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怎麼看待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

怎麼看待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1-02-20 14:06:23

A.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發展形勢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我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為什麼必須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日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等單位在北京舉辦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論壇(2013)」,來自高等院校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這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提出了一些頗有啟發的見解和思路。

我國經濟短期「弱回升」,長期潛在增長率下移

與會者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呈現「弱回升」態勢。2012年9月起,我國經濟運行的多項重要指標結束了兩年多的探底下滑,開始出現企穩回升態勢。但2013年頭幾個月,各項經濟指標回升態勢出現分化:一些指標在回升中出現輕微下滑;一些指標繼續呈回升態勢,但回升幅度不大。這說明,經濟上行動力和下行壓力相互交織,經濟上行動力並不強勁,經濟回升基礎並不穩固。

導致我國經濟「弱回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
1、首先,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大背景的深刻變化。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已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經濟走勢錯綜復雜,充滿不確定性,危機的影響還在不斷發酵,國際市場需求仍然低迷不振。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期進入潛在增長率下移的增長階段轉換期。在這樣的大環境、大背景下,我國經濟很難進入強回升狀態。其次,宏觀調控政策放鬆力度不大。本輪宏觀調控沒有採取大力度的刺激政策,而是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考慮穩增長、控物價、防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另外,受居民消費價格和住房價格上漲壓力的影響以及產能過剩的制約,目前宏觀調控政策放鬆的空間較為有限。
3、各級領導班子處於換屆期。各地、各部門要形成新的決策和規劃,需要有一個調研、醞釀、決策及實施的過程,難以一下子形成助推經濟迅速回升的力量。
4、經濟周期波動處於低谷。企業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困難,生產經營和固定資產投資的預期前景都不被看好,企業擴大生產以及銀行放貸都非常謹慎,使得經濟回升的啟動比較困難。尤其是在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經濟回升就更加乏力。

從長期經濟增長態勢看,隨著我國經濟總量越來越大,經濟潛在增長率將逐步下降。2013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7%,低於市場預期,也是自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連續4個季度低於8%,表明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時期。這與發達國家和拉美國家工業化階段向城鎮化階段轉變期間潛在增長率下降的變化一致。
從目前出現的一些明顯跡象諸如資本彈性下降和勞動彈性上升、人口轉型加速、生產率提高放緩、碳排放限制更嚴、節能減排標准提高、資本效率遞減來看,我國經濟出現減速趨勢是必然的,現有的投資驅動經濟增長模式難以持續。與會者認為,我國中長期經濟潛在增長率降為7%—8%符合經濟規律。

工業化和城鎮化潛力巨大,將推動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准,我國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經濟增速下降引起了我國是否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擔憂。與會者認為,按照中央提出的未來一段時期經濟年均增長7.5%的預期目標,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將超過1萬美元,就會勝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7.5%的經濟增速是有保障的,主要根據如下。

工業化深入發展。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但區域差異較大,東部發達地區工業化程度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化水平仍然偏低;從地區工業結構來看,各地區在技術水平、產品層次上存在同構性,這種雷同的工業結構有待優化。由此可見,我國工業化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特別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將極大提高我國工業化的水平和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城鎮化加速推進。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2.57%,與發達國家70%的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不僅如此,在這52.57%的城鎮化水平中還包括2億多沒有真正成為城市居民的農民工。根據國際經驗,城鎮化水平在30%—70%之間是城鎮化加速推進的時期。因此,未來20年,我國城鎮化將持續較快發展,從而拉動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從投資需求看,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城鎮基礎設施投資繼續擴大,房地產投資以及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資也會相應擴大。從消費需求看,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轉入城鎮,連同其家屬,將有三四億人由農民變為市民,這必將顯著擴大消費需求,有力拉動經濟增長。

面臨諸多經濟難題,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與會者認為,我國經濟發展既有巨大潛力,也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面臨以下突出難題。破解這些難題,必須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 政府幹預替代市場機制的負效應顯現。我國經濟作為趕超型經濟,在一些領域政府幹預替代市場機制,在動員儲蓄和投資、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中發揮了作用。但長期下來,市場擇優機制被人為阻隔,導致低效率邊緣企業不斷增加,進而拉低了整體投資報酬率;還導致壟斷現象廣泛存在,尤其是服務業中的壟斷問題比較突出,使得產業升級的高關聯度、高勞動生產率准則難以發揮作用,因而市場對於經濟轉型升級的促進機制難以發揮作用。 城鎮化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在過去30年中,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但佔用的土地資源增長過快。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但並未產出相應的GDP,城鎮化質量和經濟發展效益不高。

消費體制有待完善。我國投資率不斷提高,消費率不斷下降,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消費體制不完善。消費體制是消費領域中各種消費關系包括消費權益、消費組織、消費教育、消費信用、消費信息、消費安全以及消費運行機制和調控手段等的總稱,其核心問題是消費權益。消費體制不完善,制約了居民消費,扭曲了收入、儲蓄、消費三者的關系,導致內需難以擴大,不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經濟轉型的微觀基礎還不健全。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由於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欠發達地區仍然具有土地、勞動力等方面的要素稟賦優勢,企業通過增加要素投入進行外延式擴大再生產仍然有利可圖,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有一定發展空間;二是由於市場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代替企業承擔了相當多的經濟職能,而地方政府受政績目標的激勵,具有推動經濟粗放擴張的動力和條件,投資沖動比企業更為強烈。

後發優勢空間縮小。發達國家為了實施再工業化,更加嚴格地控制高技術出口,我國靠引進高端技術發揮後發優勢的空間趨於縮小,我國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的難度加大。特別是一些中高端製造企業迴流發達國家,使我國產業升級的道路更加艱難。

另外,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強化,不僅對我國現有製造業發展構成巨大挑戰,而且制約發達國家高端製造環節向我國轉移。一些沿海發達地區產業發展近幾年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就反映了這種變化,也反映了我國經濟急需轉型升級,以獲得新的競爭優勢。

B. 你是如何看待當前經濟的發展趨勢為何要把穩定增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一、穩定較快地發展國民經濟,有賴於處理好經濟工作當中的各項關系,真抓實干。
要保持國民經濟穩定較快地增長,就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定不移地落實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努力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還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領導工作思路清晰,幹部群眾精神振奮,團結一心,真抓實干。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經濟形勢的正確判斷上來,統一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上來,全面、正確、積極地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持不懈地做好各項工作。
要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准入條件的項目建設,及時為有市場、有效益、有利於增加就業的企業提供正常流動資金貸款,努力緩解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狀況。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在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注重改善人民生活特別是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推進城市建設要積極穩妥,注意節約用地,控制拆遷規模。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堅持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生活中的問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確立企業在投資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規范政府投資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建立新型投資體制,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優化投資結構,產業合理布局,提高投資效益。
生產企業要搞好工藝技術升級、產品開發升級、市場營銷升級,提高產出效益,大力研發核心技術,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場價值,推動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與此同時,還要適時制定、運用好國家的各項投資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價格政策、工資政策,保證國民經濟的協調有序地平穩發展。
二、調整經濟結構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保證。
經濟結構調整是指國家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的手段,改變現有的經濟結構狀況,使之合理化、完善化,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過程。
經濟結構指國民經濟的組成和構造,包括產業結構(如一、二、三次產業的構成,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服務業的構成等)、分配結構(如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及其內部的結構等)、交換結構(如價格結構、進出口結構等)、消費結構、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等等。
經濟結構有多重含義:
(1)從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來考察,則主要通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經濟成分的比重和構成來表現。
(2)從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的組成和構造考察,則包括產業結構(如一、二、三次產業的構成,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構成等)、分配結構(如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及其內部的結構等)、交換結構(如價格結構、進出口結構等)、消費結構、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等。
(3)從所包含的范圍來考察,則可分為國民經濟總體結構、部門結構、地區結構、產業結構,以及企業結構等。
(4)從不同角度進行專門研究的需要來考察,又可分為經濟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人員結構、就業結構、投資結構、能源結構、材料結構,等等。
結構調整應著力解決的核心問題:
首先,要立足擴大消費調整結構。在處理好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增加投資與擴大消費等關系的前提下,著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努力實現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為此,就要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的消費能力。要保持政策連續性,進一步做好 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繼續實施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適應群眾生活多樣性、個性化的需要,引導消費結構升級。
其次,加快推進致力於結構調整的自主創新。推進自主創新,就是找到了調整經濟結構的支點。如何貫徹以科技支撐作為一攬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動技術改造,加快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大力培育新興戰略性產業,都是關繫到經濟結構調整是否成功的重要環節。
其三,盡快實現全國范圍的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漂移」。經過統籌規劃,使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聯手發展。發達地區可為欠發達地區提供技術支持和項目拓展;欠發達地區可為發達地區提供廣闊市場和發展支撐。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漂移」,借機淘汰部分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企業,同時加強企業對科技的投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樣既能夠順利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又能夠推動不發達地區的發展。
我國現存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明顯失衡的問題體現在:
第一、產業結構的失衡。產業結構的重工業化,導致了資源、能源的高消耗,溫室氣體的高排放,對環境造成了高污染。
第二、內需和外需的比例失調。在中國現在的經濟結構下,外需高速增長、內需萎縮;而在內需中,又主要是依靠投資,造成了消費萎縮。就一個大的經濟體制來講,如果經濟發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在一定條件下,就會誘發很多問題,比如說外部條件變化,一旦外部消費沒法提供,經濟就發展就會很困難。
支撐這種生產模式的生產要素有四個方面:資本、土地(自然資源)、勞動、管理和技術創新。高資本投入,低廉的勞動力價格、資源價格,技術創新不足,都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要不要轉型的問題,而是必須要轉型的問題了,現在我們已經是被動式的了。在金融危機之後,出口部門的壓力越來越大,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貿易摩擦時有發生。歐美市場吸納中國製造產品的能力下降了,出口很難恢復到金融危機以前的水平,所以經濟必須轉向內需,這是被動式的。
第三,投資消費比重失調嚴重影響經濟的內生動力。投資和消費的問題,計劃經濟時代就注意到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已經提出來了,當時採取了很多措施試圖解決,但不徹底。最近幾年這一情況有所惡化。經濟的重化工業化必然是投資高漲,消費受到擠壓。從儲蓄率來看,在政府、企業、居民當中,政府和企業的儲蓄率增長得遠比居民的儲蓄率要快,政府和企業的儲蓄呈上升的態勢,居民的儲蓄呈下降的態勢,這是高投資的來源,高儲蓄才有高投資,高出口。
第四,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扭曲,各階層收入差距擴大,社會消費傾向降低。居民收入增長相對緩慢直接造成消費需求不足。
經濟結構的失衡,制約了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的發展,因此來說,對於這些結構失衡就必須扭轉。
經濟轉型的阻力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點、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特殊階段。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是一個轉型中的國家,現在這個發展階段發達國家也經歷過。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很難逾越重化工業階段。在這個發展階段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經濟重工業化,「三高一資」產業處於主導地位,這個發展階段所具備的特性我們難以避免。但是,中國的特點是,與相同發展水平的國家相比,我們的城市化和市場化程度發展不足,服務業嚴重滯後,重化工業比重畸高。
第二點、體制上存在的問題。其實這個很早就存在,在內需中,投資的比重過高,消費的比重過低,而且消費比重處於一個持續下降的地位,屬於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在內外需的關繫上,我國是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過度地依賴外需,這對於一個大國經濟而言,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金融危機之後,我國很難再現危機之前出口高速增長的情景,這就迫使我們必須要加強國內制度建設、信用體系建設,引導出口部門的產品轉向內需。
第三點、政策上的問題。我國一直以來鼓勵出口,鼓勵加工製造業。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過剩勞動力的就業,提高了從業者的收入,但也有很多負面效應。我們國家對出口部門的鼓勵實際上是建立在比較低的資源價格、勞動力價格上,出現了為了出口而出口的現象,客觀上就造成了政府鼓勵經濟結構畸形化的結果。
三、為了保持國民經濟穩定較快發展,該如何控制好通貨膨脹及其預期。
先分析通貨膨脹的類型,有需求拉動型、成本推進型和國際輸入型,還有就是混合型,對於需求拉動型的通脹,宏觀緊縮政策是有效的,而對於成本推動型的通脹與國際輸入型的通脹,緊縮政策作用就不那麼明顯了。所以,政府要採取綜合性的治理措施,而不應僅僅依賴單純的宏觀緊縮政策。「一刀切」的緊縮政策在應對混合型的通脹預期,尤其是在應對成本推動型和國際輸入型通脹時,不僅不利於穩定物價水平,還有可能減緩宏觀經濟發展速度,即導致「滯脹」。
應對通貨膨脹,尤其要預防「滯脹」的發生,不能單獨採取宏觀緊縮政策,必須採取綜合性的治理措施:第一,有必要從貨幣政策的總量調控轉為總量調控與結構性調控並重。我國通過採取調整存款准備金率、調整利率政策以及調控信貸規模等貨幣政策的總量調控來應對通貨膨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局限性也很大。貨幣政策的結構化,會更加適合我國現階段的國情。第二,從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轉向從緊的貨幣政策,要分階段推進,避免急轉彎。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採用「松緊搭配」的方式可能更加有效。
通貨膨脹預期是可以發生變化的,很有可能使通貨膨脹成為現實。在這種形勢下,穩定社會的通貨膨脹預期就顯得至關重要。政府近期的對策是採取結構性措施,增加市場上短缺商品的供給。供給的增加是穩定物價的迫切措施。當某些原材料和消費品國內產量短時期內無法增加更多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儲備進口一些國內短缺的商品。只要供給增加了,企業和居民個人的通貨膨脹預期就會趨於穩定。此外,政府採取打擊商品炒作行為的措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抑制非正常的需求和有序地增加供給應當雙管齊下,而且有序地增加供給相對更加重要。
但在現實情形中,控制通貨膨脹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抑制物價上漲的同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抑制投資過快增長的同時,刺激消費需求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主要作為總量調控的貨幣政策難以單獨發揮有效作用,必須有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密切配合,調控政策「適」字當頭。
首先,積極財政政策的功能,要從反經濟周期轉向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1100億建設國債項目重點向三農傾斜,向社會發展傾斜,向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傾斜,向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傾斜,向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傾斜。
其次,隨著積極財政政策功能轉型,貨幣政策作用相應上升、重要性加強,財政政策將不再擔綱宏觀調控主力。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主導地位轉換的背景下,為保證新一輪經濟平穩增長,央行應根據經濟形勢變化採取預調和微調辦法,合理調控貨幣供應量增幅,保持信貸總量穩定增長,通過貨幣政策窗口指導,控制投資過快行業的信貸規模,及時傳達貨幣信貸政策意圖,引導社會投資預期;必要時,小幅上調貸款利率,抑制投資過快增長。
第三,積極發揮產業政策和投資政策的作用,努力抑制投資過快增長,增加有效供給。一是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強化對土地使用的審批和監督。二是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增加糧油播種面積。利用國際市場,調節國內糧油供求。三是大力加強交通、能源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能源交通項目建設應適度超前。四是加快投資體制改革步伐,投資權直接下放給企業,加強市場機制引導投資的作用;國家通過經濟的、法律的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調控企業投資方向。

C. 如何認識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

當前世界處於舊格局已經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過渡時期。新格局形成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其原因是:美國是惟一的一個超級大國,但實力和地位相對下降,無力實施單極世界和「單邊主義」;西歐、日本經濟實力較強,但政治、軍事實力有限,難以成為獨立的一極;中國要成為獨立的一極有待於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俄羅斯有成為獨立一極的潛力和雄心,但目前處境仍很困難。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將以漸進的方式逐步形成 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聚少成多的過程。隨著全球化的深人發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正從雙邊到多邊、從地區到全球的各層次,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貿易、金融、科技等各領域綜合推進。預計,一個適應全球化時代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框架將會出現在21世紀的地平線上。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1、發達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西歐經濟被高失業率所困擾;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南北差距擴大;3、 發展中國家經濟的不平衡擴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決定了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發展的不平衡。
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激化了各國之間的矛盾,使競爭更加激烈,並影響到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建立和發展。 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的影響:1、激化了各國之間的矛盾,使競爭更加激烈。2、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不利於世界經濟多極格局和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3、影響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不利於縮小南北之間的差距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世界政治帶來了雙重影響。一方面削弱了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另一方面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和作用增強,推動了世界多極化的發展。

政治發展趨勢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在進入21世紀後日趨明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其根源是——經濟結構的多極化。20世紀70年代,歐共體和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加快,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並在國際事務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於當今世界國與國的競爭,越來越取決於綜合國力的競爭,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根源在於經濟結構的多極化。②促進因素:美蘇兩國力量的相對衰落;西歐、日本經濟實力的膨脹;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壯大。
世界政治走向多極化是必然趨勢,但其發展不會一帆風順。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曲折的、長期的過程。其主要原因是:1,多極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種力量重新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由此將產生多種不確定因素。冷戰結束後,各種國際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組合,在此過程中,各國都把國家利益擺在對外關系的首位,謀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因此,相互間利益的沖突與整合是必然的,世界多極化進程中將充滿矛盾和斗爭。2,美國的霸權主義和構建單極世界的圖謀,是多極化趨勢發展的最大障礙。盡管美國的力量相對下降,但目前它畢竟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其絕對實力和對世界的影響力是其他國家和力量所無法相比的。美國藉助其強大實力謀求霸權、構建單極世界,逆時代潮流而動,為多極化進程增添了障礙。3,世界上冷戰思維的繼續、南北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糾紛等,也會對多極化趨勢產生各種干擾和沖擊。
對世界多極化發展要有足夠的認識。由於多極化進程中充滿單極化與多極化的較量,而建立多極化格局的保障機制尚未形成,真正能對霸權主義形成制約的力量還是有限的,所以多極化發展過程有時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復,使單極化暫居上風。但多極化的是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演變的客觀進程,因此,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
維護和平,促進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其原因:1、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機遇和有利條件;2、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打不起來;3、反對和制止戰爭的力量在不斷增強;4、世界多極化趨勢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表現:1、新干涉主義盛行。2、憑借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到處顛覆、侵略別國。
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積極推進非殖民化運動,支持被壓迫民族自決和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防止和制止戰爭的爆發和擴大;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眾多問題,如環境、人口、生態、資源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隨著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聯合國的作用一度得到加強。

經濟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歐洲聯盟、亞太經合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當今世界三大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經濟全球化與地區經濟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一方面,經濟集團都有排他性,對集團外的國家和地區往往實行歧視政策,表明了集團化和全球化之間的矛盾關系;另一方面,每個區域經濟集團都在集團內實行貿易投資自由化的一體化政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同時,集團與集團、集團與國家間又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使每個集團實際上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個環節、一個中介、一個過渡。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之間依存也越來越緊密。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使整個世界經濟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的結構變革,這種變革要求突破原有的國家間的阻礙,實現全球范圍內的更高層次的經濟合作。這是世界經濟的一個主流現象。這一趨勢一方面帶來了貿易的擴大、資本的流動,同時加快並推動了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合作的傾向。另一方面是原有的區域經濟集團在擴大范圍,消除成員國之間貿易壁壘和歧視性經濟政策,為最終實現區域經濟集團化,形成擴大的統一市場。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區域經濟集團化也在形成。我們在討論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不可否認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發展。而且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發展明顯帶有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特徵,經濟區域化不僅推動了各國間的經濟技術的合作與協調,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基礎。
理解經濟全球化可以從三方面來看: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在理解經濟全球化時也要看見它的兩重性:一方面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有利於吸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有利於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因素和風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科技水平相對落後,不僅面臨著發達國家經濟和技術優勢的巨大壓力,而且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也受到嚴重挑戰。正因為如此,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把全球化具有的兩重性比喻為「一柄雙刃劍」。
經濟全球化特徵和表現:1,生產的全球化,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2,市場的全球化,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3,資金的全球化,國際金融迅速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4,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全球化;5,信息傳播的全球化;6,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經濟全球化的內容:生產全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資全球化,區域性經濟合作日益加強。
經濟全球化的利弊:經濟全球化的利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隨。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經濟全球化的弊: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付代價巨大。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
經濟全球化的本質上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資源配置的國際化,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全球化。
在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經濟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強大的經濟技術力量是能否成為世界一極的根本條件。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世界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各國和全球共同面臨的社會經濟問題,對我國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國應該把發展經濟擺在優先地位。所以,不管世界怎麼變,我們都要先發展好自己,然後再談其他。現在世界總體的局勢對中國有利,正是我國崛起的好時機。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世界經濟帶來的機遇,從中謀得新的發展;同時,應積極參與有利於我國發展的世界的各個組織,堅持改革開放。辨清周邊形勢,政治上保持自己發展中國家位置不變,保持與傳統友好國家關系,爭取更多志同道合的盟友,努力改善與鄰國關系;文化上,提高國家軟實力,將中國特色推向世界;經濟上,保持國家經濟穩定高速發展,增加國際影響。

D. 如何客觀全面評價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此時的經濟全球化才是完全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②世界貿易迅速增長和多邊貿易體內制日趨完善。世界貿容易量年均增長率遠遠高於世界生產的增長;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成立,使全球貿易進入了一個更加法制化、更加秩序化的新階段。③國家間尤其是發達國家之間的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達到空前的規模。④金融全球化的進程明顯加快,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空前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 年代以來,涵蓋國際流通過程和國際生產過程的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加強。其主要表現在:國際貿易和投資發展迅速;跨國公司的發展;資本在全球擴張;金融活動全球化等,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⑥國際經濟組織的協調作用不斷加強。具體的說是。西方八國首腦會議是發達國家經濟協調的主要機構;世界銀行:①國際分工由垂直分工為主進入以水平分工為主的新階段。⑤跨國公司遍布全球,即側重於產品型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和工藝流程的分工,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經濟組織在全球范圍內協調國際經濟關系。因此,才是「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動力,以跨國公司的全球運作為載體而進行的一場全球范圍的經濟結構調整

E. 如何認識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

1、安全挑戰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傳統安全的核心是軍事安全,主要表現為戰爭及與之相關的軍事活動和政治、外交斗爭。非傳統安全威脅遠遠超出了軍事領域的范疇。通常情況下,非傳統安全問題不僅是某個國家存在的個別問題,而且是關繫到其他國家甚至全人類利益的問題

從表現形式上看,非傳統安全問題比傳統安全問題具有更強的社會性、跨國性和全球性。今天,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等,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傳統戰爭邊界的消失,意味著國際關系更加復雜多變,國家安全面臨的風險挑戰更加多樣,國際斗爭更需講究策略和藝術。

2、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更加突顯。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們要具備戰略眼光,樹立全球視野,既要有風險憂患意識,又要有歷史機遇意識,努力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中國向世界提出了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

提出這個理念和構想,標志著中國同外部世界關系和中國國際戰略思想的重大轉變,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

3、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

世界發展到今天,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賴、相互滲透、彼此取長補短的程度在不斷加深,對於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逆全球化」是少數發達國家利己主義膨脹的表現。

有識之士深刻指出,在全球化進程中,所謂的「發達國家受害論」完全是個偽命題,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經濟全球化依然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這一發展趨勢不可逆轉。

(5)怎麼看待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世界格局正處在一個加快演變的歷史性進程之中。和平、發展、進步的陽光足以穿透戰爭、貧窮、落後的陰霾。世界多極化進一步發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需要認真對待的新威脅新挑戰。

F. 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不同

世界上各個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按照經濟實力的不同而劃分的兩種國家類型。

發達國家是與發展中國家相對而言的經濟上比較發達的國家。包括歐洲的絕大部分國家,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這些國家經濟一般都比較發達,也較富裕。不過在它們之間經濟發展也是不平衡的,美國和蘇聯是其中最突出的兩個國家,它們資源豐富,經濟實力雄厚,技術水平高,在全世界的國民生產總值中美國占第一位,蘇聯居第二位(1979年美國約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近四分之一,蘇聯佔十分之一強)。除美蘇兩國外,其它發達國家經濟實力也很雄厚,它們的領土面積共佔世界有人定居的陸地面積的17%左右,人口約佔全界15%,但卻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二以上。不過這些國家大多數資源比較貧乏,原、燃料嚴重依賴進口,而工業產品又需依賴國際市場銷售。

發展中國家資源豐富,但在歷史上曾長時期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不發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紛紛獨立,經濟發展較快,但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國民生產總值只佔世界的五分之一強,因此被稱為發展中國家。當然,發展中國家的情況也不盡相同,經濟發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別,既有高收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一萬美元以上)的石油輸出國;也有象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墨西哥、巴西以及新加坡等具有一定工業化水平的國家;還有居大多數的亞、非、拉和大洋洲中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和地區。
「最不發達國家」一詞最早出現在1967年「77國集團」通過的《阿爾及利亞憲章》中。聯合國大會1971年確定了最不發達國家的標准並列出24個國家為最不發達國家。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跨國企業常常是大規模貨幣投機的主要責任者,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不斷下降。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應主動參與

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就是企業不只在本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消費全球化則指消費者不只在本國市場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買東西。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貿易,也就必然有統一的全球規則,WTO是一種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多邊是優於雙邊的,至少有一個比較權威的仲裁機構解決反傾銷和貿易糾紛。

人們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利益,但中國的貿易得利還應反映在進口上,進口可以使消費者買到更多優質的東西,以更少的錢購買一些商品,消費者所得應是衡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貿易和投資還帶來許多外部效應,使中國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大大改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技術外溢,它不同於技術轉讓,是不用付費的所得。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第一,必須搞活市場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必須開放市場。只有開放市場,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

第三,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

第四,必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正確處理好三組關系

第一是實行對外開放與參與全球化的關系。我們必須按國際上共同的規則來辦事,不能總把希望寄託在國家的保護措施上,盡早參與全球化貿易,就是要逼著我們的企業改革進取,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競爭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縮小國內地區間差距與縮小國際間差距的關系。

第三是擴大內需與增加外貿出口的關系。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內市場很大,要將擴大內需作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外貿的重要性。

中國在制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時,應考慮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以發展本國的經濟為基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貿易大國,中國理應積極參與國際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和國際多邊經濟規則的制定,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承認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注意處理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關系。

科技的不斷創新和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將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科技興貿,不斷提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能力,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只有加速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才能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中國技術發展的跨越。

只有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才能不斷從生產關系方面為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G. 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如何去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一方面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有利於吸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有利於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因素和風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科技水平相對落後,不僅面臨著發達國家經濟和技術優勢的巨大壓力,而且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也受到嚴重挑戰。正因為如此,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把全球化具有的兩重性比喻為「一柄雙刃劍」。
一、在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地位。
幾百年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統治的結果,世界經濟發展的嚴峻現實是,南北之間即南半球廣大發展中國家(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與北半球發達國家(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之間,也就是窮國和富國之間,在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很大。這是世界范圍的一種不公平現象。資本主義殖民主義體系崩潰之後,南北差距並未縮小,其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依靠國際經濟舊秩序,壟斷世界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通過壓低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進口價格,抬高發達國家製成品和高精尖產品的出口價格,進行不等價交換,同時並進一步加強了資本輸出,從而使南北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由原來的幾倍擴大到十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經濟全球化趨勢仍然是在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形成和發展的。西方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以及貿易、投資、金融等各個方面都佔有優勢。目前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雖然其中有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一面,但總體上是在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下制定的,國際經濟和金融組織也都控制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手中。他們利用這些優勢,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經濟全球化由發達國家首先推動並在其中一直起著主導作用,而發展中國家雖然是政治上獨立的主權國家,但在國際經濟關系中處於受支配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帶來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
二、在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主要產業乃至整個經濟命脈有可能被跨國公司與國際經濟組織所控制。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是跨國公司。根據聯合國《97年投資報告》的最新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44000個跨國公司母公司和28萬個在國外的子公司和附屬企業,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產,掌握了全世界70%的對外直接投資、2/3的世界貿易與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我國部分國內市場已經被跨國公司控制,輕工行業如洗滌用品、飲料等,外商投資企業在產量、銷量上佔了35—50%;移動通訊設備僅美國摩托羅拉天津獨資企業一家已佔國內市場的90%,國內企業徹底退出競爭,外商一統天下;德國西門子在華39個合資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北京國際交換系統有限公司的產品今年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達到23%,全國程式控制交換機外商佔70%的市場。
有的研究者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給一些發展中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有的評論認為,從外部因素來說,西方國際壟斷資本先是使短期資金大量湧入亞洲國家,使之看作是難得的融資而紛紛引進;而當這些國家將資金造成大量不良資產時,西方金融投機家就利用短期資金進行套利,並把資金撤走;到了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需要國際援助時,他們又通過自己操縱的國際金融、經濟組織提出種種損害受援國的條件,進一步控制這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和經濟命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今世界各種全球性和區域性國際組織日趨增多,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他們對國家經濟主權的滲透性越來越大,已成為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強有力經濟干預的機構。為了獲得更大的國家利益,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讓渡一部分國家經濟主權。
三、在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會日益尖銳。
經濟全球化已經和正在導致一種嶄新的全球分工格局的出現:發達國家主要發展知識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而把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廣大發展中國家除了繼續作為原材料、初級產品的供應者外,還成為越來越多的工業製成品的生產基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高新技術相對落後,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資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參與國際競爭,爭取「後發效應」。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主要體現在資源的爭奪上,這實際上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場戰爭的結果,將會進一步強化西方發達國家在高新科技領域的壟斷地位,進一步加劇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編輯本段]經濟全球化的利弊

經濟全球化的利: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經濟全球化的弊:

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
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
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
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付代價巨大。
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

H. 如何看待當今國內外的經濟形勢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分析

我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金融危機後的國際經濟形勢。第二,
2010
年世界
經濟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第三,
2010
年世界經濟與貿易發展與政策展望。

大家之所以比較關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從
2001
年加入
WTO
以後,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大大加快,開放對中國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中國
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的綜合
國力在融入經濟全球化以後得到顯著提高。
通過下面這些數字,
大家可以有一個比較直接的
感受: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全世界第一;
2009
年中國的出口有可能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
一;
2009
年中國的進口也可能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第一是美國;中國的經濟規模在
2008
年已經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三,最晚到
2010
年底,我國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
界第二。
在這樣一種狀況下,
中國經濟與其他國家的經濟依賴依存關系會進一步加深,
因此
我們必須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歐盟、
美國、
日本這三大經濟體)
的經濟貿易發展情
況。

金融危機後的國際經濟形勢

首先我跟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與貿易的發展情況。

金融危機在
2008

10
月中下旬全面爆發,
2008
年第四季度全球經濟全面衰退,
2009
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是從
2009
年六月份以後
開始有所回暖,全球經濟先行指標指數顯示,
OECD
成員國經濟先行指標從
2009

3
月的
92.7%
已經上升到
9
月的
100.6%
。搞經濟的人普遍認為,只要先行指數超過
100%
,就說明
經濟開始復甦了。從
GDP
增長方面來看,全球經濟也基本呈現出好轉的態勢。主要發達國

GDP
基本停止下降,
美國、
歐元區和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均在
2009
年第二季度實現止
跌反彈。
2009

10
月中下旬時
IMF
公布的全球經濟增長情況顯示,
2007
年全球經濟增長

5.2%

2008
年迅速下降到
2.0%
,預測
2009
年的增長是
-1.1%

2010
年增長
3.1%


美國經濟似乎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糟糕,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顯示(美國商務部
專門有一個局叫經濟分析局)

2009
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實際增長是
3.5%
,不過後來美國
對自己公布的
3.5%
做了一個調整,表示只有
2.8%

第一季度是
-6%
,第二季度是
-1%
,第三
季度大致是
2.8%
。大家都知道在正常年份,第四季度是美國消費旺季,從目前我們掌握的
資料看,美國經濟
10
月份、
11
月份的數據都比第三季度好,所以我們估計,
09
年第四季度
美國經濟增長將在
3.8%
以上。
這樣算起來,
2009
年美國經濟增長將會在
-0.5%
左右,
比預想

-3.4%
要好一些。

歐元區的經濟增長也不像
IMF
預測的
-4.2%
那麼低,無論是德國、法國、義大利還
是西班牙,
從我們最近看到的這些國家本國實際公布的數字來看也不是很糟糕,
因此我們估
計歐元區經濟
2009
年有可能是
-2.5%


日本國內預測
2009
年日本經濟增長大致為
-4%

但我們估計,
日本應該是
-4.5%


國是
-2.5%
,俄羅斯是
-7.5%
,巴西是
-0.7%
。印度總理辛格在
2009

10
月底世界經濟論壇
的一個峰會上宣稱,
2009
年印度經濟增長最起碼是
6.5%

2009
年中國經濟增長是
8.7%


IMF
對世界經濟的預測總體上是偏低的。
我們認為
2010
年世界經濟增長大致應該在
4%
以上,其中美國最起碼在
2.5%
,美國學者更樂觀,他們的預測是
3%

IMF
預測歐元區
2010
年增長
0.3%
,但歐盟對歐元區的預測是
1.5%
以上;
IMF
預測日本
2010
年增長
1.7%

但我們認為
2010
年日本還要衰退,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可能要負增長
1%

IMF
預測英國大
致正增長
1.5%
以上,俄羅斯正增長
2.5%
以上。印度
2010
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
7.5%
,中國
2010
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保守估計是
9.5%
,最樂觀的預測是
11.5%


世界各國對中國經濟似乎都比較樂觀,
2001
年至
2008
年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
大致是
9.8%
左右,全球的平均增長速度不超過
4.8%
,也就是說,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兩
倍。
與此同時,
日本在相對低速增長,
我們認為
2009
年我國的經濟規模可能逼近日本,
2010
年中國肯定可以超過日本。

重大政治事件對全球經濟貿易增長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9
·
11
」事件後全球貿易嚴
重下滑,中國加入
WTO
後全球貿易開始恢復性增長,
2001
年至
2008
年,全球貿易的平均
出口增長速度是
12%
,中國高達
22%
;全球進口增長速度平均達到
15%
,中國進口增長速
度達到
23%

2001
年中國加入
WTO
時出口是
2600
多億美元,
進口是
2400
多億美元。
2008
年中國的出口已經達到
14200
多億美元,進口達到
12000
多億美元。
2008
年中國是世界第
二出口國,德國以
14300
多億的出口額排在第一位。

2009
年受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影響,我國出口估計可能負增長
19%
左右,進口負增

15%
左右。但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數據,德國的負增長比我國更嚴重,無論是出口還是進
口,
所以
2009
年我國超過德國的可能性相當大。
2008
年美國的進口規模是
21000
多億美元,
2009
年美國的進口也衰退,我們估計
2009
年美國的進口可能還是在兩萬億美元左右,仍處
於世界第一位,我國將超過一萬億美元,位居世界進口第二,德國應該是在九千多億美元,
世界進口第三。

在世界貿易發展方面,
進入
2009
年以來,
隨著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需求的復甦,

球貿易在第二季度開始反彈,其中全球貨物出口增長額比第一季度增長
7.6%
,達到
2.88

億美元,這是自
2008
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次增長。

全球金融市場逐漸恢復也是經濟好轉的一個很重要的信號。金融號稱經濟的命脈,
全球金融市場從
2009

3
月份開始反彈,到現在為止,包括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在
內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市場的金融指數基本上恢復到金融危機以前的水平。

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
2009
年上半年全球范圍內超過
10
億美元以上的跨國並購只

40
宗,與
2008
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2/3
以上。而且從
2008
年起,一些國家發生了大規模
的撤資活動,包括收回投資、公司內反向信貸和償還母公司的債務。
2009
年第一季度,跨
國公司的撤資力度依然較大。不過自
2009


6
月以來,大規模的撤資活動基本停止,這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全球直接投資的
低谷已經過去。盡管如此,
OECD
依然認為
2009
年全球並購額將比
2008
年下降
56%
,而
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和南非的企業並購額將同比下降
62%
。從中期來
看,預計跨國公司其外國直接投資將於
2010

年逐步恢復,並於
2011

年開始增長,這對全球經濟的恢復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很
重要的推動力,
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生產、
營銷、
貿易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很重要的
因素。

此次金融危機之後,經過短短一年,經濟就開始恢復了,我們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
大戰以後少有的。
2010
年,全球經濟基本上能夠實現比較好的恢復性的增長,達到
4.5%

這次金融危機致使全球經濟衰退的水平、
規模不是特別大,
我們認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世界各國採取的聯合救市和刺激經濟政策。

除了匈牙利和冰島向
IMF
提出貸款以外,
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採取兩個最基本的政
策,一是財政政策,二是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最主要有四個表現:降低利息,降低存款准備
金,向金融機構注資,制止買空。

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利息水平都降到了二戰以來的最低點。比如目前美國的聯邦基
准利率就是零,英國、日本跟美國差不多。日本的情況稍微好一點,但也只有
0.7%
。澳大

利亞的基準利率是
3%
多,我國的基本利率是
4%
多。降低利息,降低存款准備金,大量的
釋放貸款是振興經濟的最重要的途徑。另外,
我國還對少量的商業銀行注資,澳大利亞、加
拿大、巴西就沒採取這項措施,這說明他們的基本情況還算比較好。
2008

10
月份,幾乎
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全面承諾對金融機構的存款進行擔保,
也就是說,
如果銀行沒有錢了,

么百姓的存款由政府全面擔保。

世界各國採取的財政政策主要有兩項:
加大政府支出和產業振興。
此外,
中國和其
他國家和地區一樣採取了減稅的政策。
匈牙利和冰島沒有採取減稅政策,
因為他們沒錢,

減稅就更麻煩了。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對
世界經濟的全面恢復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認為,
20
國集團聯手採取行動是世界經濟
恢復和發展的很重要的制度保障。
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對金融危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方面,恰恰也是因為全球化,使各個國家和地區能夠聯合起來,共同遏制危機的蔓延。

歷史的經驗表明,每當發生全球經濟危機,往往會伴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隨
著金融危機導致的世界製造業和服務業等實體經濟的萎縮,
雖然各國都表態要聯合抵禦貿易
保護主義,
然而在金融危機蔓延的背景下,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卻有不斷加強的趨勢。
中國沒
有想到在加入
WTO
以後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從全球的第四、第五大貿易體迅速上升為第二
大貿易體、
第一大出口國。
毫無疑問,
歐美發達國家或者其他國家也沒有做好接納中國成為
全球出口第一國的心理准備,而另一方面我國也沒有做好制度保障。這樣一來,從
2008

金融危機開始,我國就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打擊的頭號對象了,
2009
年最突出。到現在
為止,我國遭受到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的調查案子已經達到了
110
多起,佔全球的
45%
。美國反傾銷案子
50%
以上針對中國,反補貼案子
70%
針對中國。歐
洲國家和地區反傾銷案子
35%
以上針對中國,所以我國現在的的確確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
最大受害者。

金融危機對國際貿易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高失業率,可以說金融危機最突出的一
個表現就是導致全球失業人口劇增,
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失業率都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的歷史最高峰。美國
2009

10
月份的失業率居然達到了
4.2%

11
月份有所好轉,也僅僅
降低了
0.2%
,達到
4%
。日本達到了創記錄的
5.8%
,歐盟國家和地區達到了
9.3%
,西班牙
更是高達
19%
多。隨著失業人口的大量增加,歐美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自然而然就高
漲起來,這是針對中國實施那麼多貿易限制措施的主要原因。

2010
年世界經濟貿易發展面臨的問題

世界經濟增長道路並不平坦,仍然面臨著一系列風險和挑戰。
2010
年世界經濟貿易
仍然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金融體系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

盡管極端的系統性風險已經基本清除,但全球金融體系仍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和脆
弱性,這突出體現在如下方面:一是金融體系可能無法提供足以支撐經濟復甦所需的資金;
二是主權資產負債表蘊含的風險需引起重視;
三是金融機構尚需進一步重組以保證其發放貸
款和支持經濟復甦的能力;四是新興金融市場依然存在較大的脆弱性等。

奧巴馬提出的二戰以後美國從來沒有過的嚴厲的金融監管措施,可能不符合共和黨
的宗旨,不符合美國傳統自由市場經濟制度的基本要求,雖然這些措施已經在國會通過了。
美國這個國家,
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自我革命的精神,
美國自己有一個詞叫
「創造性毀滅」

這種精神很厲害。美國金融體系在金融危機以後,不是徹底垮了而是更加堅強。

我一直對此次金融危機持比較積極樂觀的態度,原因就在於我認為美國爆發的這次
金融危機主要是金融體系內部的危機,
不是美國經濟全面的危機,
它並沒有給美國經濟帶來
災難性的、
根本性的打擊,美國的金融體系並沒有崩潰,
只要金融體系做出適當的變革,美

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我剛才提到
2010
年保守估計中國也會超過日本,但我從來不預測
20
年以後中國會
超過美國。我個人認為,
20
年內中國超過美國的可能幾乎不存在,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美國
的自我革命精神。大家很難想像,小布希在下台之前,搞了個
20
國集團峰會。在
10
月份的
時候,
還作了另外一個簡直讓人不敢相信的演講,
他居然承認自己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是錯誤
的。我相信只有美國、美國的政治家能做到這一點,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家很難做到。這
就是美國的自我革命精神,或者叫自我修復能力。

第二,大量中低收入國家面對融資困難。

由於世界經濟能否實現可持續增長尚不確定,經濟活動的減少加上流入發展中國家
的資本大大萎縮,
使大量中低收入國家出現嚴重的資金緊張。
盡管許多國家可以暫時利用景
氣時期積累下來的外匯儲備來彌補這個融資差額,
但該策略的可持續性並不確定。
另外,

然官方來源的資本流動可能彌補這一缺口,
但為獲取外部融資所需進行的經濟重新調整過程
將是十分艱難的。

有人可能會關心:中國那麼多外匯儲備為什麼不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歐洲
想把他們的
IMF
投票權賣給其他國家和地區,
美國怕中國買,
讓日本花了一千億美元去買,
結果他們沒想到中國根本就不買。
當時我們就建議中央不要買,
主要因為買了以後對我國意
義不大,
因為目前我國的投票權不到
4%

要想擁有
IMF
的投票權必須到
15%
以上。
目前歐
洲投票權是
35%
,美國是
18.5%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沒有那麼大的規模,日本也
就是
4.5%
左右。
我國要買的話最起碼要拿出三四千億美元才能買到超過
15%
以上的投票權,
而歐洲也不一定願意出賣那麼多,同時,我們也不知道金融危機會產生什麼樣深遠的影響。

我們分析,
中低收入國家危機以後肯定面臨融資困難,
不如我們到時候一對一救助,
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這些國家和地區可能更感激我們。
事實證明我國的策略是對的。
大量中
低收入國家需要資金,比如我國周邊的外蒙古、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家和地區,
也包括很多拉美國家和地區也大量需要資金。在這個時候,我國從雙邊關系的角度去支持、
援助對我國更加有利。

第三,經常賬戶和財政同時出現赤字。

經常賬戶和財政同時出現赤字,即所謂的「孿生赤字」問題,對於歐洲和中亞地區
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是最為嚴峻的挑戰。
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這些國家在此次金融危機中遭
受到的經濟衰退程度最為嚴重;
二是這些國家在危機到來時已經出現了兩位數的經常賬戶赤
字和政府債務上升的壓力。
「孿生赤字」對全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值得
我們關注。

第四,高失業率和通脹預期並存的威脅。

金融危機給世界各國的就業蒙上巨大陰影
,
失業人數急劇增加,另一方面,在世界主
要國家和地區通貨膨脹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
卻產生了很強的通脹預期,
主要體現在反映投
資者通脹預期的美國普通國債與通脹掛鉤債券收益率很差。
各國政府為應對危機向市場投入
的大量流動性資金若不能及時收回,則有可能引發破壞性的通貨膨脹。

第五,多數國家都面臨著嚴峻的宏觀經濟政策挑戰。

盡管多數國際經濟組織都對當前的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相對樂觀的估計,但在經濟
危機轉向經濟復甦的過渡時期,
世界上多數國家都面臨著嚴峻的宏觀經濟政策挑戰,
主要體
現在如下方面:
一是如何制定結構調整與社會政策;
二是怎樣對金融機構進行審慎改革;

是緊縮性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推出時機選擇等;
四是由於實施金融危機應對政策和財政刺激政
策,以及由於經濟停滯而導致稅收不足,進而引發主要發達國家財政的持續惡化。

第六,石油價格趨升導致中長期爆發能源危機的風險。

我們預測
2010
年石油價格將會攀升,盡管從全球經濟基本面來看,
2009
年以來幾

乎主要發達經濟體均處於嚴重衰退之中,
並不支持國際油價上漲,
但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
目前經濟中仍存在支撐其持續上漲的主要因素,
包括全球超寬松貨幣政策所催生的流動性進
入商品市場,美元不斷走低,商品期貨市場監管不力及歐佩克限產等。

全球油價的飆升,
期貨交易的投機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們認為,
不排除中東國家和石油輸出國組織以及主要產油國、石油主要出口國在炒油價。

第七,美元貶值。

我們判斷
2010
年美元可能要持續貶值,特別是在
2010

9
月份以前。
2009

9

份到
12
月份,美元對英鎊、日元貶值
15%
。我們估計
2010

9
月份以前,美元貶值
15%
的可能性還很大。
大家注意,
為什麼美元貶值而美國經濟又好轉呢?很簡單,
因為美元太多
了。

但長期來看,兩三年以後,美元還是會升值的。我們研究發現,美國不同的政黨對
美元的政策是不一樣的:
共和黨長期實行弱勢美元政策,
民主黨實行強勢美元政策。
奧巴馬
理論上是要實行強勢美元的,但沒辦法,
現在美國預算太多,
嚴重貿易赤字,需要靠美元貶
值來促進出口。
一方面限制進口,另一方面美元貶值,大家一聽就明白了,
這樣做的目的就
是減輕債務。

2010
年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與政策展望

我們估計,
2010
年全球經濟增長應該在
4.0%
以上,比主要國際經濟組織預測的
3%
要高一些。

一是各國之間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將會受到空前重視。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目前各個主權國家之間的經濟貿
易往來變得空前密切,
這也使金融危機出現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和特徵。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爆發之後,
捲入危機的國家有必要通過擴張性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總體需求、
對破產的金融
機構進行資產重組,
以及通過注入流動性的方式來恢復信貸市場的功能。
這一系列反危機的
政策措施發揮作用的基礎必須是主要國家的政府能在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方向上達成廣泛
共識。所以在經歷此次金融危機之後,各國之間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將會進一步深入開展。

二是全球貨幣政策或將步入趨於收緊的敏感期。

由於危機期間各國都採取了超乎尋常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各界對建立寬松貨幣政策

「退出策略」
已有普遍共識。
由於主要經濟體在努力尋求經濟復甦與通脹隱憂間的政策平
衡,
所以當前全球范圍內貨幣政策正在進入一個趨於收緊的敏感期。
澳大利亞已經三次加息
了,
在發達國家裡面,
澳大利亞的日子會相對好過一些,
因為澳大利亞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
是煤炭等礦產資源的出口,
隨著全球經濟的恢復,
能源資源市場開始活躍。
澳大利亞第一個
加息,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全球經濟開始復甦了。

三是實施適當的財政緊縮以求重建財政的可持續能力。

鑒於高額財政赤字對財政可持續性帶來的嚴峻挑戰以及帶來利率上升導致的投資溢
出效應,
所以主要國家正考慮採取增收節支的審慎財政政策,
把財政收支控制在財政可持續
發展的約束條件內,
只有這樣才能使剛剛開始復甦的世界經濟走向良性發展。
現在很多國家
幾乎就是通過實行赤字財政來推動經濟增長和恢復的。
我們估計,
2010
年下半年到
2011
年,
絕大多數財政赤字的國家都會逐漸收緊。

四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將會繼續存在但不會成為主流。

自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來,各國政府相繼出台了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但由於國內
經濟形勢迅速惡化,一些國家在挽救本國經濟的同時,採取了一些不利於國際貿易的舉措,
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重創世界貿易。
但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勢下,
應對國際金融
危機需要世界各國的協調與合作,
貿易保護主義只會使各國合作效果大打折扣,
延緩世界經
濟復甦,甚至加劇世界經濟衰退。世界各國都認識到,貿易保護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經

I. 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 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經濟全球化的提出與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認可,但目前沒有統一概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1.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2.生產國際化。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 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特·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的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也有人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待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