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的經濟發展思路。
改革開放30年來,江西省積極抓住發展機遇,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堅持以加快工業化為核心,以大開放為主戰略,加快推進城市化和城市工業現代化,不斷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建築業規模不斷壯大,生產效益同步增長;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百姓居住水平明顯提高;各項建設事業形勢喜人,推進了全省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向前發展。
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顯著提高
改革開放30年間,江西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1978年至1987年的第一個10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6.39億元;1988年至1997年第二個10年為1885.85億元,是第一個10年的6.4倍;1998年至2007第三個10年為14433.66億元,是第二個10年的7.7倍。投資規模成倍增長,投資增速不斷加快,投資規模已從1978年的8.02億元發展到2007年的3301.94億元。1997年、1998年世界金融劇烈動盪,世界經濟進入一個新的大調整時期。十六大以來,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迅速。2002—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227.87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達33.5%,2002—2007六年間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為12.5%,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對其增長的貢獻率為78.0%,成為支撐經濟加速增長的主要力量。
工業投資實現歷史性跨越,工業化進程加快
改革開放30年尤其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以工業的崛起加速江西崛起,以工業的振興強省富民」以來,江西工業投資大踏步前進。2007年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88.67億元,比1978年增長269.4倍。十六大以後,工業投資高速增長,2002、2003、2004年工業投資增速均超過50%,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工業投資分別增長41.3%、35.6%和43.1%,高於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3個、11.9個和20.1個百分點。
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功能日趨完善
2001—2007年,江西省城市建設投資503.90億元,占同期全社會投資比重3.9%,比2000年提高1.3個百分點。建成投產的重點項目有:景德鎮第四水廠、南康第二水廠、南昌城南排水管網改造工程、青山湖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等。
城市建設投入的加大,有力地推進了全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貌大為改觀。全省城鎮人口由1978年的533.12萬人增加到2007年的1738.63萬人,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6.75%提高到2007年的39.8%,提高23.05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77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時,帶來了環境的改觀。2007年,全省建成區面積800.67萬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4630公里,城市道路面積7670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面積33759公頃,分別比2000年增長47.5%、52.7%、132.9%和68.4%。
社會事業投資大步邁進,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實施「建設和諧平安江西,共創富民興贛大業」戰略,加大了對農林水利、公共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教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社會事業的投資力度,社會事業投資快速增長。2007年,全省社會事業投資404.83億元,是1978年的225.7倍。今年以來,社會事業投資進一步加強,各月增幅基本保持在40%左右,且高於全省投資平均增長速度。今年1—8月,全省社會事業投資完成309.94億元,增長48.9%,高於全省投資增幅8.3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投資的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切實體現在居民收入增加上。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2元,比1978年增加10917元,增長35.8倍,年均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4098元,比1978年增加3957元,增長28.1倍,年均增長12.3%。城鄉居民生活已經超越了基本溫飽,向全面小康邁進。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額高達7746元,比 1978年增長590.3倍。
答案補充 基礎設施建設快速增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30年來,全省在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中,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一大批涉及基礎設施的項目相繼開工興建並投入運營。
——農業基礎投資力度不斷加強。2007年,全省用於農業和水利的投資52.91億元,比1978年增長46.3倍。 ——鐵路建設、航空事業不斷發展壯大。京九鐵路行經九省,全長2381公里,在江西境內705公里,是全國鐵路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建設線路最長的鐵路干線,它的成功運營使南昌鐵路局管內運營里程達到2480公里。1995—2007年13年間,全省鐵路建設投資126.68億元。鐵路營運能力空前提高。1995—2007年13年間,全省航空運輸建設投資22.58億元。
答案補充 ——高速公路建設空前發展。1996年,昌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了江西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4年,贛粵高速贛州段建成通車,江西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1000公里,成為全國16個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的省市之一。2007年,江西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達2206公里,進入全國前十位。2007年全省農村公路硬化總里程達12700公里。
——郵電通訊業發展迅速。2007年全省郵電通訊事業建設投資52.41億元,比1978年增長928.3倍。2007年全省郵電業務總量達到407.35億元,是1978年的442.8倍。
利用外資成效顯著,對外開放邁上新台階
在推進改革的同時,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從登記注冊類型看,2007年全省港澳台投資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1.57億元,外商投資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68億元,分別比1995年增長69.0倍和10.9倍。從資金來源看,2007年全省利用外資101.21億元,比1995年增長3.95倍。
2. 江西省的經濟在全中國排名第幾位
今年以來,江西省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經濟運行位於合理區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仍處於全國「第一方陣」,結構持續優化,動能轉換加快,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經國家統計局核定,上半年,江西省生產總值1012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0%,增速與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持平。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49.9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4958.1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4616.5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6.2:51.5:42.3調整為5.4:49.0:45.6。
數據來源:江西統計局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農業生產穩定
上半年,江西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6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8%,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3個百分點。春收糧食作物產量26.6萬噸,增長6.1%;春播面積2988.7萬畝,下降1.3%;早稻種植面積1811.4萬畝,下降5.6%。上半年,生豬出欄1573.8萬頭,增長3.9%;生豬存欄1470.9萬頭,下降2.3%,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38.7萬頭,下降3.0%。家禽出籠2.16億羽,增長3.8%;禽蛋產量23.1萬噸,增長3.6%。
二、工業經濟向好
上半年,江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3.6%,集體企業下降1.6%,股份制企業增長9.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7.7%。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增長9.8%,輕工業增長7.9%。分行業看,38個行業大類中有32個增加值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為84.2%。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加值增長25.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0.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2.8%。
1-5月,江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76.1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0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96.9億元,增長34.9%,同比加快14.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1222戶,同比減少145戶;虧損額45.0億元,下降41.4%,降幅同比擴大30.3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較快增長
1-5月,江西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28.9億元,同比增長15.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64.5億元,增長27.6%。主導行業平穩增長。道路運輸業實現營業收入311.1億元,增長11.3%;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150.1億元,增長10.1%;商務服務業65.8億元,增長19.3%。新興領域活力增強。研究和試驗發展營業收入增長1.8倍,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增長98.8%,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50.6%。
上半年,江西省規上服務業企業對下季度的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為63.4%,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服務業各行業預期指數均高於50%的臨界點,其中,航空運輸業預期指數最高,達到90.0%;鐵路運輸業、房地產租賃經營預期指數超過80%。
四、投資增速平穩
上半年,江西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8.5%,佔全部投資的2.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0.1%,佔51.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8%,佔45.5%。分投資主體看,國有投資增長16.7%,佔全部投資的24.9%;非國有投資增長10.2%,佔75.1%,其中,民間投資增長9.9%,佔67.2%。從投資主要構成看,工業投資增長9.9%,佔全部投資的51.5%,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3.5%,佔21.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5.4%,佔17.8%。
上半年,江西省房地產開發投資973.0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0.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2721.8萬平方米,增長2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376.4萬平方米,增長22.6%。商品房銷售額1817.9億元,增長35.3%,其中,住宅銷售額1496.2億元,增長38.1%。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013.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8%,比上月末減少7.6萬平方米。
五、消費穩中趨升
上半年,江西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4.0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314.7億元,增長11.3%。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763.0億元,增長11.0%;鄉村641.0億元,增長11.8%。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89.5億元,增長16.5%;商品零售2914.5億元,增長10.3%。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化妝品類增長21.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8.3%,傢具類增長13.4%,中西葯品類增長13.4%,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1.7%。服務消費持續活躍。接待旅遊總人數3.3億人次,增長19.4%;旅遊總收入3420.5億元,增長26.6%。
3. 江西該採取怎樣的發展戰略
前,江西經濟發展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一個良好的好展環境,一個良好的發展勢頭。江西人民渴望發展,江西的干群在努力謀發展。但是,也應該看到江西經濟發展進入了一種「滯脹」狀態。
「滯脹」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因為中東石油危機,因為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因為西歐、日本的競爭,造成美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甚至停滯的一種經濟發展狀態。美國政府通過降低稅率、減少政府財政支出、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預、積極發展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等措施扭轉經濟頹勢。因此,筆者以為,江西經濟要走出目前這種「滯脹」狀態,實現江西經濟的新一輪跨越發展,適時調整發展戰略很有必要。
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是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經驗。以新加坡為例,60年代,新加坡政府著手改造工業設施,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本國產品以減少進口。70年代在經濟有了一定發展之後,開始大力發展出口工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促進經濟起飛。在此期間,為了適應世界高技術發展的形勢,著手進行工業技術升級,建立高技術、高資本、高附加值的新興工業。到了90年代則把美化環境,建立花園城市發展旅遊業放到重要位置。正是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戰略,並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適時作出調整,使新加坡經濟的發展,緊跟世界潮流,成為一個工業發達,貿易繁榮、環境優美的工業國家。
調整經濟發展戰略,是江西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幾年前,江西提出建「三個基地、一個後花園」、「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以大開發為主要戰略,以工業化為核心」的戰略,有力推進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外開放實效顯著,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實現了江西經濟的一次跨越發展。江西經濟有了一個基礎,上了一個台階,實現在中部地區崛起初見成效,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在縮小。這就要求江西抓住機遇,放眼世界,盯著沿海。由跟著沿海走,學著沿海做,到開始與沿海競爭,最後實現與之並駕齊驅。反之,如果我們依然亦步亦趨,僅僅滿足於復制與克隆,就只能是永遠跟在人家的後面,其結果,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拉大。
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是周邊環境對江西經濟發展提出的客觀要求。目前,我國經濟是百舸爭流,競爭越來越激烈,江西現在的發展戰略受到嚴峻的挑戰:一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對西部各省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西部各省招商引資的力度加大,其優惠政策對中部各省招商形成強烈的競爭勢態;二是西部各省一些地區經濟發展滯後,屬於後開發的處女地,,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豐富,據有生產成本低廉,產品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優勢。不僅對沿海一些急需轉移的產業形成吸引力,甚至,對已經在中部發展的一些企業也形成吸引力。三是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西部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交通作為制約其經濟發展的因素正在減弱,如此,江西作為沿海後花園的區位優勢也在削弱。因此,適時調整江西經濟發展戰略,是周邊發展環境對江西經濟發展提出的要求。
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不是全盤否定,而是繼續發揚以往經濟發展中的那種科學的、仍舊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企業、產品、經驗和經濟增長模式。調整是創新,以新的發展戰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通過樹立新的思路,尋找新的出路。實現江西經濟的新的飛躍。
4. 福建為什麼經濟發達,江西條件那麼好為什麼那麼的落後。
只說一點就可比較了,沒有生意頭腦。
舉個例子:
以前外國商人通過地方政府來江西談收購生薑。
90年代,12元一斤。
等到生薑收獲的季節,搬上貨車打包運到海關檢查的時候開箱是一箱箱磚頭。
5. 什麼是江西六大支柱產業
分別是:汽車航空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成葯和生物制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回電產業、答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
江西六大支柱產業這份概念是在2003年初,為了突出支柱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在對江西經濟發展階段、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點培育汽車航空及精密製造、特色冶金和金屬製品、中成葯和生物制葯、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的重大決策。
(5)江西基礎設施制約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選擇六大支柱產業的主要依據是:
一是現有基礎較雄厚,在全國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二是具有知名度高、市場前景好、後續爆發力強的核心企業和主導產品;
三是核心企業和主導產品的產業關聯度較大,產業成長性好,有較強的產業帶動作用;
四是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有助於城鄉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和安置;
五是有一批敢有作為、善有作為的優秀企業家隊伍;
六是利稅高,能較大地增加財政收入,有利於擴大出口,能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
6. 江西在哪裡發展,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江西,地處中國的中部地區,位於中國長江發展軸的中部,處於內陸、沿海和北方與南方的交接點上。與東部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等省毗鄰,是個發展中的經濟區域、經濟欠發達地區。江西自隋唐至明清,一直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自古以來江西素有「物華天寶」之美稱,且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唐宋八大家中江西佔了三名: 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人文精神內涵豐富。在歷朝歷代的學者中,江西從來不乏人才。然而在國內各省市特別是沿海發達省市你追我趕、比拼發展的新形勢下,江西已淪為全國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地區之一。改變江西落後的經濟現實,一直以來是江西人民的共同心願和為之不懈地探索和實踐的奮斗目標。
無論是自然地理位置還是經濟地理位置,江西省均處於東西結合與南北交匯的結合處。在全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江西可以就近吸收發達地區轉移過來的資金、技術及管理經驗,並將自己的比較優勢產品輸送到發達地區,為發達地區提供一定的基礎性服務,在帶動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的同時,促進自身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江西的經濟狀況
江西的經濟受一些客觀的歷史原因和時期的限制,經濟總量一直都不大。 影響江西經濟的發展有許多制約條件。諸如;①城市經濟的不發達和經濟發展疲軟等因素,直接影響江西經濟發展速度(見表1)和(表2);②投資環境與投資條件較差。江西的投資環境與條件整體上落後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從而導致了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受到了限制,同時也阻礙了自身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改造;③基礎設施的建設相對滯後。相對於快速發展的經濟,交通運輸和通訊信息條件及其它基礎設施和其他省份仍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發展;④人才的貧乏與人才積累不充分。江西省大量人才流失,並且又缺乏合理的人才引進與使用機制。從江西省每年高考生源的外流就可見一斑。省內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人才儲備嚴重不足,且人才流失嚴重,尤其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缺乏。
(二)江西的教育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 江西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科教興國的戰略決策, 通過政府、高校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江西省的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據省教育廳2003 年的統計:到2002 年底, 本省已有高校65所, 在校生(全日制) 已達26. 6 萬人; 適齡青年的入學率近14% (接近15%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 ,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全省每萬人口中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為63. 61 人, 全國排名第16 位。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江西高等教育與該省目前和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諸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在規模擴張的同時, 高等教育內部結構的不合理也逐漸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地區結構、學科結構和專業結構上存在著各自為陣、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 有限資源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與江西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要求不相適應等。如高校地區分布不均衡, 僅在南昌地區的高校就佔全省高校數量的一半, 其它地市高校數相對較少; 內部學科和專業層次結構不合理,全省師范類、醫學類的高校偏多, 工科類的高校少, 這勢必造成高等教育的結構層次失衡。2003年, 江西高校共招收碩士研究生2 506 人, 而全日制本專科生全省招收了10 萬人, 高層次教育比例太小。這種低重心的高等教育結構, 顯然不利於高層次人才培養, 也與江西提出的「工業立省」和在「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不相適應。從江西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結構出發, 要到2010 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實現「工業立省」的戰略目標, 就必須實施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 結合新形勢制定江西高等教育的總體發展規劃, 明確高校的定位, 合理調整各級各類高校的結構布局。尤其要重點加快「工科」高校及專業型、實用型的「高等職業技術」高校及相應學科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加快辦好南昌市的紅角洲和京東兩個高校新園區, 大力發展新興的應用型學科和專業, 使高等教育與當地經濟建設有機融合, 為江西的現代化進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三)依託教育,大力發展江西經濟
縱觀江西高等教育,主要應發揮其幾大優勢,服務於江西的社會經濟;
ⅰ、發揮高等教育育才優勢,滿足轉變區域經濟增長方式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
多年來,江西的高等教育事業為江西的區域經濟,同時也為全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輸送了大批優秀的專門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在省內外具有相當的影響,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伴隨著全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江西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構建充滿生機勃勃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體系與創新機制。因此,高等教育在結構、學科、師資、內容、方法等各方面都應能為未來需要提供准備,才能不斷促進江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ⅱ、發揮高等教育科技優勢,滿足區域經濟對科技含量的要求
由於某些歷史原因,江西一直沒有全國著名的重點大學,相對於經濟發達省份,全國的科研課題和獲獎較少。但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及其轉化對江西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並且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近幾年來,隨著高教事業的發展,江西有一批高校在許多學科領域的研究居國內領先地位,有些已達到國際水平;承擔國家科研課題的數量明顯上升,獲國家大獎的次數增加,顯示了江西高等院校在高科技的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和較強的綜合實力。]江西要充分發揮高等學校智力密集的優勢,以大學為中心,以高新技術產業群為基礎形成產學研結合的科技發展基地,出人才,出成果和出產品並舉。縮短高科技由創造加工到傳播應用的周期,增加江西經濟的科技含量,提高江西工業整體競爭力。高科技園區的發展也將會推動高等學校科研模式的轉變和科技工作的開展。
為江西在中部地區的崛起,江西的高等教育肩負著光榮的使命。未來幾年, 江西省高等教育專業布局應面向第二、三產業, 面向本省經濟建設支柱產業,根據本省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調整高等教育的專業布局並向更高層次發展, 促進高等工程技術教育的大力發展, 為本省經濟建設培養大批應用型人才。做好提高教育投資的效率,減少智力的大量外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的迅速崛起。
7. 江西經濟發展的前景如何
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南昌分行已經在我省試營業三個月。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十分看好江西經濟環境和發展前景。請聽南昌台記者汪麗婷發回的報道: 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經理晏小江告訴記者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南昌分行運營情況十分良好,因為有「事實在說話」。晏小江(出錄音:我們這個南昌分行雖然開業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確實經營的業績都做的很好,無論是在存款或者貸款,或者是在其他業務的增長方面比我們預期的要好,所以我們相信南昌分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省經濟運行呈現穩步發展態勢。副省長熊盛文(出錄音:一個大幅增長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百分之四十六點三,在全國排第七位,在中部地區排第一位。六個位置前移,一是生產總值增幅比全國高三點二個百分點,二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了百分之十四點八,在全國排第七位。三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在全國排第十二位。四是工業用電量增幅在全國排第六位。五是外貿出口總額在全國降幅最小,出口總額居全國第十八位,中部第四位。六是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在全國排第六位。) 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經理晏小江希望把南昌分行打造成為內陸中部地區具有較強輻射功能的區域性金融服務機構。晏小江(出錄音:目前來說我們還沒有打算在其他地方繼續開設分行,我們希望南昌分行能夠輻射到整個中部的地區,不僅是江西省)
8. 為什麼江西省在華東甚至在中部省份中經濟是墊底的呢
江西經濟在中部六省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有著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經濟因素。
(一)一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是導致落後的根本性問題。
由於「左」的思想和小農經濟觀念根深蒂固,束縛著人們的手腳,扼殺著創新的勇氣,窒息著發展的生機和活力。許多在沿海地區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已經取得重要成功的新經驗,新做法,江西卻往往還處在觀望之中,有的甚至出於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教條式的理解而爭論不休。良好的農業資源條件,又使人們很容易滋生安於溫飽、不思進取的小農經濟惰性,關起門來孤芳自賞、悠然自得,「不知有秦,無論魏晉」,與轟轟烈烈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和一浪高過一浪的對外開放潮流形成強烈的反差。有些部門、有些幹部的行為方式仍受制於計劃經濟的習慣思維,捨不得把直接干預經濟生活的權利以及同時產生的既得利益交給企業、交給市場。各級政府的職能轉變遠未到位,沒有徹底改變那種大包大攬,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尷尬角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緩慢,企業缺乏擴張的內在動力,難以產生真正的企業家,做大做強步履維艱。資金、技術、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的發育遠遠落後於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需求拉力不足和供給水平低下是產生發展差距的雙重經濟因素。
1.從需求角度分析,投資、消費、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足。
①投資規模小、能力弱。在自然條件、原材料和資本三要素中,資本對經濟增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江西投資規模小,固定資產投資率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一是國家投資不足。建國以來,江西一直處於國家投資的非重點區域,在資金的獲取上處於不利地位。從國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地區分配看,1980年以來的20年,安徽、河南、湖北等省投資額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3%、3.8%、4.1%,江西僅為1.5%;1999年,上述各省固定資產投資率分別為26.6%、28.9%、33.7%,江西僅為24.8%。二是民間投資能力不強,資金來源渠道相對狹窄。長期以來,江西人均儲蓄少、貸款規模小、利用外資能力較弱,直接影響到民間資本的積聚和擴大。2000年,全省人均儲蓄為2996元,相當於全國的59.0%,在中部六省中列倒數第2位;外商直接投資2.27億美元,僅佔全國的0.2%,在中部六省中居第5位。從直接融資的情況看,江西在證券市場上的融資份額較小,全省上市公司18家,僅占滬、深兩地上市公司總數的1%。民間投資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經濟的加快發展。三是投資結構不盡合理,投資效果不理想。首先,投資中加工業投資比重小,不利於工業競爭力的提高;其次,技術裝備所佔比重偏低,不利於提高生產的現代化水平。近年來江西固定資產投資中設備購置和建築所佔比重一直在15%以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更低於發達國家45%左右的平均水平。
②消費差距大、層次低。「九五」時期,江西消費需求在整體經濟中所佔比重為63.8%,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但在中部六省中,江西消費需求層次不高的特點十分明顯。一是居民消費水平整體偏低。2000年,江西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3623.6元,居中部六省末位,比第1位的湖南低1595.2元。而農村消費水平又較城市低三分之二左右,更進一步加大了江西與全國及中部先進省份的差距。二是消費結構層次低。1991年至2000年,江西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由54.3%降到39.2%,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58.6%降到54.5%,下降幅度分別比全國少3.4個和4.6個百分點,這表明江西居民生活質量提高速度慢於全國。消費需求水平低,影響到投資乘數效應的發揮,進而影響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
③對外開放程度不高。
目前,江西經濟外向度僅為6.8%,比全國低29.7個百分點。2000年,全省海關出口總額11.97億美元,只佔全國的0.5%,在中部六省中倒數第一;實際利用外資3.28億美元,佔全國的0.6%,在中部六省中倒數第二。
2. 從供給角度分析,各主要產業沒有形成競爭優勢。
我省農業增加值雖居全國前15位之列,糧、棉、油產量也居全國前10位,但江西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沒有形成市場規模,產業鏈條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品牌」輕工產品少。省內大商場貨架上擺滿了廣東、湖南的食品和山東、海南的食用油。2000年,江西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實現利潤7.70億元,僅相當於湖北的67.2%。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與農業產值比大都為3:1,我國為0.75:1,湖北為0.51:1,江西只有0.39:1。農業基本上還是以原字型大小產品輸出為主。從工業來看,主要問題是:總量小,結構升級緩慢,國有經濟比重過大,企業規模偏小,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偏低。2000年,全省工業增加值532億元,在中部六省中數量最少;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所佔比重及科技進步貢獻率均為20%,分別比沿海發達省份低18個和30個百分點;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9.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2個百分點;全省共有規模以下企業27.42萬家,占工業企業總量的98.7%;工業品在全國市場的佔有率僅有1.14%,比1990年下降了0.7個百分點。從三產來看,與全國比仍顯落後,2000年江西人均第三產業增加值僅1957元,比全國少396元,相差16.8%。與發達國家比(如美國一產佔2%,二產佔27%,三產佔71%),則相距更遠。從三產內部結構看,其發展更多地向傳統的生活服務業傾斜,商業、餐飲業比重偏高;高層次的生產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房地產、咨詢技術服務及旅遊業的發展遲緩。特別是旅遊業資源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與鄰省相比,江西接待海內外遊客人數、旅遊收入僅相當於湖北的三分之一左右,湖南的二分之一左右。
此外,城市化水平低、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輻射和帶動能力弱,也是影響我省經濟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江西城鎮人口1145.48萬人,城市化水平為27.6%,比全國城市化水平低8.6個百分點。目前,江西城市規模明顯偏小,市區非農業人口在50萬人以上的只有南昌市,其餘10個設區市市區非農業人口都不超過40萬人。除南昌和九江建成區面積分別為85平方公里和48平方公里外,贛州、景德鎮、宜春、新余、萍鄉等城市建成區面積普遍在30平方公里左右,而鷹潭、吉安、上饒三城市建成區面積還不及20平方公里。城市規模小是導致二、三產業發展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9. 誰能回答一下:江西縣城經濟發展現狀大概是什麼樣的還有什麼統計數字謝謝!
不知道您要的是那個縣城的,現在給出的是新干縣的。
郡縣治,天下安」,一語道出了縣域經濟發展對社會安定團結、全面建設小康的重要性。為更好地認清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筆者以新干縣為例,對縣域經濟進行深入剖析思考,供各方參考。
一、新干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
一是經濟結構日趨優化。隨著新干縣區域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呈現向高級化演進的動態趨勢:第一產業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207016萬元,比2000年增長72.2%,「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761萬元,年均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68447萬元,年均增長16.7%;第三產業增加值65808萬元,年均增長11.7%。全縣人均創造生產總值6785元,比2000年增加2722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0.8%。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41.8:30.3:27.9調整為35.1:33.1:31.8,縣域經濟結構更趨合理。
二是經濟民營化日益顯現。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治投資環境,激活民間資本,促使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縣域民營經濟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民營經濟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和主力軍,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貢獻越來越高。從經濟總量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達56.2%,較2000年提高了7.6個百分點,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導力量;從稅收情況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實交稅金8667萬元,占縣地方財政總收入的65.9%,貢獻額占據「半壁江山」;從就業情況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從業人員77903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的47.4%,比2000年提高了14.7個百分點,新增安置就業人員27257人;從有效投入看,2005年全縣民間投資完成102803萬元,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89.4%,較2000年提高了41.7個百分點,民間投資主體地位日漸明朗。
三是工業化程度不斷增強。工業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新干縣大辦工業、辦大工業的步伐加快,縣域經濟已脫離了依靠農業來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日益依賴於工業經濟。2005年,全縣工業增加值佔GDP的23.2%,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撐力量,比2000年提高了4.6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2000年以來,縣域第一、二、三產業對縣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4.5%、43.3%和32.2%。其中工業對全縣生產總值貢獻高達32.8%,成為牽引縣域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四是特色農業比重超半。自1999年縣委、縣政府大力推行優質果業、中葯材、良種生豬、山塘水庫立體開發四大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以來,四大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2005年,全縣新發展三湖紅桔等優質果樹面積3050萬畝,累計優質果樹面積占果業面積的76.3%。全縣水果總產18463噸,其中柑桔17691噸;新栽中葯材2.1萬畝,中葯材面積達16.9萬畝,初步形成了「一鄉一葯,多鄉多葯」的發展格局,商洲桔殼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品種;在生豬出欄中,三元雜交豬出欄40.3萬頭,增長38.4%,占出欄生豬的67.9%;山塘水庫立體開發面積2.65萬畝,占水產品養殖面積的51.9%。果、葯、豬、魚已成為全縣農業的四大特色,四大特色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53.4%。
二、新干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在制改革不斷深化和我國加入WTO進入後過渡期的新形勢下,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尤其與發達兄弟縣市相比,新干縣區域經濟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差距還很大,特別是在發展和提高方面,還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一是實力不強。與全市各兄弟縣(市、區)比較,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快、水平高、實力強。但與發達縣市比較,結果令人堪憂。發達縣市的選擇在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公布的2004年中國最發達100名縣市名單中,綜合考慮人口(2倍於新干縣人口內)、地理位置(較相鄰)因素,選擇了江蘇的太倉市(排第14位)、揚中市(排第38位)、金壇市(排第50位)及浙江的玉環縣(排第28位)、平湖市(排第31位)5個縣市比較。江浙5縣市經濟總量平均為125.11億元,是新干縣的7.5倍;人均GDP為29263元,為新干縣的5.3倍。最高的太倉市總量、均量分別是新干縣的12.5倍、8.4倍;財政收入平均為11.92億元,是新干縣的7.4倍。最高的太倉市是新干縣的13.4倍。此外,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步伐不快、辦法不多,措施不配套,使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2005年,民營經濟占縣域經濟總量不足60%,與江浙發達縣市民營經濟比重高達90%的差距較大。
二是速度不快。2000年至2005年,新干縣GDP年均增長11.5%,比江蘇金壇市1999年至2004年間年均16.4%的增長速度低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基數僅為其的六分之一的條件下,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反而僅是其的百分之六十。按照經濟規律,新干縣區域經濟要趕上發達縣市,發展速度必須不斷加快,否則永遠落後,甚至差距不斷拉大。
三是特色不濃。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缺乏個性特色,除玻璃、食品具有較強特色並具有一定競爭力外,其它難有一定規模的品牌產品。加之小企業多,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少,難以形成資源轉移產業鏈。雖然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開始形成一些縣域特色的產業和區域品牌,但其知名度、市場影響力、輻射范圍與規模有限。而浙江省在發展縣域經濟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色」的特色鮮明、專業化程度高。如:橋頭的紐扣、紹興的紡織、諸暨大唐的襪業、慈溪的小家電、樂清的低壓電器等,均成為全國行業老大。以皮鞋製造業的專業分工從樂清白石的鞋紙、永嘉黃田的鞋飾、河通橋的鞋料等特色之濃、分工之細,使別人幾乎無從競爭。
四是環境不優。縣域硬環境不硬、軟環境不軟,也是制約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是地理位置的制約,新干縣地處江西中部,屬典型內陸丘陵區。「不沿海」,「不沿江」,「不沿線」,大量的貨運只能依靠京廣線和內河運輸及公路運輸解決,因此,交通地理條件對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相對於其他經濟發達地區而言比較弱。二是基礎設施的制約,完善的基礎設施是保持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條件。由於投入不足,在水、電、路、園區規劃等環境建設上顯得滯後,與江浙發達縣市比較差距較大。部分邊、窮的村,出入不便,信息閉塞。同時,縣域信用環境、服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投資環境也不理想,縣城知名度、美譽度不高,直接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
五是就業不足。新干縣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2005年全縣勞動力196240人,佔全部人口的64.2%;全縣從業人員為164352人,佔全部勞動力資源的83.8%,尚有近16.2%的處於「無業」狀態,也就是說尚有3.2萬勞動資源富餘。在全部從業人員中,有106272人、佔64.7%的人在從事著農業生產,比重明顯偏高,而在效益相對較高的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貿業中,從業人員僅佔26.9%,這一方面說明新干縣勞動力就業不充分,另一方面說明新干縣勞動力就業結構不甚合理,長此以往,必對新干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促進新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建議
面對開放、開明的市場規則,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逼人態勢,根據新干縣區域經濟現狀,借鑒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加快發展新干縣區域經濟,筆者認為:六個堅持不可少。
1、堅持以發展縣城經濟為龍頭。實踐證明:只有縣城經濟的加快發展,才有可能帶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縣城金川鎮位於縣境中部,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萬人,具有較好的交通通訊優勢和人文環境。因此,要利用和發揮這個已有地緣優勢,按照「做大規模、做優功能、做美環境、做強產業」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縣城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一要規劃好縣城的功能。可按照縣域人口的30%來規劃縣城的發展控制區域,規劃好加工業區、商務區、貿易區、住宅區,形成縣城經濟的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二要加強縣城建設。要放低門檻,加大「引農進城」力度,提升縣城「人氣」。加大城市基礎建設投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縣城承載功能;三要提高縣城管理水平;四要大力繁榮城市經濟。
2、堅持以發展園區經濟為支撐。要圍繞「完善功能、落實項目、打造特色、提升形象」四個重點,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的建設步伐,引導各類企業退城進園,同類集聚,抱團發展,促使園區經濟成為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支撐點。一要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重點完善工業園南區基礎配套設施,加快環區大道和各條支道的建設;抓緊北區規劃的組織實施,先行搞好水、電、路「三通」,盡早構築總體框架;高起點規劃河西高新技術開發區,初步形成「一園三區」格局;二要加快項目進區。完善項目進區考核辦法,加快引進一批「高、新、精、大」項目,強力突破「大項目」進區;對園區現有企業及待建項目,要全程跟蹤服務,促進企業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三要抓緊完善園區產業布局。重點抓好機電、服裝鞋帽、玻璃燈飾、鹽葯化工等特色園的規劃建設,努力形成「園中套園、一園一業」的產業布局。
3、堅持以發展民營經濟為重點。近年來,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勢頭日益強勁,對促進縣域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渠道、增加財政收入、滿足社會需要作出了積極貢獻,已成為縣域經濟最具活力、最有後勁的發展板塊。但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企業規模小,科技和管理水平低,與江浙發達縣市相比差距較大,尤其是個體私營經濟仍處在資本初始積累階段,民營經濟發展有較大的空間。要把民營有制經濟作為縣域經濟非常重要的新增長點來抓,作為全面建設小康新乾的重要財富源泉來抓,進一步健全發展機制,全面落實公平待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信用擔保體系,保障合法權益,優化發展環境,全力確保民營經濟總量高速增長。
4、堅持以發展勞務經濟為補充。不言而諭,勞務經濟指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務商等獲取的經濟收益。2005年全縣離鄉務工人員達46683人。農村外出從業得到的報酬人均612.44元,占農民純收入的16.7%,勞務經濟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渠道。因此,一定要做好這篇文章,壯大新干縣勞務經濟,以加快縣域經濟的迅速發展。一要鼓勵、組織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在政策上,具體措施上(比如建立外出打工中介組織、外出打工協會等服務性中介組織),給予支持和保護,促進新干縣勞動力外出打工規模化、組織化;二要依託全縣「三化」進程,加快新干縣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面,做到擴大就業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三要以推動全民創業為契機,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帶資金、帶技術,返鄉創業,發展壯大「歸雁經濟」。
5、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全縣上下都增強招商引資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慢進也是退的危機感,要形成無外不快、無外不活、藉助外力求發展的共識,積極策應對接「長蛛閩」、承接「昌吉新」、融入全球化戰略,積極創新思路,堅持實行以商招商、委託招商、網上招商、親情招商,重點做活駐點招商、產業招商和開發式招商,主攻勞動密集型產業、掛靠配套型產業和外向型產業。要著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落戶新干縣,達到「一子定乾坤」的效果;要有針對性引進已落戶企業的上下游產業落戶新干縣,形成「落戶一個,帶來一批」的滾雪球效應,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突破。
6、堅持以項目建設為動力。發達縣市的實踐表明,項目能帶來資金、技術和人才,凡是有大項目的縣(市),其經濟實力就大為增強。要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把大做項目、大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以項目建設拉動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要立足新干經濟發展現狀、產業基礎,主動跟進江浙等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並瞄準國家投資導向和重點,選擇引進項目,尤其是「三農」、園區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縣鄉公路建設、水利設施和精製鹽、食品、機電、旅遊服務業及公益事業等方面的項目,通過項目培育建立新的產業、產品優勢,增強縣域經濟的整體實力。
10. 當前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農村基礎設施出路在哪
縣域經濟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點,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基石。在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也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承擔著促進國家區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使命,面臨著提質增效升級的戰略任務,更蘊含著巨大變革和創新活力。在這一背景下,特別需要重新審視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明確當前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適應把握並引領新常態,謀劃未來發展道路,促進縣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
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的一種階段性特徵,符合後發國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其實質是經濟發展邁向更高水平的新階段。在發展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需要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更加突出發展質量,通過推進經濟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深刻變革,最終實現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空間核心,對保持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提升發展質量、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一)縣域經濟是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縣域經濟以縣城為核心、農村為腹地,連接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是城鄉人口、資本、信息等要素集聚的空間樞紐,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主要增長點。從統計數據來看,縣域經濟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力量,縣域經濟增長對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很高。截至2013年,全國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8萬億元,佔全國地區生產總值的53.5%,貢獻了我國一半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並不意味著經濟增長停滯,反而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並處於相對合理區間,依然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保持縣域經濟整體平穩發展,並從縣域入手,推動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的大發展,激發廣闊的農村市場需求,培育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將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擴大迴旋空間、增強應對底氣,真正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
(二)縣域經濟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著力點
在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要求和驅動因素有了顯著的變化,其核心在於質量。隨著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人口老齡化日趨顯著,農業剩餘勞動力可用空間已經不大,轉移速度和規模都明顯收縮,「人口紅利」正在減弱,同時傳統產業供大於求,產能嚴重過剩,投資擴張空間縮小,投資增長明顯放緩。新常態下,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將由生產要素大規模、高強度投入轉向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的創新驅動,迫切要求將創新和人力資本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2013年,我國縣域內人口總數達8.85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既是蘊含巨大潛力的內需市場,更是具備形成「人力資本紅利」的實現基礎,如果能夠將縣域人口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將會形成巨大的創新能力,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提供持久有力的支持。
(三)縣域經濟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是人口結構、產業結構、空間結構全面轉型的過程,需要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目標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縣域是城鄉之間的連接點,佔有最大的國土面積。2013年,全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包括市轄區)2853個,全國縣域國土面積約89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93%。從空間經濟角度來看,如果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動縣域城鎮化,縣域就是城鄉二元割裂發展的分割線。而積極發展縣域經濟,推動縣域城鎮化,促進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城鄉統籌,可以有效緩解轉移人口的經濟和心理壓力,更好吸納農村勞動力,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農業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化,既能夠便捷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又可以有效避免大中城市過度擁擠,有利於推進城鄉人口、產業、空間深度融合,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動、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縣域經濟對保持我國國民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在經濟新常態條件下,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突出體現在經濟結構轉型壓力大、新型城鎮化發展滯後、資源環境約束加強、投融資機制不完善、開發合作不足等方面。
(一)縣域經濟結構轉型壓力較大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整體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市場條件發生深刻變化。過去經濟增長主要靠數量擴張,市場競爭主要是價格競爭。現在經濟增長轉向數量擴張和質量提升並存,市場競爭轉向質量技術品牌服務競爭。在這種形勢下,縣域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愈加突出。第一,在經濟新常態下,縣域經濟單一依賴出口、資源的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例如,東部地區縣域經濟的主體主要是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產品主要是傳統產品,面臨全球市場低迷引發的外需緊縮壓力,轉型之路非常艱難。中西部的很多縣還未完全步入工業化中期,相當部分農業大縣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仍占較大比重,受自然和市場雙重因素影響,生產波動性和風險性較大。第二,縣域產業發展同質化和產能過剩問題較為嚴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相當部分縣域產業體系雷同,而且很多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較大。特別是一些縣域經濟主要依靠鋼鐵、電解鋁、水泥等傳統工業或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支撐,目前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運行風險逐步顯性化。第三,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興增長點培育不足。伴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國際經濟復甦疲弱態勢延續,縣域經濟發展普遍缺乏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在服務業方面,與現代農業和工業配套的先進服務業發展滯後,電子信息和互聯網新興服務業發展相對緩慢。第四,縣域企業創新能力仍然不足。長期以來,縣域企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發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優勢實現規模擴張,盡管存在「船小好掉頭」的優勢,但往往對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的重視不夠,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普遍偏低,往往難以形成市場佔有率高和科技含量高的優勢品牌產品。
(二)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滯後
在開放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城鎮人口規模和經濟結構變化與其吸納能力和承載能力呈正相關關系。縣域的經濟能級和產業層次取決於要素吸納及承載能力,縣域經濟的影響和輻射范圍取決於經濟規模和產業帶動力。只有縣城及中心鎮具備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加之擁有中心城市無法比擬的生態環境,才能更好地承擔區域產業分工職能,才能夠成為農村人口就近轉移的首選區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中城市人口密度高,規模較大,而縣城及中心鎮普遍規模偏小,聚集和吸納人口、產業的能力相對不足。現實中,我國很多縣域城鎮功能不健全,城鎮化質量不高,教育、醫療、科研資源特別是優質資源缺乏,缺乏足夠的承載力,很難吸引人才、資本等高端要素集聚,還往往容易導致大量人口外流,而要素聚集程度不高又導致各項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資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使得城鎮的集聚效應更難發揮,容易形成城鎮化滯後的累積因果循環。
(三)縣域經濟發展面臨較強的資源環境約束
在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早期,許多地方企業就地辦廠、分散布局,重復建設突出,導致土地浪費和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目前,盡管「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不再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流,園區化承載、集群式推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形態。不過,由於前期高速發展的先破壞、後治理,重利用、輕保護,對區域自然環境有很多「透支」,導致縣域出現資源趨緊、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同時,伴隨工業化加速和產業區域梯度轉移,我國大量工業產能逐漸向縣城匯聚。一方面,隨著大中城市產業升級和節能減排,很多大城市的工業產能向縣域下移。另一方面,鄉鎮企業向園區集中和城市集中,工業產能大多數移入了縣城。兩方面工業產能在縣域匯聚,客觀上增加了縣域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壓力。長遠來看,很多縣域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原有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快速凸顯,縣域發展面臨著既要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補「欠賬」,又要在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條件下為轉型發展增容量的嚴峻挑戰。
(四)縣域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機制仍不完善
縣域發展不僅對縣域自身建設具有很高要求,還肩負著使鄉村相對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向城市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轉變的重大任務。在這一過程中,縣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建設將會加速推進,這些都需要強大的資金保障。但是,目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機制仍不完善。一方面,在分稅制財稅體制下,縣域財權與事權尚不能完全統一,縣級財政負擔過重,導致區縣級財力嚴重不足,財政收支矛盾尖銳,縣域財政很多成了「吃飯」財政,沒有多少財力安排公共事業和建設支出。而在財政資金扶持方面,國家財政往往「抓大放小」,扶持的對象主要是大中型企業,而作為縣域經濟主體的中小微型企業較難得到上級財政轉移支付的支持。另一方面,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也相對不足。由於金融機構自身逐利的特點,金融機構信貸向大城市、大行業、大企業集中特徵明顯,縣域中小企業,特別是風險高、投入大、回收期限長的涉農項目中小企業往往缺乏長期穩定支持。加之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實行集約化經營,縣級金融機構的管理權被大大壓縮,縣級金融機構貸款許可權和額度收縮,使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不斷弱化。
(五)縣域經濟發展相對封閉、開放合作不足
在傳統的地方考核體系指引下,縣域經濟發展以競爭為導向,往往更多側重利用本區域內的發展資源,採取差異化政策,吸引外部投資強化自身競爭力。從區域經濟發展整體來看,這有助於形成發展競賽,在短期內促進發展基礎好、政策靈活的縣域經濟優先發展。但同時,由於縣域競爭多於合作,縣域經濟發展往往自成體系,區域資源共享性也相對較差。具體體現在,一方面,在空間經濟發展布局上,往往由於缺乏跨區域的產業鏈式延伸和各個環節的分工合作,導致縣與縣之間、縣與中心城市之間同類產業區塊並存,過度競爭嚴重,無法很好地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縣域經濟相對獨立的發展模式,與區域中心城市聯系不夠緊密,缺乏區域聯動發展機制,往往導致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難以向縣域滲透。縣域發展利用中心城市的技術、人才、信息等創新高端要素比較困難,不利於縣域經濟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而中心城市的產業、人口也難以向周邊縣域疏解,導致人口膨脹、交通擁堵和環境惡化等「城市病」加劇。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
縣域經濟發展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在新常態條件下,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應健全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的縣域產業體系,加快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綠色轉型,創新公私合作的縣域投融資模式,依託城市群和都市圈實現縣域協同發展、充分釋放縣域改革紅利。
(一)健全質量更高、結構更優的縣域產業體系
縣域經濟發展要適應我國經濟階段性發展特徵和運行規律,實現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新常態」,促進自身經濟發展方式要真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的增長向創新驅動增長轉變。首先,以新型工業化為依託,加快推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產業化和工業的集聚化,推動製造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化,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壯大主導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宜游則游,發展一批特色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力強、財政貢獻率高的主導產業,發揮特色競爭優勢,同時「有進有退」,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繼續化解過剩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將有潛力的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成為主導產業。其次,加快發展縣域服務業,特別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推動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發展和應用,挖掘縣域信息消費、文化消費、生活消費服務業潛力,切實發揮現代服務經濟對縣域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最後,實施縣域經濟創新驅動戰略,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重點圍繞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需要,發展智能製造,鼓勵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柔性製造、個性化定製、智慧物流等新型製造模式,支持縣域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多元創新發展,加快推動縣域產業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培育壯大產業競爭新優勢。
(二)加快推動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而新型城鎮化不僅僅只是一個城鎮規模擴張、空間擴大的過程,而是要立足統籌城鄉,由「物的城鎮化」向「人的城鎮化」轉變。因此,加快推動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首先,要促進產城融合,從縣域環境資源條件出發,促進人口城鎮化、產業城鎮化和空間城鎮化協調發展,推動城鎮化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以及服務業的融合,將產業發展與人口集聚、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其次,要提升縣域城鎮的承載和服務能力,以現有縣城和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為基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構建合理的鄉鎮、村體系和村落空間布局,圍繞縣域城鎮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住房、交通、教育、醫療等民生需求,完善基礎設施並發展縣域服務業,發揮縣城和中心鎮在市與鄉之間的產業、要素、資源配置等方面的銜接功能,優化城鎮功能,提高城市生活質量,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最後,縣域城鎮化發展要結合城鎮化制度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和征地補償制度,形成城鄉人口公共服務共享機制,形成有利於促進城鄉人口遷移轉換的體制機制。
(三)促進縣域經濟綠色轉型
新常態是經濟減速轉型提質的新階段,也是綠色發展提質的新契機。大量實踐證明,一個地區擁有生態資源優勢往往更有發展前途和發展後勁。因為長期來看,擁有好的生態環境,就意味著投資創業有更大的優勢,聚集優秀人才、吸納先進生產要素有更大的空間。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把綠色發展作為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重要力量,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生態環保的引導作用和倒逼機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縣域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綠色經濟道路,創造更多的綠色財富和生態福利,把生態比較優勢轉化為生態競爭優勢。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發揮資源稟賦優勢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是經濟欠發達縣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趕超跨越發展的有效路徑,但以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為代價承接產業轉移,不僅難以獲取產業發展主動權,反而往往容易長期處於發展被動地位。因此,縣域經濟發展要承接國內外先進的產業轉移,更要明確綠色發展理念,使承接產業轉移符合經濟規律、地方實際、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和資源環境保護要求,促進承接產業轉移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增長與綠色發展的同步。
(四)創新公私合作的縣域投融資模式
從目前的情況看,縣域經濟發展仍然需要財政金融支持。特別是對於欠發達地區而言,仍需通過實施增量返還、財政貼息等方式,用於扶持產業項目發展,並積極鼓勵農村金融發展,支持各類金融機構搭建融資平台,為縣域重點工業園、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組織協調融資。同時,更重要的是,縣域經濟不能單純依靠傳統財政金融模式,而應利用我國的民間資本存量優勢,建立社會資本穩定投入機制,突出發揮民營經濟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動縣域城鎮化建設方面的作用。現階段,應充分把握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機遇,重點創新政府公共部門與民營企業合作、國有經濟體與民營經濟體相結合的PPP模式,把縣域政府部門的社會責任、戰略規劃與民營企業的創業精神、民間資本結合到一起,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制定戰略規劃,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發揮民營企業的市場效率優勢,以生產要素互換為基礎,支持民營資本自行融資開發縣域城鎮基礎設施,以市場化經營城市為手段,主動承擔市場風險,通過商業地產開發、住宅房地產開發、專業市場開發等項目運作,實現資本增值,建立縣域發展的可持續投融資機制。
(五)依託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動縣域協同發展
在城鎮經濟體系中,縣域經濟有相對穩定的空間區域,有比較獨立的自組織生產體系和行政管理主體,是相對獨立的區域經濟體。但這並不意味著縣域經濟是封閉的「諸侯經濟」。相反,在區域一體化日益加強的趨勢下,縣域經濟發展應立足自身稟賦,主動突破行政地域邊界,以區域市場為主導,在更大范圍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內進行資源配置,形成跨區域的協作機制。一方面,縣域應利用自身空間節點優勢,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的協同格局,構建功能互補、分工合理的區域發展體系,在區域城鎮體系中承接來自大中城市的技術、資本、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輻射溢出,促進城鄉之間研發、生產、服務、銷售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縣域應把握國家推動重點城市群、都市圈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明確自身在城市體系中的戰略定位和角色分工,優化發展空間和產業功能布局,積極建設衛星城鎮和次級增長中心,主動承接中心城市的人口、產業轉移,聯動城鄉融合發展。
(六)充分釋放縣域改革紅利
從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來看,啟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進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改革。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計劃經濟的束縛,使個人、企業的自主性和活力得到巨大的釋放,一直影響至今。在經濟新常態下,要素成本和資源環境的紅利相對減少,但政府改革創新紅利仍在增加。縣乃國之基,自秦以來綿延2500餘年的縣域,是我國歷朝歷代國家治理的基本單元。同樣,縣域改革也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宏觀管理體制上對縣域發展「松綁」,加快推進「擴權強縣」改革步伐,通過扁平化放權式改革使縣級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權,在財政體制、經濟管理、社會管理等方面賦予縣域更多許可權,將是縣域改革的趨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縣域改革不是搞政策窪地,不是要政策、爭優惠、占資源,而是在市場發揮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基礎上的體制創新。因此,縣域經濟改革需要利用、執行並創新產業、土地、稅收、信貸、投資、科技、人才等各項改革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各類要素通過市場機制向縣域經濟轉移集中。同時,縣域盡管從行政管理角度上說是一致或相似的,但從自然地理、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等角度來說則是類型多樣、千差萬別,不同地區縣域經濟的潛在增長率、結構調整的空間和創新發展的驅動力不盡一致。因此,主動適應新常態,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既要強調統一性,也要尊重差異性,要將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基層創造結合起來,既要領會和貫徹落實改革頂層設計的戰略意圖,又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開展不同區域的差異化試點,充分調動地方幹部和群眾的創新活力,大膽實驗,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在可全國推廣的創新政策和執行機制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