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及主要方向是什麼
談談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
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是總結我國現代化建設長期實踐得出的重要結論,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經驗,是根據我國現階段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九五」計劃的建議中,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作為具有全局意義的兩個根本性轉變之一,強調要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經濟工作的中心,向結構優化、規模經濟、科技進步、科學管理要效益。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取得明顯進步,經濟效益不斷提高。但由於我國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差距較大,並且由於受經濟發展階段的制約,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還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黨的十七大報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分析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涵蓋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全部內容,同時還對經濟發展理念、目的、戰略、途徑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經濟發展理念的新變化、經濟發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對於國際環境認識的新提升。
加快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是堅持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
衡量經濟發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質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經濟增長主要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還是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來實現經濟增長,是粗放型的增長、低質量的增長,不是好的經濟發展。二是看經濟增長是否建立在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基礎上。如果伴隨著經濟增長不能同時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經濟增長只能是在低層次、低水平上重復,經濟效益難以有實質性的提高,這樣的經濟發展不是好的發展。三是看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投資和出口拉動,還是由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主要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難以擴大人民的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於改善民生,這樣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好的發展。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前者是後者的目的,後者是前者的基礎。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的發展,其中就包含著必須要符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規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所呈現的規律,就是社會總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隨經濟增長而不斷優化和升級,這些結構的優化和升級過程,也就是不斷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離開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沒有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經濟發展既好不起來,也快不起來。因此,我們要努力適應國際環境的新變化,適應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在較長時期內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主要方向:從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投資、出口、消費協調拉動轉變;從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從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
② 如何理解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2010年,本世紀進入第二個十年。
中國的現代化,又到了一個攸關未來的路口。
「在經歷了近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戰爭以及難以名狀的事件後,中國人正准備擁抱久盼的夢想,那就是國家的現代化」。當世界以慨嘆的目光,打量這個追趕者60餘年砥礪奮發的身影,「1949—2049」這一中國現代化的時間表,也進入了攻堅克難的「後半程」。靠什麼保證現代化的持續性?靠什麼續寫「前半程」的輝煌與光榮?中國必須做出抉擇。
「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十七大,新的遠見開始凝聚。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一場國際金融危機使傳統發展方式「軟肋」盡顯。200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的任務迫在眉睫。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2010年初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發表重要講話,新的認識飛躍升華。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個時代的命題、發展的課題、現實的難題,在過去一年以前所未有的峻切,期待我們的破解之道。這一年,我們不僅有發展速度的V型反轉,更有發展方式的切實突破。國際輿論敏感地指出,「這個以接近10%的速度飛翔了30年的國家,在關注GDP增速的同時,開始更加關注GDP的構成和質量。」
多一些歷史眼光的人還發現,如同當年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步伐,無比艱難卻無比堅定;今天,這個發展中大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步履,同樣艱難也同樣堅決。
若干年後人們會看到,來自經濟領域的這場深刻變革,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又一次重要抉擇。
(二)這一抉擇,始於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源於不變不行的現實憂患。
「金融危機引發的『傳染病』使眾多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倒下,中國也面臨『失去免疫力』的危險。假如沒有大規模政府投資拉動,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低點可能會降至1%左右。」
為什麼會這樣?
與發達國家金融體系陷入泥沼,危機從金融領域蔓延到實體經濟領域不同,中國的金融業健康穩定,對實體經濟的「造血」功能毫發未損,為什麼我們也在這場冠名「金融」的危機中受到嚴重沖擊?
問題出在經濟發展方式上。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外貿依存度從改革開放之初的9.7%上升到目前的60%,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如此之高的外貿依存度,帶來與國際市場「同此涼熱」的高風險度。一旦危機席捲全球、外部需求急劇下滑,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就必然因為出口的自由落體式滑落而失去平衡。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更多依靠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依靠資源能源的大量投入來賺取國際產業鏈低端的微薄利潤。「世界工廠」的光環,掩不住90%的出口商品是貼牌產品的尷尬。在巨浪滔天的金融海嘯里,這些沒有自己「頭腦」和「心臟」的貼牌企業更容易「沉沒」。
重國際市場、輕國內需求,重低成本優勢、輕自主創新能力,重物質投入、輕資源環境,重財富增長、輕社會福利水平提高,這就是我們長期形成的傳統發展方式。這樣的發展方式不夠注重結構的優化、效益的增加、過程的可持續和成果的共享,難以實現質與量的統一、快與好的統一、物與人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這樣的發展方式與國際金融危機「雙碰頭」,自然會產生強烈的共振效應。「雖然金融風暴沒有正面沖擊中國,但『發展方式病』的存在,還是使這個龐然大物趔趄了一下」。
「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客觀上為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難得機遇」,黨中央果敢科學的判斷,堅定了人們以變革促轉型、從危機看生機的決心。穿越漫天怒吼的金融風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時代命題,開始醞釀初現形態的「質變」,預示著中國現代化歷程上的重要轉折。
(三)自18世紀下半葉,蒸汽機吐著白氣推開現代化大門以來,人類文明發生了深刻的嬗變。在現代化進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國次第亮相,演繹了各具特色的發展篇章,這當中有一條堪稱規律的結論:一個國家要保持充滿活力、持續向上的發展態勢,關鍵是讓經濟發展方式始終與時俱進,找到符合時代潮流、契合自身發展階段的現代化路徑。
近300年的世界現代化史,就是一部發展方式的更新史。正是依靠工業革命,轉向工業立國,才使英國這個孤懸一隅的小島,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為跨越兩個世紀世界發展的領頭羊。正是重視科技發明、信奉「專利制度就是將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國這個原本照搬歐洲技術的學生,成為一個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家,抓住機遇躍居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並以不斷創新的方式增強綜合國力、鞏固超級大國的地位。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拉美經濟高速起飛,但由於未能在收入分配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面及時轉型,其人均收入長期阻隔在6000美元的「玻璃穹幕」中,掉進了「拉美陷阱」。同一時期,日本和韓國的工業化高速推進,卻忽視了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企業發展仍以政府為主導,致使一個個「超大企業」缺乏創新活力,技術多停留在模仿層面,陷入了「日韓困境」。
沒有一勞永逸的現代化,也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方式。在發展方式這個問題上,不變則罔,不進則退,這條兩百多年來錘煉的歷史經驗,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推進現代化的國家理念。
國際金融危機波瀾未平,一場爭奪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賽」就已悄然涌動:美國將研發投入提高到GDP的3%,創下歷史最高水平;英國著眼發展低碳經濟、數字經濟,「構建英國未來」;歐盟宣布投資1050億歐元發展綠色經濟;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人們清楚地知道,這樣的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世界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前奏,它們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後危機時代」的國家力量對比,重構全球的經濟政治版圖。
此時此刻,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僅符合世界經濟發展方式變革的一般規律,更關繫到我們在未來發展中能否擁有新的引擎,在未來競爭中能否獲得新的優勢,在現代化路途上能否取得新的成就。
(四) 新中國成立前的200年,中國是世界現代化進程的落伍者。現代化之於中國,有夢卻無路。是新中國的誕生,使中國人的夢想有了清晰的「時間表」:用100年時間基本實現現代化。
60年過去了。從中國人用的火柴、煤油都姓「洋」,到不少人離開「中國製造」就將失去舒適的生活,中國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中期階段的歷史跨越。歐美發達國家用了將近300年,才使10億左右人口進入工業社會;中國僅用了60年,就將13億人帶入工業社會,演繹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傳奇。
今天,進入現代化的「下半場」,構成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模式的諸多要素條件、內外環境、增長動力與機制都發生了重要變化。如果保持原有發展方式不轉變,未來40年我們將走上一條怎樣的道路?
這是一條外向發展難以持續的「風險之路」。「危險往往在危機結束之後」,國際金融危機漸行漸遠,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卻有待時日,全球經濟可能進入相對低速增長期;發達國家居民儲蓄率將有所上升、消費率繼續下降,國際市場需求短期內甚至會相對收縮。那種過度依賴外向型經濟、「大進大出」的傳統發展方式,不僅會加大風險,而且在未來難以持續。只有將經濟發展更多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才能在國際風雲變幻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一條資源環境難以支撐的「負重之路」。中國的人均資源能源擁有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卻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這種「暴飲暴食」型的發展方式,不僅我們自己的國情不允許,全球的資源容量也難以承載。另一方面,我們正以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環境,負擔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如果沿襲原有的發展方式,「碳排放」將成為無法飄散的憂慮,不僅會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也不利於中國對環保這一人類共同責任的主動擔當。
這是一條國際競爭力難以提升的「低端之路」。國際產業分工有條「U」型曲線,一端是高利潤的研發、設計、標准制定等,另一端是高利潤的品牌、銷售和服務,中間是低利潤的加工生產。如果不能形成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的新競爭優勢,中國將長期停留在「U」型曲線的中間段,徘徊在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隨著土地、能源、人工等要素成本的上升,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們所依賴的低成本「比較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這是一條人的福利難以增長的「物本之路」。按照經濟學的「激勵相容」理論,最好的制度安排是使人們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正好與社會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相吻合。當今時代,百姓熱切盼望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盼望公平化、綠色化、國民福利最大化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單純物質增長為核心內容的傳統經濟發展方式,讓人民從發展中分享紅利、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求,是繼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中科院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將遇到資源環境壓力、發展不均衡等挑戰,如果按照發達國家現代化的現有「歷史經驗」走下去,中國在本世紀末晉級發達國家的概率僅為4%。
環顧全球,曾經成功啟動現代化進程的國家不少,但真正能夠推動現代化進程持續不斷進行下去並最終獲得成功的國家並不多。不少國家在邁入現代化進程後,最初的發展勢頭相當不錯,但後來卻出現停滯,甚至發生逆轉,關鍵原因就是沒有及時對發展方式作出調整。
飛速發展30多年之後,中國走到了這樣的關口。黨中央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正是基於對歷史經驗和現實挑戰的深刻洞察——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強我國經濟抵禦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五)命運不關乎機會,而關乎對機會的把握和選擇。20世紀以來,中國曾有兩次決定現代化命運的重要轉型。
60年前新中國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徹底掃清了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制度障礙,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社會制度轉型,這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第一次重大抉擇。
30年前,我們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殺出一條血路」的決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恢弘巨幕,開始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使我們這個曾占據人類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後世界現代化進程一個多世紀後,趕上了現代化的最新浪潮。經濟體制轉軌,這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第二次重大抉擇。
今天,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出發,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我們又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命題,並以國家整體發展方式的轉型,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歷史性變革。發展方式轉變,這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又一次重大抉擇。
社會制度轉型,經濟體制轉軌,發展方式轉變。三次變革,處於不同歷史時期,源於不同歷史環境,反映了我們黨引領中國發展進步能力的不斷提高、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如果說第一次「政治制度」抉擇,打下了中國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創造了新中國60年國強民富的輝煌成就;第二次「經濟體制」抉擇,激活了中國現代化的動力源泉,帶來了改革開放30年的飛速發展;那麼這次「發展方式」抉擇,將確定中國現代化的正確路徑,奠定未來中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發展經濟學理論認為,經濟發展方式並非僅僅涉及經濟增長,它同時涉及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消費行為、文化、人與人的關系等各個方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看起來是經濟領域的一場變革,實質上「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在我們黨總體戰略布局中,「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推進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8個「加快」關涉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深刻體現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全局性戰略意義。
(六)機遇稍縱即逝。
轉變發展方式是現代化進入一定階段後各國普遍面臨的挑戰。成功應對這個挑戰,就能保持現代化的連續性,否則,發展代價會越來越大、空間會越來越小、道路會越來越艱難。
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黨中央就提出要從粗放經營為主逐步轉上集約經營為主的軌道。進入新世紀,黨中央進一步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思想,黨的十七大更明確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
同時我們應當看到,多年來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雖有一定成效,但經濟發展總體上仍呈粗放狀態。「GDP崇拜」在一些地方仍驅之不散,重速度輕效益、重國際市場輕國內需求、重財富增長輕民生投入的現象還在一些領域存在。特別是當前,轉變的步伐更明顯落後於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與抓緊解決經濟運行中突出矛盾的要求不相適應,與有效應對國際經濟風險挑戰的要求不相適應,與實現科學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久推難轉」、「轉而不快」,充分反映了轉變的艱巨性。
在片面追求增長速度的體制機制下,那些經濟總量大、增長速度快的地區,自然會受到某種激勵,盡管這些地區發展效益、質量並不顯著,甚至環境污染嚴重;
在價格形成機制不能真正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代價的背景下,企業總是能夠輕易獲得廉價生產要素並賺取高額利潤,自然不會去想辦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在以發展速度和規模論成敗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下,一些地方表面上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擺得再高,也有可能還是緊盯速度,「好」讓位於「快」。
沒有體制的突破,就難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每一個具體的轉變,都要面對深刻的利益調整,也可能會帶來新的矛盾問題,甚至暫時看不到明顯的成效。加快轉變,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關鍵在於扎扎實實地貫徹科學發展觀,出路在於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以改革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經歷化蛹成蝶的陣痛之後,我們將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舞台。
(七)人類歷史上堪稱歷史時代的時期,是那些具有貫通的主題、出現巨大歷史變化的時期。1949年以後的中國無疑是這樣的時期,這60年,新中國全面鋪陳了現代化這一時代主題,並以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億萬中國人萬眾一心的激情演繹,將這個主題書寫成舉世矚目的國家傳奇。
2010年初,一家外國媒體刊登的一篇文章這樣評述:「置身中國,我現在比任何時候更加確信,當歷史學家回顧21世紀頭十年的時候,他們會認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經濟大衰退,而是中國的綠色大躍進」。托馬斯·弗里德曼,這個善於捕捉時代變化的觀察家,在中國現代化路程上看到了什麼?
每一次重大的危機,往往帶來調整的機遇;每一次抓住機遇的變革,都會醞造影響深遠的變局。
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我們一定能在深化改革中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新跨越。
緊緊抓住機遇,承擔起歷史的使命,我們將在現代化的歷程中創造更加輝煌的中國時代。
③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意義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新進展。報告明確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要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怎樣理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呢。
一、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的基本涵義
經濟發展方針,是指由政黨和國家規定的一定歷史時期內,指導經濟工作的指導原則和基本要求。它是經濟路線的貫徹落實,是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對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長期性、關鍵性的指導策略、指導原則和指導方針.有時戰略和方針也可以連在一起使用,稱其為戰略方針。方針與路線、政策相聯結,戰略和策略相對應。
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歷了恢復性發展、創業性發展、模仿性發展、曲折性發展、快速發展和又好又快發展這樣一個長期、艱難和順序的發展過程。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充分體現著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的重要作用,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指導、調整和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方針和戰略正確,經濟就順利、健康發展,方針和戰略錯誤,經濟發展就遭受損失、停滯或走彎路。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必須符合基本國情,必須順應民意,必須與時俱進。同時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還必須具有時代性、發展性、可操作性和簡潔性。
二、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和重大戰略的理解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反映,是對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歷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就世界歷史來說,在各國的工業化進程中,發展初期技術水平低,主要依靠資源投入來提高產量。當工業化進入一定階段、經濟總量達到一定規模、明顯受到資源供給約束時,就必然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是一種客觀規律。所以,在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增長方式,在本質上蘊涵了人與自然對立的理念。近代歐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革命的推進、貨幣向資本的轉化,追求經濟增長的觀念日益凸顯。這一時期,西方學術界和公眾認同的一個基本觀點是,社會發展離不開人對自然的統治和奴役。有工業主義精神之父之稱的聖西門曾明確指出,工業革命的本質在於「把人力作用於物」。由此,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下,判斷社會的進步主要依據經濟指標的量度,它意味著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機器轉動次數的多少,煙囪冒煙有多長,產品的利潤有多高。這種單一的、片面的增長方式,直接導致了大規模投資、大規模生產和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和利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貧富懸殊、社會不穩定、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嚴重後果開始逐漸顯現。而平民教育、社會福利、醫療保健、環境改善、社會公平等進步因素,則被當作經濟增長的代價而犧牲掉了。顯然,這種經濟增長方式,長遠看來不利於人類自身文明的進步和生存條件的改善,需要引起檢討和反思。
我國經濟發展也如世界工業化國家一樣,經歷了一個對經濟發展規律從自然遵循到自覺遵循的長期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思想、路線、國策、方針指導下,蘊藏在人民群眾和產業結構中的巨大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在百廢待興,幾乎走上崩潰邊緣,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的基礎上,剛剛復甦的中國經濟,必然強調快發展大發展,必然強調國民生產總值。正是由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轉變,由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伴行,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發展狀況也有了很大改觀,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社會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和體現。這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但是,與此同時,還存在著問題的另一方面,我國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特點具有明顯的先天脆弱性;人口數量壓力巨大,活動頻繁,規模龐大;資源和生存空間相對緊張;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資源和重要的礦產資源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此外,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主要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繼續增加,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仍在繼續,並逐漸向農村蔓延。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一些企業或單位片面追求GDP數量的增長,只注重經濟效益,極力推行掠奪性消耗自然資源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從總體上看,以往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增加物質資本和勞動投入,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加之我國生產技術與管理水平、產業結構層次都比較低,經濟體制不合理,導致地區間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原因,造成經濟增長投入大、消耗高、效益差,對環境污染加劇。據統計,我國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業勞動生產率只有美國的5%.因此,這樣的快速增長持續的時間越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越大,我們必須轉變發展方式
這些情況表明,傳統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改變。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不能再僅僅靠GDP數量的增長,而應當納入到社會這一大系統中去統籌兼顧,要有更為全面、更為辯證的要求,要更深刻、更自覺地把握經濟發展規律,下更大的決心、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出,反映了黨中央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標志著我們黨對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走向深化、理智和清醒。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對經濟發展指導原則的新發展新跨越。
我們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已經認識到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作用,特別是強調了從粗放式經濟向集約式經濟的轉變,為此,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要求。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對新的世紀經濟運行特點的認識的深化,十七大提出經濟發展方式的理念。這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發展,新跨越。現代發展經濟學的觀點認為,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濟增長指的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強調的是更多的產出,是量的增加。經濟發展不僅僅包括更多的產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質的提高,是質和量的統一,包括經濟增長、結構改善、人民群眾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的改善等等。經濟發展方式是指經濟發展的方法、路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經濟增長轉變為集約式經濟增長;把盲目地單純追求GDP量的擴張轉變到更加註重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質量上來;把見物不見人的陳舊理念轉變到以人為本,更加註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切實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發展理念上來。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辨證的聯系。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經濟增長就談不上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目標,經濟增長並不必然帶來經濟發展。對我國來說,一方面,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要積極地擴大經濟總量,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如就業問題、貧困問題、城鄉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等等都難以解決;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落空;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難以充分體現。但同時,另一方面,我們所要實現的增長速度是在顯著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講求效益前提下的增長速度,是扎實的沒有水分的速度,是有過硬的發展後勁的速度。就是說,我們要實現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統一,我們要走的是一條既有較高發展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國民經濟發展路子。
從轉變發展方式這個意義上來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精神總體是一致的,都要求從粗放型經濟發展向集約型經濟發展轉化。但是,具體來說二者還是有遞進性、發展性的區別的。首先,經濟發展方式包含經濟增長的內容,但不是簡單的等同於經濟增長概念。發展是積極的推動,更強調經濟發展對社會的正向作用和影響,而經濟增長方式更多地強調數字的量度,它對社會既可以產生正向作用又可以產生負向作用。所以,經濟發展方式的表述較之經濟增長方式的表述,正向作用更清晰更准確。其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較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角度更高、范圍更廣,更注重經濟質量意識,更注重經濟發展的安全度與和諧度。最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注重經濟社會綜合協調發展的內涵,更全面更直接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體現了發展的偶合性、關聯性、價值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此,我們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本質上就是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的發展。是保持合理適度的人口增長;維護社會秩序,為人民提供安全、公平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身體和文化素質;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改善民生上,這樣的發展實際上就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內容。這樣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發展,新跨越。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是對新時期經濟發展的全景式覆蓋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戰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方針性指導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擴大內需、環境保護、耕地保護、引進來走出去等等,在這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所以成為我國經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和戰略。是因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相對經濟全局而言的,是關乎整體經濟發展大局的,對各項具體工作方針起指導作用的總方針,所以是重要方針。是影響經濟發展方向的,關乎我國經濟大局長遠和未來走向的,對各項經濟方針政策起統領作用的總戰略,所以稱為重要戰略。同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又體現在各項具體經濟發展任務之中。
其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工業化和信息化並舉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充分發揮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資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更為注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來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其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城鄉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還是西部地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因此,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就需要堅持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堅持不懈地實施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的方針和政策,在繼續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扎扎實實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現代化的同時,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其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進一步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以及水、電、氣等公共設施的投入。從提高居民的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加快城市化步伐,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著手提高消費率,擴大消費需求。要努力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
其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結構調整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向工業化中後期轉型的階段,科學發展需要各部門、各個產業的協調發展,產生整體效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調整增長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一般的資金、資源、人力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的因素實現增長。而經濟發展從整體上不僅需要調整要素投入比例,還需要農業、工業與第三產業之間協調發展;工業內部的冶金、石化、機械、電子等行業的協調發展;製造業中傳統加工業與精細加工、高新技術產業的協調發展,以便推動產業結構的高級化。
其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科學發展需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加強生態建設。要從一次性和單一性利用資源轉向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資源,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轉向以環境優化增長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明顯不足。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警戒線。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礦產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進口依賴程度已經超過40%。而在降低單位產值的能耗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與此同時,我國在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務十分艱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環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所以,節能減排不僅是節省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問題,更關繫到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等科學發展的全局。
三、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的理解
在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只是一個提法變化的問題,而是歷史發展中的必然性問題,是破解世界性難題問題。根據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新的發展階段的實際情況,在推進經濟發展時,我們強調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的有機結合,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長期過程里,在經歷了快速增長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後,歷史性的必然要求推進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戰略的提出,為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和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方法論指導,使我們黨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體系更加完備,意義更為重大和深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過程更豐富更艱難的系統工程,需要採取綜合措施,有計劃的快速推進。
首先,要更新發展理念,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和經濟增長方式,要擯棄片面追求GDP產出而不計資源環境成本投入、只重視物質財富積累而忽視人的全面發展、只考慮當代人不顧及後代人的發展理念,堅持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發展。
其次,要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放在「四位一體」的新發展模式中去把握,賦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新的涵義。從新世紀新階段開始,發展將是一個「四位一體」的現代發展體系:一是經濟發展,包括經濟增長、經濟結構、資源配置、技術創新等;二是社會發展,包括社會事業的發展(如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科研等),以及社會組織和和諧社會的建設;三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發展,包括人口、資源、環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質以及對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參與等。我們應把握發展的嶄新內涵,突破傳統的狹隘的發展思維,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放在
「四位一體」的新發展模式中去把握,賦予經濟發展以新的涵義。
最後,要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變成全黨全社會的自覺行動,使其融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各個方面,貫穿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和過程。
④ 簡述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具體措施
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具體措施是制定適當制度。
⑤ 試結合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現實,闡述我國當前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意義
轉變政府職能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製度保障來源:求是魏禮群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具有現實的緊迫性和長期的戰略意義。從根本上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僅要靠思想教育和輿論引導,更要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來推動。而加快政府自身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則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一、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負有重大責任我國在制定「九五」規劃時就明確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問題,黨的十七大又進一步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有所進展,但從總體上看,問題仍比較突出。集中表現為:一是發展結構不合理,主要是產業層次低,城鄉、地區發展不協調,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投資消費關系失衡;二是經營方式粗放,投入多、消耗高、效益低,付出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過大。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的問題,既同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有關,也同我國經濟發展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有關,更同政府職能轉變滯後有關。政府的職能和行為決定著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形式,政府作為公共權力行使者、政策措施制定者、經濟活動管理者、國有資產所有者、改革創新組織者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決定了政府對經濟發展方式具有廣泛的、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就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經濟發展方式既受特定發展階段以及資源稟賦條件等客觀因素決定,也受發展觀與發展戰略導向、管理體制和政策安排等因素影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可以是自發的漸進的歷史過程,也可以是政府自覺推動的戰略性轉變過程。對於不同的國家來說,需要根據自己的國情採取合適的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形式。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多屬於市場推動的過程,但政府也實施了一定的干預,通過制定發展戰略和政策,完善各種法律和制度,規范市場進入標准和市場主體行為,保證市場競爭的有序進行;政府大力投資於科技、教育、衛生和其他公共領域以改善勞動者的素質,加速人力資本的積累;通過稅收、財政轉移支付等經濟手段調節社會分配。對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和經驗,我們還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借鑒其有益之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決策高效、組織有力、能夠集中力量大事的優勢,我們要發揮這個比較優勢來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隨著經濟發展規模的擴大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在逐漸變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部分任務將逐步由市場自行解決。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仍處在發育和完善的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包括調整產業結構,協調內需與外需關系、投資與消費關系、城鄉關系、區域關系,協調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還需要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從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需要自覺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比較優勢的功效,來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有利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制度安排,需要把政府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國際金融危機以後,我國經濟發展一度陷入嚴重困難,實際上是經濟發展方式受到了沖擊。當前,經濟發展中許多粗放經營、結構失衡等深層的矛盾和問題都同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密切相關,迫切需要加快突破一些影響和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環節和制度。經濟社會生活中潛在的風險也要求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因此,只有進一步轉變和正確履行政府職能,才能有力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二、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著力形成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制度和環境從根本上來說,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就是要合理界定和健全政府職責體系,正確行使政府職能。具體來說,就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與市場監管,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就是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維護良好社會秩序。當前,應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從制度上保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要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和制度,著力提高宏觀調控和管理水平,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營造良好的環境。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情況下,尤其要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包括發揮國家規劃、計劃、產業政策和信息服務的導向作用,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和標准規范,糾正片面追求增長速度而忽視結構、質量和效益的現象,淘汰落後產能和防止產能過剩,促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鼓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城鄉、地區協調發展。要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科學性、針對性,健全宏觀調控制度。宏觀管理還要體現出中央的決策權威,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和宏觀調控決策有效。同時,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以利於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創造一個有效率的市場環境更具有基礎意義,要完善市場體制和競爭機制。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優化結構、節約資源、提高效益的基礎,必須使企業充分行使生產經營自主權。目前的問題是:政府及有關部門仍然管了不少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審核事項還過多,有些地方政府仍然代替企業招商引資,決定建設項目,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計生產成本,不講經濟效益。因此,必須切實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讓企業真正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促進和保護公平競爭,發揮好市場機制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力的推動作用。這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所在。第二,加快財政稅收和價格體制改革,著力形成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財稅制度和價格機制。財政、稅收、價格手段是促進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經濟手段。要實行有利於發展方式轉變、科技進步和資源能源節約的財稅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和環保收費改革,加快建立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公共財政體制,重點是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使財政資金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創新,支持社會建設和改善民生,地向節能減排、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傾斜,並建立長效機制和制度保障。第三,健全優化經濟結構的政策體系,鼓勵依靠自主創新促進發展。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政策,促進經濟增長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靠科技進步和智力開發支撐推動。特別是要推進生產要素組合方式和生產結構調整,逐步實現從低成本擴張模式轉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擴張模式,從高消耗、高污染增長模式轉向低碳化、綠色化清潔生產、可持續增長模式。調整產業政策,大力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加快改造傳統產業,淘汰污染嚴重的產業,發展現代農業和第三產業,尤其是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選准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戰略調整。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體系,有序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為城鎮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創造條件。這不僅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選擇。有序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是擴大內需的持久動力,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載體。為此,要建立和完善統籌城鄉的土地利用和建設規劃制度、產業布局和產業協調制度、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公共服務制度、人力資源開發和勞動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和社會管理制度、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制度等,為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創造條件。第四,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強化政府的再分配職能。當前,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已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因此,強化政府的再分配職能,加大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力度,是當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環節。既需要通過發展經濟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又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把「蛋糕」分好,讓全體人民合理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總的方向和原則是,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應更加註重公平。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變企業「利潤侵蝕工資現象」,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維護勞動者權益。深化壟斷行業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對壟斷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要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提高社會保障的統籌層次,重點解決低收入階層的失業、醫療、養老等問題。創造條件讓的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倡導健康的財富理念,積極推動社會慈善事業發展。要通過擴大轉移支付、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努力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第五,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激勵約束制度。推動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政績評價導向具有關鍵意義。政績考核評價既要看經濟增長的速度,更要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注重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還要注重社會進步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要堅決改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總量擴張的考核評價制度,切實把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社會公正、公平和改善民生,加強就業、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和公共服務建設,作為重要標准納入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並實行政府績效評價和行政問責制。這樣,才能引導各級政府把的精力和資源投入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有利於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機制,形成有利於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機制。三、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政府要有效行使職能,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有更大作為,必須處理好以下四個關系。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要重視發揮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又要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兩手都要用,都要硬,都要發揮應有的作用。關鍵是在實際工作中要把兩者結合好,還需要結合具體發展階段和發展領域有所側重。當前,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如何淘汰落後過剩產能和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為此,政府既要重視運用經濟手段引導資源配置,又要輔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消除各種制約和影響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體制機制,健全統一、公平、公開競爭和優勝劣汰的機制,從而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政府科學管理和市場公平競爭的制度保障。要處理好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的關系。近年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造成的外需嚴重下滑,政府增加投資以擴大國內需求,這是完全必要的,實踐效果也是好的。在經濟企穩向好之後,政府投資力度可以作適當調整,要地考慮促進民間投資,以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最近,國務院制定了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門應認真貫徹落實。要進一步明確界定政府投資范圍,進一步解決民間投資准入難的問題。要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深化傳統壟斷行業和領域改革開放,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壯大實力。建立健全民間投資服務體系,為民間投資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要處理好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正確發揮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兩個積極性,需要合理和清晰劃分中央與地方的職能和事務,健全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各級政府要按照加快職能轉變的要求,結合實際,突出管理和服務重點。中央政府要加強經濟社會事務的宏觀調控、引導和管理,進一步減少和下放具體管理事項,把的精力轉到制定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標准體繫上,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和市場統一。地方政府要確保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加強對本地區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協調,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定,促進經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要加快省直管縣體制改革,探索地方政府層級改革的路徑。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把保持中央財政調控能力與擴大地方財力結合起來。加快投資體制改革,適當簡化和下放投資項目審批權,中央政府集中力量解決涉及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強化投資活動監管。要完善引導全社會投資活動的體制與機制,推進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方式的創新。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發展的強大動力;既是拉動消費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要更加註重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堅持把公共資源配置地向民生領域傾斜,擴大公共服務,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讓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切實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當前,特別要圍繞促進就業考慮經濟和社會發展,確定政府投資和引導社會投資方向。同時,要下更大決心集中財力建立與我國現階段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制度。(作者: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責任編輯:孫丹)(供參考)
⑥ 為什麼必須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怎樣理解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意義和現實
囧了 我是來打醬油的 我們形式與政策的論文也是這個題目
⑦ 如何理解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意義
1.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人口多、家底薄,是內我國的基容本國情。「家底薄」,主要是指我國人均擁有資源量少、生態環境脆弱。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資源環境的瓶頸約束,在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中避免被動、爭取主動,確保國家經濟安全。)2.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適應全球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增強抵禦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兩年前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廣泛而深遠,促使世界經濟朝增速減緩、結構調整、制度重建時期過渡,國際市場需求相對收縮,世界經濟恢復需要較長時間。這場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沖擊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它直接影響的是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實質則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對過度依賴外需的增長結構的沖擊,使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突出顯現。)3.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在新形勢下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4.面對世界發展的新形勢,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創造新優勢,贏得主動權。
⑧ 誰有關於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意義的形勢和政策論文,發[email protected]里,謝啦
胡錦濤總書記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關鍵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新進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觀內在要求的准確體現
按照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增長是對不同時期的產出總量而言,主要指數量增加;經濟發展則不僅要求有數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結構改善和質量提高。經濟發展方式,可以理解為實現經濟發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僅包含經濟增長方式,還包括結構優化、環境改善、技術不斷創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資源配置趨於合理等方面的內容。從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有兩種經濟增長方式:一是通過增加資源投入和消耗來實現經濟增長,即粗放型增長方式;二是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即集約型增長方式。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就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即從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則至少包括以下內容:(一)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即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關系,從過去那種單純追求速度、盲目擴大數量的增長方式轉變到數量和質量、速度和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方式上來;(二)資源消耗型發展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轉變,即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從經濟發展嚴重依賴資源和破壞環境轉到經濟發展要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前提;(三)技術引進型發展向技術創新型發展轉變,即處理好技術引進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從過去那種過度依賴技術引進轉到注重消化吸收和提高技術創新的發展模式上來;(四)外需拉動型發展向內需主導型發展轉變,即處理好國外市場與國內市場的關系,從過去的「讓利性」開放轉向「互利性」開放、從過於重視「引進來」轉變為「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五)投資拉動型增長向居民消費拉動型增長轉變,即處理好投資與消費的關系,由多度依賴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向主要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轉變;(六)傾斜型發展戰略向均衡型發展戰略轉變,即處理好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協調發展的關系,改變由於「政策傾斜」形成的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狀況;(七)效率優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分配模式轉變,即處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間的關系,改變收入分配失衡狀況,讓人民平等地享受發展成果。
對一個國家來說,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並不能保證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經過長期探索,現在我們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必須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發展目標以及由此所決定的發展方式,顯然是經濟增長方式難以全面涵蓋的,也就是說,單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能保證實現科學發展,而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綜上所述,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涵義相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更深刻更寬泛,它本身不僅包含了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而且還從單純注重數量的擴張轉向既注重數量擴張又注重質量提高;不僅強調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註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不僅要重視經濟的發展,而且還要保持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因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學,更符合中國的實際,它准確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現實選擇
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們長期發展中處理和解決「快」與「好」關系的經驗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解決了許多舊矛盾,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績。但同時我們應當看到,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和產生了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在社會、環境、資源等許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目前,我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在谷類、肉類、煤礦、鋼鐵與石油等五大基本物資消費上,我國僅石油一項落後,其餘皆超越美國。除資源限制之外,我國還面臨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自然環境和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如果我們仍然片面地強調經濟增長,不僅會給自然資源造成極大的壓力,也將使環境面臨更大的挑戰。更值得注意的是,單純強調經濟增長而忽略增長成果的社會分配,將會導致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不協調,城鄉差距、地區發展差距持續擴大,就業難,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等等。這些矛盾和問題,是由於發展中客觀存在難以避免的因素造成的,也是由於我們主觀上較多地強調了「快」而忽視了「好」所造成的。事實證明,如果不轉變觀念,不從根本上處理和解決好「快」與「好」的關系,既不利於中國經濟目前的發展,更會給中國經濟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隱患。在此背景之下,胡錦濤總書記有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法就顯得及時而且意義深遠。
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如何解決好經濟發展中「好」與「快」的關系,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關系問題。對於我國來說,沒有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不可能的,「快」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我們必須看到,經濟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快」的要求。鄧小平曾經強調「經濟發展得快一點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扎扎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正因為如此,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把「好」字放在「快」的前面,突出了「好」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快」字當頭,更多地強調的是速度,它可以通過經濟增長方式來實現;而「好」字當頭,更加突出對於效益的注重,它只能通過經濟發展方式來實現。雖然僅僅是一個詞的變化,但其中有著相當深刻的涵義,它凸顯了中國經濟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標志著中國經濟發展新理念的確立。胡錦濤總書記在「6.25」講話中又突出強調了這一點,說明通過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僅是近幾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也將是今後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指導思路。
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解決我國社會經濟問題的迫切需要
第一,新發展階段改善生存環境和加速建設的矛盾日益尖銳。新世紀以來,在初步實現小康的基礎上,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工業化和城市化雙加速的新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既要加速建設,又要滿足老百姓消費結構升級和改善生活質量的要求。但是,加快建設和老百姓消費熱點轉向買房、買車,客觀上必然消耗更多資源,加大污染排放,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來新的壓力。這就迫切要求使建設規模、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與群眾改善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的要求相適應。
第二,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高,已經難以為繼。近30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長,但是,在粗放的增長方式下,土地、淡水、礦產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越來越脆弱。目前,我國人均資源緊缺,絕大多數資源的人均佔有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資源消耗量或自然資產損失量卻排在世界前列。環境質量處於「局部有改善、整體在惡化」的嚴峻局面。如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沒有大的起色,這種局面只會延續,不會發生好轉。
第三,區域發展格局不合理,加大資源環境壓力。例如,區域產業特色不突出。在鋼鐵、電解鋁、水泥、電石、煉焦等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領域,存在嚴重的低水平重復建設,不僅造成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惡化了一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又如,經濟活動在一些地區過度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密度較大地區的個別地方,出現了過度發展的跡象。人口和經濟活動向這些地方的集中帶來一系列環境和生態問題。再如,地區之間競爭秩序混亂。經濟發達地區資源和環境壓力逐步增大,有些地區成為資源高消耗地區和生態脆弱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產業升級緩慢,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增長方式削弱了本來就脆弱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第四,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總體來說,我國勞動力總量還比較大,供給相對比較充裕,低成本優勢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是也要看到,在勞動力供給總量過剩格局並未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結構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熟練技術工人供不應求,局部地區開始出現普通勞動力短缺現象,勞動力價格快速上漲。並且,隨著勞動年齡人口供給增長率下降,中國的「人口紅利」正逐步消失。與此同時,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村發展的土地供給都趨於緊張,土地成本不斷上漲的趨勢將長期維持。只有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大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提升高端產業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才能應對要素成本上升帶來的挑戰。
第五,人口老齡化超常加快。一方面,中國在人均GDP水平較低時,就邁入了老齡化的門檻。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大致為5000-10000美元;發展中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大約在2000美元;而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超常。根據國外有關機構資料,65歲以上老年人比重從7%升到14%所經歷的時間,法國為115年,瑞典為85年,美國為68年,而中國估計只要27年。人口老齡化既會降低國民儲蓄總水平,也會提高人口贍養負擔,影響社會財富的增長。
中國這種「未富先老」的人口結構變動態勢,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緊迫要求。只有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高附加值產業的比重,才有助於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諸多問題。
第六,世界性產業轉移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最近十多年,全球生產分工體系出現新的特點和變化,以價值鏈分工為特點的新型產業分工勢頭越來越強勁。跨國公司跨境投資、公司內貿易和服務外包明顯增加,國際產業轉移的速度加快,規模擴大,層次提高,方式更加靈活。
產業全球轉移是發達國家產業升級、優化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並推動工業化重心向東半球轉移。我國特有的低成本優勢使我國成為世界製造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國,這對我國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既帶來一系列新的機遇,又帶來嚴峻挑戰,我們必須妥為應對,趨利避害。
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途徑是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的主要途徑,就是調整經濟結構。經濟結構決定資源消耗結構、收入結構、人口結構,影響著城市功能、環境質量、生活品質。抓住經濟結構問題,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主線,調整經濟結構就真正推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結構調整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在向工業化中後期轉型的階段,科學發展需要各部門、各個產業的協調發展,產生整體效益。經濟發展從整體上不僅需要調整要素投入比例,還需要農業、工業與第三產業之間協調發展;工業內部的冶金、石化、機械、電子等行業的協調發展;製造業中傳統加工業與精細加工、高新技術產業的協調發展,以便推動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多年來,我國為經濟結構調整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由低技術、粗加工型產業結構向高技術、精細加工型產業結構的轉型遠沒有完成。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第三產業的競爭力。我們要堅持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立足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發展,促使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向第三產業協同帶動和結構優化升級帶動轉變。
一是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推進城鎮化。
二是用新的思路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緩解能源資源短缺的瓶頸制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如交通運輸、金融、商貿、信息、會展、社區服務以及文化教育醫療等現代服務業,尤其是把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突破口,擴大短缺服務產品供給,滿足多樣化的服務需求,盡快使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三是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加速發展時期,已初步具備支撐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諸多條件。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條件,促使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轉變,注重投入向技術創新和產業優化方向發展,注重傳統製造業的技術更新和設備改造,大力開發和使用經濟上合理、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態環境友好的先進技術,使技術創新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強大力量。四是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要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實施教育優先和人才強國戰略,為我國加快高技術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和人才支撐,從而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產生積極影響。
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促進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互關聯、互相促進,一方面只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才能把過高的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來。另一方面,抓好節能減排,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現實有效的切入點和突破點。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突出,按照國際上判斷發展可持續性的標准,我國的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率,還大於可再生資源的開發速率;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率,還大於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率;對環境的污染排放速率,還大於環境對污染的吸收速率。這些直接導致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的後果。推進節能減排,是解決發展中諸多矛盾和問題的必經之路,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推進節能減排,要立足現有產業和企業,制定和採取針對性強的對策措施,挖掘潛力,降低單位能耗水平,減少污染排放。
一是要突出「一個重點、兩個關鍵」。一個重點:即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節能減排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要突出重點,抓住主要矛盾。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行業是高耗能、高排放產業,佔全社會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頭。兩個關鍵:即加快以節能減排為中心的技術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重要原因是產業結構水平不高,技術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少。因此要加快技術改造,提高現有產業和企業的節能減排能力。落後生產能力是資源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源頭,必須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的手段,引導和促進企業下決心關停並轉落後產能。、
二是增強招商引資的選擇性,從源頭上推進節能減排。招商引資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方式、能耗和污染排放產生重大影響。要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意識,把節能減排的要求貫穿於招商引資的全過程,努力做到選擇性招商,努力引進技術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進加工製造業,積極承接農業和旅遊、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項目。
三是增強經濟發展的循環性,著力拓展節能減排的新空間。與傳統線性發展方式相比,循環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不斷循環的發展模式,它把經濟發展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大大減少污染。因此,推進節能減排,必須把發展循環經濟擺在突出位置。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持體系,運用財稅、金融、價格、投資等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走循環經濟發展的道路。
四要建立健全科學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監督管理機制。完善企業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質量、技術等市場准入標准,健全項目、規劃和決策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能源、資源消耗審核制度,從建設、生產、流通和使用等各個環節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執法監管,加大對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的懲處力度。
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是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解決經濟發展中帶來的環境、資源、社會方面的不協調問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方式。但從率先實現工業化的國家的經驗來看,解決向後工業化過渡時期「增長極限」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由於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採取的是「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對引進國外技術形成了依賴,用於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的資金比例嚴重不協調,加上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致使發展在過度依賴出口的同時,出口產品附加值很低,在國際市場上不僅沒有競爭力,還加大了貿易摩擦和市場風險。在能源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和低成本弱化的情況下,只有把發展建立在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的基礎上,發展才是有後勁的、可持續的。
一要大力實施標准化戰略和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品牌集聚要素、整合資源、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重要作用,培育更多的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打造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優勢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二要高度重視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鼓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強化產業共性技術的供給,加強重點領域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力爭在特色優勢產業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
三要注重突破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瓶頸,開發針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綜合整治技術,開發資源高效勘查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支持高效節能產品推廣、重大節能建設項目和重大節能技術示範。
四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於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以科技人員為主力軍、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要通過完善的體制推進技術與經濟緊密結合,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和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技術應用。對科技成果的先進性、實用性的評價要更加全面地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把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促進清潔生產作為重要的評價標准,充分估計和有效預防新技術應用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保障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客觀上要求建立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因此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時,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有助於實現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從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經過近30年的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已初步建立,但並不完善。從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制度角度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實踐表明,經濟發展方式方面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從制度的角度來分析,與政府自身管理方面缺位、越位和錯位有關。因此,要把「經濟管制型」政府轉變為「公共服務型」政府,做到「一不幹預微觀經濟活動,二不包辦企業決策,三不代替企業招商引資」。
二是建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機制。市場具有強大的調節功能,能充分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成本,是轉變發展方式最重要的驅動力。必須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健全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價格形成機制。加快環境成本內部化進程,把資源環境壓力轉化為企業轉變發展模式的強大經濟驅動力。
三是抓緊建立現代資源產權制度和現代環境產權制度。這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制度支撐。要在資源領域建立一整套包括產權界定、產權配置、產權流轉、產權保護的現代產權制度。另外,與產權制度相適應,要建立市場經濟需要的法制環境和信用體系。
四是深化改革財稅、金融和投資體制。完善中央對地方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順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優化稅種結構和稅率標准,盡快形成合理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減輕各地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壓力,引導各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加快金融改革和創新,引導信貸資金投向節能減排、技術進步等領域。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規范政府投資行為,提高投資效益。
五是建立科學的幹部考評指標體系。要引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必須建立全面評價幹部政績的指標體系。應形成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績考核體系。改進政績考核方法,加大考核結果運用的力度。建立健全考核舉報、考核申訴、考核結果反饋等制度。六是建立有利於「改善民生」的制度機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離不開「改善民生」這個主題。因此要逐步建立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的制度和機制,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在優先發展教育、統籌城鄉就業、完善社會保障、調節收入分配、提高健康素質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讓人民充分享受發展成果。
⑨ 論述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
調整經濟結構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以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這是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和發 展階段性新特徵、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應對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形勢新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對 於順利完成「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現國民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須著力解決我國經濟存在的失衡問題 ,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解決我 國經濟發展中的失衡問題,重新協調好國民經濟的主要比例關系,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現階段,我國經濟失衡主要表 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儲蓄與消費失衡,儲蓄率太高,消費率太低。2008 年,我國儲蓄率為 51.4%,比世界平均儲蓄率高 27.5 個百分點。從 1978 年到 2008 年, 我國儲蓄率提高了 13.5 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 消費率大幅度下降。 1978 年我國消費率為 62.1%, 2008 年降為 48.6%, 下降 13.5 個百分點。消費率下降主要是由居民消費率下降造成的。我國內外需失衡,出口依存度過高,內需不足,其實質是居 民消費需求嚴重不足。居民消費不足,使我國經濟越來越走上為生產而生產的怪圈,帶來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因此,強調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經濟增長過於依靠第二產業。我國人均 GDP 從 2002 年起超過 1000 美元,到 2009 年已達 3600 美元;但 第三產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並沒有隨著人均 GDP 成倍增長而提高,一直在 40%左右徘徊。目前,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比其他同等發展水平的國家低十幾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制約著我國經濟增長質 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約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制約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我國經濟增長過於依靠第二產業特 別是「兩高一資」行業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今後,需要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努力使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快於 GDP 增長,從 而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投入結構不合理,物質資源消耗太多,科技進步貢獻率低。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粗放擴張,物質資源消耗大 而效率不高。2009 年,我國 GDP 佔全球總量的 8%,但消耗了世界能源消耗量的 18%、鋼鐵的 44%、水泥的 53%。這樣巨大的資源 消耗是不可持續的。我國一些主要礦產品(如原油、鐵礦石等)的對外依存度已從 1990 年的 5%上升到這幾年的 50%以上。另一方 面,我國科技進步不夠快,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 GDP 比重低,技術對外依存度很高。我國是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但 核心技術幾乎都是外國的。我國號稱「世界工廠」,但幾乎沒有世界名牌,出口商品中 90%是貼牌產品。今後,必須著力從「高 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約型增長轉變,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 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人與自然關系不夠和諧。我國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人與自然的關系趨於緊張。環境和生態惡化的原因在於各地 盲目發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十一五」規劃把節能減排列為約束性指標,但完成這方面任務的難度是很大的。應 該看到,資源和生態環境已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真正的硬約束。我們不能繼續走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老路, 而要下決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居民收入差距過大。例如,2009 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17175 元,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 5153 元,後者不及前 者的 1/3。如果加上醫療、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務的城鄉不平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將進一步擴大。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差距也 不小,2007 年上海為 78225 元,而貴州為 10258 元,前者為後者的 7 倍多。居民收入差距過大的主要原因在於城鄉分割、行業 壟斷、權錢交易、再分配調節不力等。注重公平分配,加快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和消費水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為 維護社會穩定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擴展和豐富 1995 年制定「九五」計劃時,我們首次提出要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即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2005 年中央關於制 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再次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同時其內涵有所擴展,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 節約型增長方式一步豐富發展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其內涵也從一個轉變擴展為三個轉變,即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 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 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2010 年初以來,中央一直強調加快轉變經濟 發展方式,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 增強我國經濟抵禦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國際競爭中 搶占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 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正是在此基礎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 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轉方式、調結構需要適當降低經濟增長速度,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樣才能解決各種經濟社會問題。但過猶不及,連年追求超高 速經濟增長也成為我國經濟結構失衡的重要原因。各地為了追求短期超高速經濟增長,不斷加大投資,而且大上工業特別是重 化工項目,擠壓消費。投資增速過高,粗放擴張,必然要付出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為保經濟增速,財政支出多用於基礎設施 建設,而用於支持欠發達地區和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的財力不足,社會公共事業發展滯後。因此,為了緩解經濟結構失衡問題, 當前需適當放緩經濟增速, 從追求兩位數增長逐步轉為追求比如 8%左右的增速。 最近, 我們積極淘汰落後產能, 取消一部分「兩 高一資」產品出口退稅,加大節能降耗工作力度,控制銀行放貸規模和增速,整頓地方融資平台,對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以 及各地紛紛提高最低工資標准等,都在使經濟增速有所回調,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有人擔心我國經濟會因為採取這些措施而出現「二次探底」,不利於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當前經濟 增速一定程度的回調是宏觀調控的要求,有利於轉方式、調結構,並不是什麼「二次探底」。按照現在的發展態勢,今年全年 的經濟增速仍將在 9%以上。如果不能容忍一定程度的增速回調,還想保兩位數增長,那麼,轉方式、調結構就會落空,甚至會 使結構失衡更加嚴重,最終走向「硬著陸」。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發展理念,從追求兩位數增長轉變為追 求常態的中高速增長即 8%左右的增長,才能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比較好的環境和條件。其實,在目前的體 制和政策格局下,我們根本不必為經濟探底發愁。現在各方面特別是地方政府仍具有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的強大動力。因此,目前最難的還是控制經濟增速太快帶來的資源緊張、環境惡化、通貨膨脹、貧富懸殊等問題。這就對推動政府轉型、建設服務型 政府提出了緊迫要求。 著力通過深化改革和調整政策推動轉方式、 著力通過深化改革和調整政策推動轉方式、調結構 ,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轉方式、調結構需要綜合施策,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戰 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節能減排等,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著力深化改革和調整政策。 在深化改革方面,應以政府轉型和財政轉型為重點。 2005 年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為配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明確提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這表明,當時我們已認識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 須靠政府轉型來推動和保證。「十二五」規劃建議再次強調,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 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中,應突出強調政府轉型,即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企業的關系。政 府不能再把追求 GDP 的高速增長作為主要目標,而應把做好公共服務放在第一位。 在政府轉型過程中,財政轉型很重要。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這就要求財政從經 濟建設型財政轉為公共服務型財政,財政支出主要應用於公共服務而不是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支出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外主要用 於「三農」,如興修水利、改良品種、推廣農業先進技術、種糧直補等。應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務支出,包括教育、醫療衛生、 就業培訓與服務、社會保障、公共文化建設等,從而有效提高公眾特別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和消費水平,提高居民消費占 GDP 的 比重。 調整政策也很重要。比如,資源和生產要素長期實行低價政策,實際是鼓勵粗放擴張。今後需作重大調整,主要是放鬆價 格管制,使各類資源和要素的價格能夠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又如,調整經濟結構,需要加快發 展服務業,但目前我國服務業的營業稅實際稅負高於第二產業增值稅稅負 2 個百分點左右,這顯然不利於調整產業結構;還有各種限制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的政策,也不利於這些部門的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亟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