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意義!為推動海洋經濟健康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為政治鋪路。
Ⅱ 怎樣認識和理解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現狀
1.海洋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我國海域遼闊,跨越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海洋資源種類繁多,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氣、固體礦產、可再生能源、濱海旅遊等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其中:海洋生物2萬多種,海洋魚類3000多種;海洋石油資源量約2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14萬億立方米;濱海砂礦資源儲量31億噸;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論蘊藏量6.3億千瓦;濱海旅遊景點1500多處;深水岸線400多公里,深水港址60多處;灘塗面積380萬公頃,水深0~15米的淺海面積12.4萬平方公里。此外,在國際海底區域我國還擁有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礦區。
2.海洋經濟發展的社會條件日趨完善。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把海洋資源開發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振興經濟的重大措施,對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海洋管理和海洋事業的投入逐步加大。為規范海洋開發活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國家先後公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全民海洋意識日益增強。沿海一些地區邁出了建設海洋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步伐。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3.海洋經濟發展已初具規模。近20年來,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對海洋產業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為海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九五"期間,沿海地區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累計達到1.7萬億元,比"八五"時期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長16.2%,高於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據統計,2000年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達到2297億元,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6%,占沿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內生產總值的4.2%。海水養殖、海洋油氣、濱海旅遊、海洋醫葯、海水利用等新興海洋產業發展迅速,有力地帶動了海洋經濟的發展。我國海洋漁業和鹽業產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造船業世界第三,商船擁有量世界第五,港口數量及貨物吞吐能力、濱海旅遊業收入居世界前列。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海洋經濟發展缺乏宏觀指導、協調和規劃,海洋資源開發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海洋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傳統海洋產業仍處於粗放型發展階段,海洋科技總體水平較低,一些新興海洋產業尚未形成規模;部分海域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近海漁業資源破壞嚴重,一些海洋珍稀物種瀕臨滅絕;部分海域和海島開發秩序混亂、用海矛盾突出;海洋調查勘探程度低,可開發的重要資源底數不清;海洋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相對落後。
Ⅲ 指出我國發展海洋經濟的優勢,並針對我國海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據統計,2013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46570億元,比2012年增長10.4%。海洋生產總值占國版內生產總值的9.7%。其中,海洋產業權增加值26508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19062億元。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海洋經濟開發基礎。
前瞻網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前瞻》當前,我國已經意識到進行海洋經濟開發的必要性和緊迫性。2011年國家海洋局組織編制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2011年-2015年)》,《規劃》提出,要加大政府引導性投入,重點投向海洋裝備製造、海洋油氣、船舶製造、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海洋生物醫葯、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化工、濱海旅遊等海洋產業領域。國務院相繼批准了山東、浙江、廣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份,浙江省舟山新區成為海洋經濟新區,以及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隨著國內整體的海洋發展規劃基本到位,海洋經濟開發的大潮也即將到來。
Ⅳ 如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洋經濟產業發展潛力無限 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彰顯中國海洋發展活力
用4D數字化技術模擬的數字海洋、在深遠海建立的海上龍宮、千萬億次每秒的超級計算機,彰顯著中國海洋發展的活力。在數字海洋、透明海洋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海洋產業正從傳統產業轉變為向科技要潛力、向遠洋要資源、向業態創新要未來的創新性產業。
海洋經濟成經濟新增長點
隨著我國海洋科技不斷取得突破,原本洶涌澎湃的大海,變成了潛力無限的聚寶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達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近3.8萬億元,同比增長6.9%。預計2018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會突破80000億元大關。隨著海洋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升,預計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0萬億元。到2035年,力爭實現我國海洋經濟總量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左右,推動一批涉海企業全球布局,從而占據全球海洋產業價值鏈的高端。
顯然,在我國經濟結構面臨轉型調整的階段,海洋經濟無疑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而海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也讓眾多沿海省份紛紛提出了海洋經濟的發展路線圖。
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山東、廣東、浙江等地相繼發布了加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發展海洋經濟的相關方案,涵蓋海洋信息化建設、海洋新興產業等各個方面。中國沿海地區北部、東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圈格局基本形成,重點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前景廣闊
與傳統產業相比,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明顯。首先,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方面優勢突出,可助力我國在新一輪世界經濟布局中搶得先機。其次,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資源消耗低、綜合效益好、節能環保的優勢,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發展潛力巨大。第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能夠吸納高素質勞動力。
不過,目前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由於缺乏統籌規劃,基礎研究比較薄弱,技術儲備不足,仍受到發展實力、客觀條件等因素制約,急需在新時期重點研究與突破。
要加強食品安全追溯技術、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牧場管理信息化、生物馴化、自動化採收等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應用,推動海洋牧場從近海向深海拓展。
未來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但同時仍面臨諸多風險。其中,陸源入海污染壓力仍然較大,而海洋災害也對我國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
Ⅳ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當前發展海洋經濟的必要性
回答要點如下:
1,海洋經濟的概念,主要突出海洋資源。
2,陸上資源的日益枯竭,內使人們將目光投向面積更容加廣闊的海洋。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日益枯竭和海洋資源開採的科學技術日益成熟,以及海洋能源的誘人儲量使得海洋經濟的開發和發展成為必然。
Ⅵ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經濟意義
海洋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1、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2、海洋工程技術、海洋醫葯與生物技術、海洋化工技術、海水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都是國際技術創新的前沿,海洋產業尤其是海洋新興產 業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3、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立足點。
4、隨著人類對海洋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利用,海洋環境保護與人類生產活動協調發展日顯重要,發展海洋經濟能推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 低碳技術發展,修補和維系生態環境,有利於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Ⅶ 浙江發展海洋經濟的優勢及在發展過程中該注意的問題
優勢: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基礎較好,體制機制靈活,科教實力較強,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1.海洋資源較為豐富。浙江擁有豐富的港口、漁業、旅遊、油氣、灘塗、海島、海洋能等資源,組合優勢明顯,具有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巨大潛力。浙江省海岸線6696公里,居全國首位;可規劃建設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506公里,約佔全國30.7%,相對集中分布於寧波—舟山港域,是我國建設深水港群的理想區域。面積500平方米以上海島2878個,數量居全國首位,是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深化對外開放、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載體。近海漁場22.27萬平方公里,可捕撈量居全國第一。灘塗面積近400萬畝,資源開發利用條件良好。濱海旅遊資源豐富,海洋文化特色鮮明。海洋能蘊藏豐富,可開發潮汐能裝機容量佔全國40%、潮流能佔全國一半以上,利用潛力巨大。
2.區位條件十分優越。示範區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南部,南接海峽西岸經濟區,東臨太平洋,西連長江流域和內陸地區,區域內外交通聯系便利,緊鄰國際航運戰略通道,具有深化國內外區域合作、加快開發開放的有利條件。
特色產業優勢突出。2009年,示範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300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7.9:41.4:50.7,海洋產業體系比較完備。海運業發達,貨物吞吐量7.1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118萬標箱,寧波—舟山港躋身全球第二大綜合港、第八大集裝箱港。浙江省船舶工業產值738億元,居全國第三位;海水淡化運行規模9.35萬噸/日,居全國首位。濱海旅遊、海洋生物醫葯、海洋能源等產業發展迅速。
3.體制機制靈活高效。浙江在全國較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資源環境有償使用等方面改革,經過多年發展,已基本形成高效、規范的市場機制,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浙江城鎮化和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均居全國前列,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工業化取得良好成效,為推進海陸統籌和海洋產業集聚與結構優化奠定了扎實基礎;浙江民營經濟發達,投資海洋產業的積極性較高,海洋經濟發展的動力強勁。
4.科教支撐能力較強。擁有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科學院、浙江省海洋開發研究院、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和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寧波大學、浙江海洋學院等一批科研機構和院校,全省海洋科研機構經常費收入居全國第四位,海洋本科、專科專業點數居全國第二位,海洋科技教育實力較強,有利於提升海洋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
應注意的問題:
浙江的海洋資源等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示範區海洋生產總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仍然較低,海洋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還需要加快發展;海洋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力度有待加大,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承載力還比較弱,沿海防災減災任務較為艱巨;海洋經濟轉型升級和海陸聯動等體制機制創新亟待加強,實現海洋經濟強省目標任重道遠。
Ⅷ 如何推動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①物質決定意抄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立足於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短缺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實際需要。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要求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自覺樹立正確的意識。發展海洋經濟,必須樹立資源意識,發揮正確意識的反作用。
③規律是客觀的,我們要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發展海洋經濟,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
④同時要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展海洋經濟,還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人類造福。
Ⅸ 十二五規劃建議中單獨對發展海洋經濟做出了闡述,請問其重大意義在哪裡
前瞻網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前瞻》當前,我國已經意識到進行海洋經濟開發的必要性和緊迫性。2011年國家海洋局組織編制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2011年-2015年)》,《規劃》提出,要加大政府引導性投入,重點投向海洋裝備製造、海洋油氣、船舶製造、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海洋生物醫葯、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化工、濱海旅遊等海洋產業領域。國務院相繼批准了山東、浙江、廣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份,浙江省舟山新區成為海洋經濟新區,以及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
隨著國內整體的海洋發展規劃基本到位,海洋經濟開發的大潮也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