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郵政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提升項目運作能力,對提升中郵物流的品位、品質,對中郵物流今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中國郵政物流的現狀中國郵政物流起步晚,運行機制不完善。在中國,國有企業有一定的歷史負擔,中國郵政物流的市場份額不大,物流業務對中國郵政的利潤貢獻小,限於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各種條件和壁壘,中國郵政物流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限制,郵政物流專業人才的匱乏,現有體制和運行機制,現有信息技術等各個方面存在的不足。進入新世紀後,國際國內形勢不斷變化,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形勢,對我國郵政物流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當前郵政物流發展面臨著內外兩個方面形勢的困難和壓力:(一)我國郵政物流面臨的內部形勢從內部情況看,當前郵政物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三個方面的不適應:1.思想觀念不適應,與現代化郵政物流的要求相比,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相比,我國的郵政物流在思想觀念上還存在較大差異。2.運行機制不適應郵政物流,在機構和管理職能上偏重於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不高,在企業運行機制上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各項改革沒有完全到位。3.隊伍人員素質不適應,一是文化水平偏低;二是高層次人才缺乏;三是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二)我國郵政物流面臨的外部形勢1.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大量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國際資本也將地向我國市場轉移。國外投資商的加入使郵政業務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同時對物流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中國落後的物流配送體制不能提供采購、庫存、運輸等一體化服務,這就給外資企業提供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尤其是在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很受外資企業的歡迎。對於那些產品外銷、原材料國外采購的跨國企業,外資物流企業具有絕對的優勢地位,同時也是國內物流企業所不能比擬的。2.自2003年起,國家不再對郵政提供普遍服務進行補貼,資金來源渠道減少,使郵政自身的運營和建設資金壓力明顯增大。外部相關政策的影響使物流的發展遇到的困難。二、發展郵政物流存在的問題面對著中國物流市場的紛繁復雜和激烈競爭,中國郵政雖然具有諸多優勢,但在體制、技術、服務等方面和外資物流企業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信息網路不通,「三流」分離,國內外物流企業存在信息差距雖然郵政本身的信息網已初具規模,但「三流」基本上是不通暢的,整體運行效率低下,網路數據和人工作業的交互自動化程度低,與現代化、信息化、社會化的物流體系還有很大差距,信息的輸出和輸入都是瓶頸。(二)物流處理配送能力不足電子商務物流服務要求物流企業有較大的倉儲能力,非常高的物流處理效率和配送能力,而目前中國郵政盡管擁有7個一級中心局,63個二級中心局及166個三級中心局,但現在的倉儲和物流處理能力與電子商務發展要求還不相適應。(三)服務意識不強,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服務收費高中國郵政長期在政府的保護下壟斷經營,形成了壟斷行業的優越感,人員的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效率不高,沒有生存壓力的緊迫感和服務的責任感,盡管在1998年郵電分營後,對自身的生存和市場意識有所加強,但仍需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和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三、中國郵政物流的發展建議(一)找准郵政物流的戰略目標和市場定位1、戰略目標以提高核心競爭能力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郵政網路為依託,堅持高起點、優質服務的基本思路,努力構建現代化的社會公用物流服務平台,實現實物、信息、資金三流的高度融合,逐步成為國內精益物流的龍頭企業。建成一批適應第三方物流要求的配送中心,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物流配送網路體系,逐步向企業供應鏈推進,最終成為企業供應鏈的參與組織和整合者。2.市場定位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根據中國郵政物流高質量、高效益、高速度的特點,郵政物流的市場定位應在這幾方面:小體積、小重量、小數量、高附加值、高實效性和多批次的產品。同時根據生產產品的特點,郵政物流企業進入的細分市場應該是具有良好品牌的流通企業或者是國內外大中型製造企業等高層次物流市場。物流的運作模式可以定位在這幾個模式上:一體化物流模式,城市配送業務模式,分銷郵購業務模式,貨運代理業務模式等。(二)加強人力資源建設,為郵政物流提供智力支持缺乏洞悉現代物流理論與知識的專業化物流人才,是目前制約郵政物流快速發展的瓶頸之一。現代物流行業包括經濟學、管理學、信息學、運籌學、系統學等眾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與素質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郵政物流企業中,一方面由於現有郵遞類業務的管理人員和營銷人員都是傳統郵政的從業人員,未受過現代物流理論的系統學習,管理意識和技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由於傳統的郵件運輸、投遞都是勞動密集型工種,大多數從業人員文化素質偏低,這些都與郵政物流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因此,郵政物流企業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從員工的行為、儀表、品德、職業素養到接待客戶的禮儀、用語等方面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同時大力引進和培養物流人才,加強人力資源建設,為郵政物流企業的快速、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1.保持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結構現代物流企業需要大量的管理、營銷、作業處理等人員,要科學規劃郵政物流組織結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要求,合理安排人員,做到崗得其人,人盡其才。2.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養力度,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郵政物流業務的發展,需要一大批熟悉專業知識的次年工業人員,因此做好郵政物流企業員工的次年工業培訓非常重要,要採取多種培訓方式,提高現有郵政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能力。3.廣納人才,為其提供實現價值的舞台建立與市場接軌的人才引進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培養和引進熟悉現代物流管理的專業人才,選拔高素質、業務精、開拓精神強、有志於物流實業的職工到高校深造。適當引進工業工程、軟體系統集成與開發、設施設計和運輸、財務、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專業人才,形成人才與技術優勢。4.建立科學的薪酬體系,強化激勵機制明確物流成本的構成,健全郵政物流成本財務模式,理清頭緒,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確保合理分配。同時,強化激勵機制,對營銷成績突出的人員進行獎勵,切實提高員工發展業務的積極性。(三)完善的客戶服務戰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開始關注客戶服務,主動靠近客戶,並以客戶需求和利益為中心,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提升企業競爭力。郵政物流服務要滿足貨主企業向客戶提供物流服務的需求,無論是服務能力還是服務質量,都要以貨主滿意為目標。在能力上滿足客戶服務要實現物流基本服務向增值服務延伸,物流功能服務向管理服務延伸,實物流服務向信息流、資金流服務延伸,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物流服務,根據客戶需求,結合自身發展戰略,與客戶共同尋求最佳服務方式,實現從提供物流服務到進行物流合作的轉變。
B. 中國近代郵政業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中國近代郵政事業起源的標志是:維新變法,建立近代郵政制度,並且隨之發行了大龍郵票。
中國從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國家經辦的實行近代管理的通信事業。包括郵政和電信兩部分。是以傳遞信息為主的國民經濟的生產部門,實行資費制度,對公眾普遍開放。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中國的郵電事業是由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所控制。
郵政盡管太平天國的洪仁玕(1822~1864)最早提出了興辦近代郵政的規劃,清代地方政府又在台灣省首先實行了改驛歸郵;但是,在全國范圍內開辦國家郵政卻是由清政府於1866年委託海關總稅務司英人赫德辦理的。經過海關兼辦郵遞和試辦郵政階段,終於在1896年3月正式批准成立了大清郵政。1911年郵政脫離海關,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改稱中華郵政。1914年加入萬國郵政聯盟,主要業務包括函件、包裹、匯兌與儲金。1904年全國有郵政局所1319處,1936年增至 72690處。郵政員工1911年有15288人,1936年增至28007人。郵運工具從早期的肩挑、馬馱等逐漸發展為利用汽車、火車、輪船,並開辦了航空郵路。郵路總長度從1904年的 50500公里發展到1936年的584816公里。
在清代和北洋政府統治時期,中國郵政控制在外國人手裡,1928年以後,逐漸轉由國民黨政府控制。但因郵政是獨立經營,絕少受軍閥混戰和政局變動的影響,它贏得了穩定可靠的信譽。它的管理,也具有一些符合近代通信企業規律的長處,如垂直領導、高度集中、全程全網、聯合作業、人有專責、事有定章、紀律嚴明等。財務上,1915年開始有盈利。1930年因儲金匯兌與郵政分離,出現虧損,1935年合並轉為盈利。
電信主要是電報(有線和無線)和電話(市內和長途)等。其中除從1877年起創辦的有線電報和1900年後創辦的市內電話一度是官督商辦、商辦或官商合辦外,其餘全由國家或各級政府經辦(1902~1908年電報也被收歸官辦)。電信與政權關系密切,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都嚴格控制國內電信,而對外電信則長期被外國公司所把持。
電信局所 1907年僅 239處,至1936年增為1272處。1894年電報總局的職工482人,至1936年交通部所屬的電信職工發展到 20704人。1907年電報線路(不含海線)的總長度為37000公里,1936年為93995.7公里。長途電話線路清末只有北京至天津的一段,到1937年已達53000多公里。市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910年為7865門,1937年為104404門(包括省辦、商辦電話的容量)。1900年市內電話用戶只有十餘戶,1937年交通部所屬的電話局用戶已達73000多戶。一般說來,清末主要發展有線電報和市內電話,北洋政府時期主要發展長波無線電,國民黨政府時期主要發展短波無線電和長途電話。與郵政相似的是,電信也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早期的電報學堂還曾有對畢業生繼續承擔考核晉升責任的制度。
作用近代郵電事業的發展,使中國古老的驛傳發生革命性的變革,使中國有了新的通信手段和通信方式;對於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溝通思想文化交流、便利人民生活等方面,起了積極作用。中國近代郵電事業雖然發展較快,但它仍然非常落後,特別是廣大農村一般還處於閉目塞聽的局面。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郵電事業才有了普遍的發展。
C. 中國郵政未來發展的方向究竟在哪裡
和諧郵政郵政企業是一個完整的工作系統,具有全程全網、聯合作業的特點, 郵政網路是國家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現行郵政企業靠市場營銷、全員營銷,走市場化經營靠自負盈虧是非常難以生存的。據參加全國重點地市郵政局長會議的某位領導給筆者親筆簽名的來信中,集團公司劉安東總經理指出:要進一步認清郵政業務當前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主要任務,進一步增強郵政改革和發展的緊迫感,認清發展中的問題和不足。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各項業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困難和問題面前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不爭論、不猶豫、不彷徨、充滿信心,用積極的實踐去迎接挑戰。一方面總結已有的成績和經驗,一方面借鑒同行業的先進做法,不斷加快郵政業務在新的歷史階段的發展步伐,繼續努力開創新的發展局面。筆者認為:深入基層調研,貼近基層、傾聽基層呼聲,應是當務之急。網友哥本哈根曾在郵政工作多年,現辭職到其他地方工作。但心系郵政,發貼郵政發展下去、困難重重現轉載如下,望決策者慎重考慮,組建一個大網談何容易。千萬別等毀棄他時,才知可惜!附原文:郵政發展下去,困難重重 第一,未來的消費主體:年輕人沒有這樣的依戀和忠誠; 第二,品牌依戀的形成有一個條件是品牌信任,而這個信任機制在逐漸被郵政自己所摧毀; 第三,營銷實證證明:可選品牌的增多,會提高品牌轉換的可能性,競爭的加劇使消費者品牌依戀和忠誠越來越難; 第四,網上交易的不斷發展,對快遞業是絕對的利好,但這絕對並不是對中國郵政的利好而是相反; 郵政現在中青年群體中,已經失去了地位,因為服務不好,對員工苛刻,這個事實已經開始被人所了解。 國家如果開明,把承擔國家基本服務的業務獨立出來,比如平信、機密文家寄遞等,保護好, 否則 ,郵政的明天就是灰暗的。
D. 為了促進現在郵政事業進一步向前發展,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好點子
郵政要來發展人才最重要撈正常規律出自牌,真正做到外大內小,外園內方,外強內強,出郵政局能辦成事的回局說了不算,給局裡說了算的出去辦不成事,局裡凈辦點頭重腳輕,十七領著十八干,沒本事的領著有能力的干,這樣的單位你說能搞好吧
E. 郵政員工如何結合自身實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共產黨員的標准,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郵政員工...這是要入黨啊還是作為預備黨員做考核啊?呵呵~先把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和內涵搞清楚,再結合黨員身份及自身行業特點和實際..資料如下~
F. 郵政突破發展瓶頸,實現提速增效的困難有哪些
(一)地方經濟環境束縛郵政發展
自然環境的影響。
農村郵政支局虧損依然嚴重。
資金緊張,局(所)布局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環境變化。
(二)職工素質偏低,人才缺乏對郵政發展的影響
人員素質低,無後備人才。
人員冗餘,負擔沉重。
(三)不規范的市場競爭對郵政發展的影響
從外部環境看,入世後郵政市場的開放也將越來越加大力度。發達國家一些頗具規模的郵政集團公司已經不滿足於本國發展業務,而是通過收購、兼並等手段,走上了國際化的發展道路,並把目光投向了潛力較大的中國郵政。可以說我們在技術、業務、服務、資金等方面都無法與其競爭,因此生存的困難較大。首當其沖的就是速遞市場,FEDEX、UPS、DHL等跨國公司依靠雄厚的實力和成熟的市場經驗,大舉進攻我國的速遞市場,這將對我國速遞行業的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
從國內環境來看,科學技術尤其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給郵政業務帶來了猛烈的沖擊。來自國內的競爭對手瞄準郵政"船大難掉頭"及經營機制不夠靈活等劣勢,充分發揮小、快、靈的優勢,見縫插針,搶占市場。
從郵政自身來看,分營後郵政資金緊張,尤其是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再加上我們的資費較同行業偏高、時限較同行業慢,以包裹市場為例,資費比鐵路快件高10-30%,比私人物流公司高20-50%,比配貨和汽運高50-70%。時限比鐵路快件等渠道慢2-4天。另外我們的服務也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
G. 郵政事業發展的歷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20號)
《北京市郵政通信條例》已由北京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於1994年7月22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994年7月22日
北京市郵政通信條例
(1994年7月22日北京市第十屆人民代表
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郵政通信暢通,提高郵政通信服務水平,促進郵政通信事業發展,適應首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郵政通信工作。
第三條 北京市郵政管理局是本市郵政通信工作的主管部門。
市區和遠郊區的郵政(郵電)局按照市郵政管理局的授權,負責本轄區內的郵政通信管理工作 。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郵政通信工作的領導,把郵政通信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按照「統籌規劃、條塊結合、分層負責、聯合建設」的方針,發展郵政通信事業。
第五條 郵政企業應當為用戶提供迅速、准確、安全、方便的郵政通信服務。
第六條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犯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七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負有保護郵政設施和郵件安全的責任,並有權對破壞郵政設施、危害郵件安全的行為予以制止、檢舉和控告。
第八條 郵政企業應當不斷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發展郵政通信事業;對在郵政通信科學技術研究中有創造發明或者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成效顯著的,以及在郵政通信工作中成績突出,在保護郵政設施和郵件安全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郵政通信主管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郵政設施的規劃與建設
第九條 郵政通信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市郵政通信專業規劃和分期實施計劃,並組織實施。
第十條 新建、改建、擴建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開發區、機場、火車站等建設工程,應當同時規劃和設置與之配套的郵政設施,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
第十一條 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在審批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開發區、機場、火車站等建設工程初步設計時,應當聽取郵政通信主管部門對配套建設郵政設施的意見。
第十二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設計建設郵政設施,保證工程質量。設計需要變更的,必須報原審批部門批准。
第十三條 承擔郵政設施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工程監理的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等級,並嚴格執行國家和本市有關郵政設施建設的標准、定額和規范。郵政設施工程竣工驗收時,應當有郵政通信主管部門參加。
第十四條 新建居民樓必須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設置信報箱、間(群)或者收發室。
已建成的居民樓未按照規定設置信報箱、間(群)或者收發室的,必須按照有關規定補建。
第十五條 火車站、機場應當設有辦理郵政業務的場所,並在郵件裝卸、轉運作業場所、郵政車輛出入通道等設施的配套建設方面為郵政企業提供方便。
大型賓館、飯店等公共建築應當設有辦理郵政業務的場所。
第十六條 郵政通信主管部門應當在車站、機場、商場、旅遊點等公共場所和其他方便群眾的地方設置郵亭、郵政報刊亭、郵筒等郵政設施。
第十七條 市人民政府和遠郊區的人民政府以及郵政通信主管部門應當對邊遠、貧困地區的郵政設施的建設在政策、資金、物資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三章 郵政通信的管理
第十八條 未經郵政企業委託,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業務,但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 經營速遞業務的非郵政企業,應當遵守郵政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並須接受郵政通信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凡需使用郵政企業的通信網路經營速遞業務的,應當到郵政通信主管部門備案並辦理有關手續。
第二十條 郵政企業可以委託符合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代辦郵政業務。代辦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嚴格執行有關郵政業務規則、資費標准和服務標准,接受郵政通信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印製未經郵政通信主管部門監制的明信片和通信使用的信封,不得銷售自製的集郵品。
第二十二條 農村地區按行政村設置村郵站,負責投遞本村郵政用戶的郵件、報刊。郵政通信主管部門應當積極扶持村郵站的設置,並對其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
第二十三條 郵政用戶應當使用符合標準的信封和明信片;郵寄包裹、印刷品按照規定的規格標准封裝,並按規定正確書寫收件人、寄件人的姓名、地址和郵政編碼;遵守禁止寄遞或者限量寄遞物品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居民樓的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新設置的單位應當到所在地郵政(郵電)局辦理郵件、報刊投遞登記手續。
郵件接收單位名稱、地址、樓號、門牌號等變更的,應當到原登記的郵政(郵電)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四章 郵政設施的保護與郵政通信的社會保障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郵政設施保護工作的領導,開展郵政設施保護的宣傳教育。郵政企業應當建立郵政設施保護的責任制度,加強對郵政設施的檢查、維護和管理,保證郵政設施的完好。
第二十六條 居民樓設置的信報箱、間(群),由有關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負責管理,發現損壞或者其他不能保證郵件安全等情況時,應當及時維修或者更換;也可以委託郵政企業維修或者更換,所需工料費由委託單位支付。
第二十七條 因建設需要拆除、遷移郵政設施的,建設單位或者施工作業單位應當事先徵得郵政企業的同意,在保證郵政通信正常進行和方便用戶用郵的情況下,與郵政企業簽訂協議,根據先建後拆的原則進行,有關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二十八條 本市鐵路、公路、航空、海關、公安交通等部門應當在郵件的收寄、投遞、運輸、郵政網點設置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
第二十九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妨害郵政通信工作的正常進行:
(一)損壞郵政信筒(箱)、郵亭、郵政報刊亭等郵政設施;
(二)私開郵政信筒(箱)或者向郵政信筒(箱)內塞投易燃易爆或者腐蝕性等危險物品以及其他雜物;
(三)在郵政局(所)門前、郵政信筒(箱)周圍及郵車必經通道內堆物堆料、擺攤設點,妨害用戶用郵或者影響郵車通行;
(四)偽造或者冒用郵政專用標志、郵政標志服和郵政專用品;
(五)阻礙郵政工作人員執行公務或者毆打、辱罵、傷害郵政工作人員;
(六)非法檢查、截留郵件或者攔截郵政運輸工具。
第五章 郵政通信的服務與社會監督
第三十條 郵政企業應當加強職工教育,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素質;郵政企業的工作人員應當忠於職守,廉潔奉公,信守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第三十一條 郵政企業應當在營業場所公布服務范圍、服務標准、業務程序、資費標准、營業時間和監督電話。
第三十二條 郵政企業除應當遵守國家郵政法律、法規和有關業務規則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對符合接收郵件條件的新建居民樓和新建單位,在二個月內安排投遞;
(二)執行郵件、報刊、電報傳遞時限的規定,逐步擴大日報早投范圍,保證郵件、報刊的投遞質量;
(三)在郵政信筒(箱)上標明開取信件的頻次和時間,並按規定開取。對用戶投入黃帽信筒的信件,優先處理。
第三十三條 郵政企業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和具體條件與用戶簽訂協議,約定投遞位置和方式及其他服務項目。
第三十四條 禁止郵政企業及其工作人員的下列行為:
(一)利用工作之便索要財物、謀取私利或者故意刁難用戶;
(二)擅自中斷正常的郵政業務;
(三)擅自將郵政設施改作他用;
(四)擅自出賣、出借郵政專用品;
(五)擅自改變資費標准或者增加收費項目;
(六)私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或者從郵件中竊取財物。
本條規定適用於代辦郵政業務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十五條 郵政企業的服務應當接受有關部門和群眾的監督。郵政通信主管部門對郵政用戶的投訴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答復用戶。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建設工程未按照規定配套建設郵政設施、擅自改變郵政設施設計或者配套建設的郵政設施不合格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建設或者改正,並由責任單位承擔郵政企業為解決用戶用郵採取的臨時措施所需的費用,直至配套建設的郵政設施驗收合格。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已建成的居民樓未按照規定設置信報箱、間(群)或者收發室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責令居民樓的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限期補建。逾期不補建的,每逾期一天,處以100元罰款,直至補建合格。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未經郵政企業委託經營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業務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提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將收寄的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以及收取的資費退還寄件人,並處以罰款。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非郵政企業使用郵政企業的通信網路經營速遞業務,不到郵政通信主管部門備案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補辦備案手續。逾期不備案的,每逾期一天,處以500元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印製未經郵政通信主管部門監制的明信片和通信使用的信封或者銷售自製集郵品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沒收物品和非法所得,並處以10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居民樓設置的信報箱、間(群)以及郵件接收單位的郵政設施損壞,有關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不及時維修或者更換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維修、更換。逾期不維修、更換的,每逾期一天,處以100元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未徵得郵政企業同意,擅自拆除、遷移郵政設施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並可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對責任單位處以10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二、五、六項規定,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賠償經濟損失;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在郵政局(所)門前、郵政信筒(箱)周圍及郵車必經通道內堆物堆料、擺攤設點,妨害用戶用郵或者影響郵車通行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會同工商行政、公安交通等部門採取措施予以清除,並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四項規定,偽造或者冒用郵政專用標志、郵政標志服和郵政專用品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處以1500元以下罰款,並沒收有關物品。
第四十六條 新建居民樓和新建單位具備通郵條件,並辦理了投遞登記手續,逾兩個月不通郵的,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責令責任單位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罰款。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二、三、四項規定,侵犯用戶合法權益或者擅自出賣、出借郵政專用品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沒收非法所得,退還非法索要的財物,根據情節給予行政處分;並可由郵政通信主管部門對責任單位處以10000元以下罰款,對責任人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五項規定,擅自改變資費標准或者增加收費項目的,由物價部門依法處罰。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六項規定,私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從郵件中竊取財物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按貪污罪從重處罰。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一條 郵政通信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二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北京市郵政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五十三條 本條例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地方法規)
http://law..com/.html
交通運輸繼續增長,運輸結構相對穩定。2003年,交通運輸業克服了「非典」帶來的不利影響,繼續保持增長。全年旅客運輸量達31237.4萬人,比上年增長6.2%;貨物運輸量達30936.1萬噸,比上年增長0.5%。運輸結構保持相對穩定,公路、鐵路、民航三種運輸方式客運量比重分別為82.3%、13.7 %和4%;貨運量比重分別為92.4%、7.4%和0.2%。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長%
客運總量(萬人) 31237.4 29422.1 6.2
公路 25702 23112.3 11.2
鐵路(發送量) 4289.9 5032.3 -14.8
民航 1245.5 1277.5 -2.5
貨運總量(萬噸) 30936.1 30768.2 0.5
公路 28606 28375 0.8
鐵路(發送量) 2283.4 2347.7 -2.7
民航 46.7 45.8 2.0
郵政業持續穩定發展,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郵政業運營質量進一步提高。2003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31.3億元,增長5 %。傳統郵政業務有漲有落。全年收寄函件8.4億份,下降1.2%;訂銷報紙11.7億份,下降7.1 %;訂銷雜志5284萬份,增長0.4 %。郵政新業務迅速發展。全年收寄特快專遞1189萬件,增長11.4 %;郵政儲蓄期末余額大幅度增加,截至2003年末達到280.8億元,增長12.8%。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長%
收寄函件(億份) 8.4 8.5 -1.2
訂銷報紙(億份) 11.7 12.6 -7.1
訂銷雜志(萬份) 5284 5262 0.4
特快專遞(萬件) 1189 1067 11.4
通信業快速增長,移動通信發展令人矚目。2003年通信業在技術和業務上有了新的發展,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形成。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251.7億元,增長20.8 %。全年新增電話用戶270.9萬戶,用戶總數達1776萬戶,其中固定電話680.4 萬戶;行動電話1095.6萬戶。新業務快速發展。IP電話通話時長達到75.3 億分鍾,增長1.2倍;移動簡訊業務量達到89.2億條,增長1.5倍;2003年,北京通信公司推出的無線市話(「小靈通」)業務,目前用戶已達到47.8萬戶。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長%
固定電話用戶(萬戶) 680.4 585.6 16.2
主線普及率(線/百人) 47.3 41.7 13.4
行動電話用戶(萬戶) 1095.6 919.5 19.2
行動電話普及率(戶/百人) 76.1 65.5 16.2
http://www.bjstats.gov.cn/lhzl/xlfx/200402/t20040205_12072.htm
H. 關於中國郵政和郵政改革對地方郵政影響的資料
「郵電分營」與中國郵政發展
趙拴亮 龔傳信
(發表於《改革與發展》)
一九九九年一月,中國郵電完成了「郵電分營」工作,這是中國郵政改革走出的重要的一步。然而,許多郵政職工中對「郵電分營」存在著許多疑慮,他們在思考著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諸如分營對郵政的發展是否有利,郵政業務量是否受到影響,郵政的投資是否還有保障,郵政職工的水平能否保持現有狀況,為什麼要分營,郵政的前途如何等一系列問題。現在分營已經一年,郵政到底發生了那些變化,我們如何認識郵政取得成績和面臨困難,如何從世界郵政的改革來看中國「郵電分營」,如何從中國的國企改革來認識中國郵政的改革。本文試圖對中國郵政的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以及世界郵政的改革發展進行分析,從而認識中國郵政所進行的改革。
事實上,一九九九年郵政作為國民經濟體系的一個部分開始獨立運營,郵政職工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郵政生產經營情況較好,完成全年三大經濟指標,為今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同時應清醒的看到當前郵政經濟的增長質量不高,管理還很粗放,經營機制不活,業務結構不合理,與市場經濟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同時郵政獨立運營後,國家對郵政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經濟指標和服務指標。另外郵政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中美已簽署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雙邊協定,中國可望在近期加入世貿組織。作為一個服務行業,可以肯定,「入世」以後,將會受到各種影響。面對這些情況中國郵政如何進一步改革,採取怎樣的發展策略,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郵電分營」是中國郵政體制改革的第一步
我們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中國的「郵電分營」。郵政源於古代各國的郵驛,郵驛是國家出現後專門為政府傳送公文和傳遞軍情而設置的國家通信機構。中國古代郵驛始於殷商時期,古代郵驛是完全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通信方式。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大眾的通信需要增多,各種各樣的私營郵遞通信機構逐步發展起來,一種包括為大眾服務的通信方式-郵政逐步建立。鑒於郵政是國家主權的標志之一,關繫到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發展,各國的郵政都從私營發展到國家專營。公元一八四零年,英國政府採納了羅蘭.希爾的改革設想, 對郵政進行了改革。這次改革確定了近代郵政的基本特徵,並逐步為世界各國郵政所採用。我國也從民營的「僑批局」、「民信局」等私營機構,逐步發展,於一八九六年正式成立大清郵政。
在清末和民國時期,郵政和電信分別屬於郵傳部和交通部。從管理部門和現業部門均分別設置,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郵電部統一領導下的郵政和電信從管理部門到現業部門,仍分別經營,各自實施垂直系統的領導,直到一九五零年七月。從一九五零年七月至一九五二年底完成了「郵電合一」的體制,以後逐步進行了完善,到一九五五年,建立了郵電部和地方雙重領導,三級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除了文革中,由於政治的原因發生較大調整以外,沒有進行根本的調整,一直延續到一九九八年國家郵政局的成立。一九九九年一月全國范圍的郵電分營的完成,標志著中國郵政改革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應該說,「郵電合一」的管理體制對於確保郵電的快速發展,保證國家通信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管理體制與過去的我國的通信技術的發展狀況是相適應的。在我國改革開放前,我國的電信業發展較慢,電話的普及率較低。公眾的通信主要是郵政。郵政的主要功能也是通信。八十年代後期,我國電信事業有了較大發展,通過「以電養郵」的政策,為郵政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郵政的基礎建設得到了加強。
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通信技術的發展,「郵電合一」的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日益發展的郵電事業,「郵電合一」帶來得矛盾越來越突出。首先,「郵電合一」的管理體制使郵政處於次要地位。事實上,由於郵政在郵電業務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一九五二年,郵政的業務收入占郵電業務收入的44.5%,到一九九二年下降到23.9%, 到一九九七年的 9.15%。下降的幅度很大。這必然造成郵電企業投入較大的力量去抓電信,郵政業務的發展勢必有所忽視;其次,經營核算不清, 粗放型經營,對於郵政的生產不考慮成本,管理不效率,管理成本在郵政總成本中的比例逐年增大;第三,電信補郵政使郵政缺乏自我發展的動力,郵政開發新業務和新市場缺乏積極性,郵政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客觀上要求郵電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逐步在進行改革,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和發展。我國的經濟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巨大成功,而後發展到城市的工業企業,也顯示了巨大的威力。同時,經濟改革已延伸到公共服務行業。改革的根本點是引入競爭打破壟斷。在已進行改革的行業諸如交通運輸業,銀行等,其服務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作為公共服務行業的郵政成為改革的最後的幾個堡壘之一。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郵政按市場規律運行,這種要求的最基本點,就是要郵政進行獨立經營。因此,「郵電經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與我國企業改革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
應該指出,我國「郵電分營」具有理論和實踐的基礎,條件已經成熟。事實上,我國郵政理論界關於「郵電分營」已進行了長期的探討研究,早在八十年代末,一些郵政專家就提出了「郵電分營」和「政企分開」。在以後的十幾年間,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理論上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這為郵政的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郵電分營」首先於一九九七年開始在海南和重慶一省一市進行了進行了試點,這為郵電分營在整個郵政行業實施提供了實踐經驗。
二、從世界郵政的發展來看中國的「郵電分營」
當今世界,郵政的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發生了許多質的變化,從外部來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電話、電報、傳真、INTERNET等現代化的通信方式並以較快的速度在公眾中普及,使郵政的傳統業務普遍下降,同時私人速遞公司的出現和壯大對郵政的發展也造成極大的沖擊和挑戰。從郵政內部來看,長期的政府直接管理也為郵政的經營產生了很多的不利影響,產生了服務質量差、長期虧損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所有這些變化引發了世界郵政改革浪潮,各國都在探索本國的郵政改革與發展的道路。特別是近十幾年來,世界許多國家郵政面臨著差不多相同的問題,經營虧損,服務質量差,私營企業的競爭,其他通信技術的挑戰。這迫使許多國家進行郵政改革。
改革的方面主要涉及企業改革,規章制度的改革,機構改革和技術改革。綜觀世界郵政的改革,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改革較早,全面,深入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瑞典,芬蘭等。這些國家的改革一個重要的特點郵政實現了企業化,甚至實施了私有化。在這些國家中最早進入改革的國家是澳大利亞,它於一九七五年開始,先後進行了三次較大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有動機和帶來的變化,每一次改革都比前一次更進一步;第二類,在某些方面進行了改革。如智利,希臘,葡萄牙等,這一類國家的郵政改革在某一方面很有特色;第三類,進行了初步改革,並制定了進一步進行改革的計劃。如越南,泰國 ,印尼等,這一類國家往往進行了郵電分營,並表示出對郵政改革的較大興趣;第四類,仍保持其傳統,強調其公用性,要求改革的呼聲較小。如日本,韓國等。這些國家的特點往往是經濟較發達,強調郵政的普遍服務性。由此可以看出,各國郵政有著不同的外部環境和文化背景,因而改革的進程會有所不同,但改革的方向基本是一致的,這就是商業化和公司化。也應該看到,世界郵政也在向強強聯合,佔領它國市場的方向發展。
在那些郵政改革成功的國家中,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改革後,郵政開始盈利,並且郵政的業務收入,業務量,服務質量,職工的工資水平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為了更好的佔有市場,在確保盈利的基礎上,郵政資費進行了下調。通過郵政管理改革,使長期虧損的企業,又充滿了活力。
世界范圍的郵政改革對中國郵政的改革是一個促進。大多數國家的郵政改革改革進程中首先實施的是「郵電分營」。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郵電分營的比例很高,非洲佔32.43%、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北美洲佔100%,南美洲佔55.56%,東歐佔94.74%,西歐佔78.26% ,亞洲及太平洋佔40%。「郵電分營」是世界郵政改革的重要方面,中國郵政正是順應了這種世界郵政改革發展的趨勢,根據中國的國情,在郵政的發展史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三、「郵電分營」後的郵政形勢分析
「郵電分營」後,郵政在許多方面的存在著優勢。首先,能夠調動郵政職工的積極性。「郵電合一」使郵政對電信產生依賴,郵政職工缺乏自我經營的意識。分營後,郵政的經營自我運作,郵政職工有了自我經營發展的意識,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其次,分營後,郵政在「合營」中掩蓋的矛盾和問題會充分的暴露出來。特別是投入不講成本,運行不講效益,這些問題分營後受到重視。同時,分營有利於郵政向集約化經營發展;第三,有利於郵政職工整體素質的提高。在分營初期,由於對郵政固有的偏見,一些學歷較高的職工流向了電信,郵政職工的整體水平較底,因此,郵政素質郵政職工的文化水平急需提高,這使的郵政分營後非常重視教育和培訓。第四,為郵政網現代化創造了條件,特別是中心局體制建設和郵政綜合網建設。
我們也應該看到,分營後郵政面臨著許多困難,正確的分析這些困難,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中國郵政改革成功的關鍵。郵政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郵政職工對「郵電分營」的認識問題。要讓郵政職工認識到郵電分營的必要性,認識到郵電分營是中國郵政改革的第一步,郵政必須進行進一步改革,企業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郵政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改革的關鍵就是郵政的管理體制。其次要解決好普遍服務與經濟效益的矛盾,國家賦予郵政兩個作用,一方面,作為國家一個公共服務部門,為郵政提供優質的普遍服務,另一方面,作為國有大中型企業,要實現經濟效益,在三年的時間里扭虧為盈,如何處理好這些關系,是郵政發展的重要方面;第三,郵政職工普遍市場營銷觀念的缺乏,也是制約郵政發展的重要方面,一個行業的營銷觀念的轉變是一個過程,加速郵政市場營銷觀念形成,是郵政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第四郵政法規不適應郵政的的發展,由於技術的進步和郵政內涵的變化,要求郵政法進行修訂,要求郵政的業務的處理規則進行調整;第五,郵政的服務質量問題。由於郵政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郵政形成了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郵政在內部生產中非常重視質量,但對於直接接觸顧客收寄和投遞環節的服務質量被忽視。因此,分營後必須提高服務質量,
五、在進一步進行郵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同時,積極推進郵政發展
盡管郵政實現了獨立運營,但由於郵政仍是「政企合一」,這與國家管理體制改革不相適應。為保證郵政的發展,郵政的管理體制必須進行進一步的改革。進一步的改革應包括「政企分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此同時,應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工作,推進郵政發展。
首先,郵政職工應具備三個觀念。即商業觀念(或商業思想),用戶觀念,質量觀念。所為商業觀念就是要用商業的思想和方法,經營郵政業務。這是郵政改革的重要方面。要求重視商業原則的應用,商業信息與品牌意識,提高企業工作效率。用戶觀念要求每一職工有用戶第一的意識,郵政的服務不僅用戶滿意,而且要取悅用戶,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改進我們的服務產品和開發新的服務產品。質量觀念是郵政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思想。做好我們工作的第一步和每一步。注重發展郵政的質量文化,強調整體質量,為用戶提供可靠與信賴的服務產品。
其次,加強郵電合作。從業務上來講,郵政和電信在向綜合方向發展,國外混合郵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郵政部門要發揮和電信部門特殊的關系,分營後的今天更要重視和電信部門的合作,當然,合作要以雙方互利為原則。
第三,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當今世界,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加之郵政企業在這方面底子薄,更需要加強郵政人才的培養,重視在職培訓。要通過建立靈活、公平的用人機制,同時將用人機制與培訓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
第四,發展郵政企業的文化。從古代郵驛算起,郵政有著上千年的發展歷史,所形成的文化是郵政的寶貴財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郵政在發展中形成了獨具特特色的企業精神,如郵政的服務宗旨「迅速、准確、安全、方便」
作為郵政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在新的形勢充分發揮郵政企業文化的作用,使郵政文化為郵政發展服務。
第五,郵政要創新。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推動器,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郵政已不再是占據主導地位的通信手段,郵政要生存,要發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建立新體制,開發新業務,開辟新市場。
第六,郵政要利用現代科技發展自己。不僅在生產上利用現代科技,而且在業務開發上也要利用現代科技為郵政我們提供的發展條件。
總之,分營後的中國郵政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研究和探討其發展規律,解決出現的問題,郵政的改革和發展才能取得成功。郵政改革與發展涉及到許多方面,本文僅是對其中一部分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其他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