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珠三角經濟發展的軌跡
首屆珠三角經濟論壇,於2002年10月17-19日在東莞舉行。會議圍繞地區發展戰略、珠三角的競爭優勢、珠三角與長三角的比較研究等議題進行互動式的探討,蕭灼基、童大林等著名專家學者登壇論道,讓與會者深入了解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動向及區域戰略,把握投資與合作的機會及方向。
在太平洋東岸的經濟版圖上,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汕頭、惠州、江門、中山等地,正形成一個令人驚嘆的城市群與產業群,珠三角產業鏈正逐步配套完善,成為包括全球信息產業、家電業在內的多個行業的製造基地和戰略基地。
但在加入WTO之後,中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落開始了各自新一輪的賽跑。目前珠三角經濟發展模式,如生產成本、政府效率、人力資源、產業結構等因素和應對競爭的優劣等等方面,成為本屆論壇與會人士關注爭鳴的熱點。
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提出,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經濟全球化對珠三角的沖擊比內地還要大。一是珠三角的外向型經濟佔有重要比重,國際市場波動對珠三角的影響比較大;二是珠三角產業結構高新技術產業所佔比例較重,而高新技術又是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三是珠三角的金融發達,而金融市場受國際影響的波動較大,如何防止金融風險,這也是珠三角必須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珠江三角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廉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提出,目前珠三角的產品主要集中於非科技創新類產品,科技創新含量不高,許多核心部件依然依賴進口,參與國際競爭靠廉價勞動力決定的低生產成本,產品市場開拓具有依賴性。
德勤國際總監吳群女士接受記者專訪提出,長江三角洲擁有在市場、土地、人口以及 G DP等方面的優勢,此外,人才儲備也是珠三角要重視的環節。在與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個省市相比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分別佔全國的13.9%和12.7%,而廣東只佔4.7%和5.2%,因此,對珠三角更大挑戰的將是人才的挑戰。
對策一:打造大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廉認為,珠三角的發展一直與香港和澳門密切相關,他提出了經濟意義上的大珠三角概念,廣州和香港、澳門構成三角,在這個區域中,廣州是幾何中心,香港是為亞洲服務中心。
科龍總裁劉從夢先生認為這個大的珠三角的優勢非常突出,依託香港這個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加強港商、台商與珠三角經濟的融合,將大大提高大珠三角經濟的整體活力。
國家經貿委秘書長甘智和先生認為: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橋頭堡,應加速加強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珠三角的航道、港口、道路要加強統一規劃,城市之間加強信息資源和信用評估等資源的共享,在發展一體化的過程中,要十分重視與深、港、澳的銜接,應該加強經濟布局的分工與合作,做強一批產業。
對策二:建設世界工廠
王廉談到,如何把珠三角建成「世界工廠」這才是最終的目的。大珠三角外貿依存度為80%,有三種工商語系和三種貨幣,有5大產業全國領先,產業發展已經為走向「世界工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英國、美國、日本三個歷史上的「世界工廠」演變規律告訴我們,珠三角要走向「世界工廠」,最需要做的是大力提高政府與企業的創新政策與科研水平,建立適合的 W TO政策機制,培育自己的高端核心創新技術,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競爭於國際市場。
王廉指出,珠三角要走向「世界工廠」,成為一個擁有自我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能獨立自主進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高新技術的「世界工廠」,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也是日後在競爭中保持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對策三:物流打通粵澳板塊
據王廉介紹,廣東省現有對外開放口岸達150個,一類口岸51個、進出口裝卸和起運點99個;廣東的公路通車里程、高速公路、鐵路專用線長、港口吞吐量等均在全國排名第一或居前列,每年進出港澳的人數也是全國第一,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人流資源充裕。而珠三角更擁有優越的交通物流中心優勢,珠三角都市區現有5大機場,每周國際航班1600個以上,是上海的40倍,是北京的20倍左右,珠三角地區的高速公路網建設是全國最好的區域之一,而珠三角的集裝箱生成量是全國的1/3以上,珠三角已具備良好的物流產業發展基礎,物流運輸應該是珠三角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同時,在珠三角都市圈內,至少可發展20個100萬人口以上的工業城市,10萬人口以上的中小城市300~500個以上,正在相互滲透形成城市鏈條,並形成東部、西部和中部三大都市區,而且這些都市區與香港經濟合作血脈相連,也為珠三角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最重要的互補因素。
因此,王廉提出了「物流打通粵港板塊」的論點,粵港兩地正研究推進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布局,將運輸、倉儲、配送和信息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建設粵港區域型的現代物流體系,逐步形成面向國際的亞洲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並推進專業性服務領域的合作,推進粵港在管理咨詢、投資等領域的合作,為製造業提供高效服務。
對策四:培育投融軟環境
國家計委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杜平認為,現時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從軟環境的角度看已經由優惠政策推動為主,逐步向制度設計結合人文關懷打動為主的方向過渡。因此迫切要求各個地區加快創新和培育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機制和投融資軟環境。
有鑒於此,珠三角政府要加強執政能力,加快對公有資源的整合,這其中包括土地、國有資產、市政設施、政府信息等整合,建立地方政府的服務平台和有利人才的就業環境。現在已經不是那種靠「放開」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期了,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機制等軟環境的建設尤其重要,例如物流,像快速通關、區域道路航線等建設的規劃協調等問題;像加速珠三角一體化進程,與香港的協商談判等,這些離開了政府是不可想像的。
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紛紛提出,隨著 W TO的加入,珠三角政府要在二次創業中發揮應有的、有異於以往的職能作用,從市場經濟「小政府」的誤差中轉變過來,在共同分享利潤、機會和成本的基礎上,達到政府、企業、社會的聯動和分工。
對策五:做好城鎮環保
杜平認為,珠三角在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中,更必須注重城鎮環境,尤其是人居環境的維持和建設。從區域經濟來講,這體現了一個城市化的水平,也是城鎮化發展的方向。
王廉指出,在珠三角目前經濟發展、產業變更過程中,只要污染治理得好,完全可以有多種發展可能和空間。珠三角企業可以將目光放到開發廣東山區的旅遊,這既是粵西、粵北山區土地變成財富的機會,也將是珠三角民營經濟新增長點,開發山區旅遊有望成為珠三角下一階段投資的新增點,也可讓珠三角帶動粵北山區的發展。
② 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區別
長三角地區的經濟以重工業製造業為主,但在杭州等地的手工業製作也很發達。珠三角是輕工業生產模式,以服裝等輕產業為主。
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經濟的發展突飛猛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和最活躍的地區。比較研究兩個三角洲的經濟發展歷程和經濟規模,探討其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原因,可以為兩個三角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同時也為其它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長江三角洲是指長江入海而形成的沖積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區。本文中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指由滬、蘇、浙三地16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復合型區域,具體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積為10.9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8121萬人(2002年)。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城市帶,已被公認為世界六大城市帶之一。
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來沖刷出來的一塊平原,北起廣州,呈扇形向東南和西南放射,東面有經濟特區城市深圳和與之相鄰的東莞市,西面由北至南有:佛山、江門、中山以及與澳門接壤的經濟特區城市珠海市。本文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14個市縣: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區和惠陽、惠東、博羅三縣,肇慶市的市區和高要、四會兩市,其土地面積為4.17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2365萬人(2002年)。
一、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經濟指標的比較
1.長江三角洲GDP規模高於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於珠江三角洲;兩地GDP約佔全國的28%。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兩地區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到1995年兩地GDP總量達到13076.5億元,其中長江三角洲為9216.0億元,珠江三角洲為3860.5億元。長江三角洲GDP總量為珠江三角洲GDP總量的2.4倍。從人均GDP來看,1995年長江三角洲人均GDP為11665元,珠江三角洲為18058元。珠江三角洲人均GDP比長江三角洲高54.8%。
2002年兩地GDP總量達到29402.1億元,其中長江三角洲為19983.3億元,珠江三角洲為9418.8億元。由於珠江三角洲的經濟規模發展快於長江三角洲,從而長江三角洲GDP總量是珠江三角洲2.1倍,比1995年的差距縮小。2002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仍高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達到34295元,比長江三角洲(24607元)高39.4%。
2.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經濟均保持較快增長,大大高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
2000年—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的GDP增長速度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除揚州和肇慶市區外),均高於全國7.8%的平均水平,顯示出兩個三角洲經濟發展快速。
3.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三次產業基本同構,產業結構向高度化發展。
2002年長江三角洲三次產業的分布為6:52:42,珠江三角洲三次產業的分布為5:50:45。
從1978年到2002年,這兩個地區的產業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二產業基本持平。珠江三角洲第一產業下降幅度最大,從22.4%下降到4.9%,下降了17.5個百分點。長江三角洲第三產業上升幅度最大,從18.4%上升41.9%,上升了23.5個百分點。
2002年這兩個區域的第二產業比重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相同,而第一產業比重比全國約低1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全國高出8個百分點。可見,經過改革開放20年來的發展,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得到了較為充分的調整和改善,基本上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4.珠江三角洲進出口貿易一直高於長江三角洲,兩地進出口貿易佔全國52.3%。
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243.8億美元。長江三角洲地區進出口總額達117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4%,其中出口額為942.0億美元,進口額為832.1億美元;珠江三角洲進出口總額達2069.7億美元,是長江三角洲的1.8倍,比上年增長22.9%,其中出口額為1126.1億美元,進口額為943.6億美元。
與全國水平相比,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52.3%,其中長江三角洲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8.9%,珠江三角洲佔33.3%。珠江三角洲進出口貿易總額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比長江三角洲高14.4個百分點。
5.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遠遠高於珠江三角洲,兩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全國24.9%。
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0818.9億元,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7900.1億元,比上年增長22.5%;珠江三角洲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2918.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141.6倍;珠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326.9倍。2002年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是珠江三角洲的2.7倍。
與全國水平相比,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4.9%,其中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全國的18.2%,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6.7%。
6.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於長江三角洲,兩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全國平均的1倍以上。
2002年長江三角洲城市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1萬元大關,達到10499元。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達到14239元。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珠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倍。
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7820.6元,珠江三角洲地區為11686.1元,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1.5倍。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珠江三角洲地區居民消費支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9倍。
二、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和原因
在過去的20多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源。從比較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經濟發展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其相同點有:
一是兩個三角洲都走在了中國改革前列,各自確立具有優勢和特色的市場化道路。改革開放之初,兩地充分發揮自己輕紡產品和機電產品優勢,迅速佔領並擴大了國內外市場,尤其是長江三角洲的民營企業和鄉鎮工業順應改革大潮,很快實現了全面啟動,千百年的商業文化厚積薄發,創造了「溫州模式」等經濟奇跡。珠江三角洲依靠毗鄰港澳的獨特地理位置,發揮其信息優勢和僑鄉眾多的人文優勢,以較低的土地價格和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吸引了大量外資的直接進入,尤其是吸引了港澳台製造業的大規模轉移,使「三資」企業在珠江三角洲城鄉迅速發展起來。80年代,以「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製作、來件裝配、補償貿易)為主要貿易形式的外向經濟企業遍及城鄉。
二是不斷提高與國際接軌的程度,發展外向型經濟。引進國外資金力度大。1985年—1999年,長江三角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0.07%,高出全國均值10.49個百分點,1979—1999年珠江三角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3.5%,高出全國均值12個百分點以上。國際貿易快速增長。2002年,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進出口貿易額為2069.7億美元和1174.1億美元,分別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33.3%和18.9%。在引進外資、擴大外貿的同時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更重要的是引進了現代市場經濟理念、科學管理方式,提升了人力素質,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不同之處在於: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屬於「外向型」,即改革開放以後,珠江三角洲企業就把產品市場與國際接上了軌,廣東外貿一直獨領全國風騷,佔全國外貿出口的1/3,2003年1到11月,進出口貿易更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同比增長25.6%,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而長江三角洲90年代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內資為主的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產品以國內市場為主,以此來帶動整個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力量還顯不足。而上海因受計劃經濟體制限制,經濟轉型較為艱難,短期內,其經濟增長作用沒能充分發揮,作為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和帶動力較為有限,這一時期,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略顯滯緩。
兩個三角洲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改革開放政策對兩個三角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1978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的發展戰略,極大地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珠江三角洲是最早在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地區,進入90年代,在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指引下,珠江三角洲又掀起了第二次創業大潮。長江三角洲也是我國對外開放比較早的地區之一。1984年國家先後將長江三角洲的上海、寧波、南通3個城市確定為沿海開放港口城市,獲得經濟特區的部分優惠政策。90年代,為振興上海經濟中心地位,中共十四大做出了「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沿岸城市、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飛躍」的又一重大決策,使上海重新崛起,也帶動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
2.人力資源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源泉。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廣東省總人口為8642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為3104萬人,而珠江三角洲地區流動人口為2152萬人,佔全省流動人口的82%,是全國吸引外來勞動力最多的地區之一,低勞動成本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在大量勞動力向珠江三角洲集聚的同時,也加速了各種生產要素(生產資料、資金、技術、人才)向該地區的集聚,這就大大推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進程,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經濟地位進一步提高。
與珠江三角洲相比,長江三角洲在高素質人力資源方面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該地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社會經濟基礎較好,不但人口密集,而且人口素質相對較高,高科技人才資源豐富。長江三角洲地區擁有1000餘所科研機構,150餘所高等院校和300多所中等專業學校,教學科研基礎雄厚,科技人才密度高,高級人才比重大。此外,還擁有大批熟練的高素質技術工人。這些都對吸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十分有利。90年代以來,在開發開放浦東的有力推動下,長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發展呈現出起點高、規模大、增長快的特點,這與其擁有雄厚的人力資源有著直接關系。
3.城市協調合作是決定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江、浙、滬兩省一市的16個城市,是全國最大的經濟核心區。在計劃經濟時期,由於縱向行政管理取代了橫向市場性聯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垂直領導,不僅導致上海中心城市功能退化,成為單純製造業中心,還使江浙兩省及下屬各地市間缺少了橫向整合的基礎。改革開放後,在體制創新和政策導向的雙重作用下,長江三角洲地區市場經濟體制和體系有了迅速發展。上海也逐漸恢復了其大都市應有的產業和技術的輻射功能,通過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推動了周邊地區鄉鎮企業的起步和技術升級。但由於長江三角洲是跨省市區域,行政隸屬關系復雜,加上長期的條塊管理,使地區間的協調變得困難,目前地區間的經濟合作還停留在80年代橫向經濟聯合和自發的層面上,並沒有進入跨地區產業整合階段。隨著浦東開發,上海作為長江三角洲的龍頭城市,其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地位的確立,將帶動整個長江三角洲產業結構的重新調整,並促使以產業聯動為交往機制的區域聯合模式的形成。長江三角洲未來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區域化合作水平的提高和合作方式的創新。
4.粵港的經濟互動加速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
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得益於香港經濟的發展,香港的「三來一補」啟動了深圳工業化的進程,香港的資金和信息造就了深圳外向型經濟的雛型。在深圳實際利用外資中,港資佔了近70%,進出口貿易中,對港澳進出口貿易佔了80%,「三來一補」的企業中,屬於港資興辦的佔了90%,深圳的旅遊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無不滲透著「香港因素」的作用。
隨著國際經濟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國幾個經濟區域之間的相互競爭、三角洲內部各個城市的相互競爭也在加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如何加強相互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取長補短,建立良性的競爭模式、避免地方保護行為和重復建設應當引起廣泛關注。
兩個三角洲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各地級市行政地位和經濟實力相當的城市之間的畸形競爭。各個城市從追求自身發展目標出發,極易滋長地方的本位主義和功利主義傾向,從而使城市之間的經濟關系逐漸離散,導致各個城市均以行政區域為界,相互封閉,各自發展建立「小而全」的經濟體系。而按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往往是優先重點建設中心城市,進而帶動周圍地區發展。目前,上海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中心城市地位更加明顯,而珠江三角洲也應該盡快確立廣州、深圳的龍頭地位,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整合區域內的各類基礎設施、行政措施、資源,從而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三角洲整體的競爭能力。
目前,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土地面積不足全國的2%,人口不足全國總人口的1/10,卻創造了全國近30%的國內生產總值。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對全國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主導作用,它們是中國其它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大教室」,其經濟發展模式、市場經濟觀念、經營思想和管理經驗以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其它地區具有示範和借鑒作用。
③ 珠江三角洲經濟狀況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一半是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的,外貿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0%以上。不少企業的絕大部分產品供應國際市場。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基本途徑是從境外引進資金,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同時本地區有臨近港澳的位置優勢,有僑鄉的優勢,有多優良海港的優勢和勞動力豐富等優勢,再加上國家為這里制訂的優惠政策,使這里成為吸引外商投資和外企落戶的風水寶地。
一、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
1.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
2.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3.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並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4.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5.城鄉協調均衡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加速城鎮化。70年代末只有幾十個城鎮,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個,1992年達到406個,1994年達到597個。15年增長近10倍。中山、東莞兩市,只轄建制鎮,而沒有縣和鄉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個百分點。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6.社會流動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來工聚集地。現在,在該地區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有數百萬,形成了規模龐大、富有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流動群。這種社會流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自然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關部門和勞務機構對外來務工者的管理,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依法管理,使社會流動從無序走向了有序。
二、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群體的特點
1.青年群體的構成為二元結構。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群體由本地青年和外來務工青年兩部分組成。據1997年底的統計,廣東省青年總數為1589萬,全省外來務工青年有500多萬。外來務工青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些城鎮,外來務工青年與當地青年的數量基本相等。有的城鎮或行政村,外來務工青年已經超過當地青年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幾十倍。如,廣州市東山區有外來務工青年6000多人,佔全區青年就業人數的65%。又如,深圳寶安區有外來務工青年90多萬,是當地常住人口的4倍多;福田區皇崗村有外來務工青年15000多,是本村青年的40倍;龍崗區愛聯村有外來務工青年近3萬,而本村村民只有2907人。
2.青年群體分化明顯。總的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青年分為當地青年和外來務工青年兩個基本群體。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社會聯絡的日益廣泛,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群體的整合與分化也在加深。其中,「三高」青年和「四不」青年是兩個引人注目的群體。「三高」青年是指高學歷、高職務、高收入的青年。這部分青年是青年中的「精英」,他們的行為方式在青年中有明顯的導向和示範作用。「四不」青年是一個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特殊青年群體。這部分青年不學習、不讀書、不經商、不做工,主要靠出租自有物業生活,具有明顯的寄生性。根據當地團組織的調查分析,從職業分類角度看,青年工人主要追求收入穩定,青年職員一般嚮往體面和榮耀的生活,公務員則更希望前途順利,知識分子重在謀求發展機會。其中,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中各類金融機構、管理機構、新型公司的出現和迅速發展,青年職員群體迅速壯大。他們的知識水平、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都比較高,其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與青年中的其他職業群體相比,有明顯不同。總之,不同職業青年群體的利益要求與精神追求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且,這種需求的多樣化引導著青年群體的分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中基於共同愛好與興趣而自發成立的專業社團比較發達,其活動表現出明顯的群體特徵。
3.青年在經濟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是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力量。在作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主導力量的新經濟組織中,基本上是青年人在工作。如,主要在新經濟組織中工作的規模龐大的外來務工青年,現在和將來都是當地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高新技術企業中,青年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中山市能夠被遴選為全國30個「科技興市」的先進城市之一,與該市有一支力量強大的青年科研隊伍是分不開的。據統計分析,1995年,中山市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十幾個百分點。
4.職業選擇注重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在選擇職業時,一般把能否給自己帶來發展機遇看得比較重。據當地團組織調查,珠海、番禺兩市分別有50.4%和37.3%的青年選擇職業時首先考慮的是長遠發展前景及個人興趣特長。在珠江三角洲這樣經濟發展比較成熟的地區,社會能夠為各個層次的青年提供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實現了勞動作為謀生手段與實現自身價值的統一。
5.注重社會生活。在調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把「八小時」以外的社會生活看作是自己整個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把社會看作是自己活動的一個重要舞台。而且,青年社會生活的領域十分廣泛,跨單位、跨團體、跨區域的社會行為,在青年的社會生活中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青年社會生活的場所主要是社會公共場所。傳統的走親訪友,閑聊度日,被認為是浪費時間。在日常人際交往中,青年把自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看得很重。在該地區,青年文化不再是一種亞文化,而成為主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主導著文化的發展潮流。
三、社會化運作
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團組織所使用的「社會化」概念,有不同的含義。從運作方式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區共青團工作的社會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面向社會設計活動。珠江三角洲團組織設計的活動有一個鮮明特點,就是面向全社會的青年及群眾,便於人們在「八小時」以外自願參與,從而使活動具有廣泛的社會參與面。而團組織一般只負責活動的設計和宣傳,很少進行直接組織。如,廣東團省委推出的「青年文化廣場」,深圳團市委創立的「大家樂」舞台,都是這樣。每周末在廣州市著名的商業網點天河城廣場開展的「青年文化市場」活動,舞台露天,出入自由,觀者如潮。現在,青年文化廣場活動已在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推開。在深圳,以青年為主體,以「自願、自薦、自演、同樂」為原則的「大家樂」舞台,自1986年7月第一次開辦以來,僅深圳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大家樂」舞台就已舉辦各類文藝演出2000多場,參加表演者4萬多人次,觀眾達450多萬人次。全市有不同規模的「大家樂」舞台100多個。對「大家樂」,社會各界有口皆碑,譽之為「特區平民夜總會」、「打工族心中一片蔚藍的天」。在迎接香港回歸祖國期間,深圳團市委設計的「營造回歸紀念林」和「回歸的足跡接力跑」活動,也是面向社會開展的。
2.面向社會設置組織。團的組織建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共青團工作發展的難點。在這方面,珠江三角洲團組織可以說在探索中邁出了新的步伐。他們的主要做法是:打破行政隸屬關系的限制和「一廠一支部」的格局,通過設置企業青年工作委員會以及興趣建團、員工宿舍區域建團、活動中心建團等途徑,探索國有企業建團的新途徑。通過依託工會建團、社區建團、行業掛靠建團等靈活形式,使新經濟組織建團工作取得了突破。在農村,形成了以村建團委為核心,以支部進廠和廠外建團為網點的以村帶廠設置模式。實現了農村團組織的良性運行。特別是注重調整和改革社區共青團工作體制,加強社區與行業、學校等不同戰線團組織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團組織的區域交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
3.面向社會尋求資源。在立足自身力量的同時廣泛調動社會資源,是全團推動工作發展的普遍做法。但珠江三角洲地區團組織對此的理解則更為深入,操作上則更為系統。首先,他們注重向
社會尋求人力資源,以發展和壯大共青團的工作隊伍,形成以團幹部為骨幹,團聚各界人士的青年工作隊伍。如,在深圳,團的許多具體工作是義工在做。同時,他們還努力向社會尋求財力資源,形成政府撥款、社會贊助和實業創收三結合的經費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團組織把黨政部門在政策法規方面的支持也看作是一種社會資源。他們認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共青團工作同樣需要通過政策法規的支持來獲得法定的社會地位。他們說,過去靠文件,現在靠立法。
珠江三角洲共青團工作社會化的意義,從根本上看,是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共青團工作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市場經濟是一種打破行政隸屬、地域區劃和系統封閉的開放式經濟。共青團工作要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必須把視野由所隸屬和依託的黨政組織系統擴大到全社會,善於在社會舞台上扮演社會角色,努力做到:力求使工作內容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需求和青年需求的變化相一致,把為需求服務作為工作導向;力求使組織設置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結構和青年構成的變化相一致,哪裡有青年,哪裡就有團的活動和影響;力求使獲取資源的方式與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相一致,以服務市場的方式開發社會資源。
四、事業化發展
據當地團幹部講,「事業化」是各級團組織從實踐中得出的寶貴經驗。從「辦實業」到「辦事業」,團組織有過曲折的探索,深刻的教訓。現在他們所形成的共識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共青團組織必須以辦事業為主,以辦實業為輔。而且,無論是辦事業,還是辦實業,都要圍繞青少年需求來辦,都要以服務青少年為出發點,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人才效益的統一。
從珠江三角洲團組織的實踐看,共青團組織興辦的事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1.青少年活動陣地。其中最主要的是青少年宮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少年宮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建設,可以說已經成規模,上檔次,是共青團工作事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柱。如,深圳團市委直接領導下的深圳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有幹部職工160人。他們堅持從事業帶實業,以實業補事業,發展事業,努力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爭創一流青少年活動陣地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正在籌建中的深圳市青少年宮,是深圳市「九五」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項目,總建設面積為3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有大小教室、飯廳70多間,擬設培訓項目80多個,娛樂項目20多個,可以同時接待5000人學習、參觀和娛樂。又如,江門市現已有一座青少年活動中心,運行狀況良好。一座規模更大、檔次更高的青少年宮將很快動工修建。廣州市青少年宮的佔地面積也達3萬多平方米。
2.文化產業。與青少年有關的文化產業,如報刊、雜志、藝術團,是事業化發展的又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快、文化水平高,文化產業的發展潛力很大。廣州、深圳兩市團組織創辦的青少年報刊和雜志,能夠覆蓋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可以輻射到臨近省份,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
3.基金。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相應各級團組織籌建基金的工作也十分活躍。如,列入《廣東團工作五大體系構建規劃要點》中已經建立或准備建立的基金達11項之多。廣州團市委提出,要以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依託,建立和拓展各類青少年發展基金。這些基金在支持團工作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如,由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出資建立的全國第一個專為青少年提供扶助服務的非營利性輔導機構——廣州市手拉手越秀輔導中心,其工作對象是情緒起伏不定、發展有困難及經常在公共場所流連和集聚且易受不良影響的青少年,其工作內容有11項之多。中心為青少年所提供的幫助,是一般團組織難以做到的。
從珠江三角洲共青團的實踐看,事業化發展對於市場經濟條件下共青團工作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解決的是依託問題。有了與青少年有關的陣地、產業和基金等實實在在的依託,團的組織就擁有了自己的資源,團的工作就可以開展得扎扎實實。第二,解決的是機制問題。陣地、產業和基金作為一種工作機制,可以長期使用,長期發揮作用,推動工作持續向前發展。第三,解決的是工作覆蓋面問題。陣地、產業和基金組織的活動,是團組織開展的活動所難以替代的。陣地、產業和基金組織的活動所產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也是團組織開展的活動難以相比的。
五、幾點啟示和思考
在調研中,珠江三角洲地區共青團工作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所進行的探索,給我們許多具有全局意義的啟示,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堅持發展的觀點。小平同志所講的「發展是硬道理」,同樣適用於共青團工作。共青團事業是一項不斷發展的事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共青團工作面對困難和挑戰更需要發展。可
以說,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沒前途。共青團工作面對困難和挑戰,要實現發展,應當有實事求是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敢試敢闖的勁頭。
2.強化共青團組織的社會服務功能。應從共青團如何發揮好國家政權重要社會支柱作用的高度來認識強化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性。可以說,共青團組織青年服務社會是國家政權社會支柱作用的具體化。共青團國家政權社會支柱作用發揮的如何,主要取決於社會服務功能的強弱。近年來,共青團的社會服務功能有很大拓展,但與政府在轉變職能過程中對社會組織提出的新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進一步強化。
3.形成共青團組織結構的新構架。共青團組織體系依託黨政機構建立於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共青團在發揮黨建帶團建的優勢的同時,應努力推動團屬青年社團面向基層、面向新的領域、面向新興青年群體調整和完善組織機構,密切與非團屬青年社團的聯系,推動經濟部門和企業設置青年工作機構,培育和發展團屬社會中介組織,以此形成一個對共青團原組織體系具有補充作用的新的開放多元的社會化組織網路,從而覆蓋到那些原組織體系涉及不到的新體制下的新領域和新興青年群體,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和不同的層面上與青年進行聯系和溝通。原有的組織體系和新的社會化組織網路共同構成共青團組織結構的新構架。
4.把社區作為新的工作生長點。隨著社會的進步,社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社區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活動場所,可以為團的工作提供寬廣的空間和豐富的內容,應當成為共青團工作一個新的重點領域。全團有必要以整體推進的態勢來加大社區團工作的力度。實現團的有關重點工作和建設在社區的平衡發展,以推動新的工作領域的開拓。
5.在團的工作中加大有關青年事務的內容。青年事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共青團服務青年的重要內容。適應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職能的轉變,主動地承擔和參與有關青年的社會事務,有利於共青團工作在促進社會發展中拓展領域,豐富內容,佔領陣地,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青年的成長成才服務。聯合國第50屆大會通過的《到2000年及其後世界青年行動綱領》,對我們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富有啟示意義。應在總結經驗和借鑒國外有關做法的基礎上,推動這方面工作實現新的發展。
6.爭取政策法規方面的支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共青團作為重要的人民團體,其工作職能、工作領域和工作內容,都有必要更多地得到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證。以此進一步明確共青團的社會職能和政府中的青年工作職能,把團的工作納入黨政工作的目標之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中,保證團的組織在社會各個領域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近年來,各級團組織在這方面進行了不少努力,而且收獲不小。同時,希望上級團組織在這方面予以支持的呼聲也比較高。各級團組織都有必要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
7.轉變機關職能。在機構改革中,共青團組織同樣面臨著轉變職能的問題。廣州團市委提出的「小機關、大事業」的思路頗具啟示意義。「小機關」的作用在於加強宏觀指導,「大事業」的作用在於能夠更多地承擔與青少年工作有關的社會事務。對各級團組織在機構改革中的機構設置和職能確定問題,團中央有必要提出原則性的指導意見。
8.注重研究和探索共青團工作的區域性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一個重要特徵。同一個區域內不同城市團組織的工作,會有諸多共同特點。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有利於更好推動共青團工作與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協調,相一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④ 珠江三角洲的地區經濟特點是什麼
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中山、東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區、惠陽、惠東、博羅,及肇慶市的瑞州區、鼎湖區、高要、四會等地。全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23.4%,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來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地區的社會發展呈現出農村工業化程度高、城鄉一體化進程快等特點。珠江三角洲地區各級團組織以當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為背景,根據當地青年的實際情況,就如何推動共青團工作發展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辦公廳赴廣東調研組對該地區進行了調查研究,調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區團組織近年來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所作的探索,從思路上可以歸結為:社會化運作,事業化發展。 一、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 1.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 2.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3.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並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4.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5.城鄉協調均衡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加速城鎮化。70年代末只有幾十個城鎮,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個,1992年達到406個,1994年達到597個。15年增長近10倍。中山、東莞兩市,只轄建制鎮,而沒有縣和鄉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個百分點。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6.社會流動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來工聚集地。現在,在該地區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有數百萬,形成了規模龐大、富有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流動群。這種社會流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自然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關部門和勞務機構對外來務工者的管理,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依法管理,使社會流動從無序走向了有序。 二、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群體的特點 1.青年群體的構成為二元結構。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群體由本地青年和外來務工青年兩部分組成。據1997年底的統計,廣東省青年總數為1589萬,全省外來務工青年有500多萬。外來務工青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一些城鎮,外來務工青年與當地青年的數量基本相等。有的城鎮或行政村,外來務工青年已經超過當地青年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幾十倍。如,廣州市東山區有外來務工青年6000多人,佔全區青年就業人數的65%。又如,深圳寶安區有外來務工青年90多萬,是當地常住人口的4倍多;福田區皇崗村有外來務工青年15000多,是本村青年的40倍;龍崗區愛聯村有外來務工青年近3萬,而本村村民只有2907人。 2.青年群體分化明顯。總的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青年分為當地青年和外來務工青年兩個基本群體。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社會聯絡的日益廣泛,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群體的整合與分化也在加深。其中,「三高」青年和「四不」青年是兩個引人注目的群體。「三高」青年是指高學歷、高職務、高收入的青年。這部分青年是青年中的「精英」,他們的行為方式在青年中有明顯的導向和示範作用。「四不」青年是一個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特殊青年群體。這部分青年不學習、不讀書、不經商、不做工,主要靠出租自有物業生活,具有明顯的寄生性。根據當地團組織的調查分析,從職業分類角度看,青年工人主要追求收入穩定,青年職員一般嚮往體面和榮耀的生活,公務員則更希望前途順利,知識分子重在謀求發展機會。其中,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中各類金融機構、管理機構、新型公司的出現和迅速發展,青年職員群體迅速壯大。他們的知識水平、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都比較高,其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與青年中的其他職業群體相比,有明顯不同。總之,不同職業青年群體的利益要求與精神追求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且,這種需求的多樣化引導著青年群體的分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中基於共同愛好與興趣而自發成立的專業社團比較發達,其活動表現出明顯的群體特徵。 3.青年在經濟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是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力量。在作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主導力量的新經濟組織中,基本上是青年人在工作。如,主要在新經濟組織中工作的規模龐大的外來務工青年,現在和將來都是當地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高新技術企業中,青年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中山市能夠被遴選為全國30個「科技興市」的先進城市之一,與該市有一支力量強大的青年科研隊伍是分不開的。據統計分析,1995年,中山市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十幾個百分點。 4.職業選擇注重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在選擇職業時,一般把能否給自己帶來發展機遇看得比較重。據當地團組織調查,珠海、番禺兩市分別有50.4%和37.3%的青年選擇職業時首先考慮的是長遠發展前景及個人興趣特長。在珠江三角洲這樣經濟發展比較成熟的地區,社會能夠為各個層次的青年提供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實現了勞動作為謀生手段與實現自身價值的統一。 5.注重社會生活。在調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區青年把「八小時」以外的社會生活看作是自己整個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把社會看作是自己活動的一個重要舞台。而且,青年社會生活的領域十分廣泛,跨單位、跨團體、跨區域的社會行為,在青年的社會生活中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青年社會生活的場所主要是社會公共場所。傳統的走親訪友,閑聊度日,被認為是浪費時間。在日常人際交往中,青年把自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看得很重。在該地區,青年文化不再是一種亞文化,而成為主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主導著文化的發展潮流。
⑤ 珠江三角洲的產業分布對經濟發展有何積極影響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本特點
1、珠江三角洲歷來是廣東社會經濟發展的先行地區,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珠江三角洲具有十分突出的農業資源優勢,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農作物可全年生長。良好的水熱組合和豐富的土地資源相結合,加上充裕的勞力資源和廣闊的市場,使本區成為廣東省稻米、甘蔗、蠶桑、塘魚和水果集中產地之一。珠江三角洲瀕臨南海,海岸線長達1060多公里,灘塗面積715.51多平方公里,對圍墾和發展海水、淡水養殖及捕撈十分有利。
2、珠江三角洲交通發達,到2000年底,公路通車里程達29029公里,公路網密度達0.70公里/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網水系發達,港口眾多,水上交通極為便利。京廣、京九、廣九、廣茂和廣梅汕鐵路貫穿並交匯於三角洲內,還有廣深准高速鐵路。目前,以廣州為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為中心的高速公路網正逐步形成。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與全國主要中心城市和眾多國際城市通航。1997年、1999年香港、澳門分別回歸祖國,珠江三角洲與港澳形成的大珠三角將成為我國交通最發達的區域。
3、珠江三角洲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毗鄰港澳和東南亞,是我國著名的僑鄉。中國有約500萬海外華人,大約擁有2萬億美元的資產,其中70%集中在東南亞地區,而在東南亞華人中,65%以上的祖籍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因此具有發展外向型經濟先天的人緣優勢。
⑥ 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特點
一、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
1.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
2.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3.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並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4.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5.城鄉協調均衡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加速城鎮化。70年代末只有幾十個城鎮,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個,1992年達到406個,1994年達到597個。15年增長近10倍。中山、東莞兩市,只轄建制鎮,而沒有縣和鄉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個百分點。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6.社會流動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來工聚集地。現在,在該地區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有數百萬,形成了規模龐大、富有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流動群。這種社會流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自然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關部門和勞務機構對外來務工者的管理,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依法管理,使社會流動從無序走向了有序。
⑦ 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有什麼的地理位置優勢
在珠江三角洲過去近20年賴以高速發展的各項競爭優勢中,最值得強調的,莫過於其毗鄰港澳的地緣區位優勢和改革開放先行帶來的體制、政策優勢。事實上,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廣東最接近港澳,也是開放最早、最徹底的區域,深圳、珠海兩個特區分別直接與港、澳相連,沿海開放城市廣州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中心與香港鼎足而立,穗港發展軸與穗澳發展軸分別縱貫珠江三角洲東、西兩部,而經廣州南沙-虎門的輪渡以及大橋連通了東西兩軸,更使穗、港、澳成了"鐵三角"。就地緣區位而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土地、氣候、物產資源等條件是基本不變的,而真正要發揮其毗鄰港澳的比較優勢則取決於是否實行改革開放這個政策條件。改革開放前,同樣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沒能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形成競爭力,這也說明了珠江三角洲過去所受到的政策以及體制上的約束是很大的。只是由於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才讓珠江三角洲地區得以利用自身的地理區位、土地、勞動力等條件,大規模地引進港澳的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兩者的結合就轉換成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相對於內地,珠江三角洲地區首先就有"先行一步"的特殊政策,使其地緣區位得以發揮作用;而相對於沿海其他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又有著優越的地緣區位,在同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情況下,其地緣區位就成為政策得以發揮更大作用的前提條件。等到改革開放成為全國普遍實行的政策時,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通過在先行階段由比較優勢所引致的發展模式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從而又得以繼續保持其領先於其他區域的比較優勢
⑧ 簡述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特點
一、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
1.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
2.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3.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並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4.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5.城鄉協調均衡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加速城鎮化。70年代末只有幾十個城鎮,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個,1992年達到406個,1994年達到597個。15年增長近10倍。中山、東莞兩市,只轄建制鎮,而沒有縣和鄉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個百分點。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6.社會流動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來工聚集地。現在,在該地區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有數百萬,形成了規模龐大、富有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流動群。這種社會流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自然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關部門和勞務機構對外來務工者的管理,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依法管理,使社會流動從無序走向了有序。
⑨ 珠江三角洲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因為經濟開放,對外交流。
198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得以接受海外先進的技術、大量的資金和先進的經營管理方式。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富生機活力的地區之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農業基地、輕工業基地、外貿出口基地。
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9個城市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簡稱珠三角經濟區,是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時沖擊沉澱而成的一個三角洲,面積大約一萬多平方公里。
一般來說它的最西點定義在三水。 2009年1月8日,《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 規劃范圍以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市為主體,輻射泛珠江三角洲區域。
「珠三角」概念1994年10月8日首次正式提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珠三角」最初由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江門7個城市組成(不含香港澳門2個特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珠江三角洲。
後來,「珠三角」范圍調整擴大為由珠江沿岸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個城市組成的區域,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珠三角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