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美國的經濟發展前景

美國的經濟發展前景

發布時間:2021-02-26 06:39:56

❶ 特朗普上台後,美國的經濟到底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壞的方向發展

美國的經濟在走下坡路,有了好幾次崩盤,並且他上台後再不停地與各國發起貿易戰。不愧是號稱靠一人之力危害美國的人(純屬個人觀點)

❷ 美國經濟發展史大概是怎樣的

1607到1753年是屬於殖民期,經濟很不發達;1754到1783年是美國的獨立運動時期,當時經過了波士頓茶事件、列剋星敦槍聲後,美國成為獨立國家,經濟開始獨立。

1850到1869年美國南北戰爭,此時美國北部屬於城市化進程中,經濟發展迅速,南部還是奴隸制庄園管理,經濟相對落後許多,統一全國後,經濟步入一體化。

1870到1929改革時期,其中一戰後經歷了柯立芝繁榮,1929到1932經濟危機,1933開始羅斯福新政,此後至二戰一直處於復甦階段。

二戰後美國經濟一躍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龍頭老大,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現在美國經濟地位不變,卻因西歐一體化和日本崛起,世界經濟開始有了多級分化。

(2)美國的經濟發展前景擴展閱讀:


石油危機

美國和蘇聯的冷戰至這段時期仍未停止。其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一連串的太空競賽,蘇聯派出了世界首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國則派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共產勢力擴張,毅

美國參與的越戰中的畫面。

然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終北越統一了越南,美國的企圖未能實現。

70年代初期,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歷來最嚴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3年10月以色列與中東一系列國家關系惡化,觸發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1974年美國還要派發汽油定量配給票。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

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增長在這段期間就下降了4.7%。

過了數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開戰,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大概下降了3%。

197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美國在冷戰中最終拖垮蘇聯。1981年4月12日,美國成功發射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❸ 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33.1%,經濟前景一片大好嗎

美國國內的GDP雖然有了快速的增長,但是這樣的增長卻並不會從根本上扭轉美國經濟衰退的局面。這些年美國國內的經濟政策一直非常的激進,所以這也使得美國在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中經常會發生爭執或者是摩擦。如果不能夠維持穩定的雙邊關系的話,那麼美國經濟將不會再有更加穩固的提升。因為美國國內GDP的增長並沒有充足的經濟活力作為後盾,所以這也使得美國的經濟前景並不會向著好的一面發展。

一、過於激進的政策使得美國在國際社會上將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這些年美國在經濟領域經常和一些主要的經濟體國家發生摩擦。有的時候為了提升美國的經濟活力,美國政府甚至不惜和自己多年的盟友之間激烈的爭執。雖然美國可以憑借極強的軍事實力以及經濟實力在對話過程中占據極大的優勢,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美國這么做必然會使自己在國際社會上陷入孤立的局面。

雖然GDP的提升對於經濟的回暖有著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是並不會對真實的經濟情況帶來一個確切的反饋。如果美國想要真正的實現經濟復甦的話,就必須要給老百姓帶來一個穩定的經濟就業環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真正的經濟復甦。

❹ 美國經濟前景如何

美國經濟已進入衰退期,前景不容樂觀。

❺ 關於美國經濟前景的問題

1.美國經濟學家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盡管對當前世界經濟和美國經濟是否真正復甦看法不一,但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四位來京出席明天開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美國經濟學家則一致看好,所用的判斷詞有「前景樂觀」、也有「 謹慎樂觀」。

在今天下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四位美國經濟學家就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景發表了各自的看法。曾擔任過美國總統經濟咨詢委員會主席的斯坦福大學邁克

爾·伯斯金教授說,過去十年,在世界經濟和亞洲經濟遭遇不少困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發展。中國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和加入世貿組織,從經濟角度看是深謀遠慮的舉動,並有著極大的勇氣。他認為,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外資將進一步湧入,中國改革開放的力度會加大,只要中國認真處理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銀行呆壞賬等問題,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中國經濟研究專家、美國布魯金斯學院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認為,中國政府決定加入世貿組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重大決策。這一決策將使中國在今後更加開放,改革的步子更大。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德懷特·帕金斯教授在發言中說,中國要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公司管理體系,這一點對於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是同樣重要的。好的公司管理的標志是對股東權益的保護,尤其是對弱勢股東的保護。他指出,一個好的公司管理對任何社會都是困難的,美國不也出了安然事件嗎?要使中國公司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獨立的司法系統和監管機構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師斯蒂芬·羅奇說,在剛剛過去的2001年,中國經濟又出色地度過了另一次嚴峻的考驗,這是4年來中國第二次面對較大的外部沖擊。第一次是1997年到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這一次是罕見的全球范圍的經濟衰退。羅奇對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持積極樂觀的看法。他認為只要中國繼續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拉動世界上最大的國內需求,那麼中國的經濟一定會保持強勁的增長,也能夠抵禦外來的巨大壓力。

2.中國經濟發展前景還需要什麼?(作者為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盡管官員腐敗與社會誠信在中國越來越成問題,為社會各界所深惡痛絕,但是關於這方面的很多報道在中國往往還要受到限制。主管媒體工作的宣傳部門經常會下發一些文件或者通過電話口頭「打招呼」,要求媒體不準報道某些「敏感」的或者「不利於社會穩定」的事件。新聞審查的加強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換句話說,我們能從新聞自由中獲得什麼經濟好處?新聞自由值幾個錢?當然,在我們都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而歡欣鼓舞的時候,可能很難讓人聽得進「開放新聞媒體對中國經濟是多麼多麼重要」的話。的確,幾百年來,新聞自由一直被看成是一項純粹的政治制度,只是對當權者的監督、對政府權力的制衡能夠起到關鍵作用;一提新聞自由就讓人感覺又要談政治了,等等。其實,不用這么怕,新聞自由對中國經濟的深化發展、矯正經濟腐敗、促進市場交易具有同樣關鍵的作用,開放新聞媒體也恰恰是為了增加中國的就業機會所必需邁開的一步。遺憾的是,這一點至今還被人們所忽視。

過去二十幾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故事從許多方面都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GDP年均增長率超過9%,人均GDP(按真實購買力算)從338美元增長到2003年的約5000美元,超過兩億人口因而脫離了貧困線。中國的城市化程度也從1978年的16%上升到目前的41.8%。就在全球經濟因互聯網泡沫破滅而放慢增長的這幾年裡,中國經濟不但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而且也帶動了許多其它國家的經濟增長。這樣的成就不勝枚舉。

中國的非凡經歷也令眾多學者和評論家迷惑不解:法學界和經濟學界廣泛接受「法律對發展至關重要」和「制度對發展至關重要」這兩項命題,而且制度經濟學的這些結論也是「華盛頓共識」所依賴的核心理念基礎。但眾所周知的是,中國雖然缺乏一個可靠的市場制度架構,既沒有可靠的法治又沒有自由的新聞媒體,可是其經濟卻仍在繼續快速增長。特別是與印度或新近轉型後的東歐國家相比,中國的現象更顯得像個悖論。與中國不同,印度擁有相對齊備的現代制度,既有民主與法治又有新聞自由,但其人均GDP卻僅從1978年的560美元(當年中國為338美元)增長到2000年的2358美元(那年中國為3976美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答案在產業結構里

原因是中國這些年快速增長主要依靠的是製造業和住房基建業,這種產業結構對制度的依賴度較低。眾所周知,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來自以出口為導向的製造業和建築業(住房與高速公路建設)。雖然這些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服務業的繁榮,但後者並沒能充分發揮工業增長所提供的發展潛力。以2004年為例,中國GDP有15.4%來自農業,51.1%來自工業,33.5%來自服務業。而印度的服務業佔GDP之比為51%,美國的服務業則更是高達79.4%。實際上,在所有人口超過100萬的國家中,中國的服務業水平最低,位於最不發達的行列。由於中國經濟嚴重依賴「重型」工業,其增長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特別是能源。這種產業結構也當然讓中國經濟可以在不作政治改革、不開放媒體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增長。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可以將中國近幾十年來經濟增長的發動機——製造業與金融服務業作一下比較。以玩具製造業為例,它用來交易的產品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購買者可以檢查玩具車的樣式、風格和顏色,從而確定其質量和價值。買者還可以在購買之前進行多次試車檢驗。製造商(或銷售商)與購買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雖然存在,但卻是很有限,買方較不容易受騙。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增強產品責任的法律保護與司法獨立是合乎人們需要的。然而,即使沒有這種可靠的司法制度,可能也還行,購買方頂多是在買之前多花些時間檢查、多試該產品幾次,由此來克服法律上的缺陷。除此之外,就算買者在買貨之後發現產品有瑕疵,或許只要該產品「還能用」,他也可能就接受了,就「將就將就了」。因此,製造品的「看得見摸得著」這一特點足以幫助購買方規避其在信息方面的不利局面,從而降低他的交易風險。這樣一來,即使在不可靠的市場制度下,製造業也能發展,只要有很多很便宜的勞動力即行。

相比之下,在股票等證券交易中交易的則是金融契約,或說對未來現金流的收益權。第一,契約本身就是一種法律構建的「東西」或說概念,如果沒有相應的證券法以及獨立有效的司法制度,這種金融契約就沒有任何意義,就一文不值。第二,恰恰由於金融契約「看不見摸不著」這一隱蔽性特點,使其購買者在信息方面處於一種非常嚴重的不利:被交易的金融契約無色無味、也無形狀,購買方無從檢驗它。他們不得不依靠證券發行方披露的數據和媒體所提供的信息來評估證券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暢通無阻的媒體信息流動、自由的新聞調查報道以及有關證券發行人和其相關實體的評價意見就變得非常關鍵,這些獨立的信息和評價可大大增加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培養市場交易中的誠信基礎。

與無形的「服務」市場相比,「實物」市場對法治環境和新聞制度的依賴性要小得多,特別跟金融服務業比更是如此。因此,那些不具備「對市場發展友善的制度」的國家也許只能集中精力發展其製造業和其它實物業,當然也可側重農業,但不能對服務業有太多指望。而那些有新聞自由以及可靠法治制度的國家則既可選擇專注於工業,也可發展服務業,專挑在價值鏈中利潤最高、最賺錢的行業去做,把「苦力活」留給那些制度欠缺的國家去做。

我們也可從跨國數據中看看這一結論是否離譜。為了證明這一點,根據Freedom House在1990年對106個國家新聞自由程度的評分,我把這些國家分為三等份組,然後計算出每組國家中服務業佔GDP的份額。結果顯示,在2002年,服務業份額在有新聞自由的國家中平均為62.4%,在中等新聞自由的國家中為57.1%,在新聞不自由的國家中為48.5%。當我用各國的人均服務業經濟增加值來取代服務業佔GDP份額,以此來衡量一國的服務業發展水平,那麼得出的結論基本不變。看來,新聞自由確實可減少市場交易兩方間的信息不對稱,增加參與者對市場交易的對象——「服務品」的信心,減少「服務」市場上的交易風險,從而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公正、完整的信息和知識可以增加市場交易中的誠信,而誠信又更是服務業市場發展和深化的基礎。

在理解了製造業和服務業對制度機制有著不同的依賴度之後,我們現在可以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經濟增長故事並不能否定製度經濟學的命題,而是跟後者非常一致。中國的故事是:在不進行實質性政治改革的情況下,憑借其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重點發展其製造業、建築業等「重型」行業,由於這些行業對新聞媒體和法治環境的依賴度低,所以到目前為止這種經濟發展模式還可以成功。然而,這一「重型」發展模式是不能持久的,今天的中國經濟現實實際上已在挑戰這一模式。

新聞自由是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必要基礎

對這種「重型」發展模式的挑戰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這種以高能耗、高自然資源消耗為特徵的發展模式不但抬升了世界能源價格,促使許多人預言地球能源供應危機即將到來,而且已經嚴重破壞了中國的生態環境。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是有代價的,環境與資源遭受重大損耗,河流與湖泊也遭到重度污染。

第二,作為紡織品、服裝、機械和電子產品的出口大國,中國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貿易壁壘挑戰,這會使中國難以進一步擴大其在眾多製造品市場中的份額。貿易問題已是近幾個月來報紙頭版報道最多的問題。

第三,製造業已不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中國只能靠服務業來增加新的就業。舉例來說,雖然製造業產值自1978年以來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長,但在1995年時製造業從業人數達到9800萬的頂峰,到2002年製造業就業數已減少到8300萬人。隨著效率的提高和技術革新,製造業的生產力將得到提高,而這只會進一步減少其從業人數。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估計,中國農村有大約兩億閑置農民,他們都需要工作。官方的城市人口失業率多年來維持在3.6%左右,真實的失業率我們不得而知。不管怎麼說,每年新增的可就業人數為1500萬(包括350萬大學畢業生),但每年新增的就業機會目前是800萬,這就意味著每年新增的失業人口是700萬(這還不包括新的失業人數)。中國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最後,中國長期以來希望改進在價值鏈的產業地位,慢慢減少對低經濟增加值的製造業的依賴度,而服務業的經濟增加值普遍較高,可取得更多的利潤。

從上述這些因素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顯的結論:中國必須進一步發展其服務業。確實,既然中國的服務業佔GDP的份額是世界最低的,這同時也意味著它蘊涵著最大的發展潛力。在有13億人需要服務的情況下,這種潛力尤其巨大。但是,正如上面講到的,發展服務業需要法治,需要獨立的司法,需要新聞自由。在近些年裡,這些制度機制已經得到了改進,但還是遠遠不夠。

以上海為例,在1949年前,上海是中國甚至亞洲的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其服務業十分興隆。在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0年代以來,中央政府決定將上海重新塑造為未來亞洲的金融中心。十多年來,政府把相當多的金融業務都安排到上海,以此來重點把上海發展為服務業中心。比如,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90年12月在上海建立的。過去幾年裡,證監會把新公司股票上市都安排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而不放到深圳證交所。在官方的鼓勵下,外國銀行和金融公司也陸續落戶上海。然而,雖然這只「看得見的手」多麼偏重上海,給它提供最好的服務業發展機會,但結果如何?上海服務業在其2004年GDP中所佔份額只有47.5%。而且,服務業份額在過去兩年裡每年下降了0.5個百分點。實際上,過去幾年上海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紅火給了其服務業不少推動,但它的服務業還是連續兩年在衰退。1995年,上海金融服務業的經濟附加值占其GDP的10%。在2000年,這一份額創下15%的新高。但在2004年,金融服務業的份額又降回到10%。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之一是自2001年夏天以來股價一直在下跌。因此,在未能改進新聞媒體和法治環境的情況下,連具備最好的服務業發展機會的上海也無法提高其服務業水平,其47.5%的服務業GDP份額甚至低於印度全國的水平。

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過去多年,政府將經濟發展與政治改革分開。政治性的刊物受到嚴格審查,而財經類報刊則「在一定的模糊范圍之內」享受一定的自由。但是,在一個以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為主導的經濟社會里,其政府對經濟的行政管制又不受到民選議會的制約,那麼經濟和政治實際上很難分開,因此財經類報刊實際上難以有真正的自由空間。

比如說,國有商業銀行的董事長和行長都是由中央組織部任命的副部級幹部,對他們的工作言行的追蹤報道常常就與政治性新聞沾邊,因而屬於政治新聞審查的范圍。雖然關於金融風險和銀行不良貸款問題多年來討論得非常熱烈,各界也一再呼喚著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但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數量到底有多少,在很長時間里一直是一個機密。在「安然事件」發生之後,上市公司的治理問題開始受到重視。但是,1300多家上市公司又多數為國有控股,其最高管理層又大部分由相關行政部門任命。因此,如果記者敢於調查報道這些公司的負面消息,他們將面臨著工作被炒甚或吃到官司的危險。在股市價格走低之時,財經新聞編輯會受命只刊登正面報道,不登負面新聞,以此塑造出一個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積極景象。新聞審查限制了有用信息的供應,扭曲了市場中的真實信息,從而阻礙了市場尤其是對信息依賴度極高的金融市場的發展。

與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時期不同,中國現在有了高速公路、鐵路和航空網路,這些運輸網將各個地區整合成了一個全國統一市場。貨物和服務的交易已跨越了地域的界限。股票、債券、保險和其它金融產品在不同地區之間進行交易。在這么廣泛的市場經濟里,如果公司管理層行害,或者產品與服務的提供商行害、行騙,那麼他們對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潛在損害都會是極為廣泛和深遠的。這種復雜市場里,信息的自由流通涉及到太大的公眾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哪個政府能僱傭足夠多的管理員、監督員來監督、揭露並矯正市場中的不良行為,即使政府能僱傭很多很多的市場與企業監察員,他們也不可能有足夠的激勵把監督做好,或許由此帶來的反而是新的尋租與腐敗機會。一個自由的、不加審查的新聞媒體則不僅可以獨立地提供完整的、公正的市場信息,而且他們能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糾錯機制,我們知道「陽光是最好的殺菌劑」,由媒體將公司作假與商業腐敗曝光,這本身就可起到對商業和市場糾錯的效果,也是一種最自然的規避金融風險的手段。因此,新聞自由不僅對政治民主十分必要,而且可以對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hlm

❻ 美國當代經濟發展經歷了哪些主要階段存在什麼樣的問題發展趨勢如何

戰後恢復期 70年代經濟危機 8090年代膨脹期 00年代衰落期
政府人民高負債,高度依賴金內融資本,本國製造業缺容乏資本支撐
發展趨勢堪憂,如果美國政府不能有效降低負債,不能恢復本國製造業的引擎的話,美國經濟將會長期依賴進口,並堆積更多的負債,致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如果美國債務無法抵繳,很可能出現國際貿易法律糾紛,甚至導致戰爭,美國的軍隊是世界上罪先進的軍隊,因此戰爭的結果很可能是這個無賴美國勝利,進而免去債務,而這種行為,會導致美國失去所有的貿易夥伴,其本土的人才會相繼流失,進而致使美國專利技術國際化。
這很難斷定,美國哪裡出了問題,司法制度,還是強勁的軍隊,個人認為,美國的製造業衰落及超前的消費方式是美國負債的深層原因

❼ 美國經濟整體發展趨勢說明了什麼

過去幾年,一直意圖致力於嘗試讓美國兩黨就如何處理財政赤字問題達成一致,這個長期以來非常嚴重的問題。
美國的債務總量約為14萬億美元。問題是,同中國一樣,美國人口也在老齡化,而且美國對老年人承諾了很多,不僅包括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養老金,更重要的還有醫療服務。而美國的醫療服務十分昂貴。隨著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在今後幾十年中,美國針對老年人的主要公共計劃的受益者數量幾乎將翻倍。
這是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人們的壽命更長是其一;其二是每代人的人口數量增加,因為從1946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的出生率極高,而戰後嬰兒潮一代現在已經65歲。
另一個值得憂慮的問題是醫療保健的成本。這主要不是指社會保障這僅僅是金錢的問題。社會保障的福利現在占國內生產總值約4%到6%左右,未來將略有上升,然後隨著那一代人退休,該福利成本將趨於平穩。美國真正擔心的是醫療福利,因為美國有兩個計劃:一個是醫療保險,該計劃成本高昂,因為其針對65歲以上的老人;另一個是醫療補助,針對的是低收入人群,其真正的開支也花在老年人身上。這兩個不同的計劃面臨同樣的困局,也就是未來更高的開銷,這是我們所擔憂的。
與此同時,因經濟衰退,我們當前的收入格外低。即便經濟復甦後,收入的增長也趕不上支出的快速增長。這是最基本的問題。
金融危機導致增長放緩,有兩個原因:收入下降,以及與危機相關的開支增加。美國現在的債務水平比以往高了很多。在金融危機前,美國的債務約佔GDP的40%。而現在,該比例超過70%這僅僅是公眾持有的債務,如果不算政府的債務。
在聯邦一級如此,市政府和州政府也有類似的問題,但他們舉債不像前者那樣容易。一個嚴重的問題是,世界市場認為美國國庫券非常安全。世界各國,包括中國都願意以非常低的利率向美國提供長期貸款。這使得美國沒有很大的動力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每年的利息支出不是很高。
共和黨人同意削減開支,包括削減針對老年人的計劃的開支,但他們不想增加稅收;另一方面,民主黨不太熱衷於削減開支,而是想提高稅收,尤其是針對高收入人群的稅收。這是一個僵局。國會一再採取權宜之計,但現在,我們正面臨「財政懸崖」帶來的風暴。「財政懸崖」是政治制度本身造成的,而非必然結果。
十年前,布希政府全面削減了稅收,減稅有效期十年,將於今年到期。另外還有其它一些免稅政策失效。到2012年底,布希政府時進行的減稅政策將到期,假如政府無所作為,稅收將自動全面提高。我們還通過立法規定,除非找到解決這一長期問題的方法,否則將自動削減國防和國內開支所謂「自動減赤」預演算法案。假如不採取任何措施,這將在今年底成真。
這讓人擔心:一是長期以來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二是存在這種短期的人為問題。如果我們不解決這個短期問題,它將進一步削弱經濟,因為增加稅收同時削減開支對經濟不利。
事實上,我們需要增加開支,假若當初的政策更加進取,經濟會比現在景氣。我相信,任由自動開支削減與自動稅收增加生效將是件壞事,兩種情況同時發生將進一步削弱經濟。但兩黨對處理這一問題不能達成一致,對長期問題的處理也存在分歧。這是一個極大的政治挑戰。
美國經濟疲軟主要應歸咎於兩個方面:歐洲的不確定性及美國選舉和政策的不確定性。美國政府目前運作不暢,政策得不到貫徹,這對經濟和商業信心不利。大的企業不再投資,零售領域消費者支出下滑。
過去幾年中,消費者支出相當不錯,但它難以為繼。與此相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房市。所有存在房地產泡沫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應該以此為戒。對於無數房主而言,房地產泡沫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真正的問題是,在家庭層面上,房產價值在縮水。這抑制了大量的消費支出。但麻煩的是,由於經濟增長速度不快,仍然有大量失業,有工作的人則更多地存錢,而那些沒有工作的人必須動用自己的積蓄,這兩方面同時產生影響。
解決問題的希望在半年前要大得多。當時新增就業數字更高,失業率下降。現在今非昔比。這些因素都相互關聯:只有企業和消費者支出回暖,才能增加就業,減少失業。但目前看來一切似乎止步不前。情況不一定會變得更糟,但也沒有好轉的跡象。這非常令人沮喪。這種局面只要歐洲危機與美國政府僵局的威脅仍在,情況就不容樂觀。
國會在大選前採取大動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我們面臨歐洲崩潰的大危機,若果真如此,問題則在於兩黨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只有GDP的年增長率達到3%,才能對美國經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假如能達到4%或5%則更好。在擺脫過去的經濟衰退時,美國曾經歷過經濟急劇增長,這次為什麼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答案就在之前談論的那些因素,尤其是房市。通常帶領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一大因素就是住房,因為住房是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三分之二的人口都擁有住房,而且通常當經濟增長時,人們對住房的投資會增加。但在泡沫時期,我們對住房過度投資,在美國很多地區,建造了過多的房屋。即便未來人口有所增長,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不會對這些房屋有需求。
已經有相當多旨在幫助人們解決抵押貸款問題的計劃。但相對於高達數千萬的抵押貸款違約人來說,這些計劃所覆蓋的人數還不夠多。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沒有違約,但他們房子的售價尚不夠支付其欠銀行的抵押貸款。這些人就這樣被困住了。因為不能賣房,所以他們很難去做新工作。
銀行擁有這些抵押貸款,但不太熱心施以援手,即便有聯邦資助。他們的行動十分緩慢。我不知道確切的解決辦法是什麼。即便你能改善這些人的處境,也不會帶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
解決抵押貸款問題會減輕相關人員的痛苦,而且可能提高他們購買其他商品的能力,但並沒有解決我們如何獲得更多增長的問題。美國這次不能指望房地產帶領經濟擺脫衰退。製造房地產泡沫是愚蠢之舉,我們本不應該允許泡沫出現。但事與願違。
但我們不應對美國經濟悲觀。如果2%的經濟增長率維持相當長時間,那才真是前景黯淡。其次,這取決於發生的事情。如果歐洲沒有徹底垮台,而且大選一結束美國國會就打破了僵局,取得重大突破,長期以來的債務問題獲得解決的辦法,而無需在近期大肆實行緊縮,那麼可以認為美國經濟很可能逐步復甦(即消費者與投資者重拾信心,而且經濟增長率攀升至3%,甚至可能更高)。這並非不可能。
美國經濟中的創新行業表現出色。計算機技術、社交媒體以及其他重要領域正風生水起。無論是這場危機還是這次經濟衰退,都沒有真正放緩美國經濟中的創新行業。
沒有誰可以說出哪些具體的事情將引領美國的經濟復甦。帶領美國經濟擺脫衰退的,將是一般的、多重的因素主要是服務業和一般消費。美國經濟彈性十足。它曾多次浴火重生,但這次沖擊非同凡響。美國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掙脫出來,從而以使美國經濟得到恢復和復甦。

❽ 美國經濟現狀

樓主您好!以下是美國經濟現狀: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11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15.065萬億美元(2011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人均GDP為48147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9名)。國家債務達到15.22萬億美元。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動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佔世界農業出口市場的一半以上。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德國、英國、韓國、法國、中國台灣和巴西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美國經濟正不斷朝「僵屍經濟」邁進:

不確定的美國財政政策,不斷深化的歐洲地區主權債務危機以及不斷放緩的全球經濟增速都使得美國經濟的復甦步調日漸放緩,儼然是一種「僵屍」狀態,在這樣一種不溫不火的局面下,企業和消費者都不願意主動采 取行動,選擇觀望的態度靜待市場的發展。

目前美國經濟的狀態就仿似一個僵屍,從事風險的生物本能(animal spirit)還沒有真正回歸。

歐洲地區主權債務危機以及持續的去杠桿化都使得帶動美國經濟復甦的第二條腿邁步乏 力。
美國經濟目前尚無法實現『逃逸速度』,但當局推行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都已經足以確保美國經濟實現1%至2%的增長。從歷史上的復甦標准來看,這一經濟增長速度太過緩慢,感覺就像『僵屍經濟 。目前市場投資者都擔心經濟會出現雙谷衰退。

事實上,目前市場的投資者都十分緊張且已經處於備戰乏力狀態,因此,要使經濟增長停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當前美國經濟的疲軟會最終演變為經濟衰退。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8%,而在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有望加速至2.2%。

經濟增速基本上就處於2%左右的水平,目前經濟出現的一個正面的信號就是,企業的基本面較為優良,盡管企業並未加大對員工的招募力度,但其並未有加大裁員的力度。

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企業都不大願意擴大支出力度,因為較廣層面的政策具有不確定性,不僅如此,在有關醫保成本、稅收政策以及財政懸崖方面都缺乏具體的細節信息和透明度。目前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就是,一旦美國國會未能採取切實可行的舉措,那麼在今年年底即將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在今年第一季度實施的預算削減政策將會把我們引領到所謂的財政懸崖邊

盡管預計美國在明年的經濟增速將觸及3%,但在明年第一季度其經濟增速將會大幅走低。
其可以預見的就是,從現在到今年年底之前,經濟或難以呈現實質性的改觀。

即便歐洲各國決策者們已經在採取行動應對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但市場並未給予其足夠的信心。歐洲經濟的疲軟同時也對美國經濟造成了打擊。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美國製造業出口出現了下滑。盡管在上周召開的歐盟峰會使得諸如股票和商品這類的風險資產出現了復甦,但目前這種上漲的動力已經開始消退。不僅如此,市場對向西班牙銀行救助的擔憂再度重燃,在此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歐元匯率在本周五觸及過去兩年以來的新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日公布美國經濟年度評估報告,指出美國經濟復甦依然疲軟,經濟下行風險加大,預計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速不會超過2.3%。

報告認為,雖然去年下半年經濟出現反彈,居民投資回暖,一些地區房價企穩,但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速降至2%左右,就業市場發展速度放緩,對外出口也因歐洲等地需求下降而受阻,總體而言美國經濟復甦依然疲軟。

報告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為2%,明年為2.3%。今年4月,美聯儲曾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在2.4%至2.9%之間,但6月末將增速預期下調至1.9%至2.4%之間,並且一並下調2013年和2014年經濟增速預期,明顯對美國經濟前景更加悲觀。

報告又指當前美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主要表現為兩點:其一,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將影響美國對外出口;其二,兩黨遲遲無法就稅收和預算政策達成共識,一旦談判破裂,2013年美國財政將嚴重緊縮,危及本就疲軟的經濟復甦。

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盡快消除「財政懸崖」帶來的不確定性,及時提高美債上限,合理削減財政赤字,同時馬上制定一份全面可信的整頓財政計劃。

以上是美國經濟現狀,希望對您有幫助!

❾ 為什麼有人說因為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所以它的經濟發展趨勢可以反應出全球經濟狀況 難道說美國經

我是一個地區的超級富豪,周圍許多人是在我的消費力下過的挺不錯的,但是有一天我賭博輸的只剩原來財富的十分之一,我周圍的許多人整體上因為我而變得比沒以前好

❿ 美國經濟今後發展方向

美國最先進的賣貨方法? 冒昧的問一句,你是准備去海外做售貨員的么?
美國走的是回營銷路線,中答國走的是傳統零售路線,這不是很清晰么?
至於就業難? 這應該是中國吧, 美國地大人稀。這個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甚至,只要你有精力,你一個人做五份兼職都ok 多了不敢說,大學生在美國,只要是能吃苦,一天千兒八百的RMB是好賺的,但開銷也是大大滴~反正在日本做兼職,就是快遞分揀員,很輕松的,一小時一百多。

閱讀全文

與美國的經濟發展前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