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亞五國經濟發展現狀pdf

中亞五國經濟發展現狀pdf

發布時間:2021-02-23 11:17:54

1. 中亞五國中,經濟增長趨勢與中國類似的是哪個

越南印度等國家

2. 現在的中亞五國,哪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更強一些

我認為是哈薩克綜合實力更強,因為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都是中亞五國之首

哈薩克共和國,是一個內陸國,國土橫跨亞歐大陸,哈薩克共和國的國土面積是中亞五國中最大的。國土面積大,各個地區風俗習慣差異大,所以他的民族和文化融合了突厥文化、伊斯蘭文化和斯拉夫文化的風俗習慣以及民間傳統。

亞塞拜然共和國,以發展石油產業為支柱產業,這些年經濟發展還不錯,相比之下,亞塞拜然共和國很是注重各領域均衡發展。

中亞五國中大部分石油資源都比較豐富,其中哈薩克共和國,國土最大,經濟實力最強,相對而言綜合實力更強

3. 中亞五國獨立後,它們為何更「窮」了

中亞五國獨立後更窮了,主要是歷史原因,那時候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大力發展重工業。

中亞就是亞洲中部地區,中亞五國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五個國家,這個地區大多數為突厥語民族,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獲得了獨立


所以中亞五國獨立後,它們更窮了。

4. 中亞五國文明,經濟發展的特徵

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是你得來的知識有些不平衡。中亞五國首先不全是突厥人,像塔吉回克斯坦答是波斯人,和伊朗同源。中亞五國都以說俄語而自豪,說俄語的人在他們那裡是身份高貴的象徵,其他的我就不說什麼了。希望你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有時間多出去走走。

5. 中亞五國經濟政治合作前景

中亞五國經濟發展前景較樂觀

2006年,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等中亞五國普遍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繼續深化產業結構和稅收制度改革,宏觀經濟趨於穩定,財政狀況有所好轉,為落實長期的發展戰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中亞五國的實力差距進一步拉大,經濟領域內的問題依舊存在,有的國家政局不穩,使未來的發展前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一、2006年中亞五國經濟普遍保持較高增長率
2006年,中亞五國的經濟增長勢頭不減,優勢產業得到鞏固,對外貿易繼續增長。哈薩克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2006年前三個季度,哈的GDP達到553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工業增長6.8%,農業增長8.2%。糧食年產達1800萬噸,可以大量出口國外。烏茲別克2006年前三個季度的GDP增長7.3%,工業增長10.2%,農業增長7.1%,服務業增長16.4%。2006年1月~11月,塔吉克的GDP同比增長7%,總量超過24.2億美元;工業增長5.6%,農業增長7.4%。2006年1月~11月,吉爾吉斯斯坦的GDP僅增長2.5%,總值約為27億美元。2006年上半年,土庫曼的GDP同比增長20.1%,其中工業增長22.4%,農業增長21.1%。
對外貿易增速普遍超過了GDP的增速,反映出中亞國家與國際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2006年前9個月,哈薩克的外貿總額為382.23億美元,同比增長33.4%;其中出口238.99億美元,增長34.9%,貿易順差95.75億美元。2006年前9個月,烏茲別克的外貿總額為75.57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出口4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3%,外貿順差11.86億美元;製成品的出口已佔到出口總額的60%以上。2006年1月~11月,塔吉克的外貿總額高達28.061億美元,同比增長41.9%;其中出口12.709億美元,貿易逆差2.644億美元。吉爾吉斯斯坦的外貿情況較差,2006年前10個月的對外貿易額為20.63億美元,其中出口6.4億美元,逆差達7.83億美元。吉的出口基本上還是依靠原料和礦產品來拉動。
2006年,中亞國家經濟中依然存在一些老問題:基礎設施陳舊,經濟結構單一,產品缺乏競爭力,投資環境差,外貿難題多。中亞國家公布的通貨膨脹率都在9%以下,但實際數值要高很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為19.5%)。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外債負擔沉重,截至2006年5月底,吉外債余額為19.44億美元,准備加入「重債窮國計劃」,尋求減債。中亞國家之間的經濟摩擦增多。一些國家的支柱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困難不少,如哈薩克2006年前9個月雖然原油開采量增長6.7%,但凝析油和天然氣分別下降了5.8%、4%;烏茲別克的石油、天然氣產量也均下降;烏、塔的棉花年產量分別下降了3.2%和1.8%。
二、結構升級和吸引外資是中亞五國經濟工作的重點
改造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升級,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是2006年中亞國家提出的經濟戰略的主要內容。能源、交通、外資和就業在中亞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中佔有突出地位。目前,中亞國家經濟改革的重點還是增長和穩定兼顧。
哈薩克提出,未來十年要使哈成為世界前50名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為實現該目標,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於2006年8月底簽署命令,批准「2015年國家發展戰略」,力爭成為國際市場上重要的礦物原料、糧食產品和製成品的生產國和供應國,同時還要成為連接歐洲、亞太及東南亞的過境「樞紐」。該發展戰略特別突出了哈在中亞地區的地位,要成為地區的服務中心和創新中心。烏茲別克確定的經濟改革優先方向主要是:優化經濟結構,創造引進外資的良好條件;擴大私營經濟成分,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保障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加工產品的出口。塔吉克對電力生產、交通運輸格外關注,且在其新出台的「2007年~2015年國家發展戰略」中占據突出位置。吉爾吉斯斯坦制定了2006年~2010年國家發展戰略規劃,把吸引外國投資、改善國內經濟環境、發展農業作為其經濟發展的重點。
中亞國家在經濟改革和引進外資的過程中面臨兩難的選擇:為保持經濟的增長速度,要繼續增加原料和礦物生產,外資也多數集中在能源領域,倘若控制初級產品,則可能使經濟下滑、外資減少,且對出口也是一個打擊;而過分依賴原料部門,則受國際市場價格制約很大,不利於加工工業的發展,也會影響到宏觀經濟的穩定和增加就業。另外,金融、稅收、海關等領域問題很多,權力和執法部門腐敗現象非常嚴重,也給吸引外資、擴大外貿和發展經濟製造巨大障礙,中小企業處境比較艱難。
三、我國與中亞國家的經貿關系穩步推進
2006年,中亞國家與中國的關系又有新發展。國家領導人互訪不斷,哈、吉、塔、烏等中亞四國的領導人參加了2006年6月在上海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經濟合作的突破在於確定了一些重大項目。2006年4月,中國與土庫曼兩國領導人決定在天然氣領域進行長期合作;6月,吉總統巴基耶夫訪華,中國向吉提供了1億元人民幣的農機設備;在上合組織峰會期間,中塔雙方簽署了中國向塔提供6億多美元的巨額項目合同;12月,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華,雙方決定在能源等領域加強合作。同時,中國對中亞國家的投資逐年增加,與這些國家經濟合作的范圍不斷擴大。
2006年,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額增長迅速,再創歷史新高。經濟合作檔次和規模不斷提高。2006年上半年,中國與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的雙邊貿易額分別達到37.25億美元、5.7億美元、1.14億美元、5925萬美元,全年累計有望突破100億美元,使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關系再上新台階。
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已經具有了「戰略性質」,立足於長期合作,在地區和國際問題上能相互支持。但是,中國與中亞國家雙邊關系中的一些障礙還沒有徹底消除:如貿易結構的問題沒有改變,運輸領域的合作還沒有突破;哈在水資源利用方面對中國不滿意,雙方的能源合作也出現了一些波折。
四、中亞五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預測,2006年,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四國經濟平均大約增長8%。其中,哈薩克的經濟增長率可以超過10%。中亞國家經濟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國際市場能源、礦產品以及原材料價格一路走高。與此同時,各國重視發展優勢產業,推動經濟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一直以來不受重視的農業生產也有了一定的起色。
中亞一些國家在俄羅斯提高能源出口價格以後,借機「搭車」漲價,雖然對本國經濟發展有利,但也使中亞國家之間的關系復雜化。例如,土庫曼把對鄰國和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價格由2006年上半年的65美元/千立方米提高到100美元/千立方米。烏茲別克也於2007年1月1日把天然氣價格從55美元/千立方米提高到100美元/千立方米,這將使大量進口烏天然氣的吉爾吉斯和塔吉克面臨新的困難。塔吉克將不得不減少天然氣進口量,國內天然氣價格將因此上漲30%~40%,對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會造成不利影響。
另外,外資的增加和工農業的恢復,直接促進了中亞國家經濟的增長。綜上所述,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7年中亞各國經濟仍將會有7%~8%的平均增長率。通貨膨脹指數預計會略微降低,但外資數額可能會減少,宏觀經濟不會有大的波動。中亞國家制定的增長目標都比較高,如吉爾吉斯斯坦要實現年均GDP增長8%的目標,難度很大。

6. 中亞五國文明,經濟發展特徵

1、決定中亞五國與俄羅斯關系的客觀因素與中亞國家對俄關系的基本政策在中亞五國對外關系中,俄羅斯被置於最優先考慮的地位,哈、土等國認為與俄發展關系是「最重要的」、「戰略性」的關系。烏認為,「不與俄羅斯保持友好合作關系,烏茲別克就不會有未來的前途」。中亞五國所以作出這種決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第一,歷史原因。中亞五國長期與俄羅斯生活在一起,經濟、政治、軍事人文各方面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是其他國家無法與俄羅斯倫比的。第二,經濟原因。由於原蘇聯長期推行「勞動分工」政策,中亞各國只作為原料生產國,經濟結構單一,對俄羅斯存在嚴重的依附性。這種經濟聯系是短時間無法改變的。為了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中亞各國不得不現實地對待與俄羅斯的關系。第三,軍事原因。中亞各國獨立後雖然建立了自己的軍隊,但人數少,武器供應也依靠俄羅斯。各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要靠俄羅斯的軍事庇護。第四,中亞各國生活著大批俄羅斯人,尤其是在哈、吉兩國。因此,它們在發展對外關系時不能不考慮這一重要的人文因素。1994年3月,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列舉烏重視發展與俄關系的三個原因:一是靠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和智力實力,同時依靠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來保障烏國內穩定、國內生活和國家前景;二是由於烏「沒有一個大型工業企業與俄羅斯沒有關系」,因此必須加強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三是由於100多年來,俄始終是烏的近鄰,兩國之間建立起不可分割的經濟和文化關系。卡里莫夫這番話具有代表性,較明確地說明了中亞各國重視發展與俄關系的原因。基於以上原因,中亞五國制定了各自的對俄政策,總的來看,五國對俄政策大同小異。現將其主要內容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明確俄在其對外關系中的特殊地位,即視俄為「第一合作夥伴」,將彼此關系稱作是「最重要的」、「最優秀的」、「戰略性的」。第二,努力尋求與俄羅斯的經濟一體化,但以不損害國家獨立和主權,保持領土完整為前提。哈、吉兩國通過條約關系與俄共建「一體化」,而土、烏則主張通過雙邊關系與俄加強經濟聯系。第三,哈、烏、塔三國與俄通過簽署《集體安全條約》方式與俄在軍事上搞共同防禦,實際上是尋求軍事庇護,土雖然宣布實行永久積極中立政策,但在軍事上仍離不開俄羅斯的支持和保護。吉的情況亦然。第四,在國際事務和獨聯體事務上努力與俄協調立場。第五,對俄有損於本國利益的言行,既批駁又斗爭。各國處理與俄關系問題堅持從維護本國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並不唯俄馬首是瞻。2、中亞五國與俄羅斯的政治關系中亞五國與俄羅斯的政治關系總的來說相當密切,其中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更為突出。這主要表現在:①中亞五國與俄羅斯皆為獨聯體成員國。在獨聯體的許多重大問題上,除土庫曼有較大保留外,其餘四國基本上與俄羅斯一致或接近。例如,1992年5月,除土庫曼和吉爾吉斯斯坦外,其餘三國皆加入了以俄羅斯為主組成的《集體安全條約》。1993年1月,哈、吉、烏、土四國一道簽署了獨聯體章程。1993年9月,哈、吉、烏、土四國加入了「經濟聯盟」。1995年1月,哈與俄、白俄簽署了「關稅同盟」。1996年3月,哈、吉與俄、白俄一道簽署了《關於加深經濟和人文領域一體化條約》。②高層互訪頻繁,其中尤其以哈俄關系最為密切。據不完全統計,從1992年到1996年6月,僅哈俄總統雙邊會晤即達11次以上,正副總理級會晤還要多些。這還不包括哈總統、總理等高層領導參加獨聯體會議或其他多邊會晤時與俄羅斯領導人的會見。烏茲別克總統於1992年5月和1994年3月正式訪問俄羅斯。俄代總理蓋達爾、現任總理切爾諾梅爾金也訪問過烏茲別克。中亞五國還與俄羅斯簽署了大量協議和協定。1994年3月,納扎爾巴耶夫首次以哈總統身份正式訪俄期間,雙方簽署了23個文件。1995年1月,納扎爾巴耶夫與葉利欽在莫斯科就雙邊關系又簽署了17個文件。1995年5月,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訪問莫斯科,土俄兩國就加強雙邊合作問題簽署了23個文件。吉爾吉斯斯坦從1992年以來,與俄簽署了75個條約、協議和協定。這些文件既包括經濟、人文內容,也包括軍事內容,它們既解決了各國獨立以來彼此關系中產生的一些新的問題,也將雙邊關系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③除塔吉克外,其餘四國均與俄羅斯簽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哈、吉)或《友好合作條約》(土)、《友好合作原則條約》(烏茲別克)。這些條約使雙邊關系具有同盟的性質,尤其是哈、吉與俄簽署的條約。3、中亞各國與俄羅斯的經濟關系由於歷史原因,中亞各國與俄羅斯的經濟關系相當密切,特別是對俄的依附性很大。例如,獨立之前哈使用的67%的石油、29%的石油製品、2/3的木材及其製品、90%的機器製品和60%的日用消費品來自俄羅斯。哈國內最終產品生產只佔27%,而這27%產品中靠俄羅斯予以配套的又佔42.5%。如果哈俄經濟聯系中斷,哈幾乎沒有最終產品可以生產。盛產天然氣的土庫曼,向境外輸氣的唯一管道是通過俄羅斯輸往歐洲。假如俄關閉輸氣管道,土庫曼則立即會喪失創匯的來源。中亞各國獨立後,都力圖改變這種依附狀態。然而,由於各國建國伊始,經濟處在危機狀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剛剛建立,因此,不可能很快改變這種格局。它們與俄羅斯的關系仍然非常密切。1994年,俄羅斯在中亞各國出口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哈-76%,烏-62.1%,吉-48.3%,塔-28.5%,土-17.6%,在哈、烏、吉三國均占第一位。俄羅斯在中亞五國出口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哈-77.2%,烏-43.7%,吉-27.8%,塔-50%,土-3.4%,在哈、烏、塔三國中均占第一位,在吉占第二位。上述數據表明,如果中亞五國中斷,那怕是惡化與俄羅斯的經濟關系,都會對自己經濟造成重大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中亞國家特別是哈、吉、烏等國努力尋求與俄經濟一體化的原因。中亞五國在力圖使本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推行經濟聯系多元化和同時,目前仍在加強與俄羅斯的經濟關系。特別是努力吸引俄的資本和技術,加強雙邊經濟技術合作。例如,1995年8月,哈俄兩國企業家在阿拉木圖簽署了組建「庫姆科爾—魯科伊爾」聯合公司協議,這是俄方投資開采哈石油的一個大型項目。1995年11月,納扎爾巴耶夫出訪路經莫斯科時與葉利欽進行了會談,雙方討論了共同開發石油資源以及組建財政工業集團問題。1995年7月,俄總理切爾諾梅爾金訪烏期間,烏茲別克與俄羅斯除簽訂了1996-1997年兩國政府間經濟合作基本原則和方針的協議外,還簽訂了建立「伊柳辛」跨國聯合金融工業集團協議、烏俄紡織控股公司協議等。1995年5月土庫曼總統尼亞佐夫訪俄期間,土俄簽署了2000年以前兩國經濟合作基本原則和方針的協議。這在獨聯體國家中還是史無前例的。土俄還簽訂了石油天然氣領域合作協議等。上述事實表明,中亞各國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已逐漸從貿易合作擴大到財政金融和技術的合作。4、中亞各國與俄羅斯的軍事關系中亞各國獨立初期都沒有自己的軍隊。不久各國以駐在本國的原蘇軍為基礎組建了本國軍隊,但數量都不大。哈擁有16萬人,吉大約1.5萬人,烏大約為萬人。這點軍隊尚不能確保邊疆的安全。因此,各國邊防軍除烏茲別克外基本上由俄羅斯軍隊擔任。各國軍事裝備和軍官培養也主要依靠俄羅斯。1992年5月,哈、烏、塔三國加入了以俄羅斯為主組成的《集體安全條約》,該條約規定了締約國對彼此安全應承擔的義務。實際上,加入該條約的國家把自身的安全託付給俄羅斯。納扎爾巴耶夫認為,既然簽訂了《集體安全條約》,哈俄領土應視為統一的防禦空間,軍隊應該進一步接近,甚至建立聯合集群。土庫曼雖然沒有加入《集體安全條約》,但它與俄羅斯之間簽訂了包括《關於在防空領域合作的政府間協定》等一系列涉及軍事合作的協議。目前,土邊境基本上由俄軍駐守,土還規定了俄軍官可以在土軍隊中任職。至於塔吉克目前的安全與穩定基本上依靠俄軍的保護。中亞五國與俄羅斯的軍事方面合作還表現在俄為中亞各國培訓軍官、協調軍工生產和訂貨、保證服役軍官以及退役後的安置待遇協調一致等問題。中亞五國在無核化的情況下尋求俄羅斯的「核保護」。在對外軍事領域,中亞各國盡量與俄協調立場。例如,在對待「北約」東擴問題上基本上與俄的觀點一致。5、中亞五國在人文領域與俄羅斯的關系中亞五國境內的俄羅斯人問題是影響中亞各國與俄發展關系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在哈約有600萬俄羅斯人,在烏約有100多萬人,在吉約有90多萬人。在土約有30多萬人。自從蘇聯解體後,生活在中亞地區的俄羅斯人的地位發生很大的變化。這里的俄羅斯人在原蘇聯時期大部分生活在城鎮,從事行政、科學、技術、文教衛生工作。哈薩克70%的俄羅斯人生活在城市,烏茲別克境內俄羅斯雖然只佔8%,但首都塔什干市俄羅斯人卻佔半數以上。1991年,俄羅斯人口占吉人口總數的21.5%,然而卻占城市人口的半數。當時生活在中亞的俄羅斯人與生活在俄羅斯沒有多大區別。蘇聯解體後,由於中亞各國執政者強化主體民族意識,例如,主要行政官員多任用當地主體民族人士,定主體民族語言為「國語」,等等,俄羅斯人的地位遠不如獨立前優越。中亞各國把生活在這里的俄羅斯人視為本國公民的一部分,而俄羅斯當局雖然並未正式宣布這些人是俄羅斯公民,但都把他們看作是特殊的「人口集團」,稱他們是「境外俄羅斯人」,並把捍衛這些人的利益和權利看作是俄羅斯的重要「切身利益」。中亞國家與俄羅斯在對待這些人的立場上的差異使彼此常常出現摩擦和對立。所謂「境外俄羅斯人」問題是影響中亞各國與俄羅斯關系的重大問題之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各國面臨的難題之一。俄羅斯提出採用「雙重國籍」的法,這一主張只有土庫曼接受了。中亞其餘四國皆未接受。1995年,哈俄兩國簽署了《哈俄關於哈常住俄羅斯的公民和俄常住哈的公民的法律地位的條約》、《哈俄關於簡化申請到對方常住的手續》兩個文件,使哈俄公民簡化了遷徙和改變國籍的手續,使尖銳的在哈俄羅斯人的地位問題得到了解決。1996年3月,哈、吉、俄、白俄四國一體化條約的簽署,有助於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中亞各國與俄羅斯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有廣泛的合作。例如,俄為中亞各國培訓外交官和其他方面留學生。俄羅斯還在吉爾吉斯斯坦開設了俄羅斯大學,以便為在吉生活的俄羅斯人提供高等教育。俄羅斯的報刊、電視在中亞各國仍在發行和播放,對中亞各國施加廣泛的影響。

7. 中亞的經濟概況如何

感覺你什麼都不會…

8. 中亞五國中,那哪個國家比較富,哪個比較窮哪個發展前景比較好

中亞五國最富的應該是哈薩克。 比較窮的是吉爾吉斯斯坦。 中國很多企業在哈薩克投資建廠,而且那邊相對其他記過交通便利。

9. 中亞五國的工業狀況

中亞是指裏海以東,西西伯利亞以南,阿富汗以北及我國新疆以西的亞洲中部地區,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土庫曼五個國家,總面積近40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萬,是當今世界上地廣人稀的地區之一。中亞五國在地理位置上連成一片,自然地理環境有著明顯的一致性,而且資源都較為豐富,主要包括能源資源、金屬資源、非金屬資源和用於工業加工原料的農產品資源。五國由於以前都在原蘇聯的管轄區內,所以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歷史發展階段上也都有較多的一致性。

哈薩克

哈薩克的總面積約270多萬平方千米,是中亞五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哈薩克是多民族國家,全國共有l30多個民族,哈薩克族人數最多,主要信奉伊斯蘭教。首都阿斯塔那是哈薩克的政治中心,是哈國主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 是全國鐵路交通樞紐。

哈國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大都集中在裏海沿岸及其附近,石油儲量約100億噸 裏海尤為豐富 ,遠景儲量13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 700萬億立方米,在中亞國家中居第一位;煤炭地質儲量為1700億噸,主要分布在卡拉甘達州和東哈州等地,是世界10大產煤國之一。金屬礦藏也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其中鎢的儲量居世界第一,鉻和磷礦石居世界第二。銅、銅、鋅、鉬的儲量占亞洲第一位,因而享有「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譽。

從國內生產總值和國力來看,哈一直居於中亞五國首位,哈薩克已成為獨聯體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中哈於1992年1月3日正式建交,哈是我國在中亞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據有關數據統計,2004年中哈貿易額達到45億美元,基本佔中國與中亞貿易總額的76.9%,到2010估計會達到100億美元。中哈兩國合資修建的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即將於今年底完工,這將給中哈經貿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總面積為44萬多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處於連結東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歐中亞交通要沖的十字路口,古代曾是重要的商隊之路的匯合點,著名的「絲綢之路」就從這里通過。烏國有人口2511多萬,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129個民族,烏茲別克族佔一半以上,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烏茲別克語,俄語為通用語。首都塔什干是是一座新型的歐洲化的城市,是中亞地區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烏茲別克的能源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三者目前探明儲量分別為53億噸、5萬多億立方米、20億噸,其中天然氣被列為世界十大開采國,年產氣量在300億立方米以上,在中亞僅次於土庫曼,居獨聯體第三位。油氣資源總估價超過1萬億美元,有160多處石油產地,可以分為5個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區域。

1992年1月2日,烏茲別克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並在塔什干簽署建交聯合公報。中烏貿易額逐連年增長,從1997年的2.03億美元到2004年的5.7億多美元,是我國在中亞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我向烏主要出口包括機械設備、運輸工具、計算機於通訊技術在內的機電產品、茶葉、紡織品、服裝等;從烏進口的主要是有色金屬、蠶繭、原棉、棉機織物、皮革、化工品等。

吉爾吉斯斯坦

吉的總面積為19.85萬平方公里,500多萬人,80多個民族,吉爾吉斯族佔一半以上。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首都比什凱克。

吉國的能源中有煤炭、油頁岩、泥炭、天然氣、石油,其中煤炭在中亞居重要位置,地質儲量為296億噸,有些煤不僅儲量豐富、質量好,是優質燃料,還是煤化工的重要原料,煤田主要分布在南北天山地區,部分煤田可露天開采,被稱為「中亞煤斗」。主要礦產為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其中貢和銻的儲量和產量均居原蘇聯第一位,錫產量和汞產量占獨聯體第二位,銻產量佔世界第三位、獨聯體第一位;黃金儲量豐富,僅庫姆多爾金礦的預計儲量已超1000噸;鈾礦儲量居獨聯體國家首位,同時是世界主要的產鈾國;塔銻礦儲量居獨聯體首位,在亞洲也僅次於中國和泰國而居第三。吉國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在它境內有十多個水力發電站,向鄰近的幾個原蘇聯共和國提供電力,我國新疆也將與吉在電力發面進行合作。

中吉1992年1月5日建交,據官方統計,中吉貿易額從1992年的3000多萬美元發展到2004年6億美元左右,占我國對中亞貿易額的10.3%。我國向吉主要出口服裝、機電產品、烤煙、穀物、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產品等;進口主要有能源、畜牧業和一些綠色食品等。

土庫曼

土庫曼面積49萬多平方公里,是位於中亞西南部的內陸國。80%的領土被卡拉庫姆大沙漠覆蓋。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土國人口有500多萬,全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土庫曼族佔70%以上,主要信奉伊斯蘭教。首都阿什哈巴德。

該國地下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石油儲量12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22萬多億立方米,佔中亞地區天然氣儲量的56%,人均儲量可與沙烏地阿拉伯相比,開采量年均達600-80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居中亞國家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石油探明儲量約有11億噸,居哈國之後,佔中亞國家第二位;除南部山區外,土國幾乎全境都有油氣分布。

從1992年1月我國與土建立外交關系以來,雙邊貿易不斷發展,合作質量不斷提升,2004年我國與土的貿易額為987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1%。我國對土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機械及配件、金屬製品、運輸工具、茶葉、石油天然氣設備等;我國從土進口的商品主要為原棉、蠶繭、牲畜毛等。

塔吉克

塔的總面積為14.31萬平方公里,是位於中亞東南部的內陸國。地處山區,境內山地和高原佔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國」之稱。塔國人口約為六百多萬,主要民族為塔吉克族佔70.5%,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國語為塔吉克語,俄語為族際交流語言。杜尚別是塔吉克共和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塔吉克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目前探明總儲量在30億噸左右,礦床35個,石油和天然氣方面,據初步探測結果顯示,石油儲量為1.2億噸,天然氣8800億立方米,其中瓦赫什油氣區的原油是重油,蠟和硫的含量高,主要用來生產瀝青和作鍋爐燃料。鈾儲量居獨聯體首位,鉛、鋅礦佔中亞第一位。塔境內江河湖泊的水利資源極為豐富,總蘊藏量在6 400萬千瓦以上,其中有經濟利用價值的達1 250億千瓦時,水力資源在獨聯體國家中占第二位;人均電力資源蘊藏量居世界前列,除供應本國外,還可供應周邊的中亞國家。

中塔兩國與1992年1月4日建交,2004年我國與塔的貿易額為6893萬美元,我國向塔出口主要的商品有日用品、糧油、輕紡、化工產品和機電產品等,從塔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有化肥、有色金屬、鋁錠、棉花等。

10. 誰知道中亞五國的資源分布情況(05-11年之間)

1、哈薩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大都集中在裏海沿岸及其附近,石油儲量約100億噸,遠景儲量13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700萬億立方米,在中亞國家中居第一位;煤炭地質儲量為1700億噸,主要分布在卡拉甘達州和東哈州等地,是世界10大產煤國之一。金屬礦藏也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其中鎢的儲量居世界第一,鉻和磷礦石居世界第二。銅、銅、鋅、鉬的儲量占亞洲第一位,因而享有「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譽。
2、 烏茲別克的能源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三者目前探明儲量分別為53億噸、5萬多億立方米、20億噸,其中天然氣被列為世界十大開采國,年產氣量在300億立方米以上,在中亞僅次於土庫曼。油氣資源總估價超過1萬億美元,有160多處石油產地,可以分為5個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區域。
3、吉爾吉斯斯坦的能源中有煤炭、油頁岩、天然氣、石油,其中煤炭在中亞居重要位置,地質儲量為296億噸,有些煤不僅儲量豐富、質量好,是優質燃料,還是煤化工的重要原料,煤田主要分布在南北天山地區,部分煤田可露天開采,被稱為「中亞煤斗」。主要礦產為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其中汞和銻的儲量和產量均居原蘇聯第一位,錫產量和汞產量占獨聯體第二位,銻產量佔世界第三位;黃金儲量豐富,僅庫姆多爾金礦的預計儲量已超1000噸;鈾礦儲量居獨聯體國家首位,同時是世界主要的產鈾國;銻礦儲量居獨聯體首位,在亞洲也僅次於中國和泰國而居第三。
4、土庫曼地下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石油儲量12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22萬多億立方米,佔中亞地區天然氣儲量的56%,人均儲量可與沙烏地阿拉伯相比,開采量年均達600億—80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居中亞國家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石油探明儲量約有11億噸,居中亞國家第二位;除南部山區外,土國幾乎全境都有油氣分布。
5、塔吉克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目前探明總儲量在30億噸左右,礦床35個,石油和天然氣方面,據初步探測結果顯示,石油儲量為1.2億噸,天然氣8800億立方米,其中瓦赫什油氣區的原油是重油,蠟和硫的含量高,主要用來生產瀝青和作鍋爐燃料。鈾儲量居獨聯體首位,鉛、鋅礦佔中亞第一位。塔境內江河湖泊的水力資源極為豐富,總蘊藏量在6400萬千瓦以上,其中有經濟利用價值的達1250億千瓦時,水力資源在獨聯體國家中占第二位;人均電力資源蘊藏量居世界前列,除供應本國外,還可供應周邊的中亞國家。

閱讀全文

與中亞五國經濟發展現狀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