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台灣經濟發展現狀

台灣經濟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0-11-24 21:10:35

A. 台灣經濟發展成就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台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此外,從1950年下半年起,美國開始對台灣實行經濟援助,注人大量資金幫助台灣恢復經濟。到1952年,台灣經濟基本恢復到二戰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台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這個時期外資對台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台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台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製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灣工業建立起了一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託,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台灣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一)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l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佔台灣投資毛額的34%,從而彌補了台灣商品及勞務人超的91%"。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台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3O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O年代的經濟繁榮,給台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二)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三)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四)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五)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台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台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灣經濟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高,但內需市場狹小,自然資源較少,科技基礎薄弱,井受此制約,形成了"淺碟子經濟"的特點。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1980年,台灣經濟發展對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95.6%,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達47.89%;1995年的依存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81.65%,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還有42.36%。近幾年來雖然台灣產業升級取得一定成效,但關鍵技術仍然對外依賴性較高,如集成電路晶元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其電路設計這一關鍵技術仍主要依靠發達國家。所以,台灣產業升級雖有進展,但整體工業技術並無突破性發展,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基本格局仍未改變。台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較大。近幾年台灣經濟能維持適度增長,新市場開拓、貿易創造效果大於技術創造效果。

長期以來,台灣財政狀況不佳,稅基萎縮,賦稅收入年增長率從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時,各級公庫和"國庫"支出增長很快,在支出結構中,軍備開支佔了財政預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財政預算中,"國防支出"(未含外購軍備的特期預算)佔了22.1%;若再把行政開支計入,整個財政開支中非生產性開支的比重很大。財政狀況持續惡化,至2002年,台當局總負債已接近4兆新台幣,債務余額佔GDP比重超過30%。

台灣經濟發展還受島內政爭激烈和兩岸關系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台灣政黨之爭異常激烈和頻繁,大大影響了有關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成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許多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和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同時,由於台灣當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兩岸關系的不穩定,影響了台灣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在台灣的投資意願。

綜上所述,台灣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均是政治、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雖然台灣當局採取了某些相應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台灣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1)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1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佔台灣投資毛額的34%,而彌補了台灣商品及勞務入超的91%」。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台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10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0年代的經濟繁榮,給台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2)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3)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做出了犧牲,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4)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5)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10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台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台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B. 台灣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

其實運抵台-灣的黃金很少,甚至很多不是純金,那隻是政-府為安撫民心所做的行動。

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期,民-進-黨籍的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師孟去位於新店山洞的金庫查看。陳師孟說,當年蔣-介-石帶去的黃金,估計只有三百多萬兩,迄今仍有不少儲放在架子上,它們形狀不一,多為當年用金圓券從民間換來,且成色不足,很多隻有92%,根本達不到99.99%的可用標准。

中-共建-政後1950年,大陸當時並不發達的廣-東一省即收兌黃金7455萬兩,由此可見運抵台-灣的黃金之少。

當時政-府因應抗-戰、戡-亂,欠下大量外債,國庫空虛。而且最終運抵台-灣的黃金也只佔大陸總黃金量不及1%。1950年完成的大量台-灣民生建設,還是透過官員的私人關系向美國西屋公司借了200萬美圓才得以實行。

台-灣經濟之發展,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從這幾個時期來說下:

一、經濟重建期(播遷前後)

二戰期間的台-灣,滿目蒼痍,半數以上的工廠遭到摧毀,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

1945年,政-府收復台-灣之後,非常重視重建工作,修復了民生基礎。如台-灣電力在二戰結束後,發電量只有正常的十分之一,日-本電力人員返日,離前還諷刺說,台-灣三個月後將陷入黑暗。政-府隨即派來技術官員孫運璿,搶修台-灣電力,在五個月內就復原了台-灣80%的供電系統。

在民生復興的基礎上,政-府在台-灣開始實行土-地改-革。日據時期,台-灣地主是日-本的特權階級,農民是下等人民,沒有人權,種地毫無收入。1947年,當時擔任台-灣省行-政公署長官的陳儀開始發起耕者有其田;繼而在1949年,由農業復興委員會委員蔣夢麟建議,台-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實行實行三七五減租;最後在1951年至1976年間分九期實施公地放領。

這些土地改革措施,使農民獲得了土地,並使農民經濟獨-立並有餘力受教育,參與政-治,最有名的例子是三級貧農佃農之子陳水扁後來當上中-華民-國總-統。

而土地改革,也成為台-灣農業現代化和工業發展的基礎。日-本學者若林正丈分析說:

1、藉由放出公營企業的股份,將地主的土地資本轉成產業資本,這是民間資本確實發展的一個出發點。

2、改革的結果,透過肥料換谷制(用國-家獨占生產和進口的化學肥料,跟米穀實物做不等價交換)等方法排除地主,國-家直接掌握農民的生產剩餘,以供養龐大的來台人員;同時透過低米價政策等措施,使農業資本可能移向工業資本。

3、因改革而使獲得土地的農民提高生產意願,同時配合農復會推動的技術指導,提高農業生產性,使農村有過剩勞動力,以此累積未來豐富、廉價,具有高競爭優勢的產業勞動力。

而在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確立了台幣為台-灣地區所用之唯一合法貨幣,切斷了和大陸上法幣、金-圓-券的聯系,穩定了金融,通-貨-膨-脹受到控制,此政策也是奠定了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政策之一。

二、進口替代時期(美援時期)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播台-灣後,帶來了將近300萬的人口,無疑給並不富裕的台-灣帶來社會沖擊,期間受全球和大陸金融危機,國-家財政岌岌可危。1949年2月18日,當時省主-席陳誠面對大批不斷來台的船隻,只得下達入境管制令,算是緩解了不斷爆增的人口。

因為不願接受1943年開羅會議上,中-國向美國提議的戰後讓朝鮮獨-立的要求,直接導致1950年6月25日,北韓在蘇聯的指示下發動對南韓的攻擊,11月,中-共投入韓-戰。

美國長期對華政策乃在防止中-國在亞洲獨大,並以利益為優先。由於蔣-介-石在二戰、戡-亂時期表現出不服從美國之態度,美國在一段時間內幻想與中-共一起制衡國-民黨。大陸淪陷之時,美國若非韓戰爆發,早已准備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達到與蘇聯共同分享大陸利益的目的。

1949年7月,金門發生古寧頭戰役,國軍完勝共軍,造成國際轟動,使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台-灣的價值,加上之後韓-戰的爆發,美國勢必要將台-灣納入亞太防鏈,於是開始在經濟上給予大量貸款。

出於這種大時代背景,美國與中-華民-國簽定的《中美防禦條約》,答應在軍事上進行援助,並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協防。穩定了台-灣的民心,使人民安心工作生產。

不過,《防禦條約》只寫明協防颱、澎,未寫前線金門,條約更是要求國軍不得對大陸進行海陸空攻擊,1958年,台海爆發八二三炮戰,國軍炮火擊中廈門油庫,共軍死傷連綿,國軍趁勢准備登陸,第七艦隊卻駛入,阻止了國軍的登陸。糾其原因,乃是美國對蔣把持全中-國後會使中-國獨-立而不放心,而想另覓人選(如美國曾策動孫立人兵變),此可以說,美援是用犧牲大陸換來的。

而共計共約45億的美元經濟貸款,直到2004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才全部償還。

不過,在當時而言,美援確實發揮了穩定經濟和民心的作用。上述三七五減租計劃便有美援的投入。

政-府的農業政策,一方面發展農業,一方面透過肥料交換(肥料換谷)、擴大農工差價方式,將農業所得引導到工業。

1953年政-府實施第一期經濟建設計劃,發展勞力密集輕工業,以替代進口商品。並採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外匯管制等方式,扶植民營企業,特別以紡織業為重。1959年起對生產過盛的紡織業採取促進出口政策,並改革外匯管制增加產品競爭力。

到1959左右,百姓生活已有改善,從1949年人均收入不到100美圓,高漲十倍達到1000美圓左右,工業以每年10%以上的成長率快速發展。台-灣創下了以農業帶動工業發展的先例。

不過此期間,台-灣還是呈現在一個農業社會的面貌,農產品出口占總出口80%以上。

三、出口擴張、進口替代時期(美援停止、技術轉型)

1965年,美援停止。當時美國等先進國-家正欲將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尹仲容、嚴家淦等技術官-僚為吸引外人投資,決定採取自-由開放、鼓勵出口等政策,如1966年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由出口帶動生產,台-灣逐漸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國-家外匯也開始重新累積。

值得一提的是,在1968年,當時整體經濟並不豐盈的情況下,蔣-介-石決定將原先在大陸就實行的6年國-民教育延長到9年,當時全世界實施九年以上義務教育的國-家不到十個,部分人反對,政-府力排眾議,推行此政策,高達80%的台-灣人民因此受益,為台-灣未來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蔣-介-石歷來重視教育,大陸時期雖長期戰-亂,但仍不放棄發展教育。後來很多人成為建設台-灣的砥柱乃至發光於國際。如華裔諾貝爾得主楊振寧、丁肇中、高錕等人均受到政-府教育政策的澤被。中-共原子彈的主要參與者朱亞光也是受到政-府的資助,才得以赴美留學。

進入70年代後,世界上發生石油危機,全球經濟陷入不景氣,生產成本劇增、出口大幅下降。加上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中美斷交等重大外交挫敗,民心不穩,使投資意願下降。

因應此一情況,1972已經當上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開始指導發展重工業、化工業,建立自主經濟體系,進行大規模公共投資。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蔣-經-國出於同情民眾,限制油價漲價,犯了他在上海「打-老-虎」經濟制-裁的老毛病。在蔣-介-石的指導下,才逐步開放油價市場化,這也使得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的時候,政-府能夠穩定自若。

經濟部-長孫運璿還深入虎穴,帶著陴益雙方的合作計劃,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在英美紛紛受到油價限運的當時,中-華民-國卻不在此列。

由於民間投資意願的低迷,1974年蔣-經-國開始推動十項建設,包括交通、電力等基礎工程,及鋼鐵、石化、造船工業。即民間害怕風險不發展,政-府立即投入發展。

大興土木的結果是使失業率下降,培養了大量的工程、科技、管理人才,所得成長持續提高,帶動國內外投資泰安,也為台-灣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基礎。

由於對待金融危機反應快速,使中-華民-國快於其他國-家復甦,當時外匯累積達到全球第四、全球第十四大的貿易國、亞洲四小龍之首。

這段經驗就是舉世聞名的「台-灣奇跡」,至今是開發中-國-家學習的寶貴經驗。

四、國際化時期(產業升級)

經歷石油危機後,政-府看到未來發展耗能少、低污染、高附加價值產業是大勢所趨。於是在1972年,決定設立工業研究院。

科技研究原本就是要由技術人員自-由發展才有科技研究的彈性。因此經濟部-長孫運璿當時准備以財團法人的形式設立工研院,即為政-府佔有股份的民間機構,運作不受政-府控制、經費使用不受立院審查。立法院因此引起軒然大波,幾經行-政部門與立-法-院溝通,才得以在1973年通過成立工業研究院。並在1974年設立工研院電子所,開始准備發展電子高科技產業。

工業研究院是台-灣科技人才的搖籃。今日張忠謀、曹興誠等台-灣科技名人都出自此院。

不過當時立法院仍對發展高科技產業充滿疑慮,認為那是空中樓閣,是只有美國才能掌握的高科技技術,不如多造幾條高速公路。孫運璿則鐵心繼續推動。

而說來,台-灣日後成為積體電路王國的一場決定,竟是1974年2月在台北一家豆漿店完成的。當時旅美學人潘文淵向包括孫運璿、李國鼎在內的政-府技術官-僚說明當今世界積體電路的發展,得到政-府重視。最終,由潘文淵領導,召集了一批在海外的華僑學人,成立了TAC(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

這些華人大多是當年受恩於國-家教育政策方能出國留學,加上政-府對他們的支持和熱情,如TAC成員鄭國賓回憶說當時由美國到達台-灣已經半夜,孫運璿仍在機場等候讓其感動。所以這些華人均可以說是不計一分報酬(受制於立法院,TAC沒有經濟來源),為國-家未來發展出謀劃策。

當時政-府意向是和HUGHES的NMOS訂合同,但TAC團員提議,應該將RCA的CMOS轉移到台-灣來發展,政-府尊重並接受其意見。今天全世界的電腦主板基本都是CMOS系統,因此可說是使台-灣在70年代就獲得半導體科技的先機。

1977年,行-政院長孫運璿協調國-防-部,徵用新竹所在的科學園區的用地後,並於1980年代初順利完工。1979年制定「十年經濟建設計劃」,將機械、電子、電機、運輸工具列為「策略性工業」。

在竹科落成後,台-灣成為當時全球可以生產集成電路的少數地區之一。

1984年,中-華民-國科技之父、行-政院長孫運璿不幸中風,離開政壇,最終使李-登-輝成為蔣-經-國接班人。

孫運璿中風後,繼任的俞國華、郝-柏-村分別開展1984年的「十四項建設」與1990年「國-家建設六年計劃」,以公共投資促進產業發展。1990年公布「產業升級條例」,發展通訊、資訊等十大新興行業。

而在經濟自-由、國際化上面,1983年放寬進出口與投資限制;1987年新外匯條例實施,人民得以自-由持有及運用外匯;1989年開放民間設立新銀行;逐步推動公營企業民營化。

最終,台-灣所得不斷提高,1970年代末期已開始受世人矚目,1980年代末已成為已開發(經濟發達)地區。

五、和平、團結、奮斗

中-華民-國在台-灣近50年的高速發展,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每個國-民將國-家看作自己家的那種大義凜然風范。

中-華民-國遷播台-灣後,中-共接受其在大陸的資產,在國際上聲言要凍結中-華民-國的海外資產。當時政-府的決策,竟是將國-家海外的財產,劃歸到大大小小官員的個人名下,如宋美齡、俞國華等都有參與,但這些官員與國-家共同克難,不發國難財,一分也沒貪污。(如宋美齡去世後只留下12萬美圓遺產,更沒有自己產權的房子)

在如此朝夕不保的情況下,政-府仍舊全力戮力建設、發展,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

其次,執-政者具備用人的氣量、執行者有遼闊的國際視野。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發展,也是整個中-國發展的一部分,倘若當時沒有那麼多大陸、海外的人才來台幫扶,台-灣經濟也無法快速飛躍(如孫運璿是山東人、李國鼎是南京人、潘文淵是嘉興人,他們原本都是建設全中-國的人才)。技術官-僚是國-民黨戒嚴時期的特殊名詞,如孫運璿、李國鼎、高玉樹等,都是在兩蔣時期被提到做官的人才。他們有的原先只是在公營的企業裏服務的技術人才,有的還支持台-獨(如高玉樹),但政-府不以政-治為最大考量,而是以技術能力為首項。

這些技術官-僚,也不負所望,其看的遠,想的多,由於技術官-僚能夠跳脫政-治束縛,認定對的政策就一定全力推動,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在政策上則奉行大同,照顧各個階層利益。土地改革在西-方國-家要花上幾百年,中-共土-改則血流成河,最終田地仍掌握在中-共政-府自己手裏,農民依舊是無自己之田(台-灣農村土地實行私-有-化)。而台-灣土改則秉承政-府在大陸上土-改的原則,和平、逐步推進,以公股換田等政策從地主手中收回田地,即使地-主損失減少,又使農民有田。

在工業化、十項建設之後,農業、中小企業受到打擊,政-府沒有做所謂「騰籠換鳥」,全面扶持大型、新型企業,而限制中小企業的這種作為,而是努力提升中小企業和農業的品質。

譬如1982年,針對經濟發展帶來的城-鄉差-距與貧-富不均,孫運璿內-閣推出了「全面加強基層建設,提高農民所得方案」,以兩百億的資金,使台-灣農業現代化,技術化,縮短農民與非農民所得的差距,並加強農村福利設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如今台灣農業已形成公司化、產業化、基地化、市場化和標准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典範。

誠然美援在一定時期內提升了台-灣的經濟,但倘若不能善用美援,台-灣經濟亦不會有今天之面貌,正是執政者了解到要將國-家危亡系於己肩之上,促進了團結的氣氛。而大量民眾受到國-民教育中文化熏陶,承繼了中-國人善良、誠信、奮斗的美德,在政-府的指導下,為國獻力,也求得了自己的幸福。這些都是將國-家放在心中首位的表現。

政-府知才、養才,願意接受專業人才的意見、每一個國-民的奮斗,都是台-灣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天時地利人和。而綜觀台-灣經濟,其發展的原理,就是和平、團結、奮斗。

C. 台灣經濟以前是靠什麼發展的

台灣的經濟水平,其實一直十分不錯,而且幾乎沒有受到太多的戰爭影響,台灣的經濟分為幾個階段,下面我和大傢具體的說一下:
第一、台灣在晚清的時候,經濟主要是自然經濟,農民在生產生活中,基本是手工作業,經濟相對落後,比福建省大部分的城市要落後很多,經濟水平十分低下。
第二、甲午戰爭以後,台灣被日本人殖民,日本帝國主義當時採取的是奴化教育加殖民地經濟,這段時期台灣的經濟一開始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對於台灣的殖民統治穩定,逐漸的台灣的經濟也有了一些發展,不過一直維持在殖民地經濟水平。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回歸祖國,這期間蔣介石由於國內戰爭的失敗,帶著大量的資源來到台灣,還有各類技術性人才,這樣台灣步入工業化時代。
第四、隨著台灣和大陸關系緊張,後來大陸不打台灣,這樣台灣地區慢慢的進入了和平的發展環境,由於台灣一直是自由市場經濟,所以他順應了科技革命的潮流,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就是計算機技術,所以那個時候跟香港一樣,同屬亞洲四小龍。
第五、台灣的經濟基礎比較雄厚,加上台海之間的矛盾,一直得到美國方面的經濟支持,所以台灣目前的經濟發展也很不錯,不過隨著大陸的經濟水平越來越高,現在台灣有一大部分經濟需要維系在大陸,所以未來台灣和大陸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統一也勢在必行。

D. 去過台灣的你,如何評價台灣的經濟發展

三流城市,不值得誇獎

E. 1945年台灣光復後到現在的經濟發展狀況

台灣土地面積狹小,且天然資源不足,先天環境不利經濟成長。但回顧歷史,台灣經濟發展從1960年代的農業社會,1970年代以加工出口為主的工業社會,吸引龐大外資與先進技術來台,帶動台灣加工業及中小企業之蓬勃發展,創造出台灣經濟奇跡,並將台灣加工產品推廣至全球市場,因此享有「加工王國」之美譽。而近二十年來以信息、電子產業為導向的高科技社會,隨著全球在信息、電子科技帶動的技術變革所產生的產業型態已徹底改變了以往的經濟體制。2003年台灣政府已投入新台幣385億元在園區的軟硬體建設。園區內共設立370家高科技公司,成功地將台灣推向信息產業全球第三、半導體產業全球第四的地位;並透過與跨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的交叉授權和技術策略聯盟,建立了台灣科技產業之雄厚實力。值得一提之處為,台灣享有生產整合成功之優勢,將生產流程詳細切割,最後再將流程結合;各廠商在流程上具有競爭本質,卻又時常互相協助,使得流程之間的交易成本得以在彼此協助之下降低,造成生產上之優勢。

但時值今日,台灣經濟發展表現並不出色。民進黨執政八年間,2000至2007年不僅是整體經濟衰退,以年平均統計數觀之,經濟成長率4.08%與失業率4.26%,致使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美元)年增率僅2.71%,而且於2005年為南韓超越,迄今已有2,000多美元之落差;況且整體經濟還呈現外熱內溫之現象:對外貿易持續暢旺;對內需求則相對疲弱。油料、燃氣及電費價格調漲,2008年1-7月平均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4.18%,已創下過去15年的新高紀錄,使得實質薪資負成長。榮景繁華的高成長似乎已成為昔日黃花難以復尋,而泡沫經濟的疑雲,竟直籠罩台灣。舉凡政府的債台高築、財政惡化、產業相繼外移、金融體系壞帳比率偏高、失業人口驟升,及核四議題的喧嚷不休等,再再使得低迷的景氣雪上加霜。

台灣是以進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總額每年均占本地生產毛額相當高的比例,所以國際經濟情勢的變化對台灣就顯得格外重要。1980年,台灣經濟發展對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95.6%,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達47.89%;近年的依存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八成以上,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還有四成以上。台灣產業升級這幾年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關鍵技術仍然對外依賴性較高,如集成電路晶元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其電路設計這一關鍵技術仍主要依靠發達國家。所以,產業升級雖有進展,但整體工業技術並無突破性發展,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基本格局仍未改變。台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較大。近幾年經濟能維持適度增長,新市場開拓、貿易創造效果大於技術創造效果。

財政方面,收支增長不平衡導致財政赤字不斷擴大,財政收支增長不平衡導致財政赤字不斷擴大,歲入不足支應歲出之金額,再加上當年度還本數,只能以舉債支應;其次,就各級政府「一年以上非自償性債務余額」,2005與2006兩年年底分別為4兆1,047億元與4兆1,932億元,至2007年11月底止為4兆1,256億元,表面上未超過依公共債務法所定占前三年GNP平均數法定比率8%,但台灣省轄區內各縣市政府未償債務所佔比例,在2004年底、2005年底與2006年11月底分別為3.82%、2.22%與2.13%,均超過2%法定上限,因縣市政府長期債務舉債余額已飽和,有賴短債調度支應,導致財政赤字陷入不斷增大的惡性循環。

金融方面匯率維持穩定、外匯存底,由於外貿的貢獻,逐漸增加。但利率上,由重貼現率看到,台灣地區這幾年是維持相當低的利率水平。就業市場,台灣近年的失業率,已經由90年代之前的2%以下,增加為4%以上。4%以西方的標准而言,還是屬於偏低的。但是台灣的勞動參與率,一直維持在58%左右。這相對於西方的國家之63%的勞動參與率是屬於偏低的。台灣的婦女勞動參與率,這幾年持續的增加。但是整體的勞動參與率卻維持不變,這顯示男性的勞動參與率是持續的下降。分析台灣勞動市場改變的主要原因,是由與傳統產業,逐漸的外移。而高科技產業,所僱用的勞工數目,卻相當的有限。

台灣得以有今日的經濟成就,過去的園區經驗以及生產事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運用了諸多台灣在生產上的優勢。在未來,如何繼續利用並創造優勢以幫助台灣新經濟發展,是重要課題。

F. 台灣經濟發展比大陸好到底是什麼原因

台灣經濟很爛啊
亞洲四小龍墊底
體量小
以前的優勢產業也不行了
尤其是微電子產業要面對韓國的競爭
還要面對大陸政府扶持的電子行業的競爭(大陸是虧本也要上!)
還有美帝高通
英偉達。。的競爭
mtk估計要完蛋。。。。
台灣的那點產業未來被上下擠壓,沒有希望
2013年前三季度台灣gdp初值22426.61億元人民幣,本幣同比實際增長1.9%
今年台灣省的經濟總量要被大荷蘭省超了吧。人均會被蘇州無錫和深圳超,未來5年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應該會全面超越。
台灣人自己都急了!
機場捷運50km修了二十幾年還沒通,核四停停廢廢多花了2000多億新台幣。
民粹盛行,政府沒決心,議會效率低,全世界都不願意去台灣投資了。
唯一想去台灣投資的大陸,還被拒之門外,鬼島之名已經是名副其實了。
台灣的經濟結構比新加坡和韓國已經落後了,想當年台灣是四小龍的排頭兵
以台灣決策層的垃圾和制度的缺陷,台灣經濟繼續停滯毫無懸念
未來台灣的出路,作為中國沿海的旅遊休閑省份,類似海南那樣還是可以的

G. 台灣現如今的經濟情況如何跟緊大陸發展

其實台灣現在的這個情況,他肯定要和我們大陸進行溝通和合作,這樣才能保證經濟能夠告訴他發展。

H. 當年台灣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政策妥當與大量的幫美國廠商代工 因為台灣三四十年前工資還很低廉
台灣政府是第一個發明所謂的加工出口區概念 吸引大量外商到台投資
再加上政府本身利用大型建設(所謂的十大建設)的內需 來推動整個經濟
然後當時的蔣經國又推動大規模民生代工 家庭即工廠 等外銷產業 為台灣賺進大量的外匯存底
一直到後來 台灣政府推動大規模轉型只保留石化煉鋼等重工業 然後將原來的輕工業導向資訊科技產業 改作電腦 IC等電子產業 並且成立新竹科學園區 後來成功轉型 供X黨還在改革開放的時候台灣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生產與電腦代工國 當時就是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跡
但過了十年 台灣面齡了經濟衰退 雖然沒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 但還是面齡不斷的衰退
再加上台灣科技業者 為了求更低的成本 只留下總部 然後大規模把生產部門轉移到其他工資低廉的地區(EX鴻海到中國成立富.士.康) 再加上當時陳水扁只全部心力用於反.中 對於經濟沒又太用心 造成台灣十年的經濟衰退
一直到今年 因為美國金融風暴結束 市場復甦 台灣今年才好了一點....

樓上也太瞎了吧.....台灣哪有市場阿......台灣才一個住了兩千三百萬的小島 連台灣人都自認市場小 你在胡說八道個啥 台灣是靠外銷貿易賺錢的 不是靠內需市場啦........
而且經濟乾中華文化啥屁事........台灣還發生去蔣 去.中國化運動勒....

I. 誰能告訴我近十年來台灣經濟的概況

步入八十年代以來, 台灣意識到未來的市場競爭也就是高科技和高素質人才的 競爭。於是,它一方面著重發展資本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工業,另一方面將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高技術部門.與此同時,它還刺激其他工業部門比重日益增大的資金投入研究與發展方面。經過40年的發展,整個台灣經濟結構已從一種農業經濟過渡到工業化經濟。台灣經濟發展迅速,為世界矚目,被列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89年,台灣國內生產總值為1,526億美元,人均7,509美元;1990年生產總值1,620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990美元;外匯儲備1,760億美元。1996年,台灣經濟增長明顯減緩。年經濟增長率為5.7%,為近六年來最低水平。平均失業率為2.26%,為近十年來最高紀錄。生產總值為新台幣74923億元,約為2729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為12752美元。1996年台灣商品進出口總額為217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其中出口額為1159.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9%,為近六年來最低增幅;進口額為1012.8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2%。 台灣傳統上是農業地區, 但最近幾年農業的增長落後於工業的增長速度。台灣只有25% 的土地適於耕種, 但農業生產效率很高。台灣出口高質量的豬肉、蔬菜、糖、茶葉和大米。台灣漁業發達,出口多種海產品, 如鰻魚、金槍魚、蝦和深海魚類。台灣早期工業主要是紡織和食品加工工業, 到六,七十年代, 輕工加工工業比較發達, 到80年代才發展了輕化工工業, 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率佔42%, 其中勞動密集型 工業佔14.9%, 資本及技術密集工業佔19.2%。目前, 台灣製造業種類較多, 在亞洲地區位居前列, 工業產品包括汽車、飛機、輪船、石油化工產品、鋼鐵、機械、電器、 電腦與電子消費品、紡織品與服裝、體育用品、 鞋、玩具、加工食品及手工藝品等, 大部分用於出口。

台灣的目標是在繼續發展傳統工業的基礎上, 大力發展通訊、資訊、消費性電子、半 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空、高級材料、專用化工品與制葯、醫療保健、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工業,以及光電, 半導體、工業自動化、材料應用、高級感測、生物技 術、資源開發、能源節約等八大關鍵技術。 年來, 隨著台灣經濟的迅速發展, 服務業也發展很快, 佔GDP的比重逐漸超過工業, 成為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產業。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達55%, 同期服務業的就業率平均年增長率達4.4%, 高於總就業增長率的2.4%, 致使其就業率占總就業比重增加到48%。

服務業結構也從傳統的商業及政府服務逐漸走上現代化專業性服務產業包括保險、金 融、運輸、倉儲、通訊,以及不動產和工商服務業的增長較快, 其中以保險業增長率 最高。

J. 台灣靠什麼把經濟發展起來的

台灣省是依靠資本主義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系逐步發展起來的,主要為集成電路出口和電腦零件出口。

大力鼓勵廠商投資集成電路、電腦等高新技術產業,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現今當局逐步減少對投資和對外貿易的干預,一些大型「國有銀行」和「國營企業」陸續被私有化。國際貿易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進出口貿易第一地區,其次為美國和日本。不同於鄰近的韓國和日本,台灣經濟以中小型企業而非大型企業集團為主。

台灣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舉足輕重,全球大多數電腦電子零組件都在台灣生產。高新技術產業已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業佔GDP的比重從1952年的35%降至2%,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合計比例過半。

(10)台灣經濟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國民黨政府遷台初期採取適度干涉的計劃經濟制度,加上美國的經濟援助,得以重建面臨困局的台灣經濟。農業方面支持小農生產與資本農業雙軌並置,實行土地改革政策增加農業生產。工業方面於195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勞動密集型輕工業,扶植以紡織業為主的民營企業。

1950年代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外移,當局為吸引外資採取鼓勵出口的政策,由出口帶動生產,使台灣成為美、日的加工基地,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締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經濟奇跡。1970年代在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下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基礎。

1980年代後陸續放寬進出口與投資限制。目前當局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生物科技、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精緻農業六大新興產業和十大服務業。

閱讀全文

與台灣經濟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