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台灣經濟發展時間

台灣經濟發展時間

發布時間:2021-02-21 00:55:33

1. 概括台灣經濟發展的歷程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台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此外,從1950年下半年起,美國開始對台灣實行經濟援助,注人大量資金幫助台灣恢復經濟。到1952年,台灣經濟基本恢復到二戰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台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這個時期外資對台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台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台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台灣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製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灣工業建立起了一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託,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台灣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一)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l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佔台灣投資毛額的34%,從而彌補了台灣商品及勞務人超的91%"。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台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3O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O年代的經濟繁榮,給台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二)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三)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四)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五)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台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台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灣經濟雖人均GDP較高,但內需市場狹小,自然資源較少,科技基礎薄弱,井受此制約,形成了"淺碟子經濟"的特點。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1980年,台灣經濟發展對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95.6%,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達47.89%;1995年的依存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81.65%,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還有42.36%。近幾年來雖然台灣產業升級取得一定成效,但關鍵技術仍然對外依賴性較高,如集成電路晶元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其電路設計這一關鍵技術仍主要依靠發達國家。所以,台灣產業升級雖有進展,但整體工業技術並無突破性發展,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基本格局仍未改變。台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較大。近幾年台灣經濟能維持適度增長,新市場開拓、貿易創造效果大於技術創造效果。

長期以來,台灣財政狀況不佳,稅基萎縮,賦稅收入年增長率從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時,各級公庫和"國庫"支出增長很快,在支出結構中,軍備開支佔了財政預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財政預算中,"國防支出"(未含外購軍備的特期預算)佔了22.1%;若再把行政開支計入,整個財政開支中非生產性開支的比重很大。財政狀況持續惡化,至2002年,台當局總負債已接近4兆新台幣,債務余額佔GDP比重超過30%。

台灣經濟發展還受島內政爭激烈和兩岸關系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台灣政黨之爭異常激烈和頻繁,大大影響了有關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成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許多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和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同時,由於台灣當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兩岸關系的不穩定,影響了台灣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在台灣的投資意願。

綜上所述,台灣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均是政治、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雖然台灣當局採取了某些相應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 台灣經濟以前是靠什麼發展的

台灣的經濟水平,其實一直十分不錯,而且幾乎沒有受到太多的戰爭影響,台灣的經濟分為幾個階段,下面我和大傢具體的說一下:
第一、台灣在晚清的時候,經濟主要是自然經濟,農民在生產生活中,基本是手工作業,經濟相對落後,比福建省大部分的城市要落後很多,經濟水平十分低下。
第二、甲午戰爭以後,台灣被日本人殖民,日本帝國主義當時採取的是奴化教育加殖民地經濟,這段時期台灣的經濟一開始處於較低的水平,但是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對於台灣的殖民統治穩定,逐漸的台灣的經濟也有了一些發展,不過一直維持在殖民地經濟水平。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回歸祖國,這期間蔣介石由於國內戰爭的失敗,帶著大量的資源來到台灣,還有各類技術性人才,這樣台灣步入工業化時代。
第四、隨著台灣和大陸關系緊張,後來大陸不打台灣,這樣台灣地區慢慢的進入了和平的發展環境,由於台灣一直是自由市場經濟,所以他順應了科技革命的潮流,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就是計算機技術,所以那個時候跟香港一樣,同屬亞洲四小龍。
第五、台灣的經濟基礎比較雄厚,加上台海之間的矛盾,一直得到美國方面的經濟支持,所以台灣目前的經濟發展也很不錯,不過隨著大陸的經濟水平越來越高,現在台灣有一大部分經濟需要維系在大陸,所以未來台灣和大陸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統一也勢在必行。

3. 台灣經濟發展分哪幾個階段,各段的特點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主要有4個時期:

(1)1949年到1952年經濟恢復時期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到1952年,台灣經濟基本恢復到二戰前的最高水平。

(2)1952年至1960年以農養工發展時期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3)1960年至1986年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經過發展,台灣工業建立起了一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託,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4)1986年至今經濟轉型時期。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

4. 相同的發展時間為什麼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經濟差距很大我們什麼時候能追上台灣

這個觀點值得商榷。盡管台灣還保持有晶元製造、機床、化工、工控機等幾個回領域的優勢,但我們從答建國時連製造一個螺絲都困難的基礎上,現在可以大量製造30萬噸巨輪、航空母艦、戰略導彈、原子彈、核潛艇、驅逐艦、重型運輸機、大客機、隱身戰機、北斗導航衛星、探月飛船、發射幾百顆衛星、全球最快的高鐵、成為全球第一大商品製造國、擁有3萬億美元儲備、甚至可以決定台灣經濟的盛衰,這些都是台灣完全不會的或完全無法與祖國大陸相比的。除了少數技術領域和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的人均GDP外,昔日貧窮被人瞧不起的祖國早已全面超越台灣,所以,你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況且,人均GDP並不代表強大,連老大美國的人均GDP都被幾個很小的小國超越,難道說那些小國都比美國經濟強大?富裕?

5. 台灣經濟發展的幾個時期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大致經歷四個時期:

(一),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50年代台灣農業發展迅速,增長率年均達各4.7%。

(二),以農養工發展時期(1952-196O年)。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土地改革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總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達71.5%,成為創匯主力。台灣當局又通過肥料換谷、強制收購等不等價交換方式,獲取利潤,把它轉移到工業部門。

在工業方面,重心放在資金需求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建廠周期短的民生工業上,以島內生產替代進口,以適應島內的消費水準,並節省外匯開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三),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1960-1986中)。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當時進口替代工業的產品市場已趨飽和,若繼續發展將導致經濟後勁乏力。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如進行外匯貿易的改革、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設立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等。

這個時期外資對台灣工業化和出口擴張起了重要作用,民間企業從進口替代轉向出口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主力。台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台灣工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從1963-1973年,工業年均增長率高達18.3%,其中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達20.1%,工業產值在台灣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貿易額中工業製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

(四),經濟轉型時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確定以通訊、信息、消費電子、半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天、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及制葯、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

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占製造業的比重目前已達61.5%,其中信息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其產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灣對外出口市場的重心也逐漸從歐美轉向亞洲,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對亞洲的出口比重則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

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子、信息、機械、電機和運輸工具產品已佔總出口的50%以上。對外投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凈資本輸出地區,累計至1995中,對外投資約300億美元。在這一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及香港的經濟聯系也日趨密切。

(5)台灣經濟發展時間擴展閱讀:

(一)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二)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三)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四)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

6. 台灣的經濟發展

要知道台灣省的經濟發展如何,首先看經濟總量,2017年,台灣省GDP達到了5732億美元,排名全球第22位,而人均GDP也是達到了24337美元,排名全球第15位。

7. 台灣經濟發展是不是一直是停滯狀態

表中台灣主要城市GDP與人均GDP均為換算為人民幣的數據,可以看出,台灣排在前兩位的城市新北與台北市經濟總量也只是與中國內地城市GDP排名35位的溫州市(GDP5485億)相當,而溫州常住人口有921.5萬。中國內地GDP排名36位的紹興(GDP5311億元),常住人口501萬可能更接近於台灣的新北市的經濟與人口規模。高雄市相當於大陸排名51位的鎮江市(GDP4100億,人口319萬)。

以台灣的孤懸海外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能做到如今的經濟總量已經非常不容易。由於跟中國大陸、美國與日本的特殊經濟歷史聯系,台灣的進出口貿易也主要與中國大陸(香港)、美國、日本往來。亞洲四小龍成為歷史後,台灣的經濟增長率放慢,大量台商在內地改革開放後前往大陸開辦代工工廠,台灣與大陸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如今台灣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香港和中國大陸。但台灣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日本,說明台灣人的生活消費更傾向於日本產品。

當前台灣的經濟增長與人口增長都維持在低水平上,經濟缺乏活力,但在電子和半導體產業上的技術與人才積累仍然能保證台灣經濟的比較優勢。

8. 台灣什麼時候被人們進行開發

封建社會興盛起來後,中原的王朝與台灣之間有著許多來往。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極大推動了人類文化的傳播,當然也記下了中華兒女共同開拓台灣、建設台灣、保衛台灣的辛勤和犧牲,也記下兩岸來往的史實。 第一次遠征台灣發生在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被他們稱為「夷洲」的台灣,這是歷史上有書為證的中國王朝第一次與台灣的聯系。他們的台灣之行歷時一年,最後因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八九,最後則帶著數千名台灣居民回到大陸。事實上,這類軍事遠征並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封建王朝確立和鞏固統治范圍的常用手段。 帶回來的台灣人,介紹了許多台灣的情況。幾十年後,吳國臨海郡太守沈瑩根據從台灣返回的吳國官兵和帶來的台灣居民介紹的情況,在公元264至280年間寫下《臨海水土志》(見《太平御覽》第780卷 )一書。他稱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還介紹了當地的物產、人民、風情、工具、古跡等,其中的「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則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期,台灣為越國的版圖。 書中地描述讓人們對當時的台灣有了形象的認識:夷州在臨海郡東南2000里,當地氣候炎熱,沒有霜雪,草木四季常青,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種植五穀,多產魚肉,紡織細布,冶煉銅鐵。居民為在高炎熱氣候中保存食物,把魚肉鹵在在大陶罐中,不僅自己當作佳餚,還用來招待客人。男女婚嫁乃由父母決定,女孩子出嫁後都要打掉上面的門牙。居民分為不同部落,各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領。首領召集民眾時,用木棍敲擊中間掏空的木頭,聲音可傳四、五里遠,居民聽見後紛紛趕來。打仗時將敵人的頭砍下來,掛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幾年都不摘下來,以彰顯自己的戰功。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較為完整記載台灣風情的文字,中原人對台灣有了肯定、明確的認識。 到隋代,隋煬帝在大業3年(607年)先後派出羽騎尉朱寬、海師何蠻等人兩次前往當時被稱為「流求」的台灣,因語言不通,第一次帶回一名台灣人,第二次帶回一些布甲。大業6年(610年),隋煬帝又派出武賁郎將陳稜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萬餘人,從廣東義安(潮州)起航,前往台灣,當地人以為這是中原的商船,這說明當時大陸商人經常前往經商,也說明台灣人已經熟悉經商貿易。只是陳稜與當地酋長談判不順利,刀槍相向,並帶了數千名當地居民返回大陸。在台灣中部地區的彰化市,有一條街名叫「陳稜街」,它就是為了紀念這位隋朝將領的。 經過三國到隋唐的長時期的演變,閩粵一帶向台灣的移民也逐漸增加,到宋代時已經出現較多的往來和經濟活動,為便於管理,開始在台澎地區設立管理機構,澎湖已列入福建晉江縣版圖,這在台灣開發史上是第一次。台澎地區正式納入宋代版圖,盡管在後來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變換,但是台灣歸屬從來沒有改變過。 中華少數民族第一次控制中原的是元朝。元朝控制中原地區後,按照慣例需要進軍沒有到達過的疆土,故於至元28年(1291年)10月,派出海船副萬戶楊祥為宣撫使,與禮部員外郎吳志斗和兵部員外郎阮鑒率兵6000餘人進軍台灣。由於語言不通和航海知識不足,無功而返。到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巡檢司,級別不高,屬九品。「職巡邏,專捕獲」,捕捉罪犯,兼辦鹽課,但這是中央政府派駐台澎地區的第一個行政執法機構。自此以後,中央王朝開始派員管理台澎地區。 元朝有一位旅行家,名叫汪大淵,他到過許多地方游歷,在至正年間搭商船到台灣和澎湖,後寫出《島夷志略》。書中說台灣:「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地產沙金,黍子、硫磺、黃臘、鹿豹……海外諸國,蓋始於此。」從人們可以到台灣旅行及兩岸商業活動中,可以看出當時台灣和大陸的來往已經很多,已經成為互補性的經濟活動和日常性的社會往來。 鄭成功
明朝的海禁政策,導致東南沿海海盜盛行,為保衛沿海地區不受海盜侵擾,明朝朝廷在基隆、淡水二港派駐軍隊,防止海盜利用台澎地區作為搔擾東南沿海的基地,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島內駐扎軍隊,保衛海防。高雄鳳山有特產「三寶姜」,就是明代鄭和下西洋到達台灣時留下的,這是中原到達台灣的第一支大規模的商隊。為保衛台灣,在以後的歲月中,先後出現了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皇帝統一台灣等重大軍事活動。 1683年,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在台灣本土內正式設立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管轄,後改為2府8縣4廳。清政府對台灣地區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統治機構、制度,進行有效管理。 西方殖民者東侵以來,美國、日本、法國等列強先後在台灣進行軍事挑釁,加劇了中國邊疆領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上層在如何治理台灣的態度和方式開始出現變化,由「防內變為主」改為「防禦外侵為主」,清朝督辦南洋海防事務的福建船政大臣、後任欽差大臣的沈葆楨、福建巡撫丁日昌等人,把台灣稱為「七省藩籬」、「南北洋關鍵」、「中國第一門戶」,一再反復強調台灣地位的重要性。他們還多次上奏摺,建議在台灣設立行省,以加強吏政,有效管理孤懸海外的台澎地區,鞏固海防。 在台灣設省的建議在當時的邊疆危機下,有了實現的可能。這一建議最早是丁日昌在1874年間提出來的。第二年11月沈葆楨提出,在閩浙總督名下設立「福建巡撫」,「冬春駐台灣,夏秋駐福州」。1876年春新任巡撫丁日昌無法按期駐台灣,奏請朝廷另派重臣常駐台灣,改設「台灣巡撫」,這樣實行3年的「冬春駐台」改為台灣單設巡撫。 劉銘傳
直到1884年6月,清朝才派出直隸提督劉銘傳加封巡撫銜,督辦台灣政務和防務。不管影視作品把他說成什麼樣子,劉銘傳確實是一個有作有為的官員。 劉銘傳到任不久,正逢中法戰爭爆發,從總體上看軍事上沒有失敗的中國,在政治上再次慘敗,面對危機,加強台灣防務尤為必要。閩浙總督楊昌浚、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於7月再次上書,要求在福建台灣兩地「巡撫分駐」、「建省分治」。光緒11年(1885年)10月12日,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後,在下旨創建海軍的同時,下旨同意詔請左宗棠的奏請,福建政務由閩浙總督兼管,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正式下詔在台灣建省。到1888年正式實現閩台分治,台灣單獨設省,由原來的2府8縣4廳增為3府11縣4廳1直隸州,後又增設南雅廳。首任福建台灣巡撫為劉銘傳。正是這位巡撫,打開了台灣的近代經濟發展之門。 歷史沿著應該有的軌跡走到現在,在「巡檢司」設立、充滿風雨的550年之後,台灣成為清朝的第20個行省。台灣省建制的建立,對外主要是為了鞏固東南海防,防禦外國列強的侵略,加強軍事防務;對內則開始近代工業化過程,開礦、郵政、交通、墾荒、教育事業等相繼發展起來。從此,台灣社會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 正是歷史上兩岸的來往,聯結起兩岸人民的心靈,台灣與大陸不可分離。大海向我們訴說的大陸在台灣的這么多「第一」,不僅僅是時間先後的意義,而是包含著多少先行者的勇氣,開拓者的艱辛,奮斗者的犧牲;包含著多少台灣對中原腹地的嚮往,多少大陸人民對台灣同胞的關懷。同樣也告訴我們,正是在這種延綿千年的交往中,中華文化浸透了台灣;台灣同胞則在連續持久的中華文化的環境中,也成為這一令世界感到驚奇、甚至有些不可思議的中華文化的創造群之一。因此,台灣與大陸的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沉澱。[2]

9. 台灣省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同時它也是擁有著五十六個名民族的國家,它由二十四個省份,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組成,其中台灣和香港是我們的海外同胞,我們中國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台灣和香港,那肯定有少數的人不知道台灣省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台灣是清政府於1885年建立的,一開始的時候中國是比較落後的,所以大多數國家就想把台灣化為他們的領土,而台灣省就是中法戰爭之後才建立的。

大陸的經濟發展推動著台灣的發展,台灣也促進了大陸的發展,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相互依賴的關系,缺少了誰都是不可以的,因此在1885年建立的台灣它是我們中華名族這個大家庭的一部分,兩岸的人民都是華夏子孫,都流淌著中國人民的鮮血。

閱讀全文

與台灣經濟發展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