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古代政治對經濟的影響

古代政治對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2-25 00:15:38

『壹』 分析影響古代工商業發展政治,經濟的因素

一、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原因 1.政治方面: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2.經濟方面: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國家政策:統治者相對寬松的政策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 4.交通: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5.金融:貨幣、金融機構的出現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二、中國古代商業 1、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由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出現許多商品市場和商人。
2、秦漢以來商業艱難發展:秦漢時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經商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商業總體水平不高。但還是有所發展,「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
3、隋唐商業的發展:①邸店在各大商業城市不斷興辦,都市商業不斷發展;②農村集市貿易也發展起來,出現了草市。③出現了櫃坊和飛錢。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飛錢類似後世的匯票;③城市繁榮:長安、洛陽、益州、揚州;④市場發展:城市中「市」( 商業區:長安有東市、西市)「坊」(住宅區)分開,商業受空間限制;⑤規定「日中為市」,商業受時間限制;⑥對外貿易:廣州成為對外貿易的港口,唐設市舶使。

4、宋元商業繁榮 ⑴表現:①城市繁榮,徹底打破「市」「坊」界限(這是隋唐城市和宋元城市的最大區別),「草市」比較普遍,商業活動不受空間限制;②出現了「早市」、「夜市」,商業活動不受時間限制;③商業交換品種迅速增加,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投向市場;④世界上最早紙幣交子出現並推廣;⑤出現娛樂場所:勾欄和瓦肆;⑥貿易發達:邊境貿易和海外貿易發達。
⑵宋元時期商業空前繁榮的原因:①宋朝結束分裂、元完成統一,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②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③ZF逐漸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④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⑤紙幣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⑶宋朝時期「商業革命」的表現:商品經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坊市界限被徹底打破;城市人口激增;商業中心崛起;海外貿易興盛;紙幣——交子的出現。
⑷宋朝的「商業革命」未能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的原因:傳統的自然經濟阻礙了新的生產關系的萌芽;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業的發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使地方缺失自主性;理學的保守性(存天理,滅人慾;重義輕利)使社會思想限於僵化;中國是大陸文明體系,缺少海洋文明的進取精神。

5、明清時期商業發展: 「明清時期」ZF對商人徵收沉重的商稅,並施行種種壓制政策,相比於宋元,有明顯的退步。但明清時期商業還是得到一定的發展。 ⑴表現:城鎮商業呈現繁榮景象:①商品經濟空前繁榮,棉花、茶葉、甘蔗、染料等農副產品進入市場成為商品;②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③白銀成為主要貨幣,貨幣的作用越來越大;④出現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⑤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得到緩慢的發展。 ⑵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新特點: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出現地域性的商人;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得到緩慢的發展。 ⑶徽商(安徽新安商人)與晉商在明清時聞名全國的原因:①徽商與晉商都以經營鹽業起家;②積累起商業資本後擴大經營范圍,涉足其他行業;③還辦金融機構,甚至走出國門,把生意做到國外,積累起巨額財富;④徽商與晉商是全國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兩大商幫。

三、市的變遷和城市的發展
古代城市功能變化的分界線:以北宋為分水嶺,之前的中國古代城市政治、軍事意義更大,以政治、軍事功能為主,經濟意義居從屬地位。北宋之後大城市的經濟意義逐漸增大,以經濟功能為主。
(一)漢唐時期的城市特徵是: 1.絕大多數城市是因為屬於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設起來。地方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為是各地郡縣治所而發展起來。 2.這時期的城市,政治、軍事意義大於經濟意義,消費意義大於生產意義,商業的繁榮遠遠超過了商品生產的水平。 3.農村集市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在水陸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斷增多,有些還發展成重要的市鎮。
(二)宋元時期的市鎮 兩宋時期商業的繁榮首先表現為市鎮商業的繁榮。舊時日中為市的經營時間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晝夜相接,交易活動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管。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全國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市鎮。其中,漢口鎮、佛山鎮、朱仙鎮、景德鎮是最著名的四大商業名鎮。
(三)繁榮的大城市在古代是發展的原因:第一,作為政治中心、軍事重鎮;第二,手工業、商業的發展繁榮;第三,人口增多聚集;第四,交通便利發達;第五,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第六,自然條件優越。 古代的長安、洛陽、開封、臨安、大都等大城市,曾作為國家首都的大城市,往往具有政治中心、軍事重鎮、商業中心的多種功能,是中國古代城市的最高形式,而且經濟中心的地位愈來愈高。 由於絲綢之路的開通、大運河的開鑿、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等重要歷史事件的影響,在不同時期,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興起與繁榮。尤其是南方經濟的發展,使揚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為當時最繁榮的大都會,以至出現「揚一益二」的說法。
(四)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特點:①城市發展加快;②出現專業化城市﹙如景德鎮﹚;③經濟功能加強,生產性(或商業性)突出;④城市產生資本主義萌芽;⑤主要分布在江南的東南沿海和長江兩岸。其中,出現專業化城市、經濟功能加強、城市產生資本主義萌芽是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新特點(或新突破)。
(五)古代城鎮發展的特點:①對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漸減,趨向生產性和商業性。②ZF的限制逐漸放鬆,但「重農抑商」的政策沒變。③政治和經濟格局變更影響城市商業活動。 四、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一﹚官營手工業: 1、夏商周時期我國手工業有了較大發展並由官府壟斷(「工商食官」);
2、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此後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成為中國古代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 3、官營手工業:官營手工業生產范圍廣泛,規模龐大,分工細致,代表生產技藝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據古代手工業的主導地位。 ⑴特點:ZF經營,集中的大作坊生產,生產規模大;產品主要是武器和官府的生活用品,產品質量最好;生產技術領先於世界。 ⑵影響:官營手工業在手工業中長期居主導地位,對鹽鐵等商品實行專營,限制了私營工商業的發展;以征發民間手工業者為主要勞動力,限制了農業和民間手工業的發展。
4、私營手工業 私營手工業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唐代以前主要以農民家庭副業和城鎮家庭小作坊的形式進行,唐宋以來私營手工業顯著發展,到明朝中葉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並且在某些部門開始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工受值」式的僱傭勞動關系的資本主義萌芽

『貳』 中國古代經濟政治發展狀況對服飾的影響

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唐統一了魏晉南北朝和隋的混亂分裂狀態,建立了統一強盛的國家,對外貿交易發達,生產力極大發展,較長時間國泰民安。尤其當盛唐成為亞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的時期,更是我國文化史上最光輝的一頁。這個時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並融入我國文化之中,從壁畫、石刻、雕刻、書、畫、絹綉、陶俑及服飾之中,充分體現出來。

時至隋唐,中國服飾最明顯的特點是雙軌制。在大的祭祀場面,穿漢人的傳統衣服。在平時,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鮮卑裝)系統,。
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形制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在婦女中間,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東壁壁畫上,有一個梳高髻、露胸、肩披紅帛,上著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的唐代婦女形象,從而對「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羅裙半露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唐代女服的領子,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短襦長裙的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絲」。「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顏色絢麗,紅、紫、黃、綠爭艷斗研,尤以紅裙為姣姣者。街上流行紅裙子,不是現代人的專利,早在盛唐時期,就已經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也許是受陰陽五行說的影響,楊貴妃最喜歡著黃裙,那是地位的象徵。
「慢來羅裙半露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思想開放的程度。
在一定經濟基礎上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是影響社會風尚、衣冠服飾的一個重要因素。服裝是社會政治氣候的睛雨表。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尤其是貞觀、開元年間,政治氣候寬松,人們安居樂業。唐朝的京師長安,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東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鍾、草堂煙霧、灞柳風雪、驪山晚照、華岳仙掌、碑林石刻彷彿還縈繞著裊裊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過友好往來的國家,曾經有三百多個。燦爛的中國文化,通過他們傳到世界各地。時至今日,東亞地區的一些國家,仍把唐朝時期的服飾作為正式的禮服,可見影響之久。外國的友好使者雲集長安,也把他們的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藝術都吸引了外來的技巧和風格。對異國衣冠服飾的兼收並蓄,使唐朝服飾的奇葩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由於唐朝採取開放政策,對西域、吐蕃的服飾兼收並蓄,因而「渾脫帽」、「時世妝」得以流行。這就是中國古代服飾史上的第三次大變革。與前兩次服飾大變革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服飾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東西方向流動。

http://www.soft365.cn/zuopin/sw/
你想要的回答全在裡面

『叄』 古代政治制度對中國發展的影響

網路上找的。很多,,慢慢看了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對我國的影響——

1,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一、含義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包括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兩個概念。
1、專制主義指中央的決策方式,主要指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即皇帝一旦登基,終身為帝;封建皇帝從決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皇權的至高無上和不可分割。
2、中央集權是針對地方分權而言的,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上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於中央政府。
3、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其目的都是要從政治制度上保證中央政府和君主個人的絕對權威。
二、產生原因
1、理論來源:法家思想。戰國時期韓非子,從理論上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主張,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央集權理論。
2、經濟根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出現是由封建經濟基礎決定的。中國是農業大國,封建小農經濟具有分散性,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保證小農經濟的生產與再生產;封建的地主經濟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權來保護他們的土地私有制,鎮壓人民的反抗。
3、社會根源: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新興地主階級為反對奴隸主貴族的需要,改革變法,封建制逐漸形成。為鞏固封建國家的統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同時長期的分裂割據,也需要中央集權來鞏固統一。
三、建立與演變
1、戰國時初步形成
①韓非子提出中央集權和「法治」思想。
②商鞅變法中廢分封,行縣制,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2、秦朝正式建立
秦統一全國後,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主要內容包括:至高無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權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機構的郡縣制和體現地主階級意志的《秦律》。
3、兩漢鞏固
①西漢初,實行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
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加強中央的權力。
③漢武帝還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④漢武帝創立刺史制度,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
4、隋唐完善
①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權「一分為三」,互相牽制。
②將尚書省權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產生和發展。
③科舉制的施行,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制度。
5、宋元加強
①北宋兵權入手,解除朝中統兵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組建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發展科舉制,擴大統治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元朝在中央設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健全了統治機構;元朝對地方管理方面實行行省制度。
6、明清達到頂峰並漸趨衰落
①明初,中央廢承相制度,權力分屬六部,地方設三司分權;並實行特務統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強化君權。
②清朝沿用明制,設內閣、置六部,但還保留議政王大臣會議;雍正時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使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四、影響
1、積極作用
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極影響
①政治上,君權專制易形成暴政統治和導致腐敗現象的出現,成為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方面獨尊一家,箝制了人們的思想,「萬馬齊喑」,嚴重阻礙了科學發展。
③經濟上,在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3、概括地說,在封建社會前期,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會後期,其消極作用逐漸增大,尤其是明清時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其危害尤為嚴重。

2, 地方行政制度

一、西周分封制
1、目的:加強對征服地區的管理,鞏固奴隸制統治。
2、辦法:周王將一定的土地與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的後裔,建立諸侯國,諸侯要服從周王命令,按期貢獻財物,隨從作戰,保衛王室。
3、特點:以宗法血緣關系為紐帶,逐級分封;天子獨尊,權力分散於諸侯;以井田制為經濟基礎。
4、認識
①它是奴隸社會一項重要的等級制度。
②使周王室加強了對各地的控制,從而鞏固了統治。
③對周朝疆域的開拓起了積極作用。
④不利的一面是:受封者權力太大,本身帶有很大的分裂因素,造成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割據的局面。
二、秦朝郡縣制
1、實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郡守與縣令負責管理百姓,收取賦稅,征發兵徭,加強了中央集權。
2、作用: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秦朝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對後來歷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置,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西漢郡國並行制
1、西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同時又兼有封國制。
2、郡國並行制導致了王國問題的出現,中央集權受到嚴重威脅。
四、西漢編戶制度
1、西漢對百姓的管理實行編戶制度。編戶齊民具有獨立的身份,依據資產多少承擔國家的賦稅和徭役、兵役。。
2、編戶齊民對封建國家承擔的義務有四項:田租、人口稅、徭役(可以用更賦替代)和兵役,並以人丁為主要征稅標准。還有各種田畝附加稅。
3、西漢編戶制度既是戶籍管理制度,也是賦稅制度,它的實行標志著我國古代完整的賦稅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五、北宋保甲制
1、辦法:北宋王安石變法時實行保甲法。農戶十家編為一保,保丁在農閑時練兵,平時種地、維持社會秩序,戰時編入軍隊作戰。
2、作用:既可以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禦遼和西夏的進攻,還減少了軍費開支。
六、元朝行省制
1、原因:加強中央集權,有效地控制地方。
2、辦法:除河北、山西、山東為中書省直接管轄外,其它為行中書省管轄范圍,簡稱行省或省,中央派員管理。
3、影響:行省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3, 選官、監察制度

一、世襲制
1、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登上了王位,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這種制度一直持續到1912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
2、認識
①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階級對立的產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人類社會的進步。
②王位世襲制的出現在初期有其積極的一面,對於穩定局勢,促進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推動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軍功授爵
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大小為標准,授以爵位和賜給田宅。在政治上廢除了奴隸主貴族享受爵祿的特權,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專政的建立。
三、察舉制
1、目的: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
2、內容:包括察舉、皇帝徵召等內容。其中察舉,即選舉,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
3、演變:東漢時,察舉主要根據人才在地方上的聲望,門第望族成選官舉的主要依據,由此產生「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
四、科舉制
1、科舉制的演變
①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開始採取分科考試辦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始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②唐朝貞觀年間增加了考試科目,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創設武舉和殿試;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地位。
③北宋科舉試分為鄉試、省試、會試三級,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成為主要科目,考試實行糊名法;增加錄取名額。王安石改革科舉,廢明經,設明法科,進士考經義和時務策。
④明清實行八股取士。
⑤1898年,戊戌變法時,廢除八股,改試策論。
⑥1905年,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下詔廢除科舉制。
2、評價

①有利於籠絡人才,擴大了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
②中央政府掌握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
③科舉制度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④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①明清時專重「四書」「五經」,八股取士,禁錮了士人的思想,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②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中國近代落後於西方的文化因素。
六、古代的監察制度
1、秦朝
秦朝設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
2、兩漢
①西漢武帝時,在各州均設置刺史,刺史沒有固定的治所,官階低於郡守,但其巡察時代表中央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權力很大。
②東漢初期,刺史的監察權進一步加強,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刺史變為州一級的的地方長官,地位高於郡守。
③東漢末年,刺史改為州牧,掌握一州的軍政大權,成為州的最高長官。後來逐步形成割據勢力,後患無窮。
3、北宋
北宋在地方上設立,和知州相互牽制;
4、明朝
①明朝設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監察、司法。
②設立廠衛特務機構,監視、偵查官民的不法行為。

4, 少數民族的重要政治制度
一、蕃漢分治制
1、原因:契丹建國後,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為適應被征服地區先進的封建文明,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實行雙軌政治制度分別管理。
2、辦法:中央設立南面官與北面官。南面官由漢人和契丹人擔任,沿唐朝官制,統治漢人與渤海人,權力比北面官小。北面官由契丹人擔任,統治契丹人和北方少數民族。
3、評價:設立南面官,實際上是對先進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護,促進了契丹社會向封建制過渡,有利於民族融合。
二、猛安謀克制
1、目的:加強統治。
2、辦法:各戶壯丁平時生產,戰時出征。
3、性質:基本社會組織,將軍事與地方行政組織一體化的兵農合一組織。
4、作用:對金的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八旗制度
1、辦法:努爾哈赤以軍事組織形式將女真人編制起來,在貴族控制下進行戰爭和生產。
2、是滿洲興起過程中實行的兵民合一的軍政制度。在清軍入關後繼續實行,清末瓦解。
3、評價: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展,鞏固了努爾哈赤的統治地位。

再推薦本書,看下史學大家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考》裡面也很詳細

『肆』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對古代政治、經濟方面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抄期,士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四處游說、講學。針對社會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百家爭鳴使原來壟斷在貴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擴展,形成了一個擁有學識的文士階層,使社會動盪、變革。給人們帶了思想的解放。
在百家爭鳴中,各派不僅闡述自己的主張,還相互論爭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的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社會的發展。
——浙江八年級社會與歷史課本 摘

百家爭鳴時期的思想為後續中國提供了思想範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性格。其原因在於:百家思想總結了上古時代的各種經驗,包含大量真知灼見;有豐富的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後續中國保持了自然經濟與集權政治體制;歷代王朝的人為推崇及經書相傳的教育模式等

『伍』 古代,近代,現代,對經濟的影響

【一、中國古代生產工具的演進及其意義】
1、生產工具的演進:(1)在材質方面:石、骨、木——青銅、鐵
(2)在工藝方面:打制——磨製——冶煉、鑄造
(3)在牽引動力方面:人力——畜力
(4)犁耕、播種、灌溉技術的進步
2、改進的意義:生產工具的改進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生產關系變革、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
【二、中國古代農業總體發展趨勢】
時代
夏商周及以前
春秋戰國開始
耕作方式
刀耕火種
鐵犁牛耕
基本特徵
廣種薄收
精耕細作
農業生產基本模式
集體耕作
個體農耕(小農經濟)
發展階段
原始農業
傳統農業開始
注意:(中國傳統農業主要從春秋戰國開始)
1、精耕細作是我國傳統農業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徵;
2、鐵犁牛耕是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3、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我國古代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三、精耕細作技術的發展】
1、 概念:精耕細作是指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採用先進的技術措施進行細致的耕作,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
(精耕細作 = 耕作技術 + 工具 + 耕作制度 + 理論指導 + 輔助措施 + 作物栽培)
2、 地位:是中國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徵,也是中國古代農業能夠長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因素。
3、 發展演變:
(1) 春秋戰國與秦漢:壟作法、耬車、耦犁、犁壁、代田法、區田法、連年種植
(2) 魏晉南北朝:黃河流域的精耕細作技術日益成熟《齊民要術》輪作、間作、套作復種、綠肥種植
(3) 隋唐:南方水田技術日趨成熟,曲轅犁、育秧移栽
(4) 宋元:精耕細作技術全面成熟,經濟中心南移、耬鋤、稻麥復種、占城稻、棉花、《農桑輯要》
(5) 明清:套耕、多熟種植、玉米、甘薯、經濟作物、《農政全書》
4、 啟示: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推廣和運用現代科技是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關鍵
【四、經濟重心南移】
1、原因:(原因 = 政治環境+政府支持+工具技術+勞動力+市場貿易+地理環境+作物)
(1)北民南遷:為南方地區補充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工具技術
(2)北亂南安: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安定,為南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
(3)地理優勢:南方地理條件優越,具有發展農耕經濟的巨大潛力
(4)政權重視:南方統治者的重視
(5)作物引進:新的外來農作物在江南的引種
(6)海外貿易:海外貿易的發展
(7)人民作用:南方地區人民的共同勞動
2、基本歷程:(重心在北方——南北平衡——重心南移)
(1)魏晉南北朝:北方戰亂,江南經濟的開發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重心南移奠定基礎
(2)隋唐:江南經濟繼續發展,安史之亂後,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3)宋元:南宋時期,我國經濟重心完成南移,江浙成為我國經濟中心
3、顯著特徵:
(1)經濟重心南移往往在國家分裂或者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2)政治重心的南移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
(3)南移是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是由內地向東南沿海逐漸轉移
4、啟示:
(1)政治穩定、政權重視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2)合理開發資源是經濟發展必要條件
(3)充分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五、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規律性認識】
1、中國古代典型城市:
(1)秦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
(2)隋唐:(北方)長安、洛陽、(南方)揚州、益州(成都)、廣州
(3)宋元:宋:開封、臨安(杭州)元:大都、杭州、泉州
(4)明清:蘇州、杭州
2、規律:
(1)從城市的功能來看:自先秦到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者軍事重鎮,商業貿易和市場規模不大;唐代以後,因手工業或商業發展興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經濟功能逐漸超過政治功能。
(2)從城市的商業活動來看:政府對城市的商業活動的限制逐漸放鬆,如坊市制度在宋朝被打破,夜市早市也出現
(3)從城市的數量和規模來看,到明清時期,不僅規模巨大的繁華城市的數量增多,而且還興起了大量的工商業市鎮(如江西景德鎮)
(4)從地區分布來:城市的地區分布與經濟重心南移出現相應變化的趨勢,也在逐漸南移
【六、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特點】
1、商業 = 市場 + 城市 + 貨幣金融 + 商人 + 政府 + 外貿邊貿
2、特點:
(1)商業市場形式多樣:如城市中的早市夜市、鄉村中的草市
(2)城市商品經濟發達:城市的經濟功能經歷了一個從弱到強的轉變過程,規模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明清還出現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
(3)在貨幣流通方面:唐朝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銀行雛形櫃坊,北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4)商人群體活躍,到明清時期形成了實力雄厚的區域性商人群體組成了商幫
(5)以絲綢之路和陶瓷之路為主要渠道的對外貿易發達,構成了古代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興盛
(6)商業長期受到重農抑商政策的壓制,商人的社會地位很低,商業始終作為農耕經濟的補充而未能占據中國古代經濟形態的主導地位,也沒有發展成近代真正的新經濟因素——資本主義商品經濟
【七、明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1、產生條件(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Ø 政治背景:明清實行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改革
Ø 資金:地租貨幣化,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Ø 資源:經濟作物(如棉花)的普遍種植,為其提供原材料
Ø 技術:手工業發展(技術、規模、分工、分布);科技進步
Ø 勞動力:人口的增長,自由僱傭隊伍日益擴大,熟練手工工人出現
Ø 市場:農產品商品化,城市商品經濟發達、市場繁榮
2、表現:
A 明中後期:出現在江南紡織業,並在江南發展為獨立的手工工場
B 清代:手工工場的規模擴大,分工細密;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部門和地區增多。
3、特徵:
a、 組織形式上:「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手工工場出現
b、生產關繫上:僱傭關系產生(本質特徵)
4、評價
A 進步性:是一種新的生產關系,代表社會發展趨勢。(政治.經濟.文化)
B 局限性:發展十分緩慢:雖有壯大,但無突破,始終在萌芽狀態徘徊,未能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封建經濟仍佔主導。
5、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的原因:
根源: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著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A、自然經濟的封閉性——市場狹窄、自由勞動力缺乏
B、重農抑商政策——工商業發展受限——缺乏資本積累,手工業難以擴大再生產
C、閉關鎖國政策——未能形成廣闊的海外市場
D、、傳統觀念習俗的影響——自然科學和技術不能與生產方式直接掛鉤
【八、比較資本主義萌芽、官辦手工工場、民間小作坊】
類別
資本主義萌芽
官辦手工工場
民間小作坊
生產目的
追求剩餘價值
供官府貴族消費
民間消費
生產規模
集中分工合作,社會化程度和勞動效率較高
分工細致,規模大,生產不計成本,效率低下
規模小,生產能力有限
勞動關系
自由僱傭關系
隸屬關系

【九、比較明清時期中國和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不同發展狀況及原因分析】

中國
歐洲
狀況
發展緩慢,始終處於萌芽狀態
發展迅速,最終過渡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原因
經濟
自然經濟根深蒂固
商品經濟高度發達
政治
封建政府推行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
重商主義、殖民擴張,加速資本原始積累
思想
傳統文化重義輕利、重儒輕賈、重農抑商等陳舊落後的經濟觀念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解放了思想、封建自然經濟
(1)自然經濟,也稱小農經濟,表現為農耕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主要滿足自我消費和基本的生存條件。帶有保守性,抵制商品經濟。自然經濟的對立物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
(2)封建自然經濟是在外國經濟侵略和本國資本主義等新的經濟成分的沖擊下逐步瓦解的。鴉片戰爭後,自然經濟開始在沿海地區解體。其發展趨勢是逐漸走向衰落接替,但整體而言這是個長期過程,一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公有制完全建立起來,才有了徹底改變。

2、外國資本主義經濟
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實質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為了搶占市場和掠奪廉價原料,其擴張過程與軍事侵略和殖民統治息息相關。
(1)鴉片戰爭前主要是鴉片貿易。
(2)鴉片戰爭後到甲午戰爭前主要以商品輸出和掠奪原料為主,也有部分早期資本輸出,但數量不大,為商品輸出服務。
(3)甲午戰爭後到一戰前,向帝國主義過渡的列強的經濟侵略變為資本輸出為主,商品輸出為輔。
(4)一戰期間,由於列強忙於戰爭對經濟侵略放鬆,使日本乘機擴大投資和侵略,一度形成獨霸局面。
(5)戰後,列強卷土重來,門戶開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6)抗戰時期,淪陷區的日本殖民地經濟形成,在「以戰養戰」目的下對淪陷區實行野蠻的經濟掠奪。
(7)抗戰勝利後,美國獨佔中國商品市場和投資市場。
(8)新中國建立後,肅清了其在華的經濟侵略勢力。
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實行經濟侵略和掠奪,壓制和排擠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中國貧困和落後的根源,並使近代中國經濟呈現半殖民地化的特徵。同時也瓦解了自然經濟,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近代化進程。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具有「破壞性」和「建設性」的雙重作用。但破壞性是主要方面。
外國資本主義經濟與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和封建自然經濟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勾結和依賴。

3、官僚資本主義企業
(1)洋務企業
a.洋務企業具有明顯的半殖民地特徵, 對外國資本主義有依附性。但也有一定歷史進步性,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b.洋務企業是中國早期的官僚資本主義企業。清政府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目的和官僚式的管理運營,使其具有封建性;;採取機器生產,民用企業又面向市場,又使其具有資本主義色彩,是中國近代化的起步和表現。
(2) 四大家族企業
a.四大家族對外依靠英美帝國主義,對內利用國家政權進行掠奪和控制而產生發展的,是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其特點與洋務企業有相似之處。
b.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逐漸建立起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的統治地位。
c.解放戰爭爆發後,國統區經濟趨於全面崩潰。
d.新中國建立後, 53~56年三大改造中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

4、民族資本主義經濟
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先天不足」,使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它是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經濟基礎,也是無產階級壯大的前提之一。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難以獨立發展,其發展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獨立。
(1)鴉片戰爭前,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和緩慢發展。戰後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2)19世紀七十年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興起。
(3)甲午戰爭後,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初步發展。(4)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進入發展黃金時期。

(4)20世紀三四十年代,官僚資本主義經濟逐漸壟斷社會經濟,日本侵華和戰後美國加緊對華經濟侵略,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陷入困境。
(5)新中國建立後,53~56年三大改造中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公私合營。

5、新民主主義經濟
新民主主義經濟也是中共領導下的根據地、解放區經濟。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經濟。(主要由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和私人經濟三部分組成。)
(1)抗戰時期,開展大生產運動,為抗戰奠定了物質和政治基礎。
(2)通過三大改造,新民主主義經濟最後終結,社會主義制度在全國基本建立。
民國經濟史
中國民國時期,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各種予盾的激烈斗爭之中,社會經濟在動盪、曲折中緩慢前進。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曲折發展的歷程,各種經濟勢力此消彼長的現象,給我們以如下啟示:

第一,要使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得到順利發展,必須以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為前提。近代中國歷史表明,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掠奪,對中國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使近代中國經濟的發展,處於十分緩慢的狀況。沒有一個政治上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新中國,就不可能使中國經濟得到正常、健康的發展。

第二,民國經濟的歷史表明,在華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封建地主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是阻礙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在民國時期的中國,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控制了中國財政經濟命脈,他們利用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瘋狂地掠奪中國的資源,並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行壓制、打擊。封建地主經濟佔有農村絕大部分土地,對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造成農民生活困苦,農村經濟萎縮。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壟斷著中國主要經濟部門,對私人資本主義經濟進行排斥、打擊,阻礙了中國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第三,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民國時期曾得到發展,這表明代表著新的生產方式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民國社會經濟史的重要內容,是貫穿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但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在外國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封建勢力的包圍打擊下,難以得到正常、自由的發展,最後走向衰落。歷史表明,要在中國實現資本主義是非常困難的,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第四,新民主主義經濟的建立符合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前途是社會主義。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掠奪和封建勢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壓迫,阻礙了中國近代經濟的順利發展,因此,在中國人民進行爭取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革命斗爭中,必須建立新的社會經濟形態來代替舊的社會經濟形態。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落後性,不可能馬上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必須根據中國的國情,建立一種符合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並以發展生產力為主,為以後過渡到社會主義開辟道路的新的經濟形式,這種新的經濟形式就是新民主主義經濟,只有這種由多種經濟成分構成的特殊形式的新民主主義經濟,才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需要。而在新民主主義經濟中,由於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居於領導和支配地位,這就保證了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前途必將是社會主義。

1、民國經濟概述
2、民國初期社會經濟的初步發展
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社會經濟的曲折發展
4、抗日戰爭時期的社會經濟
5、民國末期社會經濟的崩潰

編輯本段現代卷
1949--1957年的經濟發展與制度變遷
1、新中國建立時的經濟背景和發展條件
2、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
3、國民經濟的恢復
4、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始
5、社會主義改造的提前完成
6、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和遺留的問題

1958--1978年的經濟發展與制度演變
1、「大躍進」及其嚴重後果
2、國民經濟的調整和恢復發展
3、「文革」時期國民經濟的艱難發展
4、徘徊中前進的國民經濟

1978--1998年的經濟發展與制度變革
1、經濟調整和開始改革開放
2、全面改革的實施和經濟高速增長中的曲折
3、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
4、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

『陸』 中國各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及其影響

一·先秦時期:
【政治】從夏朝時我國開始出現了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古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是: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長子繼承製).王位世襲制和宗法制決定了中央政權的平穩交接,而分封制則是這一時期地方政治的制度,地方分權比較大.
【經濟】
(1)農業: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農具,但是由於青銅較珍貴,在農業生產中很少使用,木製農具的使用依然很普遍;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開始被廣泛應用於生產之中.
(2)手工業:夏商周時期以青銅鑄造為代表的手工業由官府壟斷,被稱為「官營手工業」.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冶銅技術;商朝時,人們已經能夠燒制出原始瓷器,也有了織機,能夠織出多種絲織品;西周時,鐵器出現;春秋時期,民營手工業出現.
(3)商業:商朝時商業就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貝成為了一種實物貨幣;西周時,在較大的城邑都出現了市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金屬鑄幣的技術,此時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商業發展繁榮.
【文化】
(1)文學:春秋末年出現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基礎;戰國時,屈原以南方民歌為基礎創作了楚辭這種新的詩歌體裁;這一時期還有諸子百家的散文值得稱道.
(2)科學:西周時發明了「圭表測影」的天文觀測方法;春秋時出現了九九乘法口訣;此時的名醫「醫和」奠定了中醫病源學的基礎;戰國時製成了司南,《黃帝內經》在此時問世.
(3)繪畫:遠古主要以彩陶畫為主,春秋戰國則以帛畫為主.
(4)書法:商朝時,漢字已經形成了完整體系,甲骨文為其代表;商朝晚期出現了金文,到西周時發展到頂峰;戰國時期出現「大篆」.
二·秦漢時期:
【政治】秦朝時創建了以皇帝制度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上實行「郡縣制」;西漢時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實行了「內朝制」,以皇帝的親信為侍中、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在地方上,西漢初年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就是郡縣制與分封並存;武帝時頒布「推恩令」,之後正式實行「州-郡-縣」的地方行政體系.選舉制度上,西漢實行的是「察舉制」.
【經濟】
(1)農業:「鐵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繼續發展,西漢時發明了播種工具耬車.
(2)手工業:在冶鑄業方面,兩漢時發明了高爐煉鐵和炒鋼技術;在制瓷業方面,東漢時已經能燒制出成熟的青瓷;紡織業方面,西漢的絲織業發達,此外還有麻織技術.
(3)商業:秦漢時期的商業大都集中在城市,交易的物品大多是為貴族、官僚享用,由於政府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因此商業發展比較艱難.
【文化】
(1)文學:漢朝時,楚辭盛行,文學家以除此為基礎創造了漢賦這一半詩半文的綜合文體.
(2)科學:西漢前期,紙出現;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用樹皮等便宜的原料造出了便於書寫的紙;東漢時,數學上出現了十進位值制記數法;醫學上,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理論基礎.
(3)繪畫:秦漢時期的繪畫門類很豐富,有壁畫、帛畫、木刻畫、木版畫、畫像石和畫像磚等.
(4)書法:秦朝時通行文字為「小篆」;後來「隸書」出現,至西漢初年時成為通用字體.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政治】此時期內,三省六部制開始逐步形成,首先掌握實權的是尚書省,繼而又有中書省、門下省.這一時期的選官制度稱為「九品中正制」,「九品」指的是劃分人才優劣的九個等級,「中正」是選舉官,負責評定人才的等級.
【經濟】
(1)農業:這一時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術」形成.
(2)手工業:冶鑄業方面,南北朝時期發明了灌鋼法;制瓷業方面,北朝已經能夠燒出成熟的白瓷.
(3)商業:兩晉時期,我國的經濟中心開始逐漸南移,南方的一些城市逐漸成為當時最為繁華的大都會.
【文化】
(1)文學:東晉時期的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派;南北朝時期,謝靈運開創了山水詩派;此時期內,志怪小說十分流行,干寶的《搜神記》是其代表.
(2)科學:祖沖之進一步精確了圓周率的數值、制定了《大明歷》;賈思勰著成了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齊民要術》.
(3)繪畫:魏晉時期的士大夫畫家們總結出了很多精闢的繪畫理論,推動了繪畫藝術的發展,比如:東晉畫家顧愷之提出的「以形寫神」的繪畫方法等.
(4)書法:魏晉時期,由隸書衍生出來的楷書、行書、草書都發展成熟.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自魏晉開始.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發展的「自覺階段」.
四·隋唐時期
【政治】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已經發展成熟,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的長官均為宰相,唐朝皇帝通過分割相權的形式加強了皇權;在地方上,唐朝政府設置節度使,這造成了唐朝後期嚴重的割據局面.選官制度上,隋文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
【經濟】
(1)農業:隋唐時期江東地區出現了「曲轅犁」,能夠適應各種土壤和不同田塊的耕作要求;唐朝時創制了「筒車」,用於灌溉.
(2)手工業:制瓷業方面,唐朝時形成了「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絲織業方面,唐朝的絲織技術以「輕盈精湛」著成,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
(3)商業:隋唐時期,農村集市貿易發展起來,為商業服務的櫃坊和飛錢相繼問世.
【文化】
(1)文學:唐朝時,詩歌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詞」作為詩的另一種形式也在唐朝出現.
(2)科學:隋唐之際,雕版印刷術出現;唐朝末年,火葯已經開始應用於軍事;以孫思邈的《千金方》為代表,醫學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3)繪畫:隋唐時期的畫家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來美術的風格進行創作;唐朝詩人王維開創了水墨山水畫的技法.
(4)書法:顏真卿創造出了方嚴正大、形體敦厚的顏體書法,這種書法融篆書、隸書於行楷,影響深遠;柳公權則創立了風骨挺拔的「柳骨」書法;此外,還有被稱為「草聖」的草書書法家張旭等傑出書法家.
五·宋元時期
【政治】宋朝設置「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後來又設置「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使」分割宰相的軍權、設「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權;元朝在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最高行政機關;地方上,元朝開創了「行省制度」,影響至今.選官制度上,依然沿用科舉制.
【經濟】
(1)農業:宋朝以後,我國的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了江浙地區;宋朝還出現了利用水力的高轉筒車作為灌溉工具.
(2)手工業:制瓷業方面,宋朝出現了汝、官、哥、鈞、定這五大名窯;宋朝的絲織品品種繁多,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圖案生動活潑;此時煤炭開始大量被開采並被中原地區普遍作為燃料使用.元朝時,民間手工業開始超過官營手工業的發展.
(3)商業:宋朝時,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動也不再收官服的直接監管;兩宋時期的對外貿易也很發達、在宋朝,紙幣「交子」出現;元朝的高利貸盛行.
【文化】
(1)文學:在唐代出現的「詞」在宋朝時發展到了頂峰,主要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民間在此時又興起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散曲;元代時,散曲的創作進入了繁榮階段,與元雜劇一起合稱為「元曲」.此外,宋朝時,「話本」這種文學形式也很盛行.
(2)科學:宋代的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此時,指南針也應用於航海.
(3)繪畫:兩宋時期,宮廷畫院進入最為活躍的階段,畫學開始興起.風俗畫是當時畫壇上的亮點,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代表.元朝時以士大夫的「文人畫」成就最為突出,寫意畫盛行一時.
(4)書法:蘇軾、米芾、蔡襄、黃庭堅被稱為「宋四家」,書畫兼工;元朝的書法以趙孟頫為代表,主張「書畫同法」.
六·明清時期
【政治】明初,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朱棣統治時期,「內閣」開始出現;清朝康熙皇帝為了加強皇權,在宮內設「南書房」;雍正帝時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地方上,明清兩代都實行行省制度.
【經濟】
(1)農業:風力水車作為灌溉工具在此時出現.
(2)手工業:制瓷業方面,青花瓷、彩瓷、琺琅彩等形式多樣的瓷器品種;紡織業方面,明朝時,棉紡織業發展迅速;精緻細密的緞成為了清朝絲織品的代表.此時,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在明朝中後期的紡織業領域,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開始出現(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資本主義萌芽開始興起.
(3)商業:明清時期,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為商品,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貨幣的作用很大,作為地域性商人群體的「商幫」也出現了,比如:「晉商」、「徽商」等.
【文化】
(1)文學:小說在這一時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以「四大名著」為代表.
(2)科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被稱為「東方葯物巨典」;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都成為了這一時期科學領域的成就.
(3)繪畫:此時,以寫意畫為主的文人畫依然占據明清時期繪畫界的主流.
(4)書法:明朝的書法以文徵明的行書為代表

『柒』 中國古代經濟 發展 的影響

(1)先秦:商民善於經商,後世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商朝都城已成為繁華的商業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之稱。春秋戰國時期,商業發達,各地土特產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場上可買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馬、東方的魚鹽和西方的皮革;許多城市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出現了許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後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戰國後期的呂不韋。
(2)南北朝:南北朝時,不少城市遭到戰爭破壞,商品經濟發展緩慢;北魏以後,北方商品經濟有所恢復;與之相比,南方商品經濟相對比較活躍。北魏時,洛陽城內市場很多且有周長近八里的大市;一些富商大賈周流天下或遠走異域。建康(南京)城內建有四市,市內唐鋪林立;秦淮河兩岸商旅雲集,交易興盛。草市(農村集市)開始出現,含義有二:一是販飼馬料之市;二是草草構成之市。
(3)隋唐: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葉的市場廣泛,唐朝中期政府開始徵收茶稅;隋唐商業的四個特點如下:一是交通發達(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備有供客商騎用的「驛驢」;以運河、長江為主的水運也很方便;從長安、登州、揚州、廣州等地出發的對外交通也很發達);二是貨幣統一(由五銖錢到開遠通寶);三是市場發達(場所固定——市;官員管理——物價和稅收等;邸店櫃坊——邸店兼營旅店、貨棧和交易場,櫃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店鋪限定——營業面積;時間限定——市的買賣時間;夜市草市——繁華大城市裡有夜市,偏遠的農村有定期舉行的草市);四是商人眾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販、胡商、外商)。
(4)宋元:北宋時期的商業有了一個新的轉折。其表現在:①解除了商業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許工商業者「以資買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結合的趨勢。③商稅收入在政府財政收入結構中比重劇增。④市鎮的集市發展,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閑文化發展,如瓦肆的出現和宋詞的發展。王安石變法的理財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設立市易務,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國家的收入。
(5)明朝:清代前期棉花、蠶桑、茶葉、油料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還形成了一些專業生產區域,促進了農業生產商品化。國內商業繁榮(市場大——國內市場擴大、品種多——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品種達到兩百餘種、販運快——區域間長途販運發展較快、城市多——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商貿城市,全國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城市、向農村——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江浙地區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蓬勃興起);對外貿易艱難(實行閉關政策,限制對外交往)。
二、中國古代城市商品經濟發展的社會影響:
(1)傳統的政治性城市逐漸向商業化城市發展,表明商品經濟日趨活躍。
(2)農村人口不斷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規模擴大。
(3)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刺激了農業、手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對自然經濟起了破壞作用,同時也是對傳統的「重農抑商」觀念的挑戰。
(4)在商品經濟繁榮的明朝中後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5)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的生活和觀念逐漸發生變化。

『捌』 中國古代各朝代政治經濟發展狀況

一、中國古代政治史

1.皇帝制度

公元前年。秦兼並六國。秦王嬴政政自稱始皇帝,並規定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從此,皇帝成為我國封建時代歷代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專稱。明代,皇帝廢除宰相制度直接統管政府,並建立龐大的宦官機構和廠衛制度,實行專制特務統治,皇帝制度走向極端。在19世紀末的維新變法運動中,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以君主立憲政體代替君主專制政體。資產階級革命派則主張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實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中華民國的建立,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壽終正寢。

2.中央官制

秦朝統一全國後,在中央設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創,唐太宗時進一步明確了三省的職權。三省為中央政府最高機構,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具體負責各項行政事務。

明太祖裁撤中書省,廢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權分屬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國家政事。從制度上集君權與相權於一身,保證了皇帝的專制獨斷。三省制度結束後,設立殿閣大學士參與決策,逐步形成內閣制度。

清初,中央機構大體採用明朝制度,設內閣,置六部,但保留著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凡軍國大事都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皇權受到限制。雍正時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後加以傳達執行,地方軍政首腦直接聽從皇帝指揮,君主專制制度走向頂峰。1861年,清朝設立總理衙門,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務事宜的中央機構,地位高於六部,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

3.地方行政制度

秦統一全國後,郡縣制在地方普遍推廣,分封制被廢除,奠定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礎;

4.選官制度(科舉制)

漢武帝時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舉薦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時,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科最為重要。

明朝沿襲了前代科舉取士制度。為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舉試卷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答卷不許發揮個人見解,文體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20世紀初,由於國內形勢的劇變,封建科舉制度已不適應形勢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度。

5.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儒學統治地位的終結。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國古代經歷了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春秋末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他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戰國時期儒學初步發展,其代表是孟子,他認為「民貴君輕」,要求統治者輕徭薄賦,實行「仁政。」

二、中國古代經濟史

1.古代的農業經濟

農業的發展,一般表現在農具改進與農作物推廣、水利工程的興修、耕作技術的進步、墾田面積的增加、糧食產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國家人口增殖等方面。發展的原因主要看歷代政府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農業政策、土地制度等。

①生產工具的不斷進步。

②農作物品種不斷增多,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漸提高。兩宋時期從越南引入優良品種占城稻。從兩宋時期開始,棉花逐漸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農產品商品化直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③水利工程的興修。

秦朝修靈渠,溝通湘水和離水、連接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隋唐時期大運河的開鑿,使南北得以貫通;唐代興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黃河、長江流域,邊遠地區也有。

④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重視農業,自秦漢至明清,耕地面積呈不斷擴大趨勢,使糧食總產量大幅增加,養活了眾多人口。

2.古代手工業經濟

手工業發展的表現,一般要注意重要的手工業部門,主要包括紡織業、冶金業、陶瓷業、造船業、造紙業等。每一部門的發展包括產地、規模、技術水平、產品數量與質量、產品銷路等方面。

①金屬冶煉技術。

②采礦技術。

③紡織技術。絲綢之路的開通說明漢代紡織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北宋時,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明清時期,絲織業空前發展,蘇州、杭州、南京、廣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棉紡織業於南宋後期興起。

④制瓷技術。宋瓷譽滿中外,瓷窯遍布各地。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⑤造船技術:宋代造船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明朝鄭和的船隊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術。

3.古代商業和城市經濟

城市商品經濟逐漸發展,明清到達高峰。北宋時大城市的商業活動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營業時間也不受限制;市內還有娛樂貿易場所「瓦子」,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

4.古代對外貿易興盛

漢朝以絲綢之路為主要路線的陸路貿易開辟了中西貿易的新紀元,中國的絲和絲織品運到中亞,再轉運到西亞和歐洲。宋元時期海外貿易興盛,貿易范圍擴大。明朝前期鄭和七次下西洋,與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貿易,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從明朝中後期起,由於倭寇入侵,政府開始實行閉關政策,到清朝時期,只開放廣州一地同外國通商,阻礙了對外的經濟文化交流,妨礙了對外國先進科學技術的吸收。

5.經濟重心的南移

三國以前,我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區初步發展。東晉南朝時,江南地區的開發出現了一次高潮,使得南北經濟均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礎。唐朝安史之亂後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從五代開始,南方經濟逐漸超越北方,並日益成為全國經濟先進地區,而且南方人口數量也超過北方。到南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形成南方經濟領先於北方的格局,南方最發達的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6.邊疆地區的開發

秦始皇修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絲綢之路使中原先進的絲織技術和冶鐵技術傳到西域地區。

『玖』 中國古代政治對經濟的影響的史實。。。

商鞅變法:
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度,確立了土內地私有制。法令規定容,允許人們開荒,土地可以自由買賣,賦稅則按照各人所佔土地的多少來平均負擔。此後秦政府雖仍擁有一些國有土地,如無主荒田、山林川澤及新占他國土地等,但後來又陸續轉向私有。依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這樣就破壞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拾』 小農經濟對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產生的影響

小農經濟是相對於工業經濟來說的,以現代社會經濟佔比來說,農業所佔比重最低,所以有小農經濟的提法,中國古代應該叫「農業經濟」,其實不只是中國,世界范圍內在工業革命出現以前都是以農業為主,小手工業或輕工業為輔。其對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我個人認為有如下幾點影響:
1、政治:「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以生動的表述農業在國家所佔的重要性,為國之根本,是國家和國民存在的基礎,農業一旦被摧毀,工業再強也是個笑話。正是這一點決定著國家的決策層將農業政策視為根本政策,將農業領域視為重點、敏感區域。「士、農、工、商」這個排序可以說明國家對農業人員的重視程度,在科舉方面也是向這方面側重,國家在每年春天時還有祭天及啟耕大典,足見農業在政治層面的影響。「國家社稷」,其中「社」是土地,「稷」是糧食,以此可見其分量。
2、經濟:農業產出不只是糧食,也有其它作物,比如麻、棉等,「衣、食、住、行」裡面,前兩樣都出自農業,紡織業更是所有行業的基礎,即使是歐洲近代的工業革命也是以紡織業為開始,圍繞著農業也引伸出不少行業,比如商業、機械、礦產及冶煉等,還有水利、加工等行業,倉稟實而知禮儀,同樣的,只有解決了吃飯問題才能去發展其它行業。所以農業經濟的發達能促進工業的進步,而農業落後甚至空白,工業也是發展不起來的,比如美國,世界上都知道其是工業大國,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同樣是農業大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其農業也是世界第一。
3、文化:倉稟實而知禮儀,文化也是在衣食無憂後才會去發展的,而文化的源頭和結晶其實也是來自於廣大的勞動人民,有很多的文人本身就是大地主,也有很多的文人是農民出身,「文化」乃是文明與教化一起形成的風氣與氛圍,而最初的教化就是形成於祭天及農業方面,中國最早的詩歌《詩經》就是來源於民間的民歌與根據風氣描寫出來的文章,在古代還有專門的「采風使」負責採集民間的各類風氣與民歌、民俗,由此可見,文化來自民間,也同樣來自田間地頭。

閱讀全文

與古代政治對經濟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