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今年兩會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今年兩會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發布時間:2021-02-24 18:18:18

⑴ 如何看待2012兩會上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2012年全國兩會開幕在即,面對全球經濟復甦緩慢、不確定因素尚存的國際大環境,兩會將交出怎樣的「經濟答卷」備受關注。

兩會前夕,此間多位經濟專家就此進行前瞻性分析,他們普遍預測,今年的經濟議題將圍繞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中求進」的總體基調展開,中央政府可能下調經濟增長目標,但GDP實際增速仍將高於8%。

下調GDP增速反映現實

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是每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引人關注的內容之一。兩會臨近,很多預測指今年很可能將GDP增長目標從過去幾年的8%下調至7.5%左右。專家們普遍認同此預測,但他們仍認為GDP實際增速將高於8%。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下調增長目標既正視了中國潛在增長率放緩的現實,又符合國家「十二五」規劃以調結構為重點的主題,也是對當前外需形勢嚴峻、投資動能減弱的經濟短周期下行的反映。但同時,要實現就業和民生的目標,都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速作為保證,因此經濟增速目標下調有限。

彭文生進一步指出,考慮到長期來看實際經濟增速均高於年初提出的目標,中金公司仍維持GDP增長8.4%的預測,且預計增速環比在一季度見底,同比在三季度見底。

匯豐銀行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團隊也指出,盡管出口走弱、樓市降溫,中國政府仍有足夠靈活的政策保持經濟實現8%以上的增長。據他們預測,2012年中國GDP增幅將維持在8.6%的水平。

貨幣政策微調力度加大

受食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1月CPI同比增幅反彈至4.5%的高位,不少人對通脹反彈表示擔憂。對此,彭文生認為,目前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硬著陸」的憂慮遠超通脹問題。

屈宏斌也指出,中央會將CPI目標保持在4%左右並接受這樣一個相對較高的通脹率,以便為資源價格改革和提高工資收入留出空間。

彭文生由此推斷2012年財政政策與去年相比將體現真正的積極性,貨幣政策也將隨著通脹放緩和經濟進一步下行加大預調微調的力度。他預測:「全年貨幣信貸規模很有可能超出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的規模。」

建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兼環球經濟師林樵基預計,央行今年還將兩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時間估計在5月和第三季度。在他看來,居高不下的通脹、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負實際利率導致今年減息的可能性不大,央行只有通過下調存准率才能實現14%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目標。

屈宏斌也預計,未來幾個月內存款准備金率還會有兩次各50個基點的下調。他認為,中央今年會要求貨幣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但鑒於中國金融體系資金配置率不高,只有在總量放鬆上適當加力,企業才能在資金上得到真正改善。

保障民生是主線

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央一直致力於推動財稅制度、土地價格、分配製度等多項經濟領域的改革以保持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但所有改革都會以求「穩」為前提。

彭文生預測,2012年經濟發展將主要體現在民生領域,分配製度、財稅金融、土地制度和市場准入等諸多改革都將圍繞這個主題展開。

按照彭文生的觀點,分配製度改革將不僅局限於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而會力圖建立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比增長的長效機制;財稅體制改革將集中於結構性減稅;土地制度改革將以保障農民土地權利、建立土地收益分享機制為核心;而市場准入改革則將著眼於打破現存的體制性壟斷,給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更大空間。

林樵基則從具體行業入手進行分析。他預計,今年兩會將專注於經濟結構重組,加強鼓勵農村和促進城市消費,以抵消外貿疲弱的影響,農業、消費業和新興戰略產業三大板塊將受益,今年可能將出台大量相關扶持政策。

⑵ 十九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

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100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⑶ 今年兩會提出今後的奮斗目標是……

批准13五規劃,確立實現全面小康奮斗目標!
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工業化版基本實現、綜權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做出更大貢獻的國家。

⑷ 2012年「兩會」的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請用數據說明。

北化的來圍觀了~!

二、請用數據說明 2012 年兩會上制定的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1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7.5%。 基於 2011 年國內生產總值 47. 萬億元, 2010 年增長 9. 2 比 2%, 這是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期增長目標八年來首次低於 8%,主要是要與「十二五」規 劃目標 7%逐步銜接,引導各方面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 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以利於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發展。 2 城鎮新增就業 900 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4.6%以內。這一預期數據與去年持 平,2011 城鎮新增就業 1221 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 長 8.4%和 11.4%。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 77.8%,同比提高 1.2 個百分點。農民工總 量 2.53 億人,比上年增長 4.4%,其中,外出農民工 1.59 億人,增長 3.4%。不過在 世界經濟艱難復甦之際,加上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7.5%,預計提供新的勞動就業崗位的 能力不如上年, 創造新增就業崗位必須付出更大努力, 能穩住就業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 2012 年應夯實經濟基礎,創造就業機會,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加強管理服務,提升城 鎮化質量和水平。 3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 4%左右。基於 201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 年為 5.4%,與年初 預定 4%目標有一定差距,說明價格上漲通貨膨脹的壓力是存在的,而穩定物價關繫到千千 萬萬老百姓日常生活開支,2012 年中國家應繼續在物價的宏觀調控上做大量工作,綜合考 慮輸入性通脹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響以及居民承受能力,為價格改革預留一定空間。要繼 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進一步提高政 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4 進出口總額增長 10%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中國對外開放已進入新的階段,進出 口貿易、雙向投資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深刻變化。2011 年我國進出口總額 3.64 萬億美元, 增長速度由 2010 年的 34.7%下降到 22.5%;出口和進口的增長速度分別由上年的 31.3%和 38.8%下降到 20.3%和 24.9%。 同時, 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由最高時近 3000 億美元減少到 2011 年的 1551 億美元。這種狀況表明,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復甦乏力等因素導致的世界貿易嚴 重萎縮已經對我國對外貿易產生較大影響。我們有必要適當調低進出口總額增長速度目標, 以適應國際大環境。 5 同時,要在產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 長和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調整經濟結構,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 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在新的一年,應積極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造提升製造業,積 極有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 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完善以企業為主體、 市場為導向、 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強化自主創新,掌握產業發展主 動權;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建設,努力完成節能減排各項任務。當前,應把保障和改善 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著力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群眾 生活水平。 強調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保持對外貿 易穩定發展,這樣的目標體現了突出主題、貫穿主線、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的原則,體現了 各項目標任務之間的平衡,體現了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的有 機結合,既符合當前國情,又是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

⑸ 請用數據說明2012年兩會上制定的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1.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基於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7.2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9.2%,這是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期增長目標八年來首次低於8%,主要是要與「十二五」規劃目標7%逐步銜接,引導各方面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以利於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發展。
2.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這一預期數據與去年持平,2011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4%和11.4%。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77.8%,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農民工總量2.53億人,比上年增長4.4%,其中,外出農民工1.59億人,增長3.4%。
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基於201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年為5.4%,與年初預定4%目標有一定差距。
4.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中國對外開放已進入新的階段,進出口貿易、雙向投資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深刻變化。2011年我國進出口總額3.64萬億美元,增長速度由2010年的34.7%下降到22.5%;出口和進口的增長速度分別由上年的31.3%和38.8%下降到20.3%和24.9%。同時,我國對外貿易順差由最高時近3000億美元減少到2011年的1551億美元。

⑹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 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專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屬化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為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1987年黨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鑒於我國實施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新進展,1997年黨的十五大又將第三階段的奮斗目標和步驟進一步具體化,分成三個具體階段和步驟: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黨一百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⑺ 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拓展內容

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准。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⑻ 政府工作報告里的:當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經濟社會發展,是包括「經濟和社會兩部分的發展」嗎

經濟」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效果,就是如何在各種可能的選擇中,即在各種主觀與客觀、自然與人際條件的制約下,選取代價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種選擇。指的是整個社會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
社會是指處於特定區域和時期、享有共同文化並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按照一定的行為規范相互聯系而結成的有機總體。構成社會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環境、人口和文化。
社會經濟發展,是指除經濟外,還包括文教衛生、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所指范圍比較小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⑼ 中央兩會對我國今年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安排

摘要: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關鍵字:十二五 經濟發展 安排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實施正確而有力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快的時期之一,各級各類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體制改革有序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醫葯衛生、財稅金融、文化體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發展活力不斷顯現。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創造的精神財富影響深遠。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從國內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我們必須科學判斷和准確把握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加快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

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二、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必須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著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是「十二五」時期的重要任務。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預見性,防範各類潛在風險,避免經濟大的起落。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各項政策協調配合,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三、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逐步實現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推進規劃體制改革,加快規劃法制建設,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為統領,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以專項規劃、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區域規劃、城市規劃為支撐,形成各類規劃定位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系,完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的編製程序,健全責任明確、分類實施、有效監督的實施機制。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組織編制一批國家級專項規劃特別是重點專項規劃,細化落實本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國家級重點專項規劃,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形成落實本規劃的重要支撐和抓手。

地方規劃要切實貫徹國家戰略意圖,結合地方實際,突出地方特色。要做好地方規劃與本規劃提出的發展戰略、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的協調,特別要加強約束性指標的銜接。

加強年度計劃與本規劃的銜接,對主要指標應當設置年度目標,充分體現本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年度計劃報告要分析本規劃的實施進展情況,特別是約束性指標的完成情況。

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奮斗!

閱讀全文

與今年兩會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