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主動面對新常態,適應新常態,促進縣域經濟跨越發展
「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他認為有幾個主要特點:速度——「從高速增長回轉為中高速增長」,答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他進一步指出,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這包括: ——經濟增
❷ 縣域經濟創新發展的路徑
「郡縣治,天下安」。縣域經濟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改革開放30年的光輝歷程,見證了縣域經濟在競爭中加速調整、迅猛發展的歷史軌跡,為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了充足的依據,為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由於歷史、區位、資源稟賦等多方面的差異,縣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日益突出。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大力突破縣域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推進經濟強縣與中等發達縣市、貧困縣市的同台共舞、攜手並進,實現縣域經濟的和諧發展。 一、在微觀層面上,應立足於縣域實際,放大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培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縣域之間的基本發展條件千差萬別,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也各有特色。因此,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把握特色產業的培植,在做大做強特色經濟上進行重點突破。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二、在宏觀層面上,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縣引領、中縣角逐、弱縣超越,縣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區域間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通過持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等措施,形成了合理有序的區域發展格局。 在進一步發展中,國家應針對東、中、西部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分別制定一系列積極的政策:一是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將全國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明確主體功能定位,引導開發方向,規范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二是鼓勵創新創造,引導縣域之間立足自身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自主選擇創新發展的路徑。三是制定更加細化、范圍更廣,與主體功能區相配套的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環境政策與績效考核等。四是簡政放權,擴權強縣,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的原則,繼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五是制定完善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使縣域經濟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在發展機制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這一基本要求,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一)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裝備農業、高新農業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出率和規模效益。縣域之間和縣域內要注重對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方向的把握,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養,引進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適用技術,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力爭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帶、產業區。同時,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依靠近農工業的蓬勃發展,為工業化發展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增加收入開辟更大的空間,為工業反哺農業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一般認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首要的是搞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打破城鄉界限和區域限制,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縣域內每一寸土地,科學地引導城鎮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核心拉動和鄉鎮的主體作用,形成主城區—中心鎮—農村新社區—新村莊梯次分明的規劃體系,加強鄉鎮駐地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示範鄉鎮,形成輻射拉動作用,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鎮集中。要堅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互動,以點帶面,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積極探索村並城、村並鎮、村並區、村並企、小村並大村等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居住、供排水、通訊、交通、防災、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村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隨著這幾年黨對「三農」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良好局面,但城鄉之間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級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切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進一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現代化進程。
❸ 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哪些方面的作用
不久前,賽迪縣域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2020年的研究經濟百強研究,在榜單中,崑山、江陰、張家港等十個縣域位居前十,在榜單中占據席位超過十個的有江蘇、山東、浙江三省。榜單發布後迅速在各大網路平台引起熱議,也有網友開始疑惑縣域經濟的發展在我們的國民經濟發展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隨著全國各個縣域逐步進行重點突破,並且堅持圍繞產業轉型升級進行創新驅動,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
❹ 運用比較優勢理論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因地制宜,搞特色經濟。
❺ 如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一、在微觀層面上,應立足於縣域實際,放大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培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二、在宏觀層面上,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縣引領、中縣角逐、弱縣超越,縣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
三、在發展機制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這一基本要求,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一)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裝備農業、高新農業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出率和規模效益。縣域之間和縣域內要注重對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方向的把握,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養,引進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適用技術,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力爭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帶、產業區。同時,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依靠近農工業的蓬勃發展,為工業化發展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增加收入開辟更大的空間,為工業反哺農業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一般認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首要的是搞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打破城鄉界限和區域限制,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縣域內每一寸土地,科學地引導城鎮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核心拉動和鄉鎮的主體作用,形成主城區—中心鎮—農村新社區—新村莊梯次分明的規劃體系,加強鄉鎮駐地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示範鄉鎮,形成輻射拉動作用,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鎮集中。要堅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互動,以點帶面,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積極探索村並城、村並鎮、村並區、村並企、小村並大村等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居住、供排水、通訊、交通、防災、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村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隨著這幾年黨對「三農」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良好局面,但城鄉之間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級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切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進一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現代化進程。
❻ 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哪些困難與不足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❼ 當前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農村基礎設施出路在哪
縣域經濟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點,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基石。在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也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承擔著促進國家區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使命,面臨著提質增效升級的戰略任務,更蘊含著巨大變革和創新活力。在這一背景下,特別需要重新審視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明確當前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適應把握並引領新常態,謀劃未來發展道路,促進縣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
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的一種階段性特徵,符合後發國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其實質是經濟發展邁向更高水平的新階段。在發展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需要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更加突出發展質量,通過推進經濟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深刻變革,最終實現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空間核心,對保持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提升發展質量、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一)縣域經濟是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縣域經濟以縣城為核心、農村為腹地,連接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是城鄉人口、資本、信息等要素集聚的空間樞紐,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主要增長點。從統計數據來看,縣域經濟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力量,縣域經濟增長對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很高。截至2013年,全國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8萬億元,佔全國地區生產總值的53.5%,貢獻了我國一半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並不意味著經濟增長停滯,反而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並處於相對合理區間,依然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保持縣域經濟整體平穩發展,並從縣域入手,推動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的大發展,激發廣闊的農村市場需求,培育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將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擴大迴旋空間、增強應對底氣,真正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
(二)縣域經濟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著力點
在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要求和驅動因素有了顯著的變化,其核心在於質量。隨著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人口老齡化日趨顯著,農業剩餘勞動力可用空間已經不大,轉移速度和規模都明顯收縮,「人口紅利」正在減弱,同時傳統產業供大於求,產能嚴重過剩,投資擴張空間縮小,投資增長明顯放緩。新常態下,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將由生產要素大規模、高強度投入轉向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的創新驅動,迫切要求將創新和人力資本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2013年,我國縣域內人口總數達8.85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既是蘊含巨大潛力的內需市場,更是具備形成「人力資本紅利」的實現基礎,如果能夠將縣域人口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將會形成巨大的創新能力,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提供持久有力的支持。
(三)縣域經濟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是人口結構、產業結構、空間結構全面轉型的過程,需要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目標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縣域是城鄉之間的連接點,佔有最大的國土面積。2013年,全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包括市轄區)2853個,全國縣域國土面積約89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93%。從空間經濟角度來看,如果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動縣域城鎮化,縣域就是城鄉二元割裂發展的分割線。而積極發展縣域經濟,推動縣域城鎮化,促進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城鄉統籌,可以有效緩解轉移人口的經濟和心理壓力,更好吸納農村勞動力,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農業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化,既能夠便捷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又可以有效避免大中城市過度擁擠,有利於推進城鄉人口、產業、空間深度融合,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動、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縣域經濟對保持我國國民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在經濟新常態條件下,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突出體現在經濟結構轉型壓力大、新型城鎮化發展滯後、資源環境約束加強、投融資機制不完善、開發合作不足等方面。
(一)縣域經濟結構轉型壓力較大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整體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市場條件發生深刻變化。過去經濟增長主要靠數量擴張,市場競爭主要是價格競爭。現在經濟增長轉向數量擴張和質量提升並存,市場競爭轉向質量技術品牌服務競爭。在這種形勢下,縣域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愈加突出。第一,在經濟新常態下,縣域經濟單一依賴出口、資源的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例如,東部地區縣域經濟的主體主要是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產品主要是傳統產品,面臨全球市場低迷引發的外需緊縮壓力,轉型之路非常艱難。中西部的很多縣還未完全步入工業化中期,相當部分農業大縣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仍占較大比重,受自然和市場雙重因素影響,生產波動性和風險性較大。第二,縣域產業發展同質化和產能過剩問題較為嚴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相當部分縣域產業體系雷同,而且很多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較大。特別是一些縣域經濟主要依靠鋼鐵、電解鋁、水泥等傳統工業或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支撐,目前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運行風險逐步顯性化。第三,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興增長點培育不足。伴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國際經濟復甦疲弱態勢延續,縣域經濟發展普遍缺乏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在服務業方面,與現代農業和工業配套的先進服務業發展滯後,電子信息和互聯網新興服務業發展相對緩慢。第四,縣域企業創新能力仍然不足。長期以來,縣域企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發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優勢實現規模擴張,盡管存在「船小好掉頭」的優勢,但往往對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的重視不夠,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普遍偏低,往往難以形成市場佔有率高和科技含量高的優勢品牌產品。
(二)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滯後
在開放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城鎮人口規模和經濟結構變化與其吸納能力和承載能力呈正相關關系。縣域的經濟能級和產業層次取決於要素吸納及承載能力,縣域經濟的影響和輻射范圍取決於經濟規模和產業帶動力。只有縣城及中心鎮具備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加之擁有中心城市無法比擬的生態環境,才能更好地承擔區域產業分工職能,才能夠成為農村人口就近轉移的首選區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中城市人口密度高,規模較大,而縣城及中心鎮普遍規模偏小,聚集和吸納人口、產業的能力相對不足。現實中,我國很多縣域城鎮功能不健全,城鎮化質量不高,教育、醫療、科研資源特別是優質資源缺乏,缺乏足夠的承載力,很難吸引人才、資本等高端要素集聚,還往往容易導致大量人口外流,而要素聚集程度不高又導致各項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資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使得城鎮的集聚效應更難發揮,容易形成城鎮化滯後的累積因果循環。
(三)縣域經濟發展面臨較強的資源環境約束
在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早期,許多地方企業就地辦廠、分散布局,重復建設突出,導致土地浪費和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目前,盡管「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不再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流,園區化承載、集群式推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形態。不過,由於前期高速發展的先破壞、後治理,重利用、輕保護,對區域自然環境有很多「透支」,導致縣域出現資源趨緊、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同時,伴隨工業化加速和產業區域梯度轉移,我國大量工業產能逐漸向縣城匯聚。一方面,隨著大中城市產業升級和節能減排,很多大城市的工業產能向縣域下移。另一方面,鄉鎮企業向園區集中和城市集中,工業產能大多數移入了縣城。兩方面工業產能在縣域匯聚,客觀上增加了縣域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壓力。長遠來看,很多縣域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原有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快速凸顯,縣域發展面臨著既要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補「欠賬」,又要在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條件下為轉型發展增容量的嚴峻挑戰。
(四)縣域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機制仍不完善
縣域發展不僅對縣域自身建設具有很高要求,還肩負著使鄉村相對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向城市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轉變的重大任務。在這一過程中,縣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建設將會加速推進,這些都需要強大的資金保障。但是,目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機制仍不完善。一方面,在分稅制財稅體制下,縣域財權與事權尚不能完全統一,縣級財政負擔過重,導致區縣級財力嚴重不足,財政收支矛盾尖銳,縣域財政很多成了「吃飯」財政,沒有多少財力安排公共事業和建設支出。而在財政資金扶持方面,國家財政往往「抓大放小」,扶持的對象主要是大中型企業,而作為縣域經濟主體的中小微型企業較難得到上級財政轉移支付的支持。另一方面,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也相對不足。由於金融機構自身逐利的特點,金融機構信貸向大城市、大行業、大企業集中特徵明顯,縣域中小企業,特別是風險高、投入大、回收期限長的涉農項目中小企業往往缺乏長期穩定支持。加之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實行集約化經營,縣級金融機構的管理權被大大壓縮,縣級金融機構貸款許可權和額度收縮,使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不斷弱化。
(五)縣域經濟發展相對封閉、開放合作不足
在傳統的地方考核體系指引下,縣域經濟發展以競爭為導向,往往更多側重利用本區域內的發展資源,採取差異化政策,吸引外部投資強化自身競爭力。從區域經濟發展整體來看,這有助於形成發展競賽,在短期內促進發展基礎好、政策靈活的縣域經濟優先發展。但同時,由於縣域競爭多於合作,縣域經濟發展往往自成體系,區域資源共享性也相對較差。具體體現在,一方面,在空間經濟發展布局上,往往由於缺乏跨區域的產業鏈式延伸和各個環節的分工合作,導致縣與縣之間、縣與中心城市之間同類產業區塊並存,過度競爭嚴重,無法很好地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縣域經濟相對獨立的發展模式,與區域中心城市聯系不夠緊密,缺乏區域聯動發展機制,往往導致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難以向縣域滲透。縣域發展利用中心城市的技術、人才、信息等創新高端要素比較困難,不利於縣域經濟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而中心城市的產業、人口也難以向周邊縣域疏解,導致人口膨脹、交通擁堵和環境惡化等「城市病」加劇。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
縣域經濟發展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在新常態條件下,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應健全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的縣域產業體系,加快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綠色轉型,創新公私合作的縣域投融資模式,依託城市群和都市圈實現縣域協同發展、充分釋放縣域改革紅利。
(一)健全質量更高、結構更優的縣域產業體系
縣域經濟發展要適應我國經濟階段性發展特徵和運行規律,實現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新常態」,促進自身經濟發展方式要真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的增長向創新驅動增長轉變。首先,以新型工業化為依託,加快推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產業化和工業的集聚化,推動製造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化,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壯大主導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宜游則游,發展一批特色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力強、財政貢獻率高的主導產業,發揮特色競爭優勢,同時「有進有退」,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繼續化解過剩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將有潛力的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成為主導產業。其次,加快發展縣域服務業,特別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推動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發展和應用,挖掘縣域信息消費、文化消費、生活消費服務業潛力,切實發揮現代服務經濟對縣域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最後,實施縣域經濟創新驅動戰略,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重點圍繞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需要,發展智能製造,鼓勵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柔性製造、個性化定製、智慧物流等新型製造模式,支持縣域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多元創新發展,加快推動縣域產業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培育壯大產業競爭新優勢。
(二)加快推動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而新型城鎮化不僅僅只是一個城鎮規模擴張、空間擴大的過程,而是要立足統籌城鄉,由「物的城鎮化」向「人的城鎮化」轉變。因此,加快推動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首先,要促進產城融合,從縣域環境資源條件出發,促進人口城鎮化、產業城鎮化和空間城鎮化協調發展,推動城鎮化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以及服務業的融合,將產業發展與人口集聚、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其次,要提升縣域城鎮的承載和服務能力,以現有縣城和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為基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構建合理的鄉鎮、村體系和村落空間布局,圍繞縣域城鎮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住房、交通、教育、醫療等民生需求,完善基礎設施並發展縣域服務業,發揮縣城和中心鎮在市與鄉之間的產業、要素、資源配置等方面的銜接功能,優化城鎮功能,提高城市生活質量,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最後,縣域城鎮化發展要結合城鎮化制度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和征地補償制度,形成城鄉人口公共服務共享機制,形成有利於促進城鄉人口遷移轉換的體制機制。
(三)促進縣域經濟綠色轉型
新常態是經濟減速轉型提質的新階段,也是綠色發展提質的新契機。大量實踐證明,一個地區擁有生態資源優勢往往更有發展前途和發展後勁。因為長期來看,擁有好的生態環境,就意味著投資創業有更大的優勢,聚集優秀人才、吸納先進生產要素有更大的空間。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把綠色發展作為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重要力量,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生態環保的引導作用和倒逼機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縣域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綠色經濟道路,創造更多的綠色財富和生態福利,把生態比較優勢轉化為生態競爭優勢。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發揮資源稟賦優勢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是經濟欠發達縣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趕超跨越發展的有效路徑,但以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為代價承接產業轉移,不僅難以獲取產業發展主動權,反而往往容易長期處於發展被動地位。因此,縣域經濟發展要承接國內外先進的產業轉移,更要明確綠色發展理念,使承接產業轉移符合經濟規律、地方實際、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和資源環境保護要求,促進承接產業轉移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增長與綠色發展的同步。
(四)創新公私合作的縣域投融資模式
從目前的情況看,縣域經濟發展仍然需要財政金融支持。特別是對於欠發達地區而言,仍需通過實施增量返還、財政貼息等方式,用於扶持產業項目發展,並積極鼓勵農村金融發展,支持各類金融機構搭建融資平台,為縣域重點工業園、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組織協調融資。同時,更重要的是,縣域經濟不能單純依靠傳統財政金融模式,而應利用我國的民間資本存量優勢,建立社會資本穩定投入機制,突出發揮民營經濟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動縣域城鎮化建設方面的作用。現階段,應充分把握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機遇,重點創新政府公共部門與民營企業合作、國有經濟體與民營經濟體相結合的PPP模式,把縣域政府部門的社會責任、戰略規劃與民營企業的創業精神、民間資本結合到一起,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制定戰略規劃,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發揮民營企業的市場效率優勢,以生產要素互換為基礎,支持民營資本自行融資開發縣域城鎮基礎設施,以市場化經營城市為手段,主動承擔市場風險,通過商業地產開發、住宅房地產開發、專業市場開發等項目運作,實現資本增值,建立縣域發展的可持續投融資機制。
(五)依託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動縣域協同發展
在城鎮經濟體系中,縣域經濟有相對穩定的空間區域,有比較獨立的自組織生產體系和行政管理主體,是相對獨立的區域經濟體。但這並不意味著縣域經濟是封閉的「諸侯經濟」。相反,在區域一體化日益加強的趨勢下,縣域經濟發展應立足自身稟賦,主動突破行政地域邊界,以區域市場為主導,在更大范圍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內進行資源配置,形成跨區域的協作機制。一方面,縣域應利用自身空間節點優勢,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的協同格局,構建功能互補、分工合理的區域發展體系,在區域城鎮體系中承接來自大中城市的技術、資本、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輻射溢出,促進城鄉之間研發、生產、服務、銷售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縣域應把握國家推動重點城市群、都市圈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明確自身在城市體系中的戰略定位和角色分工,優化發展空間和產業功能布局,積極建設衛星城鎮和次級增長中心,主動承接中心城市的人口、產業轉移,聯動城鄉融合發展。
(六)充分釋放縣域改革紅利
從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來看,啟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進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改革。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計劃經濟的束縛,使個人、企業的自主性和活力得到巨大的釋放,一直影響至今。在經濟新常態下,要素成本和資源環境的紅利相對減少,但政府改革創新紅利仍在增加。縣乃國之基,自秦以來綿延2500餘年的縣域,是我國歷朝歷代國家治理的基本單元。同樣,縣域改革也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宏觀管理體制上對縣域發展「松綁」,加快推進「擴權強縣」改革步伐,通過扁平化放權式改革使縣級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權,在財政體制、經濟管理、社會管理等方面賦予縣域更多許可權,將是縣域改革的趨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縣域改革不是搞政策窪地,不是要政策、爭優惠、占資源,而是在市場發揮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基礎上的體制創新。因此,縣域經濟改革需要利用、執行並創新產業、土地、稅收、信貸、投資、科技、人才等各項改革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各類要素通過市場機制向縣域經濟轉移集中。同時,縣域盡管從行政管理角度上說是一致或相似的,但從自然地理、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等角度來說則是類型多樣、千差萬別,不同地區縣域經濟的潛在增長率、結構調整的空間和創新發展的驅動力不盡一致。因此,主動適應新常態,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既要強調統一性,也要尊重差異性,要將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基層創造結合起來,既要領會和貫徹落實改革頂層設計的戰略意圖,又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開展不同區域的差異化試點,充分調動地方幹部和群眾的創新活力,大膽實驗,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在可全國推廣的創新政策和執行機制方面走在前列。
❽ 如何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推進縣域經濟
加快創新主要的途徑是培養更多高技能的勞動者,人才是創新的唯一出路。
❾ 如何看新常態為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新常態是提質增效的新機遇。多年來,縣域經濟處於規模企業不多、經營粗放、「家族式」治理、行為短期化、效益不高、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難成行業巨擘的低端狀態。今後,市場供需間的作用方向發生轉化,企業不進行提質增效將難以為繼。隨著市場選擇和政府的主動調控,縣域內部產業也要通過競爭、兼並重組、淘汰低效行業企業來提高效率,縣域經濟整體效益和競爭力會得到進一步增強。特別是縣域的中小微企業數量多,而且往往有其地域特色和歷史傳承,具有「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只要它們能夠敏銳地捕捉和分析市場信息,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通過創新管理組織好生產,就能實現質量較高的發展,使縣域經濟既呈現出應有的發展活力,也逐步積累起極具地方特色的發展優勢。
新常態是結構優化的新機遇。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進出口、生產要素的總量和結構等方面呈現的新特徵分析,今後一、三產業的發展空間將逐步拓寬。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資源將進一步市場化,認養農業、庄園農業等農業新業態大量涌現,農業發展的現代化程度將越來越高,一產的質量和規模定會有一輪大的提升。而且隨著新商業模式的觸角不斷延伸,電子商務等直接對接上游生產,物流業快速發展,供給和需求都會給力縣域中的服務業發展。由此可見,一、三產業發展會逐步改變過去「無工不富」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同時,二產內部也會加速分化,落後產能淘汰,提質增效後的實體企業獲得長足發展。縣域經濟的發展基礎有望進一步夯實,發展水平有望大幅度提高。
新常態是動力轉換的新機遇。改革開放以來的縣域經濟發展,要素的簡單組合累加是實現增長的主要路徑。現在,多數傳統產業趨於飽和,農業富餘勞動力在逐漸減少,人力資本供給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各類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增長必須更多地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如果仍然盲目鋪攤子上項目增投資,極易造成低效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今後,縣域經濟增長只能依靠創新驅動。由於地域條件限制,多數縣域不是科技成果轉化和風險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但縣域的企業實體理應有更大的創新空間和創新激情。它們應更加註重培養吸引和使用人才,更加註重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或激活新的市場,採取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在模仿性創新基礎上實現開拓性創新。從宏觀上看,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更多地依靠本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縣域中的資源配置動力也會逐步內生化。
新常態是能力提升的新機遇。新常態下,按照現代國家治理理念和市場經濟原則,縣域應以依法確定權力、科學配置權力、制度限制權力、陽光使用權力、合力監督權力、嚴懲濫用權力的「六權治本」為目標,科學界定政府、市場、社會的作用邊界,公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真正做到簡政放權,同時強化政府在戰略規劃、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供給等方面的職能。另外,按照法治政府建設要求,縣級政府還應進一步加快法治體系建設,嚴格按照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的法律制度實施行政行為,實現政府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的不合理干預。縣級政府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快法治建設,才能提升區域治理能力和水平,從而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
新常態是特色發展的新機遇。過去縣域間由於強烈的發展需求,同質競爭、無序競爭此起彼伏。今後,我國宏觀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一方面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政績考核的指揮棒和風向標發生變化;另一方面,各微觀要素自身也自覺地從低效率部門區域向高效率部門區域轉移集聚。發展的主客觀因素都將促進縣域沉下心來,認真分析研判,按照自身地理環境、地域特色、資源秉賦、技術傳統、商業渠道等條件進行產業定位,進行政策引導,逐步實現各有千秋、千帆競發的縣域經濟塊狀集約發展,為宏觀結構的優化和整體經濟競爭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新常態是思維轉型的新機遇。發展思維、發展理念是經濟發展的思想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政府主要致力於做大GDP規模和提高GDP增速,以此作為衡量政績的重要標尺。特別是縣級政府習慣於沖在一線招商引資,給企業定項目,提供融資擔保,甚至替企業定投資,降低了微觀層面的資源配置效率,經濟效益、生態環境、創新驅動、體制改革被有意無意地置於從屬地位。今後,隨著我國經濟轉入中高速或中速增長,各級政府應摒棄唯GDP論的落後觀念,縣域發展也應從以速度為主轉向以質量為主,以包容性增長為目標,弱化「速度思維」,真正樹立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經濟效益、科技創新、民生改善相協調相平衡的理念,讓市場機制在統一的制度環境下發揮作用,從而推進縣域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❿ 如何在新常態下,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一、在微觀層面上,應立足於縣域實際,放大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培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二、在宏觀層面上,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縣引領、中縣角逐、弱縣超越,縣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
三、在發展機制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這一基本要求,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一)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裝備農業、高新農業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出率和規模效益。縣域之間和縣域內要注重對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方向的把握,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養,引進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適用技術,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力爭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帶、產業區。同時,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依靠近農工業的蓬勃發展,為工業化發展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增加收入開辟更大的空間,為工業反哺農業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一般認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首要的是搞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打破城鄉界限和區域限制,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縣域內每一寸土地,科學地引導城鎮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核心拉動和鄉鎮的主體作用,形成主城區—中心鎮—農村新社區—新村莊梯次分明的規劃體系,加強鄉鎮駐地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示範鄉鎮,形成輻射拉動作用,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鎮集中。要堅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互動,以點帶面,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積極探索村並城、村並鎮、村並區、村並企、小村並大村等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居住、供排水、通訊、交通、防災、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村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隨著這幾年黨對「三農」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良好局面,但城鄉之間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級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切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進一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