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影響航空經濟的主要特徵

影響航空經濟的主要特徵

發布時間:2021-02-22 22:36:44

❶ 航空經濟的航空經濟的演變

在航空經濟概念的演變和提出過程中,先後經歷了航空港經濟、臨空經濟和航空經濟等幾個階段。還先後出現了航天經濟、臨空港經濟、低空經濟和臨空產業等相近、相似、相混的概念。這些都反映出人們對航空經濟的認識有一個不斷深化、不斷探索的演進過程。
現有的航空經濟概念從來源上分為三類:一是來自政府部門,二是來自高校,三是來自企業。現有的典型定義列舉如下。
概念1:2012年3月「兩會冶期間,國家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航空經濟是以民用航空業為核心和依託形成的經濟發展形態,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是航空核心類產業,指直接利用機場資源,主要聚集的是航空運輸和航空製造產業鏈上的企業;第二類是航空關聯類產業,指對航空運輸方式高度依賴,主要聚集的是高時效、高附加值型產業以及知識、信息、技術、資金密集型現代服務等新興產業;第三類是航空引致類產業,指由航空核心類產業、航空關聯類產業所引發的客流、貨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資源,聚集形成各類輔助、配套和支持型服務產業。
概念2:2013年5月,國家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2013中國民航發展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指出:「航空經濟是指依託航空運輸方式而形成的新型經濟形態,具有高附加價值、高技術含量和高時效性的特徵。劉雪妮和姚津津認為航空經濟的核心是民航產業鏈,並具有三大特徵:技術密集、國際化和開放性。
概念3:航空港經濟是以航空樞紐為依託,以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支撐,以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並參與國際市場分工為特徵,吸引航空運輸業、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概念4:航空經濟是從產業角度對經濟發展特徵的把握,指的是以民用航空業為戰略依託形成的經濟發展形態。它在邏輯上並列於陸地經濟和海洋經濟。在基本內容上,航空經濟由以民用航空業為核心的航空活動引起的經濟聯系構成,包括直接或間接依賴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而進行的生產製造業和服務性產業活動,這些經濟聯系和產業活動形成的經濟集合便構成了航空經濟的內容,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范圍上,航空經濟的核心層包括客貨航空運輸、通用航空、機場建設與管理、空中交通管理、飛機維修、航空油料供應、航空銷售代理等,其上下游主要包括飛機和高端設備製造、新材料新技術研發和應用、航空金融租賃、空港產業園、航空物流和航空旅遊等。而航空經濟的輻射范圍,可以深入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在航空經濟的整個產業鏈條中,民用航空業是主導產業。在主要特徵上,航空經濟是現代經濟、服務經濟和綠色經濟。
概念5:航空經濟是以航空樞紐為依託,以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支撐,放大市場接近效應,以提供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和現代服務並參與國際市場分工為出發點,突破路徑依賴和區域收斂壁壘,通過產生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不斷引致大型機場周邊產業的調整與趨同,並與周邊城市及機場形成經濟發展走廊,吸引航空運輸業、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形成以這些產業為主導、多種產業有機關聯的獨特而新型的經濟形態。

❷ 航空經濟發展的布局具有什麼特徵

1、航空經濟發展的布局具有( 圈層性)特徵。

2、按照對航空運輸和機場資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航空經濟的產業類型可以劃分為航空核心產業、航空關聯產業和航空引致產業三大類;按照距機場距離的遠近,航空經濟產業的空間布局呈現出圈層特徵,大體可以劃分為空港區、緊臨空港區、相臨空港區和外圍輻射區四個基礎圈層;從時間特徵來看,航空經濟產業可以劃分為運輸經濟階段、產業集聚階段和城市經濟階段。

❸ 航空運輸的特點是什麼

為取酬而使用航空器從事定期和不定期飛行運送旅客、行李、貨物和郵件的運輸,又被稱為公共航空運輸或民用航空運輸。可用於航空運輸的航空器有氣球、飛艇、飛機、直升機等。現代航空運輸使用的航空器主要是飛機,其次是直升機。

使用飛機的航空運輸始於20世紀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處於相對穩定發展階段,噴氣式運輸機陸續問世,70年代寬體客機投入航線,從而使航空運輸迅速發展。

中國的航空運輸始於20世紀3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決定,「為管理民用航空,決定在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設民用航空局」。以後,中國民用航空局改為國務院直屑局。

航空運輸是現代最新科學技術及成果的綜合應用。它的主要特點:

1.快速性。目前使用的渦輪螺槳和噴氣式民用飛機的時速為20~100萬米,連續航程可達1萬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快的一種交通工具,它比海輪快20~30倍,比火車快5~10倍,比汽車快7~15倍。隨著時代的進步,時間的價值也增大了。當代社會,乘坐飛機不再是什麼享受和奢侈,而是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利用航空節省時間,所創造的社會價值是難以估量的。由於現代社會公眾對航空運輸的需求與日俱增,從而使航空運輸的發展速度居所有運輸方式之首。

2.機動性。在兩地之間只要有機場及必備的通信導航設施就可開辟航線,不受高山、大川、沙漠、海洋的阻隔。因此,運輸距離相對其他交通運輸方式要短,而且可依客貨運量大小和流向變化及時調整航線和機型。無論因政治、軍事或經濟上的原因,要求從中央至邊遠地區在短期內建立交通線,只有航空才能辦到。例如災區的物資運輸,窮鄉僻壤的醫葯急救,近海油田的後勤支援,也非航空莫屬。

3.准軍事性。由於航空運輸所具有的快速性和機動性,以及民航所擁有的機場、空地勤人員對軍事交通運輸的潛在作用,因而各國政府都視民航為准軍事部門。一旦發生戰爭或緊急事件,軍事部門可依據有關條例徵用民用設施和人員,直至民航完全受軍事部門的指揮。

4.安全舒適性。噴氣式運輸機飛行高度一般為1萬米左右,不受低空氣流的影響,飛行平穩舒適。70年代出現的寬體客機,客艙寬敞,雜訊低,機內有娛樂餐飲設備,舒適程度又大有提高。統計表明,航空運輸的安全性高於鐵路、海運,更高於公路運輸。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以及維修技術和空中交通管制設施的改進,航空運輸的安全性正在不斷提高。據國際民航組織統計,世界民航定期班機失事,最高是1966每億千米死亡0.44人,近年已降到0.04人。

5.國際性。航空運輸一開始就具有國際性的特點。到了80年代,隨著世界航空運輸相互依賴和合作關系的發展以及多國航空公司的建立,航空運輸國際化的特點就更加明顯了。國際化的目的是要使任何一位旅客、一噸貨物或郵件,能夠隨時從世界上任何一地,方便、安全、經濟、可靠地被運送到另一地,這是航空運輸對國際交往和人類文明為其他運輸方式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

6.運營成本高。飛機的載量一般只有幾百千克或幾噸,即使大型的寬體波音747飛機,商務載重也僅印噸。同時,航空運輸屬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投資大,飛行支出也大。發展航空運輸自身經濟效益小,主要體現在社會效益上,即促進地區經濟、貿易、旅遊和文化交流的發展以及方便公眾。由於航空運輸運營成本高,因此客貨郵運價貴,只適用於人員往來、急需運送的物資和時間性強的郵件、包裹等。

❹ 航空經濟的航空經濟的特徵

集態是航空經濟的核心特徵。從產業角度來看,航空經濟的產業鏈上游有航空製造業、中間有航空運輸業、下游有航空服務業,側面有相關產業和關聯產業。從區域經濟和地區發展來看,企業規模經濟、行業規模經濟是航空經濟產生的基礎性規模層次,其所在區域、影響區域和輻射區域又都具有范圍經濟特性,因而航空經濟本身就兼具有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優點,易產生集態競爭優勢和競爭力。其中,集態指各經濟要素在時間、空間、功能上經過匯集、集中、集聚而形成的集群、集成的新式狀態和整體功能(或功效)最優化的形態。2013年1月國務院在《促進民航業發展重點工作分工方案》中,在部署「大力推動航空經濟發展冶時,也使用了臨空產業集聚區概念,先後強調了航空經濟產業鏈和產業集聚區的兩個重點,即兩個目標任務———「打造航空經濟產業鏈冶「加快形成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臨空產業集聚區冶。
對於航空經濟的推動主體,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參與和推動。從行業角度來說,在推動航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民航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並不具有惟一性;中國民航行業和民航企業有必要積極宣傳、積極推動、積極參與航空經濟的發展,但沒有必要和能力充當主力軍。就目前中國現實來看,發展航空經濟的主體既非民航、也非機場及所在地市或縣(市)政府,而是省一級人民政府。這一點,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促進民航業發展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13]4號)文中就明確提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冶。
航空經濟的理論闡釋和實踐把握,盡管可以從國家、政府、行業、產業、區域、企業等多角度去分解、合成和實踐,但各方面在適當強調、突出自己的時候,都必須緊緊把握住航空經濟的集態和平台兩大核心特徵、原則和目標,否則實際效果難免會南轅北轍、適得其反。同時,還要注意航空經濟的全球化特徵,這是由航空技術、航空標准、航空製造和航空運輸等已經是全球化、國際化的特點來決定的。

❺ 航空運輸的特點是什麼啊

國際空運的主要特點可以參考以下:
1.運送速度快:
飛機的飛行速度一回般在600千米/小時以上答,與其它的運輸工具,如汽車,火車,輪船等相比,具體有速度快的優勢。
2.不受地面條件影響 :
對於地面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的內陸地區非常合適,有利於資源的進出口,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3.節約包裝,保險,利息等費用:
由於採用航空運輸方式,貨物在途中時間短,周轉速度快,企業存貨可以相應減少,一方面有利於資金的回收,減少利息支出,另一方面企業倉儲費用也可以降低。航空運輸安全/准確/貨損/貨差少,保險費用較低
4.破損率低,安全性好.
由於航空貨物本身的價格比較高,操作流程的環節比其它運輸方式嚴格得多,因此在整個貨物運輸環節之中,貨物的破損率很低,與其它的運輸方式相比,航空運輸的安全性比較高。

❻ 機場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影響有哪些

航空運輸是全球最重要的產業之一。而航空業的發展及其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的提高,也是現代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正是航空運輸業,為我們提供了世界范圍的運輸網路,使全球范圍的商務和旅行成為可能。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中,航空運輸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自從1949年第一架噴氣式客機開航以來,全球商業航空運輸量已經增長了70倍。這種增長是任何一種其它的運輸方式都無法相比的,同時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航空服務需求促進了航空運輸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帶來了世界范圍內數百萬的航空乘客量和數十億美元的商業銷售額。 多年來,世界航空業的需求穩步增長。乘客數量在過去的10年內增長了45%,比20世紀80年代中期翻了兩番。貨運交通的增長更快,噸公里數在過去10年內增長了80%,比80年代中期提高了3倍。這種快速增長的驅動因素很多。首先,隨著GDP的增長,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商業與休閑出遊的機會增多。其次,航空業效益的提高和逐漸增加的競爭,使全球航空費用比20世紀70年代中期降低了40%(可比價)。第三,全球化推動了空間相互作用和國際貿易,增加了長途旅行和在國外政策和社會環境優越的地區進行商務活動的頻率。最後,70年代源自美國,並在80年代逐步被歐盟及其它地區所採納的放鬆管制政策,使得航空業得以迅速擴張、重組以及實現航線網路結構最優化,這極大提高了航空業的承運規模,並降低了航空飛行的費用,因而促進了乘客數量的持續增長。根據航空運輸組織(ATAG)[1]的研究,2004年航空系統輸送近20億的定期航班乘客,3800×10t的貨物,以及40%(按照貨物價值)的區域間貨物出口量,和大約40%的國際旅行。航空運輸業在世界范圍內帶來了總計2900萬個就業,和大約29600億美元的全球經濟影響,相當於全世界GDP的8%。 很久以來,人們都認為運輸對經濟發展有強大的積極影響,運輸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可以是間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例如,便捷的交通網路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擴大服務市場,還可以在廣闊的活動范圍內形成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集聚經濟式的節約。更間接的實例還包括交通設施建設所誘發的其它行業的就業機會,以及建設中的自然資源投入和勞動需求所引發的乘數效應。 航空服務水平和航空網路的組織對於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與日俱增。Bell和Feitelson指出,在每一個城市體系中,高效的交通網路都有兩個最基本的效果——使商品和服務的流通更加便捷;使勞動者的流動更及時,更有效。這對於需要頻繁交流和直接接觸的現代生產和生活來說至關重要。盡管近代技術革命減少了某些領域直面接觸的需要,許多經濟部門之間依然嚴重的依賴於他們和同行、供應商、顧客等的直接接觸。Nooteboom認為便捷的交通可以最大限度地縮短空間、認知和文化距離,從而成為知識交換的關鍵。對於管理和輔助人員(administrative and auxiliaryemployees)來說,由於涉及到各個層次的溝通,合作研究以及開發領域的工作,尤其需要面對面的頻繁交流,因而高效的交通網路就愈加重要,相應的,這部分從業人員的乘機率大大高於其它產業。Button和Taylor的研究指出,從事信息業,生物科技,電子業以及管理的新經濟部門,員工的乘機率是傳統產業雇員的1.6倍。 在現代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和運作模式的諸多決定因素中,「接近空港」而帶來的可達性越來越關鍵。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更好地理解航空運輸系統的性質,以及航空運輸和機場在城市集聚區的作用。這篇文章集中探討航空機場的經濟作用。筆者將通過分析主要機場,特別是大型樞紐機場的優勢,以及這種機場所在城市和地區所獲得經濟利益,著重探討機場相關活動和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 1 航空樞紐對城市和區域經濟的影響 如今,航空樞紐已經基本擁有現代城市所擁有的一切功能和物質性基礎設施,和地方社區一起承擔許多職責,包括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務的職能。一個機場可能有上百個承租人,從事一系列的航空事業或商業活動,為機場和地方創造可觀的收入。機場年度預算可能達到上千萬、上億美元,投資計劃可能達到數百萬、數十億,或者更多。即使是一個中型的商業機場,候機樓群、通用航空設施和機場輔助支撐設施(如用於飛機維護保養的建築與器械,跑道、停機坪,滑道等航行區域)也價值數億美元。現代機場是一筆「大生意」,極大影響著現代人類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活。 因此,航空服務的方式對人口的地理分布,產業的發展和布局,都有重要影響。航空放鬆管制20年來,美國國內主要的航空公司都發展了軸輻式(hub-and-spoke)的航空網路。這為美國公眾減少了航空費用,並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旅行線路。這種軸輻式的結構,使得不同城市航空服務的質量和數量差別很大。
某個城市成為航空樞紐,不僅給乘客帶來多種利益,也對本地的整個經濟狀況產生重大的影響。居住在樞紐城市的居民可以享受到獨特的服務和各種各樣的航班,這些服務比處在輻線上的機場要優越得多。事實上,一些企業在某地布局,就是因為那裡優越的航空服務(如豐田公司將其總部設在辛辛那提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個航空樞紐)。與其他航空機場相比,樞紐機場具有如下特徵:更頻繁的航班;更多的直飛服務;更多的同日回程航班選擇;更大的國際飛行可能性;服務更適合當地市場的需求;在一天的主要快遞服務已經結束之後,依然能夠通過定期旅客航班發送包裹;除此之外,在與其他樞紐城市的聯結上,居住在樞紐城市的市民則擁有和非樞紐城市的市民一樣的機會。 這些特徵在商業旅行中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商業旅行的平均費用並不純粹在於飛行的費用,還有賴於許多其它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飛行時間,間歇時間,去機場和從機場返回的時間,因為隔夜所花費用,飛行低頻率航線所浪費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對於商業旅行者來說,他們更多的考慮時間而不是航行費用。常飛旅客計劃(frequent flyer program)現在非常普遍,大多數固定的商務旅客至少是一個航空公司常飛計劃的會員。對於居住在樞紐機場城市的商務旅客來說,常飛旅客計劃的優勢最為明顯,因為樞紐為大多數的目的地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旅行條件。 一般而言,機場尤其是主要樞紐機場,對於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提供城市和區域進入航空運輸系統的門戶;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促進其他相關就業,例如機場附近的輔助商業群等的發展。Van den Berg等的研究表明,機場所在的區域,已經成為越來越具有吸引力的商業區位,而且影響力巨大,成為潛在的經濟增長中心。具體而言,機場對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在影響可以從四個層次加以分析。 原生效應(primary effects),是創建新的航空服務設施或者擴展現有航空服務設施(如跑道建設,候機樓建設以及航空管制系統建設等)所產生的直接即時的經濟影響。原生效應反映在機場建設本身所創造的地方就業和當地承建商的工作,還反映在這些員工和公司在工資和收入上的增加及其在當地的支出。原生效應對地方政府和團體的好處非常明顯,但相對而言,其作用屬於短期的,作用大小有限,基本上隨機場建設的結束而終止。 次生效應(secondary effects),是運營機場所帶來的長期的經濟影響。包括直接為飛機和乘客,以及客貨轉運提供服務所創造的就業機會,還包括機場運營創造的地方收入持續增長對本地經濟所引發的間接影響。這些影響對於地方經濟發展極其重要,作用范圍包括就業、收入和政府稅收,作用的大小則因機場的性質而異。 衍生效應(tertiary effects),源自被機場吸引到本地建廠的個人和產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對地方經濟的刺激和推動。鄰近主要機場,獲取高質量高效率的航空服務是這些產業被吸引的關鍵。如今,大部分商業活動都相當依賴航空運輸,現代型企業尤其需要相當的直接交流,而這些交流只有通過高效的交通服務才能實現。對於地區經濟前景而言,正是這種企業構成了長期經濟增長的基礎,因為他們具有地理流動性,並且代表著主要的增長部門。 永久性效應(perpetuity effects)。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接受:一個地區的經濟一旦開始增長,便具有了自我持續並增強這種增長的機制。與此相關的是,已經有經驗證明,基礎設施投入可以作為一個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的催化劑或發射器。而航空服務會促進地區經濟更長期和更大的發展。航空服務帶來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集聚經濟,同時為新經濟活動提供重要的知識庫,在現代經濟中,這種知識體系可以通過前後向關聯,引發自主的研究和開發活動,讓本地的經濟發展不過分依賴於其他地區,從而保持並進而加速地區經濟的增長。雖然這種永久性或稱驅動性效應是相對抽象,比較難以量化的,但它卻是持久的,而且影響到機場與地方經濟互動的方方面面。對於擁有高水平航空服務的地區來說,這種潛在的永久性的效應對於地區經濟的前景恰恰是最為關鍵的。

❼ 航空運輸主要帶來哪些經濟效用

民航統計數據表明,通用航空服務業的業務收入從1955年的228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35461萬元,每運輸噸公里收入也從2.01元上升到5.86元,但每生產飛行小時的油耗卻僅從2.39噸增加到2.94噸,相對其創造的價值而言,成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表現了明顯的可持續發展效應。注重科學和諧發展,堅持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率的節約型發展之路是當前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因此,通用航空業的這一特徵符合經濟長期穩定持續增長的宏觀經濟目標。
經濟效應較強

❽ 航空運輸的技術經濟特徵是什麼

航空運輸的技術經濟特徵

高速可達性

安全性高

經濟價值獨特性

包裝要求低

載重量小

投資大,成本高

易受環境條件限制

機動性差

海運/空運上的一些小常識基本上都能在錦程全球訂艙中都能查到,有時間看看會有很大的幫助。

❾ 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特點及優勢在哪些方面

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特徵
一是把通用航空產業融入區域航空產業整體發展之中。一些航空製造基礎好的地區,如西安、沈陽、哈爾濱、安順、成都等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就是依託中航工業集團骨幹生產企業建立起來的。
二是依託機場和自身資源,發揮臨空經濟效益,走專業化發展之路。一些航空製造產業薄弱的省份,根據自身資源優勢,以民用航空機場為中心,打造專業化的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如,江西南昌著力打造以低空無人駕駛飛機為主要產品的航空科技產業園; 天津民用航空產業基地源於空客A320 組裝線及中航直升機公司落戶而建立; 廣東珠海通用航空產業園基於政府規劃,利用機場和地理優勢,成功舉辦航空會展,吸引國際通用航空產業轉移而建立。
三是產業布局各自為政,缺乏國家層面的統一規劃,已經出現重復建設、盲目跟風等現象。
之前有看到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給出的評價優勢是這樣講述的
一是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為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需求的提高為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提供了持續發展動力。
三是國家出台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為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
四是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為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具體政策環境。

❿ 飛機的三大基本特徵

1、機身短而粗。

2、自身的密度比空氣大,並且它是由動力驅動前進。

3、飛機有固定的機翼,飛行器它的密度小於空氣。

5700千克以下為小型飛機,用於通用航空(包括一些20人以下的載客飛機);5700千克以上為大型飛機,用於運輸經營。

飛機分為重型(最大起飛重量在136000kg含以上)、中型(最大起飛重量在7000kg含以上,136000kg以下)和輕型(最大起飛重量在7000kg以下)三類。

(10)影響航空經濟的主要特徵擴展閱讀

飛機按用途可以分為軍用機和民用機兩大類。軍用機是指用於各個軍事領域的飛機,而民用機則是泛指一切非軍事用途的飛機(如旅客機、貨機、農業機、運動機、救護機以及試驗研究機等)。

軍用飛機分類

軍用機的傳統分類大致如下:

殲擊機:又稱戰斗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稱驅逐機。其主要用途是與敵方殲擊機進行空戰,奪取制空權,還可以攔截敵方的轟炸機、強擊機和巡航導彈。

強擊機:又稱攻擊機,其主要用途是從低空和超低空對地面(水面)目標(如防禦工事、地面雷達、炮兵陣地、坦克艦船等)進行攻擊,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

轟炸機:是指從空中對敵方前線陣地、海上目標以及敵後的戰略目標進行轟炸的軍用飛機。按其任務可分為戰術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兩種。

偵察機:是專門進行空中偵察,搜集敵方軍事情報的軍用飛機。按任務也可以分為戰術偵察機和戰略偵察機。

運輸機:是指專門執行運輸任務的軍用飛機。

預警機:是指專門用於空中預警的飛機。

閱讀全文

與影響航空經濟的主要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