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不好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經濟不好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2-25 21:40:51

A. 經濟危機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影響

首先要確認一下,弱勢群體是否等同於低收入群體?還是包括了學生老人殘疾人?

學生會受到的影響,就是畢業不好找工作,如果仍處於低年級階段,那沒什麼太大影響,全倒閉了學校也照樣會開著。

老人收退休金,養老金,也不會隨著經濟危機受到太大波動,除非工廠/公司倒閉。

從理論上來講殘疾人的待遇不應該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家應該承擔責任去照顧這些人,不可能因為GDP少了就不管了。

剩下的弱勢群體就是低收入者了,而經濟危機到目前這個階段,對他們來說,除了有一定的失業風險以外,基本上沒什麼影響。可以說,對於低收入者,經濟危機的沖擊是最低的。因為本來錢就不多,現在花錢更會謹慎。過去消費水準就低,現在也不會低到哪裡去。既然是低收入者,本身消費起點就低,所以他們不應該存在太多的負擔,比如養車養房等等(房奴例外,這些人不應該算作弱勢群體)。

當然,一旦這些人失業了,那就很慘了。因為僅有的微薄經濟來源一旦被切斷,那就更加沒法活了。但是,對於企業來說,這些人本身工資就不高,所以除非工廠直接倒閉,否則只為了削減開支的話,裁員首選應該是中高層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因為低端的員工加起來工資可能也沒多少。

此外,這些人平時也不會有太多的奢侈需求,所以相對而言,可以心平氣和的度過經濟難關。不會像那些收入偏高但又不是富人的中產階級那樣,一邊要應付車房子女教育等開銷,一邊又想繼續保持較高的消費水準來來滿足虛榮和心理需求,又苦於收入越來越低,最後騎虎難下。。

B. 經濟領域問題給社會穩定帶來什麼影響

通過深入調研,從我縣情況來看,經濟領域對社會穩定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三農問題的影響。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金鄉的主導產業――大蒜產業出現了價格下滑,農民的增收不能得到保障,再加上農資和生活消費品價格上漲,農民經營土地的積極性下挫,社會問題隨之產生。

(二)股市問題的影響。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股市一直處於動盪下跌趨勢。特別是奧運會召開後,我國股市並沒有出現預期的奧運行情,而是連續暴跌。對此,部分股民不滿情緒加劇,反映強烈。部分虧損較多的股民對中國股市失去信心。大部分股民程度不同的出現虧損,一些人甚至已經血本無歸,這部分股民已經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心態失衡,對社會影響較大。寄希望於國家調控的股民一旦出現大虧損或股市繼續下跌,也會對國家調控政策產生懷疑。

(三)失業問題的影響。畢業即失業,加上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小型企業面臨破產,學生失業,原有崗位失去,都造成失業人員的心理壓力增大。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他們都是一個龐大的、特性最不穩定的群體。不過他們沒有組織性,為了生活,在城市干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在所難免,在農村組織起來獨霸一方也很平常。如果獲得不公正的待遇,他們也只會用跳樓自殺之類的手段來爭取自己的利益。總體而言,這個群體不會形成有組織、大規模的與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團對抗的力量。當然,這也不排除其中的少數人採用一些極端手段如爆炸和投毒等,直至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四)食品安全的影響。一些無良企業卻在發展中只追求經濟利益不講社會責任,見利忘義,為了賺黑心錢不惜以企業的信譽和群眾的生命及民族的命運為代價。近年來鴨蛋里的「蘇丹紅」、木耳中的「硫酸銅」、火鍋里的「福爾馬林」、大米里的「石蠟」、礦泉水裡的「溴酸鹽」,到今天奶粉里的「三聚氰胺」等事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食品安全問題一再出現,令人憂心忡忡,寢食難安。食品質量安全是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它關繫到每個人的安全,每個家庭的安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安全,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五)生產安全的影響。個別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盡可能減少生產設備的維修時間,盡可能地增加生產時間,機器老化、工人疲勞工作,造成生產安全事故頻發。今年以來,我國出現的幾次安全責任事故,都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六)工資報酬的影響。同工同酬,是每個中國勞動者的心聲,但由於地域差別,工資差別越來越大。再者,個別企業拖欠工資,勞動者的辛勤勞動換不來相應的報酬,影響低收入人群的不平衡心理,造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參考:當前經濟領域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和對策
http://jxzx.jinxiang.gov.cn/art/2012/8/10/art_565_33049.html

C. 經濟放慢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常用的指標有物流業增加值、社會物流總額、貨運總量等等。這里以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增加值作為物流業增加值來計算我國自1978~2006年間物流業的發展,我國的物流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182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12032.4億元,增長了66倍,而同一時期我國的GDP總量則增長了58倍,物流業增長基本與GDP的增長同步。由此可見,物流業的發展與我國的經濟增長密切相關。我國大眾對「要想富,先修路」的廣泛認同,反映了我國社會對物流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作用的肯定。物流業對經濟增長能夠產生促進作用的分析,通常是遵照經濟學的創建者亞當·斯密的分析而的。即認為,物流產業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社會產品總量的增長,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迅速成長起來,並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故而,現代物流的本質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同時現代物流的發展又促進了分工的進一步深化,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的增長。物流的發展,擴大了市場的范圍,促進了進一步的勞動分工。分工越深化,生產率就越高,經濟就越發達,因此現代物流的發展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促進投資增長物流業的發展能促進投資的增長,投資的增長則會導致經濟的增長。物流業的發達能吸引大量投資的觀點是為大家所公認的。無論是我國的香港、上海、深圳,還是歐洲的阿姆斯特丹、北美的舊金山,它們都是以發達的物流業吸引大量投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的優秀典範。當然大家馬上會意識到,在多數時候這個促進關系應該是相互的,即物流業能促進投資的增長,投資也能反過來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實際上,正是這種良性的互動關系,使得經濟能夠得以長期穩定的增長。在投資快速增長,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如果物流業的發展不能及時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那麼經濟的增長就會受到制約,最終,經濟增長會受到拖累而放慢步伐。這種例子在我國的經濟增長過程中是有的,運力緊張的情況時而會出現在我們身邊。不過,也正是這種不利情況的出現,才使我們更明確的認識到,物流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物流業發展涉及到交通運輸、倉儲、配送等行業的發展,這些行業的發展為吸引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同等條件下,資本總是願意流向具有發達的物流業水平的地區,這是資本的逐利性所決定的必然結果。發達的物流業能使資本以更低的成本運營,能極大的提高資本的產出效率。絕大多數企業在選取投資地點時,都會仔細的評估其物流業發展水平。對於投資小者而言,投資地點的選擇,不僅要考慮當地的經濟條件和優惠政策,還要考慮其物流環境。企業生產運營體系的建立,總是希望地藉助於當地的物流資源來實現其高效的生產運作和市場擴張。在土地、勞動力價格低廉以及各種優惠政策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發展而逐步減弱的趨勢下,物流環境在吸引外來投資中所佔的權重越來越大。物流業的這一重要作用使得它應當成為我國經濟優先發展的產業。促進需求增長發達的物流業能通過對需求的推動來促進經濟增長。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進程中,經濟生產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幾十年前商品數量生產的矛盾,而是流通矛盾。這一矛盾的核心在於,如何將社會生產的產品以高效經濟的方式進入消費領域。物流業的發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一方面,物流的發展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大大降低了人們需求被滿足的時滯,從而擴大了需求,促進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物流的發展使得各類商品能便捷高效地擴散到不同地區,客觀上使得一個地區的商品種類更加豐富,從而引發社會需求的增長。通過擴大內需來促進經濟增長,是我國經濟增長亟待解決的問題。物流業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手段。我國的經濟增長最終必將以依賴內需為主要基礎,物流業的發展對擴大內需的作用將日益顯現。促進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物流業的發展能夠促進創新、社會分工及產業結構優化,從而滿足製造業供應鏈的需要。物流產業的前向效應是指物流產業對物流新工藝、新技術、新原料、新能源、新裝備工具出現的誘導作用;是指物流產業的發展將促進物流裝備製造業、物流系統業、物流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發展,提高物流活動的效率;不但能促進物流產業優化,而且能潛在地增進經濟和社會機會。物流產業的後向效應是指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公路、鐵路、航空、管道、倉儲、通訊等物流業的發展,進而拉動對鋼鐵、煤炭、水泥和製造業的需求。物流產業的旁側效應是指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對所有的商業、供銷、糧食、外貿等行業乃至所有行業的供應、生產、銷售中的物流活動產生積極影響,提高各類經濟活動的效率。由此可見,物流產業的發展對促進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有著直接的重要影響。一個發達的經濟必然存在著完善的物流產業結構。現代物流的發展,將有效整合地區內物流資源,將製造業企業物流活動延伸至商務環節,組成並優化鏈路,通過生產、銷售環節,把生產資料以最快的速度變成價值增值的產品,並送到顧客手中,以增加整個供應鏈價值,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目前,物流業發展對促進我國的創新和技術進步具有尤為重要意義。物流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高速鐵路技術的創新,而高速鐵路技術的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物流業發展對我國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涉及到機械製造、電子信號技術、控制技術等許多產業。物流業對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是廣泛而深入的。類似的物流業發展推動創新的例子還有許多,例如我國大型飛機項目的研製等等。物流業發展所促進產生的創新往往是能直接對經濟增長產生效果的創新,其創新活動的經濟效益非常的顯著。

D. 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對構建和諧社會可能產生的危害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提出,是我國處於體制轉軌、社會轉型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 然要求,也是黨中央面對新的歷史進程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從 2004 年四中全會《決定》中首次完整提出 「和諧社會」的概念,到現在,「和諧」理念已滲透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和諧社會包括人與 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由於人是具有能動性的生命體,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因此,構建 和諧社會的關鍵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現代人類社會不單是一個倫理共同體,更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經濟關系是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因此社會經濟關系的和諧也是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而社會成員間經濟 利益的公平與和諧則是社會經濟關系和諧的核心和根本保證,因而社會成員間經濟利益的和諧程度也就決 定和左右了社會的和諧程度。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從調整利益分配關系入手, 二十多年來經濟發展和體制轉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但同時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少方面也出現了較大的失衡現象,如:收入分配失衡、勞資關系失衡、城鄉發展失 衡、地區發展失衡、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失衡、經濟發展與政治改革失衡等等。孫立平用「斷裂」, 胡鞍鋼用「一個中國四個世界」來形容中國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狀況。在經濟社會發展失衡的各種 表現中,最嚴重或者說最具有根本意義上的失衡是經濟利益分配上的失衡,這種經濟利益分配上的失衡最 顯著的特徵就是目前中國的收入差距過大。 目前各種口徑統計的基尼系數都表明我國的貧富懸殊已超過 0.4 的國際警戒線。如:陳宗勝、周雲波計算出 1995 年的全國基尼系數如果加上非法非正常收入影響就達到了 0.517(1),社科院經濟研究課題組計算出 1995 年全國的基尼系數為 0.452(2),世界銀行則認為中國 的基尼系數在 1995 年是 0.38 到 90 年代末期達到 0.458(3),2003 年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進行 聯合調查後認為, 中國的基尼系數達到了 0.53 左右(4),可謂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由於經濟利益分配 的嚴重失衡,導致了人們意識和心理的急劇沖突並由此引發較多的社會沖突和矛盾,近年我國各種刑事案 件和群體性大規模的社會沖突不斷發生, 集體上訪持續遞增, 「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匯集到中央政府」 (5) , 極大的影響了社會的和諧。 經濟利益分配失衡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激化人民內部矛盾,破壞人與人關系的和諧 激化人民內部矛盾, 由於經濟利益分配失衡,使得社會中富裕階層與貧困階層之間出現明顯的利益落差,階層利益矛盾突出,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受到嚴重威脅。 在社會分化過程中因貧富懸殊過大形成的低收入貧困階層會產生一種被剝奪感,產生一種對國家社會失望 的情緒。在目前中國由於大量的個人財富的佔有並非由於個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獲得,而是因為權力介入 分配、靠腐敗靠強取豪奪等因素形成的情況下,貧困階層就會對富人階層產生仇視的心理,也就是通常所 說的「仇富」。雖然有學者認為中國人是「仇腐」而不是「仇富」,但是因為普通人並不能區分誰是因為 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致富,誰又是靠權力瓜分國資致富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仇視整個富人階層。 同樣的,富裕階層則認為貧困階層的貧困是因為他們的愚昧無知和野蠻,而富裕階層的人士往往是各個領 域的精英,於是在國家經濟社會生活中,便有意識的排斥和邊緣化妖魔化貧困階層。貧困階層便會覺得自 己被社會拋棄,沒有人的尊嚴,從而自暴自棄,自我放逐,通過酒精、毒品和性來麻醉自己,個體呈現高 度的暴力傾向,呈現嚴重的反社會傾向,刑事犯罪嚴重,這一點在拉美國家的城市貧民區中表現非常突出。 並且由於貧困,使其下一代難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擺脫貧困的處境,貧困呈現出一種循環的態勢,從而使貧 困階層成為被現代文明拋棄的群體,貧富兩個階層間(在中國還有城鄉和區域間)的文化互不相容,階層 關系緊張,相互敵對和仇視。 因此,經濟利益分配失衡將激化人民內部矛盾,破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 二、引發社會危機,破壞社會和諧 拉美國家的教訓表明,一個經濟利益分配失衡的國家非常容易導致各種社會危機,並進而產生政治動盪和 社會沖突。 中國社會一直是一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會,過大的貧富懸殊,不但與中國社會傳統的倫理道德不合, 也不符合社會主義的價值觀。貧富懸殊過大,特別是當利益分配的失衡主要的不是由個人能力和努力程度 的大小而是由非法非正常因素導致的時候,社會中的貧困階層和富裕階層之間便會產生一種結構緊張,為 社會的沖突和動盪埋下伏筆。目前,改革中的弱勢群體和利益受損者,對社會的不滿意程度越來越高。根 據「我國社會穩定研究課題組」對居民生活滿意度與社會穩定形勢的主觀看法之間關系的分析研究表明, 我國城鎮居民不滿意比例相當大,人口絕對規模也很多(6)。近年來,由於我國貧富懸殊的加劇,社會治 安迅速惡化,群體性的上訪事件和暴力沖突也不斷增加,並且社會矛盾開始向中央積聚。「2003 年國家信 訪局接待群眾集體上訪批次和人次,分別比上年上升 41%和 44.8%。其中,50 人以上的集體上訪批次和人 次,分別比上年上升 33.3%和 39% 」 「2004 年第一季度,國家信訪局受理群眾來信同比上升 20.2%,接待 群眾上訪批次、人次同比分別上升 99.4%和 94.9%。」(7)社會上的下崗失業者、低收入者、邊緣人群和 失地農民等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群體已成為破壞中國穩定的催化劑,他們的迅速積累有可能成為社會動盪 的導火索。 由於貧富懸殊過大,中國社會已經走過了 20 世紀 80 年代初存在普遍的改革聯盟的時代。現今的改革,由 於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更多的成為改革成本的承擔者,從而使他們對改革產生抵觸情緒,成為所謂改革的 阻力。這一點可以從近年來工農的集體上訪、沖擊政府機關和暴力抗爭的頻次不斷上升上證明。共產黨取 得政權的基礎是工農階級的支持,源於給工農階級改善政治經濟地位的政治承諾。我國憲法也一直將工農 階級作為國家的領導階級,但是現實中工農利益被邊緣化,這對共產黨為誰執政和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產生 重大沖擊。同時在農村的群體性抗爭中,也存在形成反對黨領袖的巨大空間(8),嚴重影響和威脅我國政 治的穩定。 另外,由於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區各民族間發展不平衡是一個客觀現象,但如果在經濟利益分配上差距 過大,而發達地區又不願意讓度自己已經獲得的經濟利益,並認為不發達地區是他們發展的拖累,不發達 地區也認為發達地區的發展是因為不公平的政策待遇搶佔了他們發展的先機,就會使不同地區在利益上的 矛盾加劇地區間的分裂傾向。而中國的西部地區,特別是新疆、西藏、內蒙地區,宗教、民族、歷史情況 比較復雜,至今分裂勢力活動仍很猖獗。如果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與文化矛盾、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疊合在 一起,就很容易演變為國土分裂的局面。 因此,如果經濟利益分配失衡持續加劇下去,那麼中國就有可能象部分拉美國家那樣,因為經濟利益分配 失衡誘發諸多社會危機,最終陷入政治動盪和社會沖突的泥潭,嚴重破壞社會的和諧。 三、惡化生態環境,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 惡化生態環境,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前提。經濟利益分配的失衡不但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 和諧,也會破壞人與自然間的和諧。 經濟利益分配的失衡,貧富差距過大,將導致社會總消費需求不足,而消費需求不足,便使得經濟的增長 過分地依賴投資拉動,而過度的依賴投資使得我國投資的邊際效率年年下降。1986 年到 1990 年每百元投 資產生 29 元 GDP 增量,1993 年到 1997 年減為 14 元,1998 年到 2002 年減至 6 元(9)。另一方面,由於 經濟利益分配的失衡,也使得勞動力市場供需力量不均衡,導致勞動力價格過低,使得我國企業的短期行 為盛行,忽視研發投入,難以實現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使得我國早在「九五」 期間便提出的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目標至今無法實現。 這樣一種過度依賴資金、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投入,以量的擴張實現的粗放式經濟增長給我國的持續發展能 力帶來巨大傷害,也帶來自然環境的巨大破壞和各種資源的巨大浪費。目前我國流經城市的河段 90%受到 嚴重污染,酸雨影響的面積已佔全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每年沿海赤潮發生次數超過 20 世紀 80 年代的 三倍。北方河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大都超過國際生態警戒線,華北平原已出現了世界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 漏斗,四百多個城市中有一百一十多個嚴重缺水。超過 90%的天然草場退化,年增退化草地約兩百萬公頃。 每年,我國因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巨大,按世界銀行的測算 1995 年我國因空氣和水 污染所造成的損失已佔到當年 GDP 的 8%,約 540 億美元。國家環保總局在 2001 年所做的全國生態狀況調 查表明,僅西部九省區生態破壞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已經佔到當年全國 GDP 的 13%,相當於該年甘肅 和青海兩省的 GDP 之和。而據中國科學院測算,2003 年中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佔全國 GDP 的 15%。(10)我國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在帶來巨大的環境破壞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我國 GDP 總 量只佔世界 GDP 總量的 4%,但是我們消耗了全球淡水的 15%,氧化鋁的 25%,鋼材的 28%,水泥的 50%, 石油的 18%(11),將給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 由於經濟利益分配的失衡,導致我國經濟增長方式長期難以轉變,而這種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惡化了我 國的生態環境,破壞了人與自然間關系的和諧。另外,因為經濟利益分配失衡,貧困地區的政府和群眾有 一種快速發展經濟的強烈沖動和願望。在這樣一種沖動下,他們往往不注意其資源、環境和生態的保護, 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也必然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 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嶄新課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為構建和諧社會 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 展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對黨執政規律的認識等都在不斷的深入,這些都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 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因經濟利 益分配失衡導致的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行業之間、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並進而引發的一系列社會 矛盾和沖突。因此,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實現經濟利益分配的和諧,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 會的基礎。我們相信只要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共富論」為目標,將影響經濟利益分配的短期因素 和長期因素結合考慮,堅持社會公平正義原則並妥善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制定 科學的政策,完善社會再分配製度並切實保護好弱勢群體的經濟利益,就一定能夠有效的緩解我國目前嚴 重的經濟利益分配失衡的狀況,實現經濟利益分配格局的和諧,並進而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 目標。

E.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經濟領域出現哪些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

失業!!!!

F. 經濟的好壞對國家和居民有哪些影響

當人們提到中國經濟在最近幾年,喜歡用「一枝獨秀」來形容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變成了「增長型衰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2002年是一個里程碑,突破10萬億元大關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打破人均收入,高達8%的經濟增長1000美元。但我們看到的經濟繁榮,也想清楚,這是在中國,不是所有的人感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

鑒於過去2002快樂的人覺得沒有定量的調查,在此我們引用了「生活零成本」的研究報告,2001年,涵蓋了調查,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成都,南京,西安,鄭州,大連,沉陽,10個城市,在「一般」和「比較滿意」的總體生活滿意度的城市居民,往往以「正常」水平。滿意度略有下降與2000年相比,得分。如果你要問中國城鎮居民如何,然後人超過40%(40.9%)會覺得「冷靜」和感到心情「開心」或「浪漫」的居民僅約一成的現在的心情(11.4% ),城鎮居民的態度對未來的生活,感受生命的未來「會成為很好的」降低看好組的比例,預計「不會有變化」,並「告訴」組也佔到了14.9個百分點,分別為18.4%。

本次調查,以及同樣的感覺一般的結果br。但調查也基本上市區范圍內,近800萬農民滿意的情況如何尚不清楚。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經濟「七上八下」的全球經濟已經相當困難了比較。這種良好的經濟增長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廣大人民群眾,這只是增加了數據的住房面積,汽車保有量,入境旅遊人數,儲蓄等可以看出。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有相當多的人不覺得經濟增長的好處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一,就業問題。根據北京市的最新調查顯示,失業和就業是第一個問題老百姓最關心的北京,但在幾年前,這一問題被排在第四五。該鎮而言,2001年下崗的國有企業,共有14萬人登記失業城鎮職工,相當於城鎮就業人口約5.8%的數量。如果再加上非國有企業6億下崗工人全國范圍內,大約有2000萬下崗失業人員,相當於城鎮就業人口的8.3%。不過,根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白皮書,1998年至2001年,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共有25萬人。應該指出的是,下崗,就下崗了國有企業的數量,不包括其他形式的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的所有權。目前,中國至少有2500萬城鎮就業等,每10人在城裡誰擁有一個失業,這已經非常接近國際警戒線的等價物。考慮到有農村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1.5億需要找到另一種方式,我們計算的結果是中國的城鎮失業率為10.2%,高失業率和農村失業全社會從業人員。失業率下降的收入手段。盡管黨,在這方面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有一個很大的困難。不解決這個問題,這部分人的生活將受到影響。

二,中國經濟增長的蛋糕份額的社會公眾股。中國經濟從1978年 -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在1996年至1997年間9.5%至2002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7.8%,但改革開放24年前,全國工資總額佔GDP的比重下降到12,但其中從來沒有17%%,16年工資總額/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上升或持平只有8年的比例。當然,工資和平均工資總額上升較快,城鄉居民收入總體水平和人均收入增長迅速。那麼,為什麼工資份額會下降?中國巨大的財富和繁榮呢?工資下降的比例,是不是有點高積累率是什麼意思?值得研究。

目前,中國經歷了家庭總儲蓄額的增長超過了全國工資總額,例如,2002年的約1.2萬億美元的工資總額,而居民儲蓄增長1.5萬億美元。這種奇怪的現象是最可能的解釋是,兩個,要麼中國公眾有其他收入,除了龐大的工資,或者相對財富集中在少數富人手中。這種情況更值得重視和關注。

3頃農村居民。據農業部統計,1997年至2001年,農民從農民貢獻的土地收入純收入為-6.2%,如果沒有非農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困難,並流入廣闊的城市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缺乏的「非正規就業」必要的社會保障,即在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打零工的一些免費的勞動合同,這樣的工作很難獲得穩定的收入保障。此外,由於上世紀90年代,農民的社會總儲蓄的比例下降,居民儲蓄,減少約5%,每隔五年,但幾千元的人均存款。農民成為沒有充分分享繁榮邊緣類的水果。

我們可以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巨大的熱潮,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實惠的經濟繁榮帶來的。這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黨的十六大今後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應該讓更多的人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黨的十六大報告非常明確地指出:現在達到的小康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完整和不均衡發展。並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高層次的,平衡的小康社會,必須努力使全體社會成員能夠體驗經濟繁榮所帶來的好處。

值得慶幸的是,黨和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並採取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如退休人員增加工資,提高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應特別注意的:人民感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對經濟增長

的更穩定的基礎。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更大的力量。

G. 如何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給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運行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如何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給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
一、經濟下行給社會穩定帶來的影響
(一)就業減少。受經濟下行影響,中央財政對我區轉移支付相對減少,再因我區經濟固投基數大,而經濟指標「虛高」現象愈加嚴重;此外國家加大煤礦產業整合力度,工業產業投資支撐出現「無補位」狀況,投資持續增長壓力大。這樣,投資增速減緩,導致對產業和企業的支持力度減弱,進而影響就業。
(二)民生事業發展受限。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全區政府基金預算收支矛盾異常突出,2014年全區基金缺口8000多萬元,這些都是以財政公共資金墊付,嚴重影響財政公共運行;同時融資工作受經濟下行影響,也困難重重,全區融資資金到位難。財政收入難,影響財政支出,民生投入增速也相應減少,民生事業因資金缺乏發展受限。
(三) 經濟社會改革受阻。如果中國經濟沒有下行壓力,推什麼改革大概都比較寬裕。經濟形勢好,就可以多做不傷害既得利益的「增量改革」,做結構調整的資本也比較雄厚。反之,一旦經濟增速放緩,改革每割一塊肉都會有更多社會痛苦感,這些痛苦有可能轉化成改革的阻力。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
經濟下行,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正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創新需要人才,目前我區缺乏工業、城市建設、金融、經濟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人才,這就要求我區創新人才引進策略,鼓勵柔性引進人才,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類社會機構開展合作,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養機制。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實施技能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培訓等工程,推進勞動力優勢向人才優勢轉變。
三、應對舉措
面對經濟的下行壓力,為了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維護社會穩定,達川區應採取以下四個方面的措施,以保障達川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為達川區經濟穩中有進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應有貢獻。
(一)抓好重大項目建設,保持投資持續穩步增長。一是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不動搖,嚴格執行「四個一批」項目建設管理機制。二是緊跟政策走向,抓緊項目儲備申報,力爭我區更多項目進入明年省、市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三是堅持向上爭取與激發民資並重,研究促進民間投資較快增長的措施和辦法,確保實現雙增長。四是緊抓要素保障。切實提高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水平,為項目儲備、新開工、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二)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特色化發展,大力實施「5+5」產業發展規劃,做大做強專業鄉鎮、村組;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引導農民以土地、資本、勞動力為生產要素投入到農業「產業鏈」中。二是著力提升工業質量。狠抓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標准廠房、七通一平建設、國道210線工業園區段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狠抓企業培育,力爭2015年再培育年銷售收入達5億元企業一家,年銷售收入達1億元企業1-2家,新入規企業4家,發展微型企業100戶以上。三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強產業載體建設,加快推進升華廣場城市綜合體、河市物流園區、商貿物流園區建設,並加快推進農貿市場建設。同時大力發展生活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培育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大力培育扶持競爭力強、質量優的商貿骨幹企業,並引導「走出去」;鼓勵中小微企業運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展在線采購、銷售等經營活動。繼續拉動城鄉市場消費,推進「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的「雙進」工程。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持續發展後勁。一是加大項目包裝、推介、洽談力度,重點梳理、儲備、包裝一批工業、旅遊、商貿服務等產業類項目,積極利用各種推介平台向外推介。二是拓展招商渠道。進一步加大發揮6個專業招商小分隊作用,充分利用登門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多種方式。三是加大重點對象招商,以世界500強、央企、國企、上市公司等行業知名企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型企業和達州籍在外商人為重點對象開展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的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
(四)多措並舉拓展財源,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一是挖掘收入潛力,促進財政增收。重點加強對對主體稅種及重點稅源的挖掘,做到鞏固主體稅源,培育後續稅源。二是著力抓好資金籌措。加快推動五家政府平台公司實體化經營,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金」的作用和乘數效應,鼓勵和吸引民間資金、金融資金投入建設。三是加大力度開辟鄉鎮資源,培植發展鄉鎮經濟。四是增加土地存量,加大閑散土地處置力度,足額保障土地「雙掛鉤」經費。

H. 如何理解市場失靈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缺陷具體表現在下列方面:

⑴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公。
這是因為市場機制遵循的是資本與效率的原則。資本與效率的原則又存在著「馬太效應」。從市場機制自身作用看,這是屬於正常的經濟現象,資本擁有越多在競爭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與財富向資本與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資本家對其雇員的剝奪,使一些人更趨於貧困,造成了收入與財富分配的進一步拉大。這種拉大又會由於影響到消費水平而使市場相對縮小,進而影響到生產,制約社會經濟資源的充分利用,使社會經濟資源不能實現最大效用。

⑵外部負效應問題
外部負效應是指某一主體在生產和消費活動的過程中,對其它主體造成的損害。外部負效應實際上是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產或消費單位為追求更多利潤或利差,會放任外部負效應的產生與漫延。如化工廠,它的內在動因是賺錢,為了賺錢對企業來講最好是讓工廠排出的廢水不加處理而進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這樣就可減少治污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從而對環境保護、其它企業的生產和居民的生活帶來危害。社會若要治理,就會增加負擔。

⑶競爭失敗和市場壟斷的形成
競爭是市場經濟中的動力機制。競爭是有條件的,一般來說競爭是在同一市場中的同類產品或可替代產品之間展開的。但一方面,由於分工的發展使產品之間的差異不斷拉大,資本規模擴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礙了資本的自由轉移和自由競爭。另一方面,由於市場壟斷的出現,減弱了競爭的程度,使競爭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場壟斷的主要因素。①技術進步;②市場擴大;③企業為獲得規模效應而進行的兼並。一當企業獲利依賴於壟斷地位,競爭與技術進步就會受到抑制。

⑷失業問題
失業是市場機製作用的主要後果,一方面從微觀看,當資本為追求規模經營,提高生產效率時,勞動力被機器排斥。另一方面從巨集觀看,市場經濟運行的周期變化,對勞動力需求的不穩定性,也需要有產業後備軍的存在,以滿足生產高漲時對新增勞動力的需要。勞動者的失業從巨集觀與微觀兩個方面滿足了市場機制運行的需要,但失業的存在不僅對社會與經濟的穩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資本追求日益擴張的市場與消費的需要。

⑸區域經濟不協調問題
市場機制的作用只會擴大地區之間的不平衡現象,一些經濟條件優越,發展起點較高的地區,發展也越有利。隨著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勞動力素質,管理水平等也會相對較高,可以支付給被利用的資源要素的價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優質的各種資源,以發展當地經濟。那些落後地區也會因經濟發展所必須的優質要素資源的流失而越發落後,區域經濟差距會拉大。再是因為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利益,在不同地區使用自然資源過程中也會出相互損害的問題,可以稱之為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負外部效應:江河上游地區林木的過量開采,可能影響的是下游地區居民的安全和經濟的發展。這種現象造成了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協調與危害。

⑹公共產品供給不足
公共產品是指消費過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所謂非排它性也就是一當這類產品被生產出來,生產者不能排除別人不支付價格的消費。因為這種排它,一方面在技術上做不到,另一方面卻使技術上能做到,但排它成本高於排它收益。所謂非競爭性是因為對生產者來說,多一個消費者,少一個消費者不會影響生產成本,即邊際消費成本為零。而對正在消費的消費者來說,只要不產生擁擠也就不會影響自己的消費水平。這類產品如國防、公安、航標燈、路燈、電視信號接收等。所以這類產品又叫非盈利產品。從本質上講,生產公共產品與市場機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產者是不會主動生產公共產品的。而公共產品是全社會成員所必須消費的產品,它的滿足狀況也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福利水平。這樣一來公共產品生產的滯後與社會成員與經濟發展需要之間的矛盾就十分尖銳。

⑺公共資源的過渡使用
有些生產主要依賴於公共資源,如漁民捕魚、牧民放牧。他們使用的就是以江湖河流這些公共資源為主要對象,這類資源既在技術上難以劃分歸屬,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歸屬。正因為這樣,由於生產者受市場機制追求最大化利潤的驅使,往往會對這些公共資源出現掠奪式使用,而不能給資源以休養生息。有時僅管使用者明白長遠利益的保障需要公共資源的合理使用,但因市場機制自身不能提供製度規范,又擔心其他使用者的過度使用,出現使用上的盲目競爭。

I. 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有那些啊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實行低工資、高就業政策,表面上人人有活兒干,實際上大量的過剩勞動力以隱性失業形式存在。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轉換,隱性失業逐步顯性化,進入上世紀90年代,失業壓力明顯加大。1992年,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2002年達到4%,2003年上升到4.3%,2004年預期失業率為4.7%。

失業率的不斷攀升,使我國面臨空前的就業壓力。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不僅意味著人力資源的浪費,而且會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痛苦,產生多方面的消極影響,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西方經濟學中,失業率被稱作「痛苦指數」。

需要指出的是,用西方發達國家的標准來衡量,我國目前的失業率並不算高,可為什麼說我國就業壓力巨大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必須先弄清我國失業率的特定內涵。首先,我國政府向社會公布的失業率,是城鎮登記失業率。既然是「城鎮」 失業率,就不反映農村的失業問題,就是說它只反映我國一部分失業問題,而西方國家公布的失業率是既包括城鎮又包括農村的全社會失業率;所謂「登記」失業,是指非農業戶口,在一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要求就業而無業,並在當地就業服務機構進行求職登記的人員,如果無業,但沒登記,就統計不進去。西方國家公布的失業率是調查失業率,而調查失業率的真實性高於登記失業率。其次,我國失業統計的年齡上限過低。我國規定,失業登記的年齡范圍是男16~50歲,女16~45歲,而職工退休年齡規定為男60歲,女55歲。國外通常對失業者只規定年齡下限,退休以後繼續尋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仍計算為失業人口。再次,我國把下崗與失業區分開來,下崗不算失業,下崗人員不進入失業統計,而2003年我國下崗人數達600多萬人。

?

中國的失業率到底多高?

中社科院勞動就業專家馮蘭瑞教授

?2003中國失業率接近30%?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的那個中國失業率27·78%的數字已經夠嚇人的了。你提出的中國第三次失業高峰目前過去了嗎?

馮蘭瑞(以下簡稱馮):當前中國的第三次失業高峰並沒有過去。我指的是公開失業、隱性失業和農民失業。我現在說不出這方面的具體的數字,2001、2002這兩年達到了失業的最高峰。

記:十六大說,現在中國就業情況已經非常好了,有一千多萬的下崗職工重新上崗了,而且,統計局的城鎮登記失業率4%。

馮:我的那篇文章你看過嗎。我說城鎮登記失業率是不科學的,不全面的,第一個,它把農村拋開了,光搞城鎮;第二,只統計去登記的失業人員,沒有去登記的沒有,沒有合同單位的不算,去登記的只有很少數的那麼幾個人。有的人失業後不一定去登記,甚至有人都不知道到那裡去登記,這是勞動保障體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實事是,2002年雖然有1000多萬失業者重新找到了工作,但失業者卻比就業者多得多,同時,還新增加了許多勞動力,比如中等、高等教育的畢業生和年齡達到十八歲者,農村中失去土地的勞動力。

我們經常看到國家媒體上發表這方面的文章,但是,我國的准確失業率都不是很清楚。

記: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不是失業率也要相對的高一些呢?

馮:這種說法也是不科學。

記:您認為現在比第三次失業高峰時的27·78%還高,有這方面的依據嗎?

馮:當然有根據。沒有任何材料證明中國第三次失業高峰過去了。當前中國的失業率缺少一個公正的、客觀的和科學的評價。現在我還不能得到這方面的准確數字,可能很少人能拿不到這個數字。城市的隱性失業率,大量農民的失業率都沒有一個准確的數字。

記:能否達到30%?你說的比從前預測的還要高,是不是接近了30%。

馮:我的統計方法是包括公開和隱性失業。現在有的地方下崗安置辦還沒撤,下崗辦准備搞三年的,現在已經五年了。

??

中國經濟減速論?2003-9-2

??? 中國城市失業人數急劇增加將嚴重製約中國經濟增長。中國勞動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根據對國內學者和官員的問卷調查,認為我國城鎮實際失業率達到7%,近兩年有增加的趨勢。其中,官員的估計較低(接近6%),學者的估計較高(高於8%);而中國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估計2001年的真實失業率會突破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根據抽樣調查並綜合有關數據推算,90年代中期以來,城鎮真實失業率在10%以上,其中1997年和1998年的真實失業率達13%至15%。

??? 美國卡托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多恩估計,到2002年底,中國城市和農村的總失業率可能達到10%,失業人數在3000萬至4000萬之間。其中,農村的失業率在10%至15%之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程曉農博士估計,中國城市的實際失業率達到20%,失業人數約有4000萬至5000萬人,他認為,我國內地中小城市的失業率都在30%以上。

??

中國失業率的統計口徑及一點觀點

??? 從比較粗糙的角度來看,中國城鎮失業率的計算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 1、沒有將農村納入,因為農村中存在巨大的隱性失業,所以中國的估算很大的低估了。
??? 2、僅考慮有城市戶口,沒有將廣大在城市中工作而沒有戶口的流動人口統計進來,這樣就很大的高估了

????3、沒有將各國有企業中名義上沒有工作而實際上失業的下崗職工統計進來,這樣就低估了,在中國的統計數據中下崗均未包括在失業部分之中(其實我覺得這樣統計比較諷刺,下崗和失業有什麼區別嘛?)

??? 以上三點是與西方不同之處
??? 4、沒有將自我僱傭、家庭勞動者、地下勞動者和臨時工作(part time job, not temporarily)這一部分包括進來,這樣就高估了。
??? 第四點在西方的統計中也沒有包括進來,但是考慮到中國處於轉型期間,所以這一部分在比率上可能大大高於西方市場經濟,
??? 目前中國對第四部分沒有一個直接的統計數據,而是首先估算中國的地下經濟和家庭經濟的規模,然後再估算可能的僱傭比例,但是這樣通過幾次反復的估算是否還具有準確性,我表示很懷疑!
??? 我個人對目前中國的失業狀況的觀點是:從整體上說,中國的就業率應該是遠遠高過OECD國家,雖然在很多方面低估了中國的失業率,但是同時在很多方面也高估了中國的失業率,而且所謂的就業彈性降低,我個人認為,在受到巨大的技術沖擊時,結構性調整時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國在經歷過二十多年的漸進性改革之後,中國調整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好,gdp對就業的拉動效應是就業增長的基礎和主要動力。
??? 所謂中國的就業問題我認為主要是在三個方面:
??? 第一:為什麼中國的失業率稍稍上升,社會的敏感度迅速提供呢?不是失業機制的作用,而是社會保障政策的滯後,毫無疑問,與oecd國家相比,中國的就業率還是屬於一種良性循環過程。
??? 第二:統計工作的滯後,本來中國的統計工作剛剛起步,而這時正是中國就業結構性調整非常動盪的時期,這樣對統計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所以在沒有確實數據的前提下,各種各樣的,好的壞的,失業率都計算出來了
??? 第三:中國的失業問題不是屬於失業率高,至少重點不在於失業率高,而在於失業持續期間太長,其實很多人已經屬於dropout的部分了,而正是這一部分是中國目前最頭痛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福利保障系統的完善,一種是active labor policy,作為一個只有二十多年市場經驗的國家,這是一個強大的挑戰,美國的失業率比中國高多了,但是他的失業率主要體現在短期失業上面,美國每個月能夠處理500萬個失業再重新就業,這樣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匹配效率就遠遠低於美國,這才是問題所在。

澳大利亞中國新移民 平均失業率百分之五點九? 2003-10-16

????澳大利亞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最近由亞洲抵境的新移民在澳就業情況嚴峻,來自中國的新移民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五點八。

??? 澳大利亞聯邦統計局稱,所謂最近抵境者,乃指由一九九六年以來到達澳大利亞的新移民。據部分移民社區反映,這部分人尋找工作較其他人更為困難。

??? 這項關於新移民就業情況的最新統計數字反映,澳大利亞新移民的平均失業率為百分之五點九,總體上要比澳大利亞本土出生的人的失業率百分之五點五要高。

??? 不過,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的失業率相差很大。其中失業率最高的是來自北非和中東的移民,失業率達百分之三十。失業率最低的是來自英國和愛爾蘭的移民,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四。

??? 來自北亞的新移民失業率為百分之十三點八,而就業參與率最低的是來自東北亞的新移民。

?

移民不足5年 失業率達30%
??? 會上該機構公布了一份名為「建設未來勞動力」(Building Our Future Workforce)的報告,引述了不同報告的數字。

??? 報告指出 到加國不足5年時間的新移民,失業率較本地出生的人士高,新移民整體失業率達30%,而25至44歲主要工作年齡組別中,新移民的失業率達12.1%,本地出生同齡人士失業率為6.4%,顯示此年齡組別中,新移民失業率比土生者高出近—倍。

??? 很多移民到來前,當中有約30%在原居地是任職專業、行政及管理工作,但到來後僅有約10%可以再次擔任同類工作,更有高達73%的移民,稱原來的學歷不被承認。新移民賺取的薪金也較土生人士為低,女性新移民的情況尤其明顯。

?

我國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正發生改變,社會矛盾呈現上升趨勢,社會沖突日益顯性化,給改革和發展帶來不和諧和不穩定因素。一個社會應該保持開放、靈活、包容的狀態,通過可控制的、合法的、制度化的機制,讓各種社會緊張得以釋放,社會訴求得以回應,社會沖突得以消解。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尋求解決方案,設立化解社會危機的「安全閥」,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僅僅從現象來看,可以說,當前是我國各類社會矛盾比較集中的爆發期。農民失地、城市貧困、勞資糾紛、大學生就業難、群體性上訪事件增多、礦難事故頻繁、艾滋病發病率上升、毒品泛濫等等。在社會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已經開始影響到經濟的健康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部部長丁寧寧說,這些問題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以後顯現出來的,是市場體制改革推向縱深的結果。他強調,中央處理社會問題的方針從「兩個確保」,上升到「五個統籌」,繼而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其核心是注重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為緩解各類社會矛盾明確了方向。

他認為,目前中國社會領域影響最大且將長期起作用的問題有三個:就業、收入差距和社會保障。就業是個人和家庭謀生的基本手段,也有利於防止個人游離於社會之外。必要的收入差距可以提高微觀組織的運行效率,收入差距過大則不僅違反公平原則,而且使部分社會成員的生活陷入困境。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體系是維護社會公正、緩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措施和最後一道防線。

就業困難不容低估

中國經濟時報:我們感覺,目前就業之難幾乎顯現在各個行業和各類人群,連不少寒窗十餘載的大學生畢業生們也求職無門。這種現象在五年前、十年前出現過嗎?

丁寧寧:這和改革開放初期有很大不同。就業困難是所有國家現代化過程中都難以避免的現象,中國人口增長先於工業化的國情加重了這一危機。導致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就業困難的因素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勞動適齡人口居高不下。根據測算,雖然2010年以後,我們勞動適齡人口數量將會緩慢下降,但勞動適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依然很大;其次是城市化過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地區尋找工作,加劇了初級勞動力市場的總量過剩;第三是高速工業化過程中,產業、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帶來了中、高級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矛盾。這三個因素在2020年以前不會發生根本的改變。至於大學生就業難,除了勞動適齡人口增加外,和教育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有直接關系。

中國經濟時報:應該說,保持一定的失業率是市場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轉形態,也有利於人才競爭,從而提高社會的勞動生產率。只是我們的失業、半失業人口過多。

丁寧寧:就業是工業文明出現以來,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個歷史性難題。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出生率下降以後,西方各國失業問題才有所緩解。在大量勞動力已經轉移到第三產業的情況下,西方後工業社會依然存在大量的失業者。直到今天,就業還是西方政治家競選中的主要話題。

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曾經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但那是以犧牲經濟效率和個人自由為代價的。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邁進的時候,我們應當注意到:充分就業是西方市場經濟國家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失業後備軍的存在,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近代以來的所謂工業化、現代化,本質上就是一個資本、技術不斷替代勞動力的過程,是一個在物質生產領域不斷減少就業的過程。

我國當前面臨的就業問題,要比西方世界歷史上困難得多。19世紀的整個歐洲

閱讀全文

與經濟不好對社會穩定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