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是什麼
是相輔相成的
經濟發展是前提,是基礎
沒有經濟的發展作為後盾,社會保障就無從發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社會保障的發展可以保持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❷ 什麼是經濟可持續發展
什麼是經濟可持續發展http://www.uzz.e.cn/dlx/ie-classroom/environment/wykj/main08005.htm
可持續經濟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通過實施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使社會經濟得以形成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它正確地在經濟圈、社會圈、生物圈的不同層次中力求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子系統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生產、消費、流通都符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要求,在產業發展上建立生態農業和生態工業,在區域發展上建立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
《中國21世紀議程》認為,在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質量,提倡適度消費和清潔生產,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持資源基礎,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即經濟發展不但要有量的擴張、也要有質的改善。現在為大家介紹由湖南大學統計學系陳長華同志提出的一套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體系,供參考。該指標體系共分七類指標:
一、經濟規模。包括人均GDP、GDP增長率。
二、經濟效益。包括農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勞動生產率、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三廢排放量。
三、經濟結構。包括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GDP比重。
四、經濟發展外向度。包括進出口總額佔GDP比重、利用外資佔GDP比重。
五、經濟推動力。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出口增長率。
六、科技教育能力。包括文肓(半文盲)率、教育支出佔GDP比重、萬人擁有科技人員數、科技和研發經費佔GDP比重。
七、環境治理保護力度。包括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占總產出比率、保護區面積率。
❸ 政府應當維護和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指政府的
政府應當維護和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指政府的(B)。
A.政治職能
B.經濟內社會職能
C.法容律職能
D.行政職能公共管理活動的合法性基礎為(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❹ 有計劃地控制人口增長,有利於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______
隨著人口的過渡增長,人類對環境的沖擊和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毀林開回荒、開墾草原、圍湖造田等措答施,改變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使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氣候失調,洪水、旱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導致人類居住的環境質量下降,同時,人口過渡增長導致的失業問題可能引發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應該適當的控制人口增長,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了解決糧食生產和環保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我們可以合理的開發海洋,尋找新的糧食資源,同時還可以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養高產作物品種,如袁隆平的高產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利於解決糧食問題.故此題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❺ 如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所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在確保在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條件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科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把節水、節能、節材、節地與環保、降耗、增效結合起來,發展農業和國企改革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提高對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應關注一下方面。
一.倡導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須轉變公眾和社會的觀念,做任何事都要適度適宜、合理節約。
二.解決潛藏在空間格局和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費問題。有效的節能減排必須以工業相對集中為前提,工業相對集中才能產生專業化分工,提高效率,節省能源;同時催生集群創新,不斷產生新技術、新工藝,從而減少物質消耗。
三.培育靜脈產業,建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民眾對循環經濟體系的理解目前還處於表層,基本理解為廢渣利用、尾氣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環經濟體系應如同人體系統一樣,如果把工業製造系統比作人體的動脈系統,那麼,我們使用過的工業製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則應如人體的靜脈系統一樣。工業品的回收再利用———「靜脈」產業應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四.大力發展低碳技術,解決自主創新成果和人才的匱乏問題。低碳技術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必須強化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
五.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和低碳消耗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巨大的財富,同時避免了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
六.從我國能源結構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節能減排的效率。
七.低碳經濟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國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最終實現由「高碳」時代到「低碳」時代的跨越,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對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言,關鍵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我國經濟的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❻ 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什麼意思
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具有可持續性的綜合國力。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社會發展能力、政府調控能力、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
從可持續發展意義上考察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僅需要分析當前該國所擁有的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撐該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變化趨勢。
關於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條件、機制和准則為據,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各構成要素在國家間的對比關系及其各要素對綜合國力的影響,系統分析和評價綜合國力及各分力水平,對比分析並找出不足,同時提出相應對策和實施方案,以期不斷提升綜合國力,達到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
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去衡量綜合國力,使綜合國力競爭統一於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框架內,從而適應社會、經濟、自然協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從觀念、作用、評價標准等方面對綜合國力進行全面的再認識。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價值准則是國家在保持其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基礎上,推動包括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內的廣義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顯然,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內涵決定了在提升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是關鍵手段,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是基礎,經濟系統的健康發展是條件,社會系統的持續進步是保障。
當代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向人類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些問題既對科技、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目標,也使日益受到人們重視的綜合國力研究達到前所未有的難度。在目前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要增強本國的綜合國力,都無法迴避科技、經濟、資源、生態環境同社會的協調與整合。因而詳細考察這些要素在綜合國力系統中的功能行為及相互適應機制,進而為國家制訂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提供理論支撐,就顯得尤為迫切和尤為重要。
隨著社會知識化、科技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人類世界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激烈競爭的時代。誰在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上占據優勢,誰便能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與保障,創造更大的時空與機遇。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將成為爭取未來國際地位的重要基礎和為人類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主要標志之一。在這樣的重要歷史時刻,我們需要把握決定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處境、優勢和不足,需要檢驗已有的同時制定新的競爭和發展戰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的總體戰略目標.
❼ 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
選B
因為是可持續發展,所以要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實現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三生一高」嘛!