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山東濰坊經濟發展

山東濰坊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4 00:51:51

1. 濰坊發展什麼樣

山東城市分級來了!!快看濰坊是第幾級,未來發展什麼樣!
17-04-07  愛__不釋手  + 關注獻花(0) 收藏
4月6日上午10:00,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了《山東省城鎮體系規劃(2011-2030年)》文件提出了「雙核、四帶、六區」城鎮空間布局及中心城市、建制鎮和鄉村居民點體系。
(請把手機橫過來看)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1、構建了層級有序的省域城鎮空間布局:根據城鎮發展規律和我省實際,《規劃》提出了「雙核、四帶、六區」城鎮空間布局。
雙核:
即濟南、青島兩個核心城市。
充分發揮濟南的省會城市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服務經濟、高端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建設成為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成為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依託青島開放優勢,緊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大力發展金融財富、總部商務、商貿物流、旅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及海洋新興產業,建成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
四帶:
即濟青聊、沿海、京滬通道、魯南四條城鎮發展帶。
濟青聊城鎮發展帶以膠濟、濟聊鐵路和濟青、濟聊高速公路形成的復合快速交通走廊為支撐,串聯濟南、青島、淄博、濰坊、聊城等城市,是全省發展的中脊;沿海城鎮發展帶由青島、煙台、威海、日照等沿海城鎮組成,是聯系東北地區和東部地區兩大經濟板塊的重要通道;京滬通道城鎮發展帶以京滬高鐵、京滬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為依託,聯系長三角和京津冀兩大世界級城市群,是國家京滬發展軸的重要組成部分;魯南城鎮發展帶由日照、臨沂、棗庄、濟寧、菏澤等城市組成,依託日菏通道,向西對接中原經濟區,是國家隴海-蘭新城鎮發展軸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組成部分。
六區:
即濟南-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青島-濰坊、煙台-威海、濟寧-棗庄-菏澤、東營-濱州、臨沂-日照等六個城鎮密集區,通過加快人口產業集聚,促進一體化發展,形成全省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載體。

2. 山東省濰坊市以什麼經濟來源

濰坊原來的是手工業城市,化工、機械、專用設備製造、電器和醫葯是支柱產業,另外濰坊的農業也是主要經濟來源,糧食種植、養殖、漁業都比較發達 。

3. 濰坊現在經濟發展如何

穩定快速發展,城市發展變化明顯,良好的工作居住環境,市民素質不斷提高,怎一好字了得

4. 濰坊在山東的經濟排名及發展潛力如何與濟南、淄博、臨沂、濟寧等城市相比呢將來會超越煙台嗎

濰坊這幾年發展迅速,在山東現在能排到前五名,未來發展形式不錯,應該能超過淄博,和煙台還是有差距的.

5. 濰坊的經濟發展水平怎麼樣

近年來,濰坊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投入、突出抓招商,著力解決觀念更新、機制轉換、結構調整、環境建設「四個關鍵問題」,突出抓好工業強市、擴大開放、民營經濟、農業「三化」、城市化和科教興濰「六個戰略重點」,集中用好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做強做大現有企業「三大殺手鐧」,取得了改革和建設的新成績。在2003年實現「一個高於,兩個過千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GDP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過千億元)、2004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增加值、銷售收入、利稅以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外資「六個兩年翻番」的基礎上,2005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71億元,財政總收入141.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0.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17元。

(一)培植發展「三個一批」,推動結構優化升級。堅持重點抓工業,以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為目標,加強銀企聯合,拓展發展空間,聚集開業規模。按照產業集聚、企業集群的要求,明確園區功能定位,突出行業特點,注重產業鏈條延伸,著力構築起一批以大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完整的規模化、集約化工業積聚帶和工業園區,使其成為吸引外資的熱點和全市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一是組織實施了中心市區內工業企業「退城進園」。通過「退城進園」,調整了結構,集聚了規模,優化了產業布局,提升了產業產品檔次和水平。二是依託各類開發園區建設大企業工業園。藉助各工業園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配套廠家落戶濰坊,帶動了周邊地區大批中小型配套生產企業為其提供配套產品,帶動形成了一批區域支柱產業。三是加快北部沿海地區重化工基地規劃建設。以承接日韓台等國家和地區產業轉移為重點,以重化工為主導產業,通過綜合開發,盡快形成優勢產業隆起帶,構築區域經濟新優勢。以優勢產品為基礎打造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為基礎打造大型企業集團,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依據打造支柱產業,重點培植一批支柱產業、大型企業集團和知名品牌,以此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到去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833家,9家企業銷售收入過50億元,其中3家超過150億元;有4家進入中國企業500強,28家進入全國大型工業企業行列,8家進入全省百強;有10家企業11支股票上市;有12個中國名牌產品,4個中國馳名商標,7個國家免檢產品。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牢固樹立「濰坊以外就是外,藉助外力加快發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要務之要務、重點之重點、中心之中心」來抓,通過有效的獎懲措施,充分調動引資者、投資者、服務者、領導者四個積極性,形成了全黨動員、全民參與的招商引資格局。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和建設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機遇,重點引進「大高外」項目,不斷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精心組織風箏會、魯台會、菜博會、花博會、綠博會等節會活動,為招商引資提供了良好平台和載體。去年引進到位市外資金621.1億元,同比增長15.3%;實際利用外資15.9億美元,同比增長56.9%。美國卡特彼勒、日本伊藤忠、瑞士汽巴公司等14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濰坊。千方百計擴大出口,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加快發展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去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9.4億美元,增長29.5%。

(三)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增強發展活力。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規定,做到了「四個放開、六個一樣」,即放開膽量,放開政策,放開領域,放開發展;把民營企業同國有企業一樣關心,一樣重視,一樣支持,一樣幫助,一樣享受政治經濟待遇,一樣作為各級領導的政績看待,在全社會營造了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濃厚氛圍。到去年底,非公有(民營)經濟戶數達到17.5萬戶,同比增長5.1%;注冊資金515.8億元,增長32%;納稅額88.5億元,增長39.8%。

(四)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大力實施「三化三帶動三變」戰略,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農業產業化、標准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44家;基本建立起了質量標准、質量認證、監督檢測三大體系,省級以上優質農產品基地達到31萬公頃;2005年農產品出口創匯7.5億美元,蔬菜、禽肉出口分別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認真貫徹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扎實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五)、積極放開搞活,繁榮發展服務業。把繁榮發展服務業作為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來抓,除國家明令禁止的外,一切服務業領域均對民資、外資開放,取消一切不利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規定,杜絕一切對服務業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傳統三大優勢,重點發展金融、物流、旅遊、休閑娛樂等產業,不斷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激發了服務業發展活力。2005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38億元,同比增長16.3%。
(六)、加快北部沿海開發,建設現代化經濟新區。響應國家啟動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戰略,貫徹省委、省政府建設半島城市群和製造業基地重要部署,把加快沿海經濟開發作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增強整體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突出重化工和製造業特色,突出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高起點、高標准、高效益規劃,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積極構建新型沿海產業體系。目前,「兩線四點」框架初步形成,四個項目區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具備了項目進區條件。計劃利用2至3年的時間,所有項目區都形成規模,見到成效;利用5至10年的時間,把北部四個項目區建設成為經濟外向度高、綜合實力強、服務功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化經濟新區。
(七)、優化經濟環境,為加快發展創造條件。按照優惠的政策、優美的環境、優良的秩序、優質的服務的「四優」標准,努力營造「窪地」效應。在硬環境建設上,以生態市建設為總抓手,在全市規劃實施了「十大生態工程、百個建設項目」,加強了城市建設和管理,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提升,面貌煥然一新。爭創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榮獲「中國特色城市獎」和2004年度「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已通過省級考核,國家級濰坊出口加工區正式封關運行。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只要不違法、不違紀,符合城市規劃和環保要求,一切優惠條件都可以談,外地能夠利用的一切優惠政策都可以用。組建了市、縣兩級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完善提升了市長公開電話功能,出台了加強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的規定,建立了有獎舉報制度,組織開展了企業評議機關和工作人員的「雙評」活動,全市經濟發展軟環境明顯改善。
(八)、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不斷提高科技教育發展水平,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濰坊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國領先。普通高考本科錄取人數連續5年居全省第一,初中升入高中學生比例高於全省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素質教育走在了全國前列,高職學院發展到10所、在校生8萬多人,位居全省首位。每年實現城鎮就業10萬多人,確保了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對城鄉低保對象做到了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310多萬人。連續3年每年解決10萬農村人口吃水困難,實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廣泛開展了建設「信用濰坊」及文明單位等創建活動,加快了「平安濰坊」建設步伐。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整體推進,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中心逐步形成,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傳染病救治體系初步建立。
去年,胡錦濤總書記把濰坊的壽光市確定為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個人聯系點,到壽光進行了調研並到濰坊視察指導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要求「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鍥而不舍地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省委、省政府專門在壽光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議,會商了重點支持濰坊和壽光加快發展的措施。全市上下深受鼓舞,精神振奮,決心以總書記講話統領各項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站在新起點、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做強做大現有企業、發展民營經濟三大重點,提升農業「三化」、城市建設、基礎教育三大亮點,突破服務業、技術創新、北部沿海開發三大薄弱環節,打破土地、資金、人才三大瓶頸制約,確保今年實現「一個目標、兩個確保、五個個新突破」的奮斗目標,即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目標;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確保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措施落實到位;實現做強做大現有企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繁榮發展服務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北」開發的新突破。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全市部分經濟指標再翻一番,部分經濟指標實現五年翻兩番。努力將中心城市逐步建設成為「兩基地、兩中心、一樞紐」,即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紡織和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以高級職業技術教育為特色的文化教育產業基地;具有國際影響的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交流中心,半島地區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聯系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樞紐。爭取到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50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到2020年達到65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人均8000美元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

6. 濰坊的經濟狀況

起步晚發展快,底子相對比較薄,但這些年依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化工和高新技術內產業發展較快,總體容經濟發展速度位居全國前列。中心市區的經濟實力相對一般,但是下轄的幾個縣級市經濟實力很雄厚,比如壽光、諸城等。收入低於青島、濟南等大城市和淄博這樣的工業城市,但遠高於大多數魯西、魯南內陸城市。消費水平不算高,房價前幾年一直處於低水平,近兩年開始瘋長,但總體還不算太高。

7. 濰坊市在經濟發展方面以什麼產業為主導

這座城市在經濟發展方面其實是以手工紡織業為主導,因為這個地方有很多的紡織廠

8. 濰坊的經濟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2006年,地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20.88億元,同比增幅.5%;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30位。2006年,濰坊市在全國47個中心城市中,排名第21位,工業利稅、工業利潤排名第12位。2007年前三季度,濰坊市地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14.71億元,同比增幅15.9%,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28位。
農業:濰坊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山東省農副產品集中產區之一。全市已形成糧食、棉花、油料、煙草、蠶繭、果品、水產品、蔬菜、食用菌、花卉、肉雞等 16個具有一定商品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技術產業重點產品,建成各類龍頭企業1200多家,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樂西瓜和肉雞等一大批名優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小康縣標准。濰坊的小吃也是比較出名的,比如 火燒, 燒餅,雞鴨和樂.馬宋餅.
工業:濰坊工業發展較快。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明清時代曾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綉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以來。現已初步形成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農用運輸車、服裝及裝飾面料、電子通訊及信息處理、化學纖維、新型建築材料、醫葯及保健品、食品飲料、造紙包裝等十大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主要有原鹽、純鹼、柴油機、空用車、程式控制交換機、氯化聚烯等108多類,5000多個品種。 主要工業企業:濰柴集團、海化集團、新郎集團、晨鳴集團、仙霞集團、耶利亞集團、巨力集團等。
第三產業:濰坊通過建設「半島商貿城」,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對外開放成績顯著,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合作關系。鐵路、公路、機場、通信及城市供水、供氣和商貿設施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萬公里。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和國內外直撥電話,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01萬。市區供水普及率達 100%,居民生活燃料氣化率達90.03%。

9. 山東省濰坊市有什麼優勢

風箏真正的起源,現在已無法考證。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或「木鳶」)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鴻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最初風箏常被利用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的手段。就如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向(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美國也有放風箏的故事,當時的人們以為雷電與閃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克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而發明了避雷針。 1984年4月1日,濰坊市人民政府根據美國友人大衛.切克列的建議,舉辦了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從此,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會在濰坊舉行,至2000年,濰坊已經連續舉辦了17屆。1987年4月,濰坊被推舉為世界風箏都,簡稱濰都。國際風箏聯合會還作出決定,將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設在濰坊。2009年,濰坊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風箏第一市,創造了新的世界之最。濰坊國際風箏會的舉行,大大提高了濰坊的知名度,打開了濰坊對外開放的大門,使濰坊走向了世界。濰坊市委、市政府採用「風箏牽線、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方針,把風箏會辦成了萬商雲集的經貿洽談會,大大促進了濰坊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濰坊經濟的騰飛。
經濟狀況】
濰坊是一個工業大市,工業在山東省排第三位。濰柴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動力製造基地,濰柴要做世界上最大的通用發動機生產商.。濰坊海化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生產基地。 濰坊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山東省農副產品集中產區之一。全市已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樂西瓜和肉雞等一大批名優特稀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小康縣標准。4個縣是全國百強縣。 濰坊工業發展較快。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明清時代曾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綉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以來。現已初步開成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農用運輸車、服裝及裝飾面、電子通訊及信息處理、化學纖維、新型建築材料、醫葯及保健品、食品飲料、造紙包裝等十大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主要有原鹽、純鹼、柴油機、空用車、程式控制交換機、氯化聚烯等108大類,5000多個品種。濰坊在八九十年代更是山東GDP第二,在全國25個國民生產總值過百億城市中第16位。 濰坊通過建設「半島商貿城」,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對外開放成績顯著,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全作關系。鐵路、公路、機場、通信及城市供水、供氣和商貿設施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萬公里。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和國內處直撥電話,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01萬。市區供水普及率達100%,居民生活燃料氣化率達90.03%。 2006年,濰坊市在全國47個中心城市中,排名第21位,工業利稅、工業利潤排名第12位。2009年濰坊市GDP達到2727億元,居全國城市第29位。 主要企業:濰柴集團、海化集團、新郎集團、晨鳴集團、仙霞集團、耶利亞集團、巨力集團、諸城外貿、聯盟化工集團、得利斯集團、福田、亞星、華光集團、瀘河集團、壽光巨能控股等。
濰坊作為歷史古州名郡,人才薈萃,英傑輩出,文化各人燦若星辰,生於濰坊市域或曾活動於此的高層次文化名人就有100多人。他們對濰坊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據傳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精通鳥語的公冶長就生長的安丘市的書院村,至今該村還有碑文為記。春秋末期,齊國政治家晏嬰,博聞強記,善於辭令,輔佐齊靈公、庄公、景公,政績卓著。他出使楚國的故事為後人廣為傳頌。東漢末年徐幹,是一名哲學家、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另一「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在壽光一帶任過北海相,他曾「制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在郡六年,政績赫然」,世稱「孔北海」。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肯有廣泛的農事經典,對研究辦業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北宋畫家張擇端,擅長給畫車馬、舟船、橋梁、城郭和街道,現有存世畫<<清明上河圖>>,描給了當年汴梁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畫面形象生動,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北宋著名的金石學家趙明誠與夫人李清照多年寓居青州,他們的詩詞創作,以及有名的<<金石錄>>著作,名冠一時。宋代濰坊還涌現了李成等一代著名文學家和科學家。元代二欽所著地方誌<<齊乘>>,以元朝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所轄益都邑、古跡、亭館、風土、人物等。是研究山東地方誌的一部珍貴資料。明代散曲家馮惟敏,著<<海浮山堂詞稿>>和<<山堂輯稿>>,所寫散曲,風格爽朗,題材廣泛,有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民間疾苦,諷刺了封建官僚的貪婪橫暴。清代內閣大學士、書法家劉墉也是濰坊人。清道光年間濰坊陳官俊,任過戶部、兵部、吏部三部尚書和協辦大學士,有多種著述留於後世。其子陳介祺,第我國著名金石學家,著有<<十鍾山房印舉>>等專著30多部。他對濰坊的嵌銀、仿古銅、鑄銅印、拓片等民間工藝品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清朝末年,濰坊一條巷子出了曹鴻勛、王壽彭兩名狀元,一時傳為佳話。 原籍他鄉,曾在濰坊為管做事的歷史名人也有許多,如唐代大書法家李邕、北宋宰相寇準、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等等。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知密州,寫下了<<超然台記>>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200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清乾隆年音,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在濰縣做過七年的縣令,他為政清廉,請詩書畫並稱「三絕」,他在此留下了不少詩文和書畫,至今流傳二世,為世人稱頌。著名宰相劉墉,人稱大清國第一才子,「劉羅鍋」更是家喻戶曉,其書法、繪畫更是一絕,在清代自成一派。 革命時期的濰坊也有諸多的優異表現。著名的濰縣攻堅戰是華北平原上的第一個攻堅戰,該戰役在中央的正確領導及濰坊人民的浴血奮戰下,取得了勝利。這場戰役的成功為之後的多次攻堅戰提供了寶貴經驗。 現代和當代著名人物有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無產階級革命家陳少敏,著名文學家王統照、崔嵬、臧克家、王願堅、王大化等一大批名人志士。他們所限得的傑出成就,讓世人矚目,讓濰坊人引以自豪。

10. 山東濰坊經濟怎麼樣

粗放 沒有核心東西。

濰柴算是不錯的,但在國內大功率發動機上還與其他廠家相差太遠內。容。。

福田一個資本運作的高手,說白了就是個大皮包公司,農用四輪車是其主項。今年重工這個項目很不好,輕卡還可以。
人是朴實,官員很貪污。
想做點事,不給領導好處,在這里您什麼都做不成。。。。

閱讀全文

與山東濰坊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