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在二戰後對於日本的經濟援助給日本日後自主經濟發展帶來了什麼利弊盡可能弊處多一些,或者有什麼關
美國對日政策的「主要目標不是使日本民主化,而是企圖使日本成為美國的衛星國」。並內反對南京國民政府奉行「與容美國一致」的對日妥協寬大政策。但鑒於美國佔領日本、日本政府並無外交權,這些抨擊主要集中於美國的對日政策,尚未直批評日本。
參考:http://www.doc88.com/p-099209410892.html
㈡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國土面積狹小這對日本發展經濟產生了怎樣的弊端
這樣的地理條件對日本影響很小,可以說日本能在戰後非常差的條件下,地理位版置不好的情權況下發展成當今世界前列的大國,證明了日本這個國家的優秀和領導人的能力。某些國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現在發展成這個樣子,真的是丟臉啊,沒錯,我說的就是印度。
㈢ 為什麼通貨膨脹別的國家唯恐避之,而日本卻是非要通貨膨脹2%呢這對日本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通貨膨脹,不能只簡單看這個現象所產生的貨幣貶值的弊病,一定要看到它背後的積極的一面。
在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前提下:在一個穩定、發達的大國中,凡發生通貨膨脹的時候,大多都是在經濟蓬勃發展狀態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商品供應狀況近乎「供不應求」、貨幣供應量加大,企業擴張招兵買馬,工資不斷上升,國家稅收與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社會一派欣欣向榮。但此時涌動的「暗流」就是發生通貨膨脹,而此時社會發展卻很快。
但當通貨膨脹率高於人們的承受能力後,政府就必須治理通貨膨脹以保證人們生活水平不會大幅度下降,要穩定社會。因此就要採用降低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減少政府采購量、提高銀行存款准備金率、減少貨幣發行量、加息、改變「擴張型」財政政策為「緊縮型」或中性財政政策等一系列「緊縮措施」,但這些措施帶來的負面作用就是經濟不景氣、資金鏈斷裂、企業裁人、就業困難等問題,而此時通貨膨脹率一定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現「通縮」現象,使國家長期處於不景氣狀況。
此時政府就需要刺激經濟發展。
日本就是這樣,由於缺乏經濟發展動力,政府手中掌握的資源有限(比起中國這樣的半計劃經濟國家),僅僅依靠降低利息等措施已經無濟於事,只好出「狠招」,不惜以通貨膨脹為代價刺激經濟發展。當日本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後,貨幣會迅速貶值,這對以出口為主的日本來講是有利的,而美元、人民幣、歐元就相對升值,相對來講日本貨就很便宜了,就可以有效刺激各國大量購買日本商品,無形中實現了促進了日本經濟發展的目的了。這就是日本所希望的結果。
你說到「別的國家唯恐避之不及」,是對的。因為通貨膨脹逼人要付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代價,但如果能以此代價換來國家一段時間的繁榮昌盛,那這個眼前的代價是可以接受的,總比承受多年死氣沉沉、經濟不斷萎縮、「等死」,或許要好一些。
但也未必,因為這個世界早已告別了商品「供不應求」的時代,進入了「供過於求」的時代,再希望像若干年前只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就能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那樣,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日本經濟是否能在承受了通貨膨脹的代價後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㈣ 日本經濟發展模式中特有的弊端
經濟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日本經濟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日本經濟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日本經濟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 日本經濟模式日本經濟模式日本經濟模式日本經濟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在經過短暫調整後便進入了高速增長時期,並創造了經濟奇跡,形成了舉世矚目的「日本模式」。何謂日本模式,即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的方式,也就是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日本經濟模式特徵日本經濟模式特徵日本經濟模式特徵日本經濟模式特徵 1、核心是「追趕」歐美。2、關鍵是「後發效益」。3、加強政府幹預。4、引進技術,是追趕型現代化的主要手段。 5、出口主導、「貿易立國」,以保證「追趕現代化」所需的外匯。 6、實行統制金融。 日本經濟模式危機日本經濟模式危機日本經濟模式危機日本經濟模式危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模式創造了聞名於世的日本經濟奇跡。日本經濟模式一度也成了東亞國家經濟發展的樣板。然而,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和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日本經濟模式成為日本經濟陷入長達10多年低迷窘境的重要原因,曾經輝煌一時的日本模式走向衰落。在美國金融風暴的沖擊下,日本模式進一步陷入了危機。今年的大地震使長期低迷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日本2011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3.7%。對此,有些經濟學家甚至斷言日本經濟模式已經破滅。 日本經濟模式轉變日本經濟模式轉變日本經濟模式轉變日本經濟模式轉變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日本經濟體制存在的弊端是造成80年代後暴發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政府以及許多企業領導人也認識到了日本經濟模式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開始調整和改革日本長期以來形成的經濟模式。經過多年的調整,日本的經濟模式和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均發生了變化,政府對經濟減少干預,放寬限制,企業間的競爭增加,活力增強,各個方面的改革都有了一定的進展,但是,改革遠未完成,日本經濟模式的轉變仍充滿不確定性。 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我的看法 對於部分經濟學家關於日本經濟模式已經破滅的言論,我覺得言之尚早。經濟周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現象,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出現挫折,經歷蕭條。這是經濟本身的發展規律,日本也不例外。當今,日本仍然是世界經濟強國和科技強國,戰後日本依靠先進技術和技術創新積累起來的技術力量依然雄厚。高素質的勞動力、大量的儲蓄和充裕的資金等,這些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的基礎要素依然蘊藏於日本社會中————————摘自網路文庫,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戰後日本經濟的利與弊
(一)國體保留的利弊
1945年8月8日,蘇聯向日本宣戰。
9日,蘇聯紅軍即越境進入中國東北,與日軍開戰。
同日,美國向長崎投了第二顆原子彈。
當天,日本政府在天皇皇宮地下室舉行了一整天的會議,最後,在內閣與軍部中的主和派與主戰派仍爭執不一時,44歲的裕仁天皇裁決:在本土決戰准備不足,決定接受美、中、英三個盟國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宣言》,結束戰爭。
10日,日本政府通過廣播電台與中立國,將天皇的決定通知盟國。
隨後,盟國方面表示:可以考慮保留日本國體的天皇制。
14日,天皇在御前會議上再次確認其「聖斷」,並於當夜錄制了天皇宣布的《終戰詔書》。
15日,通過廣播電台,天皇親自宣布的《終戰詔書》,向包括日本國民在內的全世界廣播了。
9月2日,日本政府的代表,到停靠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簽署了《投降文書》。
這樣,中國的抗日戰爭與美、英等國對日的太平洋戰爭,日本便以「終戰」形式,向盟國予以投降,正式結束了戰爭。
9月15日美國陸軍上將、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率其有43萬兵力的盟軍總司令部正式進駐東京,開始了對日本的時達六年多的佔領。直至,1952年2月28日,美、日兩國政府簽訂的法律上正式結束戰爭狀態的《和平條約》生效,美軍才宣布對日本戰領的結束,其在日本的美軍由「佔領軍」身份,改為「駐日美軍」。
日本投降後的政局,有一些其他戰敗國家並沒有的特點:
第一,日本國家的最高元首—天皇,並未因國家戰敗而淪為俘虜、戰犯,相反,仍還作為日本國家與人民整體的代表,地位仍居所有的日本人之上。
第二,日本的政權機構,即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也仍然在予以有效運轉。
美國佔領軍對日本的佔領統治,不是以直接的軍管方式,而是通過有效運轉的日本政府,去實現其意志。而且,這個接受美國佔領軍旨意行事的政府體制,也不是打爛後重新組建的,而仍是原有日本政府體制方式。
8月17日,在天皇宣布「終戰」投降後兩天,日本新一屆內閣成立(東久邇為首相),開始進行「終占」事務處理。東久邇完成「終戰」事務後辭職,其後,幣原內閣上台(1945·10·9—1946·4·22),接手處理國務,至1946年5月民主選舉產生的政黨內閣即吉田茂內閣成立。
第三,國家的各項民主化程序在佔領軍的大力推進與支持下,如火如荼地開展了。
其中,主要有允許政黨能自由成立,開創了日本的政黨政治新局面。因此,當時新成立的政黨如同林立,1946年4月戰後舉行的第一次議員大選,競選政黨就多達 363 個。
其次,是制定並通過了《工會法》,讓日本工人擁有了自由組織權、團體交涉權與罷工權,使55%以上的工人自由參加了各種工會組織,從而在勞資關系處理與國家事務中,工人在很大程度上都獲得了發言與干預能力。
同時,進行了農村土地改革,由政府向地主有償征購其超過自耕地標準的多餘土地,再轉賣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農民則可以在長達30年內,再慢慢分期向政府償還這筆購地款。這樣,91%以上的日本農民,在瞬間便基本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從而大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戰後的日本,由於美國佔領當局沒有取消天皇制,沒有打斷日本的國體,也允許日本政府國家機器(除軍隊全部解散外),在接受佔領軍指令的前提下,繼續予以運轉。因而,運用天皇的影響與日本政府的運轉,不僅保證了美軍在開進日本本土時,能無傷亡的順利實行全國佔領,對解散日本「皇軍」、整肅20萬對戰爭負有責任的政府官員、並全部開除其公職的工作,也都進行得很為順利,同時盟國事先准備在戰後日本,要進行的各項以推進民主的政治改革活動與戰爭罪行審判工作,更是能基本得以有序順利的開展進行。
日本國則由於得以保有國體,天皇制也予以適當保留,所以,使其民心仍有所依附,不致發生戰後的無政府狀態或敵對狀態。同時,由於仍有政府在有效地運轉管理國家,使整個國家在戰後進行的恢復與發展經濟、文化與開拓發展民主政治的活動,都能在有序的情況下進行,因而,避免了混亂曲折,保證了效率。
但是,保留日本國體,對日本曾侵略過的亞洲國家來說,卻造成了一種隨時會導致其感情傷害的精神隱患。因為,由於日本國體得以保留,裕仁天皇的戰爭責任沒有被追究,並仍保有了其天皇制。由此,對日本侵略戰爭罪責歷史的解釋與教育,五十多年來,一開始便不可避免地含有對天皇的敬畏與連續運轉的政府的影響。
因而,日本國民便對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罪責,很容易地產生了不以為然的淡薄心理與認識,而且,這種心理與認識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導,到現在根本無法體會往日戰爭罪惡的新一代人心中,更日益強化。所以,這些年來,不承認日本侵略罪責的言論與舉動,便常常在日本民間與政界要人身上發生,由此造成了對一些亞洲國家人民感情的傷害。
日本民間與政界要人經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在日本方面認為,「不去參拜靖國神社,以後誰還會去為國捐軀?」認為這是他們日本民族對為國獻身精神的認可與贊賞。
可是,對曾遭受侵略的亞洲國家人民來說,靖國神社中安放有東條英機等戰犯的靈位,參拜靖國神社,不就也包含了對戰犯的贊揚?推理下去,不也就是對日本侵略戰爭罪責的抹煞?
現在的日本政府領導人,對亞洲諸國的輿論,自然不敢忽視。可是,他更不敢輕視日本國民的選票。大量事實已表明,日本國民中相當多的人,的確已是對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責,非常淡漠了;相反,對日本軍人中動不動就剖腹自殺、盡忠於天皇的「神風」敢死隊型的情形與人物,則給予了很高精神地位。因此,現在,的確很難指望日本的國民,能正確看待日本曾發動過的侵略戰爭了。
對此問題看法對立的日本與亞洲諸國,不論是國民,還是政要,其實,都已是與那場戰爭無任何關聯或責任的人了,但是,要在這個精神與觀念的問題取得共識,還真不容易!
再客觀地看,日本國的確是一個與眾很有些不同的國家:它居然將學習引進西方的民主政治、自由經濟、個性文化體制,與本國原有的忠君、愛國、集體為上個人獻身的東方傳統古風,得以成功的嫁結。因此,它便既運用西方式機制,將自己朔造成為「亞洲的西方國家」,而那種企業不輕易解僱員工、國民的團隊精神、婦女在日本仍處次要地位等東方傳統現象,卻仍時常凸現。
(二)實現經濟的復興(1946—1955)
日本戰後經濟的復興,其實,並不是很多人以為的是在「一窮二白」或破破爛爛的廢墟上進行。
自1868年明治維新始,早已在20世紀初便完成了工業化的日本,到三十年代時,它就已躍為美、英、德、法之後的第五個經濟強國了。而1945年戰敗之際,雖然日本的國力財富損失了25%,但其綜合國力卻仍與1935年時的水平持平。
當然,由於日本的經濟能力長期是用於戰爭,輕工業民需生產大幅減弱,農業生產破壞則更嚴重,糧食在戰爭期間就不能自給,而靠從中國大陸、台灣與朝鮮的掠奪性進口來彌補,因此,從1939年起,日本國內就實行了糧食定量供應(每人每天定量僅為 345 克)。到戰敗後,生活物資奇缺,物價飛漲,糧食更成了全日本的危機,人民生活是極端的困苦。
三大經濟改革
美國佔領軍對日本經濟的發展,只關心兩個問題:(1)使其非軍事化;(2)使其民主化,建立自由競爭機制。
至於其他具體運作,那是日本政府與企業的事。
在美國佔領當局指示下,戰後的日本,實行了三大經濟改革:
(1)農村土地改革。(2)解散財閥與組建新的企業集團。(3)勞動體制改革。
農村土地改革大致情況,前文已述。
土地改革使日本真正出現了「耕者有其田」,從而,獲得解放的農業生產力,不僅為保證國民的生活,提供了較為豐富的食品物資,由此,穩定了原本動盪不安的社會。同時,也為工業的復興,提供了強大物資與人力基礎。
解散財閥,其目標就是摧毀隨時會演變為戰爭財力支持的壟斷經濟集團。從而,既達到經濟的非軍事化目的,又完成了企業自由競爭的民主化程序,打破了壟斷經濟體制。
當時,日本有三井、三菱、住友、安田、野村等「十大財閥」,以及其他與支持戰爭有關的壟斷性公司,共83家,改革後,被勒令交出大部分股權(政府沒收性質),然後,或予以解散,或予以分割為多家公司。其交出的股權股票,則由政府轉賣給或該公司內部員工,或進行市場拍賣。制定並公布的《經濟力量過度集中排除法》,更在法律上使財閥集團不僅不復存在,而且,壟斷企業也不允許再生。
勞動體制的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勞動立法制度,組建自由工會,改善工人生產與生活條件,建立合理的勞資關系。
這三大改革,無疑對日本戰後經濟,能很快復興與高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奠基作用。
戰後經濟復興的基礎
雖然,失敗的戰爭使日本經濟遭受到了很大的災難,但戰後日本經濟的復興,卻也還是仍有不少的基礎。
在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的運輸與能源方面:鐵路運輸基本完好;船舶雖大部分毀於了戰爭,但船廠與港口卻損失不大;電力基礎(水力與火力發電)與鋼鐵生產能力,也基本沒有受到破壞,恢復生產比較容易。
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工廠設備,原本是要作為對戰爭的賠償,予以拆走付賠的。但由於後來出現的冷戰局勢,使美國佔領當局改變了這個計劃,結果,實際拆走用於戰爭賠償的機器設備,僅只有原計劃的 7 %,當時價值僅約 1·6 億美元。由此,日本得以慶幸保有這些經濟復興的基礎條件。
由於美國的支持,對其他國家的戰爭賠償,也是比原計劃大幅度的減少。
如原提出的賠償計劃是(美元):緬甸 25 億、菲律賓 80 億、印尼 172 億、南越 20 億;而最後實際賠償則只有:緬甸 2 億、菲律賓 5·5 億、印尼 2·23 億、南越 3900萬。總共還只10·1 億。而且,這些賠償,其一,是都需用10—20年慢慢償付;其二,都是以提供勞務與商品的形式支付。這樣,恰好還有利於拉動日本的經濟。
中國方面,則自動放棄了賠償要求。
在人口素質方面,由於戰前日本的教育就很受重視,四十年代日本的義務教育普及率就達近乎100%。在摧毀財閥集團後,大量的人才新人得以進入企業各級管理層,填補財閥體制被摧毀後的空缺,從而成為了復興經濟的強大中堅力量。
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更是成為了日本經濟復興的一個重要轉折。
戰後的1946—1949年間,日本的經濟主要是恢復性重建,至1949年時,工礦業生產平均指數,仍只有戰前(1935—1936年)平均水平的 76 %。
但是,朝鮮戰爭的爆發,為日本經濟的外向發展,提供了一個「特需景氣」,有力地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因此,到1953年朝鮮停戰時,日本的工業生產、勞動生產率、實際人均收入與國民消費水平,就都超過了戰前(1935—1936年)平均水平。
日本的外匯儲備,1949 年末尚只有 2 億美元,而到1952 年底,就達到了11·4億美元。
日本國民的消費水平,由於城市工薪階層收入較之1949年提高了21%,農民收入提高了17%,更有著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洗衣機、電冰箱、黑白電視機這新「三大件」的消費,開始取代原「三大件」即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逐漸進入了家庭。
這樣,至1953年,日本便完成了經濟復興的任務。
兩大因素的出現,客觀上幫助了當時的日本:
第一,美國因冷戰形勢的出現,而改變了大規模拆走日本機器設備及於戰爭賠償的計劃;
第二,朝鮮戰爭的爆發,使日本經濟在恢復性發展時,獲得了一個高整發展的外來機會。
對此,日本人自己都經常說:是「天助神佑」。
(三)走向經濟自立之路(1955—1960)
朝鮮戰爭結束後,日本經濟的發展勢頭,雖然又出現了短暫回落,但畢竟日本經濟已走出了低谷,新一輪發展已是在較高的平台上進行了。
鑒於朝鮮戰爭結束後的經濟發展狀況,日本政府吉田茂內閣與鳩山一郎內閣,先後制定完善了一個《經濟自立五年計劃》。在這個計劃中,提出了二大目標:
第一,力爭做好產業的合理化調整,以實現不依靠「美援」與「特需」的國際收支平衡與擴大,在此基礎上達到「經濟自立」;
第二,充分吸收迅速擴大的適齡勞動人口,實現「完全就業」。
與此同時,在1952年2月美、日兩國政府簽訂的法律上正式結束戰爭狀態的《和平條約》後,日本就積極地加入一切有利於它發展的國際組織,如1952年8月,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1953年2月加入「(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1955年6月加入「關貿總協定」。這些措施,對促進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日本的經濟自立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遠遠比預想的要好。
原計劃在1955—1960年度內的五年間,國民生產總值GNP要平均年增 5 %,工礦生產指數年增長要達7·4 %。結果,實際上,GNP增長為 9·1 %,工礦生產指數增長為 15·6 %。
1955年,是日本經濟從復興走向高速增長的分界線。
這一年,日本出現了經濟全面好轉的「無通貨膨脹的數量景氣」,即生產與銷售都增長,企業利潤增加,但物價並不上漲的理想局面。而1955—1956 年度 GNP 竟高達12 %,國際收支也出現了5億美元的黑字,
在經濟自立五年計劃期間,日本國民消費進一步大幅升溫,洗衣機、電冰箱、黑白電視機這新「三大件」的家庭消費,迅速普及。
洗衣機的銷量,從1954年的27萬台,增至1958年的100萬台;而黑白電視機的銷量,更是迅猛增長,從1954年的3000台,增至1958年的100萬台。從1954年至1958年的四年間,家用工業產品的增長率,電視機達 47 倍,電冰箱為 24 倍,洗衣機與合成纖維均為3·7倍。
到1960年底,城市家庭中新「三大件」的普及率,達到了:電視機為 71·9 %、洗衣機為 55 %、電冰箱為26·6%。
因此,1956年日本政府發表的《經濟白皮書》稱:「現在已不再是戰後了,我們正面臨著和過去不同的新情況。經濟恢復期已經結束,今後則是以現代化為中心的經濟增長時期。」明確提出了「現代化」的新目標。
㈥ 日本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和過於依賴國外的市場,這對日本的經濟有什麼利弊
利 不需要原始資源 可以藉助歐美的技術(包括日本人自己的技術) 生產產品賣給版發展中國家 節約了本國的權原始資源利用 弊 受全球經濟大氣候的影響嚴重 或者一旦技術失去絕對領先性 將對日本經濟產生毀滅性的打擊
㈦ 二戰後美國為什麼要幫助日本發展經濟對他有什麼好處
二戰後蘇聯的迅抄速崛起和襲強大加上我們和越南東歐多國等先後建立了
共產主義政權,使的美國深感不安,意識形態的對立早在戰前早就存在
美國為了抗衡蘇聯和遏止共產勢力開始扶持日本和西歐主要的資本強國
這是最重要一點,其次日本在二戰後受條約束縛,加之美國無可匹敵的
綜合實力和對日本的駕御能力,美國並不怕日本重新抬頭,加上日本
和美國都同蘇聯我們和南亞一些國家有矛盾沖突
共同的利益使之聯系在一起
現在日和俄,中都還有領土,領海爭議,互不信任感並沒有減少太多
諸多因素加起來讓美國開始不斷扶持日本。
㈧ 日本高速發展存在的弊端
1.城市人口壓力過大,容易猝死。
2.在早期曾經以環境為代價,多次出現內重大污染。
3.城鄉人容口數差距過大,導致鄉村邊緣化。
4.城市社會保障、住房壓力增大 。
5.交通壓力大。
6.有些風俗習慣受到新經濟體制,生活習慣的沖擊。
7.丁克家庭增多,導致人口出生率下降,影響社會發展。
8.貧富差距拉大,導致社會動盪不安。
9.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例如「宅男」,「干物女」等。
10.在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中,拋棄了本國傳統文化。
11.增加了和周邊國家的領土摩擦,例如「北方四島」。
㈨ 日本工業分布特點和經濟發展條件的利弊
日本位於亞洲的抄東部,瀕臨太襲平洋。
首先,日本靠近我們中國,日本的茶文化以及其他的一些文化都是從我們中國傳過去的。就這一點而言,日本位於中國沿岸的海陸位置在古代就對日本的文化發展纏上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其次,日本的工業區都位於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扎樣和海陸位置就變與日本進口工業所需的原料和燃料和出口工業產品。
最後,由於日本四面靠海,這就便於日本出海航行,從而到達別的國家,同他們交往。
㈩ 日本人的好處和壞處。
日本經濟發達,生活水平高。日本人紀律性強,愛衛生,集會後沒有一根煙頭。日本也是回內收資源率最好的國家。容日本人熱愛天皇,贊美櫻花,有菊與刀的矛盾感和千紙鶴般的憂郁感。但是日本右翼勢力強大,對侵華歷史否認,對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人民造成傷害。且現其受美帝支配很嚴重。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有對華友好的,中立的,和敵視的。總體來說,大部分日本人還是很友好的。在日有很多移居旅居的華人華僑,定居於此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