派體系。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永遠不是外國。俄羅斯的歷史發端於「基輔羅斯」(Kievan-Rus),俄羅斯的宗教就從那裡起源。烏克蘭幾百年裡都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即便此後烏克蘭成為獨立的個體,也一直與俄羅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歷史上看,烏克蘭西部1939年並入蘇聯;烏克蘭東部克里米亞60%的居民是俄羅斯人,1954年才加入烏克蘭。沒有作為俄羅斯文明發源地的烏克蘭,俄羅斯成為亞洲色彩更濃的歐亞國家,「歐亞聯盟」破產,文明道統上便無法挑戰西方。

其次,消除俄羅斯復興的可能。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不斷擠壓俄羅斯復興空間,這是最後的關鍵戰役。烏克蘭是「俄羅斯帝國的鑰匙」,這是西方政界的通識,也是華盛頓「策反」烏克蘭的主要動機。美國外交戰略家、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烏克蘭對俄國的地緣政治意義:「失去了烏克蘭,俄羅斯將不再是個帝國;有了聽從使喚且服從(俄國)意志的烏克蘭,俄羅斯自動成為帝國。」俄羅斯能源通道經烏克蘭輸往歐洲,俄不時「斷氣」制約烏克蘭、歐盟。烏克蘭倒向西方,將掐斷俄進入西歐油氣管道。進一步,美通過烏變天試圖趕走俄羅斯黑海艦隊,使之在克里米亞無法立足,砍斷俄羅斯藉此影響中東事務的地緣-軍事途徑。目前斗爭焦點集中於此。
再者,離間德俄,控制歐盟。離間德俄關系,進一步控制歐盟。正如前國務卿布熱津斯基所承認,美國推動歐盟和北約東擴,重要動機是稀釋德國對歐洲的支配,華盛頓極力在烏克蘭推動歐盟和俄國對立,是預防德國和俄羅斯組成經濟乃至政治聯盟,抵消美國霸權。歐盟安全上靠美國,能源上靠俄羅斯,烏克蘭危機後能源上轉而依賴美國。這使得美國全方位控制歐盟,尤其是德國。

啟示三、政治危機源於經濟危機,對外經濟依存是國家安全的軟肋。近年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從發達國家向新興國家,以及依賴西方經濟的經濟困難國家轉移,引發全球覺醒時代和阿拉伯之春。此次,西方為避免刺激俄羅斯和中國,未用「烏克蘭之春」或「橙色革命」等口號,但實質無異。烏克蘭國內經濟困難,處於債務違約及破產邊緣,為外部操控提供可能。烏克蘭政變是西方所一手策劃,西方利用的是烏克蘭不想過於依賴俄羅斯的傾向。

啟示四、對歷史的錯誤解讀,是戰略折騰的誘因。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讓西方得意忘形,美國更是得出「歷史的終結」的結論。新保守主義、新帝國論一度甚囂塵上,結果導致美國陷入阿富汗、伊拉克泥潭十餘年而難以自拔。歐盟也乘勢大規模擴張,光2004年一年就吸納十個國家,迄今消化不良。這些都是錯誤解讀冷戰結束的歷史在作怪。其實,蘇聯並非被西方自由民主所搞垮,而是自行解體的。將歷史的偶然性,賦予必然性意義,往往導致自我實現的預言。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文中曾說,「一切歷史事變與人物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歷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去年,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贏得西方一局,讓美國知難而退。今天,美國再次發力,弄掉亞努科維奇,當然也是報復。現在,美國又遇到可能失去克里米亞的戰略困境。正如一戰沒有打完,再打二戰;冷戰沒有打完,現在開啟第二次冷戰,焉知禍福?!

啟示五、西方的雙重標准再次折射其虛偽性。以前支持科索沃公投,現在反對克里米亞公投。以前倡導人權高於主權,現在又說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教人無所適從。原因當然是自身的利益決定價值觀:科索沃從獨裁的塞爾維亞獨立,是合法的;克里米亞從民主的烏克蘭獨立,則是非法的。且俄羅斯並非自然形成的民族國家,現在又吸納克里米亞,也是違反西方國家觀念的。真所謂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在俄羅斯問題上一再得以體現。蘇聯解體前夕,西方欺騙耶爾辛,北約不會東擴,波羅的海三國不加入歐盟,現在情形如何?俄羅斯怎麼能信任西方?俄當然可以認為,西方可以策劃烏克蘭政變,我為何不能策劃克里米亞獨立?!

啟示六、國際法只有在勢力均衡時起作用;失衡的世界裡,仍然是實力說了算。克里米亞16日舉行公投,但本身遭遇法律問題挑戰。七國集團與美歐明確表示不會承認公投結果,稱俄兼並克里米亞將明確違反《聯合國憲章》,違背俄關於赫爾辛基最終法案;俄烏1997年《友好、合作與夥伴關系協定》;俄烏1997駐軍協議以及1994年《布達佩斯備忘錄》等承諾和責任。但是,克里米亞公投並入俄羅斯,西方又能拿俄怎麼樣?美國沒有戰略決心、歐盟更無實力與俄對抗。

啟示七、一旦遭遇俄羅斯這樣的強大對手,歐盟的尷尬地位一再暴露。在歐盟斡旋亞努科維奇與烏反對派達成妥協後,英國《金融時報》曾發表社評:自蘇聯解體以來,從來沒有哪個事件比這場從基輔開始的革命更加明確地昭示著「歐洲時刻」的到來,結果美國根本不買賬,直接插手搞掉亞氏,成功實現烏克蘭轉變。危機由烏克蘭未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引起,歐盟積極介入調停,但最終演變為美俄博弈,再次表明歐盟難以成為世界獨立的一極。由於歷史和地緣政治原因,歐盟預計不會跟隨美國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一遇到俄羅斯等外部威脅的重大問題,內部分裂就暴露出來。歐盟超過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德國外長警告稱將俄羅斯踢出G8有風險。卡內基歐洲主任揚·特介稱,烏克蘭危機可以說是跨大西洋夥伴關系的一次重大失敗。歐盟對外關系委員會德籍俄羅斯問題專家馬伊斯特稱,歐盟策劃了一場連自己都沒有做好准備的沖突,目前根本沒有對危機作出合適反應的手段。由於烏不是北約成員國,克里米亞被俄「保護」之後,西方不可能擅自出動軍隊。歐盟和美國最終必將認可俄對克里米亞任何形式的控制。雖然歐美官員已開始討論制裁俄羅斯,但鑒於歐元區最近才逐步從歐債危機中走出來,如果現在制裁俄,無疑會把自己的經濟拖下水:第一,歐盟是俄第一大貿易夥伴,俄是歐盟第三大貿易夥伴,其中德國對俄出口占歐盟對俄出口的30%。制裁俄無疑會拖累歐盟貿易。第二,歐盟高度依賴俄油氣資源。俄對歐盟出口80%是能源,歐盟對俄天然氣的依賴尤其嚴重。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芬蘭、捷克、斯洛克和保加利亞對俄天然氣的依賴度高達100%,而義大利和德國對俄天然氣的依賴度也超過25%。2006年以來,俄曾兩次以斷供天然氣施壓烏克蘭和國際社會。天然氣是俄的王牌,一旦斷供將是歐洲經濟不能承受之重。歐盟宣布將在未來幾年向烏克蘭提供至少110億歐元(約合150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不過大部分資金有附帶條件,並且需要歐盟成員國和其他機構批准。還不清楚歐盟的援助資金有多少能夠立即到位。
啟示八、烏克蘭危機只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指出,歐亞大陸的聯合或為一種力量所支配,將成為真正的世界島。倘如此,兩面靠洋不再是美國的戰略優勢,而是戰略劣勢,因為美國將成為孤島,這將是美國的戰略噩夢。這就不難明白,作為海洋文明的美國,視歐亞大陸文明的復興為夢魘。為此,烏克蘭危機只是美國的戰略三環之一部分:其一是徹底終結俄羅斯復興夢想;其二是離間俄歐,尤其是德俄關系。歐盟的戰略目標是建立從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貿區,讓夥伴國不必「在莫斯科和布魯塞爾之間做出選擇」,因為歐盟是歐洲歷史的終結選擇。換言之,俄羅斯加入歐盟,是歐盟的夢想;其三是離間俄中關系。此次烏克蘭危機中,中國努力不站隊,在聯合國表決克里米亞公投時再次棄權,就部分達到了美國目的。

2. 烏克蘭危機會對中國有好處嗎

烏克蘭的動盪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對中國是有好有壞的。
壞處便是中國在烏克蘭有巨額投資,烏克蘭的動盪和未來的有可能加入歐盟,對中國相當不利,會造成大量的投資收不回來,而且親美的政府也不會像前任政府那樣將技術和武器賣給中國。俄羅斯雖然和中國走得很近,但俄羅斯也非常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對於中國來說,烏克蘭是對俄羅斯的牽制,過去俄羅斯不願意賣給中國的,烏克蘭願意給,只要給錢。一個親美的烏克蘭,對中國是不利的,那樣不僅烏克蘭會倒向歐盟,與中國的訂單減少,而且中國也失去了與俄羅斯講價的籌碼。
好處便是中俄的能源貿易談判由來已久,當然價格是一直未落實合同的主要因素。烏克蘭危機讓美國與歐盟以及其他地區盟友一道發起對俄經濟制裁,包括之前與中國競爭的主要對手韓國和日本,而中國目前成了俄羅斯保障能源出口維持國家經濟和社會運轉的唯一方向,所以俄羅斯加大與中國能源合作力度是美國逼出來的,而從價格上看,中國也沒有對俄羅斯實施壓價等落井下石的手段。
中國獲得了更加穩定的能源供應渠道,而是中俄的優勢互補不但大幅降低了美國主導對俄制裁效果,同時美俄在東歐前途未卜的軍事對抗趨勢,可能讓中國重新獲得在亞太安全穩定的發展機遇期,在政治經濟和安全問題上取代美國成為亞太總體格局中的主導。

3. 2014烏克蘭危機的原因及其對俄美關系的影響

烏克蘭內部的經濟和債務危機,轉成外部的大國干預和角力。
俄羅斯利用克里米亞回的民心浮動造成的歷史答機遇,取回了這片蘇聯崩潰後失去的要地。

結果就是,美國丟了面子,俄羅斯找回了里子。
怎麼發展,看美國的面子有多重,比如美國在中國這里找回面子,就會反而謀求和俄羅斯聯手,共同欺侮軟弱的中國。

這種報仇法雖然看起來荒謬,但美國的政治和輿論,都表達出了這種意思。姑且叫美國的大國面子外交吧。

4. 經濟制裁俄羅斯是不是解決烏克蘭危機最有效的方法打擊俄羅斯才能遏制俄羅斯對親俄武裝的支持啊

一、孫子兵法: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從中可以看出,動用外交、經濟制裁等非直接出兵的手段也是一種戰爭運作,而且是屬於最高層次的一種。
目前俄羅斯幾乎是陷入了全球孤立狀態,許多國家聯合在一起,對俄羅斯展開了制裁,這本身就使得俄羅斯已經陷入了兵家大忌的狀態。
因此目前看,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手段。
二、1、對於西方世界來說,俄羅斯並不是當年的意識形態上的大敵蘇聯,因此直接打擊觸發俄羅斯與西方戰爭的確是不符合雙方的利益,即使恢復到冷戰時期的全面封鎖和對抗都是不太符合雙方利益。
2、雖然俄羅斯的行為,從新聞報道和歐洲各國領袖的發言看,似乎感覺俄羅斯對歐洲及世界秩序構成了巨大威脅,但是客觀的說,俄羅斯目前實力與西方世界的力量之比是非常懸殊的(早在蘇聯和華沙條約未解體時,都斗不過美國及其龐大的盟國體系,何況現在呢,而且原華沙條約大部分國家都加入了北約)。
西方大國如此行動反擊俄羅斯,很大原因是防止俄羅斯誤判形勢,進一步影響東歐地區的穩定,以及助長其他新興國家效法俄羅斯破壞世界秩序企圖。
3、另外鑒於俄羅斯情況,對於西方大國來說,通過經濟和外交制裁,影響俄羅斯國內政治導致普京政權被替換是最終的目標,因為俄羅斯雖然有點威權體制,但是畢竟也是一種全面選舉的體制,一旦陷入長期的經濟困境,社會矛盾加劇,俄羅斯民眾拋棄普京是由很大可能的。

4、普京冒險政策雖然很有可能使得俄羅斯獲得烏克蘭東部的土地,但是也有可能拖垮俄羅斯脆弱的經濟,畢竟支持東部武裝,支持克里米亞的發展和穩定都需要金錢支持的,目前俄羅斯經濟大幅度下滑,財政困難,如何能夠一面重整軍備發展(俄羅斯軍隊要恢復往日的輝煌),又要支持在烏克蘭的戰爭,還要支持國內的民生建設呢?因此普京要面對非常困難的抉擇的,必須要壓縮一部分開支,用於另一部分的。

目前西方對於俄羅斯制裁,可能是一個長期的,俄羅斯脆弱的經濟結構,能否支撐5年甚至10年制裁,對於普京來說未來前景非常暗淡的。

5. 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的時候是怎麼突破歐美經濟制裁的

在西方經濟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和伊朗之間的和解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從打擊西方制裁壓力的經驗交流的角度來看。 伊朗一直生活在制裁下近四十年(制裁是由華盛頓在1979年宣布),這方面的經驗肯定是有趣的俄羅斯。 例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掛在俄羅斯,並繼續掛等制裁從SWIFT系統斷開,與國際支付進行與世界領先的銀行的參與。 到目前為止,俄羅斯跨境支付訂單的大部分份額都通過SWIFT。
在來自華盛頓的壓力下,伊朗的銀行在2012年與這個系統斷開,並在一段時間內伊朗的金融和經濟生活癱瘓。 然而,伊朗迅速適應新的條件。首先,易貨交易已成為廣泛使用。 它,如你所知,一般沒有錢,它是易貨易貨。 這種無現金形式的經濟關系特別是由伊朗實行(顯然繼續實行)與印度的貿易。
其次,伊朗在貿易與一些國家切換到使用夥伴國家的國家貨幣。 首先,它是中國,伊朗的主要貿易夥伴,以及印度,韓國,日本,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國家。 伊朗出口商(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是石油或石油產品的供應商)以當地貨幣在進口國開設銀行賬戶。 這種當地貨幣然後用於購買當地商品,然後將其導入到伊朗。
即使沒有經濟制裁,許多國家也一直使用這種計劃。 它可以讓你保存自由兌換貨幣(甚至沒有它),它被稱為反貿易。 例如,伊朗與韓國的反貿易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伊朗中央銀行在韓元開設了一個賬戶。 韓國政府允許在兩家專門銀行的賬戶中保留從石油出口到韓國的資金:韓國工業銀行和Woori銀行。 這些資金用於購買當地商品。 這一決定繞過美國的制裁,並支持韓國公司離開伊朗市場的邊緣。 但與印度的關系:從伊朗購買的石油的45%以盧比支付,然後伊朗用盧比支付從印度進口的鐵礦石和鋼鐵,化學品和穀物。
第三,伊朗開始使用黃金在國際支付(黃金支付伊朗石油和天然氣出口)。 首先,黃金的供應是由土耳其和印度進行的。 對伊朗的黃金出口在2012年增長至65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了十倍。 與此同時,土耳其對阿聯酋的黃金出口從2.8億美元增加。 在2011年,高達46億美元。 在2012;大多數這種黃金,專家認為,是用於裝運到伊朗或轉換成伊朗的利益硬通貨。 以黃金為代價,進口需求得到了保障。 伊朗,使用中介機構的網路,然後出售黃金的國家對珠寶的高需求-在印度,馬來西亞和迪拜,黃金轉化為硬通貨。 美國試圖用黃金對伊朗的行動進行制裁
第四,伊朗個人和法律實體使用外幣現金急劇增加。 德黑蘭甚至設法在政治和經濟形勢不穩定的一些國家(這使得難以控制現金交易)兌換伊朗里亞爾現金換取美元現金。 例如,在2012年9月在阿富汗在赫拉特市被記錄在伊朗里亞爾對美元的交流活動增加。 據報道,伊朗貨幣兌換商通過他們的阿富汗中介機構交換了必要的金額,並迅速將資金轉移到伊朗。 伊朗計程車可以用來在伊朗-阿富汗邊界和赫拉特之間轉移資金。
第五,涉及到中東哈瓦拉的非正式金融和結算系統以及印度的一個類似的渾迪系統。 哈瓦拉系統是基於通過一次性通知和確認通過電子郵件,傳真或電話轉移資金,最近使用Skype。 該系統的特點是,它是缺乏廣泛的官僚作風,主要是操作進行了高達100萬美元的金額。 (雖然有轉讓和高達一百萬美元)。 收件人在48甚至24小時內收到錢。 所有這一切都允許系統的大多數經紀人不落入視野的美國監管機構誰監督的制裁製度的維護。 該系統"哈瓦拉"的一個重要優勢是業務低傭金(在1-1.5%的范圍內)。 "哈瓦拉"可以提供資金從伊朗轉移到一個特定的國家在中東地區,然後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各種銀行交易。 所有金融交易都使用netting方法進行。 經紀人支付的發送方國家和接收方國家的經紀人之間的結算是在結算計劃上持有的,並且用於收盤余額的是黃金,其他貴金屬,可兌換貨幣的現金等。
第六,伊朗出口商和進口商使用外國銀行洗錢伊朗錢,如有必要,將其轉換成自由兌換貨幣。 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伊朗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已經通過figureheads在其他國家開設(或收購)銀行。 事實上,這些伊朗銀行已經接受(並且仍然接受)從伊朗石油出口的美元,歐元和其他自由兌換貨幣的收入。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都是純粹的外資銀行,但他們收到的"可靠的合作夥伴"伊朗在商業地位。 這些銀行的賬戶也以美元和其他可兌換貨幣支付伊朗進口的貨物。 顯然,這個方案涉及風險,但如果貨幣的真實來源或銀行賬戶的貨幣轉賬的最終目的被隱藏,風險可以被最小化。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使用figureheads,偽造的合同,長鏈的中介,等等。 大量的結算業務通過在中東最大的金融中心–迪拜(阿聯酋),伊朗有幾個可靠的合作夥伴在銀行業務。 制裁實施後的一段時間,通過土耳其銀行付款,但他們的服務成本很高
美國著名的金融犯罪專家Kenneth一直在運行,這是避免銀行制裁的最簡單的計劃。 據他介紹,伊朗資金可以轉移到"東南亞銀行准備合作,從那裡-對中亞國家之一的國家銀行。 最後的和弦應該是資金轉移到在這個國家經營的美國或歐洲銀行分行的賬戶。"那麼沒有太多風險的錢可以在世界各地移動。
使用使用美元、歐元和其他主要世界貨幣的計劃往往也涉及使用非法貿易的方法,並掩蓋伊朗石油供應的痕跡。 常見的方法之一是從油輪到油輪在公海中轉運。 盡管有顯著的成本,伊朗去購買了大量的油輪,以便能夠可靠地進行轉運操作。 對進口商來說,伊朗石油可以在另一個國家的旗幟下。

6. 歐俄相互制裁重創經濟,俄羅斯損失多少

歐俄之間的經濟戰——制裁與反制裁是一把雙刃劍,導致雙方利益俱損。危機常態化與反危機常態化已變成俄羅斯經濟的主要特徵。美國期盼的俄羅斯政治和經濟斷崖的局面短期內難以出現。歐俄經濟戰沒有贏家,如果有贏家的話,那麼美國則是歐俄經濟戰背後的最大贏家。
2016年7月1日,歐盟理事會宣布,因為俄羅斯未能執行明斯克協議,歐盟已正式將針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延長到2017年1月31日。作為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指令,將限制進口實施對俄制裁國家的食品禁令延長至2017年12月31日。因烏克蘭危機,歐盟從2014年夏季開始對俄實行經濟制裁,俄羅斯採取限制歐洲食品和糧食作物進口作為反擊。2016年7月底,歐盟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到期。歐盟最終決定對俄在金融、石油和國防合作領域的經濟制裁延長半年。
歐俄間的轉圜窗口曾經出現
在2016年6月16—18日召開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包括義大利總理倫齊、法國前總統薩科奇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等歐洲政要以及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道達爾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和荷蘭皇家殼牌等大公司的領導人悉數到場。普京與歐洲與會者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歐盟與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問題。此前,為回應歐盟國家領導人的說情,普京宣布釋放被俘的烏克蘭女飛行員薩夫琴科。俄方深知此次與容克會晤的重要性,這是烏克蘭危機兩年來歐盟最高級別領導人首次訪俄。另外,論壇閉幕72小時之後,歐盟28國大使將討論是否延長對俄羅斯的制裁。在論壇上,參會的歐盟企業領導人呼籲歐俄雙方取消兩敗俱傷的制裁與反制裁。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呼籲俄首先停止對歐盟的反制裁措施。倫齊在與普京會晤時也暗示,只要俄羅斯率先取消對歐盟國家的反制裁,歐盟就將減輕或者不會再次延長即將到期的對俄制裁。但是當普京會晤容克時,後者不僅並未給出倫齊同樣的暗示,而且其態度依然強硬,敦促俄羅斯必須履行明斯克協議。容克表示,「俄羅斯是明斯克協議的簽署夥伴,對此負有義務,下一步很清楚,那就是全面貫徹協議,只有這樣才能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
事實上,多數反對繼續對俄制裁的歐盟成員國都希望俄方首先做出讓步,取消對歐盟的反制裁。雖然俄羅斯迫切希望歐盟取消對俄制裁,但擔心在自己宣布單方面取消對歐盟反制裁後,歐盟仍維系對俄制裁,置俄羅斯於尷尬處境之中。聖彼得堡俄歐會晤之後的6月20日,法國外長艾羅仍在呼籲歐俄雙方對待制裁與反制裁採取「開放」態度。
俄羅斯並未如歐盟國家所願選擇「開放」的態度,歐俄雙方取消制裁與反制裁的轉圜窗口就此關上。由於歐盟多數成員國的反對,此次對俄羅斯制裁並未如此前那樣由歐盟機構宣布自動延長,而是經過了6月21日歐盟成員國大使會議的討論。與會部分歐盟成員國大使公開表達了對制裁措施的保留意見,但會議討論的最終結果是延長對俄羅斯經濟制裁6個月。歷史不能假設。但倘若俄羅斯接受了倫齊和薩科奇的建議,率先取消對歐盟國家的反制裁,或許歐盟將取消對俄羅斯的延長制裁,至少會減輕制裁。對於延長制裁的決議,普京表示,不會怨恨歐盟,願意繼續推動歐盟和俄羅斯關系的發展。
在7月16日召開的烏蘭巴托亞歐首腦會議上,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與歐洲領導人會晤時再次談及歐俄制裁與反制裁的話題,俄方態度仍未有實質性的變化。他說,俄方不會率先放棄對歐盟的反制裁。不是我們最初發起制裁的,因此我們不會請求任何國家取消制裁。我們會讓歐盟自行確定今後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制裁與反制裁是相互加害
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加上2014年6月開始的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下跌,重創了俄羅斯經濟。2015年體現得尤為明顯。俄羅斯2015年主要經濟數據全面大幅下挫:GDP同比下降3.7%(這是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政府財政收入減少3萬億盧布(約合429億美元)。從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盧布對美元累計貶值72.2%,對歐元累計貶值51.7%。盧布貶值直接導致俄國內通脹率上升和居民實際購買力下降,年化通脹率高達15.9%(據前俄經濟部副部長斯塔里科夫透露,實際通脹率在2015年下半年達到了將近30%),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下降4%,超過GDP的降幅(這是自2000年之後俄羅斯首次出現),實際養老金減少3.8%。最能夠反映民生狀況的標准指標——零售貿易額下降10%,實際工資收入的下降9.5%,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降幅。
歐盟對俄羅斯制裁令中最嚴厲的部分是金融制裁。制裁前,歐洲佔俄羅斯銀行發行新股市場約50%的份額。金融制裁令禁止所有歐盟國家的公民購買大多數俄羅斯金融機構發布的債券和股票、禁止俄羅斯銀行在歐洲證券交易所發布新股、禁止以這些交易所為平台從非歐洲國家募集資金。金融制裁令指向俄羅斯國有資本控股至少50%以上的銀行,涵蓋俄羅斯金融系統的大部分資產。這事實上切斷了俄羅斯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外部融資渠道。
限制對俄技術出口的制裁令阻斷了俄羅斯獲得先進的煉油設備和技術的最主要渠道(未針對天然氣行業)。俄方不能再從歐洲進口深水石油鑽探、極地開發以及頁岩油提煉設備。俄羅斯在極地地區已經投入大量先期開發資金的諸多石油開采項目不得不中途擱置。限制俄羅斯武器采購的制裁令禁止任何向俄方出售高端軍事裝備的合同,同時控制對俄軍民兩用物項的技術出口,包括微晶元和精密製造工具。受制裁令限制,歐盟的前華約國家放棄了已經簽署的價值32億美元從俄進口武器配件的合同。上述技術限制政策對俄羅斯軍事裝備采購和軍工製造業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在歐俄開始制裁與反制裁戰之前,歐洲的經濟並未走出主權債務危機後的萎縮狀態。俄羅斯的反制裁措施讓歐洲經濟再次遭遇寒流。根據法國國際信息和展望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僅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間,支持對俄制裁的歐美國家出口損失602億美元。其中歐洲國家損失約為500億美元。損失最嚴重是德國,每月8.3億美元,波蘭、荷蘭和法國每月損失約2億美元。」該報告指出,「自2014年8月制裁令實施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出口量平均減少12.9%」。奧地利經濟研究所的調查報告表明,「俄羅斯反制裁對歐盟產生的傷害不亞於俄方的損失——僅在制裁的頭一年,歐盟共犧牲掉約200萬個就業機會,1000億歐元的產值化為烏有」,「以個別國家而言,超過6000家公司在俄羅斯深耕的德國損失最慘重,受波及的就業機會約達50萬個,相當於270億歐元的產值;義大利和法國各有20萬、15萬人因此失業」。
俄羅斯實施反制裁令後,原來與俄羅斯經濟密切、大量向俄羅斯出口農產品和食品的東歐國家受損程度最為嚴重。以拉脫維亞為例,該國的里加聯合奶製品廠2015年因俄制裁損失600萬歐元。依據俄經濟發展部的數據統計,俄羅斯對西方實施農產品和食品禁令後,相較2013年(俄實行特別經濟措施前最具代表性的一年),西方國家直接農產品和食品銷售損失約合86億美元。
危機與反危機下常態化的俄羅斯經濟
西方的經濟制裁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壓力。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2016年1月在蓋達爾經濟論壇上坦承,「俄羅斯經濟形勢復雜而又嚴峻,正在遭遇近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但他強調,「經濟局勢仍然可控」。目前的經濟危機仍在俄羅斯多數民眾可承受范圍之內。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7月8日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58%的俄羅斯民眾認為俄羅斯針對西方的經濟反制措施未對自身生活產生影響,65%的受調查者認為,反制裁措施對西方國家的經濟影響更嚴重。
西方對俄制裁出台後,為適應新形勢,俄羅斯加快了具有進口替代性質的反危機經濟政策調整,俄羅斯進入「忍耐型」的經濟發展。根據2015年俄羅斯政府推出的調整計劃:5年內減少20個關鍵領域的進口,涉及採掘機械、電子工程、生物科技、化工制葯等領域。目標要將對外國農林業機械的依賴降低56%、食品加工降低53%,工程機械降低34%。為此,俄政府采購不再堅持「技術性能優先」的原則,而改行「俄羅斯製造優先」,「擺脫外部依賴優先」。俄政府還認定,如果中小型合資企業中擁有51%的俄羅斯人股份,即擁有俄企地位,可以按照中小企業的特別配額參與俄羅斯國家采購。
2014年11月,俄羅斯央行放棄「盧布盯住美元」的政策,並大幅上調利率,以應對資本外逃並壓低通脹率。這一政策雖未立竿見影,但在2016年開始初見成效。截至8月,盧布兌美元上漲了13%,漲幅在所有新興市場貨幣中排第三。俄羅斯本幣債券今年的表現在摩根大通公司監測的15個國家中排名第三。8月23日,俄羅斯Micex股指觸及紀錄高點。按美元計算,該指數2016年已累計上漲25%,使俄羅斯的表現在MSCI明晟(MSCIInc.)追蹤的23個新興國家中排名第六。2015年3月,普京批准俄財政部關於建立不可撤銷信託體系服務公司的建議,支持俄財政部推動俄資本去離岸化的倡議,鼓勵俄境外游離資本以公司注冊資本金形式,作為信託投資迴流,免除相應的財產稅,同時不再追究資產來源和外流原因等法律責任,並按注資股比分享公司盈利。此外,俄財政部推動立法,要求在外國企業控股達到或超過10%的俄羅斯納稅人,只要在2016年4月1日前申報資產情況,申報後可免除資產不明來源法律責任。上述舉措增加了外部資本對俄羅斯經濟環境的信心。俄羅斯央行發布的公告顯示,2014年俄羅斯資本凈流出額達1515億美元,是2013年的近2.5倍,而在2015年俄羅斯政府實行海外資本大赦後,當年外逃資本降至1180億美元。目前尚不能斷定俄羅斯資本外逃從根本上得到扭轉,但至少外逃資本出現止跌回穩的勢頭。
從蘇聯解體之初的俄羅斯整體社會經濟危機到1998年金融危機,再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危機與反危機已經成為當代俄羅斯的常態。普京政府歷練出一整套應對經濟危機經驗,加之民眾堅韌的傳統耐受力,現代俄羅斯社會已經形成危機自我適應機制。2000—2007年間,俄羅斯GDP年均7.2%的八年高速增長與國力的迅速恢復為普京提供了民意支持和執政合法性的基礎。美國發起並主導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其目的不僅在於迫使俄羅斯執行明斯克協議,更在於以壓促變,籍此力促俄國內生成反普京的政治氛圍,防止其在2018年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但目前的俄羅斯國內政局,尚未見普京無法繼續當政的任何跡象。普京在克里米亞和敘利亞問題上的成功出擊為其化解國內危機並繼續執政奠定了難以撼動的基礎。美國期盼的俄羅斯政治和經濟斷崖的局面短期內難以出現。
俄羅斯當前經濟危機的形成並非單純源於西方的經濟制裁,它與世界經濟整體低迷,尤其是國際能源價格的一路下跌密切相關。究其根本,在於產業結構不合理,嚴重依賴資源稟賦。其GDP的10%、政府預算收入的50%、出口總額的78%都依賴於能源出口;國際油價每降低10美元,俄羅斯財政赤字增加GDP的1.4%。俄羅斯經濟紓困的關鍵在於完成能源經濟向現代化經濟的轉型。
歐俄之間互相加害式的制裁與反制裁不可能長久。深受俄羅斯反制裁之苦的歐盟各成員國要求取消對俄羅斯制裁的呼聲勢必在不久的將來轉化為實際,「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之牆已經開始搖晃」。今年4月28日,法國國民議會以多數票通過了反對黨提出的呼籲政府解除對俄制裁的議案。匈牙利、塞普勒斯、希臘、義大利和斯洛伐克等五個歐盟成員國對繼續制裁俄羅斯明確表示反對。其中,匈牙利外長表示,歐盟同意延長對俄制裁的決定是「不正確和反民主的」。義大利率先向俄羅斯表態,願意單方面減少一些商業方面的制裁。德國表示,不會處罰義大利等國的對延續制裁的自行松綁行為。8月18日,默克爾表示,德國願意成為第一個解除對俄制裁的國家,只要俄羅斯執行明斯克協議。顯而易見,沒有歐俄的和解就沒有歐洲的安全與穩定,加之歐盟在能源安全、地區反恐和難民等問題上也亟需俄羅斯的合作,因此歐俄經濟和解、雙方取消制裁和反制裁是未來發展的大勢。
歐俄經濟戰雙方沒有贏家。如果有贏家的話,那麼非美國莫屬。歐俄經濟關系齟齬的背後是政治安全關系的惡化,歐洲更加依賴美國的力挺。依照俄羅斯發布的統計數字,歐俄雙邊貿額易2015年下降10%,而美俄雙邊貿易卻逆勢上揚6%。歐俄經濟困局中的資本外逃大潮大多流向美國。美國企業也趁歐洲競爭對手的缺失,在俄羅斯市場大展拳腳。如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的貝爾直升機公司和俄羅斯烏拉爾飛機製造廠簽署合作協議(雖然後者的母公司在制裁黑名單上),在葉卡捷琳堡組裝貝爾公司的單引擎輕型直升機;位於莫斯科的波音公司研發中心項目依舊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進。

7.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對於中國來說基本上沒什麼影響,美國制裁俄對中國有好處,有中國俄也不怕西方制裁。
不久前,莫斯科與北京通過數十億元的能源協議。第二大經濟體正成為俄羅斯與西方緊張不斷升級的最大受益者。
迄今,歐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挪威等國,對俄實施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制裁。美國一直讓中國加入制裁行列,但北京不願隨華盛頓起舞。分析人士說,如今白宮無力在這個問題上相逼。美中經貿已不可分割,華盛頓沒任何實際籌碼來說服北京追隨它。美製裁俄對中國有好處,有中國俄不怕制裁。
匈牙利總理本月將歐盟對俄的制裁比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問題專家則稱,不響應美國懲罰俄的呼籲更符合中國利益。遠東問題研究所的瓦西里·卡申表示,以前西方施壓俄羅斯,中國一無所獲,「如今,中國官員即使不公開慶賀,私底下也是拍手稱快……烏克蘭危機導致的形勢,最符合其利益,他們希望保持這種局面。」 中國已然從俄羅斯與西方的僵局中獲利,籌劃許久的協議最終以有利於中方的方式敲定。莫斯科戰略估算和預測中心主任謝爾蓋·格林亞耶夫說:「這表明中國是個厲害的談判對手。」而且由於制裁,俄企業如今獲取西方技術的渠道受限,於是許多公司轉向中國—成為他們很可能長期駐留的一個市場。卡申表示,「目前的危機過去後,並不意味著這些公司會調整供貨渠道,重返歐洲,他們很可能繼續從中國采購。」
美國對此束手無策,只能通過一些有限的項目或公司對華施壓。卡申說,「美國所能做的只是對本國公司施壓,促其不向中方夥伴提供技術。比如,限制向中國IT企業供應技術和軟體。但中國市場對美國信息技術公司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此類措施會造成兩敗俱傷。」而且,從過往的事來看,受到施壓的中國會是一名強悍的戰士,不會屈服於任何壓力。
「中國企業太熟悉美方的制裁了」,俄中機電創新產品貿易合作商會秘書長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說,美國要中方加入制裁行列,只會得到中國的禮貌拒絕。試圖逼迫中國的任何企圖,只會導致嚴厲的報復措施。
但是制裁將改變俄羅斯企業和投資者的中期風險評估。在瑞銀看來,西方制裁將使大部分俄羅斯企業難以獲得中期貸款,使得這些企業的融資壓力變大,而俄羅斯央行將不得不出手救助這些企業,勢必會增加利率,提高融資成本,消耗本國的外匯儲備。屆時,俄羅斯企業和投資者的中期風險將會被評級機構降級,國內的經濟獲得有可能會進一步受到限制。
其次,西方制裁也迫使俄羅斯的投資環境發生改變。制裁帶來的風險不但對俄羅斯企業造成影響,還可能影響在俄羅斯投資的外資企業。由於制裁,雙方頻頻報復,最終受到損失的是雙方的企業。雖然制裁的後果不會對世界主要的經濟體造成影響,但是俄羅斯作為歐洲大陸最大的國家,制裁必將在未來中長期造成影響。
最主要的是俄羅斯目前採取報復的方式大部分都是能源領域。由於歐洲國家的天然氣過分依賴俄羅斯,西方制裁的後果可能使的歐洲在「沒氣」的狀況下,遭遇寒冷冬天。原本脆弱的歐洲經濟會雪上加霜,最終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可以說,制裁對俄羅斯是災難,對歐美也是地震。因為明確俄羅斯政府60%的稅收都和石油天然氣緊密聯系。

8. 歐盟與美國在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的態度前後有何不同

只是說歐盟和美國找到口實了。另外俄羅斯在黑海根扎的更深了

9. 在烏克蘭危機中主要國家集團受到的影響

1、俄羅斯得到了克里米亞,失去了整個烏克蘭。俄羅斯在東歐方向失去了屏障專,是得不償屬失。未來,烏克蘭必然跟歐盟越走越近,甚至加入歐盟。

2、烏克蘭什麼都沒得到,現在成了歐洲的阿富汗、索馬里。事實證明,不搞經濟,專搞政治,是不行的。

3、歐盟。基本上沒有什麼得失。

4、中國。得到了中俄一些能源貿易大單。因為烏克蘭向歐盟接近,所以可以預見的將來烏克蘭向中國出口的武器越來越少,不過現在中國僅從烏克蘭進口一些發動機等設備,進口的武器規模越來越小,基本上中國損失不大。

5、美國。烏克蘭問題,對美國聲譽有所損壞,但是基本上美國是隔岸觀火。沒什麼得失。

10. 烏克蘭危機到底是什麼跟俄羅斯為什麼打起來了

1、烏克蘭危機是由2013年底烏克蘭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中止和歐洲聯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欲強化和俄羅斯的關系導致。

2、俄總統普京3月9日會見烏總統亞努科維奇時明確表示,如果烏簽署聯系國協定,將「立即失去很多,俄將限制烏商品進口」;相反,如果烏加入俄主導的關稅同盟,將「立即獲得利益,包括天然氣價格優惠」。

烏克蘭「協和資本」投資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前9個月,烏克蘭對歐盟出口額為146億美元,對俄羅斯出口額為211億美元。2013年年初以來,烏俄貿易額大幅減少,烏克蘭經濟因此遭受重創。阿扎羅夫說,烏克蘭無法承受失去與俄羅斯貿易往來的損失。

(10)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2014年5月2日,俄羅斯外交部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說,俄方對烏克蘭當局在東部城市斯拉維揚斯克展開的「討伐行動」表示憤慨,要求烏方立即停止這種軍事行動。

2014年5月7日,普京表示,俄軍不在俄烏邊境地區,已經撤到其定期舉行演習的靶場。但烏克蘭媒體和美國方面表示,俄軍並未從邊境地區撤離。

2014年5月12日,俄羅斯總統新聞局發表聲明說,俄羅斯注意到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地方公投的高投票率,尊重兩州人民在公投中表達的意志。公投結果需要通過基輔與東部兩州代表之間的對話來實現,避免再次發生暴力。

為了實現對話,俄方歡迎所有調解努力,其中也包括通過歐安組織進行的努力。俄方譴責武力,包括對平民使用重型武器並導致人員死亡的武力行為。

閱讀全文

與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