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解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地理位置: 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全國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溫泉遍布全國各地.境內河流流程短,最長的信濃川長約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資源: 資源貧乏,80%以上依賴進口.主要資源蘊藏量為:金礦689.6萬噸,銀礦1689.7萬噸,鐵礦62.1萬噸,煤826.5萬噸(以上數字為2000年統計).鉛礦為4317.9萬噸(1992年統計),銅礦為1155.3萬噸(1996年統計).石油100%依靠進口.核能開發較早,截至2002年8月,擁有53所核能發電站,總發電裝機容量為4590.7萬Kw(千瓦).森林面積2521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木材52%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日本山地與河流較多,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約為每年1353億Kwh(千瓦時).日本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約相當於國土的10倍,漁業資源豐富,但由於過度捕撈等原因,資源量近年逐漸下降. 一、自然地理特徵 1、領土組成 日本是東亞的島國,東臨太平洋,西北臨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 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 日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 2. 多山的地形 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僅沿海一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臨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群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 日本地震頻繁,人們可以感覺到的地震每年平均多達1500多次. 3. 海洋性季風氣候 日本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溫暖,夏季較涼爽,降水比較豐富. 4. 自然資源 日本大部分地區為森林覆蓋,森林資源豐富.山間河流短急.水力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缺乏. 二、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 1.發展經濟的條件 有利條件: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島國多優良港口,海上航運便利. 不利因素:耕地狹小,礦產資源缺乏,許多重要的自然資源,需要從國外進口. 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礦石、棉花等工業原料90%以上,甚至100%從國外進口. 2. 日本經濟特點 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調整發展. 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 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和紡織工業. 這些工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日本的最大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 日本與中國的貿易,日本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品. 三、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1、主要工業區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主要的工業區. 2. 影響日本工業分布的原因 以海港為依託,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依靠國際市場,是形成日本工業臨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首都東京在關東平原的南部,東京灣的西北岸,人口有12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國內和國際交通的樞紐. 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橫濱和神戶是著名的海港. 四、日本的漁業,北海道漁場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漁場,日本發展漁業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日本擁有龐大的遠洋捕撈和近海捕撈船隊,沿海和陸上淡水養殖業也較發達. 日本的捕魚量佔世界第一位. 五、日本的農業 日本人口稠密,耕地很少,平均每人耕地不到0.1 公頃,現在專門從事農業的人也很少. 由於地塊較小,日本農民多採用小型農業機械,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細作,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平原地區多生產稻米,現在稻米的產量已能自給. 丘陵地區多栽培果樹和種植蔬菜,但蔬菜、水果仍需大量進口. 六、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 日本在民族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經過消化,成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現代日本文化既有日本民族文化的傳統,又兼有東西方文化的特點. 在古代,日本與中國等東方國家早有往來.日本不僅從中國傳入了水稻、鐵器,而且日本的文化、藝術也深受中國的影響,例如日本的古代建築,文字等. 近代,日本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歐美文化的影響出深入到日本社會,例如許多日本人平時已不再穿傳統的服裝——和服,而穿上了西裝. 飲食方面,由於大量進口小麥,吃麵包的人逐漸增多. 在日本各地,人們可以看到本民族的神社,東方的佛教寺廟,又可以看到西方常見的基督教堂.
② 對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在一個國家內部,地理位置有時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很重要.對於國家,地理回位置對國家的答經濟發展有時也有重要影響.
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一般與國家面積的大小有關.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的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就顯的越次要.原因是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總有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人口自然會在這些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集中,照樣能利用優越地理位置的好處.比如,面積大國一般都臨海,都可以利用臨海優勢.
地理位置可以通過是否臨海,而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國家是否臨海,對經濟發展有時會有影響.臨海的國家相對來說具有海洋交通優勢.因為國家之間最主要的交通,是以海洋交通為主.是否擁有便捷的海洋交通,對國家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擁有便利的海洋交通,可以實現便利的國際貿易,獲得其它地方的自然資源.可方便出口自己的優勢自然資源或產品,也可以方便的吸收外來資本投資,充分發揮本國的優勢,比如勞動力優勢.
③ 地理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主要是區位優勢!
例如:人類文明起源大多是河谷平原,這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食物豐版富,災害少!權
現在科技發達了,相對來說地理區位不太重要了,但經濟效益對於交通運輸還是有很大的要求,平原等地勢起伏不大沒有河流阻斷或山脈阻斷的依然是最經濟最劃算的運輸地形!加之現在鐵路,高速路的四通八達,資源的山地化也在一定程度改變著區位優勢!
高中地理課本上應該有更專業的解釋!
④ 舉例說明地理科學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地理科學,很有前途的學科。人們現在對太空的探索可以達到幾十億光年,但是對回地球內部卻知之甚少答。地理知識相伴於人類而產生,地理知識相伴於社會的進步而發展。地理學科教育內容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一種生產力。地理科學的發展,對社會進步和發展起著巨大的影響。在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中,一方面,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豐富充實了地理知識;另一方面,地理知識的積累,可以引導人類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活動,從而進一步加 深了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⑤ 簡述航空港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航空港能夠很好的促進經濟的發展,航空港的建立,使得地區的客流量加大,能夠很好的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
飛行區是航空港面積最大的區域,設有指揮台、跑道、滑行道、停機坪、無線電導航系統等設施。航空港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客貨運輸服務,保養與維修飛機,保證旅客、貨物和郵件正常運送以及飛機安全起降。
營運特性
1、公用事業性
航空港屬國家基礎性設施,政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為全社會共同使用,也為全社會服務。它的特點是:一次性建設投資大,收益周期長,社會效益無法准確占算.對地方經濟有一定推動作用。
2、准軍事性
指航空港具有潛在的軍事作用,對於國防要求或抗震、救災、搶險及要客服務必須全力以赴,萬無一失。
3、必要經營性
航空港營運和管理不以盈利為唯一目標,但是作為企業,有必要強調經營,實行商業化管理。所謂航空港商業化管理,就是將航空港由傳統的以保障和服務為中心的管理,向以利潤為中心的管理轉化,從而建立高效、完善、科學的機場運營管理體系,增加融資渠道,提高投資回報率,以追求利潤最大化做為航空港的經營目標。
4、綜合性
為彌補營運虧損而採取的跨地區、跨國界經營,體外循環,綜合行業、綜合服務已逐步成為發展趨勢。
⑥ 建設機場對一個城市的經濟和定位有什麼樣的影響
有很大的影響,抄可以帶來很大的人流,帶動經濟。
(6)地理機場對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
⑦ 建了機場對周邊的經濟有影響嗎
建了機場對周邊的經濟有影響,不論新機場落戶哪裡,都將讓這一區域甚至周邊近百公里全面脫貧。
為配合新機場的建設,北京市發改委將建設兩條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和京台高速,3條軌道交通線機場軌道線、R4線南延線和地鐵4線南延線,連接新機場,以確保將來客流能在40分鍾之內從中心城區到達新機場。
北京新機場將建在北京市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的交界地帶,航站樓主要位於大興區禮賢鎮、榆垡鎮,飛機跑道將延伸至河北省廊坊市。首都第二機場方圓20公里范圍內,北至西紅門,南至固安,近幾年都因第二機場原因房價飛速上漲。
(7)地理機場對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環境影響:
1、建設新機場或跑道擴建往往受到當地居民的抵制,因為會對當地造成影響,包括歷史遺跡、植物相和動物相;避免擾鄰是香港啟德機場會被遷走的重要原因。為避免鳥類碰撞飛機造成飛安事故,大型機場會進行鳥類控制計劃,震懾或射殺機場附近的鳥類。
2、機場帶給當地氣候型態的改變已被證實,因為機場的佔地廣闊,就算是少霧的地區也很容易受到濃霧的影響。此外,機場跑道大多鋪設瀝青或混凝土,取代了植披的路面,造成排水模式的變化,導致更多洪水、徑流和土壤侵蝕情形。
3、一些機場的管理部門會編制和發布年度環境報告,以呈現他們是如何處理這些環境問題以及環境保護的措施,這些報告包含了所有的環境保護措施工作,無論是水、空氣、土壤和噪音污染,以及資源節約和機場附近自然生態的保護。
⑧ 機場對經濟的貢獻有多大對此你怎麼看
機場對於經濟的貢獻非常大,能夠達到外貿總額的40%,我認為這是由於航空運輸的高效性決定的,同時對於內陸外貿非常大的好處。
⑨ 機場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影響有哪些
航空運輸是全球最重要的產業之一。而航空業的發展及其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的提高,也是現代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正是航空運輸業,為我們提供了世界范圍的運輸網路,使全球范圍的商務和旅行成為可能。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中,航空運輸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自從1949年第一架噴氣式客機開航以來,全球商業航空運輸量已經增長了70倍。這種增長是任何一種其它的運輸方式都無法相比的,同時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航空服務需求促進了航空運輸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帶來了世界范圍內數百萬的航空乘客量和數十億美元的商業銷售額。 多年來,世界航空業的需求穩步增長。乘客數量在過去的10年內增長了45%,比20世紀80年代中期翻了兩番。貨運交通的增長更快,噸公里數在過去10年內增長了80%,比80年代中期提高了3倍。這種快速增長的驅動因素很多。首先,隨著GDP的增長,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商業與休閑出遊的機會增多。其次,航空業效益的提高和逐漸增加的競爭,使全球航空費用比20世紀70年代中期降低了40%(可比價)。第三,全球化推動了空間相互作用和國際貿易,增加了長途旅行和在國外政策和社會環境優越的地區進行商務活動的頻率。最後,70年代源自美國,並在80年代逐步被歐盟及其它地區所採納的放鬆管制政策,使得航空業得以迅速擴張、重組以及實現航線網路結構最優化,這極大提高了航空業的承運規模,並降低了航空飛行的費用,因而促進了乘客數量的持續增長。根據航空運輸組織(ATAG)[1]的研究,2004年航空系統輸送近20億的定期航班乘客,3800×10t的貨物,以及40%(按照貨物價值)的區域間貨物出口量,和大約40%的國際旅行。航空運輸業在世界范圍內帶來了總計2900萬個就業,和大約29600億美元的全球經濟影響,相當於全世界GDP的8%。 很久以來,人們都認為運輸對經濟發展有強大的積極影響,運輸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可以是間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例如,便捷的交通網路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擴大服務市場,還可以在廣闊的活動范圍內形成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集聚經濟式的節約。更間接的實例還包括交通設施建設所誘發的其它行業的就業機會,以及建設中的自然資源投入和勞動需求所引發的乘數效應。 航空服務水平和航空網路的組織對於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與日俱增。Bell和Feitelson指出,在每一個城市體系中,高效的交通網路都有兩個最基本的效果——使商品和服務的流通更加便捷;使勞動者的流動更及時,更有效。這對於需要頻繁交流和直接接觸的現代生產和生活來說至關重要。盡管近代技術革命減少了某些領域直面接觸的需要,許多經濟部門之間依然嚴重的依賴於他們和同行、供應商、顧客等的直接接觸。Nooteboom認為便捷的交通可以最大限度地縮短空間、認知和文化距離,從而成為知識交換的關鍵。對於管理和輔助人員(administrative and auxiliaryemployees)來說,由於涉及到各個層次的溝通,合作研究以及開發領域的工作,尤其需要面對面的頻繁交流,因而高效的交通網路就愈加重要,相應的,這部分從業人員的乘機率大大高於其它產業。Button和Taylor的研究指出,從事信息業,生物科技,電子業以及管理的新經濟部門,員工的乘機率是傳統產業雇員的1.6倍。 在現代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和運作模式的諸多決定因素中,「接近空港」而帶來的可達性越來越關鍵。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更好地理解航空運輸系統的性質,以及航空運輸和機場在城市集聚區的作用。這篇文章集中探討航空機場的經濟作用。筆者將通過分析主要機場,特別是大型樞紐機場的優勢,以及這種機場所在城市和地區所獲得經濟利益,著重探討機場相關活動和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 1 航空樞紐對城市和區域經濟的影響 如今,航空樞紐已經基本擁有現代城市所擁有的一切功能和物質性基礎設施,和地方社區一起承擔許多職責,包括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務的職能。一個機場可能有上百個承租人,從事一系列的航空事業或商業活動,為機場和地方創造可觀的收入。機場年度預算可能達到上千萬、上億美元,投資計劃可能達到數百萬、數十億,或者更多。即使是一個中型的商業機場,候機樓群、通用航空設施和機場輔助支撐設施(如用於飛機維護保養的建築與器械,跑道、停機坪,滑道等航行區域)也價值數億美元。現代機場是一筆「大生意」,極大影響著現代人類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活。 因此,航空服務的方式對人口的地理分布,產業的發展和布局,都有重要影響。航空放鬆管制20年來,美國國內主要的航空公司都發展了軸輻式(hub-and-spoke)的航空網路。這為美國公眾減少了航空費用,並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旅行線路。這種軸輻式的結構,使得不同城市航空服務的質量和數量差別很大。
某個城市成為航空樞紐,不僅給乘客帶來多種利益,也對本地的整個經濟狀況產生重大的影響。居住在樞紐城市的居民可以享受到獨特的服務和各種各樣的航班,這些服務比處在輻線上的機場要優越得多。事實上,一些企業在某地布局,就是因為那裡優越的航空服務(如豐田公司將其總部設在辛辛那提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個航空樞紐)。與其他航空機場相比,樞紐機場具有如下特徵:更頻繁的航班;更多的直飛服務;更多的同日回程航班選擇;更大的國際飛行可能性;服務更適合當地市場的需求;在一天的主要快遞服務已經結束之後,依然能夠通過定期旅客航班發送包裹;除此之外,在與其他樞紐城市的聯結上,居住在樞紐城市的市民則擁有和非樞紐城市的市民一樣的機會。 這些特徵在商業旅行中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商業旅行的平均費用並不純粹在於飛行的費用,還有賴於許多其它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飛行時間,間歇時間,去機場和從機場返回的時間,因為隔夜所花費用,飛行低頻率航線所浪費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對於商業旅行者來說,他們更多的考慮時間而不是航行費用。常飛旅客計劃(frequent flyer program)現在非常普遍,大多數固定的商務旅客至少是一個航空公司常飛計劃的會員。對於居住在樞紐機場城市的商務旅客來說,常飛旅客計劃的優勢最為明顯,因為樞紐為大多數的目的地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旅行條件。 一般而言,機場尤其是主要樞紐機場,對於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提供城市和區域進入航空運輸系統的門戶;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促進其他相關就業,例如機場附近的輔助商業群等的發展。Van den Berg等的研究表明,機場所在的區域,已經成為越來越具有吸引力的商業區位,而且影響力巨大,成為潛在的經濟增長中心。具體而言,機場對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在影響可以從四個層次加以分析。 原生效應(primary effects),是創建新的航空服務設施或者擴展現有航空服務設施(如跑道建設,候機樓建設以及航空管制系統建設等)所產生的直接即時的經濟影響。原生效應反映在機場建設本身所創造的地方就業和當地承建商的工作,還反映在這些員工和公司在工資和收入上的增加及其在當地的支出。原生效應對地方政府和團體的好處非常明顯,但相對而言,其作用屬於短期的,作用大小有限,基本上隨機場建設的結束而終止。 次生效應(secondary effects),是運營機場所帶來的長期的經濟影響。包括直接為飛機和乘客,以及客貨轉運提供服務所創造的就業機會,還包括機場運營創造的地方收入持續增長對本地經濟所引發的間接影響。這些影響對於地方經濟發展極其重要,作用范圍包括就業、收入和政府稅收,作用的大小則因機場的性質而異。 衍生效應(tertiary effects),源自被機場吸引到本地建廠的個人和產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對地方經濟的刺激和推動。鄰近主要機場,獲取高質量高效率的航空服務是這些產業被吸引的關鍵。如今,大部分商業活動都相當依賴航空運輸,現代型企業尤其需要相當的直接交流,而這些交流只有通過高效的交通服務才能實現。對於地區經濟前景而言,正是這種企業構成了長期經濟增長的基礎,因為他們具有地理流動性,並且代表著主要的增長部門。 永久性效應(perpetuity effects)。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接受:一個地區的經濟一旦開始增長,便具有了自我持續並增強這種增長的機制。與此相關的是,已經有經驗證明,基礎設施投入可以作為一個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的催化劑或發射器。而航空服務會促進地區經濟更長期和更大的發展。航空服務帶來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集聚經濟,同時為新經濟活動提供重要的知識庫,在現代經濟中,這種知識體系可以通過前後向關聯,引發自主的研究和開發活動,讓本地的經濟發展不過分依賴於其他地區,從而保持並進而加速地區經濟的增長。雖然這種永久性或稱驅動性效應是相對抽象,比較難以量化的,但它卻是持久的,而且影響到機場與地方經濟互動的方方面面。對於擁有高水平航空服務的地區來說,這種潛在的永久性的效應對於地區經濟的前景恰恰是最為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