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

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

發布時間:2021-02-21 02:21:04

① 一個國家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最應該注重什麼

最應該注重的是民生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創造就業並解決就業的問題。
解決民生的問題,說明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② 中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政府的作用

中國的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它必然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專:
1、在所有制結構屬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份和集體成份,而且公有制形式可以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都可以大膽利用。
2、在分配製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通過運用包括市場在內的各種調節手段,既可以鼓勵先進,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兼顧公平與效率,又可以對過高的收入進行調節,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3、在宏觀調控上,把人民的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這些特徵,代表著中國政府在經濟運行過程的決定作用,就像一個人的大腦一樣。

③ 你認為一個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 應該特別重視什麼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大力開發可替代能源,發展低碳經濟,堅持產業升級、技術升級,繼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堅持產業結構調整,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後勁。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同步發展。
一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
二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三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擴大國內市場規模。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減輕企業稅負水平。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四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五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創新開放模式,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提高抵禦國際經濟風險能力。
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推進技術升級、產業升級、產品升級,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挖掘可替代能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遏制環境污染,壯大我國的科技競爭力,保證經濟的有效增長。
七要調整收入分配製度,打破行業壟斷,進行收入分配領域的改革,促進社會公平,在分配原則上,堅持勞有所得,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盡快推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縮小貧富差距,懲治貪污腐敗官員,提高政府機構的工作效率,構築和諧社會。
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打勝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場硬仗,把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實現2020年把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迎來中國的和平崛起。

④ ●思考題:中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政府應該發揮什麼作用

1、促進教育,為經濟發展輸送高素質勞動力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世界競爭中,政府要做的:

一是真正認識到教育在提升國家競爭力和保持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戰略作用,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多地向教育傾斜。

二是加快教育體制尤其是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把有限的資源真正用到教師和學生素質的提升及待遇改善上,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的效率。

2、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國家經濟的競爭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掌握了高新技術產業,誰就站在了歷史發展的制高點。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的速度快與慢,不僅僅體現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的速度,而且更能標志該國在未來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是否有持續發展的後勁。

3、投資基礎設施,為企業和個人的經濟活動奠定物質基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和個人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永遠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經濟活動准則的,這也就決定了企業和個人所選擇的經濟活動項目往往更注重短期的收益和限制在局部的范圍而整個社會經濟的良好運行和持續發展則需要長周期的和全局性的項目來支撐。

企業和個人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不可能在沒有完善的物質基礎的條件下創造財富,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實際上是為企業和個人的經濟活動搭建了一個功能完善的物質平台。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制度建設,也包括道路通訊體系的建設。

4、保護環境,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對於保護環境,防止環境惡化,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政府應當劃定明確的禁區,禁止企業和個人從事某些可能對環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的經濟活動;

其次,對那些雖然會造成環境損失,但仍在可以彌補的范圍內的經濟活動,政府應當制定規則,讓當事人承擔治理環境的成本,如強制性的排污措施和徵收排污費等:

再次,政府直接投資某些環境治理項目,如治沙、治污、凈化空氣項目等。

5、建立和維護社會保障體系,化解經濟發展所引起的各種社會矛盾

由於社會成員的個體差異,即使在同樣的市場經濟規則中從事經濟活動的不同個人,也會出現收入上的巨大差別。要使這種差距縮小,就必須由政府或在政府主導下建立起一個包括養老、醫療、失業救濟、最低生活補貼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以使社會成員各得其所,化解各種社會矛盾,降低經濟發展的摩擦系數。

⑤ 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我國經濟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結構轉換時期

過去的一年,在面臨國內外復雜局面和嚴峻挑戰的情況下,
我國經濟保持了穩定的發展態勢,多項重要改革得以推開並取得
積極進展,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當前
我國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有些是過去累積下
來的,有些是新出現的。如何進一步擴大需求,推動國民經濟持
續快速健康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中需要著力解
決的問題。

國際經驗和理論分析表明,結構轉換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
力之一,對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
展,我國經濟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結構轉換時期。在城市,居民家
庭開始進入新的消費結構升級時期,一般地說,衣、食和部分用
的需要已基本滿足,正在向滿足住、行需要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方
向過渡。從消費額上說,一次性購買正在由數千、上萬元向數萬
元以上過渡,其主導內容是住宅、通訊及新型家電、轎車、社區
服務和教育等。如果消費結構升級較為順利,與此直接和間接關
聯的建築、建材、電子、機械、石化、基礎設施和第三產業等,
都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反之,如果繼續維持原有的消費結構,
必然使產業結構和生產能力局限在原有的框架內。近年來所說的
短缺經濟基本結束、較普遍的生產過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消費結構升級困難,主要是受到現有的住房、社會保障、金融
等方面體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約。這一點與西方發達國家生產過剩
主要受當時「技術性約束」的情況有很大不同。所以,對目前的
內需不足問題,僅靠宏觀政策刺激是不夠的,也不是簡單地「鼓
勵消費」的問題,必須通過相關改革的深化和政策調整,在消費
結構升級並帶動產業結構轉換的基礎上才能有效解決。

從供給角度看,也面臨著一些難題。多年來條塊分割的投資
體制所推動的過度重復建設,加劇了企業組織、市場結構的不合
理和一些行業的過度競爭,加大了企業虧損;在金融風險依然較
大的情況下,現有的金融體系難以為多種類型的企業發展提供有
效支持,特別是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非國有企業缺少規范
、穩定的融資渠道;國有企業的解困任務依然很重,再就業和社
會保障的壓力很大,國有經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戰略
性改組進展不快;城市經濟的增長減慢直接制約了農村非農化、
城市化的進度,導致農民收入增幅下降,反過來又制約了市場需
求的增長;經過這些年的高速增長後,經濟規模較過去大得多了
,經濟與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總體上說,我國經濟已經到了必須通過一系列結構轉換才能
推動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階段。當前經濟生活中
所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困難,如需求不足、過度競爭、企業虧損、
失業增加等,都是在這一大背景下出現的,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應
由此出發來考慮。

二、擴大內需要把著力點放到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上來

在新的一年裡,國內外環境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較為有利的一
面,也有不確定和不利的因素。從國內看,中央採取的一系列擴
大內需的措施,特別是發行財政債券、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
,將會在上半年明顯見效。去年後幾個月經濟逐步回升,為今年
保持一定增長速度創造了有利條件。但今年面臨的困難也不少。
近期增長加速主要是受到財政投資和災後重建等短期因素的拉動
,對經濟具有持續帶動力的直接生產性部門尚未表現出明顯的投
資熱點,相應地,投資增長主要靠國有單位投資支持,非國有部
門投資仍然處在低迷狀態。今年就業壓力尚難有大的緩解,一些
地區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職工養老金的支付問題尚未完
全落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任務仍然很重,金融體系在支持
經濟增長上仍存在諸多缺陷。隨著改革的深入,某些觸及重要利
益關系的改革難度也相應增加。這些因素都將影響今年經濟回升
的幅度和穩定性。

今年的國際經濟形勢變數較多。亞洲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期
正在過去,東南亞國家經濟有望逐步走出谷底。日本經濟擺脫低
迷仍困難重重。美國經濟增長出現波動,能否保持強勢還有待觀
察。俄羅斯經濟仍將處在不穩定之中。歐元啟動將改變國際貨幣
、金融格局,但其作用發揮還有一個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即使
亞洲金融危機走出低谷,國際經濟形勢總體好轉,對我國的影響
也將具有兩重性。如果東南亞國家的結構調整較為成功,加上其
貨幣貶值後的價格優勢,將增加其對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而
美、日等我國主要出口市場需求若不能明顯回升甚至有所下降,
我國外貿出口受到的壓力將會更大。

從目前情況看,外貿面臨的困難可能直接對GDP增長產生負面
影響,其缺口須由內需來彌補,這將進一步加大擴大內需的緊迫
性。近幾個月開始的經濟回升勢頭可望延續,但由於主要依賴財
政資金投向基礎設施來帶動,資金供給的持續性和項目的帶動力
均有一定局限,回升的基礎並不牢固。較為理想的情況是當財政
投資的帶動力減弱後,一批直接生產性部門的新增長點能接上來
,使回升的勢頭得以保持並具有穩定性。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出
現這種情景的把握不大,原因在於制約新增長點形成的體制和政
策問題並未有效解決,究竟有哪些新增長點能對經濟起到強有力
的推動作用還看不清楚。可能性較大且較為有利的一種前景是,
承接目前的回升勢頭,今年上半年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加上繼
續擴大內需的宏觀政策導向,全年仍可保持與去年相近,但質量
和效益有所提高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到深
化改革和結構調整上,在把握我國經濟現階段特徵和未來發展趨
勢的基礎上,形成並實施立足於中長期發展、近期又可著手的體
制和結構調整方案,力爭在不長的時間內,在幾個大的體制和政
策問題上有所突破,使若干個新的增長點能較快形成並積極發揮
作用。

體制和結構調整不僅是中長期的需要,也是短期的需要。當
前擴大內需與宏觀政策有關,但主要是結構問題。這是由我國所
處的經濟發展和體制轉軌階段所決定的,也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
區別的。宏觀政策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今後仍然要相機實行有
助於經濟穩定增長的宏觀政策,但在宏觀政策力度較大且局限性
趨於增加的情況下,拉動內需直接依賴於體制和結構調整。正因
為如此,擴大內需的難度要大於原先的估計。

三、財政和貨幣政策上仍可考慮採取新的舉措

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態勢,今年將繼
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首先要把去年出台的財政政策中計劃在
今年實施的部分落到實處。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抓好財政債券
安排的農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礎設施、城市電網改造和
中央直屬糧庫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使其切實起到拉動需求的
作用,另一方面要統籌規劃,保證質量,加強監督,防止舊病復
發,盡可能減少低效和無效投資。

在財政政策拉動需求上,還有採取新舉措的餘地。例如,可
以考慮由中央財政發行適當數量、期限較長的特種國債,發行對
象為國有商業銀行及其他適宜的金融機構。所籌資金主要用於補
充職工養老金缺口,部分可用於下崗職工生活補助和再就業培訓
。該項國債由國有企業股權轉讓(包括小企業轉讓收入)、國有
土地使用權轉讓等方面的收入償還。發債所籌資金除少量用於補
助特別困難地區或行業外,大部分按地區實行誰使用、誰償還的
原則,並制定出分年度的還債計劃,由中央有關部門監督執行。
此舉有多方面的好處:一是發債資金形成離退休職工和下崗職工
收入,這部分低收入階層的消費傾向較高,發債資金能有效提高
消費需求;二是在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依然很大的情況下,這筆
資金用於離退休職工和下崗職工,能直接體現黨和政府對困難職
工的關懷,有利於社會穩定;三是採取特種國債形式,期限較長
,有助於改善國債結構,不會形成短期還債壓力;四是可望形成
一種藉助財政政策推動國有資本存量合理調整、促進社會保障體
系建設、加快國有企業改革的新機制。

貨幣政策要兼顧擴大需求和改進信貸資產質量兩方面的要求
。近年來數次降息,目前降息的餘地和作用已不大,但放鬆利率
控制,加快利率的市場化改革,或許是一個難得時機。最近央行
放寬對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限制,可以考慮進一步放寬限制,逐
步向在央行再貸款利率約束下,由市場供求調節商業銀行貸款利
率的方向過渡。

四、重視農村人口的非農化和城市化問題

在農業和農村問題上,要全面落實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
,堅持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保持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
這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大局。同時,對農民的收入增長和非農化、
城市化問題要給予足夠重視。

近年來農民收入增幅下降較快,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民非農化
、城市化的進度放慢。鄉鎮企業是農民向非農產業的轉移、增加
其收入的重要渠道,截至1997年,鄉鎮企業增加值已佔國內生產
總值的27.7%,吸收勞動力就業達1.3億,占目前全國城鄉非農
就業總數的35.1%。近年來鄉鎮企業增長出現滑坡,要重獲發展
機遇必須探索新路子。鄉鎮企業中已經出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發
展前景良好的企業,這些企業應打破地域限制,積極調整體制和
組織結構,提高參與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眾多的小企業則
應依據各自的資源優勢,提高專業化分工水平。國家應配合發展
小企業的政策措施,對鄉鎮企業中的小企業予以更多的重視。

鄉鎮企業發展要和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相互推動。一方面
使鄉鎮企業適度集中,形成積聚效益,改進環境質量,另一方面
通過鄉鎮企業發展帶動小城鎮基礎設施和第三產業發展,增加農
村人口的就業機會。各地應因地制宜,注意總結行之有效的實踐
經驗,使小城鎮成為城鄉經濟的新增長點。

進入大中城市的農民工已成為與城市原有勞動力具有互補關
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經濟回升、城市就業機會增加的情
況下,應在加強管理的基礎上,適當鼓勵和引導農村勞動力的跨
地區流動,以增加農村勞動力參與非農產業、提高收入的機會。

五、積極推進結構升級,培育一批新經濟增長點

城鎮居民住宅是現階段潛力最大的新增長點,但目前存在著
若干棘手難題。在停止福利分房以後,要集中力量在住宅貨幣化
、公平分配、售後住宅上市交易、降低非生產性費用等問題上取
得突破。我國以往的改革經驗表明,以增量帶動存量問題的化解
,以貨幣化刺激市場需求帶動新增長點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辦
法,房改中可借鑒這方面的經驗。可考慮將用於住房的資金計入
個人工資,已分配住房按標准核定後多退(或增加付款)少補,
符合條件的售後住房盡快上市交易。由實物分配轉為貨幣分配,
住宅能夠上市交易(租賃或買賣)以形成現實的市場需求,是兩
個關鍵性環節。房改中的公平分配是一個涉及重要利益關系、敏
感性很強的問題,應抓緊制定出有關當事人能夠接受、操作性強
的方案。房改既已推開,就不宜拖延。幾個難點問題解決得好,
住宅建設成為重要經濟增長點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轎車進入家庭的問題一直存有爭議,在居民收入尚低、現實
意義不強的情況下,政策上對此保持低調是適宜的。近年來私人
購車上升很快,已成為轎車購買的主導力量。在轎車進入家庭問
題上的爭論,很大程度上是其使用范圍和交通工具的分工問題,
例如在大城市的鬧市區只能以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為主。可借鑒
的國際經驗表明,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轎車發展可能帶來的種
種問題並不足以構成其不發展的充分理由,對一個大國來說尤其
如此。更重要的是,在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轎車工業將成為與
住宅業並列的支柱產業,大量的需求、投資、就業都與此關聯。
因此,應順應轎車進入家庭趨勢加快的現實,在政策上予以積極
引導和鼓勵。目前的城市建設和管理,對轎車發展考慮甚少(如
停車位置嚴重不足),稅費徵收、消費信貸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問
題,對此應逐步加以解決。

通訊是近年來少有的高速增長行業。消費類通訊產品正在成
為居民消費的新熱點。應通過鼓勵競爭、規范市場行為、支持擁
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企業等,使這一產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社區服務、教育、旅遊、文化娛樂等行業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具有重要意義,也很具發展潛力。應提高這些行業的專業化分工
水平,加強服務規范,並與擴大就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的政策
相配合,推動其健康發展。

城市化在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動
力。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是我國面臨的一個重要的結構性問題,
就業壓力大、第三產業和基礎設施發展緩慢都與此直接相關。從
國際經驗和城市化的規律看,我國目前正進入一個城市化加速而
大城市發展速度更快的時期。以往我們採取的限制大城市發展政
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合理性。在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
經濟日益交融的新形勢下,有必要在政策上進行適度調整。不過
,在現有的城市框架內,擁擠、污染等已使其發展餘地很小,必
須通過城市結構的提升來拓展發展空間。具體地說,即由目前的
城市結構逐步向市區軌道交通、近遠郊及衛星城住宅、家庭轎車
三位一體協調發展的方向過渡。此舉將為基礎設施、住宅、轎車
等提供巨大的增長潛力。建議若干大城市先行試點,在充分論證
的基礎上制定出規劃,從市區軌道交通入手,分步實施,滾動發
展。

六、正確運用政府和市場力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可分三類進行。一類是傳統產業,包括紡織、
煤炭、森工等行業,其特點是生產能力過剩嚴重,國有企業多,
歷史包袱重。應通過行政的和經濟的辦法,淘汰部分過剩生產能
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引入先進技術,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展開的紡織業壓錠改造是一個積極的嘗試。需要強調的
是,高科技不僅存在於新興產業,傳統產業中引入新技術也是高
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問題在於要有新技術引進、吸收的有效機
制。政府政策的重點應放在傳統產業的轉產、過剩能力淘汰後的
補償、退出人員的安置、新技術引進等方面。在國家產業政策體
系中,對傳統產業的退出援助應給予特別重視。

第二類是近些年增長較快、市場份額上升、趨於成熟的產業
,如家電、汽車等行業。這類產業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生產過剩
問題,降價是近年來的主要競爭手段。應鼓勵由價格競爭轉向以
質量和服務競爭為主,並在正常競爭基礎上促進生產集中,鼓勵
具有競爭力的大企業形成規模經濟優勢,中小企業為大企業配套
,與之形成新的專業化分工協作關系。應抓緊制定和完善反不正
當競爭、反傾銷、反壟斷等相關法規,為企業及其他當事者提供
行為規范,把理順競爭秩序建立在法制基礎之上。

第三類是尚處在起步或上升期、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如通
訊、電子、生物制葯等行業。這類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對投資者
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除少數尚處在幼稚期的行業外,通常並不需
要政府的特別扶持,但在風險投資、知識產權的鼓勵和保護、人
才培養等方面,仍然需要政策支持。值得提出的是,近期知識經
濟問題講得較多,有其積極一面,但在有些地方也出現了脫離國
情盲目上項目的情況,對此應予關注和引導。

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也是當務之急。在生產過剩、競爭加劇
、企業分化的背景下,國有和非國有企業都面臨著結構調整問題
。調整的基本方向是改變過度重復建設、低效率競爭的狀況,逐
步建立起更具合理性的專業化分工體系。調整應在政府指導下,
更多地依靠市場力量進行。對具有競爭實力和良好發展前景的優
勢企業,應增加其優先上市機會,鼓勵其利用自己的技術、管理
、市場營銷、融資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開展收購、兼並及
其他形式的資產重組。重組既包括擴張,也包括「分立」或「減
肥」,目的是通過資源的重新組合和利用,提高企業效率,而不
是簡單地把規模「做大」。要認真總結東亞國家和我國一些企業
盲目擴張陷入困境的經驗教訓,鼓勵企業正確處理主營業務發展
與多元化經營之間的關系,著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制定並
實施科學的企業經營戰略。

在企業組織結構調整中,政府政策應將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作
為重點。這不僅是因為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社
會關系等方面處於相對弱勢,更重要是其對就業、工業化、城市
化等全局性問題的解決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存在的問
題,主要不是數量多,而是與大企業生產相同產品,專業化分工
水平過低。這些企業的出路在於調整企業經營方向,把企業發展
的重點放在與大企業的協作配套上,放到適合小規模經營、同時
具有專業化分工優勢的產品和服務上,放到勞動密集、能夠為消
費者提供便捷高效服務的第三產業上。在政策支持上,除了融資
問題外,可借鑒國際經驗,開辦一些由政府主辦或受到政府資助
的、能對中小企業提供技術、管理、人才等專業服務的機構。

七、在加大防範金融風險力度的同時推進金融改革和創新

當前和以後相當長的時期,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都是需要引
起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的問題。考慮到我國金融風
險隱患形成有著特定的歷史原因,涉及面寬,以及信心和信息在
金融風險形成中的特殊作用等因素,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宜採取
統籌考慮、分類處置、分解矛盾、逐步推進、以改革和創新帶動
風險化解等辦法。少數問題嚴重、短期內可能引發金融恐慌的,
可擇機關閉機構,並做好善後處理工作。有的可採取新舊兩本賬
,不良資產交由專門機構處置的辦法。有的則可先行警告,限期
改正。

金融改革和創新與防範金融風險並不矛盾,而是互為補充和
促進的。發生金融風險的重要原因,是缺少真正負責任的風險承
擔者,缺少分散和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這些問題必須通過金融
改革和創新才能解決。資金放出去收不回來是風險,拿到儲蓄後
不放出去,無法產生收益也是風險。所以,加快金融改革和創新
,改進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業的經濟效益,同樣是當前的緊迫任
務。今年應在支持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非國有企業融資和
發展消費信貸等方面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可考慮建立中小企業融
資擔保基金,先試點,後完善,再推廣。消費信貸是形成居民住
房、轎車等消費熱點的重要因素,應在觀念轉變、金融服務等方
面有所促進,使其對刺激消費發揮作用。

⑥ 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堅持的發展理想有哪些

我覺得國家堅持的發展理想的話,也就是為了民眾的一些經濟發展方面著想。

⑦ 你認為一個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應該特別重視什麼

肯定是政策和制度的合理和穩定了。天天亂七八糟的你今天掙點錢明天被人搶了誰還安居樂業啊。可是強行壓制的穩定又是虛假和不長久的。霸道不過是一時之策,王道才是長久繁榮的關鍵

⑧ 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採取的正確措施是

答案A
應採取的措施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所以既不能像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專也屬不能堅持保護環境而不發展經濟。所以可以採取相關措施減少污染,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既要發展經濟,又要注意環境保護。

⑨ 發展中國家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主要的政治與經濟問題

經濟發展本身可以是一問學科,叫發展經濟學,很多大學的經濟類專業在本科階段都會有這么一門課程。由於您的問題相對寬泛,在此我簡單答一下:

第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段時期內會遇到瓶頸,即經濟增長率很難保持高位。經濟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總量的增長,在最初階段,高增長率可以維持,但達到一定水平後,這一增速很難保持。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基數變化的問題,從100到200,僅僅是增加100,而從10000到20000,卻是要增加10000;二是資源限制的問題,發展中國家最初的低經濟總量,主要是因為其對資源的利用不足,對資源利用率提高後,會有快速增長,但資源終歸是有上限的。
第二,經濟發展涉及到了社會結構的變化,從而引發社會矛盾。經濟總體增長,但其內部結構卻會有優有劣,產業結構、收入結構、技術結構等,都會出現較大變化。同樣是增長,某一產業會比其他產業要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會迅速拉開層次,造就一部分貧富差距,同時,新的技術和產品也會產生沖擊……這些變化雖然只是經濟層面的,但必然會對社會形成較大影響,如價值觀變化,各類政治勢力為自身利益而出現沖突等。
第三,經濟發展過程中涉及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因而可能出現環境污染、生態文明破壞等問題。
第四,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國際社會,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可能會對其他發達國家產生一定的沖擊,甚至威脅其某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從而出現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打壓、排擠等情況。

閱讀全文

與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