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發展包括哪些方面
經濟發展包括三個方面: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版構成了經濟發展的權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1)201769經濟帶發展擴展閱讀:
經濟發展的度量
經濟學家們一般用國民生產總值(GDP)來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由於度量經濟發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張用若干個具體指標組成的綜合指標體系來衡量和評價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質量。如:物質生活質量指數(PQLT)、人類發展指數(HDI)和購買力平價(PPP)。
B. 區域經濟帶來哪些發展新機遇
統籌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同時還首次把「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明確為三個支撐帶。這種統籌協同發展的思路,將此前制定的區域經濟發展方針放到了一個大的棋局上,在布局謀篇上形成了謀求共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新思路,為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三個支撐帶」中,無論是以大陸橋、陸海口岸、油氣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題的「一帶一路」戰略,還是以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升級為主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構建黃金水道、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長江經濟帶,其戰略的實施都與石化產業息息相關。作為能源和基礎材料的提供者,石化產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支撐。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亞洲各國需要作出政策上的調整,塞爾坎·阿斯蘭納普、托馬斯·何浦林等IMF經濟專家建議亞洲各國可從三個方面採取措施加以應對。首先,亞洲各國需要實現經濟多元化,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包括通過深化貿易和金融一體化等。同時,推動服務業的增長,這既是對中國經濟轉型作出的應對,也是在該地區降低對製造業和出口依賴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新增長源。在有利於經濟增長的財政政策支持下,推進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促進經濟轉型,同時會提高潛在經濟增長和減輕貧困。
其次,由於亞洲地區多數經濟體目前通貨膨脹水平較低,貨幣政策應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持。同時,匯率靈活性應作為風險管理工具箱的一部分。靈活的匯率已經並將繼續提供有效緩沖。具備充足財政空間的國家可運用財政政策促進平穩調整。
最後,亞洲各國需要維護金融穩定,特別是在波動不定的資產價格和匯率變動增大了脆弱性(包括在企業部門)的情況下,可採取資本流動管理措施,防範嚴重外部沖擊導致突然和大規模的跨境資本流動。
C. 我國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什麼重要意義
首先,「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造成了東、中、西部的區域失衡。「一帶一路」尤其是「一帶」起始於西部,也主要經過西部通向西亞和歐洲,這必將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重大調整,由中西部地區作為新的牽動者承擔著開發與振興占國土面積三分之二廣大區域的重任,與東部地區一起承擔著中國走出去的重任。同時,東部地區正在通過連片式的「自由貿易區」建設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這是一次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性產業大轉移。而今,盡管國內仍然需要大規模有效投資和技術改造升級,但我們已經具備了要素輸出的能力。據統計,2014年末,中國對外投資已經突破了千億美元,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一帶一路」建設恰好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新趨勢。「一帶一路」戰略通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這「五通」,將中國的生產要素,尤其是優質的過剩產能輸送出去,讓沿「帶」沿「路」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共享中國發展的成果。
第三,「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我國的經濟面臨著全面轉型升級的重任。長期建設形成的一些產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許多處於發展中的國家卻面臨著當初中國同樣的難題。因此,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進行比如道路、橋梁、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幫助他們發展一些產業比如紡織服裝、家電、甚至汽車製造、鋼鐵、電力等,提高他們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生產能力,就順應了中國產業技術升級的需要。
第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中國「入世」對我國經濟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可以說,WTO這一被大多數成員國一致遵守國家經貿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少數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封鎖。但是,近年來國際經貿機制又在發生深刻變化並有新的動向。「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是緊密聯系的。
D. 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意義包括哪些
實施長江經濟帶戰抄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意義重大:
(1)有利於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2)有利於挖掘中上游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形成上中下游優勢互補、協作互動格局,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
(3)有利於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推動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統一融合,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4)有利於優化沿江產業結構和城鎮化布局,建設陸海雙向對外開放新走廊,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E. 我國四大經濟帶的發展差異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我國四大經濟帶的發展差異,主要體現在工商兩方面。
F. 中國發展沿海經濟帶有哪些地方
國務院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正式提出把江蘇沿海建成我國東部重要增長極。此前的三年中,天津濱海新區、北部灣經濟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規劃相繼獲國務院通過,上升為國家戰略。
中國沿海四大經濟區:
(一)珠江三角洲,GDP總值5900億美元,人口9900萬人:香港(GDP總值2000億美元,人均29800美元,700萬人,PPP人均37236美元亞洲第一),深圳(GDP總值900億美元,人均10000美元,850萬人),廣東(GDP總值3900億美元,人均4000美元,9200萬人),輻射華南地區,主要城市有廣深港澳,領頭城市香港廣州;
(二)長江三角洲,GDP總值7700億美元,人口14258萬人:上海(GDP總值1700億美元,人均9000美元,1858萬人),江蘇(GDP總值3500億美元,人均4500美元,7500萬人),浙江(GDP總值2500億美元,人均5000美元,4900萬人),輻射華東地區和長江流域,主要城市有滬寧杭蘇錫常,領頭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三)環渤海地區,GDP總值5700億美元,人口14500萬人:天津(GDP總值700億美元,人均6500美元,1000萬人),遼寧(GDP總值1400億美元,人均3500美元,4200萬人),山東(GDP總值3600億美元,人均3800美元,9300萬人),輻射華北地區、東北地區、山東半島,主要城市有京津沈大濟青,領頭城市京津;
(四)海峽經濟區,GDP總值5180億美元,人口5600萬人:台灣(GDP總值3980億美元,人均17520美元,2300萬人,PPP人均30874美元),福建(GDP總值1200億美元,人均3500美元,3332萬人),其中,福州(GDP總值280億美元,人均4000美元,676萬人),廈門(GDP總值190億美元,人均8000美元,243萬人),輻射海峽西岸、東南沿海,主要城市有福廈北高,領頭城市台北福州;
G. 什麼是經濟帶
經濟圈和經濟帶是城市化和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經濟組織形態。經濟圈,是專作為上世紀屬90年代開始出現的一個經濟用語,它是指在一個國家的某一特定區域,以一個或兩個以上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作為核心經濟增長極,形成發展程度和特點各不相同的內、中、外都市經濟圈層。經濟圈經濟發展的特點,表現為在內部具有明顯的同質性與群體性,與外部有著比較明確的組織和地域。經濟帶是依託一定的交通運輸干線、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並以其為發展軸,以軸上經濟發達的一個和幾個大城市作為核心,發揮經濟集聚和輻射功能,聯結帶動周圍不同等級規模城市的經濟發展,由此形成點狀密集、面狀輻射、線狀延伸的生產、流通一體化的帶狀經濟區域或經濟走廊。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雖然出現了經濟圈和經濟帶的雛形,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政府將按照黨的十七大的要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大培育力度,真正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
H. 什麼是"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構建現代化交通網路系統,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推進產業升級轉移,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長江經濟帶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型實施新區域開放開發戰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長江經濟帶覆蓋省份: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近年來,長江經濟帶首尾兩大戰略金融核心區:江北嘴、陸家嘴已逐步發展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並和國際經濟關聯密切的金融中心。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
I. 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好處有很多抄,我也不是專業人士,
僅從最傳統的物流業來說吧,航路的暢通就能帶來經濟的快速發展~~~
機場與機場之間的連接就像一條條超高速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就不用多講了吧,就更別說這比公路更快捷的空運航道了~~
還有就是地區旅遊呀,招商引資呀~~~~~很多很多了
航空真是改變了世界。。。。。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J.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帶在未來的前景和發展方向
當前中國的經濟,眾所周知,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這是不容置疑的。注意回,我說的是發答展,而不是發達程度。
其次,中國是反戰中國家,隨著中國國民的收入的增加,中國的內需還會增加。我相信這是很大的推動力。
另一方面,不得不說當前的經濟危機,但是可囍的是,中國是目前走出經濟危機最快的國家,而且是對全世界走出經濟危機貢獻最大的國家,這都是公認的事實。
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國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