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一、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
要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系。要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產程序創造條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
要提出和落實財稅支持、不良資產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生活保障以及專項獎補等政策,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兼並重組。要盡可能多兼並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要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產能過剩。
二、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通過六個「降」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各個鏈條成本:
1、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
2、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規范中介服務。
3、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
4、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並「五險一金」。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
5、要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
6、要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
三、化解房地產庫存。
房地產去庫存以「通」代「限」治標治本兼顧,供給側與需求側管理同時發力,在穩定房地產市場過程中,促進房地產業轉型,形成長期消費預期。
1、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
2、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
3、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4、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
5、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6、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四、擴大有效供給。
擴大有效供給,著力補齊短板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之一。會議明確,要通過打好脫貧攻堅戰、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培育發展新產業、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加大投資於人的力度、繼續抓好農業生產等方面擴大有效供給。
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加大資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實干,提高扶貧質量。
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降低企業債務負擔,創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能力。培育發展新產業,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
要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提高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推動形成市場化、可持續的投入機制和運營機制。要加大投資於人的力度,使勞動者更好適應變化了的市場環境。
要繼續抓好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口糧安全,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把資金和政策重點用在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農產品質量、效益上。
五、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對信用違約要依法處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完善全口徑政府債務管理,改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辦法。
要加強全方位監管,規范各類融資行為,抓緊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妥善處理風險案件,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⑵ 中國的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什麼
中國的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全體國民的持續幸福,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更強調的是滿足人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在於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以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解決我國的社會發展面臨的基本矛盾的途徑是加強我國經濟方面的建設,同時大力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要正確處理好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與根本目標之間的關系。社會主義根本目標解答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到底應該何去何從,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階段目標告訴了我們現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
我們應當把遠期的根本目標和近期的階段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努力做到腳踏實地,這樣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經濟社會目標發展任務擴展閱讀:
強調經濟的發展與建設就是要求我們必須要將全社會的各種資源有效的配置到經濟發展之中,服從且服務於當前社會的經濟建設。其次,要想方設法的促進生產力的改進,當生產力得到了的極大提高時,才能使中國這樣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走上繁榮復興的道路。
我國的社會發展面臨的基本矛盾反映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基本問題,也是中國人民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也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向更好、更強的方向發展,社會主義根本目標解答了我國的經濟到底應該何去何從。
⑶ 中國經濟下半年如何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
大而化之地說,
要發揮我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休養生息,發揮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活力。
加強國家宏觀調控,減輕中小企業負擔,進行有針對性的刺激和適度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
繼續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促就業。
⑷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發展取得來新成自效。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長潛力充分發揮,國內市場更加強大,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標准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4)經濟社會目標發展任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不能脫離的最大現實。
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破解許多難題,將會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越是這樣,就越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指引方向的指南針、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就越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⑸ 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
「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增長、質量效益、自主創新、社會發展、改革開放、教育科學、資源環境、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這一目標,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反映人民願望,對於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力量、鼓舞鬥志,加快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必將產生重要的作用。提出這一目標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性進展。
主要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緊緊圍繞上述主要任務,把握全局,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處理好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至關重要。我們一定要緊密結合實際,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為實現「十一五」時期的各項任務而兢兢業業地工作。
⑹ 如何落實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措施
被實行都有不同目的 效果廣泛下不是靠改變方法靠對方法贊同度
⑺ 結合經濟生活知識,分析如何才能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
(1)政府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宏觀調控。\r\n(2)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r\n(3)充分發揮財政在實現社會公平、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r\n(4)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r\n(5)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⑻ 2008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有哪些
那就看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吧。
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在優化結內構、提高效益容、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
(一)搞好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三)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
(四)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做好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五)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你直接看《政府工作報告》吧,http://www.china.com.cn/2008lianghui/2008-03/19/content_13046560.htm
⑼ 我國當前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統籌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首先要解決好領導幹部的發展觀念問題。一定要從只注重經濟增長,單純追求GDP指標增長的片面發展觀念轉到在保持經濟增長基礎上的注重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追求經濟社會綜合指標的科學發展觀念上來。經濟增長無疑是發展的重要內涵之一,但經濟增長並不是發展的全部內涵,經濟增長是人民利益之所在,但不是全部人民利益之所在。那種認為經濟增長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經濟增長自然而然帶來其它社會目標實現的發展觀念,是片面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不意味著經濟就可以代表社會的一切。經濟增長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是社會全面進步的物質前提條件,保持GDP的適度增長是促進發展的重要內容,但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部,發展應當是經濟增長基礎上的社會全面綜合指標的增長。
一定要從只注重經濟增長,以物為本的片面發展觀念轉到既注重經濟增長又注重以人為本的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念上來。發展是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的人的全面發展,追求物質指標不是最終目的,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才是目的。發展不僅僅是物的發展,而是人的全面發展。在經濟的起步階段,人們更關心收入的增加、物質財富的充足,經濟增長被放在優先位置考慮,而教育、人文、衛生醫療、環境狀況和社會公正等關系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人們的需求就會發生變化,要考慮人的生活質量的整體改善,在繼續追求更高收入和更加豐富的物質產品的同時,人們會要求更好的人文氛圍、醫療衛生條件和生態環境,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豐富,這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一定要從追求短期化發展目標、過分突出發展的短期物質成果的片面發展觀念轉到更為注重全面降低發展成本,減少發展代價的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念上來。發展是要付出成本的,促進發展必須從成本與收益兩個方面著眼,用較小的發展成本實現較大的發展收益。片面的發展觀只注重發展的短期成果而忽視發展的成本代價,特別忽視發展中的社會成本代價。全面降低發展成本,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降低生態環境的成本。堅決摒棄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謀求增長的做法。二是降低資源成本。堅決摒棄不顧質量和效益,以大量消耗自然、人文和經濟資源為代價來支撐增長的做法;三是降低社會成本。貧困、失業、嚴重的分配差別等會帶來社會危機和動盪,會大大提高發展的社會成本。政治、道德、教育、科教、文化、衛生等落後,也會加大發展的社會成本。因此要堅決摒棄不顧公正、公平和和諧等社會目標,以輕視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事業建設為代價換取增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