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漁業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漁業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發布時間:2021-02-25 22:02:55

㈠ 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是正確還是不正確

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更加重要。這個判斷是正確的。

㈡ 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對嗎

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㈢ 水產在中國的地位

中國漁業產區競爭力分析與未來發展戰略
2005年,中國水產品產量5100萬噸,比2004年增長4%,比2001年增長16.75%,5年年均遞增3.31%。水產品出口總額78.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2%,出口數量315.3萬噸,同比增長12.4%;水產品出口連續6年居農產品出口首位。2005年1-9月全國71個億元以上水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466.14億元,比同期肉食禽蛋市場128.54億元高出2.6倍。

2005年,全國漁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105.14%,比畜牧業產品高4.62個百分點,比種植業高3.59點,比農產品生產價格總指數高3.75點。高出幅度達270%。漁業產品的比較效益已經非常突出與明顯。中國水產品在大農業中、特別是在副食品市場中的地位繼續提升。中國漁業在整個經濟領域中的優秀表現,開始引起國際與國內戰略投資者極大關注。

我國水產品產量區域集中度高

從產量看,排名前10位省份合計產量4289.67萬噸,佔全國總產量84.11%,全國4/5強的產量集中在10省份中,堪稱中國水產大省;前5名產量合計2942.75萬噸,佔全國總產量58%,全國2/3的產量集中在5省份中。堪稱中國水產強省。他們依次為山東、廣東、福建、浙江、遼寧,且全部是沿海省份。由此看出,中國水產品產量集中度非常之高,多數集中在海洋大省。前5名中,海水產品所佔各省總產量比重均在50%以上,山東、福建、浙江、遼寧海水產品比重高達80%以上,浙江高達93.16%,廣東較低,也接近60%。前10名中,產量增長幅度較高的為遼寧、湖南、江蘇、廣西,增長幅度均在6%以上,遼寧高達8.7%。

淡水魚看點出現在並不處於優勢產業帶的省區

淡水產品產量排名第一的是湖北,前5名依次為:湖北、廣東、江蘇、湖南、安徽。我國淡水產品集中在中南、東南與東部地區。湖北、江蘇、湖南、安徽、江西5省淡水產品產量1118.2萬噸,佔全國淡水產品總產量的51.2%。前10名淡水產品產量1808.25萬噸,佔全國淡水產品總量82.8%,在全國市場上形成絕對優勢。廣東、江蘇兩個海洋省份淡水產品產量排名2、3位,讓人刮目相看。

四川地處大西南,與很多省份比優勢並不明顯,但是四川跑步進入全國淡水產品產量前10名,增長幅度14.05%遠遠高出其它省份。14.05%的概念是,四川2005年一年增加淡水魚產量12萬噸,比西北地區最高省份一年總產量還多。比同處西南的雲南高出3倍,比貴州高出9.4倍。四川水產與漁用飼料界出了以通威集團、鳳凰集團為龍頭年產100多萬噸漁飼料的生產企業,以芳草、華強、三友、科邦為龍頭的漁葯生產企業。這些民營企業在全國赫赫有名,在各自的產品領域中占據全國市場半壁江山。水產民營企業的崛起是四川水產業大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時勢造英雄,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涌現出來眾多的民營企業在創造輝煌。四川地處世界水能源之首的長江上游地區,天府之國水資源佔得天獨厚之勢。境內有長江幹流及其支流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沱江、大渡河、青衣江等大小江河1200多條,水庫6000多座,湖泊1000多個,石河堰1000餘條,山平塘40餘萬口。水資源蘊藏量大,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900立方米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四川把水資源利用好,水產業再上新台階仍有很大潛力。

四川經驗是:只有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扶持與發展漁業龍頭企業,才能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龍頭企業不僅僅局限於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隨著實力的增強,它將參與全國行業性整合,也當然包括近海漁業、公海大洋漁業、遠洋漁業的整合。它必然會參與國際高端海水魚養殖,包括金槍魚養殖。把一個地處偏遠遠離海洋的西南省份,變成可以生產海水魚的海洋大省。

河南雖然不在榜單,水產品產量在全國排名第15位。但是河南水產業發展同樣引人注目。河南2005年水產品產量增長幅度全國排名第一。2005年河南全省水產品產量51.68萬噸,比2004年增長21%,比2000年增長60.6%。5年年均遞增12.12%,比全國年均增長速度高出2倍,屬超常規發展。2005年河南水產養殖面積23.0萬公頃,比「九五」末增長21.7%;水產行業總產值62億元,比「九五」末增長146.0%。河南地處「水少沙多,水沙異源」的黃河下游地區,屬於水資源短預設份。全省水資源總量405億m3,位居全國第19位。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420 m3,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5。但是河南境內有黃河、衛河、淮河、漢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條,河川年徑流量106.73億立方米,正是依靠這些河流,河南已建水庫2347座,總庫容270億立方米,形成水庫漁業資源的優勢。「黃河鯉魚」、 「南灣魚」、「薄山湖魚」等知名品牌魚都來自水庫。河南水庫放養的大規格鱅魚早已成為北京市場上的新寵。好產品進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並不新鮮。好產品應該把目光放在香港市場、日本市場、東亞市場、東南亞市場、東歐市場,要積極引導漁民用不高檔,但是很安全的魚去參與國內與國際市場競爭。用好產品而不是用「名特優新」產品去開拓高端市場,實現無形的品牌價值是穩步發展水產業的根本指導思想。

正因為放養、網養、庫養而不可能更多地追求池養,河南速度所帶來的產量—水庫漁業迎合了市場渴望健康的需求。按照15%年均增長速度,可能用不了5年,河南這個水資源小省,水產品產量有望突破百萬噸關口。黨中央最近有關大力發展中部經濟的決策,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方針,將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中原崛起帶來的啟示是:只要你適應市場需求,小資源同樣創造大產量、大市場。不處於漁業優勢產業帶的地區,同樣可以創造比優勢產業帶更大的優勢。僅僅因為你雖然並不優勢但是你優秀。你不能夠以量取勝,那麼就必須以質取勝。速度是市場決定的,而不是人決定的。市場需要才能加速你的規模。產業發展需要資源、需要實力,但更需要經營。拼實力不如拼智慧、拼籌劃。產業運籌也需四兩撥千斤。

海水魚亮點在環渤海灣地區

山東漁業領跑全國當之無愧。山東在水產品總量、海水產品總量、水產品加工量、水產品出口量上均居全國第一。 2005年山東水產品產量736.1萬噸,同比增長2.5%;水產品養殖產量442萬噸,比「九五」末287.3萬噸增長53.8%,占漁業總產量比重61.4%;遠洋漁業產量25.8萬噸,同比增長14.2%,比「九五」末增長113.7%;水產品加工量443.2萬噸,同比增長32.2%,占總產量比重60.2%;水產品出口創匯28億美元,同比增長27.3%,佔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30% ;漁業總產值1250億元,5年來年均增長12.0%。這些輝煌的數字,足以體現一個水產強省的風貌。

山東在水資源或者漁業地理位置上並無絕對優勢。山東三面環海,大陸海岸線2531公里,佔全國14.06%,位居第3位,比廣東少25%;管轄島嶼326個,佔全國6%,比占第一位的浙江3061個少89.4%;島岸線737公里,佔全國5.2%;比占第一位的浙江4286公里少83%,排名第5位;管轄海域1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3.17%;比佔全國第一的海南少92.5%,排名第7位。山東地處嚴重缺水的黃河流域末端,全省平均天然水資源總量379.5億立方米。人均52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佔有量2770立方米的18.8%,畝耕地佔349立方米,為全國畝均佔有量1827立方米的19.1%。在水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的各類指標上,山東沒有一個全國第一,甚至成為缺水大省。那麼人們要問,山東是如何在漁業生產上創造出那麼多的全國第一?

其一,山東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向海洋要效益,向大洋要效益,向遠洋要效益,在山東沿海建設起海底森林、海上牧場。2005年,山東海水產品產量626.1萬噸,是淡水產品產量的5.7倍;

其二,山東海水與淡水養殖業的發展思路非常正確,就是以內需為主,以出口為輔。2005年,山東主要養殖品種對蝦、海參和大菱鮃養殖產量為6.9萬噸、4.6萬噸和3.5萬噸,分別增長11.3%、15.0%和94.4%。這些品種多數為內銷。半滑舌鰨、皺紋盤鮑、蝦夷扇貝、海膽、文蛤、牡蠣、海帶等山東主打產品更以內銷見長。山東雖然是水產品出口大省,但是主要出口產品並不是上述幾類。山東2004年出口乾海參1.23噸,佔全國出口量36.5噸的3.4%,與山東全年養殖量5萬噸比相去甚遠。出口對蝦及其製品7507.6噸,佔全國出口量74563噸的10%,也佔全省養殖產量的10%。養殖以內銷為主,是山東漁業能夠穩定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有些省份養殖品種主要圍著出口轉,非常容易大起大落。山東水產養殖由於瞄準與注重國內需求,所以市場穩定,生產穩定,漁農穩定,企業穩定,從而保證了水產經濟的穩定,這是山東水產品產量能夠成為全國第一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地區競爭力的核心體現。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你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投資優勢再好,也難成氣候。地區實力、資源實力、企業實力並不等於競爭力。近幾年全國水產品市場多次出現鰻魚風波、黃魚風波、甲魚風波、對蝦風波,都沒有對山東水產養殖業造成大的沖擊與影響。即便出現羅非魚風波,也同樣如此。

其三,水產加工業的發展立足於海洋捕撈產品,有力地促進了深海漁業、遠海漁業、公海漁業、大洋漁業、遠洋漁業的發展。這是山東水產品出口連續保持全國第一名的主要原因。2005年山東水產品加工量443.2萬噸,同比增長32.2%,占總產量比重60.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倍。山東出口產品中90%是海洋捕撈產品,而不是海水養殖產品,排在前10名的出口產品佔到山東出口總量的81%。這是山東水產品出口始終穩步增長的根本原因。在保護資源、限制近海捕撈的同時,大力發展遠海、遠洋捕撈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漁業發展的戰略方針。保護國內的土地資源、水源資源、淡水資源、近海資源、環境資源,爭奪與開發公海海洋資源,仍然是當前國際漁業競爭的主流趨勢。我國應該積極參與到國際海洋資源的開發與競爭中。山東所實踐的漁業戰略方針,代表了中國漁業今後發展的主導方向。

遼寧與山東有太多相似之處。兩省同處黃渤海灣成犄角之勢,大陸海岸線2178公里,是山東86%;島岸線622公里,是山東84%;海域15萬平方公里,與山東相同;區域面積14.67萬平方公里,是山東的98%。遼寧地處松花江與遼河流域,河流眾多,水資源強過山東,但也屬缺水省份。從養殖角度講,遼寧氣候劣於山東。這樣總體資源兩省平手。2005年遼寧水產品生產總量與海產品生產量均處全國第5名,總產量比山東少42.3%,海產品少51.9%,淡水產品少54.4%,大概差距50%不到。養殖產量276萬噸,比上年增長9%;捕撈產量149萬噸,與上年持平;養殖產量占總產量比重64.88%,高於山東;水產品加工量110萬噸,占總量比重25.79%,低於山東50%;水產品出口創匯12億美元,同比增長14%,比山東低50%,出口增長速度同樣低50%。雖然遼寧水產品總產量排名老五,但是總產量增長速度是排名前4位的1倍,達到5.5%,顯見遼寧漁業戰略雄心。從養殖品種看,遼寧集中在海參、鮑魚、對蝦、海蟄、海帶、鮃鰈類、河豚、河蟹、觀賞魚、貝類等品種上,在海水產品養殖上與山東相似。遼寧與山東不同之處也是最大亮點在:海蟄與觀賞魚養殖,可惜沒有海水珍珠。遼寧在水產養殖產品發展戰略上也是立足國內市場,立足國內中間層次消費群。遼寧最突出點在品牌意識強於山東。盤錦河蟹、大連盤鮑均為國際知名地域品牌。遼寧勵志海洋經濟2010年跨入全國三甲並非虛言。遼寧海水產品增長速度5.2%,如果保持此速度,那麼在2010年產量將提高到接近500萬噸水平,超過浙江與廣東。浙江2005年海水產品408.8萬噸,增長速度—2.2%,廣東2005年海水產品397.95萬噸,增長速度2.4%。如果此速度不變,那麼2010年應該是445.7萬噸,很可能低於遼寧。現在需要問的是:10年之後,遼寧是否超過山東?遼寧要趕超山東,應該有哪些更大膽、對路、實際的舉措?

市場開發與培育是水產業發展第一要素

綜觀全國各省市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在水產品生產、養殖、科研、加工、出口等方面都給與了足夠重視與政策傾斜,而對於如何加強與培育水產品市場考慮少、安排少、措施少、政策與資金傾斜度明顯不夠。對於水產品市場的開發、研究、投入少之又少成為全國帶有普遍性問題。在市場經濟中,漁業產業發展不僅離不開市場而且主要依靠市場支撐。市場發展與建設已經成為漁業產業發展第一要素。只有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專業大市場,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水產海鮮專業零售市場,才能夠盡快托起水產大產業。發展、投資與培育水產專業市場——互聯網專業市場、連鎖門店零售市場、產區專業批發市場、銷區海鮮市場,甚至海鮮餐飲市場等等,成為加快地區、省區、全國漁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環節。要支持與鼓勵產區大型水產批發市場到全國主要銷售區域開辦連鎖性大型海鮮市場,產銷直接見面,形成全國性渠道布局。舟山國際水產城不應該就局限在舟山。廣州黃沙水產品市場也不應該把二期、三期擴大工程就盯在廣州;要鼓勵、支持大型品牌水產企業到全國主要銷售區域開辦專業品牌門店、品牌飯店,繞開大城市大型超市高額費用門欄,保護、扶持、發展地域性水產品牌;要創建、投資、扶持具有生存能力、行業影響力的水產專業互聯網站,把大型水產網站建設擺在與有形市場建設同等重要位置考慮,擺在與高新技術企業同等高新地位考慮,盡快形成互聯網專業市場,造就中國漁業電子商務平台。最近,香港中旅集團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大陸市場打造在線旅遊網站芒果網。芒果網提供的在線服務不僅包括預訂酒店客房、機票、旅遊產品,還包括導游、旅遊商城、電子地圖和論壇等,在國內部分城市的大型酒店裡,還設有芒果專櫃、芒果樓層。這種大規模介入全國市場的企業行為、政府行為、產區行為在水產領域還未出現,不僅僅在電子平台上還未出現,在有形市場中也未見到。政策到位、資金到位、貼息到位、貸款到位。市場渠道通暢了,生產之水自然就活起來。那麼,馬路修好,還愁沒車跑嗎?

㈣ 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及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發展水平:十五期間,抄就是2001-2005年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高達9.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7個百分點,分別比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年均增長速度高7.4和3.7個百分點。初步核算,200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182321億元(按當年平均匯率摺合22257億美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9%。

地位:一些國家或媒體把中國視作經濟大國、強國,甚至提出要中國在聯合國承擔與我身份不相稱的會費。應該做出怎樣的科學判斷呢?我非常贊同對中國目前在國際上「雙重身份、雙重特徵」地位的判斷。這就是,首先我們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中西部仍然很落後,總體水平不高,但又開始具備某些發達經濟體的特徵。

㈤ 海洋經濟與海洋礦產資源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2.1.1 2007年我國海洋產業經濟概況

隨著海洋產業的發展,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翻了5番,2000年達到4000億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平均每年遞增15.0%以上,大大高於全國經濟平均發展速度。

2005年,我國海洋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為16987億元,海洋產業增加值為72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2%,相當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0%,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我國海洋經濟總體水平在世界海洋國家中已達到中上水平。

「十五」期間,海洋產業布局更趨於合理,海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第一、二、三產業結構已由「九五」末期的50∶17∶33調整為2005年的17∶31∶52。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海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十一五」開局的2006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達到20958億元。2007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492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0.11%,比上年高出0.1個百分點(圖2.1)。海洋經濟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的部分。《200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我國海洋經濟總的發展趨勢呈現4個特點:

圖2.1 2001~200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發展

一是海洋經濟總量穩步提高,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日趨突出。

二是海洋經濟發展速度有所回落,2007年全國海洋經濟增長速度為15.1%(按可比價計算),相比2006年有一定回落,表明逐漸由數量增長型過渡到質量增長型。

三是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三次產業結構為5.1∶46.2∶48.7,與2006年的5.4∶46.6∶48.0比較,第三產業增長了0.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海洋科技發展水平有所提高,進出口貿易不斷擴大,海運交通和濱海旅遊及海洋服務業發展迅速。

四是涉海就業規模逐步擴大,涉海就業人員3157萬人,比上年增加191萬個就業崗位,佔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的15.8%。

2007年,我國12個主要海洋產業經濟發展,按其全年實現增加值由高到低排位如下:

1)海洋交通運輸業。全年實現增加值3414億元,比上年增長21.1%。全國億噸級港口增至14個,貨物吞吐量與集裝箱吞吐量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2615萬標准箱,首次躍居世界第2,僅次於新加坡。

2)濱海旅遊。主要包括海洋觀光游覽、休閑娛樂、度假住宿、體育運動等活動。全年增加值3242億元,比上年增長19.9%。

3)海洋漁業。包括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海洋漁業服務和海洋水產品加工等活動。全年實現增加值1904億元。山東省海洋漁業增加值佔全國海洋漁業增加值28.7%,繼續位居全國首位。

4)海洋油氣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全年增加值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3%。中石油在冀東南堡新發現10億噸大油田;中海油在渤海灣、北部灣等海域新發現10個油氣田,其中9個為自營油氣田。廣東省和天津市海洋油氣業增加值之和佔全國海洋油氣業增加值的85.3%。

5)海洋船舶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全年實現增加值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7.6%。造船完工量突破1800萬載重噸,新接訂單躍居世界第1,超過7000萬載重噸。遼寧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29.5%,位居全國第1。

6)海洋工程建築業。沿海各地加快海洋工程建築業發展步伐,多個大型海洋工程項目投入施工。全年實現增加值342億元。山東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49.7%,居全國首位。

7)海洋化工業。包括海鹽化工、海水化工、海藻化工及海洋石油化工的化工產品生產活動。全年實現增加值209億元,比上年增長16.3%。

8)海洋鹽業。是指利用海水生產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鹽產品活動,包括采鹽和鹽加工。全年增加值50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山東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54.4%,繼續居全國首位。

9)海洋生物醫葯業。是指以海洋生物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進行海洋葯品與海洋保健品的生產加工及製造活動。全年實現增加值40億元,比上年增長37.7%。山東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46.3%,居全國首位。

10)海洋電力業。是指在沿海地區利用海洋能、海洋風能進行的電力生產活動(不包括沿海地區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全年實現增加值5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廣東省的增加值佔全國增加值的24.9%,位居全國之首。

11)海洋礦業。包括濱海砂礦、土砂石、地熱、煤礦開采和深海采礦等采選活動。2007年,國家正式實施禁止天然砂出口管理措施,海砂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大,海洋礦業呈現出穩中趨降的趨勢。全年實現增加值5億元,比上年減少24.2%。

12)海水利用業。是指對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活動等。2007年,《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穩步推進,海水利用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海水利用產業化進展迅速,海水利用業初具規模。全年實現增加值4億元,比上年增長13.5%。

目前海洋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為5∶46∶49。各主要海洋產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特別是海洋船舶業、海洋油氣業、海洋工程建築業、濱海旅遊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長均超過17.0%以上。其中海洋油氣業在海洋產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也逐年增長,而濱海砂礦業有所減少(圖2.2)。

圖2.2 2003~2007年海洋油氣業和濱海砂礦業在海洋產業總產值中的比重

2.1.2 海洋礦業在海洋經濟中的戰略地位

當今世界海洋礦業,以石油與天然氣為主,其次為濱海砂礦、某些近岸固體礦產(如由陸地向海底延伸的海底煤礦、鐵礦)和磷鈣土等。

世界海洋石油產量從1990年的9.07億噸增至2007年的12.5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4%,天然氣產量7000億立方米,佔世界總產量的25%。近25年來,世界石油與天然氣總產量的增長主要是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結果。海洋油氣業在海洋礦業中佔主導地位,在世界海洋產業經濟中居首位,其產值約6500億美元,佔世界海洋總產值(18500億美元)的35.13%;其次為海洋運輸業和海洋漁業。

據國家海洋局《2007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資料,全國海洋產業增加值為14844億元。比上年增長15.1%。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為: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3414億元,比上年增長21.1%,成為第1大海洋產業;濱海旅遊業增加值3242億元,比上年增長19.9%;海洋漁業增加值1904億元,退居第3位;排序第4位的是海洋油氣業,其增加值為7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前三個產業佔主要海洋產業總增加值的57.8%,成為我國海洋經濟三大支柱產業。

其餘9個產業佔全國海洋總產值的42.2%。其中海洋油氣業增加值769億元,居第4位;而濱海砂礦業增加值僅5億元,居第11位。由此可見,目前海洋礦業在我國經濟中的貢獻率較低,與世界海洋油氣業和濱海砂礦業相比,差距還相當大。

㈥ 世界海洋經濟強國有哪些

美國 日本 歐美 都是傳統的海洋漁業經濟和海洋石油開發強國啊 值得借鑒的太多了 中國應版該從近岸近海海洋漁業方權嚮往遠洋北極等海域的漁業方面大力發展,另外南海 東海 海底的礦藏、石油、天然氣 等等 也都有待開發

㈦ 中國古代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1)古代中國是東亞大陸的核心區,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周邊地區包括東亞、東南亞具有輻射性影響。了解中國古代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兩個階段,以地理大發現為界限。
(2)與其他古代文明區域比較,古代中國同時擁有多個核心經濟區,而且這個核心地區面積廣大並不斷擴展。最早是在黃河中下游,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向長江流域擴展,與周邊地區連成一片,繼續向東南沿海和珠江流域擴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區,也是東亞大陸的核心區,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周邊地區包括東亞、東南亞具有 輻射性影響。周邊地區的游牧經濟、原始農業經濟乃至採集漁獵經濟與核心地區的農耕經濟和手工業經濟有互補作用。這個地區內部的經濟具有很大的自給性質,而貿易則具互補性質,基本需求在地區內部都可以得到滿足。而對西方、南方的長途貿易,輸出的主要是絲綢以及後來的茶葉、瓷器,輸入的則是珍寶香葯等,大多屬於當時的奢侈品。這種奢侈品貿易在歷史上很著名,但是在東亞經濟貿易總體中所佔的份額並不大,影響也有限。這一時期從漢到唐,對外貿易主要是通過西北陸路,即著名的「絲綢之路」,以及東北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北段的沿海港口進行。唐代中葉以後,絲綢、瓷器、茶葉以及日用品加入長途販運的行列,改變了大宗商品結構和商品種類,促進了對外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古代中國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久、始終保持文明傳承的國家。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雖然晚於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中東地區的古代國家,但那些古代國家並沒有延續下來,民族和文明也都因種種原因中斷了。 而後來形成的橫跨洲際的大帝國,如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等,由於核心區都比較小,也沒有廣闊的經濟核心區的支持,這些曾顯赫一時的大帝國都沒有逃脫分崩離析的命運。世界上延續時間最久、始終保持文明傳承的大國只有中國。作為東亞核心地區的中國,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與其他大國和文明地區都有著交往和文化貿易往來。 中國的隋唐和元朝堪稱世界性帝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文明程度高,經濟繁榮,人口增長幅度大,大城市人口可達上百萬,成為東亞地區最具影響力、最具有典範意義的國家,並由此形成東亞文化圈。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既有深厚的積淀,又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和相互輝映的多種經濟形式並存。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到清代前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傳統農業精耕細作的水平、手工業、商業、城市發展是同時代其他國家不能比擬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古代歷朝的經濟制度也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制度。 中國在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文化交往中,融匯吸收。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雖然也有曲折,也有波瀾,但在不斷局部調整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始終具有不斷向前的活力。
事實上,鄭和七次下西洋展示的造船技術、航海規模,展現了當時中國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實力,世界經濟的中心仍然在亞洲,中國在亞洲和世界經濟體制中繼續占據支配地位。一直到鴉片戰爭前後 (19 世紀中葉),中國仍然憑借絲綢和瓷器的出口在世界、經濟中處於主導地位,對外出口始終保持順差。 明清兩代耕地面積、糧食總產量、人口數量都在不斷增長,私營手工業發展顯著,商品種類增加,商品總量明顯增長,工商業城鎮繁榮,國內市場發育更加成熟,對外貿易和經濟交往也更為擴大和頻繁,因此也有學者認為社會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超過此前歷朝,清代前期出現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高峰。

㈧ 試論古代中國的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古中國的經濟貿易一直是排在世界的前列,宋朝的gdp佔全世界一半以上。自明代中國經濟以後逐漸衰落 ,但直到鴉片戰爭仍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㈨ 論述21世紀亞洲經濟發展在世界經貿中的地位

如果根據當前的潮流來預測21世紀,那麼,我們的預測大概會對多於錯。塑造下個世紀前五十年的強大力量肯定已經出現。我們最不了解的領域可能在於對這些潮流和對人類無法發現的新技術的反應。
從作坊時代到信息時代的演變正如卡爾·馬克思的預言。信息時代會給國家之間關系和各國內部的個人之間關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它的顯著特點之一是,技術轉讓可在瞬間實現,從而使變化的步伐加快。過去,一個國家採納另一個國家的技術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現在,軟體可以在加利福尼亞製作完成,然後馬上在孟買或北京投入應用。
其全球後果便是,無論是就生產力而言還是就社會結構而言,千差萬別的國家經濟將越來越彼此相似。日本和亞洲「虎」的經歷表明,即使在20世紀末的條件下,欠發達國家也只需大約30年便可達到先進經濟水平。日本在1980年,韓國和台灣在1990年已經達到了這種生活標准。凡是沒有社會和文化痼疾的國家,也都必將出現這個過程。在非洲恐怕不會出現。亞洲正置身其中,不過某些國家的進展比另外一些國家要慢。中國和印度正在努力,不過由於地廣人多,它們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由於種種原因,印度的經濟發展落後於中國。
到下個世紀中葉,世界上約2/3的國家、至少50億人口將享有目前只有先進經濟國家才擁有的生活水準,其中約30億人生活在亞洲。亞洲國家的總體經濟規模將超過世界上其它國家和地區加在一起的經濟規模。
中國將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經濟,成為亞洲地區的領先經濟力量。當然,中國的增長可能會因政治或環境問題出現中斷,但總體發展趨勢銳不可當。1980年以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類似於日本在50年代及之後的情況。到2025年,中國恐怕將在經濟和政治兩方面成為超級大國。
經濟重心在新的千年將向亞洲轉移,中國的力量將日益壯大,對此,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必須做出反應。盡管中國會對自身實力瞭然於心,並將銘記它在歷史上曾蒙受的羞辱,但沒有理由認為面貌一新的中國會惹事生非。中國將是一個中產階級社會,而儒教思想是近乎完美的中產階級哲學。世界其他國家將分為歐美國家和兩個外圍大國日本和俄羅斯。歐美國家將為了抵消中國的力量而更加密切地聯合起來。俄羅斯是個地域廣闊的國家,人民受教育情況良好,最終將東山再起。
日本和俄羅斯將面臨抉擇。在這個嶄新的世界上,它們將是舉足輕重卻處於次要地位的國家。但它們必須做出決定,要麼加入歐美集團,要麼著重同中國加強關系。從歷史上來看,日本將倒向亞洲,而俄羅斯將倒向歐洲。
對英國來說,最重要的是歐洲與美國的聯系。可能會有好幾種走向。歐盟可能成為單一國家,英國是其中一部分,然後歐盟同美國建立夥伴關系。
歐洲也可能無法進一步融合,歐洲各國可能形成美國體制的一部分,類似於美國的衛星國。或者,歐洲可能成為單一國家,但英國由於不能接受其條件而決定脫離歐盟。那樣一來,英國也許不得不作為北美夥伴關系的一部分同歐洲談判建立某種關系。最有可能出現的結局似乎是第二種:歐盟不會成為單一國家,英國也不會脫離歐盟。
歐美集團的經濟力量將獨占鰲頭。到2025年,中國可能將擁有大約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約是歐洲和美國的50%。歐美集團將擁有大約10億人口,因此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大大高於中國,而且擁有比較先進的技術,但仍將承受成本較高之苦。那將是一個兩極世界,勢力中心在華盛頓和北京。
就國家而言,世界各國經濟將更加勢均力敵。盡管仍有窮國,但大多數國家將相當富有。在這些國家裡,總的來說繁榮昌盛,但眾多的少數人處境艱難,一小撮人腰纏萬貫。至於腰纏萬貫的概念,不妨理解為按當前標准計算的購買力為1000萬至1000億美元甚至更高。由於信息時代的全球資本主義,幾乎不可能切實有效地收稅。
20世紀中葉的福利國家已經不堪重負。在英國,醫療衛生服務恐怕難以為繼,毋庸置疑,它總體上資金不足。全世界的政治主導力量毫無二致。中間派,也就是生活富足的人永遠佔多數。權力不會屬於窮人,也不會屬於大富翁。金錢本身的政治影響力是有限的。所有政治家將發現,他們必須討好這些基本上屬於中產階級的多數派,而這些多數派將希望享受其富足的生活。這些選民不會贊成高稅收政策,在大多數國家,他們將是一個日漸衰老的群體。他們不會願意去打仗。
這些潮流預示著一個穩定、繁榮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中產階級價值觀風靡亞洲和歐美。然而我不太信奉這種全球友好,盡管它會使我們的子孫生活安逸。人類天生比較喜歡闖盪,天生躁動不安,喜歡打破飯碗。新的技術,新的理想,新的偶像,或許還有新的異己,都將是對中產階級取得最後勝利的挑戰。

閱讀全文

與漁業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