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表現
80年代到2002年,東部經濟總量佔全國的50.2%-57086%。中部人均GDP佔全國GDP的80%-75%。西部人均GDP佔全國人均GDP的70%-59%。城鄉差距達到3.2:1。
B. 區域發展不平衡的表現有哪些
1、從復人均GDP最高的前制5個省份與最低的後5個省份的平均水平之比,以及地區間加權變異系數看,我國區域間差距自2006年以後逐步縮小,但近兩三年出現再度擴大的勢頭。
2、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2017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81倍。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差距仍很明顯。
5、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不平衡。我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8.4%(2016年),為主要經濟體最高,超過美國的7.3%、英國的7.2%。大量資金在金融系統內部循環,「脫實向虛」現象比較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待提升。
C. 如何解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要國家的政策支持。就像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國家把優惠政策都放到了以深圳為代表的珠專三角,就有珠三角的屬繁榮。九十年代初,國家主要優惠政策投到了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長三角也迅速富裕了。二十世紀初,國家政策移到了環渤海地區,環渤海地區也快速崛起了。
D. 怎樣解決不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是極其迅猛的,達到。在此過程中,一些區域經濟在年實現了戰略性發展,但中國區域經濟整體發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區域經濟是區域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其綜合集群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水平的明顯提高。
首先是經濟水平。在自然條件和社會因素的雙重影響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差距。改革開放以來,“先富起來再富起來”的經濟發展路線,逐漸將中國經濟推向了一個新的領域。隨著不斷發展,東南沿海地區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而中西部地區由於其地理位置和社會因素,略次於東南沿海地區,造成東南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經濟水平的差異。
E.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表現和原因是什麼
主要表現:
1.地區經濟發抄展水平。如經濟設施等。
2.地區經濟結構。如第三產業的比重。
3.人民生活水平。如消費。
4.人均收入。
主要原因:
1.自然資源分布不均衡以及開發建設程度的不同導致經濟發展不均衡
2.工業基礎,技術條件的差異導致發展不平衡
3.生態建設以及市場化運作程度等導致經濟發展不平衡
4.經濟發展政策導致發展不均衡
5.人才流動導致經濟發展不均衡
6.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的不均衡影響
F.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形成原因,現狀及消除措施
一
1.歷史原因.
2.傳統工業依賴能源和資源,能源和資源的不平衡分布造成區域差異專.
3.進出口貿易的因素導致的海屬陸交通樞紐地區的發達.
4.產業主導因素的轉移也可以導致地域發展水平的變化,從而使得一些地區和城市建立比較優勢,比如現代的金融、軟體、生物科技。以上都是不依賴傳統區域發展因素的產業,這些產業主導的區域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先行優勢。
二
我國商業地理的現狀從來都被認為是狹長的,一直有5個發動機之說: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東北、成都重慶地區,這些地區都是區域發展的重心。國家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也是很明顯的,沿海好於中部,東北好於西北。
三
消除的方法重要的就是在產業結構、經濟發展要素轉移和現有的資源及基礎條件結合,使用人口轉移、政策支持、發展比較優勢產業或者新興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G.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對策
1.歷史原因.
2.傳統工業依賴能源和資源,能源和資源的不平衡分布造成區域差異.
3.進出口貿易的因素導版致的海陸權交通樞紐地區的發達.
4.產業主導因素的轉移也可以導致地域發展水平的變化,從而使得一些地區和城市建立比較優勢,比如現代的金融、軟體、生物科技。以上都是不依賴傳統區域發展因素的產業,這些產業主導的區域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先行優勢。
二
我國商業地理的現狀從來都被認為是狹長的,一直有5個發動機之說: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東北、成都重慶地區,這些地區都是區域發展的重心。國家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也是很明顯的,沿海好於中部,東北好於西北。
三
消除的方法重要的就是在產業結構、經濟發展要素轉移和現有的資源及基礎條件結合,使用人口轉移、政策支持、發展比較優勢產業或者新興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H. 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根本途徑
三、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思路選擇
1、完善我國生產力布局機制。從國際經驗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殊要求看,我國生產力布局機制的塑造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宏觀調控層的塑造。中央政府主要從事全國生產力布局總體規劃的制定,確定生產力布局的總體目標和總體框架與戰略,制定並完善區域經濟發展和生產力布局政策,強化並完善生產力布局的經濟、行政及法律手段,調控全國生產力布局。地方政府主要任務是在執行全國生產力布局規劃與政策的基礎上,制定本區域生產力布局的規劃、目標、戰略與框架,調控本區域生產力布局。(2)市場體系和統一市場的發育與完善。其主要任務是在完善商品市場的同時,加快發育和完善各要素市場,促進區域市場和全國統一市場形成和發育,建立健全市場交易規則,制定國內區際貿易法規,如《競爭法》、《反壟斷法》、《市場法》等,為市場機制在區域間正常的經濟技術聯系和生產要素流動中發揮作用提供保障。
2、注重「後發效應」。首先,應正確地、積極地對待自己和別人的長短。既要「揚長避短」,又積極「化短為長」。其次,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這是中西部地區通過塑造體制優勢、加快發展的唯一出路,因為經濟落後不等於改革落後。中西部地區完全可以通過率先建立新體制來創造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從而為加快發展提供內在動力和機遇。要促進「西進」,關鍵在於加快模式轉換,形成生產要素向中西部轉移並優化組合的經濟機制。最後,「後來居上」的根本在人才。實踐證明,無論是改革,還是發展,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破除禁錮著人們頭腦的、錯誤的、陳舊的理論和觀念,這一點也許在中西部地區反映更突出。解決很多新的重大問題,必須「轉換思想」,尤其對需要大踏步趕上東部地區甚至爭取「後來居上」的中西部地區的人們來說,「轉換思想」的任務更繁重、更迫切。
總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要引導地區經濟健康發展,促進全國經濟合理布局。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定、發揮優勢、分工合作、協調發展的原則,正確處理全國經濟總體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的關系,正確處理建立跨省(區、市)的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與發揮各省(區、市)積極性的關系,正確處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關系,促進東、中、西部經濟的共同繁榮和國家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I. 如何看待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區域經濟一定程度的發展差距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
當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差距時,發展程度較好的地區就自然成為發展狀態較差地區所效法的榜樣,發達地區就會更加進一步發達,落後地區就會奮力追趕,從而形成你爭我趕的整體經濟發展的活力.
②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是區際競爭與合作的基礎.
區域的條件優勢要素的差異形成的競爭優勢的不同,各區域的經濟主體可在各自的區域優勢及其產業優勢的基礎上尋找經濟聯合,如資源型優勢與加工型優勢的區際聯合.
③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給落後地區造成一種壓力.
區域經濟發展中有了發達與落後的差異,才迫使落後地區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向發達地區學習,從而加快落後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發達地區對落後地區來說,會產生一種"示範效應",這種示範效應,使得落後地區在追趕發達地區進程中大大節省成本,少走彎路,從而達到共同發展的目標.
4.解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之下,各地區經濟都應融於世界經濟體系之中.
一國要有效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首先整合國內經濟,提高國民經濟的素質.只有實現國內經濟的一體化,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因此,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各地區的共同發展,加強各區域之間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性.在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不能在短期內消彌時,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重點應是鼓勵各區域之間加強經濟聯系,為各區域之間經濟依賴性的增強創造軟(制度等方面),硬(基礎設施等方面)條件.
(2)遵循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繼續允許和鼓勵有優勢的地區發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領全國經濟發展.
(3)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緩解區域經濟差距擴大的趨勢
J.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什麼地區相對落後。
觀察中國經濟問題,要注意到「總量」和「人均」兩個方面.2000年中國GDP達到89004億元人民幣,按當年匯率計算超過1000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六,經濟總量已經相當可觀.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也就是按國際共同價格計算,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位次還要提前.但是,現在人均還不到1000美元,剛剛進入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行列,還是一個比較窮的國家.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完成了頭兩步,並不是走完了現代化全程的2/3.大約還要經過50年左右時間,到本世紀中葉,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對於實現現代化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要有清醒的認識.
從新世紀開始,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始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新的發展階段.今後10年,中國經濟預期年均增長7%左右,2010年GDP比2000年增長1倍.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雖然有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增長減速的不利影響,下半年經濟增長速度會慢於上半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仍然可以達到,明年仍有可能保持7%左右的經濟增長率.
今後5到1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我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中國技術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需要注意處理兩個關系:一是發展新興產業和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系,一是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近期的問題,也有遠期的問題.90年代以來有兩個基本情況:一是糧食產量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人口增長速度,二是城鄉居民人均口糧消費下降.這帶來了過去所沒有過的相當多農產品銷售困難的現象.現在不少農產品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很難再用提高農產品價格的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中國農業單產並不低,種糧不賺錢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達不到規模經營,單純務農很難使農民富裕起來.農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加上農業季節性的特點,許多地方是「一個月過年,三個月種田,八個月賭錢」.鄉鎮企業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非農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但許多鄉鎮企業面臨生產過剩和銷售困難,初始階段那種低水平的規模擴張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應該包括鄉鎮企業.從長遠來說,農村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工業化和城市化,靠大量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可以這樣說: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最困難之點,不在城市,而在廣大農村地區;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起步點在城市,最終落腳點是在農村.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艱巨的任務.推進城市化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為了推進城市化,長期以來所實行的限制農民進城的政策需要改變,同時要完善制度,加強管理,保持社會穩定.
第三,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是一個大局,這個政策要堅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是放鬆或者延緩東部地區的發展.東部地區的發展,過去是,今後相當長時期仍然是從財力、物力和技術上支撐國民經濟全局的極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開發和加快中西部發展的條件,東部地區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現地區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這也是一個大局.西部地區不實現現代化,也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
第四,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環境.
人口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殊問題.人口問題過去是兩句話: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現在應該加一句話:注意老齡化問題.我國現在60歲以上人口佔10%.西方國家在人口基數小、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經過長期的發展出現了老齡化,尚且遇到很多問題.我國在經濟不發達、人口基數很大的條件下,在很短的時期內進入老齡社會,困難更大.老齡化會帶來「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問題,需要預謀對應之策,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環境保護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環境保護可以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環境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環境惡化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現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了,對於環境問題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按照「十五」計劃,2005年經濟增長5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比2000年減少10%.經濟發達國家在人均2000美元時開始治理環境,我國在人均不到800美元的條件下開始大規模控制環境污染,難度更大,要靠長期努力.
第五,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現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說,有了一個雛形,一個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處還很多,仍然需要強調體制創新,通過深化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就是建立與國際市場經濟規則接軌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體制創新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是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但我國經濟技術落後,在同發達國家的競爭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加入WTO給我國經濟帶來新的機遇,這是具有很大挑戰性的機遇;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是包含著發展機遇的挑戰.加入WTO只是獲得入場券和參賽資格,關鍵是提高我國經濟的競爭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我國面臨著沉重的就業壓力.今後5年城鎮將新增就業崗位4000萬個,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4000萬人.達到了這樣的目標,城鎮失業者仍將有1200萬人以上,農村仍將有1億以上的剩餘勞動力.積極擴大就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中國市場商品短缺的狀況已經結束,現在是供過於求,沒有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不可能開拓,經濟就不可能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