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鴉片戰爭經濟影響論文

鴉片戰爭經濟影響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20 23:06:54

1.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論文800字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一、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消極影響深遠,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鴉片戰爭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變化,中國的領土完整和獨立的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
二、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進步性
(一)鴉片戰爭強行打開了中國腐敗、落後和封閉的大門 。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與專制社會,廣大民眾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過著一種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到了滿清的後期,這種封閉性與落後性以及腐敗性更加突出,當世界在發展,特別是歐洲經濟經過近幾百年的迅速發展,先進的技術和現代文明,給歐洲民眾不僅帶來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還帶給了歐洲民眾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國與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差距更大,盡管西方各國在打開中國封閉大門時,採用了「鴉片」和「大炮」兩種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國的封閉大門畢竟是需要打開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這種進程.
(二)促進了中國商業的發展
由於《南京條約》規定了五口通商,先後開放廣州、廈門、上海、寧波、福州為商埠.五市的開市和開埠,促進了當時五市商業的發展,舊日的商業中心廣州和新起的商業中心上海最為繁盛,其他次之,中國也出現了一批大商人如廣州的吳健彰,揚坊等人,這些擁資百萬的商人,盡管有些商人是依附於外國人,但是畢竟是中國較早的具有現代商業意識的商人,他們促進了當時中國商業的發展.
(三)帶來了歐洲的現代文明和技術
隨著中國的國門逐步被打開,一些外國的文明與技術,特別是外國的一些進步和開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張,也開始在中國大陸產生.比如當時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鴉片戰爭」的過程,提出了對外關系方面的幾個原則.第一是「聽互市各國以款夷,持鴉片初約以互市」,這就是允許合法貿易,反對鴉片貿易.第二是「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魏源所指「夷之長技」雖然主要還是指槍炮.魏源等人的這些主張已成為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較早提出「向西方學習」的先驅者,自這以後西方的一些先進技術和新產品也開始陸續地進入中國,中國民眾也開始在逐步認識西方世界. 總之,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但鴉片戰爭也強行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中國長期以來奉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出現了探求西方知識、學習西方軍事技術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鴉片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古老的封建與專制的中國的瓦解.

2. 關於鴉片戰爭的論文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由於這次戰爭是英國強行向中國傾銷鴉片引起的,所以歷史上叫做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
從乾隆後期開始,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一時期的歐美列強已有長足發展,並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目標。而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國」思想,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外來的產品的需求很小。外國商人為攝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餘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泛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導致中國白銀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道光延續自雍正以來的禁煙政策,但鴉片走私不但不見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態的發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覺。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討論禁煙的看法,朝野對禁煙的看法不一,最終打動道光帝的是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的禁煙奏摺。林則徐一針見血地指出:鴉片不禁,幾十年後會弄的國貧民弱「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這種局面顯然是道光帝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銀」是封建統治的兩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1839年3月抵達廣州,隨即開展禁煙,嚴查煙販,整頓水師,曉諭外商呈交鴉片。同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二萬余箱(200多萬斤)鴉片(他把鴉片放在水中泡了七七四十九天,然後把它燒毀,這樣鴉片才會徹底被銷毀否則還是能吸的)。中國的禁煙措施,遭遇英國政府的強烈反對。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餘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清軍武備廢弛、敵情不明、指揮紊亂,因此屢戰屢敗。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軍攻陷鎮江,切斷京杭大運河南北交通,繼而直抵南京城下。清政府已無力再戰。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軍的炮口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他規定中國割讓香港,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城市對外通商,此外英國還享有協議關稅,而由於清政府官員長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國際關系,在隨後的《南京條約》兩個補充文件談判中遭受了進一步的利益損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的簽訂使英國得到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優惠國待遇和開設租界等特權。
鴉片戰爭的結果是使中華帝國關閉自守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尖兵利炮打開。從此再也不能復合,美國總統泰勒隨即派全權大使乘軍艦到廣州,清政府已成驚弓之鳥,急忙跟他簽訂《望廈條約》。
法國軍艦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道光帝連忙跟他簽了《黃埔條約》。幾個中國人聽都沒聽過的西方國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普魯士(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等,「一些中國曾經聽說過,或從沒有聽說過的彈丸小國,在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夠資格的,現在排隊而來。」(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下卷)他們一一和中國簽訂了條約,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條約》中英國人一樣享有的特權。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驅逐中國在澳門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強佔了澳門。中華帝國頓時陷入半殖民地狀態。五千年來,從未受此侮辱。

3. 鴉片戰爭的影響論文求大神幫助

一、 課題: 《中英鴉片戰爭》 二、 H教學目標: 1、教養性目標: 基礎 知識: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軍民的奮勇抵抗,清政府的妥協投降;《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的簽訂;鴉片戰爭的影響。 能力培養:(1)通過討論鴉片戰爭中國被打敗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 2、教育性目標: (1) 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的蓄謀已久的侵略中國的非正義的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抗英,顯示出中國人民敢於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和強烈的愛國精神。清政府妥協屈服,喪權辱國,進一步暴露出封建統治者的腐敗。 (2) 鴉片戰爭打開中國的大門。中英《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破壞了中國的主權,中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 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3、發展性目標: (1)通過對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的講解與分析,引導學生把歷史事件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以培養學生初步運用「透過現象看本質」、「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等觀點辯證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分析中英《南京條約》及其影響,培養學生揭示歷史現象的實質和理解中國歷史發生轉折性變化的能力。 三、 教材外理和教法運用的基本思路: 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年齡特點等實際情況和課本內容,充分利用音像材料,提出有思維力度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動腦動手自學教科書和鴉片戰爭的背景材料,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通過分組教學,誘導學生通過師生合作(導學)生生合作(討論),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有平等的發表見解的機會,體現面向全體,全程參與的創新教學原則。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及性質;鴉片戰爭的影響 難點:鴉片戰爭的影響 五、教學設備:多媒體 六、教學方法:討論法、談話法、情景材料教學法。 七、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師:如果大家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去,一定會發現矗立在廣場上的第一座巨型浮雕是虎門銷煙的激動人心的場面。之所以將它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為它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哪位同學起來分析一下虎門銷煙的重要意義? 生:略。 師:虎門銷煙是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的偉大起點,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之舉。但是當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英國以後,英國卻以此為借口發動了一場侵略中國的戰爭,也就是清政府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一次較量——中英鴉片戰爭。 講授新課: 第6課 中英鴉片戰爭 (課件) 師:有人說過這樣一種觀點:「在中國歷史上,如果沒有林則徐的禁煙運動,英國也就不會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你認為正確嗎?為什麼? 請大家看一段錄象,同時思考這個問題。(播放《中國近代風雲錄》中戰前中英對比形勢的一段內容) (略作討論) 生:這個觀點不對。因為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而禁煙運動僅是他們的一個借口。 生:即使沒有禁煙運動,英國同樣會發動侵華戰爭…… 師:很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生:必然的。 師:對。當時即使沒有禁煙運動,英國同樣會尋找其它借口發動這場戰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和性質分別是什麼?(課件) 傾銷商品 根本原因 —— 必然性 原因 掠奪原料 直接原因 —— 禁煙運動 —— 偶然性 英:蓄謀已久的侵略中國的非正義戰爭 性質 中:反侵略的正義戰爭 師:這個地方體現了一種怎樣的唯物史觀? 生:必然性決定偶然性,並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 師:戰爭爆發了,其經過和結果如何?請大家看課本P32 —P36第一自然段,同時思考: 1、 鴉片戰爭過程中的主要戰役有哪幾次?其中軍隊抗戰有幾次,人民自發抗英斗爭有幾次?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2、 戰爭過程中掌握戰爭領導權的清朝統治階級態度如何? 3、 鴉片戰爭的結果如何?出現這個結果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軍隊抗戰 戰爭經過 人民自發斗爭 (課件顯示自學提示) 清政府 (建議:本部分屬戰爭過程,可放給學生自學,重點放在歸結事物的共性和分析戰爭失敗的原因上。) 師:現在我們交流一下自學的結果。先看軍隊的抗英斗爭有哪些? 生:軍隊的抗英斗爭主要有虎門之戰、定海之戰、吳淞之戰、鎮江之戰。 師:人民自發抗英戰爭主要有哪幾次? 生:三元里人民的抗英,寧波黑水黨抗英。 師:戰爭過程中涌現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哪些優秀品質? 生:關天培、陳化成、葛雲飛等。 生:這些人物都在國難當頭之時英勇抗擊敵人,給侵略軍以沉重的打擊。他們的英雄氣慨值得我們學習。 生:這些人物都為國捐軀,他們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生:…… 師:在國家危難之際,每一個有識之士都會去英勇報國。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不管是軍隊的抗英斗爭,還是人民自發斗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 生:英勇抗戰。 (課件) 師:與此同時,掌握戰爭領導權的清朝統治階級態度如何? 生:戰和不定…… 生:妥協投降…… 師:由此我們不難想像戰爭的結果會怎樣? 生:中國失敗。 師: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生:清政府統治的腐敗,妥協投降。 (建議:邊交流邊完成如下板書內容) 軍隊抗戰 經過— 人民自發斗爭 清政府 —— 妥協投降、腐敗 結果:中國戰敗 師:正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妥協,所以整個戰爭過程中始終不能組織有效的、始終如一的抵抗,致使廣大軍民局部地區的英勇抗戰也改變不了其失敗的結局,而中國之所以沒有被滅亡,卻是廣大人民英勇抗戰的結果。所以,整個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的侵華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史和探索史。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了,英國也終於乘戰勝之餘威,提出了他們的條件,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錄象,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1、 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 2、 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了哪些主權?分別是通過哪項內容體現出來的? (播放《中國近代風雲錄》中從「1842年8月29日……」開始的一段內容。 師:看完錄象後你最想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生:我很憤怒…… 生:我想揍死清朝統治者和簽約的人…… 師:好!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憤怒情緒來看一下這百年恥辱的開端。(課件) 內 容 喪失主權 中英《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附件 中美《望廈條約》 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 沿海各口岸自由航伴 (建議:上述內容由學生討論後完成,逐條分析,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其中為澄清學生模糊認識和便於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重點強調「香港島」、片面最惠國待遇兩個概念,使學生真正理解美法兩國為什麼可以通過《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並且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師: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刻影響,既有政治領域的影響,又有經濟領域的影響,下面請大家討論完成表格內容。 鴉片戰爭的影響 (課件) 戰前戰後 社會性質 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 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社會主要矛 盾 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革命任務 農民階級反封建斗爭 反封建反侵略 革命性質 反封建的農民斗爭 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以上表格由學生討論完成,其中戰前戰後的變化部分為學生獨立完成後的內容) 師:大家思考一下,表格中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與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不是同一對矛盾? 生:(討論)不是。 師:對,前者僅是後者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我們今後的學習中可以慢慢接觸到。 從分析我們看出來,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有沒有一點點積極影響呢? (學生詫異、討論) 生:(各抒己見)有,它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局面,有利於中國的發展。:生:它開始使中國開放…… 生:它會加速清政府的滅亡…… 生:它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師:大家分析的很有道理,但這些積極影響是不是英國想給中國帶來的? 生:不是,是客觀帶來的。 師:因為有以上巨大變化,所以鴉片戰爭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特殊地位,怎樣的地位? 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師:請大家討論一下,「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生:(討論、交流)…… 師:對於鴉片戰爭的影響,有人說過這樣一種觀點:(課件) 有人認為:「鴉片戰爭是在執行一種歷史使命,它是用侵略的手段來達到使中國開放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鴉片戰爭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近代文明。」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為什麼? 生:討論、交流…… (此題目的練習著重培養學生分清主觀與客觀、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課堂小結:(課件) 中英鴉片戰爭 轉折點 開端 戰爭 (可讓學生自己根據小結圖示總結本課內容,也可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本課知識線索,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小專題: 香港問題的形成及解決(課件) 問: (1)香港問題是怎樣形成的?又是怎樣解決的? (2)由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認識?作為我們可以從中受到哪些啟發? (香港回歸問題學生都比較了解,所以可在這里進行綜合練習,以突出其史鑒作用) 作業: (課件) 學習本課後,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發?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面對某些大國的霸權主義,你打算怎樣去做?試以「以史為鑒,發奮學習」為主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論文。

4. 鴉片戰爭對清朝經濟的影響 8000字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與其他國家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一般認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不平等的。

從條約的簽訂上看,是經過雙方的交涉談判、共同宣布的平等協定,但實際上兩國的談判總是經過了一場戰爭——早已腐朽沒落的清帝國在 對外經濟與國防上不是近代帝國主義國家的對手,一場戰爭下來中國政府很少能從戰爭中佔到什麼「便宜」,反而讓其他國家取得戰爭的主動,迫使中國政府以談判 為手段以避免更大的損失;中國政府的代理人往往在談判時只有「接受」與「不接受」這樣的選擇,這些代理人作為一個專制帝王派來的代表,只能為了皇族的利益 去簽訂這些條約。

目前,中國的史學界大多將自1949年以前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840年—1860年)
這一階段既是中國由君主專制社會走向半殖民社會的開端,也是列強在中國建立殖民體系的形成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南京條約》的簽定標志著中國不平等條約體系的建立與初步形成。《南京條約》又與《望廈條約》、《黃埔條約》構成了中國不平等條約體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過這三個不平等條約,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三個資本主義國家:美、英、法三國在中國取得了如下權利:
1. 取得自由對外貿易的通商權與片面最惠國待遇。
2. 取得協定關稅的權利。
3. 取得取得在華傳教、租地建房的權利。
4. 取得領事裁判權。
5. 取得部分中國領土的佔有權。
這些不平等權利構成了中國最早的不平等條約體系,無論是今後的租界、內河巡航、高額賠款都不過是上述權利的延續、發展與補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場小刀會起義令英國人取得了控制中國海關的絕佳機會;第一次鴉片戰爭後14年,英法為擴大在華權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場持續4年的戰爭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條約:
• 中英、中法、中俄《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
• 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
這次戰爭帶來的新的不平等條約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歐美各國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條約特權:
1. 胃口大開的領土要求。
2. 擴大對外貿易窗口的要求。
3. 內河航運權。
4. 鴉片貿易合法權。
5. 內地自由行動權。
6. 勞工出國權。

這一時期的不平等條約大多圍繞著貿易而進行,對於當時的資本主義國家而言,工業革命後生產力的提高帶來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國市場銷售商品取得利潤不能完全滿足資本家的慾望,因而就要開辟新的海外市場。所以各國採用的都是自由貿易的經濟方針,政府制定的對外政策無不以擴大貿易對象,實現商品輸出為主要目的。打開中國的大門,建立殖民地,要求五口通商、協定關稅都是這一方針的具體體現。面對頑固不願開放的清朝政府,各國就採用了先以武力手段迫使中國政府談判,再取得交易特權與商品市場。

第二階段(1860年—1919年)
在《北京條約》簽訂之後,清帝國進行了一場洋務運動的變革;在1860以後的一段時期內,清政府「內外祥和」,稱之為「同治中興」。但是,好景不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1876年因馬嘉理案簽訂煙台條約。1883年,法國為侵略越南而挑起戰爭。在這場被稱為中法戰爭的戰爭中,清軍於馬尾海戰大敗後在陸地戰場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此時清政府卻主張趁勝求和。1885年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這場戰爭顯示了洋務運動的成績,更暴露了洋務運動的嚴重不足。

此時,日本正處於明治維新時期;他們制定了入侵中國的「大陸政策」,並通過不斷擴軍備戰一步步實施他們的計劃。在一切就緒之後,1894年,日本發動了日本稱為日清戰爭的甲午中日戰爭。由於清政府的腐朽,戰爭迅速失敗。1895年李鴻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

此後,列強在中國大肆劃分勢力范圍,強占租借地,中華民族同外國矛盾日趨激化。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迅速在中國北方興起(南方也有類似性質的運動,規模較小)。義和團運動在反侵略也極端排外,仇視一切外來事物;在華北四處殺害外國人與信仰基督教的中國人,燒毀教堂、鐵路等 一切跟外國有關的事物。外國人紛躲入使館避難。列強以保護僑民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奧八國聯合起來,組成聯軍進入中國,在天津登陸後向北京進發。清政府則 以「義和團可用」,讓義和團及清兵在北京圍攻外國使館,並向十一國宣戰。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清皇室倉皇離開;並以政府之前是被義和團脅持為名,由李鴻章 出面跟列強求和。義和團則被中外聯合剿殺。同時俄國更乘機佔領中國東北。1901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11國簽訂了《辛丑條約》。因為列強之間的矛盾,中國免於被瓜分。但條約對中國處以懲罰性的條款,包括容許外國在北京至天津駐兵,並對各國賠償大額軍費。李鴻章不久病死。這個條約進一步削弱清政府的統治。

第三階段(1919年—1949年)
在這一階段,在中國植根近80年的不平等條約體系開始遭到動搖:早先蘇聯宣布廢除沙皇俄國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歷來傳聞如此,但是沒有證據證明蘇聯做到了這點,或者作出過這個聲明。);國內民主意識與救亡圖存觀念日益上漲,大規模的群眾集會此起彼伏。令當時的北洋政府受到極大壓力。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展現出中華民族不甘於受人宰割的決心,其結果是遠在法國召開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沒有在破壞中國權益的《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此後不久,隨著聯俄容共的實現,中國國民黨領導進行北伐。自1927年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中國大陸上出現了持續不斷的權力收回與「改訂新約」運動,使得中國的民族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

這一時期掌握國家政權的政府雖不敢徹底廢除所有的不平等條約,但已經對部分國家主權展開收回行動。其主要活動為:

1. 收回租界:包括1927年1月國民政府下令收回發生一三慘案事端的漢口、九江的英國租界;1930年10月1日收回英國佔領的威海衛;1931年1月15日收回比利時在華租界。
2. 收回關稅主權:改訂新約運動的成果之一;1933年國民政府實行新稅則,標志著中國基本實現了關稅自主。
3. 廢除領事裁判權與最惠國待遇。

但這一系列的活動並沒有徹底讓中國擺脫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狀況,這是由於當時的中國國力依然不足以與世界強國對抗,政府害怕面對廢除不平等條約後各 國可能做出的強烈反應甚至是動用武力;國民政府需要有外國的經濟、外交上的支持,不可能接受被國際孤立的形勢。因而在20世紀30年代後,不平等條約的體 系反而再次加強,但各國也已經不再採用武力威脅的手段,轉而以一定的經濟利益或一些對中國而言無關大局的利益來換取特權,或者先製造輿論優勢渲染簽訂條約 的利益。如何梅協定就是日本先製造「華北獨立」的事端,再通過輿論向外界詮釋華北不設防帶來的好處,最終使國民政府接受協定。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由於中國與意、日為交戰方,因此廢除了在華的不平等條約。為了維持反法西斯同盟的穩定,1943年1月11日美國和英國分別與中華民國簽署《中美新約》、《中英新約》,自願放棄在同盟國中國的特權。

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共同綱領》,其第55條公開宣布「對於國民黨所訂的各項條約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

一覽表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1.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2.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3.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4.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5.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6.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7.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8.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9.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10.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11.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12.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13.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15.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16. 中葡和好通商條約(1887年(光緒13年)12月1日,與葡萄牙,北京)

17. 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18.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20.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21. 北京條約
a)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b)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c)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22. 天津條約
a)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b)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c)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d)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23.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25.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26.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27.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28.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29. 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

1917年,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而被廢除不平等條約。1917年蘇聯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事後未完全兌現,亦無退還條約中獲得的領土)。1943年,美國和英國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義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失去他們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國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不承認以前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希望能夠幫到你。

5. 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8000字?!!!你還是自己去網路吧,沒人幫你寫的。

6.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鴉片戰爭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原本佔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強烈沖擊,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經濟上,對外貿易迅速增長,同時也對外國開放了中國市場。
五口通商後,清朝海關及稅率被英國控制,關稅主權受到破壞,進口貨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稅率,外國商品大量傾銷中國,無法保障中國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鴉-片繼續銷售,白銀外流,銀價上漲,銀貴錢賤的情況更加嚴重。英國輸入中國的貨品大增,1837年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價值為90多萬英鎊,到1845年已到達239萬4千英鎊。隨著外商在華投資建廠,刺激了國內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開始投資近代工業的慾望。
新開的五個條約口岸中,長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資絲綢和茶葉的產地,又位於江、浙富庶之區,同時是國內南北海運的中間站,原在廣州的英美商人及其僱傭的買辦蜂擁而至,開設洋行。中國市場大門的打開,使得商品貿易首先在沿海地區展開,工商業日益充滿活力,大批新興城市興起,打下了沿海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基礎。

7. 兩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的論文

摘要:1840-1842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定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本文旨在闡明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認識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關鍵詞:鴉片戰爭;危害;現代文明
19世紀上半期歐美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階段,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完成,法、美工業革命也正在迅猛發展。工業資本主義生產的存在和發展,需要不斷開辟新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而此時的清王朝依舊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清王朝統治集團虛驕自大,閉目塞聽,對世界形勢茫然無知。清政府仍舊推行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中國依然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正當的中英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當時的英國政府已感到在中國這個封閉了幾千年的古老大國,單靠貿易手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無恥地向中國輸入鴉片,鴉片嚴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統治,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禁煙,但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卻成為英國政府使用「炮艦政策」的借口。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1840年英國悍然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一、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一八四三年七月與十月,耆英和璞鼎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即《虎門條約》),對《南京條約》進行了補充和具體化,對關稅稅率、領事裁判權,最惠國待遇等又達成了協議。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與美國全權代表顧盛在澳門望廈村簽訂了《中美五口貿易章程》即《望廈條約》,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與拉萼尼在停泊在廣州黃埔的法國兵艦上簽訂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黃埔條約》)美國和法國與中國達成同英國相同的權利。鴉片戰爭對中國的消極影響深遠,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鴉片戰爭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變化,中國的領土完整和獨立的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
二、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進步性 (一)鴉片戰爭強行打開了中國****、落後和封閉的大門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與****社會,廣大民眾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過著一種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到了滿清的後期,這種封閉性與落後性以及****性更加突出,當世界在發展,特別是歐洲經濟經過近幾百年的迅速發展,先進的技術和現代文明,給歐洲民眾不僅帶來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還帶給了歐洲民眾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國與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差距更大,盡管西方各國在打開中國封閉大門時,採用了「鴉片」和「大炮」兩種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國的封閉大門畢竟是需要打開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這種進程。
(二)促進了中國商業的發展
由於《南京條約》規定了五口通商,先後開放廣州、廈門、上海、寧波、福州為商埠。五市的開市和開埠,促進了當時五市商業的發展,舊日的商業中心廣州和新起的商業中心上海最為繁盛,其他次之,中國也出現了一批大商人如廣州的吳健彰,揚坊等人,這些擁資百萬的商人,盡管有些商人是依附於外國人,但是畢竟是中國較早的具有現代商業意識的商人,他們促進了當時中國商業的發展。
(三)帶來了歐洲的現代文明和技術
隨著中國的國門逐步被打開,一些外國的文明與技術,特別是外國的一些進步和開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張,也開始在中國大陸產生。比如當時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鴉片戰爭」的過程,提出了對外關系方面的幾個原則。第一是「聽互市各國以款夷,持鴉片初約以互市」,這就是允許合法貿易,反對鴉片貿易。第二是「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魏源所指「夷之長技」雖然主要還是指槍炮。魏源等人的這些主張已成為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較早提出「向西方學習」的先驅者,自這以後西方的一些先進技術和新產品也開始陸續地進入中國,中國民眾也開始在逐步認識西方世界。
總之,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但鴉片戰爭也強行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中國長期以來奉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出現了探求西方知識、學習西方軍事技術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鴉片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古老的封建與****的中國的瓦解。中英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的簽訂,盡管由於中國道光皇帝的無能和當時清政府的****,落後與封閉,造成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作為一個失敗者的中國不能不賠償戰爭的費用和損失,接受外國的一些苛刻條件,甚至有些條件直接有損於中國主權的完整。但是畢竟****、落後和封閉的古老中國大門被英國用「炮艦」強行打開了,盡管這個時候打開的僅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進了古老的封建與****的中國的瓦解,對於推進世界文明在中國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意義和作用。其主要表現為:

8. 鴉片戰爭的影響論文


第一,喪失的領土和主權增多。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進而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而沙俄割佔中國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使中國領土完整進一步喪失。至於外國公使進駐北京的規定,更為外國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備了條件。
第二,外國侵略勢力的深入及擴展。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又增開了天津在內的11處通商口岸,使外國侵略勢力從東南沿海擴展到整個沿海,從大陸漫延至島嶼,從沿海深入到內地。還有對外國人、外國船的特殊規定,使侵略活動更加有恃無恐。
第三,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與外國侵略者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對中國影響是很深遠的,表現在:
用句以前歷史書上的話么可以這么理解 這是英國侵略時候站在非正義基礎上所帶來的對我國的客觀進步性 很多落後國家都是被侵略之後才開始自強的 比如日本就是其中的楷模
第一次鴉片戰爭:
1.中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英國割佔香港島,中國領土主權遭到破壞;清政府與外國侵略者協定關稅,中國的關稅自主要遭到破壞;侵略者取得領事裁判權,中國的司法主權遭到破壞;美國軍艦可以出入中國沿海各港口「巡查貿易」,中國的領海遭到破壞。當一個國家已經不能全部獨立的擁有領土權、關稅主權、司法主權、領海主權時,這個國家的主要完整就遭到破壞。這就是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第一個危害——中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開始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

2.中國封建經濟逐漸解體。鴉片戰爭給中國的社會經濟帶來什麼危害呢?請同學們看教材中安徽徑縣人包世臣是怎樣記述當時情況的為什麼在鴉片戰爭以後,我國東南沿海一些地區棉紡織業出現「無紗可紡」、「布市消減大半」的局面呢?(引導學生首先從史料提供的情況得結論)英國價低代廉的棉紡織品進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沖擊了這一帶傳統的手工棉紡織業。五口通商,通商口岸增加;協定關稅,英貨關稅極低,便利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在量傾銷商品、掠奪原料,破壞了中國家庭手工棉紡織業,取代了中國手工棉紡織品在中國市場上的位置。男耕女織的家庭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的生產方式,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的基礎。當機器生產出的價格便宜的洋紗洋布開始湧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不少農家婦女不得不停止手工紡紗織布,原來自己織布解決個家著的人,也到市場上買洋布了,這些現象的出現說明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後,教師將答案落實到教材第三個子目中的第二段。突出鴉片戰爭的第二危害——中國封建經濟逐漸解體,開始變為半封建社會。)鴉片問題在《南京條約》里懸而未決。事實上,戰敗了的清政府對鴉片走私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結果,五口通商以後,鴉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銀繼續外流,銀價不斷上漲。勞動人民的負擔又大大加重了。從經濟上看,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合法」的通商向中國轉入商品,還是鴉片走私達到猖獗的程序,白銀繼續外流,都反映出鴉片戰爭以後,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經濟侵略的加劇。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破門而入和中國封建經濟的逐漸解體,既沒有給中國帶來經濟繁榮,也沒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而是使中國封建社會開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由社會性質的變化引起一系列的變化。這就是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第三個危害。

3.社會性質、社會矛盾和革命性質變化。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以鴉片戰爭為開端、逐步變化的。中國社會原有的主要矛盾,即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沒有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而消失,反而更加尖銳;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又增加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在這兩對主要矛盾中,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兩對主要矛盾的存在,決定了中國人民必須開始擔負起雙重革命任務,要同時反對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中國歷史進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2年至1844年清政府與外國侵略者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及隊件、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開始改變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和自給自中的封建經濟。中國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後,沒有正常地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是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此後,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民主主義革命。

第二次鴉片戰爭:
1、政治上,它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2、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沖擊。 3、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4、外國公使駐京加強了對清政府的影響和控制。
5、英法聯軍佔領北京,火燒圓明園,對滿清王朝刺激較大,開始痛定思痛,進行「洋務運動」。
6、 《北京條約》剛一簽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認真「履行條約」,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62年1月,清政府對太平天國事件確立了「借師助剿」的方針,引用外國軍隊來幫助鎮壓內

閱讀全文

與鴉片戰爭經濟影響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