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得到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有:
1:戰爭使北方人口大量遷徙到南方(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規模南遷),為南方內帶去更多的勞動力容;
2:在人口南遷的同時,為南方帶去了北方的相對先進的生產技術;
3:南方的自然環境雨量充沛,氣候熱,土地肥沃,更適合農耕經濟發展
4:江南地區的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
5:南方出現了政權,有了政治中心支持農業發展
②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在哪些方面得到了發展
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的農業普遍有所發展。比較突出的地區,是長江中、下游的荊、揚二州。揚州是東晉、南朝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其中都城建康及其周圍地區發展很快。東晉在曲阿(江蘇丹陽)立新豐塘,溉田八百多頃。宋在湖熟起廢田四千多頃。宋向京口、姑熟移民,齊在句容修赤山塘。揚州「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三吳(吳郡、吳興、會稽)是東晉政府最重要的基地,經濟發展尤為突出。
東晉在吳興烏程(浙江湖州)築荻塘,溉田千頃。宋在烏程修吳興塘,溉田二千餘頃;又在會稽一帶開墾湖田,「皆成良業」。東晉、南朝政府的各種支出,主要依靠三吳。洞庭湖周圍的荊、湘地區發展也很快。梁罷義陽(河南信陽)鎮兵以後,「江湖諸州並得休息,開田六千頃。二年之後,倉廩充實」。
與浙江相鄰的閩中、鄱陽湖周圍地區,也有較快的發展。此外,淮南地區,土地肥沃,流民集中。壽春附近有芍陂灌溉農田,地方千里,「良疇萬頃」,是重要糧食產地。
元嘉以前,淮南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元嘉末,由於宋魏戰爭,淮南遭到破壞。經過齊、梁二代的經營,江淮間一些地區的生產也迅速恢復、發展。益州則號稱「沃野天府」,物產豐富。廣州也是富庶的經濟地區。
東晉南朝時期,紡織業比較發達,養蠶技術已經相當可觀,豫章等地一年蠶四、五熟,永嘉等地一年八熟。絲、綿、絹、布等是南朝調稅的主要項目,因此紡織是民間普遍的副業。其中荊、揚二州的紡織業尤為發達。
錦業在益州也早負盛名。劉裕滅後秦,把關中的織錦戶遷到江南。南朝後期,織錦業也發達起來。富豪人家穿綉裙,著錦履,以彩帛作雜花,綾作服飾,錦作屏障。
南朝時,政府都設有專官管理礦冶。建康尚方有東、西二冶(宋、齊時有南冶,後廢),州、郡有礦冶的設冶令。另外還有不少私家冶鋪作坊。在冶鑄技術上,用水排鼓風冶鑄已在南朝應用。煉鋼技術也有很大進步。那時還發明一種雜煉生鐵和熟鐵的灌鋼法,即把生熟鐵混雜起來冶煉,火候到時,生鐵先熔化,滲淋入熟鐵中,然後取出反復鍛煉,就成為優質鋼,用來製造寶劍和刀、鐮。
到三國、西晉時,瓷器的燒制已經達到成熟階段,東晉、南朝時又有新的發展。當時瓷器的代表性產品是一種通體青釉的青瓷,產地比較集中的是會稽郡(浙江紹興)一帶。青瓷胎質純,硬度高,釉料勻,通體青瑩,造型多樣美觀。據近年考古發掘,江南許多地區的制瓷技術逐漸成名,並各有自己的特點。
造船業在吳國的基礎上又有較大的發展。運輸、作戰用的艦船隻很多,往來於東海、南海和內地河道的船隻頻繁,大者可載重二萬斛。
造紙業有了新的發展。壓光和染色是這一時期造紙技術的新成就。當時紙的名目很多,其中用藤皮造的藤角紙是一種質地優良的紙張。造紙業的發達對當時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加上江南河流縱橫,水上交通方便,為商業發達提供了基礎和有利條件。 士族豪強兼並土地,官府賦稅徭役繁重,許多中小地主和農民被迫從事商販活動。貴族官僚有免關津稅特權,在任期屆滿時帶著大批貨物作為「還資」,然後轉販各地。官府徵收 南北朝
租調要農民折錢交納,農民被迫出賣自己僅有的農副產品。因此,南朝出現商業畸形發展的現象。
當時南方的重要城市有建康、江陵、成都、番禺(廣州)等地。建康是東晉南朝的政治中心,也是長江下游的經濟中心。這里「貢使商旅,方舟萬計」。蕭梁時期,建康城內有居民28萬。城內有四個市,秦淮河北有大市和小市十餘處。會稽、吳郡、餘杭等地也是「商賈並湊」。 番禺是海外貿易中心,南洋各國,以及天竺、獅子國(斯里蘭卡)、波斯(伊朗)等國的商船,「每歲數至」,或「歲十餘至」。江陵「當雍、岷、交、梁之會」,商業也較發達。成都不僅商業繁盛,而且也是高級絲織品的重要產地。市場上既有奢侈品,也有普通的生產、生活用品。商賈小者坐販於列肆,大者轉運於四方。商稅是南朝收入的大宗。東晉、南朝都注意貨幣鑄造,但幣制混亂,數量不足。
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得到發展,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第一,社會的安定有助於經濟的發展。江南原本落後,但是東晉南朝時期南方不內像容此時的北方那樣有劇烈的戰亂,東晉南朝的政治斗爭都集中於宮廷內部,大規模的戰亂相對要少。大體上也就是東晉的孫恩盧循起義和侯景之亂破壞較大。因此安定有助於休養生息;第二,人力資源是發展的基礎。東晉南朝時期,北方人民大舉南遷,既增加了勞動力有助於經濟的開發,又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第三,要學習人民勤勞智慧。
④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為什麼會得到發展
1,政治相對穩定,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2,豪門大姓促進了經濟繁榮
3,文化繁榮促進經濟發展
⑤ 求文檔: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得到開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開發的主要原因:
三國孫吳時,江南經濟已得到開發。孫吳地區富庶,大批北方勞動農民逃避戰亂,遷居江南,帶去了先進的耕作技術。吳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山越,和漢族一起,共同開發江南經濟。
①無論是孫吳或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都是在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安定時發生的。說明戰亂破壞社會生產力,安定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②兩次江南經濟的開發,都是北方勞動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增加勞動力,帶去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可見地區間的經濟技術交流,可使先進生產技術得以推廣,促使落後地區經濟的發展。
③兩次開發江南時,由於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學習,結果是加深了交往,促進了融合。
④兩次都是因地制宜地進行開發。江南多水,如孫吳時就發展造船業,促進海上交通和貿易的發展。東晉南朝時,發展水稻生產,發明水磨,推廣小麥種植,在此基礎上發展冶鑄、繅絲、制瓷、造紙業等等。
⑤不同之處是:孫吳時,江南的開發僅限於長江中下游一帶。東晉南朝時,長江中下游的經濟得到進一步的開發,農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福建、廣東和廣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
另外
1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熱,土地肥沃,適合發展農業。
2為躲避北方戰亂的人民逃到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3 江南地區的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
4南方出現了政權,有了政治中心。
⑥ 東晉南朝時,南方經濟又得到了怎樣的發展
原因和條件主要有:
(1)南方戰亂較少,為南方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環境.淝水版之戰中東晉的勝利,再次阻止了游權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經濟的發展進程沒有被打斷.
(2)人口南遷為南方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
(3)南北勞動人民的共同開發.
(4)南方一些統治者實行了一些有利於生產的政策,促進了南方的發展.
(5)江南地區自然條件的優越.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發達,地形、地貌及氣候條件優越;而黃河流域因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惡化.
⑦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為什麼會得到發展
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漢人大規模南遷,移民到江南地區,帶來大量人口和先進技術,並且南方氣候適宜、較少災荒,也沒有北方的戰亂、相對穩定,於是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⑧ 你認為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為什麼會得到發展
1:戰爭使北方人口大量遷徙到南方(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規模南遷),為南方帶去更多內的勞動容力;
2:在人口南遷的同時,為南方帶去了北方的相對先進的生產技術;
3:南方的自然環境雨量充沛,氣候熱,土地肥沃,更適合農耕經濟發展
4:江南地區的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
5:南方出現了政權,有了政治中心支持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