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二戰之後各國經濟發展

二戰之後各國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0 23:41:15

1. 二戰之後世界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

美國經濟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的特點。首先從50至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被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黃金時代」的時期。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233億美元到1971年的10634億美元。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一、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二、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三、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四、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五、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地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美國的西部和南部由於一沒有傳統工業的負擔,二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興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地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葉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如次:一、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二、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高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19和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巨額的利潤。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至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

2. 請問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原因

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原因

世界經濟是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與國家集團所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共同運動的經濟有機整體,也是在世界市場與國際分工的基礎上形成的世界范圍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及與其相適應的國際交換關系的總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由於世界大戰的推動,軍事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戰爭結束後,大量的軍事科學技術被運用於民用生產,從而大大推動了經濟的增長。此後,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加迅速。在科學技術加速發展的推動下,航空運輸業迅速發展、家用電器業異軍突起、信息產業後來居上,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宇航工程等等方興未艾。科學技術的發展引起了產業結構的重大變化,不斷開發出巨大的新市場,給國民經濟的發展以非常有力的推動,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而巨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戰爭與危機也推動了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緩和了生產關系和社會生產力的矛盾,從而使各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能夠較為順利地向前發展。

一、科技進步與戰後資本主義新發展

在二戰後的半個多世紀里,世界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接近4%,世界國民生產總值達30萬億美元,其中西方發達國家所佔比重為3/4;同20世紀初相比,資本主義世界社會生產率提高了約100倍。現代資本主義取得的成就及其優勢地位,主要是通過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實現的,據統計,西方發達國家二戰以來經濟增長的70%~80%產生於科學技術創新。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強化軍事和政治,發展經濟和教育,爭奪科技人才,搶占科技制高點,使戰後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了新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現代科技的發展提高了生產力水平,改變了生產力的規模和結構,使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諸要素及其結構、產業結構、經濟形態發生根本性變化,出現了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第二,現代科技革命的發展促使戰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了重大調整,出現了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國際化、中產階層隊伍擴大、勞資關系緩和等一系列新現象、新特點。第三,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在現代科技革命的影響和作用下,在軍事、國家職能、民主形式、階級結構、政權結構及運行機制等方面都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第四,現代科技革命促使戰後資本主義世界中的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失業和經濟危機等社會矛盾呈現出新特點和新形式。

二、 科技進步與戰後社會主義的發展

二戰後,新科技革命向當代社會主義提出了嚴峻的挑戰。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明與應用為先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戰後新科技革命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外部條件,從而既向世界社會主義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動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來之初,由於歷史的原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在了前頭,社會主義國家暫時落後。但到50年代中期,社會主義國家普遍感受到了這次科技革命的挑戰,紛紛發起「向科學進軍」,進行改革調整的嘗試,初期頗見成效。但在1957年以後,歐洲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領導人開始從右的方面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中國等其他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也一度忽視經濟建設,特別是放鬆了科技的發展,而以「階級斗爭」、「路線斗爭」為綱,結果走進了「左」傾教條主義甚至是「內亂」的死胡同。他們都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理論和制度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聯盟。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礎上,全世界范圍內的新科技革命再次掀起高潮。這場新技術革命,使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難以脫離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潮流,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從軍事對抗和較量轉入經濟領域,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和重要。面對這樣的新挑戰,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在80年代不僅沒有找到加速經濟發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路子,而且經濟出現了全面衰退。80年代中期以後,在沒有實現經濟穩定發展的情況下,又轉而搞沒有限度的「公開性」、「民主化」,以所謂的「政治改革」為中心,結果使加速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成為一句空話,從經濟衰退發展到經濟危機,又從經濟危機發展到政治危機、政治動盪,最後導致社會危機的總爆發。而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卻一枝獨秀,經受住狂風巨浪的吹打,而且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抓住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再次來潮的時代大機遇,進行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社會主義制度增添了活力和吸引力,而且發展了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從而使科學社會主義煥發了青春。

三、國際關系與戰後經濟的發展

從50年代開始出現的地區性經濟集團,現已成為世界經濟中一個重要發展趨勢。這也是國際經濟關系的一種調整和變革。最早建立的歐洲共同市場,現已變為歐洲聯盟,不僅成員國由原來的6個國家發展到今天的15國,並擁有大量的聯系國,而且還由最初的關稅聯盟變成了一個統一大市場,實現了商品、勞動力、資本和勞務的自由流動。不僅如此,歐洲聯盟開始推行歐洲統一貨幣計劃。歐元正式發行,歐盟國家統一的中央銀行也已建立。這使歐洲聯盟成了世界上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地區性經濟集團。現在世界上的地區性經濟集團已達因五十個之多。它們對推動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和加強相互之間的經濟關系起了大小不等的積極作用。此外,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協調,如各種雙邊或多邊的國際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的發達國家七國首腦會議等等,也對解決國際經濟矛盾、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兩極世界的解體以及世界多極化的快速發展使世界經濟的發展有了一個更為寬松的外部環境,雖然局部的動盪不斷,但整體上還是朝著和平與發展的方向前進著。21世紀是科技競爭更加激烈的時代,誰擁有高科技,誰就會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也會在未來的國際關系中擁有更多的權利。因此我們應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處理好與其他國家的關系,以求得在新的世紀里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湯因比.楊輝譯.展望21世紀[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

2 陶承德.科技革命與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的新變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3 胡才珍.20世紀科技革命與世界歷史進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3. 二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新變化

1、最重要的變化,是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進入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內。


2、隨著企業規模的越容來越大,對企業管理專業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在這各背景下,企業的所有者逐漸從經營管理一線上退下來,管理專業人才則擔當管理重任,出現了「經營者革命」,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控制力下降「人民資本主義」。

3、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一定程度上緩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使經濟發展產生了質的飛躍。

4、美國出現了「新經濟」(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4. 二戰後的美國經濟的發展狀況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4年美國經濟復甦步伐加快,GDP全年增長4.4%。2004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繼續擴大,達4123億美元。2004年外貿逆差為6171億美元,創歷史最高。 2008年,美國經濟再次呈下滑趨勢。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產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自從1980年代隆納·里根的總統任期以來,美國增加了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運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並減少福利制度的規模,拋棄了自經濟大恐慌以來長期實行的、偏向干涉主義的凱恩斯派經濟政策。也因此,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務比其他工業化國家都要少,降低國內的稅賦,並更依賴於自由市場和私營的慈善機構上。

5. 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兩大趨勢。

二戰後,全球經濟發展呈現兩個明顯的趨勢:一是區域經濟集團化,專二是經濟全球化。屬

區域經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都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產物,但二者是矛盾的統一體,既相互促進又彼此制約,經濟全球化是自然形成的,而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為保護本地區的利益通過特殊安排實現的;目前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在具體區域表現,其發展趨勢是經濟全球化;雖然區域經濟集團化具有排他性,但從總體上看也促進著世界經濟中的相互依賴關系,並沒有遏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6. 二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特點

二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的特點:【經濟發展不平衡】

1、不同時期經濟發展不平衡。西方發達國家二戰後經濟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經過大力調整與重建,一些國家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美國、加拿大等國則將戰時經濟轉為平時經濟。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國民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率為了5%。但是,在這段「黃金時期」過去以後,西方各主要國家都陷入了經濟「滯脹」狀態,1973—975年、1980—1982年連續爆發了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在整個8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雖擺脫了經濟危機,其發展依然十分緩慢,各國平均增長率也只有3%。

2、不同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日本與歐盟經濟好於美國。進入90年代,美國經濟快速發展,明顯好於日本、歐盟。日本經濟自1993年泡沫經濟崩潰以後,一直處於低迷狀態。這段時期被日本國民稱為「失去了的十年」。

3、經濟運行模式不平衡。

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在微觀的企業組織管理制度與宏觀的組織管理機制上存在差異,從而決定了這些國家的經濟運行模式是不同的。最具典型意義的是三種模式;一是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這種經濟結構的特點是政府對經濟只作智謀的干預,更多的是強調個人主義與市場自由競爭。二是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強調個人自由與社會義務的結合,社會對利潤的追求與向工人提供社會保障相結合,企業管理人員的決斷與工人參與相結合。三是日本的行政導向型市場經濟,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政府採取親市場戰略,即政府的干預遵循「充分的市場,必要的政府」原則,政府在財政、金融、貿易、產業、技術開發等方面的調控作用突出。另外還有英國的混合市場經濟模式,法國的計劃指導型經濟。

7. 二戰後至今世界政治與經濟

二戰後 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致力於醫治戰爭創傷,發展經濟
西歐各國:二戰後回西歐各國 元氣大傷答,為美國馬首是瞻充分利用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發展經濟,此外還採用國建干預市場的行為,發展高新技術,促進經濟的增長,到了20世紀70年代,組建歐盟前身 美國世界經濟吧主的地位動搖了 但認識世界經濟霸主
日本:利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加上國內的改革 發展高新技術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到了20世級70年代,一度超過美國的經濟實力 但僅僅是那一年 但也足已見日本經濟實力
第三世界國家 在獲得民族獨立後經濟不斷發展
蘇聯經濟不斷走向崩潰
,美國經濟時好時壞 並且 經濟發展的速度不斷減緩,經濟發展走向了下坡路、、

8. 二戰後的國際經濟發展特點

世界經濟是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與國家集團所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共同運動的經濟有機整體,也是在世界市場與國際分工的基礎上形成的世界范圍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及與其相適應的國際交換關系的總和。 一、科技進步與戰後資本主義新發展 在二戰後的半個多世紀里,世界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接近4%,世界國民生產總值達30萬億美元,其中西方發達國家所佔比重為3/4;同20世紀初相比,資本主義世界社會生產率提高了約100倍。現代資本主義取得的成就及其優勢地位,主要是通過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實現的,據統計,西方發達國家二戰以來經濟增長的70%~80%產生於科學技術創新。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強化軍事和政治,發展經濟和教育,爭奪科技人才,搶占科技制高點,使戰後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了新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現代科技的發展提高了生產力水平,改變了生產力的規模和結構,使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諸要素及其結構、產業結構、經濟形態發生根本性變化,出現了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第二,現代科技革命的發展促使戰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了重大調整,出現了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國際化、中產階層隊伍擴大、勞資關系緩和等一系列新現象、新特點。第三,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在現代科技革命的影響和作用下,在軍事、國家職能、民主形式、階級結構、政權結構及運行機制等方面都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第四,現代科技革命促使戰後資本主義世界中的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失業和經濟危機等社會矛盾呈現出新特點和新形式。 二、 科技進步與戰後社會主義的發展 二戰後,新科技革命向當代社會主義提出了嚴峻的挑戰。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明與應用為先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戰後新科技革命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外部條件,從而既向世界社會主義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動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來之初,由於歷史的原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在了前頭,社會主義國家暫時落後。但到50年代中期,社會主義國家普遍感受到了這次科技革命的挑戰,紛紛發起「向科學進軍」,進行改革調整的嘗試,初期頗見成效。但在1957年以後,歐洲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領導人開始從右的方面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中國等其他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也一度忽視經濟建設,特別是放鬆了科技的發展,而以「階級斗爭」、「路線斗爭」為綱,結果走進了「左」傾教條主義甚至是「內亂」的死胡同。他們都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理論和制度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聯盟。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礎上,全世界范圍內的新科技革命再次掀起高潮。這場新技術革命,使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難以脫離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潮流,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從軍事對抗和較量轉入經濟領域,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和重要。面對這樣的新挑戰,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在80年代不僅沒有找到加速經濟發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路子,而且經濟出現了全面衰退。80年代中期以後,在沒有實現經濟穩定發展的情況下,又轉而搞沒有限度的「公開性」、「民主化」,以所謂的「政治改革」為中心,結果使加速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成為一句空話,從經濟衰退發展到經濟危機,又從經濟危機發展到政治危機、政治動盪,最後導致社會危機的總爆發。而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卻一枝獨秀,經受住狂風巨浪的吹打,而且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抓住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再次來潮的時代大機遇,進行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社會主義制度增添了活力和吸引力,而且發展了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從而使科學社會主義煥發了青春。 三、國際關系與戰後經濟的發展 從50年代開始出現的地區性經濟集團,現已成為世界經濟中一個重要發展趨勢。這也是國際經濟關系的一種調整和變革。最早建立的歐洲共同市場,現已變為歐洲聯盟,不僅成員國由原來的6個國家發展到今天的15國,並擁有大量的聯系國,而且還由最初的關稅聯盟變成了一個統一大市場,實現了商品、勞動力、資本和勞務的自由流動。不僅如此,歐洲聯盟開始推行歐洲統一貨幣計劃。歐元正式發行,歐盟國家統一的中央銀行也已建立。這使歐洲聯盟成了世界上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地區性經濟集團。現在世界上的地區性經濟集團已達因五十個之多。它們對推動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和加強相互之間的經濟關系起了大小不等的積極作用。此外,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協調,如各種雙邊或多邊的國際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的發達國家七國首腦會議等等,也對解決國際經濟矛盾、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9. 二戰之後各國經濟發展的策略說法有哪些·

1、亞洲經濟發展的重要經驗

(1)抓住發達國家向外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遇,引進外資和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2)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3)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勞動者素質。

2、從共性角度比較二戰後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方式。

日本、韓國和新加坡成為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工業大國的典型,其共性有:抓住機遇,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依據國情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不斷進行產業的更新換代,發展高技術產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發展外向型經濟;大力發展教育、科技,造就經濟發展所需的後備人才;創造穩定的社會經濟環境。

3、二戰後亞洲經濟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

①面臨的機遇:A、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統治,走上獨立發展道路;B、二戰後,世界局勢處於相對穩定時期。C、世界經濟進入調整發展時期,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D、第三次科技革命

②面臨的問題:A、人口多、基礎差、各地發展不平衡,長期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地位;B、長期的殖民統治,受西方列強控制較嚴重,易產生政治或經濟的動盪;C、國際經濟舊秩序、世界大國的影響和制約;D、亞洲國家差異大,內部矛盾復雜。

③中國的態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4、從歷史機遇、經濟發展戰略分析德、美、韓經濟發展原因:

聯邦德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西歐最強的經濟大國。美國則在原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基礎上穩定發展。韓國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並一躍實現了工業化。歷史機遇:聯邦德國利用戰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和馬歇爾計劃援助。美國則在戰後利用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場。韓國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遇,開始工業化進程。

經濟發展戰略:聯邦德國積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並大力發展市場經濟,推行較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美國加強對科技的扶植和資金投入,發展高科技產業。韓國政府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從發展密集型產業到發展外向型經濟和高技術產業,實行不均衡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在經濟領域推行出口主導型產業化戰略,依靠「要素投入型發展模式」,經濟在短期內迅速起飛。這種增長模式雖然在當時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其負面影響也逐漸明顯。90年代後期,「要素投入型發展模式」累積的弊病,包括增長里衰退、勞資糾紛等矛盾紛紛呈現,最終遭遇亞洲金融危機的打擊。政府調動資源集中開發首都圈的特定地區,不均衡的發展方向使得以漢城為中心的首都圈以11.8%的國土集中了全國人口的48.3%、稅收的71%和韓國百強企業的91%。首都圈的人口、產業、經濟、權力的過度集中,一方面以犧牲地方利益為代價,致使地方的發展潛力衰退和活力喪失,從而導致韓國出現

「高費用、低效率」的國土結構,最終造成國家的整體競爭力下降、社會的凝聚力削弱。另一方面,韓國的首都圈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首都圈作為韓國經濟中心擔負著帶動全國經濟發展的壓力,同時又承受著諸如高地價、高利息、高物流費和交通、環保、教育和衛生壓力。為了克服不均衡發展及其負面影響,自2003年盧武鉉的國民參與政府上台以來,韓國一直致力於國家均衡發展戰略的策劃與實施,並且正計劃以過去4年所取得的成果與經驗為基礎,布置與推行第二階段的均衡發展政策,以克服地區間發展的差距,謀求韓國經濟、社會的更大發展,強化韓國的國際競爭力。韓國政府正通過國家均衡發展戰略,激發首都圈以外全國所有地區的發展潛力,確保新的增長動力,從而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國家均衡發展戰略以革新、均衡、產業、空間、質的發展五大政策為支撐,力圖促進地區間互助發展,以「建立多核型、創造型均衡發展社會」為目標。在這個戰略的指導下,參與政府成立了國家均衡發展委員會作為推進戰略的指導與研究機構,並制定了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以保證戰略的實施,同時制定了「五年發展計劃」和「國家特別財政預算」,設立特別會計。具體說來,國家均衡發展戰略包括五大主要政策:第一,革新政策。這項政策主要是要對以前地方政府、大學及企業與中央政府之間的強制結構進行變革,創建地區創新體制。在這種新體制下,以地區政府革新體系為龍頭,地方自治團體、企業、大學、研究所、NGO等之間建立各種形態的水平合作關系,相關主體各司其職又相互合作,充分發揮各個主體在發展中的優勢。地區政府的革新體系與計劃為各主體提供互聯網路以及交流學習的平台,企業負責技術應用與商業,大學和研究所負責培養人才及研究開發,地方自治團體負責地區革新計劃的推動和起到支援作用,民間團體和媒體參與革新成果的推廣,從而形成產、學、研一體式項目。第二,均衡政策。該政策主要是針對不發達地區人口減少、教育醫療條件落後等問題而制定的政策。為了解決這些地區的問題,政府推出「新活力項目」,每年投入約2千億韓元規模的財政援助,為不發達地區注入經濟活力。第三,產業政策。參與政府制定了一個國家均衡發展的五年計劃,並指定了8個革新示範地區,每個示範區重點扶植4個戰略產業。從2004年起,該政策推行比較順利。這些戰略性產業從傳統的產業部門開始轉向最尖端的產業領域,形成文化、旅遊、數字化傳輸等廣泛的產業領域。在全部的64個戰略產業中,其中21個產業在投資、就業、銷售等各個方面取得了優秀的成績。該政策對於韓國啟動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第四,空間政策,即分散政策。參與政府推出行政中心復合城市建設戰略,將行政機關和公共機關部門向地方搬遷,從而形成多個小型的中心,並以此為基礎,重構國家競爭力的新中心,而不是以首爾為唯一的中心。該政策計劃在2008―2014年間完成政府12個中央部門、4個處、2個廳的遷移。行政中心復合城市可以將革新政策、均衡政策、產業政策和空間政策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加速發展與提升競爭力。第五,質的發展政策。這一項政策注重「創建適於生活的地區」,其目標在於改善居住環境、保護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提高空間質量,創造地區特色文化品牌。參與政府的國家均衡發展戰略從推出到現在,還只有短短的4年時間,對還處於實施階段的戰略進行定性的評價還為時尚早。但從相關研究資料可以看出,該戰略的大部分政策已經開始啟動並且取得了初步成果,有些地區的產業政策也正在調整之中。據統計,韓國地方的生產總值比率已經由2002年的51.3%提高到2005年的52.6%,地方出口率也由2002年的60.9%增長到2005年的67.2%。2006年國家均衡發展委員會的問卷調查顯示,大約63%的國民表示支持均衡發展戰略,46%的表示贊成該戰略,53%滿意均衡發展戰略及實踐。可見,該戰略的發展趨勢是非常不錯的。

10. 二戰後,世界主要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亞洲一系列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閱讀全文

與二戰之後各國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