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經濟的發展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在網路中輸入三個抄關鍵詞:
"中國經濟的發展" "周邊國家 " "影響" 。可直接搜索相關鏈結。注意:雙引號在英文狀態下添加。在搜索結果中,點擊網路快照。之後,新打開的網頁,就可以看見,關鍵字已經加了顏色,然後,照顏色尋找,就可以查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內容。
下面是其中的一個鏈結。
Ⅱ 中國經濟增長,對周邊小國家的帶動意義在那些方面具體論述
這個問題在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看法認為,中國能夠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只要其他國家和地區能夠與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合,中國的出口增長和國內消費需求的擴大將會使這些國家和地區從中獲益;另一種看法則認為,中國和周邊國家及地區是競爭對手,中國商品的出口將替代其他亞洲國家的商品出口,從而降低這些國家的商品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例。
成為東亞經濟增長的引擎
實際上,中國處於東亞國際生產網路的組裝環節,中國的經濟增長已成為東亞地區的增長引擎。
要准確把握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關系,我們首先要了解東亞地區的國際生產網路。經濟全球化使生產要素在全球流動的障礙大大消除,跨國公司得以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垂直生產鏈條跨越國界,形成了國際生產網路。日本和「四小龍」的直接投資流向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對東亞國際生產網路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和歐洲的跨國公司也被東亞的廉價勞動力和高效的組裝能力所吸引,將東亞納入其生產鏈條中,這進一步推動了東亞國際生產網路的發展。東亞地區的國際生產網路表現為: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東盟從高到低處於不同的分工鏈上,但最終都向中國大陸出口附加值較高的中間產品,而中國大陸則承擔最終組裝的工序,並出口到歐美市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載文論述了這種製造業格局的變化:「供應鏈的起點在亞洲,高科技產品的部件都在這里生產,然後在中國進行組裝,最後的產成品被運往終端市場。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引擎,但並沒有包攬整個供應鏈。」
由於中國在東亞生產網路中主要從事組裝環節,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帶動了周邊國家對中國出口的增長,從而成為東亞地區的增長引擎。1995年至2001年間,東亞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的年增長率達到11.5%,而同期全球貿易的年增長率只有3.8%。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前五位進口貿易夥伴分別為日本、韓國、東盟、歐盟和中國台灣,從這些經濟體的進口分別佔到中國大陸總進口的14.4%、11.4%、11.4%、11.2%和11.2%。日本對中國的出口成為近兩年來帶動日本經濟復甦的重要因素之一。亞洲開發銀行曾利用全球貿易關聯模型從反面估算了如果中國經濟減速會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的潛在影響。結果顯示,如果中國大陸經濟增長下降兩個百分點,香港經濟受到的沖擊最大,將下降0.95 %,其次是韓國、中國台灣和新加坡,GDP的降幅在0.39%~0.43%之間。東盟國家受到的影響較小,只下降0.15 %~0.32%。在工業化國家中,日本受到的沖擊最大,GDP可能下降0.24%。
與周邊經濟體是互補關系
從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FDI)的角度來看,中國與周邊經濟體主要表現為互補的關系。
中國經濟對亞洲其他經濟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中。首先,中國出口的增加是否擠佔了周邊國家的出口?從資料來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周邊國家的出口表現出相似的增長趨勢。換句話說,東亞的出口總額一直隨著中國的出口一起大幅增長。這主要得益於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和東亞生產網路的進一步垂直整合。經驗研究也顯示,中國大陸的出口增長和「四小龍」及東盟四國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其中與「四小龍」的正相關關系更為明顯。這就說明,中國大陸與「四小龍」和東盟經濟的互補性大於競爭性。從表面現象來看,中國大陸產品的出口在第三方市場擠掉了亞洲其他經濟體的部分出口,但這主要發生在消費品市場而非資本品市場。並且,「四小龍」等在第三方市場消費品出口份額的下降很大部分是由於它們將組裝環節轉移到中國大陸,這部分出口轉化為中國大陸對第三方市場的出口。
其次,中國的FDI增加是否導致周邊國家外資流入減少?1993年以來,中國吸引的FDI迅速增加。從存量看,中國目前已成為繼美國和英國之後吸引FDI第三的國家。東亞其他經濟體由於受到1997年金融危機的影響,FDI的流入一度出現停滯甚至下降,這種情況直到2003年才開始扭轉。大部分經驗研究顯示,中國FDI的增加與周邊經濟體是一種互補關系。以日本對東亞的FDI為例,日本對中國的FDI與日本對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FDI相關系數為正;分部門看,1989年至2003年日本在八個製造業部門和九個非製造業部門對中國的FDI和它對東亞其他經濟體的FDI相關系數也為正。這就說明,日本對中國和對東亞其他經濟體的直接投資是互補的而非替代的。
並非最大贏家
其實,東亞生產網路中,處於中國大陸上游的經濟體獲益更大。
在東亞國際生產網路中,處於中國大陸上游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四小龍」等)從中國大陸經濟增長中獲益更多。生產鏈上游的經濟體向中國大陸出口機器、設備、復雜零部件等,中國大陸經濟和出口增長越快,從這些經濟體的進口也增長越多。相應地,在投資方面,為中國大陸提供零部件和中間產品的經濟體對外資更具吸引力,從而流入的FDI增加,即中國大陸吸引的FDI的增加帶動了產業鏈上游的經濟體吸納更多的FDI。不過,低收入的、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的東亞經濟體會較多地感受到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而那些目前尚未能納入東亞生產網路的亞洲國家在競爭中則處於更不利的地位。
總體來看,中國占據了低成本和大市場的優勢,其他亞洲經濟體在紡織、服裝、鞋帽以及其他勞動密集型的消費品出口方面很難與中國競爭。當然,這也迫使東亞一些經濟體向高附加值、非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移,以保持在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這客觀上促進了其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如,台灣在高技術研究設備方面吸引了更多的投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積極發展以生物技術和其他新興技術為基礎的製造業。此外,隨著中國貿易結構的提升,部分產業處在東亞產業鏈上游的經濟體也感受到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中國經濟對周邊經濟體的影響還取決於該經濟體的產業結構和資源稟賦。例如,東盟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有著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中國是重要的能源和初級產品進口國。中國和這兩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存在競爭,但它們其他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部分彌補了其在第三方市場出口的損失。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對中國的出口占其總出口的比例分別從1995 年的2.6%和3.8%增長到2004年的6.7%和6.4%。
低附加值行業的轉移方向
從中國方面來看,要在東亞國際生產網路中保持和獲得更大的利益,一方面需要保持原有的加工貿易優勢,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向產業鏈的上游發展。由於中國大量廉價剩餘勞動力的存在,中國得以在加工貿易環節、勞動密集型行業保持較長時期的優勢;而中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存在也需要中國長期地發展加工貿易。
勞動力供給的穩定增長、迅速的資本積累和技術變遷等因素使中國生產和出口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並具備了很強的生產和出口新產品的能力,中國得以進入全新的市場。中國的貿易結構也已經從最初的低檔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檔的機電產品轉移。中國從低成本的裝配中心起步,正逐步向技術密集型的生產中心邁進。
在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中國低檔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何去何從,這不僅關繫到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還關繫到中國周邊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已明顯提高,一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開始逐漸轉移出去。這種轉移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具有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其中湖南、江西等省份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其南部可接珠江三角洲,北部可接長江三角洲,是當前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一個重要目的地;另一個是尚未充分融入或完全未能融入東亞生產網路、而又具有低成本優勢的經濟體,如東南亞的越南、緬甸、寮國等國,以及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將低端產業轉移到國外,不僅有利於中國自身的產業升級,還有利於開拓新的市場,有利於減少中國對發達國家的貿易順差。當然,無論是中國的中西部地區,還是東南亞及南亞的一些國家,都要在方方面面做好承接的准備。
Ⅲ 如何看待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雖然從表面上看,近兩年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中,出現了不少專糾紛或摩擦,但屬是,當我們從一個比較長的時間視野來考察時,就會發現,這些問題從其發展程度來看並不嚴重。周邊安全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些因素是可以改變的。隨著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實力的巨大提高,中國營造周邊環境的能力有了很大增強。面對當前的周邊環境,我們最重要的還是發展,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它的國際地位最主要的還是取決於其物質實力。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抓住當前的機遇,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提升營造有利的周邊環境的能力。其次,是努力保持中美關系的穩定,只要雙方做出足夠的努力,中美關系可以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第三,發展睦鄰外交,拓展中國在周邊國家中的影響力。綜合實力的增強,使中國營造有利周邊環境的能力也相應增強。最後,是加強軟實力建設。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改善中國在周邊國家心目中的認識和印象,使中國形象在這一地區更具親和力。
Ⅳ 中國周邊形勢對中國發展有何影響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之一,維護中國的利益,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的外交關系,消除危及國家安全隱患,加強對戰略安全的研究,為中國和平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創造條件。我國周邊關系發展可具體分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朝鮮半島
進入21世紀後,美國政府對朝鮮採取強硬姿態,最終導致朝美第二次核發機的爆發,半島局勢再度趨緊。在東北亞地區,朝鮮半島的局勢發展始終牽動著大國利害關系,影響著地區的和平與發展。朝鮮半島問題是東亞地區最大的冷戰遺產,朝鮮半島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緣意義,是各大國利益的交匯點,半島兩國的戰略選擇,將與大國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雖然朝鮮和韓國都在竭力謀求統一,但是雙方存在的理念與利益沖突,造成了一種一致謀求統一卻又堅持對抗的局面。近些年來,雙方的各項交流合作逐步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朝韓關系的發展已成大勢所趨。但是新時期初期的半島局勢仍將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發展態勢。一方而,促進和解、推動談判、制約戰爭的內外因素繼續存在和發展。特別是「六方會談」進程的繼續為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重要機遇,半島和平進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進;另一方面,朝鮮與美國、朝國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國家利益和政策目標大相徑庭,半島局勢的發展仍存在較大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不排除出現武力對抗和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朝鮮半島是中國東北部安全的戰略緩沖,半島局勢的緊張將破壞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將影響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綜合而論,新世紀初期的半島局勢仍將呈現出時起時伏、復雜多變的發展態勢。半島南北雙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國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關系呈現改善和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並且目前正處於轉型過程,其走向將直接牽涉到我國的東部安全。而近幾年日本在對外政策上加快謀求政治大國或「正常國家」的步伐,強化日美同盟,防範和牽制我國的行動不斷升級,使日中關系在發展中卻有存在著許多隱患。人本政府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強硬態度,嚴重影響地區的穩定,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態度也引起眾多亞洲國家的不滿,釣魚島問題也激化了中日兩國在東海問題上的矛盾。雖然我國政府從大局出發,採取了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日關系重新定位的過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進入21世紀後,日本不斷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擴大對美軍事支援的范圍。日本實施海外軍事干預意志和能力的增強將成為東亞地區的潛在威脅和中日沖突的隱患。
三、美國
中美關系保持總體穩定並有新的進展。雙方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在一些熱點問題上加強溝通,雙邊關系的戰略內涵更加豐富。兩國軍事交流與互信得到增強。在我國的周邊政治格局中,美國是最具影響力的大國因素,也是對我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家。蘇聯解體後,其繼承者俄羅斯對我國周邊格局的影響回縮到我國北部方向,而美國作為全球惟一的超級大國,對我國周邊格局的影響力進一步上升,已成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國的影響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質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嚴重性,在時效上具有長期性。美國的影響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樣性,一是保持直接的軍事存在,二是發展同我國周邊國家的軍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預地區熱點問題和危機。當然,目前美國對我國周邊安全的威脅大都是間接和潛在的,而且其對華政策具有明顯的兩面性,在遏制我國的同時,也同我國進行「接觸」與合作。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緩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美國對我國的威脅。
四、中亞
與中亞國家關系不斷深化。2009年是我國與中亞國家建交17周年。17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成功解決邊界問題,不斷增進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國」機制和上海合作組織。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已成為新型國家關系和區域合作的典範。中亞地區面臨著顏色革命的沖擊,國家政局動盪不安。中亞地區毗鄰我國西部邊境,自古以來就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中亞五國作為蘇聯解體後出現的國家,地理上位於大陸心臟地帶,是大國政治勢力和地區政治勢力緩沖區和交匯區。在經濟上,其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文化上,中亞是伊斯蘭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結合部。我國和中亞各國是長期睦鄰友好的關系,並應繼續保持良好的關系,成為長期的政治、經濟貿易夥伴,以保證邊疆地區的穩定。
五、俄羅斯
中俄關系取得長足發展。 兩國高層互動頻繁。我成功在俄舉辦「中國年」活動,舉行300多項活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諸多領域。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從沙俄時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鄰國和影響中國國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從地緣政治上,中俄之間有漫長的邊疆線,我國北部地緣方向僅有俄羅斯和蒙古兩個鄰國。俄遠東地區和蒙古的形勢相對穩定,不存在重大現實熱點和安全隱患。同時,我國與俄羅斯的睦鄰友好關系處於良好狀態,並且在近期內不會發生動搖。因此,該地區的政治格局是比較穩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續性。從綜合國力上看,俄羅斯仍是世界性大國,並有可能再度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作為俄羅斯的鄰居,中國尤為關心,俄羅斯擁有雄厚的軍事技術實力的豐富的石油氣資源,是中國實現國防現代化可以藉助的力量,盡管俄羅斯處於經濟持續恢復階段,但對華能源戰略已透露出俄羅斯未來的戰略運籌信息。俄在對外政策上,其作為歐亞大國的地緣政治決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實施歐亞並舉的雙頭鷹外交。西部,把外交重點放在獨聯體地區,對歐盟簽署「通往未來路線圖協議」。對美,雖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內不會發生。
Ⅳ 中國經濟發展對亞洲的影響
這個問題在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看法認為,中國能夠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只要其他國家和地區能夠與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合,中國的出口增長和國內消費需求的擴大將會使這些國家和地區從中獲益;另一種看法則認為,中國和周邊國家及地區是競爭對手,中國商品的出口將替代其他亞洲國家的商品出口,從而降低這些國家的商品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例。 成為東亞經濟增長的引擎 實際上,中國處於東亞國際生產網路的組裝環節,中國的經濟增長已成為東亞地區的增長引擎。 要准確把握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關系,我們首先要了解東亞地區的國際生產網路。經濟全球化使生產要素在全球流動的障礙大大消除,跨國公司得以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垂直生產鏈條跨越國界,形成了國際生產網路。日本和「四小龍」的直接投資流向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對東亞國際生產網路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和歐洲的跨國公司也被東亞的廉價勞動力和高效的組裝能力所吸引,將東亞納入其生產鏈條中,這進一步推動了東亞國際生產網路的發展。東亞地區的國際生產網路表現為: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東盟從高到低處於不同的分工鏈上,但最終都向中國大陸出口附加值較高的中間產品,而中國大陸則承擔最終組裝的工序,並出口到歐美市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載文論述了這種製造業格局的變化:「供應鏈的起點在亞洲,高科技產品的部件都在這里生產,然後在中國進行組裝,最後的產成品被運往終端市場。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引擎,但並沒有包攬整個供應鏈。」 由於中國在東亞生產網路中主要從事組裝環節,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帶動了周邊國家對中國出口的增長,從而成為東亞地區的增長引擎。1995年至2001年間,東亞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的年增長率達到11.5%,而同期全球貿易的年增長率只有3.8%。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前五位進口貿易夥伴分別為日本、韓國、東盟、歐盟和中國台灣,從這些經濟體的進口分別佔到中國大陸總進口的14.4%、11.4%、11.4%、11.2%和11.2%。日本對中國的出口成為近兩年來帶動日本經濟復甦的重要因素之一。亞洲開發銀行曾利用全球貿易關聯模型從反面估算了如果中國經濟減速會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的潛在影響。結果顯示,如果中國大陸經濟增長下降兩個百分點,香港經濟受到的沖擊最大,將下降0.95 %,其次是韓國、中國台灣和新加坡,GDP的降幅在0.39%~0.43%之間。東盟國家受到的影響較小,只下降0.15 %~0.32%。在工業化國家中,日本受到的沖擊最大,GDP可能下降0.24%。 與周邊經濟體是互補關系 從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FDI)的角度來看,中國與周邊經濟體主要表現為互補的關系。 中國經濟對亞洲其他經濟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中。首先,中國出口的增加是否擠佔了周邊國家的出口?從資料來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周邊國家的出口表現出相似的增長趨勢。換句話說,東亞的出口總額一直隨著中國的出口一起大幅增長。這主要得益於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和東亞生產網路的進一步垂直整合。經驗研究也顯示,中國大陸的出口增長和「四小龍」及東盟四國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其中與「四小龍」的正相關關系更為明顯。這就說明,中國大陸與「四小龍」和東盟經濟的互補性大於競爭性。從表面現象來看,中國大陸產品的出口在第三方市場擠掉了亞洲其他經濟體的部分出口,但這主要發生在消費品市場而非資本品市場。並且,「四小龍」等在第三方市場消費品出口份額的下降很大部分是由於它們將組裝環節轉移到中國大陸,這部分出口轉化為中國大陸對第三方市場的出口。 其次,中國的FDI增加是否導致周邊國家外資流入減少?1993年以來,中國吸引的FDI迅速增加。從存量看,中國目前已成為繼美國和英國之後吸引FDI第三的國家。東亞其他經濟體由於受到1997年金融危機的影響,FDI的流入一度出現停滯甚至下降,這種情況直到2003年才開始扭轉。大部分經驗研究顯示,中國FDI的增加與周邊經濟體是一種互補關系。以日本對東亞的FDI為例,日本對中國的FDI與日本對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FDI相關系數為正;分部門看,1989年至2003年日本在八個製造業部門和九個非製造業部門對中國的FDI和它對東亞其他經濟體的FDI相關系數也為正。這就說明,日本對中國和對東亞其他經濟體的直接投資是互補的而非替代的。 並非最大贏家 其實,東亞生產網路中,處於中國大陸上游的經濟體獲益更大。 在東亞國際生產網路中,處於中國大陸上游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四小龍」等)從中國大陸經濟增長中獲益更多。生產鏈上游的經濟體向中國大陸出口機器、設備、復雜零部件等,中國大陸經濟和出口增長越快,從這些經濟體的進口也增長越多。相應地,在投資方面,為中國大陸提供零部件和中間產品的經濟體對外資更具吸引力,從而流入的FDI增加,即中國大陸吸引的FDI的增加帶動了產業鏈上游的經濟體吸納更多的FDI。不過,低收入的、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的東亞經濟體會較多地感受到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而那些目前尚未能納入東亞生產網路的亞洲國家在競爭中則處於更不利的地位。 總體來看,中國占據了低成本和大市場的優勢,其他亞洲經濟體在紡織、服裝、鞋帽以及其他勞動密集型的消費品出口方面很難與中國競爭。當然,這也迫使東亞一些經濟體向高附加值、非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移,以保持在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這客觀上促進了其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如,台灣在高技術研究設備方面吸引了更多的投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積極發展以生物技術和其他新興技術為基礎的製造業。此外,隨著中國貿易結構的提升,部分產業處在東亞產業鏈上游的經濟體也感受到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中國經濟對周邊經濟體的影響還取決於該經濟體的產業結構和資源稟賦。例如,東盟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有著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中國是重要的能源和初級產品進口國。中國和這兩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存在競爭,但它們其他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部分彌補了其在第三方市場出口的損失。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對中國的出口占其總出口的比例分別從1995 年的2.6%和3.8%增長到2004年的6.7%和6.4%。 低附加值行業的轉移方向 從中國方面來看,要在東亞國際生產網路中保持和獲得更大的利益,一方面需要保持原有的加工貿易優勢,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向產業鏈的上游發展。由於中國大量廉價剩餘勞動力的存在,中國得以在加工貿易環節、勞動密集型行業保持較長時期的優勢;而中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存在也需要中國長期地發展加工貿易。 勞動力供給的穩定增長、迅速的資本積累和技術變遷等因素使中國生產和出口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並具備了很強的生產和出口新產品的能力,中國得以進入全新的市場。中國的貿易結構也已經從最初的低檔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檔的機電產品轉移。中國從低成本的裝配中心起步,正逐步向技術密集型的生產中心邁進。 在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中國低檔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何去何從,這不僅關繫到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還關繫到中國周邊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已明顯提高,一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開始逐漸轉移出去。這種轉移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具有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其中湖南、江西等省份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其南部可接珠江三角洲,北部可接長江三角洲,是當前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一個重要目的地;另一個是尚未充分融入或完全未能融入東亞生產網路、而又具有低成本優勢的經濟體,如東南亞的越南、緬甸、寮國等國,以及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將低端產業轉移到國外,不僅有利於中國自身的產業升級,還有利於開拓新的市場,有利於減少中國對發達國家的貿易順差。當然,無論是中國的中西部地區,還是東南亞及南亞的一些國家,都要在方方面面做好承接的准備。
Ⅵ 如何看待中國崛起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中國在崛起,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正在和世界發生越來越密切的聯系,中國的崛起是一支和平的力量,中國在這個過程中以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將用自身的崛起給世界帶來福祉,以和平的方式發展,在政治上爭取和平實力,有利於世界的穩定;在經濟上,高速發展並轉型升級,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在文化上,兼容並包,揚長避短,有利於人類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Ⅶ 中國經濟發展緩慢會影響到周邊國家嗎
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們將「階級斗爭為綱」推廣到國際經濟之中,似回乎「帝、修、反答」所生產的糧食和工業品都具有階級性,因而我們就是再苦再餓,也不能要「帝、修、反」的糧食和工業品,所以出現了60年代初全世界糧食大豐收,而我們卻有大量人餓死的奇怪現象。同時,那個時候我們曲解了自力更生和獨立自主的原則,拋開國際分工協作日益成熟的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而盲目發展所謂獨立的工業體系和農業體系,因而除了同當時的所謂社會主義陣營的一些國家有些援助性的政治性的所謂國際貿易外,基本上割斷了同世界經濟的聯系,處於自我封閉的狀態下。這當然與當時的冷戰狀態有關系,但我認為主要原因還在於我們自身,在於我們自身當時的「極左」路線,將自己處於與世界經濟的隔絕之中
Ⅷ 一個國家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能換來什麼好處
A 中國如何提升影響力
中國現在號稱是世界老二,但國際影響力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總的來說,中國的影響力主要是依賴經濟優勢來提升,這與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眾多周知,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主要通過「硬實力「,如經濟、軍事;「軟實力」,如文化、外交來體現。經濟優勢並不等於一國的影響力。中國的綜合影響力實在還有待加強。
經濟優勢是國際體系權力認定的重要指標。
但經濟優勢並不等同於國家影響力,特別是單項的實力(如財富)指標不一定有相應的影響力。盡管一國經濟優勢可能式微或上升,但國際體系一旦成形,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各國權力地位都會保持一段時間。與過去相比,國際權力體系的金字塔正日益變得扁平。塔頂之國美國依然強大,但塔身各種力量結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確切地說,美國的政治優勢,尤其是軍事能力上的優勢,使得東亞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國家和戰略夥伴高度認可美國的安全保護和戰略主導地位。這給中國的經濟優勢轉換成國家影響力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這一轉換過程中,中國如何發揮影響力,妥善回應美國的地區戰影響力將是關鍵所在。
有分析認為,中國的經濟優勢難以轉化為國家影響力,源於中國的發展模式。在經濟增長方式上,中國過分依靠國際市場的拉動,國內消費需求始終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結果導致許多國家對中國經濟崛起的疑慮較為嚴重,擔心中國商品沖擊本國市場。其結果,不僅發達國家針對中國產品徵收反傾銷稅,而且部分發展中國家也這樣做。
一個崛起的中國,其獨特性將更能賦予其客觀、中性的能量,從而建設性地參與國際事務。
其實,長期以來,中國做事的風格比西方國家低調多了,也就是韜光養晦。不過,這與當時中國的經濟實力是相一致的。然而,如果中國繼續實行韜光養晦政策,其成本將會越來越高。在全球化大潮中,不進則退。進則成本遞增,退則全是成本。因此,中國迫切需要將經濟優勢轉化為國家影響力。這就好比中國也有很多軍事、外交資源,如何發揮他們的作用,也需要增強其影響力是一樣的道理。
必須承認美國的影響力盡管下降了,但仍是超一流的!人家想做個事,一呼應就有國家響應,世界上有眾多美國的盟國,這就是國際影響力!美國經常威脅要實施經濟制裁,說美國不跟你做生意了,如果不是美國牛,哪個國家會怕呢?這就國際影響力!某個國家要經濟援助,美國能操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必須按其方案來調整經濟政策,否則不給貸款不給援助,這就是國際影響力!全世界做生意都用美元來結算,每筆結算,人家都可以撈取好處!這就是國際影響力!
美國說句話,全世界都得掂量掂量,這就是國際影響力!說白了,這個世界怎麼玩,還得看美國的臉色!
如果中國有足夠的國際影響力,會有釣魚島的問題嗎?菲律賓還敢跳嗎?還會有台灣的問題嗎?什麼時候美國足夠尊重中國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就差不多了。
Ⅸ 中國周邊國家的發展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在世界的東方,有兩個國家曾經先後主導東亞,成為亞洲最強大的國家。一個是中國,另外一個就是日本。可以這么說,亞洲第一的寶座只有一個,不是中國就是日本(嘿嘿,個人當然很傾向中國)。如果說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崛起必須要超越的對手是美國的話,日本就是我們國家在亞洲范圍內崛起必須跨越的障礙。
在此,我們必須要重視日本。雖然日本不比美國,美國才是最有實力威脅我國的國家,但是,我們要看清楚,日本才是威脅我國的意圖最為強烈的國家。他雖然不能單獨對中國進行結構性打擊,卻可以聯合大國共同對中國進行戰爭。從歷史上來看,日本和我們多次交手。唐朝的白村江戰役,元朝的征日,明代的抗倭,還有就是萬曆年間的朝鮮之戰。特別是在近代,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就把中國做為其侵略的第一目標。從中日甲午戰爭到抗日戰爭,日本成為了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南京大屠殺的超過30萬人的死難,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的3500萬人的死難。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血海深仇。而恰恰他又是有著較為強大實力的國家。因此,我們不得不重視他。
日本是當今世界按美圓匯率計算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擁有世界第二的軍費支出,而且正在試圖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其實,不論日本是否人常,其經濟實力決定了其必然將在政治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正視日本的實力。不要偏激,那對我們自己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日本的弱點,並戰勝之。我們的仇恨更多應該成為我們的生產力和戰鬥力。
中國和日本之間有著比較深的歷史矛盾。外交上,中國和日本之間被稱為一衣帶水,可有些人卻在私下說是「一衣帶血」。的確,中國和日本之間有過不堪回首的戰爭往事。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中國的學生,但是就是這個學生,卻屢次認為自己超過了老師,而試圖挑戰他的老師。
也許有人會說,看看法德,自三十年戰爭之後先後有七年戰爭、拿破崙戰爭、普法戰爭、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法德之間的歷史積怨並不比中日少。可是法德卻早已實現歷史和解,並且共同支撐歐洲的天空,被稱為老歐洲的軸心。在這些人眼裡,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歷史矛盾也應該可以遵循法德模式,實現歷史性和解,在亞洲發揮軸心的作用 。當然,這從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現實並不是理論,他不會因為某個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首先,德國並沒有像日本屠殺中國人一樣去屠殺法國人,他們之間的交戰更多的是一種騎士戰爭,只是一種實力的碰撞,並非帶有要完全讓哪個民族被抹去的目的。其次,德國人在二戰之後不斷進行反思,對二戰的罪行進行反思,日本人卻從來沒有這么做。他們沒有在戰敗之後正視其侵略歷史,反而在不斷美化侵略,甚至否定他曾經侵略的歷史。從日本修改教科書的事件上可以看出,軍國主義是否復活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需要討論的僅僅是軍國主義什麼時候完全復活,復活到什麼程度而已。島國民族的劣根性就在於此,狹隘的民族觀似乎變得難以逾越了。
中華民族是個寬容的民族,但寬容也是有限度的。我們的寬容是建立在日本對歷史的認同的基礎上的,單方面的寬容無疑是縱容侵略。我們已經被侵略過了,所以我們的民族不認同現在的日本是完全有理由的。隨著日本右翼勢力的日益強大,溫和的聲音幾乎不見了。這和二戰之前是何等地相似呀。我們的民族也日益感到了危機的到來。和平年代國防建設的動力就是憂患意識。我們國家在一些地區的反日活動只是憂患意識的體現。一個沒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是註定要被侵略的,一支沒有憂患意識的軍隊是註定要被消滅的。我們對人民的反日活動也應該辨證地來看,一方面,這些活動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日關系,但另一個方面,我們的反日活動也體現了一個民族對於危機的憂患意識。難道一定要到戰爭爆發的時候我們才能去反對某個國家的侵略行徑,而在和平年代我們對他們的一種侵略傾向不能以這種非暴力的形式進行提醒?可以這么說,如果日本繼續對於戰爭罪行進行否認,那麼中國的反日情緒是難以平復的,中日關系也就堪憂了。
現在的中日關系已經可以說是自復交以來以來的最低谷,而且中日關系還在降溫。由於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和東海油氣資源開發問題上的無理取鬧,這種趨勢是很難短時間改變的。而恰恰在這個時候,日本向聯合國提出了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要求。這讓中國人民幾乎難以接受。一個還沒有正視歷史的國家怎麼會有資格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呢?中國政府自然就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表態支持日本。就因為這,日本變得更加趨於瘋狂。他開始不斷地挑釁。先是提出釣魚島收歸國有,後又向中國發出類似最後通牒式的文件,要求中國停止在東海的一切油氣勘探工作。這無異於在本已緊張的中日關繫上火上澆油。這也無怪乎在中國國內出現大范圍的反日情緒了。日本人首先已經把獲得理解的途徑堵死了。
其實,中國人是比較容易滿足的,只要日本願意承認其侵略歷史,中國和日本的和解也就要到來了。但中國人也是不容易屈服的,如果連侵略歷史都不承認,我們中國人可能認同日本在世界發揮更大作用的要求嗎?而且日本人竟然老是用停止對華援助來威脅中國。實際上,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人不怕!日圓貸款對中國是年三十的兔子,有它過年,沒它也過年。但日本人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可能忘記了,日圓貸款是要還的,而且平均一年才10個億美圓。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它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記。日本用停止對華援助來說事,結果只能是挑動了中國人自尊的神經。
日本並沒有美國那麼強,所以他的弱點也較美國多,更較美國明顯。
日本的根源問題就是其島國民族劣根性。日本人的島國性質顯得比英國更加明顯。島國民族最容易出海盜。這個海盜是個什麼心態呢?他們常年在海上游盪,搶劫貨物,然後把人殺掉,把船燒掉。這種模式純粹是冒險行為。因為這種模式是不能有任何一次失敗的。一次失敗就可以把自己完全葬送掉的。那麼,我們看看日本的海盜式賭徒行為吧。
發生在唐代的白松江戰役可以說是日本第一次大陸冒險主義政策的實施。那個時候的日本還不叫日本,而是叫倭國。當時,朝鮮存在三個國家,即新羅、百濟和高句麗。其中,高句麗是最強的,老是打擊新羅和百濟。於是,百濟和新羅分別在區外尋找了保護國。百濟的選擇是倭國,而新羅選擇了唐帝國。日本當時之是一個小小的島國,在經歷了大化改新之後的日本並沒有對直觀的了解,可以說是知己不知彼。在這樣的情況下,把自己的軍隊派上朝鮮半島顯然並不是一個合理的舉動。當時的大唐帝國幾乎是擁有無限的人力和物理,但日本並不知道這些。他們只覺得這是他們轉移國內守舊勢力的鋒芒和人民群眾的不滿,擴大在朝鮮半島的影響的一個好機會。於是便借口百濟求援出兵朝鮮半島。但是,這樣的盲目出兵顯然對日本本身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最後不出所料,百濟被滅,日本的冒險行動第一次失敗了。他不得不臣服於大唐帝國。於是來唐的日本遣使就多起來了。東亞的力量格局也形成了以大唐帝國為中心的結果。此時的日本在整體實力上肯定是沒有辦法與中國對抗的,這無異是在飛蛾撲火。
日本在此之後的很長時間里沒有試圖再次挑戰中國。但是到了明朝,日本又再次試圖進行大陸擴張主義。倭寇在中國東南沿海肆意燒殺搶掠,這還是小。更重要的是,日本在豐臣秀吉時代選擇了入侵朝鮮。這時候的朝鮮就是一個微縮中國。作為明帝國的屬國,大明天子不可能輕易把這個屬國就給了日本。於是,豐臣秀吉本身就選擇了和大明的對抗。可是,他再次忽視了力量對比的巨大懸殊。此時的明帝國雖然不說強得很,但怎麼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是一個小小的日本就可以輕易將其的根基催垮的。日本人只是簡單地認為明帝國是一個已經沒落的帝國。而盯著入侵大陸的第一個目標――朝鮮。這只能說明日本人在這樣的關乎國家命運的事情上過於草率,根本也沒有經過周全的考慮,僅僅是以自己的戰略為出發點,而全然不顧及到對手的力量。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做法也貫穿於日本的對外政策中。或許海盜本來就就是這樣的心態,他並不知道對手是怎樣,他只知道看到了目標就去打劫。這種想法是多麼可笑,也正是這中思維,即使是日本的豐臣秀吉這樣的一代梟雄也沒有能夠超脫這種邏輯。
當然,我們還有一次記憶最深刻的失敗,那就是中日甲午戰爭。這是一場以偷襲開始的戰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中國和日本都經歷了一些變化,但我們的變化相對小一點。日本的明治維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日本國家的現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自上而下的。那是一次體制上的根本變革,雖然沒有完全鏟除日本的封建制度,但卻給資本主義的發展亮了綠燈。中國則不同。中國採取的變革沒有能夠也不敢出動封建統治的根基,那僅僅是一次形式上的變革,沒有深化到內容層面上。僵化的封建官僚體制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更不是誰想觸動就能觸動的。每一次的改革企圖最後都在腥風血雨中失敗。一次又一次血流成河。於是,在雙方的力量對比上日本開始趕上來了。但中國並不是沒有力量。可以說,日本人當時的決定仍然是很冒險的。可是日本就是一個冒險的民族,面對中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他沒有表現出畏懼,而選擇了直面。不過這次日本人成功了。一次戰爭,把日本在亞洲的最可怕的對手打得不知所措。可是,這次戰爭雖然造就了日本的崛起,同時也加速了日本的冒險行動。日本人在十年之後,挑起了日俄戰爭,對俄國的遠東利益提出了挑戰。 這是日本第一次公然挑戰列強。俄羅斯帝國,土地面積是如此的龐大,在任何一個國家面前都顯得像一個巨人。而日本沒有多管這些,他選擇了戰爭。開戰首先消滅俄國的遠東艦隊,這是一個大膽的行動。俄國人不得不調集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來亞洲增援。隨後,在對馬海戰中,日本海軍史上最重要的任務,東鄉平八郎海軍元帥(當時還不是)的正確指揮――實際上一個巨大的冒險――在俄國艦隊的炮口之下進行轉向。這可以說是一個正常的人很難作出的決定,可日本人就是能夠做到。可以說,對馬海戰是日本歷史上真正的國運之賭,如果輸掉戰爭,日本這個國家可能就失去了繼續前進的任何可能。可就因為那是日本人,他們敢於冒這樣的風險。戰敗的結果可以說是相當嚴重的。當時的國際社會並沒有形成現代文明觀,而俄國人更是以獲得土地為樂趣。看看蘇聯在二戰勝利後的做法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時如果俄羅斯獲勝,日本的代價是多麼慘重。但海盜就是海盜,俄羅斯這條運轉不靈的船也叫他們給燒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倒沒有怎麼體現出日本的冒險主義。因為從政治版圖上來說,同盟國靠的就是陸軍,而他們離日本太遠,幫不了日本什麼。一旦和同盟國開戰,結果是很嚴重的,不列顛的海軍相信是足夠強大的。這說明了日本在實力相差過大的情況下是不太可能選擇冒險的。
可是,在一戰中的正確站隊讓日本有點忘乎所以了。隨著軍國主義勢力的上升,日本也感覺到了他可能要靠戰爭來轉移經濟危機。這次,日本仍然沒有什麼猶豫,他選擇了軸心國。於是,不得不做出的決斷――挑戰美國。當然,日本人也深知,自己的戰爭實力和戰爭潛力都是不能與美國比肩的。於是,他又用上了偷襲了。珍珠港一役,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列艦四沉四傷。的確,短期內增加了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可惜,美國的戰爭能力之強讓日本始料不及呀。想想那是一種怎樣的工業能力。短短的時間里,美國人造出了50條「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和25條「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日本人這一次的確低估了美國的能力了,但卻沒有給他們後悔的機會了。戰爭的結果早在開戰時已經決定了。
日本人就真的那麼看不清力量對比嗎?他們又為什麼那麼喜歡冒險呢?這就是島國呀,大陸情結以及海盜精神的結合。他們追求最大的收益。他們害怕被孤立。島國封閉了就沒有多少前途了。這就和一些人炒期貨一樣。風險大收益也大。日本這種冒險主義我們是必須遏制的。我們要知道,和日本交戰是很多敵對勢力願意看到的。大家不要憑一時之快。老是高聲呼喊消滅日本是沒有用的。冷靜是國家崛起過程中最需要的東西。因此,至少在短期和中期我們要避免和日本交戰。海盜雖然亂來,但是在有種情況下卻不會亂來,那就是他發現了對方是一條軍艦時。海盜其實是懦弱的,只能欺負民船。他們的內心實際上是承受不了失敗的。這又引出了日本的另外一個心理弱點。
為什麼日本一直都沒有敢於很明確而持久承認其侵略歷史。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日本這個民族的脆弱本質。他對於失敗十分忌諱,而且更害怕掛上了侵略的失敗。因為日本這個國家實在沒有多少本錢,失敗一次那絕對不會像勾踐那麼簡單,只要十年生聚。因此,我們和日本不打則已,一旦爆發了戰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狠狠的打,打得日本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不敢斜視西方。這又得聯繫到日本的國情。的確,作為一個海島國家,要失敗的前提至少也要海洋上失敗了,而海洋上失敗了之後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命線被別人控制了。對日本來說,失去海洋和被舉國侵佔的區別不大。都是生存權的基本喪失。因此,日本賴以生存的海軍是我們打壓的重點,只有讓日本人感覺到他們海上不安全了,他們才會理智些。
對於日本,我們國家不要有任何的恐懼,日本這個民族也不值得我們恐懼。他們沒有長遠的戰略,總是按照當時的狀況而不作全面分析就決定。這樣的策略只能導致他一次又一次陷入危機。就像毛澤東主席在《論持久戰》中說的,中國是大國,所以中國必將戰勝日本。而且我們還正在由大國向強國轉化,到我們變成一個大強國的時候,我們對日本就將佔有壓倒優勢。
由於日本的那種沖動和戰略上的誤判概率之大。我們有一個很好的選擇,那就是借力打力。這個力是什麼呢?很多,美國、韓國、朝鮮、俄羅斯都是我們可以借的「力」。首先是美國,美國和日本的矛盾不可說是不深。可以說,日本一直就把美國作為其排行第二的對手。畢竟,從日本的地理位置來看,日本的真正成為世界級強權有一個標准,那就是日本必須獲得太平洋的控制權,這顯然與美國有很大的沖突。日本人當然也認識到了這樣一點,所以才偷襲珍珠港,試圖顛覆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海權。美國人自然也不會傻,他也知道,中國怎麼說還是一個以陸權為主的國家,即使崛起之後也不會全面奪取美國的優勢。但日本全不一樣了,一旦日本獲得霸權,其必將全方位挑戰美國,特別是在海權上,日本必將謀求絕對優勢(雖然這幾乎不可能,但日本人心裡就是這樣想的)。這自然是美國所不能允許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還是可以和美國達成默契的。關於韓國和朝鮮對日本的作用,我不用說得很詳細了。朝鮮半島在歷史上多次受到日本的威脅,特別是近代,日本長期占據朝鮮半島。因此,不論是半島的哪一個國家,都對日本沒有好感,更不希望日本強大。獨島問題就是日本和韓國之間的契子,隨時可能引發更大的矛盾。另外,日本政府的運做也不是很靈活,一個很淺顯的原因就是日本右翼勢力非常強大。在日本政府那樣的體制下,首相不得不顧及到國內的支持率。因此,我們可以想像,我們只要抓住時機大力地抨擊日本首腦包括參拜靖國神社在內的一系列不承認侵略歷史的行為,就可以獲得朝鮮和韓國的足夠支持。至於俄羅斯,不僅是北方四島問題還沒有解決,還有更多的歷史矛盾沉澱著。這些問題現在的確不是很明顯,但以後都將顯現出來。而且,俄羅斯是中國遏制日本的一個重要國家。其實,只要中美俄三大國的地位沒有決定性的變化,日本就很難從這個夾縫中崛起。當然,我並是鼓勵挑起他們之間的戰爭(當然,這也是一種手段,但風險不小),只是希望形成一定的力量牽制。日本至今也沒有找到同時平衡美中俄的辦法,這是一個對我們來說不錯的事情,我們也必須加以利用。
日本的一個很大弱點就是他們的經濟很需要我們,而我們對他們的需要則顯得不是很明顯了。我們不從雙方生產的東西上來分析,因為這樣顯得片面了。我們就看兩個市場的走勢。日本市場由於日本經濟的持續低迷已經趨於飽和了,而中國市場則還在持續的擴大中。也就是說,日本市場以後能為我們提供的可頂是要小於我方市場能為日本提供的東西,光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市場對於日本的重要性。我想,只要我國堅定地走下去,我們的經濟牌就會對日本起作用。
對於日本的不承認戰爭罪行的言行,我們可以利用,甚至可以這么說,我們並不急於要求他承認戰爭罪行,因為這對我國遂行國家戰略是有相當的好處的。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日本和德國一樣都是二戰的策源地之一,罪行也沒有什麼決定性的區別,為什麼日本就一直沒有受到國際社會類似德國的尊重呢?結果導致日本的政治外交只能變成金錢外交。這也是和日本人的短視分不開的。可以這么說,戰敗後的國家有兩種選擇。一是向勝利國挑戰,為執行和平的過程製造麻煩,希望其知難而退;二是與戰勝國合作,同時設法恢復本身的實力,以待東山再起。這兩種策略都有不消的風險。如果選擇了前種方法,也就意味著將在虛弱的時候挑戰勝利的國家。如果選擇了後種方法,那合作可能打擊民心。可是不管選擇哪一種,千萬不要兩者都選,而是要有區別地選擇。日本恰恰選擇了兩種。他對美國採取了第二種方案,而對中國選擇了第一種方案。顯然,這造成了中國對他仇恨日升而日本本身民心也受到打擊,同時美國還沒有能夠對日本放心。這就已經是一個大大的敗筆了。而一直不承認戰爭罪行還有一個更為嚴重的後果,就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日本在國家社會上,當直接面對中國時是很難抬起頭來的。雖然日本政府不願意承認侵華歷史,但這畢竟是事實,所以日本人是永遠會心虛的。中國就可以靠著這一點不斷打壓日本。把和日本的問題都和歷史問題掛鉤。美國人不是習慣了把中國的問題都和人權的問題掛鉤嗎,我們為什麼就不能不把日本問題都和侵略歷史的問題掛鉤呢。這是很正常的邏輯。讓日本人的良心窄不停給我們在很多問題上謀取利益。這是很致命的一個外交手段。我們看到,德國人能夠不為凡爾塞和約付出足夠的代價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戰實際上是一次帝國主義的利益爭奪戰,沒有正義和邪惡之分。於是,戰勝國覺得讓德國簽定下那麼苛嚴的協議似乎過分。於是,史特瑞斯――或許是德國歷史上最接近俾斯麥的外交家憑借著戰勝國的一種理虧心態不斷施壓,最終使德國因一戰造成的損失變得最小了。為什麼日本的政府官員於中國的官員會面總是沒有什麼精神,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有精神上的債務,最終影響了日本官員的心態。精神上的壓力對事態的影響可是不可讓人小視的。對於日本人這么大的短視,我們怎麼能不加以利用呢,那就有點對不起自己了。
呵呵,這篇感覺有點亂,因為其間不斷有各種事情干擾。比如說真情互動版的斑竹「遊走人間」讓我去幫她辯論一下啦這樣的事情。不過估計還能看吧。的確,對日本的戰略是我們廣大軍迷比較關心的東西了。我想說的就是日本這個國家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打壓他,但是不到不得以或者我們的實力遠遠壓倒日本的時候,個人覺得我們還是要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任何一個國家。只有看到國家的長遠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由於現在已經開篇了,而且能夠影響日本的國家也比較多,所以我這次才論述了借力打力的問題。也不知道大家感覺怎麼樣。
或許對外戰略問題的確不怎麼適合寫吧,太長,有時候。不過我既然開頭了,怎麼也得寫完呀。不然就對不起自己了。無論怎麼說,有意見打擊繼續提,我仍然是那句話,正確的一定虛心接受。但聲明一點,我絕對不是和平主義者,更不是投降主義者,但我講求在現實條件下的理性面對。
Ⅹ 中國的經濟發展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的論文一篇
我國經濟的發展在提高本國經濟的同時也提高了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