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壟斷對我國經濟發展

壟斷對我國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4 23:53:52

A. 私有制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從總體來看,外資的大量湧入對我國經濟既有積極作用,也有不容忽視的消極內影響。1.積極影響1.1促進經容濟持續快速增長和財政收入增加。1.2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1.3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1.4提升我國產業的技術水平。1.5增加就業總量。1.6推動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消極影響2.1形成對某些行業和市場的壟斷,造成大量民族品牌流失。2.2削弱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2.3通過不正當經營或轉移定價,造成國有資產流失。2.4加劇資源短缺,惡化生態環境。2.5加劇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6產業同構現象比較嚴重。

B. 外資湧入我國,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何影響

從總體來看,外資的大量湧入對我國經濟既有積極作用,也有不容忽視的消極影響。

1.積極影響
1.1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財政收入增加。
1.2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1.3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
1.4提升我國產業的技術水平。
1.5增加就業總量。
1.6推動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消極影響
2.1形成對某些行業和市場的壟斷,造成大量民族品牌流失。
2.2削弱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2.3通過不正當經營或轉移定價,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2.4加劇資源短缺,惡化生態環境。
2.5加劇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2.6產業同構現象比較嚴重。

C. 【辯題】在現今中國,企業壟斷是否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

你們這個命題容易輸啊。這個顯然是個偽命題。

但既然抽到了,我來說幾專點。

第一,我們國家技術基屬礎薄弱,用壟斷的形式集中力量辦大事,才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進而有條件進行各種科學研究和重大的技術創新,並將成果運用於生產過程。(這個最有說服力。多說一點。)

第二,對於不少行業,大規模生產,能夠實現規模經濟。

第三,有些能實現范圍經濟。

第四,我們國家的現代企業起步較晚,以壟斷的形式可以增強國際競爭力。並且在跨國公司不斷進入中國的時期,可以更好地生存。

第五,在我們國家,以壟斷的形式,國家能夠更好地並且以更低的交易費用來分配社會福利,防止兩極分化。

第六,可以避免惡意競爭或者過度競爭帶來的資源浪費和效率損失。(這個我放在最後的原因是這個理由雖然有道理,很可能被駁斥,因為壟斷和低效很多時候聯系在一起。)

祝你成功。

D. 論述反壟斷法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

囧 你是誰啊?我也找不到這方面的資料.... 同學你是金融幾班的....
我給你點現成的:
中國反壟斷法有其明顯的階段性、局限性,但絕不能否認,該法律的頒布體現了市場經濟建設的巨大進步。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和把握,是中國反壟斷法不斷完善、競爭文化逐步形成的前提

歷經十餘載的爭論與博弈、反復和妥協,反壟斷法終於出台了。

基於對西方發達國家中反壟斷法地位與作用的認識,有人樂觀的預期,反壟斷法的出台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它也必將成為中國的「經濟憲法」。但有的人基於中國反壟斷法在某些關鍵問題上的妥協與「退讓」,悲觀的認為反壟斷法將重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覆轍,宣誓效果大於實際意義。

那麼,如何看中國的反壟斷法?

不同的反壟斷法「生成環境」

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看,中國的反壟斷法具有較高的「國際性」--中國立法吸收、借鑒了國際上公認的較為成熟的反壟斷法基本原則和內容,反映了各國在反對限制競爭、維護競爭機制等重大問題上的共識。盡管如此,中國反壟斷法特殊的'生長環境'決定了其在本質上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反壟斷法存在很大的不同。

主要發達國家的反壟斷法制定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其時正是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競爭的時期。此時,市場機制已日臻成熟與完善,政府代表的公權力已經不能左右市場的決策,對市場機制構成最大威脅的是大公司之間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的競爭而結成的各種形式的卡特爾、托拉斯、辛迪加。認識到托拉斯等對競爭機制的破壞以及由此引發的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巨大威脅後,西方國家紛紛制定了自己的反壟斷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反壟斷法成為了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的守護神,被奉為「經濟憲法」、「企業自由大憲章」。

與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不是自下而上的自發的過程,而是由上至下的謹慎的探索與「自覺」的引導。中國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與完善的過程,就是政府公權力不斷讓渡給市場,以及市場自發調節機制逐漸形成的過程。即便如此,當前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仍然廣泛存在,對市場機制威脅最大的並不是西方意義上企業的限制競爭行為,而是政府對市場的不適當干預。正是基於這一認識,中國的反壟斷法專門規定了「行政壟斷」一章,將政府對市場競爭機制的扭曲和干預加以限制。

截然不同的背景之下制定的反壟斷法,盡管形似,卻不「神似」。西方國家反壟斷法的主要任務,是對人為的扭曲市場機制行為的矯正,使其恢復到自由競爭的狀態;而在中國,現階段反壟斷法的主要任務還承載著培育和完善市場機制,使其充分發揮應有作用。特定的市場經濟發展階段決定了,中國的反壟斷法肩負的責任不僅僅是維護競爭,它還必須「創造」競爭--反壟斷法本身必須成為限制公權力侵蝕市場機制、擴展競爭機製作用發揮的利器。

管制行業和依法獨占行業適法問題

目前,實施監管的行業(銀行、電力、電信等)和依法(或依政策)成立的、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具有獨佔地位的行業(石油、煙草)「壟斷」了中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自然也成為反壟斷法關注的對象,反壟斷法與這些行業的關系也成為法律制定過程中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

在反壟斷法制定過程中,行業監管部門和獨占企業表達了其嚴重憂慮,要求豁免適用反壟斷法。對此,反壟斷法數易其稿,最終對管轄許可權採取了折衷的態度,一方面肯定了其獨佔地位及專營專賣的權力,另一方面又對其經營活動作出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對管制產業和獨占企業的反壟斷法適用問題及反壟斷執法機構與行業監管機構的關系問題,反壟斷法並未做出明確規定,將其留待在今後實踐中加以解決和完善。這足以說明各方力量博弈之激烈。

對此問題需要澄清兩方面的誤區:一方面,有人認為行業管制(regulation)與反壟斷法的適用是非此即彼、「勢不兩立」的;如果政府已經對某行業實行監管,則意味著豁免適用反壟斷法。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反壟斷法針對的就是具有獨佔地位的大企業,反壟斷法的實施意味著對這些企業的限制甚至分拆。

實際上,管制並不意味著對反壟斷的完全排除,在放鬆管制(deregulation)成為全球的一種趨勢的情況下,各國逐漸形成一個共識是,在實現管制的目的前提下應最大限度的適用反壟斷法,把對競爭損害的降低到最小程度。比如,如果設置行業准入和事後監督兩種方式都能夠實現監管目標,那麼應當採取事後監督的方式,盡可能的減少對競爭的損害。對於在法律或事實上佔有獨佔地位的企業,反壟斷法實際上並不挑戰其依據特別法(或政策)而享有的獨佔地位及其派生的對市場准入的限制、對商品或服務價格的制定等行為,但獨占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得違反反壟斷法,特別是不得違反有關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定。

這種最大限度適用反壟斷法的共識在中國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肯定。盡管目前出台的反壟斷法對管制行業和依法獨占行業的迴避態度讓人對此心存疑慮,但在立法進程中各方代表角力之激烈,已經足以說明在這樣一個市場經濟基礎薄弱、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粗陋的國度,對競爭環境的渴求、對消費者利益的尊重的理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立法者的思維,和我們慣常所見到的赤裸裸的保護、密不透風的管制相比,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畢竟,對市場經濟的推崇,對市場規律的遵循這一趨勢是無法改變的,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和不令人滿意的結果相比,充分博弈的立法過程沒有理由不讓我們對這部法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競爭文化的缺失與培育

和立法者們對競爭觀念的理解相比,中國市場環境中競爭文化的缺失顯得讓人憂心忡忡。

所謂競爭文化,可以理解為全社會形成的維護競爭機制、尊重競爭規則的一種共識和氛圍。競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消費者的觀念、企業的行為到政府的職能定位,從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傳播、商事交易規則的理解運用到經濟法律的頒布實施,都在潛移默化地作用於競爭文化的形成。

在西方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經營者之間公開進行價格協調和串通如同偷盜一樣,是極為'原始'和惡劣的違法行為,在美國,行為人有可能被處以監禁。而在中國,不僅很多經營者對此毫無認識,甚至行業協會都參與引導組織,堂而皇之地進行價格協調與串通,這恐怕就不僅僅是個別企業法制觀念薄弱的問題,而正是市場環境中企業競爭文化缺失最突出的表現。此外,一些政府對競爭觀念的無知,在發展經濟的思維上不成熟,喜歡站到市場經濟的最前沿,滿懷好意地指揮企業定價,這種行為也是讓人啼笑皆非的。

毫無疑問,反壟斷法的頒行是競爭文化培育和建設最為關鍵的一步。反壟斷法的實施過程,對政府、企業乃至消費者而言也將是競爭文化逐步培育和發展的過程。通過反壟斷法的實施,增強企業對市場競爭規則的認知能力、增強消費者對競爭文化的認同,增強政府對市場經濟規律的理解,這些都將有力地推動中國市場環境中競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而這種競爭文化的形成,競爭意識的培養,也必將推動這部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出台的、並不完善的競爭法律得到有效的施行並不斷發展進步,這些都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我們也相信它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實現。

總之,中國反壟斷法有其明顯的階段性、局限性,但我們絕不能否認,這部法律的頒布體現了市場經濟建設的巨大進步。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和把握,是中國反壟斷法不斷完善、競爭文化逐步形成的前提。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反壟斷法必將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與中國市場經濟共同成長。

E. 如何評價社會主義國家壟斷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國家壟斷經濟,競爭沒有了,但首先這種產業是有特性的,並非大部分產業都被國家壟回斷。壟斷產答業一般首先進入市場門檻高(投資,資源等),私人企業很難進入,即使進入,也會成為寡頭壟斷的場面(管理上面相較困難)因此國家壟斷避免了market inefficiency(市場無效率:資源浪費等),繼而避免了壟斷造成的高價(這是可能的,因為寡頭有可能聯合)對消費者的剝削。。。總結來說我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經濟壟斷是為了減少市場無效率以及資源浪費,這對於中國這樣經濟發展形式較為特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經濟發展初期是必須的。而政府介入一些門檻高的大型產業,對於平衡經濟,激發消費,刺激經濟增長和穩定經濟是有助益的。我是讀經濟的,不知道你這個問題是為了論文還是只是想討論一下,這是我大概的看法。

F. 社會主義國家原有的行政壟斷對經濟發展有什麼負面影響

一、社會主義國家原有的行政壟斷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

行政壟斷對我國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它比經濟壟斷所帶來的影響更廣泛、更持久、更嚴重。

從本質上來講是用行政權力抹煞自由競爭的精神,顛覆了市場經濟存在的基礎。與市場經濟中的公平競爭理念相悖,其危害性遠甚於經濟壟斷。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就是市場的統一、開放,而行政壟斷總是以某一地區或某一部門的利益為出發點。將該地區或該部門隔絕開來,形成地區封鎖和部門經濟封鎖,從而直接阻礙和破壞全國性統一和開發市場的形成。

被保護部門和地區,為了爭取一個「正當的合法競爭」,不再把精力放在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科學管理來提高競爭能力,而是將大量費用用於行賄,以取得相關部門的庇護,是導致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嚴重的社會腐敗問題。對於壟斷部門的低效率和尋租問題,國外學者早有論述和分析。

二、反行政壟斷的政策建議

對於行政壟斷,深化改革,加以破除。因為行政壟斷的本質在於政府和企業聯手利用行政力量占據市場,所以應該實行政企分開,讓企業自己在市場上進行自由競爭,由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來選擇企業,就成為打破行政壟斷的關鍵。

1、改革行政審批制度。

我國目前審批制度幾乎涉及到關於自然壟斷行業的各個方面,要想壟斷行業能夠健康發展,為民服務,應該減少審批的范圍,簡化審批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在審批過程中能夠更多考慮公眾的利益,例如增加聽證會等,因為自然壟斷行業很多關繫到人民的基本生活。

2、改變激勵機制,轉變政府職能。

政府應該是社會的服務部門,代表公眾利益。而我國中央政府以經濟發展作為地方政府好壞的評判標准,使得地方政府單方面追求經濟發展,甚至把自己當成了經濟建設者,弱化了自己的公共服務職能。因此,政府應該提供公共服務、改善投資環境,激勵機制也應該從政府的公共管理、環境保護、醫療衛生體系以及投資環境改善等方面衡量地方政府。

3、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是行政壟斷的微觀基礎,政府控制和分割市場正是通過國有企業。因此,培育國有企業競爭力,把國有企業真正推向市場是政企分離必不可少的環節。首先在投資權上,應該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即在某一具體企業內部實行混合所有制,並逐步加大公眾資本的比例,完善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能,加快法人治理結構的建設。

4、設立反壟斷法規制政府行為。

雖然國內存在多種形式的規制行政壟斷的法律法規,但是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法律、法規分散,沒有形成一個專門的完整的法律體系,並且對行政壟斷行為的列舉以及規范、處罰仍不完整,沒有足夠的權威性。

其次,缺乏獨立的反壟斷執法機構,現在反壟斷法的執法機構是國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但是這個部門本身就是政府部門,在人力、財力和物力都受到政府的牽制,若對造成行政壟斷的政府部門進行規制,獨立性和權威性顯然是不夠的,執法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如果要使出台的反壟斷法有其意義,應該在以上兩個方面有所突破,增強立法的有效性和執法的獨立性。從而能真正讓某些官員明白合法與非法的界限,提高其反壟斷意識,以正確的方式參與到經濟建設中來。

G. 《反壟斷法》出台對中國經濟有什影響

中國反壟斷法有其明顯的階段性、局限性,但絕不能否認,該法律的頒布體現了市場經濟建設的巨大進步。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和把握,是中國反壟斷法不斷完善、競爭文化逐步形成的前提

歷經十餘載的爭論與博弈、反復和妥協,反壟斷法終於出台了。

基於對西方發達國家中反壟斷法地位與作用的認識,有人樂觀的預期,反壟斷法的出台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它也必將成為中國的「經濟憲法」。但有的人基於中國反壟斷法在某些關鍵問題上的妥協與「退讓」,悲觀的認為反壟斷法將重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覆轍,宣誓效果大於實際意義。

那麼,如何看中國的反壟斷法?

不同的反壟斷法「生成環境」

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看,中國的反壟斷法具有較高的「國際性」--中國立法吸收、借鑒了國際上公認的較為成熟的反壟斷法基本原則和內容,反映了各國在反對限制競爭、維護競爭機制等重大問題上的共識。盡管如此,中國反壟斷法特殊的'生長環境'決定了其在本質上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反壟斷法存在很大的不同。

主要發達國家的反壟斷法制定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其時正是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競爭的時期。此時,市場機制已日臻成熟與完善,政府代表的公權力已經不能左右市場的決策,對市場機制構成最大威脅的是大公司之間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的競爭而結成的各種形式的卡特爾、托拉斯、辛迪加。認識到托拉斯等對競爭機制的破壞以及由此引發的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巨大威脅後,西方國家紛紛制定了自己的反壟斷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反壟斷法成為了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的守護神,被奉為「經濟憲法」、「企業自由大憲章」。

與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不是自下而上的自發的過程,而是由上至下的謹慎的探索與「自覺」的引導。中國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與完善的過程,就是政府公權力不斷讓渡給市場,以及市場自發調節機制逐漸形成的過程。即便如此,當前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仍然廣泛存在,對市場機制威脅最大的並不是西方意義上企業的限制競爭行為,而是政府對市場的不適當干預。正是基於這一認識,中國的反壟斷法專門規定了「行政壟斷」一章,將政府對市場競爭機制的扭曲和干預加以限制。

截然不同的背景之下制定的反壟斷法,盡管形似,卻不「神似」。西方國家反壟斷法的主要任務,是對人為的扭曲市場機制行為的矯正,使其恢復到自由競爭的狀態;而在中國,現階段反壟斷法的主要任務還承載著培育和完善市場機制,使其充分發揮應有作用。特定的市場經濟發展階段決定了,中國的反壟斷法肩負的責任不僅僅是維護競爭,它還必須「創造」競爭--反壟斷法本身必須成為限制公權力侵蝕市場機制、擴展競爭機製作用發揮的利器。

管制行業和依法獨占行業適法問題

目前,實施監管的行業(銀行、電力、電信等)和依法(或依政策)成立的、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具有獨佔地位的行業(石油、煙草)「壟斷」了中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自然也成為反壟斷法關注的對象,反壟斷法與這些行業的關系也成為法律制定過程中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

在反壟斷法制定過程中,行業監管部門和獨占企業表達了其嚴重憂慮,要求豁免適用反壟斷法。對此,反壟斷法數易其稿,最終對管轄許可權採取了折衷的態度,一方面肯定了其獨佔地位及專營專賣的權力,另一方面又對其經營活動作出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對管制產業和獨占企業的反壟斷法適用問題及反壟斷執法機構與行業監管機構的關系問題,反壟斷法並未做出明確規定,將其留待在今後實踐中加以解決和完善。這足以說明各方力量博弈之激烈。

對此問題需要澄清兩方面的誤區:一方面,有人認為行業管制(regulation)與反壟斷法的適用是非此即彼、「勢不兩立」的;如果政府已經對某行業實行監管,則意味著豁免適用反壟斷法。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反壟斷法針對的就是具有獨佔地位的大企業,反壟斷法的實施意味著對這些企業的限制甚至分拆。

實際上,管制並不意味著對反壟斷的完全排除,在放鬆管制(deregulation)成為全球的一種趨勢的情況下,各國逐漸形成一個共識是,在實現管制的目的前提下應最大限度的適用反壟斷法,把對競爭損害的降低到最小程度。比如,如果設置行業准入和事後監督兩種方式都能夠實現監管目標,那麼應當採取事後監督的方式,盡可能的減少對競爭的損害。對於在法律或事實上佔有獨佔地位的企業,反壟斷法實際上並不挑戰其依據特別法(或政策)而享有的獨佔地位及其派生的對市場准入的限制、對商品或服務價格的制定等行為,但獨占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得違反反壟斷法,特別是不得違反有關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定。

這種最大限度適用反壟斷法的共識在中國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肯定。盡管目前出台的反壟斷法對管制行業和依法獨占行業的迴避態度讓人對此心存疑慮,但在立法進程中各方代表角力之激烈,已經足以說明在這樣一個市場經濟基礎薄弱、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粗陋的國度,對競爭環境的渴求、對消費者利益的尊重的理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立法者的思維,和我們慣常所見到的赤裸裸的保護、密不透風的管制相比,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畢竟,對市場經濟的推崇,對市場規律的遵循這一趨勢是無法改變的,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和不令人滿意的結果相比,充分博弈的立法過程沒有理由不讓我們對這部法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競爭文化的缺失與培育

和立法者們對競爭觀念的理解相比,中國市場環境中競爭文化的缺失顯得讓人憂心忡忡。

所謂競爭文化,可以理解為全社會形成的維護競爭機制、尊重競爭規則的一種共識和氛圍。競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消費者的觀念、企業的行為到政府的職能定位,從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傳播、商事交易規則的理解運用到經濟法律的頒布實施,都在潛移默化地作用於競爭文化的形成。

在西方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經營者之間公開進行價格協調和串通如同偷盜一樣,是極為'原始'和惡劣的違法行為,在美國,行為人有可能被處以監禁。而在中國,不僅很多經營者對此毫無認識,甚至行業協會都參與引導組織,堂而皇之地進行價格協調與串通,這恐怕就不僅僅是個別企業法制觀念薄弱的問題,而正是市場環境中企業競爭文化缺失最突出的表現。此外,一些政府對競爭觀念的無知,在發展經濟的思維上不成熟,喜歡站到市場經濟的最前沿,滿懷好意地指揮企業定價,這種行為也是讓人啼笑皆非的。

毫無疑問,反壟斷法的頒行是競爭文化培育和建設最為關鍵的一步。反壟斷法的實施過程,對政府、企業乃至消費者而言也將是競爭文化逐步培育和發展的過程。通過反壟斷法的實施,增強企業對市場競爭規則的認知能力、增強消費者對競爭文化的認同,增強政府對市場經濟規律的理解,這些都將有力地推動中國市場環境中競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而這種競爭文化的形成,競爭意識的培養,也必將推動這部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出台的、並不完善的競爭法律得到有效的施行並不斷發展進步,這些都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我們也相信它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實現。

總之,中國反壟斷法有其明顯的階段性、局限性,但我們絕不能否認,這部法律的頒布體現了市場經濟建設的巨大進步。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和把握,是中國反壟斷法不斷完善、競爭文化逐步形成的前提。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反壟斷法必將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與中國市場經濟共同成長。

H. 如何治理我國的壟斷現象

根據薩繆爾森對壟斷的定義,「壟斷」是「單一的出售者完全控制某一產業」。而 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中將「壟斷」描述 為「少數資本主義大企業聯合起來,控制 和獨佔一個或幾個部門的產品生產和銷 售市場」。可見,「壟斷」既是指獨占市場的 狀態,又是指排斥與限制競爭以達到獨占 市場狀態的行為過程。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分散式生產 向集中式生產過渡。當生產集中發展到一 定階段時,必然會出現市場壟斷。從積極 的方面來看,市場壟斷有利於實現規模經 濟;從消極的方面來看,市場壟斷會降低 資源的配置效率、阻礙技術進步,同時也 不利於消費者。我國的市場經濟中同樣有 壟斷的存在,由於市場壟斷具有積極和消 極雙重作用,我們對其既要利用又要限 制,這就是對市場壟斷的治理問題。 一、我國市場壟斷的現狀概述 經濟學將壟斷按其出現原因分為三 種類型:!自然壟斷,由生產上的規模經 濟導致;"行為壟斷,由少數廠商的合謀 行為導致;#行政壟斷,由政府限制競爭 的法令和政策導致。這三種壟斷現象在我 國市場經濟中皆有體現。 如果由一個企業生產整個行業產品的成本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分別 生產該產品的成本總和更低,這個企業就 是自然壟斷的。一般認為,電信、電力、鐵 路運輸、自來水和燃氣供應等基礎設施產 業是自然壟斷行業。這些行業在我國一直 處於壟斷地位。 行為壟斷是指由少數廠商合謀,通過某種形式的行為來控制某種產品的生 產和市場銷售。壟斷的形式可以是壟斷協 議,例如!$%% 年中國彩電業生產顯像管 的幾大企業達成壟斷協議,限制產量;也 可以是企業聯合,現在我國企業合並的現 象比較多,有些大企業之間的合並能夠使 企業對市場的支配能力增強,繼而排斥競 行政壟斷。指國家行政權力機關或經濟管理部門憑借其經濟管理權,排斥市 場競爭。在我國,各行政機關制訂對其轄 區范圍內有強制力的地方性規章、命令、 決定等方式,或以管理和維護市場秩序等 方式來實現對競爭的限制。我國的行政壟 斷已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二、對我國市場壟斷的治理 根據經濟學上的「可競爭理論」:由於 存在新企業進入市場的威脅,使得在一個 市場上,即使一個生產者控制了$』(甚至 $)(以上的市場,潛在的壓力仍然可以使 壟斷者像競爭性企業一樣做出競爭反應, 從而使該行業產品保持低價並實現有效 率的生產。因而,行為壟斷的危害僅是一 時性的。同樣,自然壟斷條件下,雖然行業 內實際競爭者的數量被限制了,但如果市 場是完全可競爭的,潛在競爭的壓力仍會 迫使壟斷企業提高效率,並確保價格與平 均生產成本相一致。因此,在一個完善的 自由市場中,由自然壟斷和行為壟斷而產 生的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可以由市場來 解決。治理這兩種壟斷,其根本途徑是保 證市場的自由性。而唯一能對經濟發展造 成損害的壟斷應是無法通過市場解決的 壟斷,就是行政壟斷。 對自然壟斷的治理。自然壟斷是經濟規律導致的,其對經濟有正面影響也有 負面影響,而自然壟斷的產業基本上是公 共基礎設施產業,這種產業在國民經濟中 的重要地位使得政府必然對其進行治 理。對自然壟斷的治理問題理論界已經有 比較深入的研究。其中著名的施蒂格勒的 「規制失效」理論認為:政府規制企業的初 衷是善意的,即提高生產與市場效率、保 護消費者利益、維護社會福利。但是,規制 失效最終會造成規製程序和結果偏離這 一初衷。這一點從我國對自然壟斷行業的 治理實踐中就可以看出。 上世紀$』 年代以來,我國對自然壟 斷產業進行的治理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阻止非規模經濟企業進入自然壟斷行 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公用事業的 產品或服務濫用經濟優勢,制定壟斷價格 的行為;#避免了公用產品或服務價格的 劇烈波動。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們在對自 然壟斷的治理機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 改革論壇萬方數據 要表現為政企不分現象依然存在、政府定 價時由於信息不對稱而使價格管制流於 形式、治理的法律框架不完善等。 要治理我國自然壟斷產業所帶來的 弊端,最根本的解決思路就是打破壟斷、 引入競爭。實踐表明,在電力、通信和運輸 等領域引入競爭機制非常有效。我國「十 五」計劃明確了電力、鐵路、民航、通信等 壟斷行業要引入競爭機制,正是認識到競 爭的作用。 就治理的機制來說,我們要改進舊的 政府治理機制中的過分嚴格、不合理之 處,同時要建立一個新的政府治理機制。 這是一個放鬆和重建並行的過程。 針對治理中存在的問題,放鬆規制首 先要實現政企分開、轉變政府職能。政企 分開以減少政府對企業經營的過度干 預。轉變職能是要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要對自然壟斷行業的市場准入制度 進行調整。降低市場准入的門檻,有利於 將競爭引進自然壟斷行業。加入!"# 政府放鬆准入管理勢在必行,這是政府行為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要求。由於放鬆准入 規制事實上是削減了行政審批機構的權 力,必然會受到某些既得利益集團的阻 礙,這是一個痛苦但必經的過程。同時要 注意,要放開市場,也要引入競爭。日本的 電信業改革就是因為放寬進入卻未引入 競爭因而日本始終未能培育出世界性的 電信企業。 自然壟斷行業中的某些業務是可競 爭的。要將競爭性業務和壟斷業務區分開 來。對競爭性業務,政府要放鬆規制,而對 壟斷業務要採取強化規制,這樣也可以提 高社會效益。 我們要設立專門的治理機構,同時健 全相應的法律法規,使政府對自然壟斷行 業進行依法治理,使政府治理行為有法可 據,並有明確的實施程序。 對行為壟斷的治理。治理行為壟斷,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市場法制體 系,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公平競爭,規范市 場經濟秩序。對此,可以借鑒國外的反壟 斷立法執法經驗。德國以及歐共體的反壟 斷法從幾個方面對於壟斷行為進行了限 制:!禁止限制競爭協議。將限制競爭行 為分為兩類,對於部分限制競爭協議,根 據其訂立時的時間、地域、國家相關產業 政策等具體情況可以適用「合理原則」;對 於三種卡特爾適用「本身違法原則」;"在 法律中列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並對 其進行限制;#禁止違法的企業兼並;$ 成立專門的壟斷管理機關。 針對我國的現狀,參考國外的經驗, 我們要加強市場規范: 首先,要加快我國《反壟斷法》立法工 作。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專門的反壟斷 法。反壟斷法律規范主要分散體現於《反 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招標投標 法》、《電信條例》及一些地方性法規中。這 些規定比較零散,不能形成制止壟斷行為 的合力,而且對壟斷行為法律責任的規定 不明確。反壟斷法應主要對目前存在的行 業壟斷、地區封鎖、企業間限制競爭協議、 國內大企業和外國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 位等競爭行為進行規范。 其次,加強反壟斷執法機構建設。我 國的反壟斷執法機構應具有獨立性,否則 其行為就必然受地方政府權力影響。反壟 斷執法機構必須配備具有較強專業知識 的執法人員。目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規 定,由價格部門監管價格壟斷行為,由商 務部門監管外資企業壟斷行為,行業主管 部門監管有關行業企業壟斷行為,工商行 政管理部門監管一般壟斷行為。執法主體 不統一,分散了執法力量。我國在確立反 壟斷執法機關時可以借鑒國外做法,保持 執法機關相對獨立和統一。 對行政壟斷的治理。在我國,行政壟斷主要表現為地區壟斷和部門壟斷。行 政壟斷是我國目前力求徹底根治的目 標。根據官方對部分壟斷行業在 年之間收取的各類非法費用的估算,中國的行政壟斷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 損失,甚至超過了政府官員貪污受賄所造 成的經濟損失。可見,治理行政壟斷是我 國市場壟斷治理的當務之急。 由於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還在進行中, 法治化程度不高,而且行政權力過大,地 方和部門對各自的行政利益均持保護態 度,這些都是造成我國行政壟斷泛濫的原 針對行政壟斷的成因,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採取措施來對其進行限制: 第一,強調依法行政。法定壟斷的一 個重要成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各政府部門 對行政權力的濫用。首先要加強立法,使 行政機關在法律的規范下行使職權。同時 我們要公開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職能及 其職責許可權,加強對行政機關行為的監 督。要建立完善的法規、部門規章的審核 制度,同時加強行政違法救濟,建立行政 公益訴訟制度。 第二,在法律中明確規定行政壟斷的 責任。我國現行的反對行政壟斷行為的最 重要法規就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我國治 理行政壟斷的法律大部分位階不高,由國 務院及其部委發布,權威性不夠。而且法 律制裁不力,《反不正當競爭法》第&+ 規定,對行政性壟斷行為「由上級機關責令其改正」,給予「責令其改正」的處罰。這 種制裁手段未對違法行政機關作根本上 的利益觸動,因而難以起到警戒作用。 因此,我國的反壟斷法應像德國法一 樣,以專章列舉的方式,明確行政壟斷行 為的各種形式。同時要建立專門管理行政 壟斷行為的獨立的監督檢查機關。要發揮 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最重要的 是要建立起公平競爭、統一開放的市場體 系。我國市場中存在的大量壟斷現象會阻 礙經濟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國要充分研 究我國市場的特徵和壟斷現象的成因,並 制定出對策,有效對壟斷進行治理,以保 證我國經濟高速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特區經濟

I. 如何全面評價社會主義國家壟斷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國家壟斷經濟,競爭沒有了,但首先這種產業是有特性的,並非大部分產業都版被國家壟斷權。壟斷產業一般首先進入市場門檻高(投資,資源等),私人企業很難進入,即使進入,也會成為寡頭壟斷的場面(管理上面相較困難)因此國家壟斷避免了market inefficiency(市場無效率:資源浪費等),繼而避免了壟斷造成的高價(這是可能的,因為寡頭有可能聯合)對消費者的剝削。。。總結來說我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經濟壟斷是為了減少市場無效率以及資源浪費,這對於中國這樣經濟發展形式較為特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經濟發展初期是必須的。而政府介入一些門檻高的大型產業,對於平衡經濟,激發消費,刺激經濟增長和穩定經濟是有助益的。我是讀經濟的,不知道你這個問題是為了論文還是只是想討論一下,這是我大概的看法。

閱讀全文

與壟斷對我國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