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

發布時間:2021-02-24 06:13:07

1. 發展循環經濟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

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影響
直接影響
節約能源資源,緩解能源和資源的緊張局面發展循環經濟可以為經濟建設開辟新的資源。如推動余熱、可燃氣體等利用,一個年產800萬-1 000萬噸鋼的鋼鐵聯合企業,如全部回收余熱、可燃氣體等,按熱值計算可滿足一個80萬千瓦時發電廠所需的能源,如全部回收生產期間的固體廢物,可滿足生產300萬噸水泥所需的主要原料。
利於環境保護環境污染往往是資源利用不合理或不充分造成的。據國家發改委測算,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如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50萬噸;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如能提高1%,每年可減少約1 000萬噸固體廢物的排放。
總體上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鋼鐵、電力、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的單位產品能耗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節約的潛力。只要適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水平,就能較大程度地提高這些行業的經濟效益。在鋼鐵、化工等工業領域發展循環經濟,其經濟效益尤其明顯。
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循環經濟是一個新的經濟發展領域,可以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目前利用秸稈發電、煉制各種工業產品,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如果我國2020年達到美國2005年再製造的水平,則可以創造超過100萬人的就業機會。
改善農村環境和偏遠地區的人民生活例如沼氣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方便了農民的生活。目前,我國8億多農村居民的60%左右仍然主要依靠直接燃燒秸稈、薪柴等生物質能獲取生活用能,不僅造成嚴重的室內外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還造成植被破壞,危害生態環境。因此,發展循環經濟、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助於實現農村發展生產和改善環境的雙重目標,改善和提高農村和偏遠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
改善對外貿易以電子電器為例,在各國加強電子廢棄物管理的背景下,我國出口到歐洲各國的電子電器將會受到進口國法律的約束,並接受進口國有關部門對我國電子電器的資源回收利用性的評價。達不到要求的電子電器將不被允許在包括歐盟在內的發達國家中銷售。如果我國法律不對電子電器等產品的回收利用作出相應規范,很有可能會造成電子電器的出口受阻。因此,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有助於改善出口,並有效克服「非關稅的綠色貿易壁壘」。
對重點企業實行嚴格管理制度,有助於發揮重點企業在全社會的帶動作用重點企業是我國的資源能源消耗大戶,對重點企業實行嚴格管理,對於緩解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能源和環境約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如此,通過立法的方式強化重點企業不斷加強能耗管理,也必將會對其他企業產生積極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潛在影響
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建設生態文明循環經濟的本質是生態經濟,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現在,幾乎所有關於生態文明的論述,都離不開循環經濟,這是循環經濟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貢獻。
推動經濟發展模式的變革發展循環經濟把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它們的協調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環境保護「只投入不產出」的狀況,因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和支持。
完善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無論是從國際上循環經濟發展比較成功的德國和日本的實踐,還是從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實踐都可以看出,循環經濟是一種基於國家戰略思考的宏觀決策,是帶有強烈政策性和政府行為的概念。將循環經濟作為一種長遠的戰略安排,有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無論是節約資源,還是開發新的資源,都會大大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包裝廢棄物為例,目前我國每年產生的包裝廢棄物在1 600萬噸左右,同時每年還在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按目前的回收水平計算:全國一年回收紙箱14萬噸,循環利用可節約生產同量紙的煤8萬噸、電4 900萬千瓦小時、木漿和稻草23.8噸、燒鹼1.1萬噸;一年回收葯用玻璃瓶10億只,循環利用可節約生產同量葯用玻璃瓶所需的煤4.9萬噸、電3 850萬千瓦小時、石英石4.9萬噸、純鹼1.57萬噸;回收各種鐵桶4 000萬只,可節約鋼材4.8萬噸;一年回收包裝布1億米,可節約棉花1.5萬噸。以上幾項的總價值就達數億元。發展循環經濟,重視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不僅能夠節約資源,而且還能降低我國資源

2. 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與生態文明的關系怎麼理解

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即繼原始經濟、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後人類面臨的新型經濟,是指在科學發展理念引導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並謀取有利於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條件而提出的,以高效利用和清潔開發能源為基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旨在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綠色循環經濟。據此可以認為,作為新型經濟,低碳綠色循環經濟是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最高境界,它至少有以下七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它是經濟。第二,它是在科學發展理念引導下的經濟。第三,它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並謀取有利於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條件而提出的經濟。第四,它是以高效利用和清潔開發能源為基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經濟。第五,它是旨在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經濟,即低碳經濟。第六,它是綠色經濟,即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經濟,或者說是以保護和完善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珍惜並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主要內容,以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為增長方式,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經濟。[①]第七,它是循環經濟,即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或者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②]
除上述之外,低碳綠色循環經濟至少還應當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它是生態經濟,即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發展一些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建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的經濟,也就是實現經濟騰飛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③]因為如上所述,它是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而循環經濟不僅理論基礎應當說是生態經濟理論,而且從本質上講循環經濟就是生態經濟,就是運用生態經濟規律來指導經濟活動,甚至也可稱之是一種綠色經濟、「點綠成金」的經濟。[④]第二,它是知識經濟,即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使用之上的經濟,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⑤]因為: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經濟,是人類社會繼原始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其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它關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行業、方面,特別是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創意、新材料、新能源以及與之相關的先進製造業。而它們都是知識密集程度高、市場潛力大、競爭力明顯、附加值高、關聯性高且需要大量知識作為基礎和支撐、亟需技術創新尤其是知識產權的領域、行業、方面,是知識產權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它是法治經濟,即依法治理的經濟。因為在法治社會里,一切人的行為和社會活動都應當納入法治的軌道。既然如此,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就不應當例外。
一般認為,生態文明,即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人類面臨的新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⑥]在我看來,作為迄今人類文明的最高形態,所謂生態文明,是指以人為本、有利於人類生存與發展且符合生態規律的文明。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含義:第一,它是文明。第二,它是以人為本的文明。第三,它是有利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文明。第四,它是符合生態規律的文明。
所謂標准化戰略,是指為在競爭時最終有利於自己而採用的關於人的社會行為或者社會活動的標准化方面的戰略。在法治社會里,作為依法治國方略即法治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就是作為依法治國方略即法治化戰略自身,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含義:第一,它是戰略。第二,它是競爭戰略。第三,它是為在競爭時最終有利於自己而採用的戰略。第四,它是關於人的社會行為或者社會活動的戰略。第五,它是標准化方面的戰略。

二、「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的根據

(一)「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是由標準的性質決定的。作為衡量事物的標尺和准則,標准具有多種含義。在最廣義上,標準是對事物的規定。在廣義上,它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在狹義上,它是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准則和依據。在最狹義上,它是法即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就是法律自身,是由法定主體在法定許可權內依照法定程序制定、頒行的規制社會行為或者社會活動、調整社會關系的法律或者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無論作何種理解,標准都包括質與量兩個方面的規定性,都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無限性與有限性的統一,無所不在,無所不有。特別是在知識爆炸、信息驟增的當代,在人員流動、文化交流、經貿往來日益頻繁的今天,更是如此。毫不誇張地說,當今世界是標準的世界,任何事物時時處處都離不開標准,掌控了標准就掌控了世界,而掌控標準的最佳途徑就是實施標准化戰略。「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自無例外。
(二)「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是法治化戰略的要求。如上所述,不僅標準是法即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就是法律自身,而且標准化是法治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就是法治化戰略自身。因此,既然法治化戰略就是在法治社會里要求人應當依法辦事,應當把一切人的行為和社會活動都納入法治的軌道,那麼「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就不應當例外。「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完全符合法治化戰略的要求,甚至就是實施法治化戰略。
(三)「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是科學發展的具體化。科學發展就是以人為本、遵守客觀規律、全面、協調、可持續、統籌兼顧地進行發展。其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關鍵是遵守客觀規律,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實施標准化戰略能夠通過簡化、統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模塊化等標准化形式,[⑦]為現代化大生產提供必要條件,為實行科學管理和現代化管理奠定基礎,有利於先進的生產組織和製造技術推廣應用,有益於提高產品質量和發展品種,有助於消除浪費、節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⑧]無疑具體地體現了科學發展的精神實質。
(四)「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要途徑。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是主體的生存-發展力。只有具有核心競爭力,才能生存-發展。只有具有更高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更好地生存-發展。因此,必須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途徑是多方面的。但是,「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標准化不僅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是綜合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而且是構成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內容。
(五)「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是參與國際化競爭的需要。在當今極其激烈和殘酷的國際化競爭中,標准已成為世界各有關國家和地區設置市場准入門檻的重要手段,商品貿易全球流通的重要基礎,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的重要橋梁,促進產業發展、推動對外貿易及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措施,越來越成為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體現,以致誰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誰就佔領了競爭和發展的制高點。為此,各有關國家和地區普遍重視標准,尤其是歐、美、日等有關發達的國際組織、國家紛紛實施標准化戰略,積極倡導和參加制定國際標准,設置貿易壁壘,搶占國際貿易的制高點和主動權。因此,「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加強標准化工作,實施標准化戰略,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品牌大國,積極應對國際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三、「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的路徑

(一)「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必須全面兼顧、突出重點。因為:一方面,它關乎著國家生存-發展的全局,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行業、方面。另一方面,我國的技術普遍比較落後,經濟普遍並不發達,財力、物力都相當有限。因此,我國實施標准化戰略必須在全面兼顧的基礎上,科學確定目標,堅持有所側重,確保突出重點,特別是加快標准化工作機制創新,加強農業、食品、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高新技術等涉及國家核心競爭力和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的標准化工作,提升標准化科研及其成果的水平,加強國際標准化工作,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化活動,致力爭取國際標准制定的發言權和主導權,切實有效地為標准化工作提供保障措施、創造良好環境。
(二)「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必須依靠並融合知識產權戰略。因為:以專利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標准化是標准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內容和重要基礎,甚至是其根本。如果沒有了知識產權標准化,標准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相應地,如果缺少知識產權戰略,標准化戰略就將是無本之木。
(三)「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必須依靠並融合法治化戰略。因為:一方面,無論是知識產權還是標准都是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知識產權戰略還是標准化戰略都是法治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就是法治化戰略自身。另一方面,在法治社會里,任何事物如果能夠脫離法治化戰略都是不可思議的。
(四)「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必須依靠並融合人才戰略。因為人是社會行為和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社會行為和社會活動都由而且必須由人實施。「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也不例外。由於人才是人中精英之才,在實施社會行為或者社會活動時如果擁有相應的人才就會收到以少勝多、事半功倍之效,因此「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應當而且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人才。而要擁有相當數量的人才,就應當而且必須實施人才戰略。
(五)「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施標准化戰略必須依靠並融合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因為:如所周知,人非生而知之,乃學而知之,任何人才都需要培養。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要培養人才就離不開科學與教育及其發展,就離不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3. 為了節能減排和環保,促進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國家應採取哪些措施

一、加強思想宣傳教育,提高人們思想意識。
二、加大環境檢查力度。
三、大力扶持新能源產業、關停高耗能低產出企業。

4.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是要優先建設生態文明還是優先發展經濟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在當今社會尤其重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生態文明建設也應該加快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它有助於喚醒全民族的生態憂患意識,認清生態環境問題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持之以恆地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盡最大可能地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關鍵字:生態文明建設,意義,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 1、什麼是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社會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過程中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所付出的努力及其獲得的全部積極成果.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善和優化
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科學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體現了人類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理念.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污 染控制和生態恢復,
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包括人類在生態問題上所有積極的、進步的思想觀念建設,而且包括生態意識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設.生態文明,是以生態產業為主要特徵的文明形態.它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費模式以及和睦和諧關系為主要內涵,倡導人類在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上追求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創造和積累. 2,為什麼要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佔有率在世界各國中處於低位;同時,我國的資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關,許多資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環境惡劣且難以開發的中西部地區,而人口集中的東部地區資源卻較為稀缺,人均可利用資源相對匱乏.這些現實的情況,決定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不能走資源消耗型之路,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不可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文明建設,能夠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質基礎;生態文明觀念,作為一種基礎的價值導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二.怎樣建設生態文明
1.借鑒經驗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加快政府法制層面、企業層面以及公眾三個層面的生態文明建設創新,形成政府、企業與民眾相結合的治理模式;促進環境保護制度發展、循環經濟發展、民眾生活方式的進步,最終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盡快建立我國的「綠色GDP」指標考核體系,推進政府行政的全面創新——包括幹部選舉制度、考核制度的創新,推行「綠色GDP」核算,根本扭轉現行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以消除地方保護主義,遏止利益集團形成.加速完善我國的環境保護法規制度,高度重視市場機制的重要杠桿作用,以新的稅收制度支持環保科技和環保產業的發展,促進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 2. 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觀念
首先是要樹立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具體說來,它是一種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合理進行功能區劃分,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其次,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最後,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由此,生態文明建設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就意味著生態文明建設既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並列從而形成五大建設,又要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過程中融入生態文明理念、觀點、方法. 三.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1.促進「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構建.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的「和諧理念」在內政上的重要體現.它不僅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努力建設生態文明,不僅能夠保證人類有個舒心的生活環境與良好的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且能夠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實現代際公平與代際和諧.構建和諧世界是中國共產黨的「和諧理念」在外交上的重要體現.它既可以保證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也是我國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承擔的國際責任.生態文明是基於生態危機、反思傳統發展觀念而進行的理性選擇.把生態建設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們黨對人類文明趨勢認識的不斷深化.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之一,可逐漸緩解我國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減緩生態環境的破壞速度,使我們擺脫能源危機、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
2、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涵 強調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
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均衡發展指明了路徑.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特別是環境權益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有之義.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新鮮的空氣、潔凈的食品、優美宜居的環境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建設生態文明,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不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領域和范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經濟發達、政治民主、文化先進、社會和諧的社會,也應該是生態環境良好的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都搞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等深刻融入和貫穿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才能全面推進現代化,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3.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目標任務之一,也是實現「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必將促進全民族生態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我國環境惡化遲遲不能根本好轉,這與人們的生態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關系.近些年來,我國城鄉人民的生態意識、環保觀念日益增強,參與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我國是具有悠久生態道德文化與倫理的國家,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而樸素的生態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華民族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精神境界.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我國率先跨入生態文明社會,不但會使全國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人文、民生面貌為之一新,而且必將大大加快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四.結束語: 建設生態文明,昭示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意味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變,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也是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5. 如何看待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建設的關系

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二者的矛盾並不是絕對對立的,二者應該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的供給和環境的影響;生態環境的改善離不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目前面臨著發展經濟和改善環境的雙重任務。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落實到實踐中。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和諧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首先,堅決長期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目前來講我國由於人口膨脹帶來的問題如人口素質不高、就業高峰、老齡化高峰等同題突出且短期內不易解決在全面建設較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時期,嚴重製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全社會要樹立生態保護的觀念,使之逐步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為,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其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的綠色經濟。我國人口佔世界的比重大,人均擁有資源能源量比較小且利用率低。主觀上缺乏對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認識,客觀上缺乏支撐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和尚未形成發展循環經濟的社會機制。對此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開發相關專業技術,構建完整配套的法規和政策體系,推動企業及社會採取循環經

6. 安徽省「十二五」規劃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推動綠色增長」.下列做法

A.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葯,可減少環境污染,有利於人體健康,故A正確回;
B.應用答高效潔凈的能源轉換技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可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節約能源,有利於低碳生活,故B正確;
C.加快化石燃料的開采與使用,產生大量污染性氣體,不利於推廣低碳技術,推動綠色增長,故C錯誤;
D.在火電廠推廣碳收集和儲存技術,可減少環境污染,符合低碳要求,故D正確.
故選C.

7. 江蘇省「十二五」規劃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推動綠色增長」.下列做法

A.加快化石燃料的開采與使用會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內;
B.應用高效容潔凈的能源轉換技術,可以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題意,故B正確;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類可降解塑料,實現「碳」的循環利用應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題意,故C正確;
D.用石頭紙(主要成分CaCO3)代替普通紙,減少對木材的使用,節約了能源,符合題意,故D正確;
故選:A.

8. 如何辯證看待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二者相互統一。

經濟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會與生態文明發生沖突,會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就使得二者在表面上存在對立,但實質上二者是相統一的。

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二者的矛盾並不是絕對對立的,二者應該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的供給和環境的影響;生態環境的改善離不開社會經濟的發展。

我國目前面臨著發展經濟和改善環境的雙重任務。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落實到實踐中。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和諧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首先,堅決長期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目前來講我國由於人口膨脹帶來的問題如人口素質不高、就業高峰、老齡化高峰等同題突出且短期內不易解決在全面建設較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時期,嚴重製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全社會要樹立生態保護的觀念,使之逐步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為,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其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的綠色經濟。我國人口佔世界的比重大,人均擁有資源能源量比較小且利用率低。

主觀上缺乏對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認識,客觀上缺乏支撐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和尚未形成發展循環經濟的社會機制。對此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開發相關專業技術,構建完整配套的法規和政策體系,推動企業及社會採取循。

9.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是須臾不可脫離的。離開生態文明單純地去抓經濟發展,不僅不會成功,反而會使經濟發展遠離既定的目標。同樣,離開經濟發展來談生態文明,也不會有真正地發展。

1、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我們充分認識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成果。

我們必須摒棄人定勝天的思維方式和作法,充分認識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都要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2、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堅持科學發展的鮮活實踐。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

我們要牢牢扭住「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緊緊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主線,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努力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文明型社會,奮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3、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的生動詮釋。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既有利於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促進科學發展,又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生動詮釋。

4、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既要加快經濟發展,建設物質文明,又要推動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既要建設經濟強國,又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既要金山銀山,建設實力中國,又要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

(9)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擴展閱讀:

把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統一起來

1、我們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理念。生態文明是人類在利用自然的同時又主動保護自然,積極改善和優化與自然的關系,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代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

2、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既要遵循經濟規律,更不能違背生態規律,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既要金色GDP,更要綠色GDP。

3、我們必須轉變執政理念,堅持環境優先原則,樹立發展是政績,保護生態、建設生態也是政績的理念,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當作經濟發展來重視,當作經濟建設來投入、當作生產性項目來安排、當作長效型產業來開發。

閱讀全文

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