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論美歐日在中國對外貿易的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8年中國、美國、日本、西歐、香港地區的對外貿易額及其增長率等有關提供目標市場買家和賣家的詳細交易情況
❷ 我國2013年對外貿易現狀如何
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可能略好於2012年,但制約外貿穩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
從國際看,隨著各國宏觀政策力度加大,歐債危機略有緩和,美國經濟復甦態勢趨於穩定,市場信心和發展預期有所提振,2013年全球經濟發展環境可能有所改善。但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問題削弱經濟增長潛力,刺激經濟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顯,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困難較多,加上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加劇,世界經濟低增長、高風險態勢不會明顯改觀。
一是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依然不足。
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普遍需要持續緊縮財政,企業對新興產業的投資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寬松貨幣政策無法根本扭轉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加上失業率高企等制約,經濟增長動力仍較疲弱。一些新興經濟體依賴能源資源出口、國際收支失衡等問題逐漸暴露,發展面臨的風險上升,經濟增速也在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3.6%,低於金融危機前10年4%的平均水平;世貿組織預計,全球貿易量增長4.5%,明顯低於危機前10年6%的平均水平。
二是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問題可能再起波瀾。
歐債危機既是歐洲貨幣聯盟的制度危機,更是歐元區外圍國家的競爭力危機。隨著歐洲穩定機制啟動和銀行業聯盟構想開始落實,歐元區制度設計的薄弱環節正在逐步加強,但外圍國家不僅財政缺口大,而且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提高競爭力將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其間若經濟、政治形勢惡化超出預期,可能在金融市場引起新的波動。2013年,歐元區外圍國家融資需求依然高企,部分國家面臨大選,對歐洲金融市場的影響值得密切關注。美國財政懸崖涉及金額約佔GDP的4%,若處理不好,可能拖累美經濟重返衰退。
三是國際金融和商品市場仍可能持續動盪。
近期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均採取了量化寬松政策,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巴西等也降息刺激經濟,可能引發各國貨幣匯率頻繁大幅波動,國際資本大規模跨境流動,沖擊全球金融穩定。美國、俄羅斯等糧食主產地遭受重大乾旱,導致全球小麥、玉米減產,中東地緣政治持續緊張極易沖擊石油供應,加上全球貨幣政策寬松,投機資本湧入商品市場炒作牟利,農產品和能源價格面臨較大上漲壓力。
四是貿易投資保護主義進一步加劇。
在經濟復甦沒有明顯起色的情況下,一些國家為緩解就業壓力,對外採取部分關閉國內市場的辦法,扶持本土產業,阻礙了正常的國際貿易投資活動。世貿組織監測,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各成員共採取182項新貿易限制措施,影響全球進口額的0.9%,且限制措施應對危機的一面下降,刺激本國產業復興的一面上升,影響更為深遠。一些國家對新興產業領域的跨國投資態度保守,想方設法加以限制。在選舉政治的催化下,部分國家經貿政策甚至出現「去全球化」的危險傾向。
從國內看,隨著一系列擴內需、穩外需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並發揮成效,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黨的十八大將進一步激發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有利於繼續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普遍預計,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快於2012年。但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穩固,國內需求增長受到一些體制機制因素的制約,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較為突出,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較多困難。
國際國內的風險因素疊加,將對2013年中國外貿發展形成較大壓力,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外需不足的矛盾尚未根本緩解。
在世界經濟復甦態勢疲軟、風險持續高企的情況下,中國出口企業訂單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短單、小單多,長單、大單少的局面還將持續。截至2012年9月,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4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2012年前三季度加工貿易進口累計僅增長1%,表明未來一段時間出口難有大的反彈。商務部對國內1900餘家外貿重點聯系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2年9月,企業出口利潤指數已連續5個月低於100的臨界點。
二是貿易摩擦的影響持續加大。
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據英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貿易預警(World Trade Alert)」項目監測,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40%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針對中國。隨著中國出口產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新興產業升級,國外對中國新興產業出口的限制明顯增多。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55起,增長38%,涉案金額243億美元,增長近8倍。太陽能光伏電池在多個海外市場遭遇貿易摩擦,出口嚴重受阻。
三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任務更加緊迫。
近年來,中國要素成本上升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製造業的成本競爭力。2008-2011年,製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年均增長14.5%,製造業農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長15%。隨著周邊國家工業化發展加快,部分對成本較為敏感的產業和產品訂單出現向周邊國家轉移跡象。2012年前7個月,中國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歐、日市場份額比上年分別下降2.1、1.4和2.7個百分點,流失份額主要被周邊低成本國家擠占。在外需下滑的同時,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面臨的國際競爭加劇,出口企業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等綜合優勢。
應當看到,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貨物貿易發展最快的十年,進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超過20%。2011年出口額佔全球比重10.4%,連續三年居全球之首;進口額佔9.5%,連續三年全球第二。隨著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中國外貿可能難以再現前些年的持續高速增長。
針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應繼續著力於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一方面,立足當前,密切跟蹤形勢變化,確保已出台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幫助企業克服訂單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困難,努力將外部環境變化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程度,全力以赴穩定外貿增長。另一方面,著眼長遠,充分利用市場環境趨緊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加快建設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促進平台和國際營銷網路,增強外貿長遠發展後勁。同時,完善進口政策,搭建更多進口促進平台,積極擴大國內短缺的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部分供應偏緊商品的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
❸ 讀哪些書去了解歐美、日本的經濟發展史
可以閱讀來以下書籍來了解歐自美、日本的經濟發展史,希望對你有用
埃克倫德、赫伯特:《經濟理論和方法史》,人大出版社2002年
斯皮格爾:《經濟思想的成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
作者:[美]道格拉斯·C·諾思 頁數:251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第1版 SS號:10017584
❹ 歐美澳日等發達國家為什麼總看中國不順眼
我們要認識到,到目前為止,中國所有的進步都是跟隨型成就,還沒有產生領導型成就。
跟隨型國家的發展都是零和游戲,別人在那裡玩,你沖進去大發展,就把別人的份額給擠壓了。你不受待見,那是正常的結果。你在街上開家包子店,突然來了個人和你競爭,你競爭不過垮了,心理自然不爽。中國發展的目標是要成為領導型國家,能夠在無人區開辟出新的產業,自己受益的同時也讓全世界雨露均沾。
這個世界唯一的領導型國家就是美國,美國的特徵就是能夠開辟出一個個嶄新的產業,打破零和游戲的桎梏。
1915年美國發明汽車流水線生產,造就了汽車產業的繁榮,汽車產業至今是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的第一大工業。
二戰後美國發明了集成電路,直接創造了家用電器等電子工業,索尼松下成為受益者。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發明了微機,直接造就了PC機和筆記本電腦產業興起。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美國人又開創了互聯網和windows這樣的全新產業,完全的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活形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和程序員們成為了受益者。
21世紀,喬布斯又發布了智能手機,直接帶動了全球進入智能手機時代,網路流量猛增,運營商大規模上3G,4G,中國華為公司和中興公司也獲得了高速發展。任正非說要感謝蘋果是有道理,沒有蘋果開創的智能手機時代極大的增加了全球網路流量,那麼對運營商新建管道擴容的需求就不會有那麼大。
現在美國又在搞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這將又是超級大產業,中國現在緊跟美國,中國已經發現了一個道理,美國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絕對不會錯。美國在過去的100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產業,在穩固自己領導者地位的同時,也帶動了全世界的共同發展,這就是美國當超級大國,世界領導者的底氣。
中國現在也在逐漸嘗試能開創一個產業,例如量子通信,北京到上海1000公里級別通信網已經建成,已經有公司從中受益,但是總體而言,中國仍然是跟隨型國家,要想減少利益沖突,減少不受待見的狀況,中國必須成為能夠開辟新產業,開發人類新需求的領導型國家,在自己受益的同時,也讓全世界受益,打破零和游戲。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途徑是提高科技實力。
❺ 近幾年內歐美、日、中等國家(或地區)的社會問題對比
對待經濟危復機的處理方式制各有不同,這個問題是最為關鍵的。
現在來看中國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小於題中提到的其他國家或地區,對出促進經濟增長也做出了很有效的方案並得到明顯成效
美國,關鍵在於克服經濟危機的進一步惡化和對國民信心造成的影響。另外他也不放棄在老問題上的糾纏,例如伊朗核問題,朝核問題,以及如何對待中國的問題。
歐洲,努力擺脫經濟危機,並多方展開合作,從經濟政治等方面實現一體化和共進共贏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法國薩科齊一直忙著瞄美女。
日本,忙著建立與中國的互信,但又有右派忙著美化歷史。一個極為矛盾的民族,骨子裡極為自卑的民族正在擔心無法在幾十年後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如何生存。擔心被中國趕超(這是必然的)有不甘於放棄如此之大的合作夥伴。
香港,就在旁邊,卻不太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好像跟原來一樣,平穩,平安並且從危機中及時地抽身出來。有種蒸蒸日上的跡象和態度。
中國,人民幣的全球定位與國際貨幣地位的爭取,後奧運的文化和經濟建設。國民福利的進一步提高。
❻ 美歐日在中國外貿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擦,樓上2位找的很全啊、、、、要不大家一起抄? 然後讓張力柱頭疼去?
❼ 國際清算銀行稱過去十年美歐日在扭曲金融市場,該如何看待
要知道存儲資金的渠道不只是商業銀行、經濟就是個蜜罐子等等方面可以理解了。
要知道存儲資金的渠道不只是商業銀行
我們都知道周期一旦掉頭,那麼極度寬松的國家就沒有工具來抵禦,比如說名義上的負利率的日歐,他們只是驅趕銀行將資金借出去,可不是在央行作為准備金存著,所以他們的實際上利率歸零。而貸款妥妥的是正利率。
其實我們這樣想一下,我們平時怎麼弄蜜糖水就可以簡單的理解到了,你要是想要甜點,就加多點糖了,要是不想就加多水,就稅收少收點,那麼財政就少收點了,流出去市場的錢就多了,人民可以支配的錢就多了,市場自然就活躍了。
❽ 日本經濟發展現狀
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與現狀
一、戰後經濟恢復〔1945-1955年〕
1.戰爭對日本經濟的嚴重破壞
日本帝國主義窮兵黷武,侵略亞洲、挑起太平洋戰爭的結果,不僅給亞洲各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且使國內軍事經濟畸形發展,國民經濟疲憊不堪。戰爭後期,由於美軍的空襲,以東京為首,全國119個城市嚴重被炸被毀,到處都變成一片廢墟和焦土。尤其是廣島和長崎,更遭到了原子彈的毀滅性破壞。
與1934-1936年相比,1946年國民經濟和生產能力的下降情況是:實際GNP為62%,人均實際GNP為55%,人均實際個人消費為57%,製造業實際工資為30%(1947年),工礦業生產為31%,(其中煤炭53%、鋼材10%、紡織品7%),農業生產為79%。
由於戰敗,對外貿易幾乎完全中斷了,與戰前相比,1947年出口下降為7%,進口下降為14%。
2.戰後初期的民主化改革和經濟恢復
盡管戰後的經濟恢復經歷了很多困難和曲折,但從總體上看,無疑是取代了很大的成功。1946-1951年度,經濟增長率為9.9%,其中工礦業生產增長率為22.8%;1951-1955年度,經濟增長率為8.7%,其中工礦業生產增長率為11.3%。
日本經濟企劃廳1956年的《經濟白皮書》有一句名言:「現在已經不是戰後了」。其含義是戰後經濟恢復階段已經結束了。經濟白皮書這樣寫道:「現在已經不是『戰後』了。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局面。在恢復中求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今後的發展要靠實現現代化」。這標志著到1955年為止,日本經濟已經恢復到了戰前的最高水平,從此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二、經濟高速增長〔1955-1972〕
1.重新趕超的出發點
1955年日本經濟恢復和超過了戰前水平以後,重新開始了趕超歐美的歷程,這是一個新的出發點。
戰前,日本經濟雖然達到了與歐美各國並駕齊驅的水平,但由於戰爭的影響和破壞,與美國相比,日本經濟的發展整整停滯了20年,與歐美各國特別是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了。1955年雖然已經不是戰後了,但從國際比較看,日本在經濟方面已淪為三流國家,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二流半的國家。從位於先進國家和後進國家之間的意義上說,日本當時還是一個中進國。1955年,日本的GNP只為美國的1/15,西德的1/2;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20美元,在西方各國中列第35位。其次,從產業結構方面看,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仍為40%,出口商品結構也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主要是靠紡織品和日用雜貨來賺取外匯,在重化學工業方面,還沒有與歐美各國相競爭的能力。由此看來,還不能說日本已經是一個工業化國家。
因此,在戰後時代宣告結束以後,按《白皮書》所說的現代化,趕超歐美發達國家,日本經濟就馬不停蹄地奔向了新的目標,急急忙忙地開始了新的征程。
2.三大景氣
神武景氣(1954年11月-1958年6月)
景氣持續了31個月,實際經濟增長率1956年度6.4%、1957年度7.5%。
岩戶景氣〔1959年4月持續到1962年10月〕
景氣持續42個月,1959、1960、1961年度的實際經濟增長率也分別達到了11.2%、12.2%和11.7%。
伊奘諾景氣〔1965年11月-1970年7月〕。
景氣持續期間為57個月1966-1970年度,年均實際經濟增長率為11.8%,如此長時間的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不僅在日本歷史上是罕見的,而且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由於伊奘諾景氣的出現,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就達到了光輝的頂點。
3.高速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
1955-1972年,是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時期。在這18年間,日本經濟實際增長率年均為9.7%,其中,1955-1960年度為8.5%。1960-1965年度為9.8%,1966-1970年度為11.6%,呈不斷提高的態勢。這一期間,除個別年份外,日本大多數年度的經濟增長率都超過了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這不僅是日本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而且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上也是一個奇跡。在整個60年代,日本經濟年均增長為11.1%,其中工業年均增長14.1%;與美歐各國相比,前者分別相當於美國的2.7倍、英國的4倍、西德的2.3倍、法國的1.9倍,後者分別相當於美國的3.1倍、英國的5倍、西德的2.4倍、法國的2.3倍。
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因戰爭和戰敗而拉開了的日本和美歐各國間的經濟差距不僅迅速縮小了,而且還重新超過了西歐一些國家。在經濟高速增長開始之前的1955年,日本GNP為240億美元,落在英國、西德和法國的後面,只相當於美國的6.0%。到 1967年,日本GNP超過了英國和法國,1968年又超過了西德,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在經濟高速增長達到頂點的1973年,日本GNP增加到4170億美元,分別相當於西德的1.21倍、英國的2.30倍,對美國的比重也提高到了35.1%。這樣,日本在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就進一步鞏固了。
表1 主要發達國家實際經濟增長率的比較
(1950-1975年,單位:億美元、%)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日本 GNP 110 240 430 891 2042 2313 3060 4170 4633 5013
增長率 11.2 10.8 12.5 5.7 8.3 5.3 9.7 5.3 -0.2 3.6
美國 GNP 2862 3993 5060 6881 9824 10634 11711 13066 14129 15288
增長率 8.7 6.7 2.3 5.9 -0.3 3.0 5.7 5.5 -1.4 -1.3
西德 GNP 430 721 1146 1855 2166 2594 3443 3814 4206
增長率 11.9 8.5 5.5 5.9 3.3 3.6 4.9 0.4 -1.7
英國 GNP 415 542 720 1009 1237 1405 1595 1812 1966 2336
增長率 3.2 3.7 4.7 2.5 2.3 2.9 2.1 7.9 -1.2 -0.7
註:1,英國1950年攔內數據為1951年的統計。2,實際經濟增長率按實際國民生產總值(1975年價格)計算,其中英國是按當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
資料來源:司楚、訾嘹祖譯、矢野恆太郎紀念會編《日本100年》,時事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77-79頁。
三、低速增長〔1973-1990年〕
1.日本經濟的三大轉折
〔1〕由高速增長向低速增長的轉折
經過第一次石油沖擊和戰後第一次負增長,日本經濟就由高速增長轉為了低速增長。1976、1997和1978 年度各為4.8%、5.3%和5.2%,與高速增長時期比,只相當於1965年經濟危機時的水平。盡管如此,但1978年後已擺脫了蕭條的影子,景氣確實是處於上升階段,企業的收益也增加了。為此,《經濟白皮書》在總結這種現象時說:雖然是4%-6%的經濟增長,但卻有經濟景氣的感覺,這意味著日本經濟今後將進入「新的成長軌道」。與高速增長時期10%左右的增長率相比,5%左右的經濟增長率雖然是低速增長,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3%左右的增長率相比,卻依然高出一截,所以就被稱之為中速增長。中速增長一直持續到80年代末。這一期間,除個別年份外,日本實際經濟增長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動不大,而且與其他發達國家比仍屬於增長最快的國家(參見表3-1),所以這一時期又被稱為穩定增長時期。
表2 1975-1990年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
(實際經濟增長率,單位:%)
年度 日 本 美 國 英 國 西 德 法 國 義大利 加拿大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2.7
4.8
5.3
5.2
5.3
4.3
3.7
3.1
3.2
5.1
4.9
2.4
4.1
6.2
4.8
5.1 -1.3
4.9
4.7
5.3
2.5
-0.2
1.9
–2.5
3.6
6.8
3.0
2.9
3.4
3.8
3.4
1.2 -1.3
4.1
0.1
3.9
2.2
-2.3
-0.4
1.1
4.0
2.5
3.4
3.6
4.8
5.2
2.1
0.6 -1.4
5.6
2.7
3.3
4.0
1.5
0.0
-1.0
1.9
3.3
2.0
2.5
1.5
3.7
3.6
5.7 0.2
5.2
3.0
3.3
3.2
1.6
1.2
2.5
0.7
1.4
1.7
2.1
2.3
4.5
4.3
2.5 -3.6
5.9
1.9
2.7
4.9
3.9
0.2
-0.5
-0.2
3.5
2.9
2.9
3.1
3.1
3.9
2.1 5.5
11.7
1.7
4.6
3.9
1.5
3.7
-3.2
3.2
6.3
4.3
3.3
4.2
5.0
2.4
-0.2
資料來源:〖日〗東洋經濟新報社《經濟統計年鑒》1980、1985、1995年版。
〔2〕由資源能源消耗型經濟向資源能源節約型經濟的轉折
第一次石油沖擊給日本經濟帶來了最沉重的打擊,使日本經濟陷入了負增長和惡性通貨膨脹的險惡境地。然而,第二次石油沖擊卻並未對日本經濟造成多大的打擊,1979年,日本實際經濟增長率為5.3%,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1980年也只略降至4.8%。相比之下,1980年美國和英國經濟都出現了負增長,西德和法國經濟增長率也驟然下降到了1.5%和1.6%,連上年的一半也不到。另外,1980年日本的物價上漲率為3.0%,1981年也只提高到5.0%,大大低於美國的9.5%和10.0%、英國的19.3%和14.5%,與西德的4.8%和4.0%大體相當。這樣,日本經濟就由第一次石油沖擊後的「劣等生」,轉而成了第二次石油沖擊後的「優等生」。
在兩次石油沖擊中,日本經濟之所以出現這種從劣等生到優等生的轉變,是由於第
一次石油沖擊暴露了日本經濟的脆弱性,日本從第一次石油沖擊中學習了經驗,汲取了教訓,在節省資源、節省能源方面採取了積極的對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1973年以前,原燃料進口的增長速度一直高於GNP的增長速度,而在1974年-1985年的12間,日本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60%,而原油進口量卻從29000萬千升減少到19600千升,減少了1/3。這樣,日本生產每單位GNP的原油消耗量在12年間就下降了40%左右(參見表3-2)。
〔3〕從「貿易立國」到「技術立國」的戰略轉變
「貿易立國」的經濟發展戰略
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貿易立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大搞加工貿易,從國外大量進口廉價的資源和能源,向國外大量出口工業製成品和機械設備,廉價買入,高價賣出,使日本的經濟財富迅速增加,經濟實力也空前強大起來。
「技術立國」的經濟發展戰略
由於「貿易立國」的經濟發展戰略,日本重化學工業得到了高度發展,並改善了出口結構,提高了貿易條件和國際競爭力,給日本經濟帶來了極大的好處。盡管如此,但由於重化學工業發展嚴重地依賴海外的資源和能源,易於污染環境,產生公害問題,因此,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一些消耗資源和能源多的產業就出現了優勢下降的趨勢。特別是第一次石油沖擊以後,「貿易立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局限性已開始顯露出來了。為此,在向資源、能源節約型經濟轉移的同時,日本政府就根據世界科技革命的發展趨勢,提出了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換的設想。1980年3月,日本政府明確提出了「通向技術立國之路」、「創造性的技術立國」的戰略思想。1981年也被稱之為「技術立國元年」。
技術立國並不是對貿易立國的否定,而是貿易立國的繼續。就是說,在新的條件下,日本的出口貿易已開始減少資源能源多消耗型的重化工產品,而轉為增加資源能源節約型的高附加價值的知識密集型產品。這種轉換,不僅沒有降低對外貿易的重要地位,反而有利於提高日本的國際競爭力,在國際分工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由於推行技術立國戰略,日本經濟不僅順利地實現了從高速增長到穩定增長的轉變,而且在80年代繼續保持了世界經濟優等生的地位,把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經濟大國,發展成了世界第二超級經濟大國。
2.平成景氣-日本經濟發展的頂點
表3 1985-1990年度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化情況(%)
年 度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名義GDP增長率
實際GDP增長率
內需貢獻度
民需貢獻度 6.2
4.5
3.7
4.0 4.3
2.7
4.1
3.6 4.6
5.2
6.2
5.8 6.4
5.1
5.8
6.6 6.7
4.5
5.2
5.0 7.5
5.1
5.1
4.5
工礦業生產指數
製造業開工率指數
製造業設備投資增長率 100.0
100.0
18.4 99.8
95.4
-9.5 103.1
95.5
-6.5 113.1
101.0
19.8 119.7
103.0
15.1 124.5
104.1
25.5
全產業經常利潤增長率
製造業經常利潤增長率 3.9
-2.0 -2.0
-16.8 31.9
34.5 29.6
33.9 8.4
12.3 -2.0
-3.8
生產者批發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 100.0
100.0 94.6
100.0 93.1
100.5 92.5
101.3 95.0
104.2 96.2
107.5
實際工資指數
完全失業人數(萬人)
完全失業率 100.0
158
2.6 102.5
171
2.8 104.4
170
2.8 107.8
150
2.4 109.2
139
2.2 110.6
134
2.2
家庭實際收入增長率
家庭消費支出增長率
個人住宅開工戶數(萬戶)
125.1 1.8
1.4
140.0 1.8
0.7
172.9 4.6
4.1
166.3 2.9
3.0
167.3 5.3
4.7
166.5
出口數量指數
進口數量指數
貿易收支(百萬美元)
日元匯率(年均日元/美元) 100.0
100.0
55986
238.54 98.7
108.4
92827
168.52 99.8
117.8
96386
144.64 106.2
141.9
95012
128.15 109.7
149.6
76917
137.96 116.3
❾ 歐美國家從2008年以後經濟增長一直維持在什麼上下日本的經濟增長是19991年以
歐美國家大多數維持在1.5%左右,其中美國好點在2--3%左右,日本有時候是負增長
❿ 求歐美日在中國外貿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0年,歐盟、美國、日本仍為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中歐貿易額達到4797.1億美元,增長31.8%;中美貿易額3853.4億美元,增長29.2%;中日貿易額2977.7億美元,增長30.2%。 一、歐盟在中國外貿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中特別指出「中國致力於發展中歐富有活力和長期穩定的經貿合作關系,並期待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與投資夥伴」,以歐盟東擴為契機,這一良好願望得以提前實現。隨著雙邊貿易的快速發展,歐盟對華投資也保持著良好的勢頭,歐盟是中國累計第四大實際投資方,僅低於香港地區、美國和日本。
歐盟是我累計最大技術引進來源地,近年來歐盟繼續保持我國最大技術來源國的地位。我從歐盟引進技術中,技術費用比例越來越大,引進技術的質量有明顯提高。
從貿易結構的互補性、引資的質量與結構、技術引進的質量與水平三個方面綜合來看,中國與歐盟經貿關系的質量效益水平要高於我對美、對日的水平。正如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所說,如果把中國的經濟發展比作一枚需要貿易、投資、科技這3個引擎來助推的火箭,那麼,歐盟則扮演了「為每個引擎增加推動力」的角色。因此,更應進一步加強雙邊的經貿合作。 二、美國在中國外貿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進口國,2004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達2000億美元,多數進口產品屬於消費品,中國企業基本已經占據了美國的消費品進口市場。2004年,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所佔的比例分別為:運動品81%,鞋68%,傢具42%,電子設備22%,服裝20%。 作為美國主要的消費品進口國,中國的進口產品佔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的比例分別為:服裝和鞋10%,傢具和家居用品6%。除了食品和能源,服裝、鞋、傢具和家居用品共占個人消費支出的10%。 中國產品在美國的個人消費支出中所佔的比例較低,卻對美國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該指標是美聯儲評估通脹的首選指標。與消費者價格指數不同,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影響到了消費模式的改變。也就是說,因為中國產品占總的個人消費支出的2%,除了食品和能源,中國產品也佔到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的2%。然而,中國在美國的消費品市場上起到了價格的引導作用,因此,中國產品決定著美國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的價格,這是由價格競爭的特性決定的。因為價格競爭,中國產品對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的影響已經超過了2%。當中國進口產品的名義開銷佔2%時,中國進口產品價格增長20%,將推動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上升0.4個百分點。 2005年一季度,美國政府對中國的紡織品實行進口限制。2005年一季度比2004年同期美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上漲到1.7%。 如果美國對所有中國的進口產品全面徵收關稅,或者對人民幣進行重新評估,將導致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更高。盡管其他的國家能夠提供比中國更低廉的產品,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擁有和中國一樣強大的產業能力。中國的進口牽制了美國的物價上漲,任何進口成本的增加都將使美國的通脹水平更高。 三、日本在中國外貿的地位和作用 中日經濟關系非常緊密,雖然有些問題,但沒有大的貿易摩擦,呈堅定發展的勢頭。 第一,世界經濟呈現增長,中國向世界市場供應的產品增加。對此,日本對中國的關鍵零部件的出口不斷增加。第二,中國國內對日本產品的需求旺盛,汽車及數碼家電產品等出口穩步增長。第三,企業內部國際分工及生產工序間分工進一步取得進展。由於價格及性能的原因,生產基地的割據狀態進一步推進,因此不得不從日本進口在中國當地難以采購的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汽車相關零配件及構件等高附加值產品,造成日本出口增加。另外,預計從中國進口普通用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