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論述偽劣商品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乘經濟體制轉換之機,利用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投入少產出多、時間短獲利大的特點,視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為發財致富之捷徑,大量生產假冒偽劣產品,致使犯罪活動蔓延滋長,泛濫成災,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嚴重危害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該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是:(一)本罪的客體要件。本罪不僅侵害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同時又侵犯了人民群眾的人身和財產權利。所以,它的犯罪客體屬於復雜客體,是國家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合法利益。(二)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法規,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故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三)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生產者、銷售者,為一般主體,即只要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單位,都能成為本罪主體。(四)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偽劣產品而予以生產或銷售,過失不構成本罪。如,個體經銷人員不知道自己購進的是偽劣產品,然後銷售的,不成立本罪。即使行為人應當知道其為偽劣產品,但事實上沒有認識到是偽劣產品的,也不構成本罪。這里的「明知」不能根據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判斷,而以案件實際情況,只要證明犯罪嫌疑人實際知道的就可以認定「明知」。生產者、銷售者凡是有符合上述構成要件的行為,就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認定本罪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本罪的行為對象主要是一般產品,即指經過製造、加工,用於銷售的除法定其它特定產品。根據我國刑法第149條規定:「生產、銷售本節第141條至第148條所列產品,不構成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141條至148條所列產品,構成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對構成本節第140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之罪處罰。」(二)本罪行為表現有四種情況:1、「摻雜、摻假」,是指在真實的符合質量的產品中摻入雜物或一些假的東西,如在麵粉中摻入石膏粉,在味精中加入食鹽等。2、「以假充真」是指以假的產品冒充真的產品。如用人造革冒充皮革,以自來水冒充礦泉水等。3、「以次充好」是指以劣質產品冒充優質產品、以低檔產品冒充高檔產品。如用舊產品冒充新產品,以淘汰品冒充未淘汰品等。4、「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是指行為人以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的不合格產品甚至劣質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我國質量法規定的合格產品的要求是:A、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B、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的使用性能的瑕疵的除外;C、符合在產品或者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符合以產品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產品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就屬於不合格產品。上述四種行為很難絕對區分,有些行為既可以說是以假充真,也可以說是以次充好,還可以說是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司法實踐中也沒有必要硬性區分某種行為屬於哪一類。只要實施其中一種行為便可能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同時實施多種行為的,也只以一罪論處。(三)本罪的罪名是選擇性罪名,行為人只要實施生產或銷售偽劣產品行為之一的,即可構成犯罪,其罪名是:生產偽劣產品罪或者銷售偽劣產品罪。如果同時實施了上述兩種行為的,也只定一罪,即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而不能定數罪加以並罰。但如果生產者只是生產了偽劣產品,而並沒有推向市場,就談不上銷售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因而不符合本罪的客觀要件。只有當生產者生產了偽劣產品,同時又推向市場時才可能達到法定的銷售金額。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已經不是單純地生產偽劣產品,而是既生產又銷售了偽劣產品。(四)本罪的刑事責任。刑法第140、150條規定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刑事責任。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根據本法150條之規定,單位犯本罪,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處罰。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法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破壞對生產、銷售商品質量的管理秩序,依照刑法規定應於處罰的行為。它是刑法分則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的一類犯罪。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偽劣商品,其構成的要件之一是銷售偽劣商品金額在5萬元以上。根據刑法第140條、第150條規定,個人犯本罪的,根據銷售金額的大小處以不同的刑罰。2001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發了《關於運輸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對偽劣商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刑法第140條規定的銷售金額三倍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末遂)定罪處罰。因此,認定本罪及量刑的一個重要依據是偽劣商品的金額。(一)銷售金額的含義何謂「銷售金額」呢?司法解釋第2條作出了規定,即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後所得的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理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所謂的「全部違法收入」,不應扣除成本及各種費用。其中,「所得」,指行為人出售偽劣產品已經得到的違法收入,「應得」,指行為人已經出售偽劣產品,按照合同或者約定將要得到的違法收入。這里的「出售」,並不意味著必然已經交付貨物,只要簽訂了合同或者約定了價格即可。(二)偽劣商品與合格商品混同時如何計算銷售金額對於行為人既銷售偽劣商品,同時也銷售合格商品的,是否應當將銷售偽劣商品的金額與銷售合格商品的金額區分開來。有的學者認為,對此應當有利於被告原則,把二者區分開來,疑罪從無;有的學者則認為不應區分,這樣有利於打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我不同意以上兩種觀點,因為任何犯罪都有四個必要的構成要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也不例外,其主體是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危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生產、銷售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外,本罪還有一個構成要素是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因此,不僅要從行為人主觀方面來衡量,還必須在犯罪對象上加以區別。因此,如在犯罪對象即商品是很容易區分偽劣商品與合格商品,或者銷售者明確告知消費者為偽劣商品,並給以分別開來(實際上存在這種情況,我曾經處理過一起假冒某知名品牌的劣質墨盒案,因劣質墨盒與真品墨盒的價格相差3—4倍,有些單位采購員素質不高,指定要假的與真的混在一起買,發票上卻用真品價格。),則應與以分開計算。但是,也有些犯罪分子故意將偽劣商品與合格商品混和起來進行銷售,使得消費者根本無法區分偽劣商品和合格商品,也使司法部門無法區分偽劣商品的金額與合格商品的金額。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應當將不可分割的全部銷售金額計算為偽劣商品的銷售金額。對以上的觀點,其理由主要有以下2點:1、它是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必然要求。所謂罪刑相適應原則,是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這一原則包含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刑事責任的程度問題,也就是說由危害行為在刑法上應受到譴責的程度所決定的應當承受之負擔的大小,它是對危害行為的刑事責任進行綜合判斷時確定的度量界限。決定或者影響刑事責任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行為的性質、方式、後果、原因、時間、地點、罪過行式等以及行為對象的重要性、數量等和行為的危害性等。這就要我們從以下2種行為加以分析:(1)如行為人把合格商品與偽劣商品混合起來銷售,但客觀上能區別兩種商品的金額的,則根據行為對象數量的不同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因此應分開計算。如銷售者有其合法銷售的行為,只是為達到銷售利潤最大化,在銷售時把合格商品與偽劣商品混在一起,但在其銷售帳冊上清楚記載二種商品的數量,這種情況應分開計算,這是符合我國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導原則,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更符合罪刑相適應原則。(2)如行為人故意將兩種商品混和起來進行銷售,無法查明兩者的銷售金額,造成這種不可區分的局面,這樣不僅是偽劣商品生產者、銷售者自己的責任,而且也是他們藉以實現偽劣商品目的的重要手段。在這種情況下,銷售合格商品本身就是違法的,實際上是充當了欺詐消費者的工具。這就決定了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程度必然要大於單純銷售偽劣商品的刑事責任。因此,將不可區分的全部銷售金額計算為偽劣商品的銷售金額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也是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必然要求。2、是否適用「疑罪從無」原則,我在這里對於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事實是不存在爭議的,但我認為上述的二種行為人應加以區別分析:對於第(1)種行為人的行為,應該適用疑罪從無原則,因為「疑罪從無」是無罪推定原則的必然要求,也是刑事訴訟進步的一種表現。從本質上講,它是保護無辜者免受刑事追究的一項訴訟措施,以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行為人只是追求商品利潤的最大化,在其合法銷售合格商品的同時混入偽劣商品,其主流是銷售合格商品,並在帳冊上明確反映了二者的金額,其主觀惡性不大。對於第(2)種行為人的行為,行為人不僅不屬於無辜者,相反卻是一名主觀惡性大、犯罪手法狡詐的犯罪者。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放棄對其進行刑事追究是不符合疑罪從無原則的本質的。(三)偽劣商品銷售金額無法查明時如何定罪處罰在司法實踐中,認定偽劣商品銷售金額的證據主要是記錄銷售產品的帳簿、票據等,然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者往往沒有帳簿、票據或者隱匿、銷毀帳簿、票據,使司法部門難以掌握,導致一些違法行為難以追究刑事責任。如單純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社會危害性來定罪量刑,顯然違背了刑法的多項原則。如不追究生產、銷售偽劣商品者的法律責任,又助長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氣焰。我們不能受制於犯罪分子設置的障礙,我們完全應當理直氣壯地拿起刑法的利劍,去斬斷偽劣商品生產者、銷售者的黑手。筆者認為偽劣商品銷售金額無法查明時應認定為非法經營罪。該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實施非法經營行為,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是主觀上出於故意,一般是為了牟取非法利潤;《產品質量法》明確規定不得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因此其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規定,實施非法經營的行為,擾亂市場秩序。生產、銷售偽劣商品行為所侵犯的客體是市場經濟秩序。因此,完全符合非法經營罪的主要特證。
Ⅱ 產品的包裝對於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談談包裝設計對於消費者心理的影響作用
設計公司的設計師們在進行包裝設計時,除了要解決設計中的基本原則,還需對商品所針對的消費者進行著重研究,依據他們的心理活動進行設計,才能是商品在同類設計中脫穎而出。
1. 消費動機,激發消費者進行購買是商品進行包裝設計的最直接目標。制定商品包裝計劃時首先考慮的就應該是這一目標。就算消費者並未有打算購買此類商品,但一個優秀的包裝設計能夠促使他們對商品的品牌、商標及生產廠家產生一定的好感。
消費者會在某個動機的推動下決定花錢買東西的,而人的行動一般是由一定的內在原因也就是動機所支配進行的,而動機又與需要密切相關,動機是由人的需要轉化而來的,是在一定條件下的需要中體現的。也可以這么說,人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才行動的。消費者會倒商店購買某種商品,主要是他們需要這種商品,如冬季來臨、人們就會到商店購買羽絨服或大衣等物來抵禦寒冷。
上文所提到,動機是由人的需求轉化而來的,但是,不一定所有的需求都能轉化為推動人去行動的動機。需要往往以願望的形式被人體驗到。例如,不少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美麗的皮膚,但是如果沒有出現抗皺美容霜之類的化妝品,這便不能促使人們購買化妝品的行動,而僅僅以願望的形式存在人的心中。在當某廠家生產並對產品進行廣告宣傳,讓消費者了解到此類產品能滿足人們的願望,此時,消費者才會去商店購買此類化妝品。這是在滿足願望的動機推動下的購買行動。由此,需求轉化為購買動力,成為人購買行為的動力。
不少的心理學系對人們的需求進行過詳細而深入的探討,他們分析到人的需要是可以分層次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次:
(1)吃、喝、空氣等生理需求;
(2)在危險和恐懼中對自由安全的需要;
(3)歸屬相愛的需要:得到親友愛,成立家庭需要;
(4)尊重的需要,對榮譽成就需要;
(5)自我現實需要。
人的求職需要、審美需要、對自己成長與發展的需要和能充分發揮自我才能的需要等都是自我現實的需要。人們在購買商品,不僅為了使用,更為了藉此展示自己的社會地位、教養及鑒賞力等。例如,「大哥大」(手機電話)剛進入我國市場時,很多購買「大哥大」的人除了使用,另外,能在公共場合或生意場上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從而滿足虛榮心。可以說這是一種滿足精神需要的購買動機。所以,在制定產品包裝設計定位時,必須對消費者的需要和動機類型作調查研究,以便設計公司能夠設計出針對性強的包裝設計作品。
2. 購買行為特徵
(1)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不僅能滿足生理與物質的需要,還可以滿足對社會和精神上的需要。在購買食物、服飾等商品,是為了滿足其充飢、營養與保暖等生理需要。而購買各類書籍與雜志等,則是為了滿足工作或精神上的需要等等。
(2)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行為有時是受某一種動機支配的,有時卻是受到多種復雜動機綜合支配的。有多重復雜動機所交織結合而構成的就是購買行為的體系。在購買商品時,常常為了滿足精神與社會的需要,而常常伴隨滿足生理、物質需要的動機。在不同的時期,人們購買需求也會發生改變。例如,在社會經濟低迷時,消費者往往只會注意到商品的實用價值,追求商品的物廉價美。從而構成以購買動機支配的購買商品行為。而經濟收入豐厚的消費者,其購買動機是相當復雜的,因為他們豐厚的收入影響到其對商品包裝的品質更為講究,將生理、物理需要與精神、社會需要交織在一起,其中精神、社會需要佔了主導地位。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的需要不斷變化,在確立包裝設計的目標和定位時,就應多從滿足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精神需要著想。
Ⅲ 一般等價物的出現對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和影響
一般等價物來就是從其它商品中分離出來自的,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換並表現其它一切商品價值的商品。
有了一般等價物後,方便了商品交換,人們只要經過兩次交換,就可順利換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即:「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換成一般等價物;第二步,用一般等價物換取自己需要的商品。
可見,一般等價物的出現,有利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
Ⅳ 新時代經濟發展對包裝有什麼要求
包裝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包裝材料的性能。沒有好的包裝材料就不可能有好的包裝產品。包裝新材料與包裝新技術是包裝企業或科研院所首要的追求,現在很多新產品和新工藝必須要有新的包裝材料與之配套,方可達到很好的包裝效果。
基於環保要求,污染環境不利於環保的包裝材料亟待更新。新型的包裝材料正在開發,有的已初見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1.以EPS快餐盒為代表的塑料包裝將被新型的紙質類包裝所取代。
很多地方由於受塑料包裝廢棄物的危害,像EPS快餐盒這類用量大,難以回收和處理的塑料包裝已受到了限制,國家已下發文件將之列為重點被替代的包裝製品。以紙漿、植物纖維為材料生產的新型包裝應運而生,並被國家列人重點推廣項目之一。被替代的EPS類包裝製品還包括Eppl業包裝襯墊。
2.塑料袋類包裝材料正朝可溶性的無污染材料方向發展。
很多城市相繼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包裝),所以不污染環境的塑料包裝材料亟待研究開發。如復合材料中的復合塑料膜,各種表面覆膜等。一些可替代現有塑料包裝材料的新型材料的研究已取得進展,如水溶性塑料薄膜以及可降解的其它各類塑料薄膜等已開始應用,特別是一些國外企業正瞄準中國龐大的市場。例如,日本一些企業開始在我國尋求合作夥伴,建立合資企業,生產可溶性塑料薄膜。
3.木包裝正在尋求替代包裝材料。
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在中國出口產品木包裝中發現「天牛」為借口,限制我國產品出口,凡是用木包裝的產品必須進行復雜的特殊處理或用其它材料代替。由於成本價格等問題,即使採用重型瓦楞紙箱也難以勝任,因此目前我國已在進行攻關,推薦用蜂窩紙板箱代替,但必須解決包裝箱能承受重力和裝卸強度問題。
4.其它新型的輔助包裝材料也亟待研究。如粘合劑、表面處理劑、油墨等。我國很多紙箱包裝耗紙量大、成本高、強度低,就是因為這些輔助包裝材料質量性能等達不到要求的緣故。在包裝印刷油墨方面,國際上已流行環保型油墨(或簡稱綠色油墨),我國目前也在大力發展,如株洲工學院與先科集團合作,開發出幾種多功能水性油墨,已批量生產,用戶用後反應很好。
Ⅳ 北宋商品經濟發展對社會影響
1促進集市的起。
Ⅵ 舉例說明商品包裝在營銷過程中對消費心理有什麼影響
一、大眾消費體系下的消費心理 包裝設計的過程是如何塑造產品形象,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要的過程。產品形象塑造與大眾消費不僅僅是一個講求商品實用和符合包裝物理功能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對消費心理的研究應貫穿整個包裝設計思維的全過程。 人們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感受包裝,包裝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非常直觀的印象,包裝的物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都在包裝的設計上體現無余。一般來講,消費者需要直接面對商品,需要在第一時間和商品零距離接近,這就要求商品的包裝設計具有直觀性。包裝設計對商品的附加值的體現,商品是否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即商品以及包裝所傳達出來的信息是否體現出了消費者的身份、層次、地位甚至情趣愛好。因為,他們購買商品除了買商品本身之外,更多的是買心情、買滿足、買自信……在商品銷售這一過程中,消費者是主體,如何激勵這個主體,即消費者想要什麼,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希望得到怎樣的心理滿足,是包裝設計定位的前提。 二、消費定位與設計定位 定位就是在消費者的心目中給商品設定一個清晰的位置,便於消費者根據自身的需要實現消費目的,達到滿足消費慾望的目的。好的定位有「先入為主」的效果,設計師要想知道消費者想要什麼,想得到怎樣的心理滿足,在著手設計之前,就必須對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就必須對消費市場進行有效而真實的調研。以市場和市場營銷中的各種問題為調查研究的對象,有效地收集和分析有關信息,為計劃和決策提供依據,圍繞將要實現的設計目標,進行各類信息的處理。在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進行設計定位。 品牌包裝設計,一方面需要滿足包裝的物理功能,另一方面又要具備心理功能。要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就需要個性化設計理念的注入。同時,產品和包裝都是批量生產,不可能為某一個人的需要而設計。無論什麼商品總是有其目標消費群體的,無論哪一個社會群體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把握目標消費群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和表現,是設計取得成功的途徑。 我們常常走進超市,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我們看到的商品包裝在設計方面並不能說很豐富,其設計更難讓人感受到個性化。在購物過程中,消費者基本上還是出於對產品的需求為第一感覺,很少是先被商品的外包裝所吸引而後產生購買行為的。也就是說,商品的包裝設計對促銷起到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三、包裝設計需針對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由於社會的高度物質化,大眾消費體系的形成,使得消費者被商品和物質的體系所包圍,在這樣一個物質豐富的社會階段,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使得人們的消費觀念起了根本的變化。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商品消費成為人們主要的生活方式,消費意識的有效過程主要是消費者通過日常消費的行為來完成的。消費行為就是購買商品,消費的過程就是購買動機形成到消費行為產生的過程。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的需求和商品本身兩個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由於物的體系包圍了人們,消費成為了人們的主要生活方式,人們在實際消費過程中,要求商品對心理的滿足不亞於實用本身,因為,人們所消費的物品並不全都用於生活必需。包裝設計需要滿足消費者攜帶和使用上的方便,消費者在商品消費過程中要求商品的使用具有安全感。商品包裝設計具有時尚性,富有時代特色,要符合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人們要的就是在消費過程中的心理滿足感、內心征服感,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就物有所值。 四、品牌包裝設計與傳播品牌價值是包裝設計的靈魂 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如何突出產品的形象。產品的形象塑造在銷售的各個環節起著舉足輕重的適應作用,直接影響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以至消費行為的構成,從而影響到商品銷售這一最終目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之前首先看到的是商品的包裝,商品的包裝既要符合消費者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情趣,又要能准確反映出商品的品質特點。 塑造產品形象,一方面要受內在特質的制約,即產品品質的制約;另一方面又要受外在環境的制約,即消費者的滿意程度的制約。一個高質量的產品,再加上高質量的包裝設計,使其所傳達出的信息處處讓人感覺到質量的存在,使消費者對其產生好感。作為設計本身,既注重包裝設計美感,體現產品的價值,又要能夠給產品帶來附加值,這樣來強化整體品牌設計和傳播品牌價值的意識。作為設計者,更應該多關注品牌價值是否體現和傳遞出來,產品的附加值是否被消費者所認同,這才是設計想要達到的真正目的。 商品的價值在哪裡?在消費者心裡。設計就必須根據產品和目標消費群的心理需求來做品牌背後的文化概念,即編織一個夢來滿足消費者精神生活的需要,來引導和推廣新的生活方式。品牌設計從產品中提煉出自己的文化,追求的是產品的品質,追求的是售後服務,提升品牌形象,樹立品牌風格形象,讓品牌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精神,從而推進時代的發展。包裝文化中蘊含了價值觀,文化內涵是包裝設計賴以識別的一個重要方面。編織產品的文化是創造理念、創造一種文化即大眾文化的過程。消費者消費的是文化,是一個社會中大多數人遵循的與消費有關的風俗習慣。包裝設計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使利潤擴大化。附加值就是賣點,附加值使消費心理得到滿足,設計就是提高商品附加值的手段。
Ⅶ 產品包裝的創新對產品經營產生什麼映像
產品結構的創新對購買影響,創新能力日益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我國這樣一個貿易大國,要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技術創新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經濟全球化、技術創新及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國際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商品、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大規模跨越邊界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經濟全球化為國際貿易和技術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不僅促進了國際貿易發展,而且加速了技術創新的進程。另外,國際貿易和技術創新也是相互促進的。一方面,國際貿易的發展從根本上有賴於一國的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能夠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改變產品結構和國際分工,提高交易運作的效率和效益,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另一方面,國際貿易又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市場空間,國際貿易對科技產業化發揮著積極的引導、促進和推動作用。 二、我國對外貿易形勢及技術創新的作用 1.從要素稟賦角度分析我國對外貿易形勢 (1)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勞動力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質量也在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總量不斷上升,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外貿出口不斷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國勞動力資源優勢的充分發揮。 (2)改革開放30年,資本市場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和影響。我國資本市場是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逐步發展起來的,由於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設計上的局限,資本市場原存在著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結構性矛盾,制約了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加大了基礎性制度建設的力度,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決了長期影響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大歷史遺留問題。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各項制度、法律法規建設的全方位跟進,制約資本市場發展的一些制度性問題正逐步解決,我國資本市場和諧發展基礎漸漸得以夯實。 (3)在技術方面,我國以加工貿易為主,加工貿易出口占出口總額的55%左右,加工貿易差額占貿易總差額的70%左右。這種簡單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張吸引了國內大量資源,也帶動了國內投資。現階段應該考慮我國發展戰略、體制、激勵機制的轉型,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節約型社會、集約型技術為基礎,創新科技為動力的制度體制。 (4)在市場規模方面,隨著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2000美元,國內消費市場總體空間進一步擴大,中國正在向消費型國家過渡。近五年,我國消費年均增長13.1%,2007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7年來首次超過投資,成為消費、投資、出口中貢獻最大的一項。今後即使年均增長10%,到2020年消費規模也將超過30萬億元,空間巨大。因而努力擴大內需,對實現內外貿協調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今年中國對外貿易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趨緊,出口企業的經營壓力將進一步增加。不確定因素還在進一步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 (1)今年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一方面將增加中國的進口成本,構成通脹壓力,另一方面也將使出口企業的經營壓力繼續增加,對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 (2)今年人民幣升值加快、勞動力和環保成本上升等國內因素對出口的影響將更加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除了採取擴大內銷等方法外,應對外貿環境變化的最根本途徑只有一條:拿出自己的創新產品。 (3)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增加已是大勢所趨。採取稅收和配額等手段,嚴格限制資源消耗多、污染嚴重的產品出口,鼓勵環保節約型產品出口,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 (4)由於在一些低端產品上,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存在一定替代性和可轉移性,因此,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可能會有所增加。中國需要在對貿易摩擦發展趨勢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全面研究制定中國的貿易摩擦應對戰略,完善多方協調的應對機制,勞動密集型產業應當通過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換代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有效落實「科技興貿」戰略。 三、技術創新對我國對外貿易的意義 目前,我們已經具備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礎和良好條件。我國要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實現長期發展的目標,有一個發展模式的選擇問題。在過去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我們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參與國際分工,這對於促進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勞動力及環境資源成本的逐步提高,長期處於低端產品環節的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中國絕不可能走資源耗費型的發展道路,也不可能走技術依賴型的發展道路。面對這種國際發展大趨勢和自身基本國情,中國只能走技術進步和知識創新的發展道路。那些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國家,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並且重視運用知識產權推動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更新,以提升本國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技術升級和企業改造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以實現創新型國家建設目標的戰略,對於我國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Ⅷ 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中國而言
——產業結構有所改善
——科學技術和教育水平有一定提高
——市場機制在經濟生活中作用增強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形成
.
——對外開放日益擴大
——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對過剩
生產力有所發展,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發展中存在眾多的困難與問題
總的看,在中國步入21世紀時,全國經濟已進入全面、快速工業化的階段;在取得巨大的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集中表現為明顯的、多側面的二元現象: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開始運行,但舊體制仍然在許多領域起作用,新舊體制雙軌運行並存,轉軌緩慢,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面臨巨大困灘;經濟高速增長與低效率、低質量並存,經濟仍然以粗放型增長為主,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規模經濟效益差;在國內市場容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相當部分的國產商品生產能力過剩,銷售困難與部分商品大量進口並存,國產名牌不斷消失,一些「民族工業」被外資打壓兼並,國家經濟安全受到威脅;出口高速增長與傳統的低附加值產品佔主導地位並存,高檔名牌產品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國內市場佔有率日益下降: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奔向富裕與中西部多數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收入水平相對低下並存,經濟發展的地區差距日益拉大;隨著經濟規模擴大、就業人數不斷增加與全社會的失業率上升並存,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速度加快與困難加大並存,這將使得潛在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有增加的趨勢;少數人暴富與相當部分的城鄉貧困人口並存,社會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工農業產品積壓,產銷率不高與相當一部分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有效購買力不足並存;經濟規模迅速擴大與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並存,能源和水資源短缺和生態失衡、環境惡化日益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對科學技術和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與大量低素質的剩餘勞動力並存.
這些問題都是短期內難以克服的,必須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和精心的操作才能逐步解決.這表明,我國的未來發展前景是美好的,但面臨的困難也是很大的.
21世紀上半葉(2000~2050年)中國經濟長期預測
對2000~205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進行預測是超長期預測.未來50年不確定的因素很多,我們只能在一定的假定條件下(如不發生世界大戰,國內基本保持社會安定等),採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預測.這里我們使用了系統動力學、投入產出、經濟計量三者相結合的模型,預測中國在2000~2050年間人口、經濟增長以及結構變化情況.
一、人口預測:總量不超過16億,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二、經濟增長以及結構變化放緩,加大環境惡化
三、資源更加短缺
Ⅸ 食品消費行為對食品包裝的影響
食品包裝迎合消費行為的參數統計方法 [摘要] 運用非參數統計中兩向聯列方法,分析了包裝設計對顧客消費行為的影響,介紹了本方法的具體運用過程,並給出了一個應用實例。
關鍵詞:非參數統計;包裝設計;消費行為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食品包裝設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倍受歡迎的食品包裝設計,能促進商品迅速佔領市場,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反之,如果食品包裝設計不認真考慮 消費者的各種偏好,輕者造成食品銷售障礙,經濟上蒙受損失,重則導致企業破產。
食品包裝設計對於改變產品的附力口價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裝設計好的商品如果符合消費者的偏好,就會產生正的附加價值.如果不符合消費者的偏好,就會產生負面影響。
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外貿易的擴大,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商品包裝的需求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改進商品包裝的工作已經越來越顯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商品進行包裝的目的,一方面在於將商品完好無損地送到消費者手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促進銷售。在商品流通過程中,重點在商品的保護;在商品的銷售過程中,重點是宣傳商品,達到競銷的目的。從銷售角度來看,只有那些具有吸引力的包裝設計,被消費者所喜愛的包裝設計才能使包裝成為有效包裝。
由於自選超市的快速發展,包裝設計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現代包裝設計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在無人售貨的超級市場里商品的包裝承擔著無聲推銷員的重要角色。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包裝設計被消費者所喜愛,能促進商品銷售,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用數學的方法研究了包裝設計對不同職業消費者的影響。
1 方法概要
利用數理統計理論,給出一套數學分析方法。在數理統計中,一個基本問題就是在樣本觀察值的基礎上建立模型,利用數理統計技術對數據作進一步的分析。由於參數模型是建立在各種帶未知參數概率分布族的基礎之上,如果在觀察的資料中稍有不符合某種分布假定的地方,就可能使參數模型導致錯誤的結論。加之我們將要分析的這類問題的資料沒有適當的概率分布加以擬合,因而如果使用參數模型方法來解決這類包裝問題將缺乏穩定性。這樣,將迫使我們使用和發展一種分析這類問題的方法。非參數統計方法中的兩向聯列方法是一種解決這類問題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非參數統計方法可以廣泛地利用各種尺度來搜集資料,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它可以使用名義尺度的資料(如好與壞、美與丑、良品與不良品等)、次序尺度的資料(如對某包裝設計的偏好程度可分為甲、乙、丙、丁等不同的等級),以及更為精確的區間尺度和比例尺度的資料。這樣使非參數統計方法不但可以對現象進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而且還能對現實經濟生活中無法用數值大小加以精確測度的人的愛好等,進行分析與研究。這樣為數理統計方法對包裝設計品質屬性問題的研究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如果在一個表裡把隨機樣本中每一個觀察值按兩個或更多方面加以劃分,也就是將總體中各個單位按兩個標志或更多標志加以劃分,研究各個方面之間的相互關聯或相互獨立問題,這個表就稱為聯列表。例如,將某一包裝設計針對的消費者總體按男性和女性偏好兩個標志加以劃分,就稱為兩向聯列表。對聯列表進行分析,主要是檢驗按總體不同的標志進行分類時,各標志之闖是否相互獨立。利用這種方法來研究包裝設計對顧客消費行為的影響。 在研究兩向聯列表時,如果它包含R行和C列,I=1,2,……R,j=1,2,……Co將令Piy表示從一個已知總體中隨機地抽出一個樣本單位將其劃分為聯列表中i行和j列的概率。進一步令Pi表示一個樣本單位被劃分為聯列表中第i行的邊際概率,並且令Pj表示一個樣本單位被劃分為聯列表中第j列的邊際概率,則: 因為在聯列表中所有橫行和豎列的總和一定等於1,故: (待續)
Ⅹ 包裝設計的發展與經濟有著怎樣的關系
包裝設計的使命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從單一的實用功能延展到諸多的營銷層面的功能。 我國早就對包裝下過定義: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幾輔助物等的總稱。各個國家對包裝的定義各有不同,美國認為:包裝是為產品的運出和銷售所作的准備行為。英國認為:包裝是為貨物的運輸和銷售所作的藝術、科學和技術上的准備工作。加拿大認為包裝是將產品由供應者送達顧客或消費者手中而能保持產品完好狀態的工具。 然而,這些對設計師來說仍然遠遠不夠。設計師對包裝內涵的理解遠不是文字條款所能詮注的。設計師一旦接受設計委託,常常會以一種超越常人的心境和情感,以其特有的職業敏感去貼近需要包裝的產品,傾聽產品的訴說,捕捉它與消費者之間的契合點,為它在商品世界的降臨和生存做好一切准備——塑造一個能為紛雜的商品世界所接納的新生命,這就是設計師心目中的包裝。 包裝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把商品包裹起來,即起到保護商品的作用,又便於攜帶。包裝設計的使命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從單一的實用功能延展到諸多的營銷層面的功能。對商家來說,通過包裝設計,成為宣傳品牌、提高產品競爭力、強化產品特徵、樹立企業形象的標識。從消費者角度看,同時還期望得到除對物品消費外的一種心理的審美享受。 因此,包裝設計肩負著多重的使命,一是產品本身的需要;二是商家通過包裝達到促銷產品的目的;三是消費大眾在包裝上的進一步審美要求。這三者之間從理論上說,彼此是統一的。共同點都是為了使產品如何達到最大化的供給消費者。 美國營銷協會是這樣為品牌定義的:「意在識別一個或一群賣主的商品或服務,並將其與競爭對手的商品或服務區分開來的名稱、術語、標識、象徵、設計或其總和。」因此,當一家企業、一種產品或一項服務擁有自己的名稱、術語、標識、象徵、設計或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時,它就擁有了品牌。 那麼,對企業來說品牌的價值何在呢?確切地說,一個廣為人知、備受尊崇的品牌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對於營銷它們的企業來說,品牌可以起到以下幾種作用: 1、品牌可以使一個企業通過大批量生產一個品牌的產品來發揮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 2、任何技術都可以模仿,而品牌具有不可模仿性,一個成功的品牌可以對企圖推出自己品牌的競爭對手形成進入壁壘。 3、品牌可以使企業與其競爭對手區分開來,提升企業的品牌資本即可以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4、在市場中,強有力的品牌形象可以使企業在與零售商和其他市場中介機構的關系中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 5、對消費者來說,備受尊崇的品牌是質量、方便、地位等需求得到有效滿足的始終如一的保障,它是消費者對其信任的一種契約。 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可以沒有自己的廠房,沒有自己的倉庫,甚至在未來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時代,你甚至可以沒有自己的辦公場所,但你卻不能沒有自己的品牌。未來的企業競爭將是品牌層次上的競爭。 在商品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的今天,企業總是希望能夠藉助某種方法,讓原本雷同的商品,以差異化形態展現在顧客眼前,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這就好比人的著衣那樣,無疑,搶眼的包裝設計以其出眾的視覺識別力所形成的感官高度評判,能夠幫助企業商品從眾多競爭品牌中脫穎而出,使消費者留意、停頓、觀察,贊賞並產生購買行為,這也是每個商家所追求的最理想化的包裝設計。那麼,包裝設計究竟與品牌之間存在何等的關系呢? 一.包裝是品牌的視覺載體 包裝設計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作,將品牌商標、文字信息、圖案、色彩、造型、材料等多項要素根據不同的目的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在考慮商品特性的基礎上,遵循品牌設計的基本原則,將品牌的視覺符號最大限度的融入到包裝設計上,形成獨有的品牌個性,在區分競爭產品的同時,以明確該產品是歸屬於哪家企業。 包裝上的文字圖片必須以吸引顧客注意為目的,直接推銷品牌,只有信息明晰、內容規范,才不至於誤導消費者,造成對品牌的不良影響。因此,包裝設計要遵循的以下原則: 1.包裝風格具體鮮明的反映產品的特點,消費者一看包裝就可理解產品的屬性。 2.包裝要能夠充分展示商品。用形象逼真的彩色照片真實地表現產品。這在食品包裝中最為流行,如巧克力、糖果、食品罐頭等,彩色照片將產品的色、味、型表現得令人垂涎欲滴。用全透明包裝、開天窗的包裝形式同樣能充分展現產品,在食品、玩具、紡織品中非常流行。 3.包裝文字信息必須詳盡詳規范。在包裝上通常有關於產品的配料、功效、使用和保質期、條形碼、生產廠家等文字說明,必要時還應配上簡潔的示意圖。 4.設計風格需強調代表品牌形象的專用色彩。適當的使用體現品牌形象的色彩,使消費者產生一定的視覺反射,迅速憑借色彩來感知品牌。如:可口可樂的紅色餅體,百事可樂藍色的瓶體。 二.包裝是品牌的銷售工具 包裝在無需銷售人員的介紹或示範的情況下,消費者只需憑包裝畫面上的圖文的「自我介紹」,就可以了解商品,從而決定購買。 如何讓包裝設計具備強大銷售力呢?通常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分為幾個步驟:看到產品包裝—被產品打動—實現購買。這三大步驟將決定包裝設計重點要表現以下功能: 1.從陳列環境中著手,在包裝的色彩、圖案、款式等方面突出品牌的視覺沖擊力,以區別於同類產品,最終脫影而出。 2.從品牌定位、品牌個性化方面著手,明確的針對人群,選擇合適的渠道,從而決定包裝設計風格以突出品牌及利益點等消費者關注的重要信息。 3.根據渠道和價格差異著手,設計有附加值、品質感及美感的包裝。這些要素都是與品牌價值相輔相成的,是提升品牌美譽度的重要手段。 三.包裝是品牌的品質體現 包裝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判斷,同時,會對所屬品牌產生連帶效應,認為品牌的價值等同於產品品質,最終被歸類於不值得信賴的品牌。這個結果無論對於品牌還是產品都是致命打擊。 以奢侈品牌的產品為例:如CD香水、化妝品,此類產品特別要求具有獨特的個性,無論從包裝造型、材質、色彩、工藝上都需要具有特殊的氣質和高貴感,以營造神秘的魅力和不可思議的氣氛,顯示出另人神往的浪漫情調。只有這樣的視覺及心理的感受,才能給消費者以一種高檔品牌、高品質產品、高附加值的享受。掏錢就自然不在話下了。 四.包裝是品牌的傳播渠道 承載著諸多品牌信息的產品包裝,擺放在商場超市的貨架上,就是一個個無聲的廣告,每一個購物的消費者就是它的受眾,在琳琅滿目的產品中,品牌依附著產品包裝被認知和購買,隨著產品的質量、口味被逐漸接受和喜愛,品牌也就深深植入消費者的心裡。 品牌通過其他的廣告形式傳播,如:戶外廣告牌、電視廣告、平面媒體廣告等等,形成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但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對產品的購買,往往在實現購買的關鍵時刻,改變選擇的目標,品牌所做的傳播工作就大打折扣或因此付之東流。 位於終端的產品包裝,以一種特有的傳播渠道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是品牌實現價值的第一線。只有包裝設計完美的體現品牌價值、品牌品質、品牌實力、產品品質、產品誘惑力的時候,才能更有效的發揮品牌傳播渠道的作用。反之,品牌形象會豪不留情的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