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兩岸經濟發展歷程

兩岸經濟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1-02-19 14:52:51

A. 兩岸關系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1992年,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就在「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史稱「九二共識」。1993年4月,大陸「海協」會長汪道涵與台灣 「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在兩會就「一個中國」達成共識後,在新加坡舉行了舉世矚目「汪辜會談」。雙方正式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並建立了兩會會談制度,從而打開了兩岸和平對話的正式渠道。2005年初,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展開「破冰之旅」訪問大陸,為連戰之行鋪路;4月,連戰為期8天的「和平之旅」,國共兩黨達成了兩岸和平發展的五項願景等一系列共識;隨後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的「搭橋之旅」、新黨黨主席郁慕明的「民族之旅」都進一步拉近了兩岸之間的距離。 ◎ 2006年4月14日至15日,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召開,發布兩岸經貿論壇《共同建議》及大陸方面為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台灣同胞的15項政策措施。論壇的成功召開進一步推動了兩岸關系的發展。
2008年5月28日,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以台灣首位「執政黨」主席身份開展「雨過天晴之旅」 吳伯雄應胡錦濤之邀,2009年5月25日至6月1日訪問大陸。吳伯雄確定出訪北京、重慶、杭州和南京,並在南京中山陵參加孫中山奉安八十周年紀念活動 。稱兩岸關系最大的源動力在於血脈和文化

2010年6月29日下午,海協會與海基會第五次會談在重慶申基索菲特酒店舉行簽字儀式,正式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和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2011年1月1日生效)標志著兩岸經貿合作進入制度化軌道。2009. 2.27,馬英九為降低藍綠關於兩岸「綜合性經濟協議」(CECA)的對抗,正式將其更名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B. 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全國政協委員、海協會會長陳德銘2014年3月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兩岸經濟有很大的互補性,應該融合發展。
「三通」是兩岸經濟互通和整合的基礎,ECFA是開始融合的基礎。
希望能幫到你。

C. 如何推進兩岸經濟發展

首先,要發揮民間力量,即「重民間輕官方」。受島內政治環境的變化,兩岸直接介入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的可能性降低,至多是單方面的政策調整,無法相互協商與協調,這就需要量充分發揮民間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的角色與力量。一是要發揮國共協商溝通機制,通過國民黨與大陸的良好關系,為兩岸民間經濟合作提供協助。二是通過兩岸民間經濟組織舉辦兩岸各類經濟合作論壇,創造兩岸企業合作的信息與機會。三是鼓勵兩岸企業簽署民間性經濟合作協議。
其次,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就是「重市場輕政府」。在兩岸經濟關系發展進程中,市場一直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台灣當局的大陸經貿政策開放,基本上都是在市場壓力與經濟需要之下被迫開放,是被市場逼著開放,客觀上促進了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未來兩岸經濟合作應努力發揮市場的引導、調節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局調整政策,為兩岸經濟合作創造條件。
再次,要揮地方政府的功能與作用,即「重地方」。兩岸地方性經濟合作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小,可讓地方政府走到台前,在相關規定框架下主導與推進兩岸經濟合作,由兩岸地方政府尤其是大陸地方政府組織更多的兩岸經濟合作交流會、展銷會與座談會等,充分發揮各類經濟園區的特殊政策功能,簽署地方性經濟合作協議,促進兩岸經濟合作。
第四,要發揮法治的作用。在兩岸經濟合作過程中,不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或民間組織,要適應新時代,適應「以法治國」或「以法治理」的時代精神,遵守海峽兩岸的有關法規,嚴格依法辦事,可以避免過去人為項目或政策承諾,避免產生嚴重的經濟合作後遺症,可以保證兩岸經濟合作的良好秩序,減少糾紛與矛盾。當兩岸經濟合作糾紛發生時,盡可能通過行政訴訟或仲裁等法律手段解決。
第五,要發揮台商的作用。台商對兩岸經濟發展、兩岸經濟政策、市場、營商環境與商機最了解,是促進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橋梁。同時,台商在海峽兩岸有廣泛的人脈關系、商業關系,而且有強大的組織團隊力量,可以在兩岸關系陷入僵局情況下發揮重要的協調、促進作用。
第六,要發揮兩岸經濟合作中大陸主體市場的作用。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由於台灣當局的政策限制,在島內經濟合作比較困難,民進黨執政後變得更加困難,大陸企業入島投資、入股、並購等經營活動受到很大限制,日前台灣經濟主管部門又再次否決了大陸企業對台投資案。在這樣的形勢下,鼓勵兩岸企業將經濟合作的場域與重心放在大陸,開展更大范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
第七,要著手解決目前兩岸經濟合作中遇到的新困難。民進黨上台執政後,兩岸經濟往來與合作面臨考驗,已出現倒退現象,兩岸虱目魚項目告停、台灣農產品對大陸出口顯著減少、赴台旅遊人數下降等。對於這些涉及台灣民眾具體利益或特定群體的問題,我們還是應該足夠重視,可通過民間機構或組織協作,給予可能的協助與解決。

D. 兩岸關系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的是

兩岸關系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的是九二共識的達成。
1987年底,長達三十多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後,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隨之發展起來,同時也衍生出種種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灣當局不得不調整「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於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的與大陸聯系與協商的民間性中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出面處理官方「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為便於與海基會接觸、商談,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推動於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並授權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香港商談中,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海協的基本態度是,海峽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應本著一個中國原則協商解決。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協商。
1992年11月大陸的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就解決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E. 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歷程拜託各位大神

2010年1月26日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第一次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和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專家工作協商在北京舉行。大陸方面由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帶隊,台灣方面由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副董事長高孔廉帶隊,成員包括兩岸相關經濟主管部門的人員。海峽兩岸就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的名稱、基本結構、建立協商工作機制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海峽兩岸經過一天坦誠和善意的協商,取得了多項共識。海峽兩岸認為,海峽兩岸研究單位關於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共同研究的結論和建議,體現了海峽兩岸經濟的現狀和特點,反映了海峽兩岸經濟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海峽兩岸一致認為,簽署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有利於海峽兩岸展開進一步的經濟合作,有利於海峽兩岸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際經濟激烈競爭的挑戰,有利於建立具有海峽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有利於增進海峽兩岸人民的福祉(zhǐ)。海峽兩岸同意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的基本內容涵蓋海峽兩岸之間的主要經濟活動,包括 貨物貿易 和 服務貿易 的市場開放、原產地規則、早期收獲計劃、貿易救濟、爭端解決、投資和經濟合作等;今後將按業務議題進行協商。海峽兩岸還交換了稅則和有關經濟管理規定與統計數據等。 海峽兩岸同意,應本著 先易後難、求同化異、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和先經濟後政治 的原則,盡快推動簽署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進程

F. 兩岸經濟關系發展的基本特徵是

嗯,經濟關系發展的基礎決定於兩岸政治上的結合和政策。

G. 台灣經濟發展的幾個時期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台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台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

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

這個時期外資對台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台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台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台灣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製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

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

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7)兩岸經濟發展歷程擴展閱讀:

(一)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二)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三)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四)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

H. 海峽兩岸交往的經濟史實

許多史實證明祖國統一保持社會的安定、經濟發展政治局面,推動了社會生產力回發展,促答進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各地區經濟文化聯系加強。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與祖國大陸有悠遠的經濟文化交往歷史。早在三國吳,孫權派大將衛溫到達夷洲,台灣與大陸內地有了聯系;元朝,台灣地區隸屬澎湖巡檢司;清朝,設立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立促進台灣地區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利用《馬關條約》把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從中國版圖上分割出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必須將台灣及附屬島嶼歸還給中國。二戰後台灣回到祖國懷胞。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逃亡到台灣並佔領它,這樣造成台灣只能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

現在我國對台政策基本原則是「一個中國」、「兩種政策」、「高度自治」、「和平談判」,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力增強,海峽兩岸人民經濟文化交流和聯系加強,實現祖國早日統一成為海峽兩岸炎黃子孫共同心願。我們相信,統一是我們共同夢想,這一天不會遙遠

I. 概括台灣經濟發展的歷程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台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此外,從1950年下半年起,美國開始對台灣實行經濟援助,注人大量資金幫助台灣恢復經濟。到1952年,台灣經濟基本恢復到二戰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台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這個時期外資對台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台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台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台灣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製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灣工業建立起了一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託,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台灣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一)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l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佔台灣投資毛額的34%,從而彌補了台灣商品及勞務人超的91%"。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台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3O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O年代的經濟繁榮,給台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二)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三)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四)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五)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台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台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灣經濟雖人均GDP較高,但內需市場狹小,自然資源較少,科技基礎薄弱,井受此制約,形成了"淺碟子經濟"的特點。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1980年,台灣經濟發展對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95.6%,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達47.89%;1995年的依存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81.65%,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還有42.36%。近幾年來雖然台灣產業升級取得一定成效,但關鍵技術仍然對外依賴性較高,如集成電路晶元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其電路設計這一關鍵技術仍主要依靠發達國家。所以,台灣產業升級雖有進展,但整體工業技術並無突破性發展,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基本格局仍未改變。台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較大。近幾年台灣經濟能維持適度增長,新市場開拓、貿易創造效果大於技術創造效果。

長期以來,台灣財政狀況不佳,稅基萎縮,賦稅收入年增長率從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時,各級公庫和"國庫"支出增長很快,在支出結構中,軍備開支佔了財政預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財政預算中,"國防支出"(未含外購軍備的特期預算)佔了22.1%;若再把行政開支計入,整個財政開支中非生產性開支的比重很大。財政狀況持續惡化,至2002年,台當局總負債已接近4兆新台幣,債務余額佔GDP比重超過30%。

台灣經濟發展還受島內政爭激烈和兩岸關系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台灣政黨之爭異常激烈和頻繁,大大影響了有關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成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許多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和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同時,由於台灣當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兩岸關系的不穩定,影響了台灣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在台灣的投資意願。

綜上所述,台灣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均是政治、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雖然台灣當局採取了某些相應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閱讀全文

與兩岸經濟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