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開發區發展成果

經濟開發區發展成果

發布時間:2021-02-25 20:27:35

① 我國的開發區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1.是中國政府重點支持發展的經濟區域。
2.是吸收外商投資最集中的經濟區域。
3.是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投入成本少、產出效益高。
4.是資金密集型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佔主導地位的區域。
5.是發展潛力大、區位優勢明顯的區域。
6.是基礎設施先進、支撐體系健全的區域。
7.是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對外開放度高的區域。
8.是具有優越的投資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環境的區域。

② 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成就

開發區效益初現,勢頭較好。開發區已有36家企業(包括南方工業城10家)投專產,投入資金近4億元。2006年前屬8個月,實現工業產值2.59億元,同比增長73%;實現稅收1015萬元,同比增長56%;用工人數4886人,比2005年同期增長36%。開發區正積極落實市委市府及市委劉書記的指示精神,加大力度招商,努力完善A、B區首期基礎設施(主要工程已完成)。屆時,開發區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省第四屆「山洽會」在梅召開。

③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情況

十餘年來,累計完成科工貿總收入252.6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3.8%;國內生產總值累計完成21.8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4.7%;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12.5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32.5%;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2.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31.5%;累計實現各項稅收8602萬元,實現社會利潤25.9億元。截止2004年末,固定資產累計投資19.7億元,基礎設施累計投資3.9億元。
目前,建成區全部實現「七通一平」,累計修築硬化道路61.2萬平方米,鋪設供排水管道120公里,架設供電線路205公里,供電容量4萬千伏安,電話交換機容量6萬門,固定和行動電話用戶49000餘戶,有線電視用戶3500家。尤其是先後完成了禹西路和禹王街西路、禹東橋、南風工業園鐵路貨場、運城機場八車大道的建設任務,禹都街東段、邑北工業區主幹道工程正在加緊施工,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新一輪的城市建設向東延伸創造了有利條件,亦為開發區「二次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開發區積極制定各類優惠政策,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為企業入區創造寬松環境。到2004年底,開發區歷年來累計引進國內資金28.8億元,其中省外資金6.7億元。累計協議洽談項目174項,協議投資總額85億元,其中批准入區項目55項,投資總額53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0項,商業項目32項,其它項目3項 。
伴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沿海各省、市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正在加速推進,許多產業和資本正在尋求新的出路。開發區作為開放型經濟的前沿陣地,必須牢牢把握「三為主,一致力」的發展方針,立足開發區實際,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人才、技術和設備,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高科技項目,加快產業開發,繁榮市場商貿,強化管理服務,營造寬松環境,突出抓好以「精細化工、五金建材、輕工紡織、生物制葯、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柱的五大產業群,形成開發區特色產業格局,逐步由「商貿大區」向「工業強區」轉變 。
開發區要繼續堅持「流通先導,工業強區,科教興業,爭先發展」的建區方略,一手抓產業開發,一手抓商貿繁榮,進一步加大工業開發力度,著力引進高新技術項目,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同時,應加快整合物流資源,培育現代化物流企業,提升商貿功能和檔次,推動我區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

④ 蘄春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區成就

蘄春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項目至上、客商至尊」的宗旨,對入園項目實行全程「保姆式」服務,實行服務四制,即首問責任制、證照限時辦結制、檢查准入制、掛牌保護制,努力為客商打造一個「低成本、快回報、優服務、零障礙」的發展平台。
蘄春經濟開發區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園區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一大批有實力、有影響的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園區,有力地促進了園區的發展。園區已落戶項目26個 (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8個、10億元項目4個),它們是:投資24億元的氧化鎂加工項目、投資10億元的新萬興陶瓷項目、投資17.1億元的凱迪綠色能源開發項目(包括投資5.1億元的生物質能電廠和投資12億元的生物柴油、生物肥料項目)、投資2億元的冬蟲夏草保健品項目、投資3.2億元的電子產業孵化園項目、投資1.7億元(產稅5000萬元)的再生能源項目、投資1億元的22萬伏變電站、投資6000萬元的大亞地板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中空玻璃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偉旺達電子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亞明電子數控機床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電腦晶元項目、投資2000萬元健身器材項目、投資3000萬元的成功服飾項目等,目前所有項目都在抓緊建設。
蘄春縣建設局、安監局、質監站等負責人,對硅製品工業城、李時珍醫葯工業園、陶瓷工業城、蘄春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工地進行聯合檢查,蘄春經濟開發區注重建築質量安全做法與經驗得到了高度評價。
蘄春縣經濟開發區扎實推進園區建設,嚴把招商引資企業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安全關,精心打造「放心工程」、「安全工程」,對每個工程實行「三同時、四落實、三不準」,即在每個企業開工前必須簽訂一份安全責任狀,同意派一名質量安全監理員,每季召開一次質量安全會,每半年搞一次園區質量安全大檢查。建設過程中,由監理員把關,材料不合格不準進場、施工規程不到位不準施工、施工不通過驗收不準進入下一道工序。為抓好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安全,他們專門成立領導機構,長年聘請華陽監理公司為企業服務,保證監理質量。同時,他們要求每個工地必須建有專用的質量檢壓場地、鋼筋堆放專用場地,場地必須經碾壓後鋪上沙子,建築材料不準沾有黃土。前不久,孵化園工程項目工人使用了沾有黃土的鋼筋,發現後及時叫停,對鋼筋進行了清洗,直到合格後才允許繼續施工。
在經濟開發區,每個工程都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都是嚴格按照防7級地震規定編扎。今年7月底,縣華陽監理公司進行鋼筋校正時發現孵化園有2個墩子鋼筋編扎時偏離9毫米,當即拆除重建,為此建築商人損失3萬元。據統計,冬蟲夏草項目58根樑柱鋼材用量超過了歷年來同類建設項目的鋼材用量。同時,挖地10米,建築工程基礎,普通工程使用的是8號鋼筋,他們使用的是12號鋼筋,橫條別人用的是10號鋼筋,他們使用的是14號鋼筋。
保證了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無形中就增加了建設成本。企業老闆對此曾一度頗有微詞。開發區曾有幾個企業想蓋成「鐵皮企業」,但是被開發區堅決制止。他們為投資者灌輸「安全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生產力」的理念,讓落戶企業招一個帶一方百姓致富,建一個企業樹一座豐碑。偉旺達電子在該經濟開發區落戶後,他們通過多次做工作,打消企業投資者的顧慮,讓投資者真正明白了抓質量、抓安全是為了企業百年大計著想。在今年8個在建項目經該縣建設局多部門聯合檢測,經濟開發區各項規定合格率達到100%,實現把開發區打造成了一流園區目標。

⑤ 燕郊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成就

1992年7月,燕郊被正式批准為河北省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99年12月,又被批准回為省級高新技術產答業園區。2001年又被批准為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河北省首家軟體產業基地和省級海外留學生創業基地,目前綜合實力在全省27個省級開發區中位居第三,在全省縣(市)域開發區中位居第一,是河北省6個重點開發區之一。
昔日皇苑行宮 今朝國際新城
燕郊開發區已跨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目前已引進國內外投資項目500餘個,項目總投資140億元人民幣,其中注冊外資項目140個,累計利用外資5.2億美元。已初步形成信息電子、生物醫葯、新型材料、綠色食品和旅遊休閑五大主導產業。
燕郊開發區人積極吸收世界兩大文明成果,利用國際國內兩大市場,使燕郊開發區以京東矽谷的嶄新姿態屹立在京東大地上。經過創業者們辛勤不懈的建設,燕郊開發區已發展成為幅員45平方公里、人口10餘萬人,集科技、生產、旅遊、度假、金融、商貿於一體的嶄新現代化首都衛星城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地。

⑥ 廣東陸豐東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成就

試驗區自創辦以來,先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多渠道籌集資金投入各項版配套設施權建設,區內已經形成一個具備通路、通電、通信、通水等的投資辨廠的良好硬體環境,吸引客商前來投資興業。現在區內落戶的企業約40餘家,總投資9億多元。其中比較上規模的企業有:億達洲家用電器有限公司、新興利紡織有限公司、福來喜食品有限公司、美聯電力有限公司、富榮針織有限公司等等。
近年來,為繼續發揮開發區在大辨工業中的龍頭作用,市委市政府重新啟動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調整充實了新的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開發區以「以誠招商、優質服務、真抓實干、加快發發展」為宗旨,在開發區內辨企業,同開發區負責協助辨理有關證照手續,提供優質服務。開發區將以優惠的辨廠用地價格、優惠的政策扶持吸引社會能人賢士投資辦廠。

⑦ 經濟開發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1984年5月,在鄧小平同志的親自倡導並積極推動下,黨中央、國務院做出建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大決策,此後相繼批准了大連、秦皇島、天津等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今 全國已有122家國家級開發區以及1500多家各類開發區。
27年來,開發區始終堅持國務院確定的發展方針,艱苦創業、積極探索、銳意創新、大膽實踐,在體制創新、科技創新、集約節約利用資源、優化產業調整結構、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積累了重要經驗,有效地發揮了窗口、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
一是有力地深化了改革擴大了開放。27年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排頭兵」,不斷推進體制改革與創新,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體制,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既為自身發展增添強大動力,又為國內相關改革提供有益借鑒。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成為我國吸收外資的重要載體、平台和對外貿易的重要基地。2008年,出口總額2051億美元,佔全國14%;進口總額1804億美元,佔全國1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95億美元,佔全國21%,連續多年比重超過20%。
二是有力地推動了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和戰略布局的實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所在地最主要的經濟增長點,主要經濟指標在所在城市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額,已經成為國家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一系列區域發展規劃和戰略布局的重要平台和載體,成為著力打造城市圈和經濟帶強有力的支撐點。2008年,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5萬億元, 佔全國5%,增幅高於全國同期11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佔GDP比重72%;工業總產值近4.6萬億元,佔全國9%;稅收收入2481億元,佔全國5%。
三是有力地推進了我國產業優化和結構調整。25年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通過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延伸,帶動了傳統產業升級;同時不斷優化投資結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水平,2008年,高新技術產值已佔開發區工業產值的一半;通過加強國際生態領域合作,著力推動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基地和核心集聚區,有力地推進了我國的產業優化升級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四是有力地推動了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25年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注重集約經營和合理開發利用土地等各種資源,成為我國土地等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加快了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成為全國科學發展的引領示範區。2008年,開發區創造了約佔全國5%的GDP、5%的稅收收入、16%的進出口總額,吸收了21%的外商投資。

⑧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內成果

「十五」期間,開發區累計實現工業產值億元,工業增加值326億元,財政收入73.8億元,稅收收入51.2億 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5.7億元,出口總額12.9億美元,主要經濟指標位居中西部16個國家級開發區之首,實現了在國家級開發區中領跑中西部,進軍前十強的目標。產業積聚效應日益顯現,形成以江淮汽車、安凱客車、佳通輪胎為代表的汽車產業;以日立建機、合力叉車為代表的裝備製造產業;以海爾電器、華凌電器為代表的家電電子產業;以聯合利華為代表的日用化工產業;以華泰食品、統一食品為代表的食品產業五大產業集群。
發展工業經濟同時,開發區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溶入加快推進城市化的過程。累計完成社區建設面積140萬平方米,安置農民11293戶,安置就業約9000人,就業率達到70%。實施失地農民五項保障制度政策,即「供養補助、失業補助、教育補助、養老保險補助、醫療保障」,實現了失地農民的 「老有所養,少有所學,壯有所為,病有所醫」,祖居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997年的1700元,提高到2005年的6000元。全區33067名祖居農民全部轉為城市居民。順利依法完成16個村的集體資產處置和撤銷村民委員會的工作,成立了4個社區管理委員會和21個小區委員會,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原則,建立職責分明、優勢互補的新的城市社區管理模式。 「十一五」期間,開發區將堅持「大項目立區,高新技術強區,優化環境興區」的方針,2005年一次性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努力把開發區打造成「投資環境最佳,創業環境最佳,人居環境最佳」的新城區。主要經濟目標:到2010年,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000-125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00-350億元,完成工業投入250-300億元,全區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50家,其中年產值超10億元企業達到25家以上。

⑨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歷程

1992年-1996年為高速增長時期,在這階段,經開區引進外資數量大幅度增加,引進項目的檔次也出現了跨國公司。其次是引進項目在技術含量和技術水平上明顯提升,填補了國家多領域空白,占據了國內同行業的技術制高點,促進了中國工業現代化的進程。
1996年,首批14個經開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887.86億元,稅收為101.45億元,合同外資額達到57.88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分別達到了48.04%、66.61%和48.04%。經開區也由最初的14個陸續增加到了32個,主要分布在沿海對外開放地區。 1997年-2004年為穩定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經開區生存和發展的總體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全社會在各方面、多層次對經開區提出了新的要求。經開區在自身前進過程中葉遇到了各種問題,特別是中國加入WTO組織和商務部2004年對經開區提出要「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進行「二次創業」,更加使經開區面臨政策扶持弱化、體制改革創新、產業升級換代、區域協調發展等問題。
政策環境方面,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WTO組織的要求,原先給予經開區的財稅優惠政策等優勢受到新的挑戰;體制環境方面,隨著經開區與母城區聯動、輻射、帶動作用出現,部分經開區已經恢復到行政區的傳統體制之中,現行的管委會管理體制函待改革;在產業環境方面,經開區面臨提高產業關聯度,實現產業聚集的問題;在經濟環境方面,經開區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逐步增強,外向型經濟易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在社會環境方面,經開區城市化趨勢不可避免,這已以往得單純工業區的定位相矛盾。未來的經開區要積極完善各項社會功能,逐步實現城市化發展。 2004年至今是開發區增容擴區時期。2004年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興辦20周年時機,各經開區已經成為新一輪國際經濟要素重組和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商務部指出未來經開區的發展要以「三為主,二致力,一促進」為方針,以城市化和工業化相結合為發展方向。這為新時期的經開區發展指明了要求,同時也使各經開區面臨著土地受限局面。
天津經開區首先在這一階段提出擴大規劃面積的要求,隨後福州、青島、蘭州等經開區紛紛調整擴大規劃面積范圍,實施增容擴區方案。增容擴區不僅是指空間上的延伸,也包括發展質量的提升,它是未來經開區綜合發展的基礎。
在這個階段中,經開區的數量和質量無疑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為社會創造的經濟效益也是有目共睹。這一階段也呈現了東部地區的經開區效益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經開區,但是中西部經開區發展速度要快於東部經開區這一現象。

閱讀全文

與經濟開發區發展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