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運用經濟生活說明科技創新是如何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一個國家生活水平高的人民,其素質一定高,那麼這個國家科技水平就會帶動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一、因為生活富裕就會有條件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生活水準決定了受教育的質量。有句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這話有道理,沒錢就沒有條件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大大影響了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審美和判斷,不能對事物進行辯證分析,人生的價值取向就受到限制和影響。所以,良好的經濟生活是提高人的素質的基礎,他們在衣食無憂的條件下看到的更多的是陽光的一面,對生活充滿自信,為人處事大度,如此一代一代相互影響,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二、他的社會圈子一定是高層圈子,提高了人民的自身素養。
一個圈子看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修養,良好的經濟基礎給人增忝了自信心,當這樣的圈子越大,說明這個國家的生活水平越高,人民的文明程度也就提高了,吃穿住行都好了這個社會就更加安定,經濟才會穩步提高。
三、經濟基礎雄厚就有了創業開發的能力,推動社會經濟向前發展,社會必然進步。
當經濟基礎雄厚了,人民會發揮自身的才智利用所掌握的科學技術去大膽地創新改造社會,所以,經濟基礎是實現科學技術運用的重要基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⑵ 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之間有何聯系為什麼
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經濟發展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便不可能回有足夠的資答金作為科研經費、開發科研課題、建實驗基地等,發過來,科技發展了,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更新,社會才有發展活力,產生新的利潤增長點,國家的就經濟才能發展!經濟發展了又能推動新的科技創新----
⑶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第六章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第一節推動戰略前沿領域創新突破
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集中支持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更加重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聚焦目標、突出重點,加快實施已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部署啟動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項目。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葯、智能製造等領域核心技術。加強深海、深地、深空、深藍等領域的戰略高技術部署。圍繞現代農業、城鎮化、環境治理、健康養老、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瓶頸制約,制定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強化宇宙演化、物質結構、生命起源、腦與認知等基礎前沿科學研究。積極提出並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建設若干國際創新合作平台。
第二節優化創新組織體系
明確各類創新主體功能定位,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的創新網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鼓勵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深入實施創新企業百強工程,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推進科教融合發展,促進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參與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組建跨學科、綜合交叉的科研團隊。在重大關鍵項目上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發展市場導向的新型研發機構,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
第三節提升創新基礎能力
瞄準國際科技前沿,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布局一批高水平國家實驗室。加快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和天文、工程技術等科學領域和部分多學科交叉領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依託現有先進設施組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依託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一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推動高校、科研院所開放科研基礎設施和創新資源。
第四節打造區域創新高地
引導創新要素聚集流動,構建跨區域創新網路。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中心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用,形成一批帶動力強的創新型省份、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⑷ 如何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
一、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當前,經濟發展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競爭最激烈的領域越來越集中在科技創新上。誰能在科技創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先機,掌握優勢,贏得主動。要依靠科技支撐引領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工作重點
(一)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要構建企業創新機制。建立有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體制和機制,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二是要加快科技型企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成為帶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三是要加快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並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安排中給予支持。四是要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有效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二)構建科技創新平台,打造產學研結合載體。一是要按照省綜改試驗區的要求,盡快推進科技創新園的建設,使園區成為促進產學研結合的重要載體、成為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的重要基地。二是要加強與上級科技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爭資立項,使科研資源更合理地對接市場。三是要有序推進各類創新平台建設。優先建設以重點實驗室為主的知識創新研發平台,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主的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以新型農村科技服務組織為主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台,以知識產權交易和創業服務中心為主的科技中介服務平台。
(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一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二要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利用特色資源優勢,促進優勢資源產業轉型升級。三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四要著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認真貫徹落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
三、努力營造加強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
一是要落實好政策。重點完善鼓勵產學研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小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科技人員股權激勵等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大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並保證及時到位。要積極通過科技招商等方式引進科技戰略投資,鼓勵、支持企業及其他組織自發建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行投資。企業要保證科技研發經費。金融部門要支持企業技術開發,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有機結合。三是要提升科技管理的水平。要跳出科技抓科技,跳出部門抓科技,健全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決策、評價、監督機制,優化項目管理流程,把科技進步與創新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切實營造科技創新和進步的良好環境。
⑸ 科技創新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是
成就了我國經濟繁榮
⑹ 科技創新對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一是創新發展。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創新發展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只有通過創新驅動,中國經濟才能實現由大到強。如果說,黨的十八大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為國家戰略。那麼五中全會則進一步強調了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和基點地位。內涵也大為拓展,由過去強調的科技創新,發展為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創新,涉及到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發展新體制等諸多層面。二是協調發展。全會提出,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面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以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包括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協調發展等。五中全會堅持科學發展觀,提出協調發展理念,除了城鄉區域協調、經濟社會協調,還提出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從字面看,統籌指的是統一籌劃,與兼顧相連,有主次之分,兼顧部分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容易被忽視,而協調指的是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各種關系處於同等重要地位,沒有主次之分。協調發展與五個統籌相比,范圍更廣,要求更高。三是綠色發展。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作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包括將環境資源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綠色發展的目標;把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綠色化、生態化作為綠色發展的主要內容和途徑。五中全會公報將生態環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如首次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並成為基本國策,生態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標,美麗中國寫入五年規劃。四是開放發展。全會提出,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中國是現有的國際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的參與者、建設者、維護者和貢獻者。五中全會第一次提出要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問題,制度性話語權,就是起草、參與制訂游戲規則。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亞信峰會上邁出了制度性話語權第一步,最典型的例子是亞投行。亞投行是中國為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制度性話語權的最好嘗試。目前亞投行的簽署國已有53個。中國作為創始國和發起方,首任行長由中方委派,並享有規劃制訂的權力。制度性話語權的成果之一,就是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什麼是利益共同體?通俗地講,雙方簽協議,把各自利益捆綁到一起,互利共贏。中國率先提出「一帶一路」的大戰略。「一帶一路」是不帶硝煙味的合作共贏,是和平崛起的生動實踐。總體來看,「十三五」將呈現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為世界提供市場機會,開啟「制度性話語權」的新模式。五是共享發展。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共享發展,這是黨的全會第一次提出,作為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原則。共享發展的本質是發展的均衡、公平與普惠。發展不僅僅是經濟增長,是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的全面進步。共享發展是為了進一步強調發展的公平性,讓人民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對於解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中的種種問題,如經濟與社會失衡、城鄉失衡、東西部失衡、民生方面的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這是1995年以來中共歷次五中全會公報中首次提到共同富裕一詞,首次提出建設「健康中國」目標,這表明了中央在更大力度上推動社會公平的意志與決心。
⑺ 如何理解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一、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1、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科技發展使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提高,使勞動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變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比例,使勞動力結構向著智能化趨勢發展。
2、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微電子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智能機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腦力勞動,使人們的勞動方式正在經歷著由機械自動化走向智能自動化、由局部自動化走向大系統管理和控制自動化的根本性變革。
3、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新的技術革命在推動傳統產業現代化的同時,使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日益提高。產業結構的變化又導致就業結構的變化。
二、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代科技革命把我們帶入了信息時代。
伴隨科技迅速發展而來的是「知識爆炸」,要求人們不斷更新和充實知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學習已日益成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處理、儲存和傳遞信息的手段,給學習、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等手段,為人們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人們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為人們全面自由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使人們能更多地從事科學、藝術、文化、教育等事業的創造性活動。
三、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引起思維變化的最切近的基礎是實踐。
科技革命首先通過改變社會環境來促使思維方式的發展,如擴大了人們的交往,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現代科技革命對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更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通過影響思維主體、思維客體和思維工具,引起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在現代科技革命條件下,人們具有了新的知識理論結構和社會組織結構,能夠運用新的理論工具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現象、新領域、新課題。
總之,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能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取,就可能實現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事實表明,我國制定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是正確的戰略決策。
⑻ 「技術創新」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不斷追求繁榮和進步的必然要求,技術創新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先導和支撐。當今世界,隨著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不斷引發新的技術創新浪潮,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技術創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技術創新在推進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成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替代的決定性力量。
技術創新是優化區域產業結構的主導力量
1.技術創新是新興產業成長壯大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
技術創新結果的表現之一就是生產出全新概念的新產品或增加原有產品的新功能、新品質。新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必將引發和促進相應生產行業或部門的形成,而新產品在功能、品質上超越原有同類產品,也勢必導致同一生產部門內部發生分化。其變化的最後結果表現為一些生產全新概念產品的部門和生產新功能、新品質產品的部門逐漸發展壯大;而一些原有的生產部門逐漸衰退,甚至消亡,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朝陽產業」和「夕陽產業」。由此可見,技術創新通過引發產品、產業的更替,促使一些新興產業不斷興起和發展壯大。同時,技術創新活動所開發的新產品,不僅引發和促進了產品的更新換代,而且也誘導和改變了消費者消費需求的取向,從而引發了區域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結構的變遷不僅對生產活動產生導向作用,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也對商業貿易活動產生指示作用,引發和促進區域貿易結構的變化。
2.技術創新是產業結構升級的前提和動因
各國的工業化進程表明,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都依賴於該國產業結構的升級。產業結構的升級意味著新技術的產業化,傳統技術得到適當的更替和改造;意味著勞動生產率和產出投入比例的不斷提高。產業結構的升級,以技術創新為前提和動因,因為每當有技術創新出現和創新不斷擴散到生產領域的各個方面時,勞動對象、生產手段、生產結果都會發生質的變化,生產要素、生產條件、生產組織都要重新組合,其結果會進一步形成積聚效應,必然造就、培育出新的高新技術產業部門,或者取代某些傳統產業部門,從而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更新,使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產業結構趨於高級化。
3.技術創新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關鍵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指依靠技術創新成果,改善實體性生產要素的質量,相對減少實體性生產要素的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生產資料的利用率。推行以技術創新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能有效地促進技術創新活動與經濟活動的互動,加快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進程,降低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而使區域經濟發展能以最少的生產要素投入獲取最大的產出效益。
技術創新是區域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
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定是資源的稀缺性,不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社會資源都無例外。這是因為相對於人類對資源的無限需要而言,資源的供給是受到限制的,主要包括資源數量的限制、質量的限制、時間的限制、空間的限制、結構的限制、資金的限制和環境容量的限制等。但是技術創新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源的稀缺性,重視這一點在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尤為重要。
首先,我國工業化尚未完成但又面臨實現新工業化的任務,經濟增長過程中資源「瓶頸約束」日益凸顯,環境失衡的壓力不斷增大。我國擁有的各種資源不能算少,但如果除以13億人口這個基數,任何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就只是一個很小的量,在全球6個國土面積超過75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俄、加、中、美、巴和澳)中,我國的重要資源指數均居「末位」。中國的人口增長和資源供應短缺這一對矛盾,無疑主要應通過控制和降低人口壓力來解決,但在一
定程度上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資源環境的承載力來解決。因此,迫切需要區域技術創新來支撐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生物技術對食品基因的改進,提高土地資源的生產力。再如研究資源的二次利用和綜合利用,抓緊開發利用潛在資源和替代資源,特別是新能源、新原料的研究等。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相對提高自然界的資源供給能力,增強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程度。
其次,與資源相對不足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我國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長模式推動的,許多地區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大,甚至不顧區域發展的長遠利益,搞「肥水快流」,違規超采、濫采。據測算,中國每創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如果我們不能切實改變現行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按照這樣一種粗放模式發展下去,勢必進一步加劇資源短缺的壓力,導致經濟長期波動,影響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技術創新是區域經濟競爭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區域經濟競爭力雖然從表面上看,表現在自然稟賦、資本、人力資源、技術創新環境等方面,但是在當今社會,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為科技創新能力和區域文化、創新精神和區域內的制度狀況等方面。技術創新是一國(或一定區域)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重要保證。技術創新不僅可以改善區域產業結構,提高區域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夠推動區域文化與制度建設,為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提高提供根本的保障。
1.技術創新改變區域生產與生活方式,創造區域持續競爭能力
技術創新不僅為人類創造了豐富的物質生活,而且作為先進文化的核心和基礎,也為人類創造出了豐富的精神財富,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為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技術創新使人們的職業勞動時間減少,精神生活比重不斷上升,使人的個性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展。如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更便捷地學習知識、欣賞藝術,豐富和拓展了人們的經濟信息交流渠道,使家庭生活與社會經濟活動之間形成新的關系,人們足不出產就可以從事股票交易等職業,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再如技術創新不斷創造的便捷的交通和通訊工具,使人們可以很快到達世界各個地方,促進了旅遊及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相互了解。
人類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人類智能的開發也是無窮的。區域技術創新具有無限的能力,它不僅直接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增長,也改變了區域生產與生活方式,促進了區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為區域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2.技術創新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的變革,為區域競爭力的提升創造了制度基礎
首先,技術創新改變著社會勞動力的構成,擁有現代知識、信息、技術專長的技術創新人才數量的不斷增加,為區域的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先進的勞動力基礎。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中,由創新企業家、經營管理者、工程師和技術工人構成的中產階級已經佔到人口總數的50%-60%。其次,技術創新推動著傳統的金字塔型等級管理結構轉變為網路型組織管理結構。技術創新加快了現代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節奏,市場變得更加瞬息萬變,人們的興趣、需求和社會生活不斷朝著多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管理主體能及時、准確地做出反應,迅速靈活地調整戰略和策略。傳統的等級管理結構從獲得信息到做出決策再到決策的實施需要較長的周期,已經不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要求,特別是當代信息技術打破了信息壟斷,管理上層和下層獲得信息的范圍、數量及時間上的差別正在不斷縮小,形成了一種分層決策、分層管理的管理結構,成為一種快速靈活的決策系統和高效率、高質量的管理系統,這為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組織基礎。第三,技術創新推進了社會的民主、法制進程,信息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知識、信息的傳播,普遍提高了人們的文化知識水.平和組織管理的能力,為人們獲取信息和表達意願提供了條件。
總之,隨著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蓬勃發展,技術創新作為區域核心競爭力愈益成為區域間經濟競爭的焦點。技術創新對區域內各要素的滲透,不斷改進著生產工藝過程和生產組織方式,提高了各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綜合生產力,已經成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最直接的動力源。目前,我國技術創新的總體狀況與完成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迫切要求還不相適應,與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軌道的迫切要求還不相適應。許多關鍵技術自給率低,很多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高新技術產業在整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還不高,產業技術的一些關鍵領域還存在著較大的對外技術依賴,不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優秀拔尖人才比較匱乏,科技投入不足,體制機制還存在不少弊端。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在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技術創新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以技術創新實現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以技術創新支撐和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