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美國當前經濟對中國影響因素

美國當前經濟對中國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21-02-21 01:35:34

Ⅰ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簡單地給你一個思考的思路:

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可以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部分。

直接影響比較容易著手,就是美中之間的直接經貿往來,可以分別從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來看,不過這兩個並不是完全分離的,也有其他的分類方法。

實體經濟的內容包括中國出口、製造業就業、投資、大宗商品影響(美國經濟走弱->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中國經濟受到影響)等等。

金融經濟方面,比如兩國的貨幣政策,美國經濟走弱,必然要採取相應的貨幣政策,或者試圖影響他國的貨幣政策。中國目前嚴格控制資本流動,但是不可能不受到這個影響(比如前段時間為什麼央行加息非常謹慎,所考慮的因素之一就是對中美息差反轉的擔心)。

間接影響就非常復雜,總體的思路是:美國經濟走弱 -> 波及歐元區和日澳加經濟(注意:美+日+歐的GDP佔全球的70%左右) -> 影響這些區域和中國之間的經濟往來。關於間接影響部分的論文可能會比較復雜。

以上是一個框架性的建議,你可以在參考這個的基礎上,看看前人的工作,然後梳理出自己的結構。

-----------------
順便對xunhuanks - 高級經理 六級 1-1 14:51提兩個商榷性的意見。

第一,「美國又是中國最大的出口貿易對象」是不準確的。2007年,中國對美出口增長率降到了9%,而對歐盟出口增長率高達35%。美國僅貢獻了1/8的中國2007年出口增長。當然,由於對美貿易基數較大,所以現在絕對值很大;但是,考慮到你的論文是「美國衰退對中國的影響」,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所以,增長率更值得關注。

(出口增長率的變化主要和匯率相關)

第二,「中國的GDP就少了那10雙鞋子的量」也是不準確的。GDP=C+I+G+NX,賣給美國算GDP增加,是統計在凈出口NX里;如果不能出口,那麼還可以內銷,賣給中國人,仍然增加了GDP,只不過現在統計在消費C里。所以,只要能賣出去,中國的GDP就總是增加的,只不過統計口徑有所差異而已。

(所以,有媒體說「由於出口增長放緩,預計內需將增加」就是這個意思。)

順便補充一個個人意見: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沒什麼結構性的影響,北京的經濟總量只佔中國的一小部分。

Ⅱ 求一篇文章:關於美國經濟危機以及對中國的影響 (1500字左右)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主要是對資本市場的沖擊;對我國外匯儲備縮水的影響,進而影響國內部分金融機構的業績。如果我國持有的一些美國公司的債券並且該美國公司面臨倒閉,不言而喻,這部分借款面臨無法收回的風險,畢竟有一些債券是無抵押債券,因此,相關部門就該相應地計提相關損失。

我國歷年持有國外債券的比率不足國際投資總頭寸資產的10%。如果把貸款也考慮其中,這一利率為13.5%(2007年),17.9%(2006年),15.4%(2005年),16.2%(2004年)。國際頭寸資產中主要還是以外匯為主。分別占頭寸總資產比重為66.8%(2007年),64.9%(2006年),67%(2005年),65.6%(2004年)。國際投資的資產負債率分別是35.6%(2007年),38.6%(2006年),39.6%(2005年),40.7%(2004年)。綜合以上數據,說明我國對帶外匯儲備的管理一直保持著謹慎和穩健的投資態度,始終貫徹執行合理有效的風險管理。因此,我們認為美國信貸危機的爆發,即使有國美大投行的倒閉對我國外匯儲備影響是相對有限的。但是如果考慮到美元因素的話,我國外匯儲備受到美元等貶值因素的影響比較大,畢竟我國外匯絕大多數是外匯形式存在。

同時,國內一部分銀行也持有的美國此類公司債務。因此,目前我們需要了解國內外匯儲備中的債券所佔比率以及外管局所持有的債務類別等情況以及國內部分銀行所持有的美國乃至歐洲國家的債券數額和債券的屬性。

另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如果國外投行的倒閉清算時,畢竟會將其全球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頭寸進行結算,如果我國的金融資產是其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那麼這部分金融資產的拋售勢必又加劇了國內資本市場的緊張局勢,最近港股市場的大跌就應該於此有很大的關系。值得慶幸的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相信受此影響不會很大,多為心理上的沖擊而已。

目前65家QFII實際規模為106.7億美元,如果未來雷曼正式破產清算,則對於其所持股票的處理將會對部分個股產生沖擊。

如果考慮到QFII所重倉的股票多為優質股票,如果公司基本面未發生變化且遭到QFII大量拋售的話,相信對投資者來說是不錯的介入時機,上周中國中鐵的走勢就說明部分資金本著「人棄我取」投資策略入住中國中鐵H股和A股。

●間接影響:

主要是對我國實體經濟的沖擊;美國次債危機演變成美國的經濟危機,而且號稱「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對美國這樣一個國家經濟的沖擊是非常巨大的。同時,歐元區經濟體經濟同樣會受到嚴重沖擊。而我國雖然金融市場並未全面開放,但我國的經濟目前對外依存度高達60%,而國內出口最大的就是歐元區和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如果對外出口國家經濟出現大幅下滑,其國際需求的大幅下降勢必影響到我國的出口,而國內月度出口數據正說明此趨勢。然而,我國經濟的一大特點就是出口拉動國內投資,從而推動國內GDP高速增長,如果出口出現了問題,那麼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必定會受到影響,國內經濟毫無疑問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表面上看,我國GDP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因為我國內需還尚未充分激活,未來通過擴大國內消費來刺激經濟發展的潛力還很大。但是目前看這一經濟發展趨勢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原因一:我國產業結構決定我國目前仍處於世界工廠的地位,處於給西方發達國家「打工」這么一個狀態。目前看我國「打工」這塊收入-即未來出口這塊收入受到沖擊顯而易見。同時,有數據表明,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對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的彈性比較大,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小幅增長就會拉動我國經濟較大幅度增長;反之,西方國家經濟小幅回落勢必對目前國內經濟有較大負面影響。而美國和歐元區是中國的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一旦西方發達經濟體出現衰退,可想而知對中國出口會造成比較大的打擊。

原因二:刺激國內內需以拉動我國GDP增長時機未到。目前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比較低,沒有到達隨意享受生活的條件,尤其在高通脹時期的經濟敏感時期,盲目刺激國內內需更是不明智的;

原因三:國內產業升級以及產業結構調整是需要時間的;

原因四:國內有些行業目前可能面臨生產過剩的尷尬局面。即使前期國內貨幣政策出現松動,也只是緩解部分企業的「燃眉之急」的局面,但未來短期內大幅向市場或者實體經濟注入資金的貨幣政策可能不會出台。

綜合以上,我們判斷,我國經濟會在此次美國經濟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增速減緩甚至負增長時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如果考慮到國內目前房地產行業低迷現狀,相信我國經濟回落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08年以來至今,國家上半年對控制國內通貨膨脹局面制定眾多政策,但似乎對房地產行業並未給予重點「關注」。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一,政府「期盼」已久的房地產價格終於有所回落,屬於良性回調並尚在可控范圍內;二,從上半年出台的幾個針對房市的政策,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曖昧」態度,一方面不希望房價大跌,一方面又「不太好意思」出面抑制房價的下跌的政策,只能從給老百姓減負,如提高個稅起征點;停徵個體的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等。可以看出政府開始給中國老百姓減負,也就是設法變向地提高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這一重要環節上。當然,這對穩定我國樓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起到激活我國房地產行業剛性需求,有利於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從而穩定中國金融市場乃至實體經濟的穩定。 1.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
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勢所趨,出口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必然趨勢。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布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減速遠超出預期;
②通貨膨脹率升高的趨勢將使政府採取更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倒閉潮出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放緩;
③信貸緊縮下房地產市場降溫,可能出現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危機;
④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鋼材、水泥、鋁合金和汽車產業投資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萬個新就業崗位完成很困難。農民工回農村種地回潮,農村隱性失業大量增加;
⑥由於明年油價和電價可能會進一步上調帶來PPI繼續上升的傳導因素,2008年中國全年CPI漲幅預測值從先前的5.5%上調至7%。2009年預測值從2008年4月的5%上調到5.5%;
⑦居民消費增長速度下降,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等於「畫餅充飢」。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大、股市的負財富效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費慾望受到抑制。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
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之間,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在全球經濟危機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增長率放緩是必然的,但在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下的「急剎車」會是一大批企業倒閉和就業的困難,影響社會穩定和諧。但放鬆貨幣政策又使已經比較嚴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濫成災。15日宣布的「兩率」下調市場並不領情就是證明。同樣,人民幣對美元是繼續升值或是貶值也是「兩難」選擇。
經營效益增長出現困難
主要原因:
①在經濟下滑狀態下,銀行的業務拓展空間變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穩定性加大和貨幣緊縮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與貸款增量減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
③經濟下滑帶來的行業、企業破產倒閉,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很大(比如房地產貸款下面專門分析);
④資產泡沫破裂後,銀行的抵押物大量縮水,貸款的抵押率超過「警戒線」,第二還款來源喪失。如房地產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質押的貸款最為明顯;
⑤持有美國次級債或對美國破產公司的貸款造成的損失。如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工商銀行對雷曼公司貸款5000萬美元;招商銀行對雷曼貸款8000萬美元;
⑥中國商業銀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購及投資因危機加重,過去的「抄底」行為變成了現在的「墊背」結果。按照高盛的預測,2009年香港H股中資銀行的獲利大約下降4%-8%;規模較小的股份制A股銀行獲利下降幅度更達到8%-13%。
各國央行任何救市行為都會「失靈」。
就在最近兩天,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監管當局各顯神通,為金融體系注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流動性。美聯儲過去兩天連續通過回購協議向市場注資1200億美元,這是「911」以來最大規模的注資行動。在美國之後,歐元區、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瑞士等多個央行也連續採取注資措施。在亞洲,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先後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或是貸款利率,印尼則宣布下調隔夜回購利率。
但各國央行的努力沒有馬上收到成效,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指、歐洲股市、倫敦股市全線下跌滬深A股金融股拋壓沉重,滬指的十年成本線也岌岌可危。在投資者的信心跌到「冰點」之後,任何的救市措施都會在沉重的拋壓之下,變成「曇花一現」的「綠色風景」。但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稅單邊徵收就是較好的救市行為。在投資者信心喪失後,最好是徹底取消印花稅。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在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趨勢中,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冬天」和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將在2008年末與2009上半年開始顯現。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為提高。
根據高盛從銀行向65家房產商貸放記錄分析來看,從去年10月樓市調整以來,開發商現金流不足現象,就已逐漸暴露出來;但開發商仍以較高的利率,從國內外的私人投資者吸引了資金。為了籌集現金,國內大牌明星房地產開發商萬科、恆大等都在競相降價銷售,明顯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價已陷入下降趨勢,尤其是同比下降較多的三個城市是深圳、廣州與惠州。中國政府機構在16日表示,8月追蹤70個城市的房價指數首度較前月下滑,上海地區下跌了0.2%。目前,中國各地房價下跌現象越來越普遍,房地產投資進一步萎縮。
此外,曾踴躍投資上海房地產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卻要拋售部份最頂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產基金將兩棟上海豪宅標售,包括新天地超過100間的商務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興趣買下上海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樓層,而後也作罷。結合美國的「經濟危機」來看,大摩標售中國房地產有可能是為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做准備,它可能也預示著部分外資開始准備撤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這將對本在嚴冬中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先是開發商面臨償付能力危機,其後是實力不濟的房地產開發商倒閉,進而殃及國內銀行。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鋼市的影響
就以剛剛發生的金融事件來說,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16日共向金融系統注入超過1800億美元的資金,以緩解流動性不足。然而緩解畢竟只是緩解,危機已經發生,其對世界經濟的消極影響卻正在擴大化。以房地產為首的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生產和需求的下滑,對鋼材需求將會出現極大的萎縮。

統計顯示,作為全球第一大鋼材生產國和鋼材出口國,2006年中國的鋼材出口量達到了4300萬噸,2007年達到了6264萬噸,而2008年1-8月份,鋼材出口4184萬噸,同比減少325萬噸,下降7.2%。一旦鋼材出口受到世界鋼材需求極具萎縮影響,必將會把中國國內鋼材產能「供過於求」的程度推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屆時國內鋼材行業將會面臨一個長期的下滑局面。

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鋼材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打擊出口,在中國加入WTO以後,中國的經濟也越來越全球化。世界經濟的衰退,也必將極大的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勢頭。今年上半年,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政府的政策是收緊貨幣流動性。而在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抑製作用越來越大的的時候,政府又開始逐漸放寬貨幣政策。

幾乎是在美國三大投資銀行一個被收購,一個宣告破產,另一個則出現破產告急,引起美國政府800億美元的注資同時,國內央行的「加息行動」終於因勢而變。9月15日, 央行宣布,9月16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貸款基準利率按照短期多調、長期少調的原則作相應調整,存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9月25日起,除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暫不下調外,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汶川地震重災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下調2個百分點。

與以往一樣,政府政策的調整隻是因應經濟發展變化的需要。此前的加息行動是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此次降息將是為了防止經濟出現衰退。短短半年的時間,政策變化的如此明顯,可見中央已經預感到此次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巨大影響。

所以筆者斷言,既然此次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巨大,而中央需要通過數次上調兩率才能一直經濟過熱的發生,那麼也必將需要數次下調,才能度過愈演愈烈的經濟危機。

對於中國國內鋼材的生產、銷售和需求來說,「兩率」的下調無疑是一件利好。但由於下游房產、家電、機械製造等等鋼材需求行業的萎靡,「兩率」的下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眾所周知,近期全國各地的房地產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而下跌通道一旦形成,想要在短時間內恢復市場信心,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國內無論是開發商、炒房客,還是購房百姓,都會對房產投資再三審慎。那些整天嚷嚷著救市的開發商和炒房客的唯一目的就是「解套」,繼續追加投資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很有可能造成中國房地產業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低迷。

除了房地產行業以外,中國的出口型經濟也會受到相當嚴重的影響。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國的「出口拉動型」經濟轉變為「內需拉動型」經濟,但畢竟目前中國是「出口拉動型」經濟。可以預見到,如果目前國際正在發生的經濟危機真的演變成1923年的「大蕭條」,那些以出口為主中國企業必將受到沉重打擊。

我們都知道,鋼材的需求涉及到各行各業,幾個主要行業的萎縮對鋼材需求的影響之大可想而之。所以筆者認為,在國際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之下,中國鋼鐵業將會面臨一到兩年的蕭條時期。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航運業的影響
航運業整體為周期性行業,近些年航運市場高點使得船東增加了大量的船舶訂單,即使不考慮需求下降,都足以讓航運業進入下行周期,而基於中金宏觀組對中國和全球經濟未來更加看淡,我們認為航運市場的盛宴已經過去,08年將為周期的頂點。干散貨市場:由於訂單量巨大,將面臨3-4年的下行周期,目前預計09-10年平均BDI為5000和3000點。油輪市場:未來三年的下行周期只在2010年可能會有所反彈,成品油輪運價下行幅度將略好於原油輪。集運市場:在09年將繼續低迷,2010年是否能夠走出低谷尚取決於歐美經濟走勢。給予航運股整體「跑輸大盤」評級,未來建議「迴避強周期,區間交易弱周期」,四季度季節性旺季帶來股價反彈將是出貨機會。我們將中國遠洋、長航油運、中海發展和中海集運盈利預測不同程度下調,同時將中海發展和中遠航運評級從「推薦」下調至「審慎推薦」,中國遠洋和長航油運評級分別從「推薦」和「審慎推薦」下調至「中性」。
刪一下

Ⅲ 在當前形勢下,美國對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影響及中國對美國的影響和應用措施

軍事,C字型包圍圈,亞太戰略,島鏈封鎖,壓制中國。
經濟主要是合作,但是這個合作中國吃虧。
政治上是壓制中國崛起,保持全球霸主地位。
科技美國是對各個國家都嚴格保密的,科技是國家命脈

Ⅳ 美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因素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經濟狀況普遍不樂觀。在這種情況下,率先實現經濟復甦的中國,無疑將繼續成為全球最大經濟引擎。因此,目前全球對中國經濟前景也感到越來越樂觀。

近期,美媒報道就曾指出,中國「十四五」規劃預計將圍繞技術創新、經濟自力更生和清潔環境等多個重要問題展開,而在新藍圖的指引下,如果中國經濟能堅持近些年來的發展軌跡,預計未來10年內將趕超美國。

不過,按照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教授、院長,前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的預測,中國趕超的步伐可能還將進一步加速。

周三(10月28日)最新報道顯示,在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林毅夫表示 ,由於具備3大優勢,2030年前中國經濟仍有每年增長8%的潛力。而不管國際形勢如何,在正常年份中國也將保持6%左右的增速,比其他國家的增速高3%。

林毅夫稱,中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其一,中國在傳統產業具有「後來者」的優勢;其二,中國在互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5G和萬物互聯等新產業上具有「半道超車」的優勢;其三,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

他認為,只要中國能充分利用好這3方面的優勢,那麼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未來中國經濟仍能保持穩定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林毅夫首次做出這一預測。早在去年11月,中國新聞網就曾報道稱,林毅夫認為在2030年中國經濟具備每年8%的增長潛力。而在受到疫情的沖擊後,他仍未改變這一預測,可見其對中國經濟的樂觀態度仍未改變。

那麼,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呢?事實上,雖然美國仍面臨著疫情的困擾,但是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今年三季度美國GDP將暴漲30%,美國經濟實力可見一斑。因此,未來10年中國經濟是否真的能趕超美國,目前仍是未知數。

Ⅳ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每來年賺美國貿易順差2000億美元以源上。。那是上萬億的人民幣呀。。沒了。。。你想想吧。中國損失多少呀。。。老美沒錢買中國貨了。。我們的工廠賺不著錢。發不出工資。。工人們沒錢了,就不敢花錢買東西了,國內也沒人敢花錢。。。國內市場也萎縮了。。一步步連鎖。。想想吧。可怕吧。。。當然這是杯水車薪.

總體來說美國對世界影響更大,美國GDP佔全世界GDP的15%...可想而知了..他的經濟皮軟,對全世界影響多大...各國都沒錢,誰買中國貨...外貿影響大。。內需又拉不起。。對我國經濟遲早是個弊端。。

全球化的後果,沒辦法。。希望會好起來。。呵呵。

Ⅵ 美國經濟衰退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可以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部分。

直接影響比較容易著手,就是美中之間的直接經貿往來,可以分別從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來看,不過這兩個並不是完全分離的,也有其他的分類方法。

實體經濟的內容包括中國出口、製造業就業、投資、大宗商品影響(美國經濟走弱->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中國經濟受到影響)等等。

金融經濟方面,比如兩國的貨幣政策,美國經濟走弱,必然要採取相應的貨幣政策,或者試圖影響他國的貨幣政策。中國目前嚴格控制資本流動,但是不可能不受到這個影響(比如前段時間為什麼央行加息非常謹慎,所考慮的因素之一就是對中美息差反轉的擔心)。

間接影響就非常復雜,總體的思路是:美國經濟走弱 -> 波及歐元區和日澳加經濟(注意:美+日+歐的GDP佔全球的70%左右) -> 影響這些區域和中國之間的經濟往來。關於間接影響部分的論文可能會比較復雜。

以上是一個框架性的建議,你可以在參考這個的基礎上,看看前人的工作,然後梳理出自己的結構。

-----------------
順便對xunhuanks - 高級經理 六級 1-1 14:51提兩個商榷性的意見。

第一,「美國又是中國最大的出口貿易對象」是不準確的。2007年,中國對美出口增長率降到了9%,而對歐盟出口增長率高達35%。美國僅貢獻了1/8的中國2007年出口增長。當然,由於對美貿易基數較大,所以現在絕對值很大;但是,考慮到你的論文是「美國衰退對中國的影響」,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所以,增長率更值得關注。

(出口增長率的變化主要和匯率相關)

第二,「中國的GDP就少了那10雙鞋子的量」也是不準確的。GDP=C+I+G+NX,賣給美國算GDP增加,是統計在凈出口NX里;如果不能出口,那麼還可以內銷,賣給中國人,仍然增加了GDP,只不過現在統計在消費C里。所以,只要能賣出去,中國的GDP就總是增加的,只不過統計口徑有所差異而已。

(所以,有媒體說「由於出口增長放緩,預計內需將增加」就是這個意思。)

順便補充一個個人意見: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沒什麼結構性的影響,北京的經濟總量只佔中國的一小部分。

Ⅶ 美國經濟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從官方媒體看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媒體信息之一:
2008年10月04日,中國政府網:人民銀行就美國會通過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答問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國內諸多不利因素,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採取有效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難,保持了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態勢。總的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經濟持續增長的潛力巨大。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成效顯著,中小金融機構經營機制不斷完善,監管部門加強了審慎監管,各類金融機構實力普遍增強,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提高,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中國金融體系是穩健的、安全的。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充滿信心。
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提高金融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了避免和減少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和有關監管部門已經制定了各項應對預案;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審慎監管和服務,督促金融機構加強自身風險管理,提高抗風險能力,維護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中國人民銀行還將繼續與各國中央銀行和國際金融組織密切溝通與合作,共同抵禦金融危機。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媒體信息之二:
2008年10月03日,中國新聞網,實體經濟未擺脫全球金融危機影響
唯一亮點是中國
中新網10月3日電
相關調查近日表明,全球發達經濟體經歷了難熬的9月份,這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說明實體經濟未能擺脫金融業危機的影響。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從日本、整個歐洲地區到美國,製造業調查結果均較為黯淡,讀數顯示產出在不斷下降;而唯一的亮點是中國,中國的相應調查顯示,在經歷了8月份的疲軟之後,9月份製造業活動出現了反彈。
媒體信息之三:
另據中國之聲(電匣子)廣播分析,中國屬大陸型經濟,只要適當擴大內需,仍可以保持較強的經濟活力!(聽的時候我正在做飯,具體分析及不大清了,大約是今天10:30分左右廣播的)
個人點評:
個人感覺:出於對可能由於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的威脅的關心,今天相繼訪問了中國官方的「中國政府網」、「中國新聞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除了上述幾篇報道外,幾乎沒有其他任何關於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報道和分析!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政府已經做好充分的准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性金融風暴!
或許,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願中國能順利度過全球金融風暴

Ⅷ 美國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題目太大。

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都是舉足輕重的,何況中國?

Ⅸ 為什麼美國經濟不好了會影響中國的經濟,如何影響

目前我國經濟活動所出現的疲軟跡象,並不僅僅是因為美國經濟下滑,日本和歐元區已經出現負增長,同時還與前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緊縮,再加上勞動力。

我們在今年年初預測,這將導致金融市場上交易產品的價值下降或者泡沫破裂。當然,這對本已艱難的美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則主要體現在對於中國出口形成打擊。美國危機肯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美國企業形成打擊,中國出口增速在2005年後就已經開始下降,2006年全年出口實際增長為24%,而2007年的出口增長進一步下降到19.2%、亞洲區間貿易的需求也會減少,之後新市場開發迅猛,但是這個負面影響遠遠沒有上個世紀經濟大蕭條時那麼嚴重。因危機而出事的金融機構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二級市場上。

陸挺:這次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在出口方面。除美國經濟放緩、需求下降之外。這是最為直接的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被向下拉動0.5個百分點。當然。事實上中國出口壓力巨大

美國此次危機使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1%, 低於去年全年的19。但隨著國外市場逐漸被開發,出口增速必然減緩,同時美國消費也會進一步萎縮、利率上升,最終一定會導致面向企業和家庭的貸款利率上升、信用萎縮,由於出口減速對於今年全年GDP增長的影響大概是1個百分點。2009年出口會進一步減速、向下拉動GDP增長0、進而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美國此次危機對其實體經濟肯定會產生負面影響,可能不會很快反應到中國實體經濟運行當中,如果美國經濟增長下降1個百分點,今年第二季度歐洲、日本的經濟增速也呈快速下降趨勢,這勢必會拉低對中國的進口需求、資本和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相關。

對於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8個百分點,出口增速下降還有一個關鍵因素, 即我國出口增長正在經歷一個大周期中的自然減速階段。我國於2001年底加入WTO,這也會對中國出口產生不利。

黃益平:美國危機對於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中國出口的影響。金融危機意味著世界經濟已開始走入疲軟、全球信貸緊縮,而這將使得我國整體外部環境趨緊,再加上最近美元的強勁升值造成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的加速升值.2%。除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經濟增速下降等因素外.4個百分點: 短期來看、衰退,因此我國出口必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這都會導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下降,中國出口在2001-2004年增長迅速。另外,來自歐洲.3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由於出口增速減緩對GDP增長大約為0,從而造成了目前經濟增長的風險遠遠大於通貨膨脹的風險,這必將對我國的出口形成巨大壓力,若美國經濟增長下滑1個百分點,我國出口增速會下降3。

李稻葵。

我們曾做過模型分析,由於二級市場借貸交易的萎縮。事實上。

據我們推算,今年1-8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2,去除價格和匯率因素。上述幾方面綜合起來。我們估計今年最後幾個月出口增速會進一步下降,我國GDP增速會下降0。有趣的是,出口增長下降並不意味著GDP增長也會下降 。 盡管從2005至2007年出口增長呈下降趨勢,GDP增長確不斷加速,我國出口的實際增長速度已經由去年的25%以上回落到10%以下,有幾個月對美國的出口出現了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因為出口佔到我國GDP的三分之一多,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的國內需求是與出口緊密相關的。出口減速則勢必引發消費和投資疲軟.7個百分點左右。而我國一些金融機構海外投資所產生的直接虧損

閱讀全文

與美國當前經濟對中國影響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