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規劃意義
加快建設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制區,有利於拓展國民經濟發展空間,維護國家戰略安全;有利於加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完善我國沿海整體經濟布局;有利於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提高海洋經濟國際合作水平,深化我國沿海開放戰略。
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理解,應該是以海洋經濟為特徵、以海陸統籌一體化發展為基礎。藍色經濟區的建設,是事關全省的重大戰略,其實質是利用沿海優勢,整合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產業,聯動全省以及全國經濟的科學和諧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三帶」的重要帶動作用將體現為:以沿海七市為前沿,以全省資源要素為依託,以海帶陸、以陸促海、內外聯動,形成連接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溝通黃河流域廣大腹地、面向東北亞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增長極,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② 環渤海藍色經濟帶
山東龍口—環渤海藍色經濟帶(2011-07-14 11:19:41) 標簽: 法國波爾多東海負氧離子黃金海岸神話房產分類: 山東龍口 城鎮規劃
作為空間支撐基礎,城鎮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東省建設廳組織的一個研討會在濟南召開,研討會的中心議題是把脈新鮮出爐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體系規劃。在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規劃藍圖中,半島藍色經濟區內青島、煙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據各自區位優勢、區域產業布局等因素,確定了各自未來的發展方向。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體系規劃范圍南起日照市,北至濱州市,包括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日
照、東營和濱州七市以及臨沂市莒南、淄博市高青、德州市樂陵、慶雲四縣市的全部行政范圍。
2008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共有城鎮467個,城鎮化水平5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城鎮分布呈現膠東地區密集,兩翼相對稀疏的空間特徵。
在這份規劃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的發展目標被明確為:面向日韓開拓國際市場,拓展廣大西部內陸腹地。其中,青島將被培育成國家級中心城市,成為山東省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城市;煙台、威海、日照、濰坊、東營和濱州等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將被強化,成為藍色經濟區發展的重要戰略節點;在地域空間上將形成青島—濰坊—日照、煙台—威海、東營—濱州三個城鎮組群。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形成以三個城鎮組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鎮相結合,空間布局合理,城鎮職能協調的沿海城鎮帶。
依據區域產業布局、城鎮發展現狀等因素,經濟區域內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確定了未來主要發展方向和區域定位。到2020年作為龍頭城市,青島將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區域經濟中心、現代化服務中心、文化中心,國家海洋科研及海洋產業開發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化製造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家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港,國際濱海旅遊度假勝地。
煙台將成為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和港口城市、區域性金融、貿易、服務中心,全國重要的旅遊度假勝地。威海將被打造成為中韓經濟帶的橋頭堡。
日照將藉助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和魯南城市帶出海門戶,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臨海產業基地。
濰坊的城市職能將重點傾斜海洋化工以及現代製造業。東營以石油化工為基礎,成為我省重要的工業城市,以及具有生態特色的中心城市。濱州則要成為魯北地區機械製造、紡織、印染為主的現代產業基地和工商中心。 [1]
經濟規劃
丁字灣海上新城
發展重點是海岸整治、濕地修復、遊艇產業、房地產產業、海洋高新科技產業。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6]
濰坊海上新城
發展重點是海洋化工業、臨港先進製造業、綠色能源產業、房地產業、海上機場等。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海州灣重化工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巨大型港口、鋼鐵工業、石化工業、國際物流業。功能定位是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門戶、臨海重化工業集聚區。
前島機械製造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海岸整治、濕地修復、機械裝備製造業、濱海旅遊業、海洋高科技產業。功能定位是以機械製造為主的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龍口灣海洋裝備製造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臨港化工業、能源產業、物流業。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裝備製造為主的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濱州海洋化工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海洋化工業、海上風電產業、中小船舶製造業、物流業。功能定位是濟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灣南岸海洋化工產業集聚區。
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海洋裝備製造、海洋精密儀器、海洋葯物等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定位是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
萊州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鹽及鹽化工業、海上風能產業。功能定位是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東營石油產業集聚區
發展重點是我國最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後方配套設施區、海洋石油產業、商務貿易業。功能定位是將東營城區東展,建設臨海石油產業集聚區。
摘自博客
③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城鎮規劃
作為空間支撐基礎,城鎮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東省建設廳組織的一個研討會在濟南召開,研討會的中心議題是把脈新鮮出爐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體系規劃。在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規劃藍圖中,半島藍色經濟區內青島、煙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據各自區位優勢、區域產業布局等因素,確定了各自未來的發展方向。 濱州則要成為魯北地區機械製造、紡織、印染為主的現代產業基地和工商中心。
④ 山東龍口市市區近期有什麼規劃
建設項目名稱:龍口經濟開發區
建設項目概要:龍口經濟開發區位於龍口市西部,與市區緊密相鄰,其前身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於1992年2月以<1992>魯府外協組字第11號文《山東省發展外向型經濟「規劃布點」總體規劃方案》批准設立的龍口外向型工業加工區,批准面積1平方公里。根據2002年2月8日魯政字<2002>45號文《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部分經濟開發區更名的通知》將龍口外向型工業加工區更名為龍口經濟開發區。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復的龍口開發區產業定位為龍口經濟開發區主要產業為汽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紡織服裝。
開發區規劃目標
(1)用地規模 開發區規劃建設總用地1km2。
(2)人口規模 龍口經濟開發區現狀常住人口約100人;預計到2010年為常住人口2600人。
(3)產值規模 據初步統計,開發區2007年的工業生產總值約為16.98億元,預計2010年達到29.84億元。
2、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開發區建成後主要污染因素是廢氣、廢水、固廢和雜訊。
2.1廢水污染源
龍口經濟開發區規劃佔地面較小,目前已經開發完畢,開發區廢水污染源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生活污水污染源和工業廢水污染源。
2.1.1生活污水污染源
開發區生活污水污染源主要來源於居民集中生活區、大型服務設施等,對應於開發區土地利用規劃布局,其主要生活污水污染源分布在居住小區、行政辦公用地區、綜合公共設施用地區,其污染物主要為CODCr、BOD、SS、NH3-N、TN、TP。
2.1.2工業廢水污染源
龍口經濟開發區工業廢水污染源主要來源於生產密集區,對應於開發區土地利用規劃布局,其主要工業廢水污染源分布在工業用地區,其污染物主要為CODCr、BOD、SS、氨氮等。開發區廢水污染源情況見表2-1。
表2-1 開發區廢水污染源情況一覽表
類別
產生源
主要污染物
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生活
污水
居住小區
CODCr、BOD、SS、NH3-N、TN、TP
排水管網
渤海
行政辦公用地區
綜合公共設施用地區
工業
廢水
機械製造
CODCr、BOD、SS、氨氮
農副產品加工
其他產業
龍口經濟開發區2010年工業新鮮水總量為13.55萬m3/a,生活用水量11.39萬m3/a ,市政用水量為1.29萬m3/a,綜上,開發區總新鮮水用量為26.23萬m3/a。開發區2010年外排廢水量為18.27萬m3/a,隨著開發區污水管網的建成。開發區產生的生活及工業廢水全部進入龍口市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B標准後排入渤海。
2.2廢氣污染源
龍口經濟開發區主要廢氣污染源分為三類:
一是特徵污染物為SO2、NOx和煙塵的燃煤廢氣。開發區內山東興民鋼圈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一台自備採暖鍋爐。冬季採暖期間會產生一部分煙氣,隨著開發區集中供熱的實施,這台鍋爐將被取締,屆時不會再產生鍋爐廢氣。
二是工藝廢氣。開發區企業生產過程焊接產生少量煙氣;烤漆塗裝工序噴粉室產生聚脂粉塵;粗磨精磨工序產生粉塵。焊接過程產生的少量煙氣經高空排放;烤漆塗裝過程產生的樹脂粉塵經粉塵凈化回收裝置回收後無排放;粗磨精磨掃光工序產生的粉塵凈布袋除塵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6297-1996)中二級標准後排放。採取以上措施後對大氣影響較小。
三是汽車尾氣。由於開發區的開發建設導致區內車輛、交通量增加,導致排放尾氣增多,主要特徵污染物為CO、NOx和碳氫化合物,屬於流動源。
2.3固體廢物產生源
開發區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生活垃圾送龍口市鳳凰山垃圾綜合處理場衛生填埋處理。開發區固廢成分大部分為金屬下腳料和爐渣,綜合利用程度較高,可以全部實現綜合回收利用,不外排。
危險廢物主要為區內機械行業漆渣和焊渣等,產生量較少,全部送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進行處理。
2.4雜訊污染源分析
開發區建成後,其雜訊污染源主要有三類:工業雜訊、交通雜訊和社會雜訊。
工業雜訊主要是各類企業生產設備雜訊,源強約為85~100dB,主要分布在工業用地。採取隔聲、減震等雜訊治理措施後,各企業廠界雜訊一般可以實現達標。聲源數量較現狀增加不大。
交通雜訊主要是開發區主幹道、次幹道行駛車輛產生,機動車行駛過程雜訊源強一般在70~90dB,隨著開發區車流量增加,交通雜訊也將有所增加,並成為主要聲源之一。
社會雜訊主要是居民生活雜訊和社會服務業等產生的雜訊。源強約為70~90dB,主要分布在居住小區和商貿區等。聲源數量較現狀增加不大。
3、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龍口經濟開發區開發定位為汽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紡織服裝,開發區在開發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著重加強了汽車零部件和農副產品加工兩個產業的發展。因為區內紡織服裝產業鏈不完善、紡織行業原材料不足、耗水量較大等原因,所以開發區內沒有相關項目入駐。開發區產業定位與龍口市城市總體規劃等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從區位優勢、環境因素等方面看,開發區的選址是基本合理的。規劃的總體發展目標、功能布局基本可行,土地利用適宜度較好,建設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控制的。但開發區污水管網和集中供熱管網還沒有建設完畢,存在企業廢水直接排海對海水環境的影響和小鍋爐廢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因此,開發區建設要認真落實報告中提出的各項環境治理措施。總之,按規劃建設並落實環評提出的環保措施後,在環保方面是可行的。
4、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認為必要時可以向建設單位或者其委託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或索取補充信息,時間自本項目公示之日起10日內,通過電話及郵件的方式聯系。
⑤ 龍口經濟開發區的園區規劃
根據龍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經濟強市和現代化中等港口城市的發展目標,爭取進入省級開發區前三名、力爭第一名的目標,規劃設計中充分利用新區的海岸優勢、交通優勢、能源優勢等,大力實施「以港興市、以港帶區」的戰略,將新區建成集港口、運輸、汽車配件加工及旅遊水產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港口開發區。
主要體現在:①起點:在原兩區建設的基礎上,將遠期的規劃控制面積定位在132平方公里,目標直指省級開發區第一。高標准、高水平規劃設計,確定新區的功能布局和開發區規模及步驟。②生態化的開發區:利用龍口礦業集團整治恆河段的契機,完成恆河(振興路到逄牟路段)的綠化改造工程;完成萬畝復墾的公園建設;提高新區的生態化效益,並爭取完成中村段生態森林公園的建設。③合理性、經濟性和可操作性:在注重「超前思維、超前設計」的同時,兼顧開發區的實際,力求規劃具體切實可行。
開發區的發展規劃布局在總體結構上分為西區、北區、東區、中心區和南區,共五個大的區域。西區定位是港口區,將著力構築港口綜合物流體系,成為重要的煤炭、原油、液體化工、糧食、客貨滾裝和集裝箱物流集散基地,跨入中國沿海樞紐港口行列。北區為能源區,主要以電廠、煤炭基地為主,復墾區位於此區內,主要作為保稅基地,用以復墾土地。中心區定位是龍口經濟開發區的行政辦公中心,集商貿居住為一體的服務區,是開發區的中心所在,區內建設以舊區改造和污染工業搬遷為主。
南區定位工業區,主要包括海岱管理區,發展成為製造加工區,東南方向以疏港路為軸線,兩側發展形成物流、化工、機械輕紡為主的工業區,是開發區的工業中心,也是開發區對外的主要窗口。東區定位輕工業區。現為北馬鎮駐地,南側為大陳家駐地為石材加工基地,北側為北馬鎮駐地,在原工業重鎮的基礎上,以發展輕工為主。
⑥ 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標志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
(1)①國家加強宏觀調控,運用經濟手段,制定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經濟利益的調整來調節社會經濟活動。②依靠科技進步、自主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③強化生態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④堅持統籌兼顧,促進區域經濟協調互動發展,增強經濟發展的協調性。⑤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完善對外開放格局,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2)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2015年海陸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提出2020年要建成人與自然和諧的藍色經濟區。這是因為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利用自然時,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要以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為基本前提,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②國家根據山東半島海洋經濟發展的實際進程,制定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便更好地指導山東海洋經濟發展。這符合意識要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正確思想能夠有效指導人們的行動,促進客觀事物發展。③國家制定《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是綜合了山東半島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因素,是堅持從全面的、整體的、變化發展的實際出發,做到了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
⑦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規劃背景
黨的十七大提出,發展海洋產業,構築現代產業體系。2009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總攬全局,立意高遠,精闢深刻,是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謀遠慮的重要部署,為豐富深化區域發展戰略、促進科學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充分體現了對山東工作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把握發展大局,抓住發展機遇,以科學務實、奮發有為、爭創一流的精神狀態,全力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決不辜負胡錦濤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和全省人民的重託。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資源的開發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海洋經濟日益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把握海洋經濟發展新趨向,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標志著對省情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標志著海洋經濟發展將實現新的突破,標志著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站在新的起點、進入新的階段,意義重大而深遠。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省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海上山東」的發展戰略,並把它與黃河三角洲開發並列為兩大跨世紀工程。再往前推,自改革開放以來,山東歷屆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在探索並提出適合當時省情的經濟發展戰略:從「東西結合、共同發展」,到「重點突破、梯次推進」,從實施「東部突破煙台、中部突破濟南、西部突破菏澤」戰略到規劃建設「一群一圈一帶」(山東半島城市群、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魯南經濟帶),從「五大板塊」到「一體兩翼」和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再到現在提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形成「一區三帶」發展新格局,山東探索發展戰略與合理布局的腳步從未停止,且思路愈加清晰,愈加深化。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國務院以國函[2011]1號文件批復,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第一個獲批的國家發展戰略,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規劃》的批復實施是我國區域發展從陸域經濟延伸到海洋經濟、積極推進陸海統籌的重大戰略舉措,標志著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進入實施階段,成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規劃主體區范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東營、煙台、濰坊、威海、日照6市及濱州市的無棣、沾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6.4萬平方公里;山東省其他地區作為規劃聯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