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推動非公經濟發展
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認為,隨著國有經濟布局調整的推進、隨著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隨著財政體制向公共財政體系的轉軌、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將更加重要,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融合的成分,並將在以後相當長時期內發揮一些特殊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將是國民經濟發展強勁穩定的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經濟的平均增長率遠遠超過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增長率,對二十多年來的經濟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後我國經濟相對困難的幾年裡,非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是明顯的。由於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將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非公有制經濟將會成為國民經濟強勁穩定的發展動力。
非公有制經濟將是創造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將是各級政府的一個較為長期和艱巨的任務。在過去幾年裡,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就業人數持續減少,而正是非公有制經濟每年創造了數百萬的就業機會,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業人員,也吸收了從國有企業分流出來的人員。以後,非公有制經濟仍將會是創造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
非公有制經濟將會是越來越重要的稅源。盡管國有經濟目前在整體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稅收來源,但非公有制經濟直接和間接創造的稅收將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特別是在增量上會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
非公經濟將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直接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我們盡管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非公有制經濟將是平等競爭、厲行法治等基本規則的直接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
㈡ 下列屬於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措施的是(10分) A 改變觀念,正確認識發展非公
答案是ABCD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措施有:①改變觀念,正確認識發展非專公有制經屬濟對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保持社會穩定、保障社會就業率的重大作用,充分認識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加強公有制經濟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引導;③排除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法律和體制性障礙,保障非公有制經濟能夠進入法律不禁止的一切領域,引導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公平基礎上進行競爭、合作、融合;④保障非公有制經濟中職工的合法權益;⑤在公平、合法的基礎上一視同仁地對非公有制經濟進行監管。
㈢ 鼓勵發展民營經濟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推進全民創業,大力發展民營中小企業:
(一)推進全民創業。加強政府引導,充分調動群眾辦企業的積極性,形成千軍萬馬、千家萬戶創新創業的態勢。對企業下崗職工、大中專畢業生、轉業軍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辦或領辦民營中小企業的,可按國家規定享受減免稅優惠政策。
對吸納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中小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及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其稅費、小額貸款擔保、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等,執行國家對下崗職工的有關優惠政策。
鼓勵具備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轉化升級為微型企業,引導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轉化升級為中小民營企業,實現集約發展,增強吸納就業能力。建立農民工返鄉創業綠色通道,為項目推進、群眾創業創造寬松、便捷的市場准入環境。
(二)放寬創業條件。鼓勵各類資本在我市投資、參(控)股發展民營企業。降低門檻,放寬注冊資本限制,注冊資本達到3萬元以上即可申請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貨幣出資可降至注冊資本的30%。
對注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上新設立的公司(除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外),可實行注冊資本分期到位制,首期實繳的注冊資本可降至注冊資本額的20%(不低於3萬元),其餘注冊資本可在2年內分期到位。
(3)發展非公制經濟的思路和舉措擴展閱讀:
民營經濟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重逐步擴大,開始發揮越來越廣泛的作用。
(1)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企業產權多元化和產權明晰,從而有利於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2)民營經濟的運行機制最接近於市場經濟的運作機制,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在民營經濟中體現得最充分,因而民營經濟對國有經濟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3)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增加供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4)民營經濟具有相對分散、規模小、易吸納勞動力的特點,有利於增加社會就業。
(5)民營經濟有助於調動多種積極性。由於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經營特點不同於傳統的經濟形式,所以能夠充分調動所有者、經營者和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6)民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培養和造就了能夠適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的經營、管理人才。
㈣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不談體制,只談經濟的話:
1.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通過銀企對接活動增加銀行業與專非公經濟主體的接觸,促屬成貸款意向合成。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非公經濟的關注,能從海量貸款主體中遴選出高科技、低能耗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放寬貸款准入門檻。對於一般中小企業,可以建立培育機制,增加了解程度,便於今後開展業務。
2.加快非信貸融資進程。大力發展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短期融資券等非信貸融資工具,用市場的資金解決市場的問題,利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平衡各種經濟主體。利用區域集優模式,建立政府+擔保+銀行+企業的模式,降低投資風險。
3.適當放鬆監管指標容忍度。對於有發展潛力的中小非公企業,要放寬銀行的監管指標
㈤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路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①加快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②優化國有企業布局
③增加夠有企業活力,影響力,控制力
④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⑤在關系國門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㈥ 如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一是要按照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進一步更新觀念,加強協調配合,選擇重點,把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對已出台的實施細則及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有針對性地進行細化、實化,增強可操作性。二是進一步深化鐵路、電信、金融等行業的管理體制改革,為民間資本投資這些領域創造更加有利條件。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進入壟斷行業的競爭業務領域。避免國企利用政策資源優勢強勢擴張而對民企的「擠出」,通過存量調整和環節拆分為民企騰出發展空間。在石油、電信、電力、鐵路等市場集中度過高的行業,探索培育省級控股國企,由民資對省級國企參股或聯營。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領域。加強反壟斷法的執法力度,防範壟斷國企限制競爭或不正當競爭行為,切實保障新進入弱勢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三是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建立健全服務體系,營造有利於非公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機制和體系。完善商業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給予貼息支持或風險補償的方法。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宜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簡化貸款審批程序,制定合理的中小企業信貸比重。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到境內外上市,完善創業板市場建設。完善創業投資機制,支持和規范中小企業投資公司的設立和發展。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完善信用擔保機構的行業准入、風險控制和補償機制,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和再擔保機構。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完善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信息徵集和評價體系,及失信懲罰機制,完善中小企業信用系統和信用檔案資料庫。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行業自律和服務功能,積極開展企業管理咨詢等技術服務活動。加快培養一批具有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經營管理水平的企業家隊伍。四是要切實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轉變發展方式和產業升級上取得進展。加快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走上節約資源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技術先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著力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立足結構優化升級,實現新發展。重點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兼並重組和技術創新等加大工作力度。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以產學研相結合為支持體系,以聯合創新為特點,引導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為重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五是著力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產權制度,全面提高企業管理的科學性,提高企業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發展的能力,切實轉變粗放的管理。正確處理黨、政、企關系。更加註重企業民主管理建設。六是加強信息平台建設。及時發布產業政策、發展規劃、行業動態等相關信息,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圍繞信用擔保、投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管理咨詢、市場開拓、國際合作等領域培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綜合服務組織和專業服務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作用,引導各類服務機構轉變觀念,改進服務作風,提高為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服務的質量。
㈦ 如何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都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同時要求,要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要推進公平準入,改善融資條件,破除體制障礙,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要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要放寬市場准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2009年和2010年,國務院先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12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又制定了44個民間投資36條實施細則,基本消除了民間投資在市場准入方面的政策障礙。但是民間投資「玻璃門」、「彈簧門」現象仍未根本消除,同時一些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增長方式和管理粗放,結構不合理,創新能力弱、人才缺乏,企業誠信度較低,惡性競爭嚴重。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還是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深化改革,落實政策,加大幫扶和政策落實力度。
今後要著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按照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進一步更新觀念,加強協調配合,選擇重點,把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對已出台的實施細則及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有針對性地進行細化、實化,增強可操作性。二是進一步深化鐵路、電信、金融等行業的管理體制改革,為民間資本投資這些領域創造更加有利條件。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進入壟斷行業的競爭業務領域。避免國企利用政策資源優勢強勢擴張而對民企的「擠出」,通過存量調整和環節拆分為民企騰出發展空間。在石油、電信、電力、鐵路等市場集中度過高的行業,探索培育省級控股國企,由民資對省級國企參股或聯營。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領域。加強反壟斷法的執法力度,防範壟斷國企限制競爭或不正當競爭行為,切實保障新進入弱勢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三是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建立健全服務體系,營造有利於非公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機制和體系。完善商業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給予貼息支持或風險補償的方法。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宜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簡化貸款審批程序,制定合理的中小企業信貸比重。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到境內外上市,完善創業板市場建設。完善創業投資機制,支持和規范中小企業投資公司的設立和發展。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完善信用擔保機構的行業准入、風險控制和補償機制,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和再擔保機構。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完善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信息徵集和評價體系,及失信懲罰機制,完善中小企業信用系統和信用檔案資料庫。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行業自律和服務功能,積極開展企業管理咨詢等技術服務活動。加快培養一批具有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經營管理水平的企業家隊伍。四是要切實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轉變發展方式和產業升級上取得進展。加快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走上節約資源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技術先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著力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立足結構優化升級,實現新發展。重點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兼並重組和技術創新等加大工作力度。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以產學研相結合為支持體系,以聯合創新為特點,引導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為重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五是著力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產權制度,全面提高企業管理的科學性,提高企業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發展的能力,切實轉變粗放的管理。正確處理黨、政、企關系。更加註重企業民主管理建設。六是加強信息平台建設。及時發布產業政策、發展規劃、行業動態等相關信息,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圍繞信用擔保、投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管理咨詢、市場開拓、國際合作等領域培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綜合服務組織和專業服務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作用,引導各類服務機構轉變觀念,改進服務作風,提高為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服務的質量。
㈧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是什麼
實現「三個轉變」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措施: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構築完善、高效的實現機制。
加強自主創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從既有的約束條件來看,我國的自主創新應主要採取以下三種方式:一是跨越式創新。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整體技術水平嚴重落後於發達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技術創新只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自主研發,必須在關鍵領域掌握自主技術。二是集群式創新。這主要是指通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實現同一類型企業的集體創新和技術外溢,從而突破單個企業創新資源不足的瓶頸制約。三是協作整合式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在跨越式創新的條件下,單靠企業業自身的創新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在政府的協調指導下,實現企業、大學、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協作的方式推進自主創新。
加快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全面的結構優化主要包括:通過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優化城鄉結構,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工業化進程;通過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形成多區域增長極的共同協調發展;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推進公共經濟與民間經濟的結構優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參與經濟全球化下互利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推進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結構優化。
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知識經濟成為一個不同於工業經濟的獨立經濟形態,並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這是當今經濟結構諸多變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礎性的變化,它的發展方式已經完全不同於二元經濟的發展方式。這具體表現在:一、勞動力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農民向工業部門的轉移並不需要經過較長時期的培訓,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無論是產業工人還是農民轉向新經濟部門都需要經過教育和培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來,人力資本和教育投資都需要給予重新認識,這正是需要推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所在。二、資本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資本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流動,待工業部門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再流向農業,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發展中國家由於面臨著工業化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雙重任務,這就需要資本在兩個部門間實施合理的配置。應選擇的正確戰略是: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的互動。三、市場實現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的發展依賴於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的擴張,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由於知識經濟部門的產品主要是技術和知識,它的應用將主要取決於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的需求,這就需要在知識經濟部門與傳統經濟部門之間構建共生共榮的關系。
㈨ 如何促進非共有制經濟的發展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都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同時要求,要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要推進公平準入,改善融資條件,破除體制障礙,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要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要放寬市場准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2009年和2010年,國務院先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12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又制定了44個民間投資36條實施細則,基本消除了民間投資在市場准入方面的政策障礙。但是民間投資「玻璃門」、「彈簧門」現象仍未根本消除,同時一些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增長方式和管理粗放,結構不合理,創新能力弱、人才缺乏,企業誠信度較低,惡性競爭嚴重。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還是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深化改革,落實政策,加大幫扶和政策落實力度。
今後要著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按照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進一步更新觀念,加強協調配合,選擇重點,把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對已出台的實施細則及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有針對性地進行細化、實化,增強可操作性。二是進一步深化鐵路、電信、金融等行業的管理體制改革,為民間資本投資這些領域創造更加有利條件。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進入壟斷行業的競爭業務領域。避免國企利用政策資源優勢強勢擴張而對民企的「擠出」,通過存量調整和環節拆分為民企騰出發展空間。在石油、電信、電力、鐵路等市場集中度過高的行業,探索培育省級控股國企,由民資對省級國企參股或聯營。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領域。加強反壟斷法的執法力度,防範壟斷國企限制競爭或不正當競爭行為,切實保障新進入弱勢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三是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建立健全服務體系,營造有利於非公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機制和體系。完善商業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給予貼息支持或風險補償的方法。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宜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簡化貸款審批程序,制定合理的中小企業信貸比重。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到境內外上市,完善創業板市場建設。完善創業投資機制,支持和規范中小企業投資公司的設立和發展。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完善信用擔保機構的行業准入、風險控制和補償機制,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和再擔保機構。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完善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信息徵集和評價體系,及失信懲罰機制,完善中小企業信用系統和信用檔案資料庫。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行業自律和服務功能,積極開展企業管理咨詢等技術服務活動。加快培養一批具有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經營管理水平的企業家隊伍。四是要切實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轉變發展方式和產業升級上取得進展。加快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走上節約資源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技術先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著力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立足結構優化升級,實現新發展。重點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兼並重組和技術創新等加大工作力度。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以產學研相結合為支持體系,以聯合創新為特點,引導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為重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五是著力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產權制度,全面提高企業管理的科學性,提高企業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發展的能力,切實轉變粗放的管理。正確處理黨、政、企關系。更加註重企業民主管理建設。六是加強信息平台建設。及時發布產業政策、發展規劃、行業動態等相關信息,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圍繞信用擔保、投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信息服務、管理咨詢、市場開拓、國際合作等領域培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綜合服務組織和專業服務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作用,引導各類服務機構轉變觀念,改進服務作風,提高為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服務的質量。
㈩ 如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高中政治
1 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響非公有值得體制性障礙。放寬市場准入,實現貢品競爭。
2 市場經濟具有法制性。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必須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和職工的合法權益。
3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府服務和管理,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保護企業正常經營活動
4 進一步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誠實守信,健全管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